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在臺灣走跳超過十年的旅痴,步道就是我的遊樂場。這次要跟你分享的,是我真心覺得值得一去再去,充滿野趣又不會太累人的一條好路線—— 水濂橋步道。以下內容都是我用雙腳走出來的經驗談,夾雜一些個人觀察和心得,希望能幫你規劃一趟精彩的 水濂橋步道 之旅。
目錄
交通 & 停車
老實說,第一次去找 水濂橋步道 的入口時,我還稍微繞了一下。它在新竹縣五峰鄉,不是那種就在大馬路邊的顯眼步道。如果你是開車,導航設定“清泉 水濂橋步道”或是“清泉瀑布”會比較準。我們從竹東過去,走122縣道(南清公路),彎彎曲曲的山路是常態,開慢點比較安全。過了清泉檢查哨(記得帶證件哦!有時候會查),繼續往前開一小段,留意右手邊,會先看到“桃山國小”,入口就在它斜對面,有個小小的、不太起眼的指示牌和一小塊空地。
停車攻略:入口旁的空地(下方表格)真的很小,最多停個5、6臺車就爆滿了。我通常是非假日去,勉強有位子,假日?別想了!附近有替代方案:
| 水濂橋步道 停車資訊簡表 | 地點 | 距離入口 | 車位數量 | 收費 | 備註 |
|---|---|---|---|---|---|
| 入口小空地 | 步道入口旁 | 0分鐘 | 極少 (約5-6臺) | 免費 | 先到先得,假日幾乎無望 |
| 桃山國小旁空地 | 入口對面 | 步行約3-5分鐘 | 稍多 | 免費 | 路邊空間,注意勿擋道 |
| 清泉溫泉停車場 | 清泉溫泉區 | 步行約15-20分鐘 | 最多 | 通常收費 (約$50-100/次) | 最保險選擇,需走回頭路至入口 |
| 清泉部落路邊 | 部落內 | 步行約10-15分鐘 | 不定 | 免費 | 請確認可停車位置,勿影響居民 |
- 替代方案1: 入口正對面的桃山國小旁邊,或是再往前一點點的路邊,找找看有沒有白線內的空地。但請務必確認不會擋到住戶出入或道路暢通! 部落居民的生活空間要尊重。
- 替代方案2: 把車停在稍遠一點的清泉溫停車場(通常要收費,一次大約$50-$100不等),然後悠閒地走個15-20分鐘上來。雖然多走點路,但至少停車安心,還能順便看看清泉吊橋、張學良故居這些點(後面會提)。
個人建議: 除非你是超級早鳥(清晨6、7點那種),不然開車來 水濂橋步道,直接停清泉的收費停車場最穩妥,心情輕鬆才能享受步道嘛!也有公車能到清泉,再從清泉走上來,但班次很少,時間很不自由,除非你時間多體力好,否則不太推薦。
步道介紹
好了,停好車終於可以開始走了! 水濂橋步道 的起點就在那塊小空地的旁邊,一條向下切入溪谷的石階。一開始坡度就有點陡,加上石階溼滑(尤其雨後或清晨),真的!真的!要小心慢行。我有次穿錯鞋(底部紋路磨平了),差點在這裡表演滑壘...幸好抓住旁邊的扶手。
走下這段陡階,視野豁然開朗。步道主要沿著油羅溪的支流——石鹿坑溪的右岸(下游方向是左岸)開闢。大部分路段是在原始林相中穿梭,腳下是泥土路混合著大石塊、樹根,偶爾需要手腳並用一下,這才是爬山的感覺啊!比起那些全是水泥階梯的步道, 水濂橋步道 原始得多,也更能親近自然。
這條步道最大的亮點,當然就是那座橫跨深谷的水濂橋!它是一座鐵線橋,橋面是金屬網格,走在上面可以直接看到橋下的溪谷,高度感十足!第一次走有點腳軟是正常的(笑)。橋不長,但位置絕佳,就在一個小瀑布的上方。瀑布的水流不大時,像一縷縷水絲掛下來,所以叫“水濂”;豐水期水量變大,站在橋上更能感受到水氣撲面,很清涼。
過橋後的風景更原始幽靜,繼續往裡頭走,林木更茂密,空氣更清新,溪水聲一直在耳邊伴奏。步道終點是一處更上游的溪谷平臺,許多人會在這裡休息野餐(請務必帶走所有垃圾!!)。溪水清澈見底,冰涼沁人,夏天泡泡腳超舒服!不過水深變化大,切記安全第一,不要貿然下水游泳。整體來說, 水濂橋步道 不長,但地形變化豐富,有原始林、有溪流、有吊橋、有瀑布(雖小但意境佳),CP值很高的一條路線。
步道資訊
這部分很重要,出發前一定要看清楚,做好心理準備和裝備:
- 營業時間: 這是天然步道,24小時開放。但是!強烈建議只在白天行走。 路況原始,夜間照明不足,非常危險!而且山區午後容易起霧變天,早去早回最安心。
- 步行時間:
- 官方或一般健行筆記通常寫來回1小時左右。
- 我的經驗: 如果你是健腳,走得快,中間不停留拍照玩水,40分鐘來回是有可能的。但這樣太可惜了!
- 建議時間: 包含拍照、在橋上停留感受、在終點溪邊稍作休息,抓個1.5到2小時會比較充裕舒服。帶長輩或小朋友的話,時間再放寬些。
- 步道長度: 從入口到終點平臺,單程大約只有 0.8公里 左右。是的,非常短! 但別被長度騙了,它的“內容”很紮實。
- 步道難度:
- 官方多列為親子級或低難度。 我部分同意...但也有一點保留。
- 挑戰點: 入口處的陡下石階(回程是陡上),部分路段濕滑,需踏石頭、跨樹根,還有那座會搖晃的鐵線橋(有些人會怕)。
- 整體評價: 我認為算是「入門稍進階」或「低難度中帶點挑戰性」。體能要求不高,但需要一點平衡感和基本腳力,尤其回程上坡。絕對不適合推嬰兒車或輪椅。
- 步道型別: 典型的溪谷型步道、原始山徑,結合了吊橋景觀與小型瀑布。
- 是否申請: 不需要! 一般遊客直接前往即可。(但進入五峰鄉的清泉部落區域,有機會遇到臨檢哨,記得攜帶身份證件備查)
路線資訊
這條路線相對單純,只有一條主線:
- 起點: 入口小空地旁的石階向下。
- 陡降溪谷: 小心濕滑石階,約5-10分鐘下到溪邊步道。
- 沿溪上行: 開始在原始林間的泥土石塊路行走,伴隨溪流聲。
- 抵達水濂橋: 步道約一半處,就是主角水濂橋!在橋上停留,欣賞瀑布(水量視季節而定)和溪谷風光。(橋會晃,一次別上太多人)
- 過橋續行: 過橋後步道持續沿溪上行,林相更原始幽靜,有些小地形需注意腳步。
- 終點平臺: 抵達一處較開闊的溪畔平臺,這裡是步道終點,適合休息。可親近溪水 (注意安全!)。
- 原路折返: 休息後,循原路返回入口。 回程記得保留體力給最後的陡上石階!
- 岔路提醒: 途中會經過一條通往“清泉瀑布”的岔路(有指標)。那條路更濕滑陡峭,難度高很多,且近年路況據說不太好。一般走 水濂橋步道 就專注在主線,清泉瀑布建議從其他更安全的入口探訪。
附近景點
走完 水濂橋步道 通常還早,體力也還夠,清泉這一帶有不少值得順遊的人文和自然景點,可以好好規劃一下:
♨️ 清泉溫泉
- 介紹: 清泉溫泉 是當地知名的碳酸氫鈉泉,水質清澈無色無味(泡起來滑滑的)。有多家溫泉會館提供泡湯服務,選擇從平價的湯屋到大眾池都有。爬完山泡泡溫泉超紓壓!
- 地址: 新竹縣五峰鄉桃山村清泉256-6號 (此為公有溫泉館地址,各家位置相近)
- 交通: 從 水濂橋步道 入口開車或步行下山約3-5分鐘即達溫泉區。
- 營業時間: 各溫泉會館營業時間不同,通常約上午9:00至晚上9:00或10:00。建議查詢目標店家官網或電話確認。
🏯 張學良故居
- 介紹: 張學良將軍在臺灣被軟禁時期的住所之一。園區保留當時的房舍,並展示相關歷史文物、老照片,還有將軍的手稿與生活點滴介紹。是個瞭解這段特殊歷史的好地方。園區環境清幽,日式黑瓦木造建築頗有韻味。
- 地址: 新竹縣五峰鄉桃山村清泉256-6號 (與清泉溫泉公有館同地址區域內)
- 交通: 就在清泉溫泉區旁邊,從 水濂橋步道 下來步行可達。
- 營業時間: 週二至週日 9:00 - 16:30 (最後入館16:00),週一休館。 (免費參觀)
🌉 清泉吊橋
- 介紹: 橫跨上坪溪的美麗吊橋,連線清泉兩岸。橋身是鮮豔的桃紅色,走在上面視野開闊,山景溪谷一覽無遺。是三毛曾經居住的區域,橋旁也有相關的小展覽空間(三毛夢屋需另尋)。很適合散步拍照。
- 地址: 新竹縣五峰鄉清泉部落 (跨越上坪溪)
- 交通: 位於清泉溫泉區和張學良故居附近,步行即可。
- 營業時間: 24小時開放。
🍖 桃山風味餐廳
- 介紹: 當地著名的部落餐廳,提供原住民風味餐。菜色如馬告料理、烤山豬肉、竹筒飯等,用料實在,風味獨特。餐廳本身環境也很有部落特色。想吃點特別的,這裡是好選擇。
- 地址: 新竹縣五峰鄉桃山村清泉208號
- 交通: 位於清泉吊橋附近,步行可達。
- 營業時間: 通常約上午11:00開始營業至晚上7:00或8:00左右,建議事先電話確認 (03-585-6038),有時可能休息。
| 清泉部落順遊景點攻略 | 景點名稱 | 型別 | 亮點 | 推薦停留時間 | 備註 |
|---|---|---|---|---|---|
| 清泉溫泉 | 泡湯休閒 | 碳酸泉、紓解疲勞 | 1-2小時 | 需自備泳衣/泳帽 | |
| 張學良故居 | 歷史人文 | 日式建築、歷史展示 | 40-60分鐘 | 免費參觀 | |
| 清泉吊橋 | 景觀地標 | 桃紅吊橋、溪谷風光、三毛足跡 | 20-30分鐘 | 免費 | |
| 桃山風味餐廳 | 美食 | 原住民料理(馬告、山豬肉) | 用餐時間 | 建議預約或早到 |
注意事項
走 水濂橋步道 很愉快,但安全舒適還是要靠自己注意:
- 鞋子!鞋子!鞋子! 太重要了!務必穿抓地力好的健行鞋或運動鞋。 平底鞋、拖鞋、皮鞋都絕對NG!濕滑石階和原始路面需要足夠的摩擦力。
- 天候與步道狀況:
- 下雨過後: 步道非常濕滑,石頭、樹根、泥土都變得更危險,強烈不建議雨後前往! 石鹿坑溪水量也會暴漲,風險大增。

- 出發前查天氣: 山區氣候多變,務必檢視新竹五峰的天氣預報。夏季午後雷陣雨機率高,最好一早出發。
- 步道維護: 這條步道屬較原始型別,維護頻率可能不如熱門國家公園步道。留意是否有倒木、路基坍陷等狀況。
- 攜帶物品:
- 水: 雖然不長,但會流汗,帶足夠飲水。
- 行動糧: 小餅乾、糖果補充熱量。
- 防蚊蟲藥: 溪邊樹林,蚊蟲難免。
- 防曬: 部分路段無遮蔭(如吊橋),帽子、薄外套或防曬乳。
- 雨具: 輕便雨衣必備!山區說變天就變天。
- 登山杖: 如果你習慣使用,對下陡坡和濕滑路面有幫助。
- 垃圾袋:自己的垃圾自己帶走!
- 手機訊號: 步道部分路段(尤其在溪谷底部)可能收不到訊號。出發前告知家人行程,結伴同行更佳。
- 吊橋安全:
- 水濂橋一次不要上太多人(橋頭有標示承載人數,請遵守)。
- 不要在橋上故意劇烈搖晃。
- 怕高或怕晃的人,別勉強,慢慢扶著走。
- 手機、相機拿穩! 橋面是網格,東西掉下去很難撿。
- 戲水安全: 終點溪水清澈誘人,但水流強弱難測,石頭濕滑。只建議在淺灘處泡泡腳,嚴禁跳水、游泳或在深潭區活動。 尤其大雨過後或颱風前後,絕對遠離溪畔!
- 尊重環境:
- 不採摘植物、不捕捉動物。
- 不餵食野生動物(包括猴子)。
- 輕聲談話,減少對自然的幹擾。
- 再次強調:垃圾不留山林!
- 停車禮儀: 部落內停車,務必停在合法空間,絕對不要擋住居民家門、巷道或消防通道。
- 體能評估: 入口陡下階梯就是考驗,評估自身或同行者(尤其長輩小孩)體力。回程的陡上階梯也需要一點腿力。
個人真心話時間
走了這麼多臺灣步道, 水濂橋步道 之所以讓我印象深刻,除了那座獨特的鐵線橋和迷你瀑布帶來的驚喜感,更重要的是它那種“藏在深山人未識”的原始感(當然,假日人就多了起來)。它的短程是一大優勢,讓體力普通的人也能享受親近山林的樂趣。比起一些被過度人工階梯化的熱門步道, 水濂橋步道 的泥土路、樹根盤繞、需要跨過的小石澗,反而讓我覺得更有爬山“實感”,更像在探險。當然,這種原始也帶來挑戰——濕滑和需要一些基本平衡能力是事實,所以裝備和小心就格外重要。我喜歡它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結合了清泉部落的人文風情,泡個溫泉、看看故居、走走吊橋、吃頓風味餐,讓一趟小小的步道之旅變得更豐富完整。
水濂橋步道 整體推薦度速覽
- 風景獨特性: (鐵線橋+小瀑布+原始溪谷)
- 路線親民度: (短但地形稍挑戰,需基本體能)
- 人潮擁擠度: (非假日優,假日入口擠)
- 設施便利度: (入口僅簡陋空地與廁所,無販賣)
- 順遊豐富度: (溫泉、故居、吊橋、美食俱全)
- 綜合推薦指數: (適合喜歡有點原始感、想短程親近山林溪流者)
Q&A (你問我答)
Q1:水濂橋步道適合帶小孩子去嗎?
A1: 要看小孩的年紀和體能。如果是國小中高年級以上、平常有運動習慣、走路穩健的小孩,可以,但家長務必全程牽好,特別是在濕滑路段和吊橋上。幼兒園或更小的孩子、平衡感較差的孩子,不建議。入口陡階和部分不平整的路段對他們來說風險較高。
Q2:開車去水濂橋步道,停車到底有多難?
A2: 非常難,尤其是假日! 入口旁空地小得可憐。我的強烈建議是:直接放棄幻想,把車停在清泉溫泉停車場(付費),雖然要走15-20分鐘上坡路回入口,但至少不用為了停車繞到崩潰或冒險亂停影響部落居民。非假日早到(8點前)或許有機會停入口旁,但別抱太大希望。
Q3:水濂橋瀑布的水量是不是都很小?值不值得特別去看?
A3: 是的,它本質上就是個“小”瀑布。豐水期(夏季午後雷雨後、颱風過後幾天)水量會比較豐沛壯觀,但同時溪水暴漲風險高,不建議此時前往。乾季時確實可能只有涓涓細流。值不值得? 我覺得重點不在瀑布的大小,而在於整個 水濂橋步道 的體驗:原始山林、清澈溪流、獨特的鐵線橋視角、幽靜的氛圍。把它當作一個精緻的溪谷探索旅程,你會更享受。如果是抱著看壯闊大瀑布的期待來,肯定會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