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一個揹著行囊跑了十幾年、幾乎踏遍台灣大小角落的旅人,我常說,真正的在地韻味,往往藏在喧囂之外。這次要帶大家深度探訪的,就是深具靈秀之氣,卻又帶著幾分神秘感的——白龍寺。它不是那種觀光客蜂擁而至的大熱門,反而更像一位隱居山林的智者,等待有緣人來細細品味它的故事與風華。相信我,這趟旅程絕對值回票價。
說起我第一次造訪白龍寺,純粹是個意外。那天原本計畫去爬附近的山,結果導航不知怎地亂了套(你知道的,山區訊號有時真的很任性),繞著繞著,轉過一個林蔭彎道,眼前豁然開朗。一片莊嚴卻不張揚的建築群靜靜坐落,屋瓦在陽光下流轉著低調的光澤,空氣中飄著淡淡的線香與草木清香,瞬間就把迷路的煩躁給撫平了。從此,白龍寺在我心中就佔了一個特別的位置。
目錄

歷史介紹:歲月流轉間的信仰與藝術
要了解白龍寺的靈魂,非得從它的故事講起。它不是擁有千年歷史的古剎(台灣這樣的廟宇也確實罕見),但它的根基紮得深。根據寺裡珍藏的地方誌抄本和老住持的口述(那次去剛好遇到他心情好,願意多聊幾句),白龍寺的淵源大概可以追溯到清領時期的中晚期。最初,可能只是一處簡樸的民間信仰小祠,供奉著某位地方守護神祇。
真正奠定如今格局的關鍵,發生在日本時代的大正年間。地方上幾位有心的仕紳,感念神恩,同時也為了凝聚庄頭力量,發起了大規模的重建。聽老住持形容,當時真的是「庄頭總動員」,有力出力、有錢出錢,連遠赴南洋打拚的鄉親都匯款回來贊助。那份屬於舊時代的、濃厚的人情味與信仰熱忱,彷彿可以穿透時空感受到。這次重建,不僅擴大了規模,更關鍵的是邀請了當時閩粵一帶頗有名氣的匠師團隊跨海而來。
時期 | 關鍵事件 | 建築/藝術特色 | 代表人物/團體 |
---|---|---|---|
清領中晚期 | 初創時期 | 簡易小祠,民間信仰場所 | 地方居民 |
大正年間 (日治) | 第一次大規模重建 | 奠定主體格局,引入精緻石雕、木構;三川殿、正殿核心成形 | 地方仕紳、南洋僑匯、閩粵匠師 |
昭和初期 (日治) | 裝飾藝術鼎盛 | 交趾陶大量運用(屋脊、壁堵)、木雕精工(斗拱、員光)、彩繪門神、壁畫趨於成熟 | 陳三火(陶藝匠師推測)、彩繪師群 |
戰後 (民國40-50年代) | 局部修復、增建拜亭 | 修補戰爭損傷,擴增信眾活動空間;部分構件風格稍異於前期 | 戰後本地匠師 |
民國80年代末 | 屋頂翻修、部分壁畫重繪 | 解決漏水、結構安全;新舊材料並存(現代水泥瓦 vs. 舊木構);部分傳統工藝技法面臨傳承挑戰 | 現代營建團隊、傳統藝師後代 |
重點看什麼?
- 屋頂藝術: 別只顧著低頭拜拜,記得抬頭!白龍寺的屋脊是活的藝術史課本。正脊中央少不了雙龍護塔(保佑平安),兩側排排站的「憨番扛廟角」交趾陶人物,表情生動又帶點詼諧(據說早期匠師偷偷融入了對殖民者的諷刺?)。那些色彩斑斕的交趾陶,保存狀況好的地方,釉色依然鮮亮,特別是天晴時,陽光一照,簡直閃閃發光。不過老實說,靠近後殿有些新補的部分,顏色就...比較「現代感」,有點可惜了整體的協調性。(個人觀點:傳統工藝傳承真的不能斷啊!)
- 木雕的溫度: 走進三川殿(就是最前面的大門廳),最能感受木頭的呼吸。巨大的門神彩繪固然威嚴,但我更愛看那些支撐屋頂的 「斗拱」 和橫樑下方的 「員光」。匠師用刻刀把花鳥、人物故事甚至是吉祥話(像「螭虎團爐」象徵家族興旺),都雕得栩栩如生。有些細節藏在光影交界處,得湊近、換角度才看得清楚,這種發現的驚喜感,是看照片無法體會的。我上次去就盯著一個「松鼠咬葡萄」(象徵多子多孫)的木雕看了好久,那松鼠的神態靈活極了。
- 牆壁上的故事: 寺內的壁畫和石雕,就像連環圖畫,講著忠孝節義的故事或神仙傳說。仔細找找,或許還能發現幾個熟悉的面孔(像關公啥的)。石柱的柱礎(就是柱子下面的石墩)常雕成蓮花、南瓜(多子)或其他吉祥圖案,樸實卻充滿力量。特別留意正殿龍柱的雕刻風格,是雄渾有力還是比較秀氣?這常常能反映出建造或重修的大致年代背景。白龍寺這方面算是保留了相當的完整性。

開放時間:拜拜、靜心、賞景的時間窗
白龍寺基本上全年無休,你想哪天去都行,這點對於行程安排來說超級友善。不過,要掌握好每日的開放時段才能盡興:
- 主要參拜時間: 清晨 5:30 左右開門 到 傍晚約 5:30 關門。沒錯,很多虔誠的老人家習慣一大早就來上香,那時的氣氛特別清幽寧靜,光線也柔和,很適合拍照(當然,前提是不能干擾到別人禮佛)。(個人經驗:避開週末早上9點到11點的人潮高峰,你會感謝我的。)
- 特殊節慶: 像農曆春節、觀音誕辰(農曆2/19、6/19、9/19)、中元普渡這些大日子,白龍寺簡直熱鬧非凡!法會、誦經、平安齋宴...濃厚的民俗氣息撲面而來。廟埕前可能還有野台戲(歌仔戲或布袋戲),很有古早味。但要有心理準備,人真的超多,寸步難行是常態,停車更是大考驗。喜歡體驗純粹民俗風情的,這時間來很精彩;只想靜靜參觀的,建議避開。
交通指南:抵達靈山腳下的各種方式
講到交通,這大概是我覺得白龍寺對非當地人稍微不方便的小缺點,但它隱世獨立的氛圍,某種程度上也是因為不在大馬路邊啦!怎麼去最省力?
- 🚗 開車 / 騎車: 絕對是最推薦、最自由的方式!
- 📍 導航設定: 直接輸入「白龍寺」或它的正式地址(等下會講地址)。現在的導航APP通常都很準。
- ⚠ 路況提醒: 千萬記得!最後一段接往白龍寺的山路(或產業道路),會比較狹窄,特別是會車時要特別小心放慢。有些彎道比較急,別貪快。路邊停車空間有限,特別是假日,早點到卡位是真理。寺廟本身的停車場很小,附近民宅或空地有時可以付費停(約50-100元/次),先問清楚就好。
- 🚌 大眾運輸工具: 比較麻煩,但並非不可行,適合背包客或不想開車的朋友。
- 🚉 搭火車: 坐到離白龍寺最近的區間車站(通常是「崎頂」或「造橋」,視實際位置而定,查最新資訊很重要!)。下車後,別無選擇,只能轉搭計程車🚖。因為公車班次稀少到幾乎可以忽略,而且站牌距離寺廟入口還有相當一段爬坡路(相信我,在烈日下走那段絕對是修行!)。車資大約在250-350元之間,上車前最好先跟司機確認價格或要求跳表。回程記得先預約車行或留司機大哥電話,不然在廟門口叫車可能等到天荒地老。(真實教訓:我曾經天真地以為走得到,結果...汗流浹背!)
- 🚐 參加當地一日遊行程: 如果覺得交通太折騰,又想順道玩周邊景點,不妨考慮看看有沒有旅行團推出包含白龍寺的文化導覽行程。通常會搭配一個導遊解說,省去交通煩惱,還能聽到更多故事。可以上KKday或在地旅行社網站搜尋看看。

景點必去:資深旅人的私房清單(照重要度排)
在白龍寺,可別走馬看花!我整理了一份個人私心推薦的必看重點清單,照我覺得的震撼度和獨特性來排序:
- 正殿藻井(天花板): 這是我心中永遠的第一名! 抬頭仰望正殿中央天花板,那個由無數精巧小木塊(稱為「斗栱」或「斗八」)一層一層疊砌上去、最後收攏成一個圓頂或八角頂的結構,就是「藻井」。它不只是裝飾,更是力學和美學的極致展現。白龍寺的藻井層次豐富,雕刻細膩(常有蓮花、龍鳳或吉祥圖案),顏色雖因年代略顯沉穩,但那份繁複與莊嚴感,會讓人屏息。記得找個角落靜靜欣賞幾分鐘。
- 百年榕樹 / 老樹群: 白龍寺環境清幽,少不了幾棵鎮廟之寶等級的老樹。特別是廟埕旁或後山步道入口處,總有那麼一兩棵枝幹虯結、氣根垂地的大榕樹,樹冠亭亭如蓋,灑下大片陰涼。坐在樹下的石椅上發呆,聽著風吹過樹葉的沙沙聲和遠處的誦經聲,瞬間暑氣全消,內心也跟著平靜下來。這些樹的年紀搞不好比廟還大呢!摸摸它們粗糙的樹皮,感受時間的痕跡。(超愛在這裡放空!)
- 觀景平台視野: 拜完主神,別急著走!繞到寺廟後方或側邊,通常會找到一處觀景平台或視野開闊的地方。這裡是白龍寺給予旅人的額外饋贈。俯瞰下去,層層疊疊的山巒、翠綠的田園風光、或遠處聚落的房舍盡收眼底。天氣好時(特別是雨後初晴),山嵐繚繞,簡直像山水畫一樣。我特別喜歡黃昏時刻來,看著夕陽把天空染成橘紅色,非常療癒。記得帶手機或相機!
- 特色香爐 / 金爐: 別小看寺廟裡的香爐或金紙爐!白龍寺有些爐子的設計很有特色,可能是雕工特別精細的石爐,或是鑄造出特殊紋飾的銅爐。仔細觀察上面的圖案(龍紋、八卦、麒麟等),都是傳統工藝的體現。站在爐前上香時,不妨多留意一下腳下的藝術品。(溫馨提醒:燒金紙注意安全,別燙到手!我就曾被燙過一次,超痛!)
- 廟埕氛圍: 最後,別忘了感受整個廟埕(前庭廣場) 的氛圍。看當地阿伯坐在長椅上閒聊、看信眾虔誠地合十參拜、聞著空氣中混合線香與金紙的獨特氣味,偶爾還有廟方人員敲響的鐘聲或誦經聲傳出。這就是最真實的、屬於台灣民間信仰的日常風景。找張板凳坐下來,當個安靜的觀察者吧!

附近景點:順遊好夥伴推薦
難得跑一趟,當然要把附近好玩的也打包帶走!精選幾處我認為值得順道一遊的點:
-
崎頂子母隧道 & 觀景台
- 介紹: 這絕對是鐵道迷和懷舊控的愛!日治時期留下的兩座舊火車隧道(一大一小,故稱「子母隧道」),現在規劃成步道。隧道內保留了當時的彈孔痕跡(二戰遺跡),歷史感濃厚。重點是旁邊的 「崎頂觀景台」,視野超棒!可以清楚看到海線火車呼嘯而過,搭配藍天大海,超好拍!步道平緩好走,老少咸宜。(個人評價:風景真的讚,尤其看火車!)
- 地址: 苗栗縣竹南鎮崎頂里(Google Map搜「崎頂子母隧道」)
- 交通: 離白龍寺開車約 15-20分鐘,有自己的免費停車場(假日一位難求)。
- 營業時間: 24小時開放(建議白天前往,隧道內有照明但晚上較暗)。觀景台無時間限制。
-
四方鮮乳牧場
- 介紹: 想帶小孩放電或喜歡親近動物嗎?這裡很適合!主打在地生產的鮮乳,可以參觀部分牧場環境(有時能看到牛群),餵餵小牛喝奶(定時場次),還有大片草地讓人奔跑野餐。他們的鮮奶冰淇淋、奶酪、鮮奶饅頭是招牌,奶味香濃,一定要試試!附設餐廳有牛奶鍋等餐點。設施有點年紀,但整體還算乾淨。
- 地址: 苗栗縣竹南鎮大厝里9鄰59-13號
- 交通: 從白龍寺開車約 10-15分鐘。停車方便(免費)。
- 營業時間: 通常為 09:00 - 18:00(詳細時間及餵牛活動請上官方FB查詢,可能有變動)。
-
天仁茶文化館 (竹南總部)
- 介紹: 大名鼎鼎的天仁茗茶發源地就在這!館內介紹茶葉的歷史、種類、製程,展示各種茶具。重點是,逛累了可以到附設的 「喫茶趣」 餐廳用餐或點壺好茶配茶點(他們的茶香麵包不錯)。喜歡買茶葉當伴手禮的,這裡選擇多,品質也有保障。比較偏向靜態參觀和購物。
- 地址: 苗栗縣頭份市竹南工業區中華路422號
- 交通: 離白龍寺開車約 15-20分鐘。廠區內有停車場。
- 營業時間: 週二至週日 09:00 - 17:00(週一公休)。餐廳營業時間可能稍長,建議出發前確認。

附近酒店:旅人安眠處推薦
玩了一整天,找個舒服的地方休息充電很重要。這幾家是我住過或認真比較過,覺得位置、品質還不錯的選擇:
住宿名稱 | 類型/特色 | 參考價位 (雙人房/晚) | 優點 | 缺點 | 與白龍寺距離/交通 |
---|---|---|---|---|---|
❤️ 竹南馥藝金鬱金香酒店 | 國際連鎖四星商務飯店 | NT$3,000 - 4,500 | 設備新穎、服務穩定、早餐豐盛、附健身房、位置便利(近竹南車站商圈) | 價位較高、風格較商務、少在地特色 | 開車約 15-20 分鐘 |
頭份尚順君樂飯店 | 結合尚順育樂世界購物中心的大型飯店 | NT$3,000 - 4,200 | 購物/美食/娛樂超方便(樓下即商場)、親子友善、設施豐富(泳池)、房間大 | 較吵雜(尤其假日)、停車場大但車多、人多複雜 | 開車約 20-25 分鐘 |
竹南頭份地區民宿 | 選擇多樣:如「沐嵐鄉野民宿」、「綠光森林民宿」等,各有特色(田園風、文青風、包棟) | NT$1,800 - 3,500 | 價格較實惠、空間較大(尤其包棟)、體驗在地生活感、可能有特色佈置 | 品質落差大(需仔細挑評價)、位置較分散、早餐或有或無 | 開車約 10-30 分鐘不等 |
造橋/崎頂地區民宿 | 數量較少,更近山區:如「石中臼香草庭園」、「山板樵休閒農場」(附露營) | NT$2,200 - 4,000 | 環境更清幽、貼近自然、離白龍寺可能更近、獨特農場體驗 | 選擇極少、機能不便(餐飲購物須開車)、設施較簡單 | 開車約 5-15 分鐘 (視具體位置) |
-
竹南馥藝金鬱金香酒店
- 介紹: 這應該是方圓幾公里內最國際化、設備最新的選擇了。屬於國際連鎖(Golden Tulip)體系,品質有一定保障。房間乾淨舒適,床也好睡,浴室乾濕分離。健身房蠻不錯的(對有運動習慣的人加分)。早餐是豐盛的自助餐(中西式都有),能吃得飽飽再出門。最大優勢是位置超方便!就在竹南火車站附近,走路可到鬧區覓食(後站有夜市),離頭份交流道也近,無論去白龍寺還是跑其他點都順暢。商務感較重,少了點度假感,價位也偏高一些。
- 地址: 苗栗縣竹南鎮公園路106號 (竹南運動公園對面)
- 交通: 從白龍寺開車約 15-20分鐘。飯店有免費地下停車場(車位有限,建議詢問)。搭火車到竹南站,走路約10分鐘可到。
- 營業/入住時間: 一般入住時間為 下午 15:00 後,退房時間 中午 11:00 前。櫃檯24小時有人。
-
頭份尚順君樂飯店
- 介紹: 這家飯店直接連通 「尚順育樂世界」購物中心!樓下就是百貨、電影院、美食街、兒童遊樂園(室內攀爬、旋轉木馬等),完全不怕無聊或餓肚子,超級適合帶小孩的家庭!房間寬敞,部分房型有浴缸。頂樓有露天游泳池(視季節開放),夏天很受歡迎。因為結合商場,假日人潮洶湧,整體氣氛比較熱鬧(甚至有點吵),喜歡安靜的人可能覺得太雜沓。停車場很大,但假日也可能要排隊。離白龍寺開車需要一點時間。
- 地址: 苗栗縣頭份市育樂街6號 (尚順育樂世界內)
- 交通: 從白龍寺開車約 20-25分鐘。飯店有大型專用停車場(免費)。
- 營業/入住時間: 入住 下午 15:00 後,退房 中午 11:00 前。購物中心營業時間較長。
-
在地特色民宿
- 介紹: 想體驗更Local的感覺?竹南、頭份、造橋一帶其實有不少特色民宿。這些民宿通常規模不大,但主人比較有溫度,佈置也更有個人風格。你可能找到被綠意包圍的 「田園風民宿」(清晨聽鳥叫)、由老房子改建的 「文青風民宿」(適合拍照)、或適合一群朋友的 「包棟民宿」(有廚房可以自己煮)。價格通常比飯店實惠,空間也比較寬敞。缺點是位置比較分散,需要仔細查地圖和評價(很重要!),早餐可能自理或簡單提供。我住過一家在造橋鄉間的民宿,晚上安靜到只聽得見蟲鳴,早上房東阿姨還親手做了地瓜粥和小菜請我們吃,很有人情味!(個人偏好:喜歡安靜和人情味的,民宿是好選擇,但要花時間篩選。)
- 地址: 各家不同,預訂時務必確認清楚地址和導航點。
- 交通: 距離白龍寺遠近不一,開車約 10-30分鐘不等。絕大多數需自行開車抵達,民宿通常提供免費停車位(1-2個)。
- 營業/入住時間: 各家規定不同,通常入住約 下午 15:00-16:00後,退房 上午 10:00-11:00前。務必與民宿主人確認清楚。

附近美食:拜拜完滿足味蕾
參拜完白龍寺,肚子也該咕咕叫了。附近雖然不是美食一級戰區,但用心找,還是有不少在地好滋味可以撫慰你的胃:
- 廟口古早味小吃攤:
- 這真的是最方便的首選!就在白龍寺出來的廟埕附近或路口,通常會有幾攤固定或假日才出現的流動攤販。賣的東西很經典:熱騰騰的 「客家湯圓」(鹹的,有肉絲香菇蝦米的那種,湯頭讚!)、QQ的 「客家粄條」(乾拌油蔥香的或湯的都好)、暖呼呼的 「關東煮」(選自己喜歡的料,湯可以續)、或者簡單的 「大腸包小腸」、 「烤香腸」 。這些小吃價格親民,坐下來就能吃,最能感受地方風味。缺點是座位可能簡陋點,環境衛生就看各攤狀況了。(真心話:客家湯圓那攤,每次去必吃一碗!)
- 竹南/頭份市區覓食:
- 稍微開點車到竹南或頭份市區,選擇就海闊天空了:
- 傳統市場早午餐: 像 「竹南市場」 或 「頭份市場」 周邊,隱藏著很多厲害的傳統小吃。早點去,找那種在地人排隊的攤子就對了!推薦試試 「客家水晶餃」(皮Q餡香)、 「手工肉圓」(蒸的、炸的各有擁護者)、 「豬血湯配炒米粉」(經典組合)、或者來碗料多實在的 「綜合粿仔湯」 。這些都是紮實的銅板美食。
- 在地推薦餐廳:
- 「頭份儂來餐廳」: 想吃正統澎湃的 「客家合菜」?這家老字號是很多在地人宴客或家庭聚餐的選擇。薑絲大腸、客家小炒、梅干扣肉、土雞...經典菜色幾乎不會踩雷。價格合理,建議人多一點好點菜。
- 「竹南無名炸雞」 (下午才開): 這家神秘的小攤(通常下午開賣),炸雞翅、雞排、地瓜薯條超級有名!外皮酥脆卡滋卡滋,裡面的肉卻鮮嫩多汁,醃得很入味。常常大排長龍,想吃要趁早或避開尖峰。地址不好找(靠近龍鳳宮、五穀宮一帶),問當地人比較快。
- 「尚順育樂世界美食街」: 如果住在尚順或剛好去逛街,這裡美食街選擇超多,從日式拉麵、韓式料理、鐵板燒、港式點心到速食通通有,環境乾淨冷氣又強,適合家庭或不知道吃什麼的時候的保險牌。
- 稍微開點車到竹南或頭份市區,選擇就海闊天空了:
- 在地農場直營鮮奶製品:
- 既然來到產地,別錯過鮮奶!除了之前提到的 「四方鮮乳牧場」 有賣冰淇淋、鮮奶、優格,在竹南、頭份的街上也可能發現一些 在地小農直營的鮮奶站或咖啡廳。買瓶冰冰涼涼的鮮奶直接喝,感受最純粹的香濃。他們的 「鮮奶霜淇淋」 通常也非常真材實料,奶味十足!

注意事項:旅人貼心提醒
最後,分享幾個實用的注意事項,讓你的白龍寺之旅更順暢:
- 衣著: 雖然白龍寺沒有像某些大廟嚴格要求,但畢竟是莊嚴的宗教場所,建議穿著整齊、得體。避免太過暴露(如細肩帶、超短褲、拖鞋太隨性?)以示尊重。夏天很熱,穿透氣的長褲或過膝裙/褲比較理想。
- 參拜禮節: 入廟門通常 「左進右出」(面對廟,從你左邊的門進,右邊的門出)。門檻是神的肩膀,記得「跨過去」,不要踩在上面。保持安靜,不要大聲喧嘩嬉鬧。拍照前,特別是對著神像,先用眼神或點頭示意,算是打個招呼,心裡保持敬意。避免開閃光燈直射神像或文物(特別是木雕、彩繪,強光會傷害)。
- 防曬防蚊: 白龍寺周邊綠意盎然,代表蚊蟲也多!務必攜帶有效的防蚊液(含DEET成分的效果較好),並定時補擦。山區紫外線強,帽子、太陽眼鏡、防曬乳不可少,即使陰天也要擦!
- 現金準備: 寺廟內的添香油錢、點光明燈、安太歲或者買金紙,幾乎都只收現金。廟口的小吃攤、附近的農產品攤販(如果有)也多是收現金。記得多準備些小鈔和零錢(50元、100元最方便),才不會手忙腳亂。
- 體力考量: 白龍寺本身參拜動線不算太長,但如果你計畫走到後山的步道(如果有開放且你有興趣),或想細細欣賞建築雕刻各個角度,還是需要一點腳力。加上可能還要跑附近景點,穿一雙好走的鞋子超級重要! 記得帶水補充水分。
- 停車耐心: 再次強調!白龍寺的停車空間真的很有限,特別是週末假日。要有心理準備可能需要稍微等一下找車位,或者停在附近的私人付費空地。保持耐心,互相禮讓,別為了停車壞了遊興。
- 垃圾不落地: 山區清運不易,請務必發揮公德心!自己的垃圾自己帶走,或者準確丟進寺廟或周邊設置的垃圾桶。維持環境整潔,神明也會開心!
Q&A 快速解惑
Q:去白龍寺拜拜,有沒有特別靈驗的事情可以求?
A:白龍寺主祀神明是觀世音菩薩(通常稱「觀音媽」),以 「聞聲救苦」、慈悲護佑聞名。信眾主要來祈求 「平安」、「健康」、「消災解厄」 都非常普遍。當然,心誠則靈,帶著恭敬心祈求最重要。
Q:白龍寺適合帶年紀很小的孩子去嗎?
A:基本上 「適合」。寺廟環境清幽,空間也夠孩子適當活動(但要在廟埕,殿內請保持安靜)。不過要特別注意:
- 看好孩子,避免在莊嚴的殿堂內跑跳喧嘩。
- 小心香爐、金爐等高溫處,絕對不能讓孩子觸碰或靠近玩耍!
- 台階門檻多,牽好他們避免絆倒。
- 做好防蚊措施(小孩被叮最可憐)。如果孩子太小(如嬰兒車階段),部分區域可能稍有不便。
Q:建議在白龍寺停留多久時間比較充裕?
A:這個很看個人!如果只是快速參拜、拍幾張主要照片,大約 30分鐘到1小時 就夠了。但如果想仔細欣賞建築藝術細節(如雕刻、彩繪、藻井)、感受氛圍、坐在老樹下休息、甚至稍微走一下後方小徑,建議抓 1.5小時到2.5小時 會比較從容不迫。像我這種愛拍照又愛看細節的,待上3小時也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