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塔加步道:交通停車、路線資訊與周邊景點全攻略

發佈時間: 更新時間:

你們知道嗎?在臺灣的心臟地帶,有一條步道,它能讓你從鬱鬱蔥蔥的中海拔森林,一路走到視野開闊的高山草原,甚至能遙望玉山主峰——這就是塔塔加步道。走過臺灣無數條步道的我,必須說,塔塔加步道真的是CP值非常高的一條路線,難度適中,風景變化豐富,非常適合想要體驗高山魅力卻又不想挑戰百岳級難度的朋友。我還記得第一次踏上這條路,清晨的薄霧籠罩著鐵杉林,陽光勉強穿透樹梢,灑在地上的光影美得讓人屏息,那一刻就決定要再來好多次。今天就以一個老旅人的經驗,跟大家分享怎麼玩轉這條經典路線!

交通 & 停車

要去塔塔加步道,開車絕對是最方便的選擇(前提是你有車啦)。從水里或信義方向沿著台21線新中橫公路往上開,彎彎繞繞的山路是標配,暈車藥記得先吃!強烈建議提早出發,特別是連續假日或楓紅季節,上東埔停車場(靠近塔塔加遊客中心)的車位真的一位難求。我曾經不信邪,九點多才到,結果繞了快半小時才在路邊找到一個勉強能塞的位置,還得走一段回頭路,超級影響心情。

  • 主要停車點:
    • 上東埔停車場: 離塔塔加遊客中心最近,也是大多數人的首選。車位算多,但真的搶手。停這裡走去塔塔加步道東埔入口或麟趾山鞍部入口都算方便。
    • 石山停車場: 在遊客中心下方一點點,車位比較少,但知道的人不多,有時候上東埔滿了可以下來碰碰運氣。
    • 塔塔加遊客中心周邊路邊: 實在沒辦法的下下策,必須注意絕對不能停在紅線或有禁止停車標誌的地方!警察會來開單,高山拖吊費貴到哭。

沒開車的朋友,大眾運輸就比較麻煩一點:

  • 員林客運: 有從日月潭到阿里山的「員林客運 6739」路線,會經過「塔塔加」站(就是在塔塔加遊客中心下車)。但班次非常非常少,一天可能就幾班,一定要上員林客運官網查最新時刻表,錯過一班可能要等好幾個小時甚至得在山上過夜了,很可怕!
  • 台灣好行: 目前好像沒有直達車次,可能需要分段轉乘,更耗時。認真說,如果沒開車,揪團包車分攤費用可能比較實際。
  • 接駁車: 部份登山團或民宿可能有提供往塔塔加登山口的接駁服務,想省麻煩又不想開山路的朋友可以考慮問問看。

步道介紹

塔塔加步道的精華在於它展示了玉山國家公園西北園區獨特的中高海拔生態風貌。它不是一條單一路線,更像是個小型步道系統,把幾個亮點串連起來。主要的走法通常是連結「東埔登山口」到「麟趾山鞍部」(或反過來走),也有人會加碼撿個鹿林山或麟趾山三角點,看時間和體力。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步道的多變性。一開始從東埔登山口進入(通常在遊客中心對面馬路找指示牌),馬上鑽進以鐵杉、臺灣二葉松為主的森林裡。這些樹木姿態蒼勁,樹皮斑駁,很有歲月的味道,特別是在清晨或雨後,林間飄著薄霧的時候,簡直就像走進魔戒的場景,仙氣十足!陽光穿過樹梢灑下來的丁達爾現象,手機隨便拍都像明信片。森林底層則是以玉山箭竹為主,綠油油的一片,踩在木棧道上的感覺很舒服。

走著走著,視野會慢慢開闊起來,特別是接近麟趾山鞍部這一段。高大的樹木變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廣裘的高山草原(主要是玉山箭竹形成的草原景觀)和散生的玉山圓柏灌叢。天氣好的時候(真的要靠運氣!),站在這裡可以清楚遠眺玉山群峰,尤其是那個金字塔造型的玉山主峰,真的很壯觀。我第一次看到時,雖然不是站在峰頂,但那種遼闊感還是讓人起雞皮疙瘩。記得帶顆長鏡頭來拍,壓縮感會讓山看起來更近更震撼。

這段也是野生動物比較容易出現的地方。我運氣不錯,看過好幾次帝雉在箭竹林邊緣漫步,公的帝雉那身藍黑發亮的羽毛,配上鮮紅的臉和腳,真的華麗到不行!還有金翼白眉(就是高山常見的那種肥嘟嘟、臉上有白色條紋的鳥),牠們完全不怕人,有時候會跳到你附近要吃的,但切記絕對不能餵食!保護生態從自己做起。聽說黃昏或清晨遇到山羌水鹿的機會也比較高,不過我倒是還沒親眼在步道上見過。

步道資訊

  • 營業時間: 基本上全年無休,玉山國家公園的步道是24小時開放。但是!嚴重不建議摸黑走。高山天氣變化快,路況不熟風險高,而且野生動物如臺灣黑熊也是晨昏或夜間活動較頻繁(雖然遇到機率極低,但安全第一)。最佳建議是日出後入園,日落前離開。 冬天部分路段(特別是高處迎風面)有可能結霜積雪或結冰,若無雪地經驗與裝備,就不建議前往了,滑倒不是鬧著玩的。
  • 步行時間:
    • 單純走東埔登山口 ↔ 麟趾山鞍部這段塔塔加步道主線,單程距離約3.5公里,落差不大。腳程快一點、不太停留拍照的話,單程抓1.5小時差不多。像我們這種愛拍照、愛看風景、愛停下來吃點心喝水的,單程預留2~2.5小時比較愜意。
    • 如果時間體力許可,強烈推薦加碼麟趾山鹿林山。從麟趾山鞍部上麟趾山大概再30-40分鐘(單程),上鹿林山大概40-50分鐘(單程)。兩座都是親民的小百岳,視野超棒!但要評估自己的體力,別硬撐。
路線組合 距離(約) 總爬升(約) 預估時間(含休息拍照) 難度感受
東埔口↔麟趾山鞍部 (純主線) 7公里 (往返) 250公尺 4-5小時
東埔口→麟趾山→麟趾山鞍部→東埔口 (O型) 8.5公里 350公尺 5-6小時 ⭐⭐
東埔口→鹿林山→麟趾山→麟趾山鞍部→東埔口 (O型) 10公里 450公尺 6-7小時 ⭐⭐⭐
  • 步道長度:
    • 如前所述,主線(東埔登山口 ↔ 麟趾山鞍部)單程約 3.5公里
    • 如果加上麟趾山頂,從鞍部來回約增加1.6公里。
    • 如果加上鹿林山莊來回鹿林山頂,約增加2公里。
    • 所以看你怎麼組合,從最精華的7公里往返,到挑戰自我約10公里的O型縱走都可以。
  • 步道難度:
    • 單純走塔塔加步道主線(東埔口↔鞍部),難度算是「低-中」。步道主體是寬闊好走的土石路、碎石路或木棧道,坡度起伏相對平緩,沒有需要拉繩或攀爬的困難地形。一般平常有在走路的健康成年人,包含年紀較大的長輩(體力OK的話)或國小中高年級以上的小朋友,應該都能勝任。
    • 但是!海拔是個重點! 步道起點(東埔登山口)海拔已約2600公尺,終點(麟趾山鞍部)約2800公尺。這個高度,高山症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尤其如果你沒什麼高山經驗,前一晚又沒睡好或感冒,走起來可能會覺得特別喘、頭痛。務必放慢腳步、深呼吸、補充行動糧與水份。 不要逞強!
    • 如果要加碼麟趾山或鹿林山,難度會提升到「中」。因為登頂前的坡度會變陡一點點(尤其是鹿林山),雖然路徑依然清楚好辨認,但體力消耗會比較大。
  • 步道類型:
    • 這條塔塔加步道本質上是國家公園內的健行步道,主要作為生態觀察、景觀欣賞、登山健行使用。它不是產業道路,也不是古道遺跡。步道維護得還不錯。
  • 是否申請:
    • 超級好消息!走塔塔加步道主線(東埔口↔麟趾山鞍部),不需要辦理任何入山或入園申請! 直接來就可以走了!這也是我覺得它很方便的原因之一。
    • 但是!如果你想加碼走到玉山登山口(排雲登山服務站那邊),或者是要去登玉山主峰,那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那是需要抽籤申請入園證和入山證的!別搞混了!我們單純走塔塔加步道欣賞風景,是完全免申請的!

路線資訊

最經典、最多人走的路線是「東埔登山口進,麟趾山鞍部出(或反過來)」。通常會把車停在上東埔停車場,然後從靠近遊客中心這一側的東埔登山口出發(入口處有明顯的「塔塔加步道」指標和路線圖)。沿著步道指標走,基本上就是一路往麟趾山鞍部的方向前進。步道很清楚,不太會迷路。

走到麟趾山鞍部後,你有幾個選擇:

  1. 原路折返: 最簡單,路也熟。適合時間有限、體力較普通、或天氣開始轉差時。
  2. 加碼麟趾山: 鞍部就有指標指向麟趾山,單程約0.8公里,爬升約100公尺。山頂視野一級棒!360度環景,玉山群峰、阿里山脈、甚至遠一點的中央山脈南三段都能看到(天氣要夠好)。上去一趟絕對值得!下來後可以選擇原路回東埔口,或走另一條路(腰繞路)接回塔塔加步道主線形成一個小O型。
  3. 加碼鹿林山: 從麟趾山鞍部繼續沿著主線往「鹿林山」方向走一小段,會看到往鹿林山的岔路(或先到鹿林山登山口/鹿林山莊)。登頂鹿林山來回約需多1.5-2公里。鹿林山頂視野也很好,而且有座鹿林山天文台(隸屬中央大學,不開放參觀喔)。
  4. 大O型縱走: 體力腳力都很好的朋友,可以挑戰「東埔口 → 鹿林山 → 麟趾山 → 麟趾山鞍部 → 東埔口」這個經典O型路線,全程約10公里。能一次收集兩座小百岳和完整的塔塔加步道景觀。但請務必預留充足時間(至少6-7小時以上)並評估自身狀況。

我的個人偏好是:東埔口出發 → 悠閒走主線 → 登頂麟趾山(休息午餐)→ 下到麟趾山鞍部 → 走腰繞路回主線 → 回東埔口停車場。這樣O型一圈大概8公里多,風景多元又不至於太操勞。

附近景點

走完塔塔加步道,時間還夠的話,周邊還有幾個點可以去晃晃:

  • 塔塔加遊客中心:
    • 介紹: 就在上東埔停車場旁邊,是認識塔塔加地區生態、地質、人文的第一站。裡面有詳細的展示解說(動植物模型、地質介紹、布農族文化等),還有播放精彩的影片(記得查一下播放時段)。最棒的是有乾淨的廁所和飲水機! 對於剛下山的人來說是救星。服務台人員也很友善,可以詢問步道最新狀況。外面平台天氣好時景色不錯。
    • 地址: 南投縣信義鄉太平巷118號 (其實就是在台21線約145km處)。
    • 交通: 停車場就在旁邊,走塔塔加步道東埔入口就在遊客中心對面馬路。
    • 營業時間: 上午9:00 到 下午4:30。每個月第二個星期二休館。別太晚下山,免得吃閉門羹。
  • 夫妻樹:
    • 介紹: 台21線約142-143公里處的著名地標。是兩棵因多年前森林大火枯死但依然屹立不倒的紅檜巨木。一高一矮相依偎,被賦予了夫妻堅貞的浪漫想像。停車場很大,下車拍個照休息一下很方便。很多人會在這裡停留,算是打卡熱點。清晨或黃昏的光線拍起來更有FU。不過說實話,純看樹本身,就...是兩棵枯木啦,主要是背後的故事意義和地標性質。
    • 地址: 台21線公路142.5K處 (新中橫公路上)。
    • 交通: 開車經過一定會看到,路邊有超大停車場。距離塔塔加遊客中心約5分鐘車程。
    • 營業時間: 公路旁景點,24小時可看。
  • 東埔山莊:
    • 介紹: 這是玉山主峰線登山者重要的住宿點(入住需有玉山入園證)。對於我們單純來走塔塔加步道或附近步道的人來說,它的功能主要是... 廁所和補給點! 這裡有對外開放的廁所(有時會比較髒亂),還有賣簡單的泡麵、飲料、零食(價格當然是山上價)。走完步道餓了可以來碗熱泡麵墊肚子。如果沒有要登玉山,純粹路過補給一下就好。
    • 地址: 南投縣信義鄉東埔村 (台21線約142.9K轉入排雲登山服務站方向即可見)。
    • 交通: 在往塔塔加鞍部/玉山登山口的岔路口進去一點點就到。從塔塔加遊客中心開車過來約5分鐘。
    • 營業時間: 主要是服務登山客,但販賣部通常白天都會有人在。廁所開放時間較長。

注意事項

這幾年走塔塔加步道累積下來,有些切身之痛和觀察跟大家分享:

  • 保暖防風是王道: 這裡海拔2600-2800公尺,即使是夏天,山上氣溫也可能只有10幾度,而且風大! 我夏天去都一定帶防風外套和保暖中層(刷毛或薄羽絨)。冬天更不用說,溫度常常在零度上下徘徊,手套毛帽必備!洋蔥式穿法(排汗層+保暖層+防風防水層)永遠不會錯。
  • 防曬不能開玩笑: 高山紫外線超級強!別看陰天就偷懶。帽子(最好是寬帽沿或有護頸的)、太陽眼鏡、擦高係數防水防曬乳(臉、脖子、耳朵、手背都要擦),絕對必要。我可不想下山變黑炭或脫皮。
  • 行動糧和水是生命線: 走起來體力消耗不小。帶足水(至少1.5公升) 和好入口的行動糧:飯糰、麵包、能量棒、巧克力、堅果、水果都很適合。遊客中心有飲水機可補充。千萬別帶重油重鹹或難消化的東西,爬山時真的吃不下(個人慘痛經驗:帶過雞排,結果一口都吃不了,還增加重量...)。
  • 裝備要務實:
    • 鞋子: 重要!抓地力好的健行鞋或登山鞋是基本。步道雖不難,但有些泥土碎石路段下雨或結霜會滑。拖鞋、皮鞋、平底布鞋NG!
    • 背包: 雙肩背包,能裝下你的衣物、水、食物、雨具、雜物。
    • 登山杖: 非常推薦!特別是上下坡或膝蓋不太好的朋友,能減輕負擔,增加穩定性。我後期每次爬山都用,差很多!
    • 雨具: 高山天氣說變就變。輕便雨衣或兩截式雨衣雨褲一定要塞在背包裡(那種薄薄的塑膠垃圾袋雨衣撐不住的!)。背包也建議加個防水套或內套防水袋。
  •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 垃圾100%帶下山! 自己的衛生紙、果皮、包裝袋通通帶走。山上垃圾桶很少(或根本沒有),帶個小垃圾袋裝好背下山不難。
    • 不餵食動物! 再可愛的金翼白眉也不行!餵食會改變牠們的習性,對牠們健康有害。
    • 不採集動植物、礦石! 國家公園內禁止。
    • 走在指定步道上! 別亂踩箭竹或抄捷徑,破壞植被也需要時間復原。
    • 安靜輕聲! 降低對野生動物的干擾,也讓其他山友享受寧靜。
  • 安全永遠擺第一:
    • 留意天氣預報: 中央氣象局針對「玉山國家公園」或「信義鄉」的天氣預報要看一下。如果預報不佳(大雨、濃霧、強風),評估是否改期。山區起霧時能見度會變很低。
    • 評估自身狀況: 高山症初期症狀(頭痛、頭暈、噁心、喘不過氣等)出現就要提高警覺!立刻停止上升,休息、喝水補充熱量。若無改善甚至惡化,務必毫不猶豫地下撤! 別硬撐!
    • 告知行程: 跟家人朋友說要去哪、預計何時下山。
    • 手機與行動電源: 山上訊號時有時無(中華電信有時勉強有微弱訊號),但手機和充滿電的行動電源還是帶著以防萬一。保命專線記得設好:
      • 緊急求救:112
      • 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049-2773121
      • 玉山警察隊塔塔加小隊:049-2702207
  • 尊重其他山友:
    • 狹窄路段禮讓一下。
    • 拍照別擋道太久。
    • 控制音量,特別是在安靜的森林裡。讓大家都能享受大自然的聲音。

Q&A

Q: 走塔塔加步道需要辦入山證嗎?
A: 不需要!單純走塔塔加步道主線(東埔口↔麟趾山鞍部)欣賞風景,完全免申請入山或入園證。除非你要繼續前往玉山登山口或登玉山才需要申請。

Q: 冬天(例如12月-2月)走塔塔加步道適合嗎?要注意什麼?
A: 可以走。但山區常有霜、結冰、甚至積雪(尤其步道高處或陰影處)。務必準備冰爪(簡易四齒或六齒冰爪即可),穿防滑保暖的登山鞋,並更加注意保暖防風。出發前查詢最新路況(可致電塔塔加遊客中心或玉管處),若路面結冰嚴重沒裝備就不建議硬闖。天氣變化也更大。

Q: 會不會遇到熊?遇到怎麼辦?
A: 臺灣黑熊在玉山國家公園確實有活動蹤跡,理論上在塔塔加步道範圍內有機會,但實際遇到的機率極低極低。我在山上走跳多年,還沒在步道上親眼見過。預防勝於治療:結伴同行、製造聲響(聊天或帶熊鈴)、妥善處理食物垃圾(不留下氣味)是基本。若真的不幸狹路相逢,保持冷靜!不要尖叫奔跑!安靜緩慢後退離開牠的視線範圍,讓出路徑給牠走。牠通常比你更怕人。絕對不要靠近或試圖拍照餵食!相關知識可參考玉管處的臺灣黑熊應對指南。

每一次踏上塔塔加步道,感受都不太一樣。有時是陽光燦爛,草原上的風帶著青草香;有時是霧氣繚繞,鐵杉林裡靜謐得只剩下自己的呼吸和腳步聲。這條步道沒有驚心動魄的斷崖,卻有種溫和而持久的魅力,讓人願意一去再去。它像是一扇窗,讓人輕易地窺見臺灣高山生態的豐富與壯麗。記得備齊裝備,帶著敬畏的心上山,好好感受這片土地的奇妙吧!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