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蝦子熱量真的低嗎?愛吃蝦的我,用3000字跟你講清楚、說明白!
那天跟朋友聚餐,點了一大盤胡椒蝦,香氣撲鼻,實在太誘人!朋友夾了幾隻後突然停手,一臉猶豫地問我:「欸,這個蝦子熱量到底高不高啊?會不會很胖?」我當下也有點愣住,蝦子不是海鮮嗎?印象中應該熱量不高才對?但看著那紅通通的蝦殼和濃鬱的醬汁,心裡突然也沒那麼篤定了。
講真,身為一個看到蝦料理就忍不住點來吃的人,這問題困擾我蠻久了。夜市裡香噴噴的炸蝦捲吸引力超大,日料店的甜蝦握壽司更是心頭好,鹽烤蝦更是百吃不膩。但每次大快朵頤後,心裡總有個小小聲音在問:這樣吃,熱量爆表了嗎?為了安心吃蝦(還有說服自己繼續吃),我決定徹底研究一下蝦子熱量這回事!結果發現,蝦子熱量比想像中更有趣也更複雜,「料理方式」絕對是蝦子熱量高低的關鍵!
蝦子熱量,原來比想像中複雜!
先講重點:新鮮的蝦子本身,熱量真的很友善!這是讓我鬆一口氣的最大發現。我們常吃的那種中型白蝦,100公克的蝦肉(去殼後可食部分),熱量大約只有90-100大卡左右!這數字是不是讓人很安心?比起同樣份量的雞胸肉(約165大卡)甚至雞腿肉(熱量更高),蝦肉可以說是低卡高蛋白的模範生。
但你知道嗎?蝦子熱量也會因為品種不同而有差異。我特別整理了常見蝦種的熱量排行(以每100克蝦肉計算),這樣大家去市場買菜或點餐時,心裡就有個底啦:
常見蝦種蝦子熱量排行榜 (每100克可食部分):
蝦種 | 熱量 (大卡) | 特色說明 |
---|---|---|
天使紅蝦 | ~105 | 蝦味濃鬱飽滿,蝦頭膏多,但也因此熱量稍高一點點。 |
草蝦 | ~100 | 臺灣常見,肉質Q彈紮實,蝦子熱量表現很標準。 |
白蝦 | ~95 | 養殖大宗,口感清甜,蝦子熱量相對較低,CP值高! |
泰國蝦 | ~90 | 肉質緊實,蝦頭大但蝦肉比例相對少,整體蝦子熱量偏低。 |
甜蝦/胭脂蝦 | ~85 | 生食級,口感軟糯鮮甜,蝦子熱量是常見蝦種中最低的!吃壽司最愛點這個! |
(看到沒?甜蝦熱量最低,天使紅蝦稍高,但其實差距真的不大,不用太糾結!)
不過!蝦子熱量的最大陷阱,絕對不是蝦子本身!問題出在哪?答案超簡單——怎麼煮!同樣是那些蝦,丟進水裡清蒸一下,跟裹上厚厚麵衣拿去油炸,熱量簡直是天壤之別!我上次嘴饞點了份炸蝦天婦羅,吃完才驚覺,那一隻炸蝦的熱量,可能比吃十隻清蒸草蝦還高!你說嚇不嚇人?
讓我算給你看:
- 清蒸蝦 (約5隻中型蝦,去殼後約100克): 蝦子本身熱量約 95大卡 (幾乎沒額外新增)。簡單沾點醬油薑絲,好吃又無負擔。(這是我最常吃的安心選擇!)
- 鹽烤蝦 (約5隻): 熱量約 110-120大卡。鹽巴和烤的過程稍微增加一點點熱量,但風味更足,還能接受。
- 胡椒蝦 (約5隻,含濃厚醬汁): 熱量直接跳到 250-350大卡 跑不掉!那些濃稠的醬汁裡面全是油和調味料啊!(聚餐殺手,超邪惡但超好吃...)
- 鳳梨蝦球 (一份約6顆): 嚇死人的 400-600大卡!蝦仁裹粉油炸,再裹上美乃滋和糖醋醬... 熱量炸彈無誤。(以前超愛,現在只敢偶爾吃一顆解饞)
- 炸蝦天婦羅 (一隻): 一隻就要 150-200大卡!麵衣吸飽了油... 吃兩隻熱量就破錶啦!
不只蝦子熱量低,營養價值更是滿分!
搞清楚蝦子熱量不高這件事讓我超開心,但蝦子吸引我的地方可不只是熱量低!它的營養價值才真的讓我驚豔,覺得這錢花得值得!
蝦肉根本是優質蛋白質的寶庫!吃100克蝦肉,大約能攝取到18-20克的蛋白質!這個含量比等重的雞胸肉還稍高一點點呢。重點是這些蛋白質含有人體需要的所有必需胺基酸,身體很好吸收利用。每次健身完,比起喝蛋白粉,我更喜歡蒸一盤蝦來吃,補充蛋白質順便滿足味蕾,感覺特別爽快!除了蛋白質,蝦子還藏了好多珍貴的微量元素和維生素:
- 蝦青素 (Astaxanthin): 就是讓蝦子烤熟變紅的那個超級抗氧化劑!抗氧化力聽說比維生素E強好幾倍,對身體抗發炎、保護面板都有幫助。每次剝開紅豔的蝦殼,都覺得在吃天然保養品!
- 硒 (Selenium): 這傢伙是抗氧化系統的重要成員,對免疫力和甲狀腺功能都很關鍵。蝦子算是很好的硒來源之一。
- 維生素B12: 吃海鮮補B12絕對沒錯!對神經健康和紅血球生成非常重要,素食者容易缺乏,這時蝦子就是好選擇。
- 碘 (Iodine): 維持甲狀腺正常運作不可或缺,雖然平時吃碘鹽也能補充,但從天然食物攝取更好。
- 磷 (Phosphorus) & 銅 (Copper): 對骨骼健康和能量代謝扮演重要角色。
講到蝦子的營養,就不能不提那個讓人又愛又怕的議題——膽固醇。蝦子的膽固醇含量確實比較高,100克蝦肉大約含有 150-200毫克 的膽固醇。以前長輩常說「蝦頭膽固醇很高,不要吸!」搞得我吃蝦壓力很大。
但後來深入研究才知道,最新的科學觀念已經不太一樣了!研究顯示,飲食中的膽固醇(像蝦、蛋黃)對大多數健康人血液中膽固醇濃度的影響,其實不如我們過去想的那麼大。(鬆一口氣!) 真正要留意的是「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攝取量,這些東西才是讓血膽固醇飆升的元兇!
所以說,與其害怕蝦肉本身的膽固醇,不如擔心那些高油烹調方式帶來的飽和脂肪(像是用奶油煎蝦、油炸蝦球用的油)。只要你不是被醫生特別告誡要嚴格控制膽固醇攝取的人,適量(一次吃個10-15隻中型蝦)且用健康方式烹調蝦子,其實不用過度擔心蝦頭膽固醇的問題啦!蝦頭裡的蝦膏那麼香,偶爾吸一下真的很享受(雖然我媽還是會唸我)。當然,任何食物都是過猶不及,天天狂嗑幾十隻蝦還是不可取。
蝦子熱量低也要會吃!我的健康吃蝦秘訣大公開
知道蝦子熱量低、營養價值高之後,重點就是要怎麼把這些優點吃進肚裡,而不是讓它變成熱量炸彈!以下分享我這個蝦控多年實踐下來,覺得最實用、最能兼顧美味與健康的吃法:
挑蝦原則:新鮮才是王道!
- 看外觀:蝦殼光澤透亮、緊貼蝦肉,蝦頭和身體連線緊密沒鬆脫。(這種我連碰都不敢碰)
- 聞氣味:只有淡淡的海水味或鮮味,千萬不能有刺鼻的氨水味或化學藥品味!
- 觸手感:新鮮蝦肉有彈性,按下去會回彈。軟爛的絕對NG!
健康烹調蝦子熱量守則:簡單就是美!
還記得前面說的嗎?料理方式是蝦子熱量失控的最大關鍵!想控制蝦子熱量,這些煮法是我的最愛:
- 清蒸: 第一名頒給它!最能吃到蝦肉原來的鮮甜,蝦子熱量幾乎就是蝦肉本身。冷水下鍋,水滾後再蒸個3-5分鐘(看蝦大小),看到蝦殼變紅、蝦身彎曲就是熟了。搭配簡單的薑絲、蔥段去腥,沾醬用薄鹽醬油加點蘿蔔泥或擠點新鮮檸檬汁就超完美。(原汁原味最讚!)
- 鹽烤: 第二名!在家用烤箱或氣炸鍋都能輕鬆搞定。蝦子洗淨擦乾,抹上薄薄一層橄欖油(真的只要一點點!),再均勻撒上鹽巴和喜歡的香料(像黑胡椒、義式香料粉)。用200度烤個8-10分鐘,香氣四溢!這種方式增加的熱量很有限。
- 水煮/汆燙: 快速方便。水滾後下蝦,煮到變色捲曲立刻撈起泡冰水,肉質更緊實彈牙。適合做沙拉或冷盤。
- 快炒: 想吃點鍋氣?用不沾鍋,放一小匙(真的是一小匙!)好油(如橄欖油、苦茶油),爆香蒜末、薑片,蝦子下鍋快速翻炒到變色,加點米酒嗆鍋,最後撒點蔥花或九層塔提香即可。重點是油要少、速度要快,避免蝦肉變老。
地雷區!這些做法蝦子熱量爆高!
- 油炸類: 炸蝦球、炸蝦天婦羅、炸蝦捲... 麵衣吸滿油,超級熱量炸彈!(只能偶爾為之,淺嚐即止)
- 濃稠醬汁類: 像是加了大量美乃滋的蝦沙拉、鳳梨蝦球、或是醬汁濃到化不開的焗烤起司蝦、奶油蝦。這些醬汁的熱量和脂肪含量都非常驚人!
- 重口味快炒: 蝦子熱量不會高太多,但問題是這些菜通常鈉含量爆表(沙茶醬、豆瓣醬、醬油、蠔油狂下),吃多了容易水腫、血壓上升。
聰明搭配,營養加倍!
- 搭大量蔬菜: 蝦仁炒蘆筍、蝦仁炒時蔬、鮮蝦蔬菜沙拉。增加膳食纖維、維生素攝取,飽足感更足,也能平衡整餐熱量。
- 選擇好澱粉: 如果想吃蝦仁炒飯或蝦仁義大利麵,記得主食份量減半,並且選用糙米飯、蕎麥麵等全穀類,降低升糖指數。(我現在都這樣吃,滿足又沒負擔)
- 控制份量: 再好的東西吃太多都不好。一餐吃個 10-15隻中型蝦(去殼後約150-200克)是很合理的份量,既能滿足口腹之慾,蛋白質補充也夠了。別像我以前一樣,看到蝦就失心瘋狂掃一盤!
“清蒸鹽烤最優選,快炒油少醬清淡,蔬菜搭配份量半,油炸濃醬靠邊站!”
關於蝦子熱量 & 健康,你一定想問的Q&A
Q1:蝦子熱量真的很低,那減肥期間可以放心吃嗎?
A:當然可以!蝦肉低脂、高蛋白,是減脂期很棒的食物選擇。關鍵在於烹調方式。優先選擇清蒸、鹽烤、水煮這些低油做法。避開油炸和裹滿醬汁的料理(如鳳梨蝦球、沙拉醬蝦沙拉)。只要選對烹調法,蝦子熱量對減重計畫非常友善!
Q2:聽說蝦頭膽固醇很高,真的不能吸嗎?
A:蝦頭(特別是蝦膏、蝦卵)膽固醇含量確實高於蝦肉。對於一般健康成年人來說,偶爾吸一下蝦頭,不至於造成健康問題。重點還是整體飲食的飽和脂肪攝取量要控制。但如果你的血膽固醇已經偏高,或醫師有特別叮囑,那確實建議避免食用蝦頭。我自己是覺得蝦膏很香,但不會每隻蝦的頭都吸啦!(適量享受就好)
Q3:買蝦時要選大蝦還是小蝦?營養和蝦子熱量有差嗎?
A:大小蝦的蝦肉(去殼後)營養成分和蝦子熱量差異其實不大。大蝦肉多吃起來過癮,小蝦通常價格較便宜。重點還是看新鮮度和你的烹飪用途(例如做蝦鬆用小蝦較合適)。不用太糾結大小,選新鮮的最重要!
蝦子熱量低,營養豐富,真的是海賜的珍寶!關鍵在於理解它的本質,避開高油高鈉的烹調陷阱。掌握「簡單烹調、原型食物」的原則,蝦子熱量真的不用太擔心!現在我可以更理直氣壯地享受我的清蒸蝦、鹽烤蝦了,連吃火鍋涮蝦都覺得特別安心。下次看到美味的蝦料理,別再被蝦子熱量的迷思綁架,用聰明的方法煮、開心地吃就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