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心血來潮,想找條能親近溪水、又帶點探險感的步道。爬遍網路資訊,發現這個藏在雙溪山裡的十二號橋溯溪步道,評價不多但頗有神秘感,立刻勾起我這老鳥的好奇心。說實在的,玩遍臺灣大小步道,這種結合礦業遺跡與溯溪樂趣的路線還真不多見,二話不說,揹包一揹就衝了!
目錄
交通 & 停車
開車從臺北出發,走臺2丙線(基福公路)往雙溪方向,過了牡丹不久,看到碩大的「雙溪低碳驛站」招牌就要留意了。在臺2丙線約16.8公里處,有個不太起眼的岔路口轉進去(路口有往「十三層親水公園」的小指標,算是線索),接著會經過一個小聚落。路真的不大,會車得小心點。看到那座標誌性的藍色小橋(就是十二號橋本人啦!),橋頭旁勉強擠出幾個車位,免費但數量超少,大概只能停3-4輛車。我那天運氣好搶到最後一個位子,晚點來的山友只能摸摸鼻子掉頭找更遠的地方停。強烈建議:
- 平日前往:停車壓力小很多。
- 早點出發:尤其假日,越早越有機會。
- 替代方案:若橋頭滿位,可試著往回開一點點,在聚落路邊較寬處停靠(完全不擋道為原則),但得多走一小段路進來。大眾運輸嘛... 老實說,超級不方便!最近的公車站(F812牡丹車站)離步道口還有將近3公里,都是產業道路,走起來很無趣又耗時,強烈不推薦搭公車來挑戰十二號橋溯溪步道。
步道介紹
這條十二號橋溯溪步道,真正吸引我的就是它的「野」與「古」。起點就在藍色小橋旁,一開始的路徑還算清晰好認,是沿著清澈的北勢溪上游支流左岸緩緩上行。走沒多久,那種都市的喧囂感就被徹底洗掉了,只剩下溪水聲、鳥叫聲,還有自己的呼吸聲。空氣是甜的,真的。
步道精華在於中段開始的溯溪路線。啊!看到第一個需要手腳並用的大石頭了,這才是真正探險的開始!溪床上佈滿大大小小的石頭,有些地方水比較深,得小心判斷踩點,或是乾脆享受涉水的冰涼快感(記得穿對鞋子!)。偶爾抬頭,會看到廢棄的礦場運礦索道橋墩矗立在山壁上,斑駁的混凝土靜靜訴說著雙溪過去採礦的輝煌歷史。這條步道不鋪張、不做作,保留了原始風貌,走起來特別有感覺。不過,我得坦白講,最後接近終點前那段上坡,沿著舊礦場道路遺跡爬升,坡度有點陡,加上太陽曬,當下真的走到有點懷疑人生(笑)。
步道資訊
營業時間:
這條步道是24小時開放的,沒有大門也沒有管理員。但拜託拜託,強烈不建議摸黑走!尤其是溯溪那段,石頭濕滑,視線不清非常危險。我自己習慣抓日出後到日落前2小時完成全程,才安全又盡興。
步行時間:
這是大家最愛問的。我個人的經驗(加上中途拍拍照、玩玩水):
- 單程 (至步道末端高點展望處): 大約 1.5 小時到 2 小時。溪段走比較慢。
- 往返: 抓 3 到 4 小時 比較從容。腳程快、不玩水的山友,或許 2.5 小時 內能搞定。第一次走或帶小孩,預留 4 小時以上吧!
步道長度:
官方資訊不多,根據 GPS 軌跡紀錄和自己體感,從十二號橋步道口到終點最高展望處,單程距離約 2.5 公里 左右。別看數字好像不長,因為地形關係,走起來感覺比實際距離更「有感」!尤其溯溪耗體力。
步道難度:
這點一定要認真說!我覺得它絕對不是「親子級」或「輕鬆散步級」。
| 難度面向 | 說明 | 等級評價 |
|---|---|---|
| 地形 | 平路、溪床巨石攀爬、陡坡交錯。溯溪段需手腳並用,考驗平衡感與體能。石頭濕滑風險高。 | 中-中高 |
| 路跡清晰度 | 溪段路徑需自行判斷最佳行進路線(順溪走),部分陸路段草木稍茂密,需留意布條。 | 中 |
| 體能要求 | 涉水阻力大,加上後段爬升,心肺和肌耐力需求不低。 | 中高 |
| 綜合難度 | 適合稍有經驗、喜歡挑戰的登山/健行愛好者。不建議年幼孩童、長者或平衡感不佳者嘗試。懼水者也不宜。 | |
步道型別:
- 溯溪+山徑混合型: 最大特色!先沿溪上行,後接山林路徑。
- 礦業遺跡探訪: 索道橋墩是重要的歷史見證。
- 原始自然路徑: 人工設施極少,保持自然野趣。
是否申請:
目前走十二號橋溯溪步道完全不需要申請入山或入園證,也無需繳交任何費用。就是一條開放的野趣步道。但仍請務必注意自身安全並愛護環境。
路線資訊
仔細回想我上次走的路線:
- 起點 (十二號橋): 藍色小橋旁,找到路徑入口(通常在橋頭或橋尾附近找看看布條)。
- 沿溪左岸上行: 初段是平緩的土徑,伴著溪流聲,輕鬆愜意。
- 開始溯溪: 路徑會下切到溪床。從這裡開始,請睜大眼睛!跟著前人綁的登山布條(顏色可能褪了,要仔細看)和疊石記號走,它們是重要指引。需要不斷地在溪石間跳躍、攀爬、甚至涉水而過(水深有時會過膝!)。這段最有趣也最需專注。
- 離開溪床接山徑: 看到一個比較明顯的左轉上坡點(通常有布條集中處),就表示要離開溪床,進入山林路段了。這段路變得狹窄,兩旁植被較茂密。
- 舊礦場道路遺跡陡上: 這是最後考驗!坡度明顯變陡,走在昔日的礦場道路上(現在是土石路),一路向上爬升。喘氣聲會變大是正常的...
- 終點展望處: 當你看到視野豁然開朗,出現一個小小的平臺(旁邊可能有廢棄的小水泥建物遺跡),恭喜你!這裡就是十二號橋溯溪步道目前的終點了。展望不錯,可以回望剛剛走過的溪谷和層疊山巒。休息、喝水、拍照的好地方。
附近景點
走完十二號橋溯溪步道若還有時間精力,雙溪這一帶其實有不少值得順遊的好地方:
十三層親水公園
介紹: 這地方我一定要推!就在剛剛停車的臺2丙線大路旁。它利用雙溪得天獨厚的乾淨湧泉水源,打造了免費的超棒親水空間!規劃了深淺不同的戲水池(連小小孩都能安心玩)、還有刺激的人工滑水道(開放時間要注意!)。更棒的是旁邊有草地可以野餐,設施也很乾淨。炎炎夏日玩完野溪步道,來這裡徹底清涼一下,超讚!
地址: 新北市雙溪區臺2丙線16.3公里處(十二號橋溯溪步道入口也在同一條路上)
交通: 開車最方便,從步道停車點開出來左轉,沿臺2丙線往雙溪市區方向開,幾分鐘就會在左手邊看到。停車場比步道口大很多。
營業時間: 每年約6月~9月開放,詳細日期與當日開放狀況(尤其滑水道)建議出發前查詢「新北旅客」FB或致電雙溪區公所確認。通常上午8:30-12:00,下午13:30-17:00,週一公休。
雙溪平林休閒農場(煤礦博物館)
介紹: 想更深入瞭解雙溪的煤礦歷史,這裡是首選。規模雖然不算超大,但展示內容很扎實。館內有豐富的圖文、礦工用具、模型,詳細介紹雙溪煤礦的興衰歷程、礦工的生活點滴,甚至模擬了礦坑場景,頗有臨場感。很有意義的在地文化據點。
地址: 新北市雙溪區朝陽街1號(就在雙溪老街區)
交通: 需開車或騎車前往(約10-15分鐘車程)。從十二號橋或十三層親水公園出來後,右轉臺2丙線往雙溪市區方向,接泰和街、朝陽街即可抵達。
營業時間: 週二至週日 09:30 - 17:00,週一及國定假日公休。免費參觀。
雙溪老街
介紹: 如果偏愛靜謐的老街氛圍,雙溪老街是個不錯的選擇。沒有九份、深坑那麼濃厚的商業觀光味,更多的是當地人的生活日常。短短的老街儲存著一些古樸的街屋、百年的打鐵舖(林益和堂中藥行建築也很有味道),還有香火鼎盛的三忠廟(供奉南宋三忠臣)。適合慢慢散步,買個在地小吃(如古早味麵茶)。
地址: 新北市雙溪區太平路、東榮街、新基北街一帶
交通: 同樣需開車/騎車,從煤礦博物館過來很近(就在附近區域)。
營業時間: 老街本身是開放空間,店家營業時間各異,建議白天前往(下午5點後多數店家休息)。
注意事項
走十二號橋溯溪步道這種帶點野性的路線,安全絕對是第一優先。以下是我用經驗(和一點小教訓)換來的重點提醒:
- 鞋!鞋!鞋! 超級無敵重要!一定要穿 防滑、防水(或快乾)、能保護腳踝的鞋子:
- 絕對NG: 拖鞋、涼鞋、一般運動鞋(尤其鞋底磨平的)、高跟鞋(拜託別鬧)。
- 強烈推薦: 專業溯溪鞋(首選,抓地力最強)、防水登山健行鞋(次之)、紋路深的運動鞋(勉強可,但濕了難受且防滑較差)。我那雙舊的登山鞋在這邊差點滑倒好幾次,回頭立刻買了雙新的溯溪鞋。
- 衣物裝備:
- 快乾長褲: 防刮、防蚊蟲,比短褲實用太多。
- 換洗衣物 & 毛巾: 涉水後全身濕是常態,放車上備用才舒服。
- 揹包: 背雙肩包,空出雙手攀爬。防水袋或揹包內加防水層保護手機、相機、衣物。
- 手套: 薄的工作手套或腳踏車手套也行,攀爬岩石時保護手掌。
- 防護措施:
- 防蚊液: 山林+溪邊 = 蚊子天堂!請務必噴好噴滿(天然或含DEET成分皆可)。
- 防曬: 帽子、太陽眼鏡、防曬乳。溪段遮蔽少,後段爬坡也曬。
- 基本藥品: 簡易急救包(OK蹦、消毒藥水、彈性繃帶)、個人藥品。那次踩到濕滑青苔摔了一下,幸好只是瘀青,但OK蹦立刻派上用場。
- 安全守則:
- 看天行事: 颱風天、豪大雨特報、或前幾日有豪雨,千萬別來! 山溪暴漲非常危險。天氣預報要多看幾家。
- 結伴同行: 強烈建議至少兩人以上同行,彼此照應。獨行風險高。
- 留意路標: 溪段仔細尋找登山布條與疊石,避免迷路。有時布條真的不明顯,需要點耐心。
- 評估水深/流速: 涉水前務必觀察水流速度與深度。水流過急或過深(尤其超過大腿),寧可找替代路徑或撤退。別逞強!安全永遠比走完全程重要。
- 無痕山林: 帶什麼來,就帶什麼走!垃圾、果皮廚餘通通自行帶下山。除了回憶和照片,什麼都別留下。
- 通訊定位:
- 離線地圖: 山區訊號極差(常無服務),出發前務必下載好離線地圖(如登山APP的GPX軌跡)並熟悉使用。我那次就是靠手機裡預載的軌跡檔才確認方向。
- 告知行蹤: 出發前告訴家人或朋友你的行程計畫與預計返回時間。

Q&A
Q1: 下雨天可以走十二號橋溯溪步道嗎?
A: 非常不建議! 即使是小雨,也會讓溪床石頭變得極度濕滑,大大增加滑倒摔傷的風險。更別提若上游山區下大雨,下游可能毫無預警地發生溪水暴漲,非常危險。出發前務必查詢天氣預報,天氣不穩寧可改期。
Q2: 走這條步道需要請嚮導嗎?
A: 對於經常從事登山溯溪活動、有基本判斷能力、且做好充足準備的山友來說,十二號橋溯溪步道的路跡尚可辨認(尤其有離線地圖輔助),通常不需要特別請嚮導。但如果是新手、或對自己方向感沒信心、或裝備不足,那麼跟隨有經驗的隊伍或聘請專業嚮導,會是更安全的選擇。安全永遠第一。
Q3: 步道附近有賣吃的或廁所嗎?
A: 步道口和周邊完全沒有任何商店或攤販,也沒有公共廁所! 最近的補給點和廁所:
- 開車方向進入前: 可以在牡丹車站附近的小店先補充飲水、簡單食物。
- 離開後: 回到臺2丙線上往雙溪市區方向開,約5-10分鐘車程,在雙溪低碳驛站(有時有簡單餐飲)或進入雙溪老街區才有較多選擇(小吃店、便利超商)。務必在出發前備妥足夠的飲水(建議至少1.5公升)和行動糧(如堅果棒、飯糰),並在牡丹或雙溪市區先上好廁所再前往步道!十三層親水公園在開放季節通常有廁所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