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罐頭:挑選技巧、風味排行與懶人食譜全攻略

發佈時間: 更新時間:
作為一名熱愛美食、也常被忙碌生活追著跑的臺灣人,魚罐頭真的是我廚房裡的超級救星。今天就想跟大家好好聊聊這個看似簡單卻充滿學問的美味夥伴,分享我的私房吃法,也破解一些迷思。放心,絕對不講大道理,就當我們在廚房閒聊!


講到魚罐頭,你是不是立刻想到配稀飯的豆豉鯖魚?或者颱風天囤貨的茄汁鯖魚?拜託,那只是冰山一角啦!以前我也這樣想,直到某次在超市無聊亂逛,發現一整排五顏六色的魚罐頭,才驚覺自己錯過太多。沙丁魚、鮪魚、秋刀魚、甚至是牡蠣、花蛤… 種類多到眼花撩亂,油漬的、水煮的、茄汁的、煙燻的、辣味的… 選擇超豐富。今天就來分享我這個 魚罐頭 愛好者的真心話和壓箱寶食譜。 說真的,魚罐頭 最大的魅力就是「快」跟「方便」。下班累得像條狗,冰箱空空如也,開啟櫥櫃看到那閃亮的鐵罐,簡直像看到救世主。不用解凍、不用處理魚鱗內臟,開罐就能變出一桌好菜。而且你知道嗎?因為高溫殺菌封裝,魚罐頭 儲存營養的效果其實很不錯,特別是 Omega-3 脂肪酸這種好東西。當然啦,缺點也不是沒有,有些牌子真的鹹到靠北,鈉含量高得嚇人,挑的時候一定要看營養標示。還有就是油漬的熱量比較高,怕胖的人可能要斟酌。

挑選魚罐頭的小撇步,經驗談!

  • 看產地與認證: 我現在會特別留意是不是有 MSC 或 BAP 這種永續漁業認證的牌子(例如「OO海洋標章」、「XX永續海鮮」之類的)。吃起來心安一點,也為海洋盡點力。臺灣本地的魚罐頭廠其實也很多老字號,品質不差。
  • 看內容物標示: 「固形量」這個很重要!它告訴你罐子裡實際魚肉佔多少。數字越高,代表魚肉越多,湯汁或油越少,通常越划算。標榜「精選」或「特級」的,固形量通常會高一些。
  • 看油品與新增物: 油漬的,我會看是用橄欖油還是大豆油、葵花油(橄欖油當然比較好,但價格也…)。水煮的通常最清爽。成分表越簡單越好,鹽、水、魚、油(或番茄醬汁)、香料,這樣就很完美。看到一堆看不懂的化學名詞就… 嗯,放回去唄。
  • 聽聲音與看外觀: 買之前搖一搖(小聲點,別被店員瞪),如果有明顯晃動的水聲或空洞聲,可能內容物較少或魚肉比較碎。罐頭如果有凹陷、膨罐、生鏽嚴重或漏汁,絕對不要買!安全第一。

我心中的魚罐頭風味排行榜(純粹個人主觀喜好!)

風味型別 優點 缺點 我愛用的場合 推薦品牌舉例 (臺灣常見)
橄欖油漬 香氣高雅,魚肉濕潤,油可再利用做菜 價格通常較高,熱量也較高 做沙拉、義大利麵、直接配麵包、法式鹹派 某牌地中海風味沙丁魚、OO 特級鮪魚
番茄汁漬 酸甜開胃,經典不敗,醬汁用途多 有些偏甜,鈉含量可能不低 煮湯麵、燉蔬菜、拌飯、直接配飯 XX 牌茄汁鯖魚、△△ 茄汁秋刀魚
水煮 / 泉水 最清爽! 低熱量低負擔,調味最自由 魚肉有時較乾柴,腥味可能較明顯 (看魚種) 做沙拉、三明治、拌入優格醬、減脂餐 □□ 水煮鮪魚片、◇◇ 泉水鯖魚
豆豉 / 蔭油 臺味經典!鹹香下飯,充滿家鄉味 超鹹! 鈉含量爆表,需注意攝取量 配粥、炒蔬菜、炒飯 ★★ 豆豉鯖魚、●● 蔭油鰻魚
煙燻風味 獨特燻香,層次豐富,有高階感 價格較高,味道不是人人都愛 做開胃菜、高階三明治、鹹塔 ☆☆ 煙燻牡蠣、◎◎ 煙燻鮭魚片 (罐頭)
(小抱怨時間) 有些罐頭真的很詐,包裝照片拍得魚肉超大塊,結果一開啟都是碎肉,心情會很差!還有那個豆豉鯖魚,我知道它很經典,但那鹹度… 每次吃完都要灌一大杯水,現在比較少買了。油用得不好的罐頭,吃完嘴巴會有一層噁心的油感,這個我也很怕。

我的冰箱常備軍:創意食譜大公開 (絕對懶人友善)

好啦,重頭戲來了!分享幾個我超愛做、而且真的零失敗的 魚罐頭 料理。相信我,這樣吃,絕對比你想像的精彩一百倍!

食譜一:十分鐘搞定地中海風鮪魚尼斯沙拉

這個是我夏天的最愛,清爽無負擔,蛋白質蔬菜一次滿足。

食材 (1-2人份):

  • 水煮鮪魚罐頭 1 罐 (約120g固形量,推薦油漬的也可以,但要瀝掉部分油)
  • 綜合生菜 一大碗 (蘿蔓、美生菜、小黃瓜、番茄、甜椒等,冰箱有什麼放什麼)
  • 水煮蛋 1-2 顆
  • 黑橄欖 / 綠橄欖 幾顆 (切片)
  • 紫色洋蔥 少許 (切薄絲,怕辣可泡冷水)
  • 酸豆 (Capers),可有可無 (有就加分!)
  • 醬汁: 特級橄欖油 2湯匙、檸檬汁 1湯匙、第戎芥末醬 1小匙、鹽和黑胡椒 少許、蜂蜜或砂糖 一咪咪 (平衡酸味)。懶得調?直接用油漬罐頭裡的油+罐頭裡的油醋汁味道也行,但比較隨性。

做法:

  1. 生菜洗淨甩乾,撕成適口大小鋪在碗底。
  2. 水煮蛋切塊或切片,黑橄欖切片,紫洋蔥絲,均勻撒在生菜上。
  3. 魚罐頭 裡的鮪魚瀝掉水份或油份 (依喜好),用叉子稍微弄散,鋪在沙拉上。灑上酸豆。
  4. 小碗混合所有醬汁材料,攪拌均勻。直接淋在沙拉上!
  5. 開動! (講究點可以撒點乾燥香草如奧勒岡)。
(真心話) 這道真的太簡單,而且看起來很厲害,朋友來家裡我常端出來唬人。重點是那個醬汁,檸檬的酸香跟魚肉超搭!用橄欖油漬的沙丁魚取代鮪魚,風味更濃鬱更有層次,你一定要試試看。

食譜二:香辣蕃茄鯖魚義大利麵 (懶人打拋風?)

颱風天或超懶得出去買菜時的救星,微辣超開胃!

食材 (2人份):

  • 茄汁鯖魚罐頭 1 罐 (鯖魚或秋刀魚都可)
  • 義大利細麵 (Spaghetti) 或直麵 (Linguine) 180g
  • 大蒜 2-3瓣 (切末)
  • 辣椒 1根 (切末,怕辣去籽或用乾辣椒片)
  • 九層塔 一小把 (切碎,沒有就省略或用乾燥羅勒,但新鮮九層塔是靈魂!)
  • 橄欖油 1大匙
  • 鹽、黑胡椒 適量
  • (可選) 起司粉 (Parmesan)

做法:

  1. 大鍋水煮沸,加一大匙鹽,放入義大利麵,按包裝時間煮到彈牙 (Al Dente)。記得留一杯煮麵水!
  2. 煮麵同時,另起一鍋,中火熱橄欖油,爆香蒜末和辣椒末,聞到香味就好,別焦了。
  3. 整罐 魚罐頭 連湯帶汁倒進去!用鍋鏟把魚肉稍微戳散。
  4. 轉小火,讓茄汁醬滾一下,味道融合。如果覺得太稠,加入一點點的煮麵水稀釋。
  5. 煮好的麵條瀝乾 (不用瀝太乾),直接倒入醬汁鍋中,快速拌炒,讓每根麵都裹上醬汁。嚐嚐味道,用鹽和黑胡椒調整。
  6. 關火!立刻加入九層塔碎,快速拌勻。
  7. 盛盤,撒上起司粉 (如果喜歡),完成!
(個人觀點) 這道吃起來莫名有種「義式打拋」的感覺,超涮嘴!重點是連切魚、煮醬的功夫都省了,罐頭就是現成醬料包。用茄汁沙丁魚也行,肉質更細。記得九層塔要關火才下,香氣才不會跑掉。

食譜三:深夜食堂風味— 罐頭魚茶泡飯

深夜加班回家,或宿醉隔天沒胃口時,這碗溫潤的茶泡飯就是救贖。

食材 (1人份):

  • 熱騰騰的白飯 1碗 (隔夜飯加熱也行)
  • 水煮或油漬鮪魚/鯖魚罐頭 半罐到1罐 (看喜好,瀝掉油或水)
  • 綠茶或煎茶 一杯 (泡濃一點,大約150-200ml)
  • 海苔絲 適量
  • 白芝麻 少許
  • 蔥花 少許
  • 梅乾 (梅子) 1顆 (可有可無,但超提味解膩!)
  • 芥末醬 一點點 (可有可無)
  • 醬油 幾滴 (最後調味用)

做法:

  1. 碗底盛入熱白飯。
  2. 把瀝乾的 魚罐頭 魚肉鋪在飯上。
  3. 灑上海苔絲、白芝麻、蔥花。放上梅乾 (如果有的話)。
  4. 關鍵步驟: 將滾燙的濃茶,沿著碗邊緩緩沖入碗中,大約淹過飯的八分滿。
  5. 依個人口味,滴入幾滴醬油,喜歡的話加一點點芥末。
  6. 攪拌均勻,唏哩呼嚕地吃下肚!暖胃又舒服。
(個人經驗) 第一次在日本居酒屋吃到茶泡飯驚為天人,後來發現用 魚罐頭 做超級簡單。油漬的魚會讓茶湯更香潤,水煮的則更清爽。梅乾的鹹酸是點睛之筆,沒有也沒關係。這真的是撫慰身心的良方。

意想不到的妙用:魚罐頭變身高階小點

別以為 魚罐頭 只能當主餐配角。稍微加工,它們就能華麗變身派對明星!

  • 煙燻牡蠣抹醬: 把煙燻牡蠣罐頭(瀝掉油)加上奶油乳酪 (Cream Cheese)、一點檸檬汁、黑胡椒,用叉子攪拌均勻。塗在蘇打餅乾或法國麵包片上,超!級!好!吃!豪華感十足。(推薦品牌:☆☆煙燻牡蠣罐)
  • 沙丁魚Tapas: 橄欖油漬沙丁魚罐頭取出瀝一下油,放在烤過的法國麵包片 (Bruschetta) 上,加上一片烤過的甜椒或醃過的朝鮮薊心,再放上一顆酸豆。簡單又經典的西班牙風味。
  • 鮪魚起司脆餅: 水煮鮪魚瀝乾弄碎,拌入切碎的洋蔥、酸黃瓜、美乃滋、一點黃芥末醬(做成簡易鮪魚沙拉)。夾在兩片蘇打餅乾中間,上面鋪一片切達起司,放入烤箱烤到起司融化微焦。小朋友的最愛,當點心或派對小食都很棒。

那些你可能想問的 Q&A

Q: 魚罐頭聽說有很多防腐劑,吃了不健康?
A: 這是最大的誤會啦!魚罐頭 能長期儲存,關鍵在於「密封」和「高溫滅菌」,讓罐內處於無菌狀態,根本不需要額外加防腐劑!下次買罐頭記得仔細看成分表,通常只有魚、油(或水、番茄汁)、鹽、香料這些。當然,鈉含量高是個問題,選購時留意營養標示,烹調時也別再狂加鹽就好。

Q: 開封後的魚罐頭沒吃完,該怎麼儲存?能放多久?
A: 開罐後,絕對不要把沒吃完的魚肉連湯汁留在鐵罐裡!鐵罐內層的塗層可能會因為接觸空氣開始變化,金屬味也可能滲進去。正確做法是:把剩下的魚肉連同湯汁(或油)一起倒進「玻璃保鮮盒」或「瓷碗」裡,蓋緊蓋子或用保鮮膜封好,放冰箱冷藏。強烈建議 2 天內吃完! 風味和質地才不會變差太多。放太久不只口感差,也有安全疑慮。相信我,新鮮吃真的差很多。

Q: 魚罐頭可以入菜,但能當作魚類的主要來源嗎?
A: 可以,但最好不是「唯一」來源。 魚罐頭 確實方便,也提供蛋白質和 Omega-3 等營養。但為了儲存,鈉含量通常比新鮮魚高,而且有些烹調方式會讓部分維生素流失。我的做法是:忙的時候靠罐頭救急、變化口味,但有空時還是會去市場買新鮮魚來料理,均衡一下。把它當成「補充」或「方便選擇」就好,別完全取代新鮮魚。另外,盡量選擇不同種類的魚罐頭(鮪魚、鯖魚、沙丁魚輪著吃),攝取到的營養也更多元。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