萱草:陽臺種植熱門品種與栽培全攻略

發佈時間: 更新時間:

很多人可能都聽過萱草,也叫「一日百合」,因為每朵花只開一天嘛。嘿,但你知道嗎?一株健康的萱草,花莖(花莛)上能抽出幾十個花苞!它們會接力賽似的,今天開幾朵,明天開幾朵,陸陸續續能開上幾個星期呢!我種的幾叢,從初夏一直能賞花到初秋,特別是那些精心挑選的品種,花期之長絕對超乎你的想象。所以啊,別被“一日”這個名字騙了,萱草可是持久綻放的勞模!

品種分類:五花八門,總有一款打動你

萱草的家族可龐大了(學名:Hemerocallis spp.),園藝品種多到眼花繚亂,據說登記在冊的就有好幾萬!我在蒐集和種植的過程中,真是大開眼界。簡單來分,可以從幾個角度:

  1. 按來源分:
    • 原種萱草: 就是野生老前輩啦!像我們東亞常見的萱草Hemerocallis fulva),花瓣窄窄的,橘紅色最常見,非常強健,路邊、溪邊常常能看到它野蠻生長的身影。還有黃花菜(Hemerocallis citrina),花是檸檬黃色的,細長管狀,傍晚開,有香味,曬乾就是好吃的黃花菜!不過要注意,有些萱草品種僅供觀賞,不能吃哦(後面會提醒)!
    • 園藝品種萱草: 這就厲害了!育種家們經過幾十上百年的雜交選育,培育出無數形態、顏色、大小的品種。花瓣形狀有蜘蛛型的(細長扭曲,像蜘蛛腿)、重瓣的(層層疊疊,華麗得像小牡丹)、圓瓣的、帶蕾絲邊的... 顏色更是從純淨的白、黃、粉、紫紅、深紫紅,到迷人的複色(花瓣內外不同色、鑲邊、噴點、眼斑),幾乎你能想到的顏色它都有!我當初就是被一張深紫色帶金邊重瓣的萱草照片‘毒’到,從此入坑。
  2. 按開花時間分: 這個對規劃花園花期很重要。
    • 極早花型: 春天尾巴就開始開了。
    • 早花型: 初夏打頭陣。
    • 中花型: 盛夏主力軍,大多數品種集中在這時。
    • 晚花型: 夏末初秋還能給你驚喜。
    • 極晚花型 & 二次開花型: 有些特別選育的品種,秋天還能再開一波,或者在整個生長季間斷斷續續開花。我特意種了幾棵二次開花的品種,秋天還能看到花,那份驚喜感超棒!
  3. 按植株大小分:
    • 迷你型/矮生型: 植株矮小緊湊(可能就二三十公分高),花也相對小朵,超級適合盆栽、小空間或者花壇鑲邊。我的陽臺小花園就靠它們撐場面。
    • 標準型: 最常見,植株高度、花朵大小都適中(半米到一米左右),適應性最強,花園裡的中堅力量。
    • 高大型: 能長到一米多高,花莖粗壯,花朵也更大更壯觀,種在花園後方做背景或者孤植都很霸氣。就是需要空間,小陽臺有點吃力。


我在陽臺上種植的熱門萱草品種心得

為了讓大家更直觀瞭解一些經典又好看的園藝品種萱草,我整理了一個小表格,都是我種過或花友圈評價很高的:

品種名稱 花色特徵 花瓣型別 植株高度 開花季 我的種植心得
草莓糖果
(Strawberry Candy)
粉色帶大紅眼斑,邊緣略帶褶皺 圓瓣 中高 (約70cm) 早中花 顏色超夢幻!復花性好,強健。新手必推。
永恆的草莓
(Always Afternoon)
深紫紅色,厚實天鵝絨質感 圓潤重瓣 中高 (約75cm) 中花 顏色深邃高貴,花型飽滿。但在我這陽光稍不足時開花量會略減。
金娃娃
(Stella d'Oro)
明亮金黃色 小圓瓣 矮生 (約30-40cm) 極早花 & 超強復花性 (幾乎開到秋) 開花機器!陽臺盆栽首選。幾乎沒病蟲害,省心之王。
佛朗明哥舞者
(Flamingo Dancer)
柔粉色,寬大金色鑲邊 大花蜘蛛型 高大 (約90cm+) 中晚花 花型奇特,顏色柔美。需要空間伸展,盆栽有點委屈它。
歡樂回歸
(Happy Returns)
檸檬黃色 圓瓣 矮生 (約45cm) 超強復花性 ‘金娃娃’的檸檬黃版本,同樣優秀!明亮的黃色點亮花園。

看看是不是很心動?選品種真的看個人喜好。我偏愛複色和重瓣的萱草,感覺更有看頭。不過矮生品種在空間有限的地方真的太實用了。


形態特徵:認識你的萱草夥伴

想種好萱草,先得摸清它的底細對吧?它長得很有特點:

  • 根: 它的根啊,是那種粗粗的、肉肉的,像小紡錘或者圓柱形,有時還會長出膨大的塊狀根(塊莖)。這是它儲存養分和水分的大本營,所以萱草才那麼耐旱耐折騰!根系發達,能牢牢抓住土壤。
  • 葉: 葉子是從根部一叢叢長出來的(基生葉叢),形狀是修長的帶形,有點像百合的葉子,但通常更窄更長也更彎垂,形成一個優雅的弧形。葉子顏色是清新的碧綠色,摸起來質感不錯。葉子的狀態其實能反映植株的健康程度。
  • 花莛(花莖): 開花的時候,會從葉叢中心抽出一根(偶爾多根)硬挺直立的花莖,這個就叫花莛。它的高度從矮生的二三十公分到高大型的一米多都有。花莛頂端會分岔(分枝),花苞就長在這些分岔上。 萱草的花苞排列很有序(蠍尾狀聚傘花序),保證花朵能陸續開放。我覺得看著花莛一天天長高,冒出花苞的過程特別治癒。
  • 花: 重頭戲來啦!花朵通常比較大(園藝品種尤其明顯),漏斗形或鐘形。它有6片花瓣(其實是3片花瓣和3片花萼,但長得很像,合稱花被片),基部會合生成一個花筒。雄蕊有6根,長長地伸出來,花葯顏色多變(黃、橘、紅、黑都有),雌蕊1根,柱頭有時候會裂開。 萱草最迷人的就是花色和花型的千變萬化了:
    • 花色: 前面說過,單色、複色、鑲邊、眼斑、噴點... 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它長不出!(不過純藍色的萱草目前還沒有哦,那些號稱藍色的其實是深紫或紫紅)。
    • 花型: 單瓣、重瓣(花瓣數多,層層疊疊)、蜘蛛型(花瓣細長,長度是寬度的4倍以上,常扭曲)、不規則型(花瓣奇特扭曲或褶皺)、多花型(一朵花裡巢狀小花)... 真的超級豐富。我特別喜歡花瓣邊緣帶蕾絲皺褶的品種,陽光下看細節美翻了。
    • 花徑: 小花迷你精緻(直徑11.5cm)。大花品種開起來真的很有存在感!
    • 花香: 很多萱草品種沒什麼明顯的香味,尤其是白天開花的。但有些品種(特別是一些傍晚開、夜晚開或蜘蛛型的)會有甜香或清香,比如黃花菜和一些特定的夜間開花的品種。晚上在花園裡聞到若有似無的萱草香,很愜意。
  • 果實: 如果授粉成功,花謝後會結出綠色的蒴果,成熟時開裂,裡面是黑色的種子。不過園藝種我們通常不讓它結籽(剪掉殘花),讓它專心長根和葉子,明年開更多花(當然育種家另說)。種子繁殖出來的苗通常和母株不一樣,想保留品種特性最好還是分株。


生長習性:適應力超強的陽光愛好者

為啥我說萱草好養?因為它對環境真的不挑剔!

  • 陽光: 一句話,萱草陽光愛好者!想要它花開爆盆,每天至少需要6小時以上的直射陽光。陽光越充足,開花越多越豔!樹蔭下或者半天日照的地方,它也能活,但開花量會大打折扣,花莖也容易長得瘦弱倒伏。我試過把一盆放在朝東的陽臺,只有上午半天陽光,結果開花量只有全日照那盆的一半... 血的教訓啊!全日照是王道!
  • 溫度: 適應性超廣!大多數萱草品種耐寒又耐熱(Zone 3-9的品種很多)。臺灣的夏天對它來說是小菜一碟,冬天也不需要特別防護(除非是超級寒流,但地表部分枯萎後春天又會萌發)。正是這種特性讓它成為南北皆宜的庭院植物。我種的萱草在臺北的酷暑和偶爾的寒流中都安然無恙。
  • 土壤: 萱草對土壤要求真的很寬鬆!這是它另一大優點。它最喜歡的是排水良好、肥沃、富含腐殖質的土壤。粘土?改良一下(加點沙土、有機質)也能活。沙土?改良一下(多加點堆肥)也行。最怕的是積水!土壤長期溼漉漉的,肉肉的根很容易爛掉(根腐病)。所以種的地方排水一定要好!我發現盆栽的話,介質配得疏鬆透氣(泥炭土/椰糠 + 珍珠岩/蛭石 + 一些堆肥),它們長得特別歡。
  • 水分: 成年的萱草耐旱能力相當不錯(肉根存水啊!)。但是!在開花期間和天氣特別乾熱的時候,適量澆水對保證花朵質量和數量至關重要。記住原則:“不幹不澆,澆則澆透”。千萬別天天少量澆,那樣根反而長不深,更容易出問題。夏天我基本看到表層土幹得泛白了才澆,一次澆透。新種下去的苗或者盆栽的,需水量會大一些,要保持土壤稍微溼潤。
  • 耐受力:
    • 耐旱: 強!成株短期缺水也能扛。
    • 耐濕: 弱!積水是死穴。
    • 耐貧瘠: 中等。不給肥也能開花,但花量會少很多,植株也不夠壯。想開爆花,肥還是要給的。
    • 耐鹽鹼: 一般。海邊種植可能有點吃力。
    • 耐空氣汙染: 不錯!城市裡也能種。


栽培技術:讓你的萱草花開不斷

知道它喜歡什麼了,接下來就是怎麼伺候好它,讓它年年開爆花!其實真的不難。

  • 種植時間: 最佳時間是春天(3-5月)或者秋天(9-11月,天氣轉涼後)。避開盛夏高溫和嚴冬霜凍期。買到的裸根苗或盆栽苗,儘快種下去。我秋天種下的苗,經過冬天休養,春天長得特別壯。
  • 選購要點:
    • 買信譽好的商家(花市、專業苗圃或可靠的網店)。
    • 選擇植株健壯、葉片油綠有光澤、沒有病斑蟲害的。
    • 如果是裸根苗,檢查根系是否新鮮飽滿(不要乾癟發黑)。
    • 確認品種名和開花特性(高度、花期、花色等)是否符合你的期望。別像我以前貪便宜買了沒名字的,開花傻眼,根本不是我要的顏色!
  • 種植步驟:
    1. 挖坑: 坑要挖得比根團(或裸根展開後)寬大深一倍左右。
    2. 改良土壤(如果太差): 如果園土很粘重或貧瘠,挖出來的土可以混合大量的堆肥、腐熟的羊糞肥或牛糞肥(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再加點珍珠岩或粗砂增加排水性。拌勻。
    3. 回填 & 種植: 坑底先回填一部分改良過的土,堆成一個小丘。把萱草苗放上去,關鍵點來了!種植深度超級重要! 要讓根頸(葉子底部和根連線的那個膨大部位)剛好埋在地面以下約2-3公分。太深了容易爛,太淺了根系不穩容易倒伏。把根系舒展開,別團在一起。一手扶正苗,一手慢慢回填改良土,輕輕壓實,讓根和土壤緊密結合,別留大空隙。
    4. 澆透水: 種好後立刻!馬上!澆透水!讓土壤完全沉降下去包裹住根。
    5. 盆栽要點: 選大而深的盆(直徑和深度至少25-30cm以上,矮生品種可以小點但也不能太小),排水孔一定要多且暢通。盆底墊一層陶粒或碎瓦片幫助排水。介質就用前面說的疏鬆透氣配方。同樣注意種植深度!
  • 澆水管理: 再次強調!寧乾勿濕!尤其是盆栽,土表以下2-3公分幹了再澆透水。地栽的,除非連續乾旱,否則靠雨水基本夠用,極端熱天適當補水。開花期需水量大點,注意補水。傍晚澆水比早上好(減少蒸發損失)。

  • 施肥要領: 想要開爆花,肥不能省,但也不能亂喂!
    • 春天萌芽期: 可以追施一次均衡的緩效肥(比如好康多、魔肥),或者腐熟的有機肥(雞糞肥、羊糞肥等),提供基礎養分。
    • 花莛抽生期 & 花期: 這是需肥高峰!每隔1-2周可以施一次磷鉀含量較高的液體肥(比如開花肥、魚精、海藻精),促進花莖粗壯、花苞多、花色豔。薄肥勤施是關鍵!濃度按照說明減半更安全。我一般用稀釋1000倍的花寶或魚精,澆水時順便給。效果很明顯!
    • 花後: 花快開完時,可以再施1-2次均衡肥或磷鉀肥,幫助恢復植株元氣,積累養分。
    • 秋末冬初: 植株休眠前(葉子開始枯黃時),可以在根部周圍淺埋一些腐熟的有機肥(堆肥、骨粉等)作為基肥,為來年打基礎。
    • 提醒: 氮肥(N)別太多!否則葉子瘋長又嫩又綠,反而容易招蟲生病,還不愛開花。看到葉子猛長但不出花苞可能就是氮肥過多了。
  • 修剪與清理:
    • 摘殘花/剪花莛: 花朵開敗後,及時把枯萎的花摘掉(摘花),這樣節省養分,也能讓後面的花苞開得更好看。等整枝花莛上的花都開完了,把花莛從靠近基部的地方剪掉。
    • 清理老葉/枯葉: 生長季裡,底部有發黃的老葉或病葉,隨時清理掉,保持植株通風透氣。冬天地上部分會枯萎,可以把枯葉清理乾淨。不過我有時會留一點保護根頸過冬(特別冷的地方),春天新芽萌發前再徹底清理。
    • 不分株時: 如果不是為了分株繁殖,一般不需要修剪葉子。葉子是進行光合作用製造養分的工廠哦!
  • 越冬管理 (臺灣大多地區): 太簡單了!臺灣大部分地區冬天不算嚴寒,萱草的地上部分會枯萎休眠(像睡著了一樣),地下根莖安全過冬。清理掉枯葉,基本不用管。極偶爾遇到強寒流,可以用點稻草或落葉稍微覆蓋一下根頸部位保暖(不過通常不需要)。盆栽可以移到避風向陽處。
  • 分株繁殖: 這是最常用、最快捷保持品種特性的繁殖方法。萱草生長旺盛,通常每3-5年就需要分株一次(長得太擠會影響開花)。最佳分株時間也是春天萌芽前秋天花後(天氣涼爽後)。
    1. 把整叢萱草小心挖出來(盆栽就脫盆)。
    2. 抖掉多餘的土,觀察根系。可以用鋒利的刀(消毒過!)或者手(壯的話也能掰開),沿著自然的分櫱點(一簇簇葉子就是一個生長點),把植株分成幾叢。每叢最好帶有3-5個芽點和足夠的肉質根。
    3. 修剪掉過長的、老化的、腐爛的根。
    4. 按照前面說的種植步驟,把分好的小株重新種好、澆透水。
    5. 分株後第一年開花可能略少,但後面就會恢復旺盛。分株多出來的苗正好可以和花友交換品種!我的好幾棵寶貝都是這麼換來的。


常見病害與蟲害:預防勝於治療

萱草算是抗性比較好的植物,但也不是金剛不壞之身。特別是環境不好(通風差、積水、悶熱潮溼)或者管理不到位時,也容易出問題。我遇到過幾次,分享一下:

  • 主要病害:
    • 萱草鏽病: 這是萱草最常見的真菌性病害!尤其在臺灣溫暖潮溼的氣候下,很容易爆發。 初期葉片背面會出現很多小小的、橙黃色或鐵鏽色的粉狀斑點(夏孢子堆)。嚴重時葉片正面也會有褪綠黃斑,整個葉片發黃枯萎,甚至整叢衰敗,超級難看! 影響美觀更影響植株健康。
      • 預防/處理:
        • 通風!通風!通風! 重要的事說三遍!種植別太密,保證空氣流通。
        • 避免葉片長時間濕潤: 儘量在傍晚澆水,避免淋澆葉片(直接澆根部)。雨後及時吹掉葉片積水。
        • 及時清理病葉、殘葉、枯葉: 減少病源。病葉別亂扔,最好燒掉或密封丟掉。
        • 發病初期: 及時摘除嚴重病葉,可以噴施廣譜性殺菌劑(如大生富、鋅錳乃浦)或生物性殺菌劑(如亞磷酸混和氫氧化鉀)。注意輪換藥劑,按說明使用。我試過噴亞磷酸+氫氧化鉀(1:1:1000稀釋),有一定抑制作用,但嚴重時還是得上化學藥劑。
        • 選擇抗病品種: 有些品種相對抗鏽病,比如‘金娃娃’、‘草莓糖果’在我這就很少得病。
    • 根腐病/冠腐病: 真菌或細菌引起,主要就是積水惹的禍!表現為葉片發黃萎蔫(像缺水,但澆水也沒用),植株生長停滯,挖出來看根部和根頸處變褐、變黑、腐爛發臭。
      • 預防/處理: 最關鍵就是確保排水良好! 種植深度要合適(根頸別埋太深)。澆水別太勤。發現病株,儘快挖出來,切除所有腐爛部分(刀要消毒),用殺菌劑(如銅劑)處理傷口,換地方重新種(土壤也要換或消毒)。嚴重就直接銷燬吧,避免傳染。盆栽的話,介質一定要透氣!
    • 葉枯病/葉斑病: 也是真菌引起,葉片上出現褐色、灰色或黑色的斑點、斑塊,嚴重時葉片枯萎。
      • 預防/處理: 同鏽病,加強通風排水,清理病葉。發病時可噴施殺菌劑(如甲基託布津、億力)。
  • 主要蟲害:
    • 蚜蟲: 嫩芽、花苞、花莛上常見,小小的綠色或黑色蟲子,吸食汁液。會讓新葉捲曲、花苞畸形。
      • 處理: 數量少可以用手捏死或者用強水流沖掉。多的話噴施苦楝油、窄域油(夏油)或吡蟲啉類藥劑。蚜蟲其實不算大問題,很容易控制。
    • 薊馬: 非常小的細長蟲子,喜歡躲在花苞裡或花瓣縫隙吸食汁液。被害的花瓣會出現白色斑點、條紋或扭曲變形,影響觀賞價值。有時候花苞還沒開就掉了。
      • 處理: 比較討厭!殺蟲劑(如陶斯松、芬普尼等,注意安全間隔期)或生物防治(如捕食蟎)。噴藥時重點噴花苞和嫩梢。藍色粘蟲板可以誘捕成蟲。我去年有幾棵被薊馬禍害得挺慘,花朵都變形了。
    • 紅蜘蛛: 高溫乾燥時容易爆發。主要在葉片背面吸食汁液,造成葉片正面出現密集的黃色小點,嚴重時葉片呈灰白色、乾枯脫落(有點像鏽病初期,但背面可以看到細小的蛛網和紅色小點)。
      • 處理: 增加空氣溼度(偶爾噴噴葉片背面水霧),噴施殺蟎劑(如蟎克、芬普蟎)或生物性的窄域油、苦楝油。注意輪換用藥。通風好能降低發生率。
    • 斜紋夜盜蛾/其他毛蟲: 晚上活動的蛾子幼蟲,會啃食葉片,留下大洞或缺刻。
      • 處理: 定期檢查葉片背面(尤其是新葉),發現蟲卵或小幼蟲及時捏死。數量多可以用昆蟲病原線蟲(蘇力菌)或低毒殺蟲劑(如克安勃、護賽寧)噴施。


說點心裡話:種萱草的成就感與小遺憾

種了這麼多年萱草,看著它們從一根小苗或者一個裸根,長成一大叢,然後在某個晴朗的早晨,突然抽出花苞綻放出驚豔的花朵,那份滿足感真的難以形容。它們是花園裡最不需要我操心的孩子之一,卻回報我最多燦爛的色彩。

當然,也不是所有品種都完美無缺。有些重瓣萱草,雖然花型華麗,但遇到連續下雨天,花瓣可能會黏在一起打不開,或者開得沒那麼標準(重瓣的煩惱!)。有些蜘蛛型品種,花莛相對細軟,風大或雨大時容易倒伏,需要支撐。還有些深色系的花朵,在烈日暴曬下顏色會稍微褪淺... 但這些小小的不完美,反而讓我覺得它們更真實、更有個性。畢竟,哪有十全十美的花呢?

Q&A:關於萱草的常見疑問簡答

最後,整理幾個花友常問我的問題,簡短回答一下:

  • Q:萱草是不是就是黃花菜?可以吃嗎?
    A: 黃花菜(H. citrina)是萱草的一個(特定)種類,通常指其乾燥的花蕾(金針菜)。但並非所有萱草都可食用!許多觀賞園藝品種萱草含有更高的秋水仙鹼等物質,食用可能引起腸胃不適甚至中毒。 請勿隨意採摘食用觀賞萱草的花朵! 想吃請認準專門的食用品種或購買市售安全乾燥黃花菜。
  • Q:為什麼我的萱草只長葉子不開花?
    A: 可能原因:(1) 陽光不足(最重要!至少6小時直射光);(2) 氮肥過多;(3) 植株太擁擠未分株;(4) 種植太深;(5) 過於年幼(實生苗需要2-3年才開花);(6) 病蟲害影響。逐一排查改善。
  • Q:萱草適合臺灣的氣候嗎?需要注意什麼?
    A: 萱草非常適合臺灣大部分地區的氣候(溫暖、生長季長)。關鍵注意事項:(1) 保證充足日照;(2) 土壤排水務必良好(避免積水爛根);(3) 夏季高溫潮濕時加強通風,預防鏽病、薊馬;(4) 颱風季注意可能倒伏的高大品種。總體來說是非常適應且好養的花卉!

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到同樣熱愛園藝、或者對萱草感興趣的你!這真的是值得種上一叢的好花。有什麼問題,歡迎隨時交流!祝大家的萱草都花開燦爛!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