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內坑森林步道:竹山私密森林步道完整攻略,交通路線景點全包

發佈時間: 更新時間:

上週末看天氣預報,中部難得放晴,北部卻陰雨綿綿。我臨時起意,抓了裝備就跳上客運往南投跑。其實我口袋名單裡躺著坑內坑森林步道很久了,只是每次查資料,發現討論度不像熱門步道那麼高,資訊也比較零散,反而激起我的好奇心。這種有點神秘感、又不至於完全沒人走的路線,最對我的胃口(我超怕那種人擠人到像菜市場的步道)。到底值不值得專程跑一趟?今天就來揭曉我的親身體驗!

交通 & 停車:怎麼去才不會繞圈圈?

老實說,第一次導航「坑內坑森林步道」時,我有點小迷惘。網路上講的位置不太統一,害我在竹山鎮上繞了點小圈(浪費了大概15分鐘吧,有點小不爽)。後來才搞清楚,關鍵是要定位到「坑內坑環保公園」或是「坑內坑步道入口停車場」。

  • 主要入口在哪?
    最推薦、也最容易找到的入口,就在 南投縣竹山鎮延平裡集山路一段延平橋旁。沒錯,就在臺3線(集山路)邊邊上。開車經過延平橋時,留意橋的北側(往竹山市區方向),你會看到一個小小的、不太起眼的入口標示和停車空間。別開過頭了!
  • 停車方便嗎?
    這裡的停車空間 非常有限!真的就是路邊劃出來的幾個格子,頂多停個 5-6輛小型車而已(摩托車會好停一點點)。我週日上午10點左右到,已經剩最後一個位子,後面來的車就得另想辦法了。
    • 替代停車點: 如果這裡滿了,可以 稍微往回開一點(往名間方向),在臺3線路邊比較寬敞又不會影響交通的地方找找看白線停(但務必注意安全,確認不會被開單!)。或者,有些人會停在稍遠一點的 竹山工業區服務中心 附近再走過來,但得多走十幾分鍾。
    • 重要提醒: 這裡 沒有公廁! 出發前記得在竹山鎮上先解決。
  • 大眾運輸?
    坦白說, 非常不方便!最近的公車站點(臺西客運、員林客運有經過臺3線)距離入口還有 至少1.5公里以上的步行距離,而且班次很少。除非你是鐵腳揹包客,否則 強烈建議開車或騎車前往

步道介紹:穿梭在光影與綠意的私密走廊

停好車,穿過延平橋旁的小徑,坑內坑森林步道的入口就在眼前。沒有氣派的大門,就是很質樸地融入環境的感覺。一開始是一小段沿著清水溪支流小溪溝的平緩土路,聽著潺潺水聲,心情立刻放鬆下來。

走著走著,真正的「森林」部分來了。階梯開始向上延伸。這裡的階梯 大部分是就地取材的枕木或石塊鋪設,走起來還算穩固。步道兩旁是 茂密的次生林,樹種相當豐富,樟樹、相思樹、楠木、各種蕨類... 陽光透過層疊的葉片灑下來,形成超美的光影,空氣也變得好清新,滿滿的芬多精!我忍不住停下腳步,深呼吸了好幾口(都市肺需要淨化...)。

讓我驚喜的是,這條步道 保有相當高的原始感。不像一些過度開發的步道,這裡人工設施不多,沒有太多欄杆(有些坡度較陡或靠溪邊的地方還是有簡易的),讓你更能貼近自然。步道也 沿著溪谷地形變化,時而平緩,時而需要小爬升。中間會經過幾座 簡易的木橋或石墩,增添了一點探險的趣味。我特別喜歡其中一段,樹根盤踞在步道旁,形成天然的扶手和座椅,很有生命力。

聽在地人說,早年這裡是居民採集竹筍、樟腦的路徑,難怪有種質樸的歷史感。現在則是附近居民和像我們這種識途旅人散步、運動、親近自然的首選。 坑內坑森林步道 最棒的一點,就是它的 幽靜。我走了大半程,遇到的登山客不超過10個,完全可以享受一個人的寧靜時光(對比某些步道假日像跨年晚會,這裡簡直是天堂!)。鳥叫蟲鳴是主要的背景音樂。

走到中後段,視野會稍稍開闊,可以 隱約眺望竹山鎮的市景遠方的山巒。雖然不是那種360度大景,但在綠意包圍中突然瞥見城鎮,也是一種特別的對比。整體來說, 坑內坑森林步道 給我的感覺是 溫和、靜謐、充滿綠意、帶點小小探險感。它不是要挑戰你的體能極限,而是邀請你放慢腳步,感受森林的呼吸。

步道資訊:行前看這裡就夠了

為了讓大家更清楚瞭解這條步道的基本樣貌,我把重要資訊整理如下,(這可是我實際走訪加上詢問當地山友的心得):

坑內坑森林步道 關鍵資訊一覽
資訊專案 詳細內容 補充說明
營業時間 24小時開放 沒有管制閘門,但強烈建議白天行走,避免摸黑危險。
步行時間 全程約需 2 - 2.5 小時 (含拍照、休息) 單純不停走約1.5小時。腳程慢或停留多,抓3小時也合理。
步道長度 全長約 6.3 公里 (官方標示環狀一圈) 從入口出發繞一圈回到原點。實際走感覺里程標示點有點少,但距離感是對的。
步道難度 ★★☆☆☆ (中低) 有連續階梯爬升,但坡度普遍適中,無需拉繩攀巖。適合平常有簡單運動習慣者。
步道型別 原始山徑、枕木/石階步道、部分水泥產道(比例低) 原始感足,非人工化步道。
是否需申請 ✅ 免申請,免門票 完全開放式步道,自由進出。
  • 營業時間: 這點最自由!坑內坑森林步道24小時開放 的(畢竟沒有大門嘛)。但拜託! 超級不建議 你晚上或清晨天還沒亮去走。步道原始,有些路段溼滑,晚上視線不良容易發生意外(而且一個人走會毛毛的吧?)。最佳時段是早上7點後到下午4點前,光線好,也安全。
  • 步行時間: 我那天邊走邊拍,遇到好看的景就停下來發呆(還有坐在樹根上啃蘋果),總共花了 大約2小時20分鐘 完成整個環狀路線。如果你腳程比較快,不停留, 1.5小時 應該可以走完。如果帶長輩或小朋友,預留 2.5到3小時 會比較輕鬆愜意。它算是一條「有運動到」但不會「鐵腿」的路線。
  • 步道長度: 指標上寫 環狀一圈約6.3公里。老實說,我沒用GPS仔細測,但走起來的距離感差不多是這樣。從入口出發,會先走一段溪邊路,然後進入主要爬升段,到高點後再慢慢下切,最後接一小段平緩的產業道路(水泥路)繞回起點。是個完整的O型路線,不用走回頭路,這點很棒!
  • 步道難度: 我給它 兩顆星(滿分五顆),算是 中低難度。它有 連續的階梯爬升,雖然不算超級陡峭,但總爬升高度還是有的(估計爬升約250-300公尺吧?官方沒標,體感)。對平常完全不運動的人來說,可能會覺得有點喘;但對於有 基本體能、偶爾爬爬山的人,絕對是輕鬆愉快。沒有需要手腳並用攀爬或拉繩的困難地形。唯一要注意的是 部分石階或土路在雨後會溼滑
  • 步道型別: 就像前面介紹的,它 不是那種寬敞好走的遊憩型步道。混合了:
    • 原始山徑: 泥土路,有樹根盤踞。
    • 枕木/石階步道: 主要爬升段多是這種,維護得還算OK。
    • 一小段水泥產業道路: 靠近環狀路線的尾端,比較無趣但平緩好走。
    整體 原始、自然風貌 保留得很不錯。
  • 是否申請: 完全不用! 也不用門票! 坑內坑森林步道 就是一個開放的社群型步道,自由進出。超級方便!

路線資訊:跟著走,不怕迷路(大概啦)

起點在 坑內坑環保公園旁(延平橋側)。標示不太明顯,認那個小小的解說牌和向上的階梯就對了(如下圖,我手機拍的,有點糊別介意)。

  1. 開始階段 (平緩): 入口進去先是一小段沿著溪溝的 平緩土路,很輕鬆,當暖身。旁邊有溪水聲。
  2. 爬升階段 (主要體力消耗): 接著就開始 連續的階梯爬升 了。這段是整條 坑內坑森林步道 最費力的部分,途中會經過幾座小橋(木橋、石墩)。階梯是主要的構成,坡度中等,喘就停下來休息一下,看看旁邊的樹木花草。這段林相最優美,光影變化超好拍!啊...拍到記憶卡滿出來。
  3. 稜線與高點 (展望處): 爬升到一定高度後,步道會趨於平緩,走在稜線上。這裡會出現岔路, 記得跟著主步道走(通常有布條或較明顯的路徑)。這裡有 展望點,可以 眺望竹山市區和遠山(可惜當天有點霧霾,看得不是很遠,小遺憾)。記得回頭看看自己爬升的距離,挺有成就感!
  4. 下切階段: 享受完稜線的風光和短暫平路後,開始 往下走 。下坡路段也是階梯和原始路徑混合, 下雨後會特別滑,要小心!有些樹根裸露,正好當天然樓梯扶手。坡度比上坡稍陡一點點,膝蓋會有點感覺。
  5. 接產業道路 (尾聲): 下切到接近出口時,會 接上一小段水泥鋪面的產業道路。這段比較沒特色,就是單純的走路。順著路走,會經過一些農地和民宅(安靜透過就好)。
  6. 返回起點: 水泥路走到底, 左轉 就會接回你一開始進來的溪邊小徑,再走一小段就回到 延平橋旁的停車處 了。完成一個完美的環狀!

路線小提醒:

  • 岔路口: 在稜線段和接近出口處會有不明顯的岔路。 原則上走比較寬、路跡明顯、有登山布條(通常是塑膠繩或舊布條)的那條就對了。如果沒把握,手機地圖APP開啟(像Google Maps或離線地圖App如Maps.me),定位一下自己位置和入口方向,通常就能判斷。我當天沒特別用APP,靠布條和路跡判斷也沒走錯。
  • 里程標示: 步道上 里程標示牌非常稀疏(這點我覺得做得不夠好,資訊不夠透明),可能走半天才看到一個。自己心裡要有個時間和體力的估算。
  • 手機訊號: 步道中段(爬升段和稜線) 部分割槽域手機訊號微弱或收不到(我是中華電信,有時只剩一格或無服務)。建議下載離線地圖或至少記好路線方向。

附近景點:竹山小鎮的延伸玩法

走完舒服的 坑內坑森林步道,如果時間充裕、體力還行,竹山周邊其實有不少地方可以順遊。我個人推薦這幾個,型別不太一樣:

坑內坑森林步道附近順遊景點推薦
景點名稱 介紹 地址 交通方式 營業時間/備註
臺糖竹山觀光農場 (蔗埕文化園區) 由舊糖廠改造,有 小火車、冰店、大片草地、裝置藝術,氣氛悠閒, 親子友善 南投縣竹山鎮延平裡頂林路556號 坑內坑森林步道入口開車約 5分鐘 09:00 - 17:30 (週一休園) 免門票
田中窯燒陶藝園區 結合 陶藝創作、動物園區(羊駝、兔子等)、蜀葵花海(季節性)、窯烤麵包披薩互動性高,適合帶孩子來玩。 南投縣竹山鎮頂林路566號 就在 臺糖竹山觀光農場隔壁,步行可達 09:30 - 17:30 (週三休園) 門票可折抵消費
竹山紫南宮 全臺 超知名 求財土地公廟!香火鼎盛,可 借發財金、吃丁酒(元宵節)、摸金雞。周邊商圈熱鬧。 南投縣竹山鎮社寮裡大公街40號 坑內坑森林步道入口開車約 15-20分鐘 全年開放 (約06:00 - 21:00) 免門票
竹山文化園區 (竹博物館) 瞭解竹山 竹產業文化歷史 的好地方。館內展示竹工藝、竹生活應用,戶外有竹林步道。環境清幽。 南投縣竹山鎮建國路742號 坑內坑森林步道入口開車約 10分鐘 09:00 - 17:00 (週一休館) 免門票
青竹竹文化園區 私人經營的竹文化園區,以 竹生態、竹工藝DIY體驗 為主。園區種植多種竹子。 南投縣竹山鎮富州巷31號 離竹山文化園區不遠,開車約 5分鐘 08:30 - 17:00 門票需費用,可折抵DIY
  • 臺糖竹山觀光農場 (蔗埕文化園區):
    • 介紹: 這個點超近!離 坑內坑森林步道 入口開車只要 5分鐘。由舊糖廠改造,有 大片草地、舊火車頭、鐵軌、裝置藝術,氣氛很悠閒。最棒的是有 臺糖冰店,運動完來支枝仔冰或冰淇淋,透心涼啊!(我買了紅豆牛奶冰棒,好吃!)很適合帶小朋友來跑跑跳跳。
    • 地址: 南投縣竹山鎮延平裡頂林路556號。
    • 交通: 開車超近,導航設定好就到。結束坑內坑森林步道行程後,順路過去剛剛好。
    • 營業時間: 好像是早上9點到下午5點半(週一休園), 免門票
  • 田中窯燒陶藝園區:
    • 介紹: 這個也在附近(跟臺糖農場算同一區方向),而且是 親子熱點!有 陶藝作品展示,最吸引人的是可以 看到草泥馬(羊駝)! 還有兔子、天竺鼠等小動物。園區種植大片 蜀葵花(季節限定,超壯觀),也有提供 窯烤披薩DIY 或直接用餐。互動性很高,適合帶小孩放電。
    • 地址: 南投縣竹山鎮頂林路566號。
    • 交通: 同樣離步道入口開車幾分鐘就到。
    • 營業時間: 記得是9點半開到5點半(週三公休), 需要門票,但通常可以折抵部分消費(如DIY或餐飲)。
  • 竹山紫南宮:
    • 介紹: 這個就不用我多說了吧? 全臺灣最有名的土地公廟之一,香火鼎盛到嚇人!主要是 求發財金 的(流程很完整,很多人借了賺錢後回來還)。廟本身金碧輝煌,周邊形成超大商圈,賣吃的、特產的、金飾的什麼都有,非常熱鬧。有興趣體驗臺灣特有的宗教/求財文化,這裡是經典。但要有心理準備,假日 人真的爆炸多!
    • 地址: 南投縣竹山鎮社寮裡大公街40號。
    • 交通:坑內坑森林步道 稍遠一點,開車需要 15-20分鐘
    • 營業時間: 廟宇幾乎是全天開放(清晨到晚上八九點應該都有),全年無休。 免門票,但添點香油錢是心意。
  • 竹山文化園區 / 竹博物館:
    • 介紹: 竹山盛產竹子,這個園區就是介紹 竹產業文化 的地方。有室內的竹博物館,展示竹子的種類、應用、工藝品等。戶外則有大片竹林和生態池,環境清幽舒服。適合想 靜態瞭解在地文化 的遊客。我覺得建築設計得蠻有特色的。
    • 地址: 南投縣竹山鎮建國路742號。
    • 交通: 離步道入口開車約 10分鐘
    • 營業時間: 上午9點到下午5點( 週一休館), 免門票
  • 青竹竹文化園區:
    • 介紹: 另一個以「竹」為主題的私人園區,更偏向 生態教育DIY體驗。園區種植非常多品種的竹子,也有竹炭的介紹和相關產品。可以預約竹藝DIY活動(像做竹風鈴、竹杯墊之類)。環境也很清幽,但規模比官方的竹文化園區小一點。
    • 地址: 南投縣竹山鎮富州巷31號。
    • 交通: 離竹山文化園區不遠,開車幾分鐘。
    • 營業時間: 通常是白天開放(約8:30 - 17:00), 需要門票(可折抵部分消費或DIY)。

注意事項:走坑內坑,安全開心最重要!

根據我實際走的經驗,提醒大家幾個 超級重要 的點,確保你的 坑內坑森林步道 之旅安全又愉快:

  1. 防曬防蚊蟲: 步道 樹蔭很多,但還是有陽光會透進來,尤其稜線段。 帽子、薄長袖(或袖套)、防曬乳 建議準備。更重要是 防蚊液! 森林裡小黑蚊、蚊子不少,尤其潮溼或黃昏時。我被咬了兩三個包(忘了補噴,活該...)。
  2. 足夠的飲水: 雖然步道不長,但爬升段還是會流汗。 至少帶600-1000cc的水(夏天要更多)。全程 沒有補給點,連賣水的小攤販都沒看到(入口也沒有!)。我帶了1000cc,剛好夠喝。缺水真的很痛苦。
  3. 抓地力好的鞋子: 強烈建議穿專業的登山鞋或至少是鞋底紋路深、防滑的運動鞋坑內坑森林步道 很多原始土路、石階、樹根,尤其 下過雨絕對溼滑。我穿普通運動鞋,在下坡有點滑的石階上就小小踉蹌了一下,嚇一跳。穿拖鞋或涼鞋?拜託不要!太危險。
  4. 行動糧食: 走2個多小時,中間可能會餓或需要補充體力(尤其爬坡時)。帶點 小餅乾、能量棒、香蕉或飯糰 之類的輕便食物。坐在樹下休息吃點東西,感覺超棒!記得垃圾帶下山!
  5. 基本裝備:
    • 手套: 非必要,但如果你習慣扶旁邊的樹木或石頭,戴著薄手套可以防髒或小刮傷。
    • 登山杖: 如果你膝蓋比較弱,或遇到溼滑地形, 一支登山杖在下坡時幫助很大,能減輕膝蓋負擔並增加穩定度。上坡也能借力。我這次沒帶,有點後悔下坡時沒得撐。
    • 簡易醫藥包: 帶個OK繃、消毒藥水、蚊蟲藥膏以備不時之需(小擦傷或蚊蟲咬)。
    • 雨具: 山區天氣多變,輕便雨衣或摺疊傘放揹包備用。突然下雨才不會變落湯雞。
  6. 留意天氣: 下雨過後或正在下雨,強烈建議不要前往! 步道會變得 非常溼滑泥濘,增加滑倒風險,風景也大打折扣。出發前務必看氣象預報。像我這次挑晴天去,走起來舒服多了。
  7. 小心蜂蛇蟲: 原始步道環境,難免有 蜜蜂、虎頭蜂(萬一遇到別揮打、安靜快速離開)、蛇類(白天遇到機會較低,但行走時注意腳下,特別是草叢邊或翻倒樹木旁)。建議 穿著長褲
  8. 獨行安全: 雖然路線算單純,但畢竟人少, 坑內坑森林步道 部分路段手機訊號不佳。 獨自前往最好告知家人朋友你的行程和預計返回時間。結伴同行當然是更好的選擇,互相照應也更安心。
  9. 指標與導航: 路線指標 不夠密集和清晰,這點我覺得是官方可以加強的地方(希望他們能看到這篇,拜託多設幾個指標牌啊!)。 出發前下載好離線地圖(如 Maps.me、Hikingbook APP 或至少Google Maps離線區域),或拍下步道路線圖(入口處好像有簡單的,但內容不多)。留意登山布條。
  10. 停車困擾: 再次強調, 入口停車位極少! 要有心理準備可能需要停比較遠再走過來,或者 儘量提早抵達(我10點到剩最後一格)。假日可能更難停。
  11. 無廁所: 入口、步道上 完全沒有廁所!務必在竹山鎮上的便利商店(如7-11、全家)或加油站先解決。

總結一下這條坑內坑森林步道在我心中的樣貌

走完 坑內坑森林步道,它給我的整體印象是正面大於負面。這是一條 適合想暫時逃離人群、享受安靜森林浴、活動一下筋骨 的路線。它不是網美打卡熱點(沒那種巨木或無敵大景),也沒有刺激的挑戰,但那份 純粹的綠意包圍感和寧靜,是許多熱門步道早已失去的珍貴特質。我會推薦給:

  • 喜歡 原始、安靜山林步道 的人。
  • 想找 中低強度、半天內可完成 的健行路線。
  • 住在中部,或安排竹山、南投小旅行,想加入一段健行行程的人。
  • 訓練初階體能 或帶 較大孩童(國小中高年級以上)接觸自然步道 的家庭(但要確保小孩願意走)。

至於缺點,也很明顯:停車位太少、指標不夠清楚、部分階梯/土路溼滑需小心、無洗手間、無補給。如果這些點你都覺得OK,或者能事先做好準備(像我這次雖然抱怨停車位少,但幸運有停到),那麼 坑內坑森林步道 絕對值得你列入探訪清單。它可能不會讓你驚呼連連,但會讓你帶著平靜滿足的心情離開。下次,我會想試試清晨來走,感受更原始的森林氣息。

Q&A:常見問題快速答

Q1:坑內坑森林步道適合帶幼兒或長輩嗎?
A1:幼兒不太適合。步道有連續階梯爬升,部分地形原始溼滑,需要一定體力和平衡感。帶幼兒推車 完全不可能。比較適合 國小中高年級以上 且願意走路的孩子。長輩部分,要看平常有沒有運動習慣。如果腳力還行、膝蓋狀況OK,慢慢走、多休息是可以的(下坡階梯對膝蓋負擔較大,建議帶登山杖)。否則可能會覺得吃力。

Q2:需要門票或申請入山嗎?
A2:完全不需要! 坑內坑森林步道 是免費、開放的社群型步道,24小時皆可進入(但強烈建議白天走)。

Q3:什麼季節去走最適合?
A3:春秋兩季(約10月-隔年4月) 氣候最宜人,不悶熱,比較舒服。夏天(5月-9月) 雖然林蔭多,但山區還是會悶熱,且午後雷陣雨機率高,溼滑危險,需更早出發並注意防曬補水。冬天則要注意保暖,山區溫度較低。避開雨天和雨後溼滑時段最重要!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