我是真的愛喝湯,從小到大,餐桌上有碗熱呼呼的家常湯,那頓飯才算完整。記得小時候放學回家,一推開門,廚房飄來陣陣香氣,不是香菇雞就是蘿蔔排骨,整顆心都暖了起來。長大後自己下廚,才發現煮一鍋好湯真沒那麼容易!不是太鹹就是太淡,不然就是材料放錯順序,味道跑光光。後來慢慢摸索,跟媽媽偷師(還被她笑連湯都不會煮咧),總算掌握了一點訣竅。今天就把我這些年學來、實驗過,真正能溫暖胃與心的家常湯心得,好好分享給一樣愛湯的你。別擔心複雜步驟,我們就從最基礎、最實用的開始!
為什麼臺灣人這麼愛喝湯? 我覺得不只是因為天氣濕熱想發汗,更多是那股家的味道。特別是這種家常湯,材料隨手可得,花點時間小火慢燉,整間屋子都是幸福的香氣。早上出門前把材料丟進電鍋或電子壓力鍋(這真是現代主婦救星!),下班回家就有熱湯喝,超滿足。你也這樣覺得嗎?
目錄
煮出一鍋好湯的靈魂秘密(真的不藏私!)
老實說,以前覺得煮湯就是把東西全丟下去滾就對了嘛!錯!大錯特錯!失敗好幾次後(有次煮出來的冬瓜湯像洗碗水,被全家嫌棄...),才摸到門道:
- 湯頭是命脈: 水質真的有差!自來水氯味重,煮出來的湯我覺得就是少一味。用過濾水或礦泉水,味道真的純粹很多。想更鮮?適量加點米酒或料理酒(紹興、黃酒都不錯),去腥提鮮效果一流!鹽巴一定要最後放,太早下肉會變柴,蔬菜也容易軟爛沒口感(這是我媽耳提面命的鐵律)。
- 食材搭配是學問: 別一股腦亂加!清爽的瓜果類(冬瓜、大黃瓜)跟海鮮(蛤蜊、鮮蚵)很搭;味道濃鬱的根莖類(蘿蔔、山藥)或菇類(香菇、杏鮑菇)就跟雞肉、排骨是絕配。想想你要喝清爽的還是濃鬱的?甜味的來源?紅蘿蔔、玉米、洋蔥、蘋果都很天然。酸味的層次?番茄、酸菜(客家福菜)、一點點醋很提味。
- 火候時間是關鍵: 想要清澈的湯?一開始大火燒滾後,馬上轉最小火,讓湯面保持微微冒泡的狀態(所謂的「蝦眼水」),滾大沸騰湯會變濁哦!肉類通常需要時間,不論是雞、豬骨還是牛腱,小火慢燉1-2小時跑不掉,肉質才會軟爛,精華也才釋放到湯裡。根莖類比較耐煮,可以先下;葉菜類和豆腐這類嫩口的,起鍋前5-10分鐘放就好,免得煮到消失不見(我的大陸妹就常煮到消失...)。
季節湯品推薦指南
| 季節 | 推薦湯品 | 代表暖心食材 | 調性 |
|---|---|---|---|
| 春季 | 蛤蜊絲瓜湯、香菇雞湯 | 絲瓜、蛤蜊、嫩薑、香菇 | 溫潤祛濕 |
| 夏季 | 冬瓜薏仁湯、竹筍排骨湯 | 冬瓜、薏仁、竹筍、小排骨 | 清熱解暑 |
| 秋季 | 山藥排骨湯、蓮藕湯 | 山藥、蓮藕、紅棗、枸杞 | 滋補潤燥 |
| 冬季 | 麻油雞湯、藥燉排骨湯 | 老薑、黑麻油、米酒、藥材包 | 驅寒暖身 |
(小提醒) 這只是大方向!你家冰箱有什麼,就大膽組合吧!家常湯的魅力就在隨興而不隨便。
零失敗手把手:我的壓箱寶家常湯食譜
經典不敗 – 香菇雞湯

這碗應該是臺灣家庭出現率最高的家常湯了吧?冬天暖身,夏天開胃(沒錯,冷著喝也很棒!),感冒不舒服時喝一碗,感覺元氣都回來了。
- 食材(4人份):
- 土雞半隻或棒棒腿/雞腿切塊 6隻 (我偏好半隻,肉多啃起來過癮)
- 乾香菇 8-10朵 (選厚實的,香氣足!泡發的水別倒掉,是精華)
- 老薑 一小塊 (約拇指大,拍扁或切片)
- 米酒 2-3大匙 (去腥增香)
- 枸杞 1小把 (最後灑,好看又營養)
- 鹽 適量 (最後調味用)
- 過濾水 約2000ml (蓋過材料再多一點)
- 做法:
- 雞肉塊冷水下鍋,開中火煮到水滾,立刻關火。把雞肉撈出來,用冷水沖洗掉附著的血沫雜質(這步驟叫「跑活水」,湯才會清澈不混濁,懶不得!)。
- 乾香菇洗淨,用溫水泡軟(約20分鐘),泡香菇的水沉澱後留著備用(底部渣渣不要)。
- 準備一個夠大的湯鍋(砂鍋最好),放入處理好的雞肉塊、泡軟的香菇(擠乾水分)、老薑、米酒,還有泡香菇的水。接著倒入足量的過濾水,水量要蓋過所有材料再多個2-3公分。
- 蓋上鍋蓋,開大火煮滾。一滾沸,立刻轉成最小火(爐心火),讓湯保持微滾狀態(就是表面偶爾冒個小泡泡)。別偷懶!就這樣慢火燉煮,大約1小時到1個半小時。(用電鍋的話,外鍋放2.5-3杯水,跳起後燜30分鐘;壓力鍋約20-25分鐘)。
- 時間到,開啟鍋蓋,香氣撲鼻!這時才用鹽調味,試一下鹹淡。最後撒上一小把枸杞,再蓋上鍋蓋燜個5分鐘,就可以上桌啦!(喜歡油少一點的,可以先把浮油撇掉)。
(個人心得) 土雞真的比較香!雖然貴一點,但值得。薑片別切太薄,久煮才不會散掉不見。我喜歡泡香菇時加一小撮糖,據說能讓香菇更飽滿?這鍋湯用電鍋真的零失敗,上班族福音!
酸甜開胃 – 番茄排骨湯

這道湯我老公超愛!番茄天然的酸味,加上排骨的油脂香,超級開胃下飯。而且番茄煮過後釋放的茄紅素更容易吸收,營養滿分!這也是我覺得變化最多的家常湯之一。
- 食材(4人份):
- 豬小排骨 約600克 (選帶點油脂的,湯比較甜潤)
- 牛番茄 3-4顆 (大顆、熟透的為佳,味道更濃鬱)
- 洋蔥 1顆 (中型,切大塊或對半切,煮軟後湯會帶自然甜)
- 玉米 1根 (切段,增加湯的甜度)
- 薑片 2-3片 (去腥)
- 蒜頭 2-3瓣 (拍扁,可省略,但我喜歡加)
- 鹽 適量
- 白胡椒粉 少許 (提味)
- 過濾水 約2000ml
- 做法:
- 小排骨同樣冷水下鍋汆燙至滾,洗淨血沫備用(這步不能省)。
- 牛番茄洗淨(講究點可以去皮:頂端劃十字,滾水燙一下皮就很好撕)。一顆切大塊(久煮釋放風味),另一顆切小塊(稍晚放保留口感)。洋蔥去皮切大塊。玉米切段。蒜拍扁。
- 湯鍋放一點點油(可省略),中火稍微炒香薑片和蒜頭(約30秒)。放入汆燙好的排骨、番茄大塊、洋蔥塊、玉米段。
- 加入足量的過濾水,蓋過所有材料。大火煮滾後,撇掉一開始浮起的雜質浮沫。
- 轉小火,蓋上鍋蓋慢燉約1小時(或電鍋外鍋2.5杯水,壓力鍋20分鐘)。時間到,排骨應該軟了。
- 加入剩下的番茄小塊,再煮約10-15分鐘(讓小塊番茄保持一點形狀和口感)。最後用鹽和白胡椒粉調味即可。
(變化靈感) 想更濃鬱?排骨可以先煎一下再煮湯。喜歡酸一點?起鍋前再加一小匙番茄醬或一點點白醋(真的只要一點點!)。想更豐富?加點馬鈴薯塊、胡蘿蔔塊一起燉,就是營養滿點的蔬菜湯了!這家常湯怎麼變都好喝。
五分鐘快煮 – 蛤蜊絲瓜湯

這道湯真的是懶人救星!夏天沒胃口、或是下班累到不想動時的完美選擇。絲瓜的清甜加上蛤蜊的鮮美,不用複雜調味就好喝到不行。絕對是清爽系家常湯的首選。
- 食材(2-3人份):
- 蛤蜊 約500克 (吐沙徹底!買回來先泡鹽水1-2小時)
- 絲瓜 1條 (選粗壯、外皮綠的,比較嫩)
- 薑絲 適量 (嫩薑或老薑都可,去蛤蜊寒性兼提味)
- 米酒 1大匙 (去腥)
- 鹽 少許 (蛤蜊本身有鹹度,要試味道再加)
- 香油 幾滴 (可選,增加香氣)
- 過濾水 約1000ml
- 做法:
- 蛤蜊吐沙洗淨備用(這步驟超級重要,吃到沙毀所有!)。
- 絲瓜削去粗硬外皮,切滾刀塊(大小隨意,但別太小,煮易爛)。
- 小湯鍋加入過濾水和薑絲,中火煮滾。
- 水滾後放入絲瓜塊,煮約2-3分鐘,看到絲瓜邊緣開始有點變透明。
- 放入洗淨的蛤蜊,淋上米酒。蓋上鍋蓋。
- 轉中大火,煮到蛤蜊全部開口(通常3-5分鐘,看到開口就夾出來,避免煮過頭肉縮掉)。一開口就立刻關火!
- 試一下湯的味道(蛤蜊鹹味會釋出),如果覺得不夠鹹再加一點點鹽。喜歡的話滴幾滴香油提香。完成!動作要快,才能保留絲瓜的翠綠和蛤蜊的鮮嫩。
(必看重點) 蛤蜊吐沙沒吐乾淨,湯就毀了!時間要給夠。絲瓜不能久煮,會變黑變糊,口感盡失。蛤蜊一開口馬上離火!這家常湯吃的就是鮮和快!
家常湯的無限可能與加分技巧
一碗好喝的家常湯,絕對是平凡食材組合出的不平凡美味。我覺得湯品最棒的地方就是自由度超高!冰箱剩下半根蘿蔔、幾朵菇、一小把青菜?全部丟進去煮就對了,常常有意外驚喜(偶爾也會有驚嚇啦...)。像上次剩半顆高麗菜心,切一切跟雞架子一起熬,竟然超清甜!這就是家常湯的魔力。
廚房常備湯品加分食材功效表
| 食材類別 | 推薦成員 | 主要功效 / 風味貢獻 | 使用小技巧 |
|---|---|---|---|
| 鮮味擔當 | 乾香菇、蝦米、柴魚片 | 提供天然深厚Umami風味 | 乾香菇泡發水勿倒!蝦米泡軟切碎風味更釋放 |
| 甜味來源 | 玉米、洋蔥、紅蘿蔔、蘋果 | 增加湯頭自然甜度 | 洋蔥、紅蘿蔔可以先用少量油炒過更甜潤 |
| 香氣法寶 | 老薑、蒜頭、蔥段、芹菜 | 去腥增香,賦予層次 | 薑拍扁、蒜拍碎香氣更易釋出;芹菜起鍋前放 |
| 口感點綴 | 油豆腐、凍豆腐、豆皮 | 吸收湯汁,增添飽足感 | 凍豆腐吸湯汁效果一流! |
| 營養升級 | 枸杞、紅棗、黃耆(少量) | 溫和滋補,增添風味 | 紅棗記得劃開或去核;藥材量勿多以免搶味 |
(真心話) 湯煮好後,別急著喝!蓋上蓋子燜個10-15分鐘,所有味道會融合得更完美,這是我試過無數次的心得。喝不完的家常湯,放涼後進冰箱冷藏,隔天加熱常常更好喝(但海鮮湯不建議隔夜)。湯頭凍成冰塊,下次煮麵、燴飯挖一塊當高湯,超方便!這算是我的獨門小秘訣吧?
說到湯品變化,其實很多家常湯都能玩出新花樣。剩下一碗香菇雞湯?下一把麵條、打顆蛋,撒點蔥花,就是豪華雞湯麵了!番茄排骨湯喝膩了?加點韓式泡菜和豆腐,瞬間變成微辣開胃的泡菜鍋。蛤蜊絲瓜湯的湯底,拿來蒸蛋,那個鮮美度...保證你飯多吃一碗!這就是平凡湯品的無限可能。
家常湯Q&A 你問我答
Q:隔夜的湯到底安不安全?能喝嗎?
A:重點是儲存過程! 湯煮好後,千萬不要一直放在爐子上或悶在鍋裡降溫,這樣細菌最愛。要盡快放涼(我會把整鍋湯坐進冷水盆加速降溫),然後裝進乾淨密封盒,「馬上」放進冰箱冷藏。肉類、根莖類的湯(像排骨湯、雞湯、蘿蔔湯),冷藏儲存3天內喝完通常沒問題。但如果是海鮮湯(像蛤蜊湯、魚湯)、或湯裡有奶製品、內臟(豬肝湯之類)、或是勾芡過的濃湯(玉米濃湯、酸辣湯),真的建議當天煮當天喝完,隔夜風險比較高,味道也容易變差。重新加熱時,一定要煮沸滾透!我媽都說「滾三滾」,就是讓它大滾一下比較安心。
Q:想煮素的家常湯,怎樣才能鮮甜好喝?
A:素的家常湯要鮮美,關鍵在「天然素材的鮮味炸彈」!我常用這些組合:
- 菇菇聯盟: 乾香菇(泡發水別倒)、新鮮香菇、杏鮑菇、金針菇... 種類越多層次越豐富。乾香菇先用一點點油小火煸香,香氣更爆炸!
- 蔬菜精華: 玉米(整根下去熬超甜!)、紅蘿蔔、洋蔥、牛番茄、芹菜梗、高麗菜心或外葉(別浪費)。紅蘿蔔、洋蔥、芹菜切大塊先用少量油炒軟再加水熬,甜度釋放更徹底。
- 海味好朋友: 紫菜、海帶芽(昆布)、珊瑚草、曬乾的蘿蔔乾(菜脯,少量提味),這些都能帶來海洋的鮮味。煮湯時加一小塊蘋果或乾無花果,會讓湯頭帶點自然果甜,層次很特別!試試看!鹽巴調味時,加一小撮冰糖(真的只要一點點),能讓所有鮮味更融合圓潤,不死鹹。
Q:趕時間又想喝熱湯,有什麼超快速解決方案?
A:完全懂!下班累癱還要熬兩小時?不可能!我的救急法寶:
- 電鍋/電子壓力鍋是你的神隊友: 出門前把食材(雞肉、排骨、乾貨如香菇、基本配料)通通丟進內鍋,加水,外鍋設定好。回家就有熱湯!壓力鍋更快,排骨半小時就能軟爛。
- 善用現成好幫手:
- 冷凍蔬菜丁(紅蘿蔔、玉米、豌豆):湯滾了丟進去,3分鐘就熟。
- 市售高品質雞高湯塊或無新增雞粉(選成分單純的):加水稀釋當湯底,比你用清水煮美味一百倍!再加點現成食材(豆腐、青菜、蛋花)馬上變一鍋。
- 冷凍蛤蜊肉(已吐沙):湯底煮好(可用薑絲水或雞湯塊),丟下去滾一下就好,鮮味立現!
- 雞蛋:打個蛋花進去,營養快速升級。紫菜蛋花湯就是經典快煮代表。
- 冰箱常備基礎高湯: 有空時多熬一點雞骨湯或蔬菜湯,分裝冷凍成冰磚。想煮湯時丟一塊下去融化,再加點新鮮料(青菜、豆腐、肉片),5-10分鐘搞定!這是我覺得最省時又不失美味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