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毫不客氣地灑在我手臂上,鹹鹹的海風吹得頭髮亂飛,腳下踩著旗津渡輪碼頭特有的微微晃動感。嘿,又回來了!身為一個跑了臺灣無數角落的老旅人,旗津對我來說,就像一個總能挖出新寶藏的老朋友。這次,我要帶你跳脫觀光客的固定路線,用在地的步伐,鑽進那些連導覽手冊都可能忽略的角落,一起發掘隱藏在熱鬧背後、真正有靈魂的旗津景點。
目錄
🌊 旗津風車公園
每次來旗津,風車公園幾乎是我的第一站(或是最後一站)。說它是公園,我覺得更像一片與海共舞的寬闊草地。那幾座巨大的白色風車,緩緩轉啊轉的,看久了真的有點催眠(笑)。這裡絕對是「放空」的第一名選擇!傍晚時分,夕陽把整片天空染成橘紅色,風車成了剪影,美得像明信片。帶塊野餐墊,買點旗津老街的烤小卷坐在草地上享用,這才是生活啊!不過坦白說,純看風車可能有點單調,它厲害的是結合了海岸線的壯闊,適合喜歡開闊感的人。要論旗津景點的悠閒代表,這裡當之無愧。
- 渡輪:搭到「旗津輪渡站」,下船後租單車或電動車,沿海線騎約10-15分鐘。
- 公車:搭乘紅9A路公車至「風車公園站」下車。
- 自行開車:過港隧道過來,有停車場(假日一位難求,建議早點來)。
旗津星空隧道
別被名字騙了!它過去真的是條軍事隧道(運送物資用的),後來才搖身一變成為觀光點。短短百來公尺,走進去立刻涼爽無比(夏天救命恩人!)。隧道壁上鑲嵌了會發光的海洋生物彩繪,像夜光貼紙那樣,營造出海底世界的感覺,所以才叫「星空」隧道。穿過隧道後的小驚喜是那無敵海景!海浪拍打珊瑚礁岩的畫面,配上遠方的船影,很適合拍點意境照。我覺得這裡適合帶小朋友來走走,新奇有趣又輕鬆。算是小巧精緻型的旗津景點。
- 渡輪+步行/單車:從「旗津輪渡站」下船,往旗後砲臺方向走(有指標),約15分鐘腳程。
- 渡輪+租車:騎單車或電動車最輕鬆,順著海岸線騎就到。
- 公車:紅9A路公車至「旗津國小站」或「旗津醫院站」下車,再步行約10分鐘。

⚔ 旗後砲臺
這可是正港的古蹟!站在砲臺高處,整個高雄港、旗津市區、甚至85大樓都盡收眼底,視野超級遼闊。你能看到厚實的磚牆、當時放砲的砲座遺跡,摸摸那些牆,感受一下歷史的溫度。我特別喜歡它的建築形狀,從空中看像個中國的「囍」字,挺有意思的。爬上去需要一點點體力(階梯不少),但上面風大涼爽,風景絕對值回票價!是喜歡歷史感、登高望遠者必訪的旗津景點。黃昏時分來,看夕陽西下港口船隻點點燈火,很有味道。
- 週一至週四:09:00 - 18:00
- 週五至週日及國定假日:09:00 - 19:00
- 農曆除夕休館
- 渡輪+步行:從「旗津輪渡站」下船,沿廟前路往山上指標走,爬階梯約15-20分鐘(考驗腳力)。
- 渡輪+租車:騎車或開車可到半山腰停車場,再走一小段階梯上去(輕鬆很多)。
- 公車:紅9A路公車至「旗津醫院站」下車,再步行上山。
旗津天后宮
這絕對是旗津的心臟!超過三百年的歷史,是高雄地區最古老的媽祖廟。一走進去,就能感受到那份沉穩莊嚴的氣息,香火超級鼎盛。廟裡的木雕、石雕、彩繪都非常精緻,值得細看。旗津人靠海吃飯,媽祖就是他們最重要的海上守護神,信仰力量深厚。旁邊就是熱鬧的老街,拜拜完順道逛逛吃小吃,感受一下在地生活氣息。想深入瞭解旗津人文風情,天后宮絕對是核心旗津景點。記得保持肅穆,拍照前先徵詢廟方同意喔!
- 渡輪+步行:從「旗津輪渡站」下船,正對面就是廟前路,步行2分鐘即達。
- 公車:紅9A路公車至「旗津輪渡站」下車。

旗津貝殼館
這個點比較冷門一點,但帶小朋友的家庭或對海洋生物有興趣的人可能會喜歡。它就藏在海岸公園裡面(沒錯,就是風車公園那片)。館內展示很多臺灣南部海域的貝殼和珊瑚標本,種類挺豐富的。最大的亮點是外面那座超巨大的貝殼裝置藝術——「黃金海韻」,金光閃閃的,是拍照打卡的熱點。不過老實講,館內展陳方式有點老派(就是那種傳統玻璃櫃擺放),趣味性稍低。把它當作騎車中途休息、上洗手間、吹冷氣順便看看的地方比較合適。屬於輔助型的旗津景點。
- 週二至週日:09:00 - 17:00
- 週一休館
- 渡輪+租車:搭船到「旗津輪渡站」後,租單車/電動車沿海岸線(旗津三路)往南騎,約10分鐘,在海岸公園內。
- 公車:紅9A路公車至「風車公園站」下車,往回走一點進海岸公園。
🌅 旗津彩虹教堂
這完全是為了拍照而生的點!由幾何造型的框架和色彩繽紛的牆面組成,背景就是藍天大海,拍出來確實很上相,尤其受情侶、網美歡迎。嚴格來說它不算「教堂」,更像一個大型藝術裝置。位置就在海岸公園靠近風車公園那端。缺點是人多時拍照要排隊,而且純粹就是拍照點,沒有太多內涵或活動。若是想拍美照,它是不錯的選擇;若期待深度體驗,可能會覺得空虛。算是打卡性質明確的旗津景點。建議搭配旁邊的風車公園一起玩。

🌳 旗津戰爭與和平紀念公園 (旗津二十五淑女墓)
這個地點帶著沉重的歷史感。它紀念民國62年一場渡輪沉沒意外中罹難的25位年輕加工出口區女工。公園內有紀念碑、雕塑和殉職者名單牆,氣氛肅穆寧靜。旁邊的裝置藝術用鋼索懸掛著25張空椅子,面海而立,象徵著等待與思念,非常觸動人心。這裡不是歡樂喧鬧的地方,但走一趟能讓人更理解旗津發展過程中曾經的傷痛,感受在地深刻的記憶。是兼具人文關懷與歷史意義的旗津景點,參訪時請保持安靜與尊重。
- 渡輪+租車/步行:下船後沿旗津二路往南(風車公園方向)走,約10-15分鐘可達。
- 公車:紅9A路公車至「風車公園站」下車,往回走約5分鐘。
旗津海產街 (廟前路、海岸路)
來旗津不吃海產,簡直白來!集中在中洲三路、廟前路一帶的海產店林立,選擇超級多。關鍵是「新鮮」!很多店門口直接擺著水箱,活跳跳的魚蝦蟹任你挑選。價格嘛,老實說觀光區當然不會超級便宜,但相對市區還是有優勢,特別是當季盛產的種類。像那個現燙小卷,鮮甜彈牙;還有炸螃蟹酥、烤鳳螺、海鮮粥… 寫到這我又餓了!建議避開尖峰用餐時間,或者選在地人也會光顧、人氣旺的老店,比較不容易踩雷。吃飽喝足絕對是體驗旗津景點的精髓之一!
必嘗旗津海味清單 | 特色說明 | 個人小評 |
---|---|---|
現燙小卷 | 簡單川燙,搭配哇沙米醬油 | 鮮甜原味最讚!必點! |
烤鳳螺 | 用牙籤挑出螺肉,帶炭烤香 | 下酒好夥伴,小心燙口 |
炸螃蟹酥 | 小螃蟹裹粉炸至金黃酥脆 | 整隻可吃,香酥唰嘴 |
番茄炒海瓜子 | 酸甜番茄醬汁炒新鮮海瓜子 | 醬汁超下飯,海瓜子要吐沙乾淨 |
海鮮粥/麵 | 滿滿魚片、蝦仁、蛤蜊熬煮 | 暖胃首選,料多實在 |
清蒸魚 | 依當日漁獲選擇,簡單清蒸 | 考驗新鮮度,肉質鮮嫩 |
- 渡輪+步行:從「旗津輪渡站」下船,廟前路就在旁邊,中洲三路需步行約5-10分鐘。
- 渡輪+租車:騎車覓食機動性最高。

🚴 旗津踩風大道
這是我最推薦體驗旗津的方式!沿著海岸線從北到南(或反過來)貫穿的腳踏車道,規劃得頗完善。租輛單車或電動車(怕累的選電動,省力很多),迎著海風,左邊是無盡的藍色太平洋,右邊有時是沙灘、有時是公園綠地、有時是漁港風情。邊騎邊停,看到喜歡的景色就下來拍照、發呆、踩踩水(注意安全)。整條路線平坦好騎,非常愜意。可以一次囊括多個海岸線的旗津景點,像風車公園、貝殼館、彩虹教堂、沙灘等。黃昏時騎車看夕陽,浪漫指數破錶!
- 渡輪站周邊:非常多租車行,下船就能租。
- 選擇:傳統腳踏車、協力車、電動腳踏車、電動四輪車(多人)都有。

🌴 旗津海水浴場
長長的金黃色沙灘,就是旗津經典的海水浴場!夏天這裡超級熱鬧,滿滿都是戲水、玩沙、曬太陽的人潮。沙子算細,踩起來舒服。可以下水游泳(有救生員駐守的區域比較安全),玩玩沙灘排球,或者單純鋪條大毛巾躺在沙灘上放空聽海浪聲。岸邊有很多賣飲料、烤香腸的小攤。優點是交通方便,離渡輪站不遠;缺點就是假日人真的太多了,有點像「下餃子」。想玩水又不想跑太遠的話,這裡是個方便的選擇。算是經典款的旗津景點。
- 渡輪+步行:從「旗津輪渡站」下船,過馬路(廟前路)對面就是沙灘入口,走路1分鐘!
- 公車:紅9A路公車至「旗津輪渡站」下車。

高雄港渡輪體驗
嚴格來說這不算「旗津景點」,而是「抵達旗津景點」最經典的方式!刷個悠遊卡就能搭船,船程短短5-10分鐘。站在船邊,看著高雄港兩岸的貨櫃起重機、軍艦(運氣好能看到)、遊艇、還有遠方的85大樓,視角跟在陸地上完全不同。吹著強勁的海風,感覺超棒!有時還能看到海鳥跟著船飛。這是體驗高雄港都風情最有味道的一環。我常常為了搭渡輪而來回多坐幾趟(笑)。下船時別急著走,回頭看看鼓山輪渡站那排等待的人潮,也是有趣的畫面。這是串聯鼓山與旗津的「移動式景點」!
- 鼓山端:高雄市鼓山區濱海二路1號(鼓山輪渡站)
- 旗津端:高雄市旗津區中洲三路(旗津輪渡站)
- 高雄捷運:橘線至「西子灣站」2號出口,步行約5-10分鐘至鼓山輪渡站。
- 公車:多線公車可達「哈瑪星站」或「鼓山輪渡站」。
- 自行開車:鼓山輪渡站周邊有付費停車場(常滿位)。

🤔 旗津景點常見Q&A
Q1:去旗津玩一定要租車嗎?有沒有其他交通方式?
租單車或電動車絕對是旗津景點遊玩最方便、最自由的方式!踩風大道就是為此設計的。如果不想租車,也有選擇:
- 步行:適合只玩渡輪站周邊(天后宮、老街、海水浴場、星空隧道、旗後砲臺山腳)。但要去風車公園、貝殼館這些較南的景點,走路會很累!
- 公車(紅9A):沿著旗津主要道路(廟前路、旗津一路、二路、三路)行駛,站點涵蓋多數主要旗津景點(輪渡站、旗津醫院/國小、風車公園)。班次約20-30分鐘一班,要看好時間。
- 計程車:路上隨招或有叫車App,適合多人分攤或帶長輩小孩。
Q2:旗津海產哪家最推薦?會不會被當盤子?
老實說,旗津海產店真的太多,很難說哪家「最」好吃、最划算,這很看個人經驗和當天的食材。我的心得是:
- 看人潮:用餐時間,在地人也排隊的老店通常有一定水準(例如廟前路上幾家歷史悠久的)。避開門口都沒人的店。
- 問清楚價格:點活海鮮(魚、龍蝦、螃蟹等)時,務必先問清楚「時價」是多少錢?計價方式(一斤?一兩?)?確認好再請店家料理!這是避免爭議的重點。
- 點當令盛產:當季盛產的海貨通常最新鮮也相對便宜。問問店家今天推薦什麼。
- 不吃高單價海鮮:如果預算有限,點些小卷、蛤蜊、海瓜子、炸螃蟹酥、炒飯麵等,也能吃得開心又飽足。
- 廟前路跟中洲三路都有不少選擇,多走幾家比較一下氣氛和價格再決定。
Q3:旗津玩一天夠嗎?有沒有推薦的行程路線?
一天玩旗津主要旗津景點絕對夠,甚至有點緊湊。經典一日遊路線建議這樣排:
- 上午:
- 鼓山搭渡輪到旗津(體驗港灣風光)。
- 下船先逛旗津天后宮(感受信仰中心)。
- 租單車/電動車(後面行程必備)。
- 騎車去旗後砲臺(爬上去看無敵港景)。
- 順路逛星空隧道(鑽進清涼隧道看海)。
- 中午:
- 騎回老街/海產街區域大啖海鮮午餐!
- 下午:
- 騎上踩風大道,一路往南。
- 停靠海水浴場(踩踩水、拍拍照)。
- 繼續騎到彩虹教堂(網美拍照點)。
- 再往前到貝殼館(吹冷氣看貝殼,外觀裝置藝術必拍)。
- 終點站:風車公園(草地放空、看大風車、等夕陽)。
- 傍晚:
- 騎回渡輪站還車。
- 搭渡輪回鼓山(看夕陽或夜景)。
這個路線涵蓋了最核心的歷史人文(天后宮、砲臺)、自然風光(踩風大道、沙灘、夕陽)、打卡點(彩虹教堂、星空隧道)、美食(海產)和特色體驗(渡輪、單車)。時間要掌控好,悠閒點的話,有些點可以取捨。如果只想放鬆不趕路,選幾個自己最有興趣的旗津景點慢慢玩也很好!
陽光在面板上留下的微熱感漸漸褪去,混雜著海風和烤魷魚香氣的獨特味道,隨著渡輪駛離旗津碼頭而慢慢淡去。回頭望,燈火開始點亮那片熟悉的沙灘與廟宇的輪廓。這座小島啊,永遠不會只有一種玩法。下次來,或許該找個在地朋友,鑽進黃昏市場買剛上岸的鮮魚回家煮;或許嘗試清晨五點,去空無一人的海灘等第一道曙光。每一次相遇,這片土地總能給我新的驚喜。
真正的旗津,從來不在那些擁擠的打卡點裡,而在你願意慢下腳步,用心感受的海風、鹹味,和當地人真摯笑容間。 那些最溫暖的記憶碎片,往往藏在某個轉角阿伯遞來的冰涼冬瓜茶裡,或深夜海產店老闆多送的一盤炒蛤蜊中。你心裡最念念不忘的,又是哪個角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