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吃遍大江南北、尤其對日式鍋物情有獨鍾的吃貨,壽喜燒(Sukiyaki)絕對是我心頭好排行榜的前三名!那種鹹鮮微甜的湯底,裹著蛋液的軟嫩牛肉,還有吸飽湯汁的蔬菜豆腐... 光是想到就讓我口水直流。今天,我就用自己在家反覆實驗、甚至失敗好幾次(後面會講)才摸索出來的經驗,跟大家掏心掏肺聊聊 壽喜燒做法,保證是超詳細、超實用、而且讀起來就像朋友聊天那樣的版本!完全不是冷冰冰的食譜,放心!

食譜大公開:我的獨家風味比例
好啦,我們先從最關鍵的湯底配方開始講。壽喜燒的靈魂,就是那個 壽喜燒醬汁!外面餐廳吃一次也不便宜,在家做其實超簡單,關鍵就是比例。我試過無數種配方,有些太甜膩得像糖水,有些又鹹得下不了口。經過我多次調整,下面這個比例是目前我家餐桌最受歡迎的「黃金比例」!
以下是我個人最愛、成功率最高的 壽喜燒醬汁 配方:
材料 | 份量 | 備註說明 |
---|---|---|
醬油 | 100 ml | 重點! 選用日式濃口醬油(像是龜甲萬),風味才道地。薄鹽醬油味道會不夠。 |
味醂 | 100 ml | 不是米酒! 味醂能提供溫和甜味與光澤。 |
清酒 | 50 ml | 烹煮時酒精會揮發,留下香氣。不喜歡酒味可略減或換成等量水或昆布高湯。 |
砂糖 | 2-3 大匙 | 甜度關鍵! 我偏好關東風味,會放到3大匙。關西風或怕甜者用2大匙。 |
水 | 100 ml | 用來調整濃度,避免過鹹。 |
昆布高湯(選用) | 50 ml (替水) | 加分項! 用泡昆布的水取代部分清水,鮮味層次更豐富。 |
我的失敗小故事: 第一次做傻傻地用了一般臺式醬油,結果鹹到爆炸!整鍋差點毀掉,最後狂加水加糖勉強救回來,但風味整個跑掉... 所以醬油種類真的很重要!切記切記!
這個比例調出來大約是 2-3人份 湯底的量。如果你跟我一樣喜歡湯多一點涮蔬菜,或是要煮4人份,記得把份量整個乘以1.5倍。相信我,這個湯底拿來煮烏龍麵,好吃到昇天!

食材採買清單:精挑細選的秘訣
食材新鮮度直接影響 壽喜燒做法 的最終美味程度!別以為隨便買買就好,這裡面學問可不小。我每次都像偵探一樣在市場或超市仔細挑選:
- 部位首選: 霜降牛肉 (Chuck Eye Roll / チャックアイロール)!油花分佈細緻均勻,煮完軟嫩不柴,價格也相對親民。這是我心中的CP值之王!
- 進階選擇: 口袋深一點或想犒賞自己時,牛小排 (Short Rib) 或 沙朗 (Sirloin) 也很棒,油花更豐富,口感更奢華。
- 地雷區警告! 超市那種特價的薄火鍋肉片(通常是牛五花或更便宜的混合部位)真的不適合!油花太粗或肉質不夠好,煮下去容易散開,口感也差很多。這錢不能省!壽喜燒做法 成敗關鍵之一就是牛肉品質。
- 切法: 買回家最好請肉舖切 厚片 (大約0.3-0.5公分)。太薄沒口感,太厚又不易入味。自己切的話,肉稍微冷凍變硬會比較好處理。
- 大白菜: 清甜、耐煮,湯汁精華吸收者!用娃娃菜也可以。
- 青江菜/京都水菜: 提供清脆口感和綠色營養。水菜更道地但難買些。
- 洋蔥: 煮軟後釋放甜味,是湯底鮮甜的幕後功臣。切粗絲或半月形。
- 蔥段: 白色部分斜切長段,綠色部分最後撒上點綴增香。
- 鴻禧菇/雪白菇/金針菇: 菇類帶來的鮮味 (Umami) 是天然的味精!我超愛金針菇吸飽湯汁的口感。
- 烤麩/蒟蒻絲: 烤麩孔洞多,吸湯功力一流!蒟蒻絲則是低卡又有嚼勁的代表。蒟蒻塊也可以。
- 板豆腐/燒豆腐: 重點處理! 買回來一定要先「煎」或「烤」過!兩面煎到金黃焦香,不僅去豆腥味,煮的時候才不會散掉,而且更能吸湯。這是 壽喜燒做法 裡提升豆腐美味的關鍵步驟!我曾經偷懶沒煎,結果豆腐爛在鍋裡,湯也變濁... 血淚教訓!
- 牛蒡絲: 洗淨切絲(或買現成處理好的),泡水防變黑。提供獨特香氣和口感。
- 茼蒿: 季節性強,但味道超搭!快起鍋時再放,稍微燙一下就好。
- 生食級雞蛋: 必備!必備!必備! 重要的事說三遍!壽喜燒牛肉的精髓就是沾生蛋液!蛋黃的濃鬱包裹著熱騰騰的牛肉,口感滑順升級一百倍!一定要選標示清楚、品質有保障的「生食級」雞蛋!安全第一!
- 烏龍麵 (選用): 吃到最後,把烏龍麵放進去煮,吸滿濃鬱湯汁,超級滿足!冷凍熟烏龍麵很方便。
鍋具選擇:好鍋事半功倍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鍋子對 壽喜燒做法 也有影響:
鍋具型別 | 優點 | 缺點 | 適合誰 | 我的評價 |
---|---|---|---|---|
傳統鑄鐵鍋 (壽喜燒鍋) | 導熱均勻、保溫性極佳、味道最道地 | 非常重、保養較麻煩、價格高 | 講究儀式感、常做日料者 | ★★★★★ (預算夠首選) |
厚底不鏽鋼鍋/琺瑯鑄鐵鍋 | 導熱均勻、保溫好、較易清潔 | 重量不輕、價格中高 | 家庭實用主義者 | ★★★★☆ (我的日常愛用) |
深一點的平底鍋 | 鍋面大,適合煎炒食材 | 保溫性較差、湯汁容易蒸發快 | 小家庭或鍋具有限者 | ★★★☆☆ (勉強可用) |
一般湯鍋 | 家家都有 | 鍋深但底不夠寬,煎炒不方便 | 真的沒其他選擇時 | ★★☆☆☆ (不推薦,風味差) |
我的選擇: 我平時最常用的是 Lodge 的鑄鐵平底深鍋,導熱快又保溫,鍋面也夠大,煎豆腐、炒牛肉、後續燉煮一鍋搞定,清潔也還能接受。傳統的壽喜燒鑄鐵鍋太貴又太重,對我這種小廚房來說有點佔地方(雖然真的很美很心動)。

做法步驟全解析:手把手教你煮
終於來到重頭戲!一步一步跟著做,保證零失敗(只要牛肉買對了!)這就是我實踐多次的 壽喜燒做法 精髓:
- 蔬菜洗切: 大白菜洗淨剝片或切段;青江菜/水菜洗淨對切或切段;洋蔥切粗絲;蔥白斜切長段,蔥綠切細花;菇類去根部剝散;牛蒡絲洗淨泡水;茼蒿洗淨備用。
- 豆腐處理: 關鍵步驟! 板豆腐用廚房紙巾吸乾表面水分,切成適口大小(三角形或方塊)。平底鍋放少許油(耐高溫的如葡萄籽油或沙拉油),中火將豆腐煎至 兩面金黃焦香。取出備用。這步驟絕對不能懶!
- 調製醬汁: 將醬油、味醂、清酒、砂糖、水(或昆布高湯+水)全部倒入一個碗中,攪拌均勻 直到砂糖溶解。嚐一下?嗯... 這時候會很鹹很甜,別擔心,煮進去就對了!這就是 壽喜燒做法 醬汁的基礎。
- 牛肉準備: 牛肉片稍微退冰至柔軟(不要太軟爛)。如果是自己切厚片,這時處理。
- 雞蛋準備: 每人準備一個可生食雞蛋,打入小碗中,輕輕打散(不用打到起泡)。(沾牛肉用)
(我偏好關東風,先炒香再煮,味道更濃鬱豐富!)
- 熱鍋下油: 選好的鍋子(鑄鐵鍋或不鏽鋼鍋)中火加熱,倒入 少量食用油(約1大匙,耐高溫的)。(傳統會用牛脂,家裡用一般油即可)
- 爆香洋蔥 & 蔥白: 油熱後,放入洋蔥絲和蔥白段,翻炒至 洋蔥變軟、邊緣微透明、散發香氣。這一步是奠定湯底香味的基礎!壽喜燒做法 的香氣從這裡開始!
- 鋪入耐煮蔬菜: 將大白菜、菇類(鴻禧菇、雪白菇)、牛蒡絲、烤麩/蒟蒻絲 鋪在洋蔥蔥白上面。不用翻炒,鋪平就好。
- 倒入靈魂醬汁: 將 事先調好的壽喜燒醬汁 均勻地 從鍋邊淋入 鍋中。醬汁量大概到食材的 1/3 到 1/2 高度。聽那嘶~的一聲!香氣瞬間爆發!
- 蓋鍋燜煮: 蓋上鍋蓋,轉中大火,煮滾後轉 中小火,讓蔬菜們慢慢燉煮出味道,約 燜煮 5-8 分鐘。這時廚房會飄出超誘人的香味!
- 加入豆腐 & 牛肉: 開啟鍋蓋,把 煎好的豆腐塊 均勻鋪在蔬菜上。接著,將 牛肉片 一片片 整齊鋪在最上層。注意:牛肉不要重疊,也不要攪拌! 讓湯汁稍微滾沸 煮約 1-2 分鐘,看到牛肉變色即可。千萬別煮老!壽喜燒做法 的牛肉嫩度是關鍵中的關鍵!
- 點綴 & 享用: 將綠色蔬菜(青江菜/水菜/茼蒿)和蔥綠花撒在最上面,稍微煮個30秒到1分鐘,綠色變翠綠就可關火。這時整鍋看起來五彩繽紛,超有食慾!
- 撈取: 用公筷或湯匙,把你想要的食材(牛肉、豆腐、蔬菜)夾到自己的碗裡。小心燙!
- 沾蛋汁: 重頭戲! 把熱騰騰的牛肉(或其他食材) 浸入打散的生食級蛋液 中,讓蛋液均勻包裹。蛋液會瞬間被溫熱的食材燙成半熟狀態,形成一層滑順濃鬱的「外衣」,口感變得無比柔嫩豐腴!相信我,試過就回不去了!這是 壽喜燒做法 最經典的享受方式。
- 直接享用: 不習慣沾生蛋的朋友(或是蛋用完啦!),也可以直接吃,味道一樣鮮美!
- 續湯續料: 鍋裡的醬汁會越煮越濃鬱(因為蔬菜會出水)。如果湯汁變少、味道變太鹹,可以 適量加入「熱水」 稀釋調整。然後放入新的蔬菜、豆腐或烏龍麵繼續煮。一鍋可以吃很久,超滿足!
個人心得: 以前總覺得沾生蛋有點可怕,但鼓起勇氣試了道地的 壽喜燒做法 後,完全顛覆印象!蛋液完全沒有腥味,只有濃鬱的香氣和滑順口感,完美襯託牛肉的鮮甜。現在每次煮壽喜燒,雞蛋消耗量超大!

進階技巧 & 常見問題 Q&A
煮了幾十次,也踩過不少坑,整理幾個大家常問的問題和我的經驗談:
A: 沾生蛋液是 壽喜燒做法 的傳統精髓,能讓熱牛肉瞬間降溫並裹上滑順口感,強烈建議嘗試 品質好的生食級雞蛋(挑選信譽良好品牌,注意儲存期限)。如果真的無法接受:
- 可以將蛋稍微打散後,用一個小碟子裝著,放在還在煮的鍋子邊緣(但不要掉進去!),讓鍋子的熱氣稍微溫熱蛋液(變成溫泉蛋的感覺)。
- 或者... 就不沾,直接吃!味道一樣好,只是少了那個滑順感。我有朋友打死不沾蛋,也吃得很開心。
A: 這是新手最常遇到的問題!別慌:
- 太鹹: 加熱水! 少量多次地加入滾燙的熱水,邊加邊試味道。
- 太甜: 比較麻煩一點。可以:
- 加點 熱水 稀釋。
- 加點 醬油 調整鹹度來平衡甜味(要小心別又變太鹹)。
- 擠一點點 新鮮檸檬汁(真的只要一點點!),利用酸味來中和過多的甜感,效果不錯,但風味會有點變化。
- 預防勝於治療: 一開始調醬汁時,砂糖可以先放保守一點(例如2大匙),煮滾後試味道,覺得不夠甜再加糖溶解進去。煮的過程中蔬菜會出水,湯汁也會變淡一點。
A: 當然可以!而且超推薦! 經過蔬菜、肉類熬煮的湯底,充滿了精華,丟掉太浪費了!我的做法:
- 把鍋裡剩下的 湯汁過濾 掉雜質(菜渣、肉碎等)。
- 完全 放涼 後,裝入乾淨的 密封容器。
- 放 冰箱冷藏 可以儲存 2-3天。
華麗變身! 這個湯底超萬用:
- 煮烏龍麵/拉麵: 加入適量熱水稀釋調整鹹淡,煮好麵放進去,灑點蔥花,簡單又美味!
- 煮粥: 用稀釋後的湯底代替部分水來煮白粥,風味獨特!
- 滷東西: 加水稀釋後,加入豆乾、海帶、蛋等滷製,超入味!這就是 壽喜燒做法 的附加價值啊!
- 當火鍋湯底: 加水稀釋作為日式火鍋的湯頭基底,再加點昆布柴魚提鮮也很棒。
注意! 因為湯底含有生肉汁,一定要徹底煮沸後再使用!並且儘快用完。
最後嘮叨一句: 其實 壽喜燒做法 沒有絕對的標準答案!關東風先炒再煮,關西風則是像煎肉一樣一片片處理牛肉再淋汁。在家做,最重要的是開心、方便、合自己口味!我的配方和步驟是經過多次調整覺得最順手好吃的,大家可以根據喜好增減蔬菜種類、調整甜鹹度。牛肉買好一點,豆腐記得煎,蛋要用生食級的,這幾點把握住,基本就不會難吃啦!快點動手試試看吧,保證成就感滿滿,味道不輸餐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