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你講,愛吃魚的人沒試過鹽烤魚,真的就像去墾丁沒玩水一樣白去!第一次在高雄旗津海產攤看到師傅端上整尾被鹽殼包得像化石的魚,敲開那瞬間香氣撲鼻的震撼,到現在想起來還會流口水。但說真的,外面吃一尾不便宜,尤其是想吃大尾一點的深海魚,荷包都在哀嚎。在家自己做鹽烤魚做法其實沒那麼可怕,失敗幾次摸熟門路後,發現重點根本不在技術,而在「敢不敢用鹽」。今天就來分享我這個廚房手殘黨也能成功的終極心法,保證零失敗!
目錄
鹽烤魚做法的靈魂:選對魚你就贏一半!
鹽烤魚做法要好吃,魚種不對,後面的功夫全白搭。不是每種魚都適合這樣豪邁的烤法。我試過很多種,有些肉質太細嫩的,烤完直接變魚鬆給你哭(對,就是在說你,白鯧!雖然清蒸超好吃,但真的不適合鹽烤)。
最推薦的臺灣常見鹽烤魚種:
魚種 | 推薦大小 | 肉質特色 | 購買難易度 | 適合鹽烤指數 |
---|---|---|---|---|
臺灣鯛 (吳郭魚) | 1斤~1.5斤 | 肉厚結實,耐烤不易散,價格親民 | ★★★★★ (極易) | ★★★★★ |
金目鱸魚 | 1.2斤~2斤 | 肉質細緻帶彈性,鮮甜度高 | ★★★★☆ (易) | ★★★★★ |
午仔魚 (四指馬鮁) | 1斤左右最佳 | 肉質細嫩如豆腐,油脂豐厚 | ★★★☆☆ (中等) | ★★★★☆ (首選但較貴) |
嘉鱲 (真鯛) | 1斤~1.5斤 | 經典海味,肉質緊實鮮甜 | ★★★☆☆ (中等) | ★★★★★ |
海鱺魚 | 魚片或小尾整隻 | 肉質超級厚實,飽口感十足 | ★★★☆☆ (中等) | ★★★★☆ |
(註:★越多表示越推薦/越容易取得)
老實說,午仔魚拿來鹽烤真的是 「頂級享受」,那個油脂烤出來香到鄰居會抗議!但價格也比較「高貴」,日常練習或想吃粗飽,臺灣鯛(吳郭魚) 絕對是CP值之王,市場幾乎天天有,百元有找,烤壞了比較不心疼(新手真心建議從它開始)。金目鱸則是我最常買的,肉質和價格取得很好的平衡。
拜託!魚新鮮最重要! 怎麼挑?看眼睛亮不亮(要清澈凸出,別買眼濁凹下去的),摸魚身要有彈性(別軟趴趴),魚鰓要鮮紅(暗紅或發黑就謝謝再聯絡)。我習慣早上去傳統市場的固定攤位買,跟老闆混熟,他都會幫我留最新鮮的。
鹽烤魚做法大公開!材料簡單到笑出來
鹽烤魚做法需要的材料真的少到不行,但關鍵就在那包「鹽」!別懷疑,就是這麼樸實無華。
- 主角:鮮魚 1尾 (約1斤~1.5斤最剛好,參考上表選喜歡的魚種)。拜託一定要請魚販幫忙 「從背部剖開、去內臟、去鰓」 !跟他說你要做鹽烤魚,要用「背開」的方式(肚子那邊還是連著的)。這步驟自己在家搞會崩潰,而且容易失敗。魚鱓?不用去! 鹽殼會保護它,烤完很好撕掉。
- 靈魂材料:粗鹽 。沒錯,就是最便宜、顆粒粗粗的那種海鹽或粗鹽。用量超級重要!大約是魚重的1/2到2/3! 對,你沒看錯,就是這麼多!例如1斤(600g)的魚,大概需要300g~400g的粗鹽。我第一次做時鹽放太少,烤出來差點變成「魚乾」,皮黏在鹽殼上撕不下來,慘不忍睹。細鹽?拜託不要! 它會讓魚肉死鹹,而且結殼效果很差。鹽烤魚做法成敗的關鍵一環啊!
- 秘密武器:蛋白 1~2顆🥚。這是我在澎湖學到的!加蛋白可以讓鹽殼更緊密、更硬挺,烤的時候不易裂開,鎖住魚肉水分效果升級!有些傳統做法只用水,但我試過後覺得加蛋白效果更好,鹽殼顏色也比較漂亮。蛋黃?炒菜吃掉吧!
- 去腥增香三寶 (可選,但強烈建議):
- 米酒 1大匙:抹在魚腹腔內去腥,簡單有效。
- 薑片 3~5片、蔥段 1~2根:塞進魚肚子裡,烤的時候香氣會滲透進去,超讚!有時候我也會塞兩小片檸檬角🍋,增加清新風味(但別放多,會酸)。
(小聲說) 不用鹽醃魚肉! 鹽殼已經夠鹹了,千萬別再抹鹽在魚肉上,保證鹹到你明天水腫!鹽烤魚做法是靠厚厚的鹽殼隔絕高溫,把魚「蒸烤」熟,不是靠鹽醃入味。
鹽烤魚做法步驟拆解:手殘如我也能變大師
準備好材料,我們就來動手吧!步驟真的很簡單,重點在細節。
步驟一:處理魚 - 乾淨是王道!
- 買回來的魚通常魚販處理過了(背開、去內臟、去鰓),但回家 一定要再徹底洗乾淨!特別是腹腔內靠近脊椎骨的血合肉(暗紅色的部分),還有骨頭縫隙殘留的血塊,這是腥味的主要來源。用流動的冷水沖洗乾淨,用手輕輕摳掉那些血塊(用指甲也行)。
- 用廚房紙巾把魚的裡裡外外、特別是腹腔的水分 徹底吸乾!這點超重要!魚身濕答答的,等等鹽殼會黏不住。魚皮也要擦乾。記得魚鰭、魚尾也要擦。
- 去腥:在魚的腹腔內部均勻淋上1大匙米酒,稍微抹一抹。然後把薑片、蔥段塞進去。塞好後稍微壓一下肚子讓它閉合。這樣前置就完成啦!魚身外面不用抹任何東西!
步驟二:調製魔法鹽團 - 比例是關鍵!
- 拿個大碗,倒入準備好的 粗鹽 (例如400g)。鹽量寧可多不要少!鹽團厚實才能完美保護魚肉。
- 加入 蛋白 (1~2顆)。我通常1斤左右的魚加1顆大蛋白,超過1斤半會用到2顆。
- 接下來就是 「徒手拌鹽」 的時間!用手把粗鹽和蛋白充分混合均勻。一開始會很濕很黏,別怕,繼續攪拌揉捏。慢慢地鹽會吸收水分,變成 「濕沙」狀。捏一把起來,用力握緊,鹽團能勉強成團不會馬上散開,但稍微搓一下又會散開的程度就對了! 太濕就補點鹽,太乾就補點蛋白或幾滴水(但小心別加太多)。
(血淚經驗談) 我第一次就是把鹽團揉得太濕,結果烤的時候鹽殼塌陷,魚尾被壓斷,樣子超狼狼狽!鹽團狀態對了,鹽烤魚做法就成功一大半!

步驟三:豪邁裹鹽!厚度要均勻!
- 準備一張足夠大的烘焙紙(或鋁箔紙),放在烤盤上。先鋪上一層薄薄的鹽團 (大約0.5公分厚), 範圍要比你的魚稍微大一點點(長寬各多出2-3公分)。這層是當「床墊」,防止魚皮直接接觸烤盤烤焦,也幫助底部受熱均勻。
- 把處理好的魚,「背朝下、腹部朝上」 放在剛剛鋪好的鹽床上。為什麼背朝下?因為背開魚的肉比較厚,朝下烤受熱更均勻。
- 開始把剩下的鹽團厚厚的、均勻地覆蓋在魚身上! 從魚肚中間開始蓋,往魚頭、魚尾方向蓋過去。重點來了:
- 鹽殼厚度要夠! 整體平均要有 1~1.5公分 的厚度才保險!尤其是肉厚的背部、魚頭、魚尾這些地方,鹽團要塞好塞滿,稍微用力壓實。魚尾、魚鰭這些突出部位最容易烤焦,鹽一定要包覆完整。
- 塑型! 把鹽團塑成一個橄欖球或梭子狀,把魚完整包在裡面。表面盡量抹平一點。
- 檢查! 確保沒有魚肉暴露在鹽殼外面,特別是魚肚邊緣和魚尾連線處!
(成敗關鍵) 鹽殼包得不均勻、厚度不足的地方,烤的時候高溫會直接燒到魚肉,造成區域性烤焦變苦,魚肉也會變柴。鹽烤魚做法就是要靠這層鹽盔甲來鎖住魚肉的鮮嫩多汁!
步驟四:送入烤箱!時間溫度是魔法🔮
- 預熱烤箱:務必!務必!務必! 要先預熱。將烤箱調到 攝氏220度 (上下火全開)。這個溫度能讓鹽殼快速變硬、定型,有效鎖住魚汁。
- 將包覆好的鹽魚,連同底下的烘焙紙/鋁箔紙,小心移到烤盤上。
- 放入預熱好的烤箱 中層。設定時間:
- 1斤 (600g) 左右的魚:烤約 25~30分鐘。
- 超過1.5斤的魚:每多100g,大約增加5分鐘烤時。
(時間參考表 - 重要!)
魚的重量 (斤/公克) | 建議烤焙時間 (攝氏220度) |
---|---|
1斤 (約600g) | 25 - 30分鐘 |
1.2斤 (約720g) | 30 - 35分鐘 |
1.5斤 (約900g) | 35 - 40分鐘 |
2斤 (約1200g) | 45 - 50分鐘 |
(註:此為參考值,實際時間需視魚體厚度、烤箱火力微調)
(烤箱怪獸注意!) 每家烤箱火力不同,我家的就是後段火特別旺。烤到最後10分鐘,最好在旁邊觀察鹽殼的顏色。鹽殼表面會變得很乾燥,呈現 淡淡的金黃色或黃褐色(不是焦黑哦!)。如果某個地方特別快變深色,可以用一小塊鋁箔紙蓋在那個位置上方防止燒焦。
怎麼判斷魚熟了沒? 烤到時間後,用 筷子或竹籤 從魚尾附近稍微用力戳穿鹽殼試試(小心燙!)。如果很容易刺穿魚肉,並且抽出來時沒有血水或半透明的汁液,而是清澈的魚汁,就表示熟了。如果沒熟,再烤個3-5分鐘。
步驟五:敲開鹽殼!迎接美味時刻!
- 烤好後,戴著隔熱手套 把烤盤小心拿出來(鹽殼超級燙!)。放在一個穩固的、耐熱的平臺上(木頭砧板或隔熱墊)。
- 讓魚 稍微休息3~5分鐘。這個步驟讓魚肉內的餘溫繼續作用,肉質會更嫩,也讓滾燙的熱氣散掉一點,比較不會燙手。
- 拿出你的 「兇器」!可以是厚背的菜刀刀背、小榔頭、甚至是大湯匙的握柄。目標是 敲裂鹽殼,不是要把鹽殼打成粉末!沿著魚背中央(最厚的地方),輕輕地、但是果斷地敲下去 👊。你會聽到清脆的「喀啦」聲。
- 鹽殼裂開後,用工具(夾子或叉子)或戴手套的手,小心地把裂開的鹽塊 「剝開」。就像剝開一顆巨大的花生一樣!鹽殼通常會整片或大塊地剝離。
(戲肉來了!) 當鹽殼被掀開的那一剎那,熱騰騰的蒸氣帶著 濃鬱的鮮香 瞬間爆發!那個香氣,絕對讓你覺得前面所有準備都值得!你會看到魚皮完整地保留在魚身上,閃著誘人的光澤。
- 用鍋鏟或大餐匙,小心的將整尾魚移到另一個乾淨的盤子上(避開碎鹽)。魚皮和魚鱗通常會黏在鹽殼上被一起剝掉,露出底下雪白誘人的魚肉(這就是為什麼不用事先去鱗!超神奇!)。少數沒剝乾淨的魚鱗邊緣,用筷子輕輕一夾就掉了。
- 準備好你的筷子,開動吧!吃的時候,只需要 擠上一點新鮮檸檬汁 🍋🍋🍋,完美!喜歡的話也可以沾胡椒鹽,但其實魚肉本身就帶有淡淡的鹹味和海洋的鮮甜,原味就爆炸好吃!
(終極心法) 鹽烤魚做法最迷人的地方,就在於這 「粗獷外表下的細緻靈魂」。厚鹽盔甲鎖住了魚肉所有的水分和精華,烤出來的魚肉 汁多、肉嫩、原味鮮甜到極致,完全顛覆你對「烤魚」可能乾柴的想像。魚肉的嫩,真的只能用「ㄉㄨㄞ ㄉㄨㄞ」來形容!
鹽烤魚做法 Q&A 疑難雜症一次解
A1: 強烈不建議! 細鹽的顆粒太細,混合蛋白後會變得太濕黏,很難塑型成保護殼。烤的時候,細鹽殼更容易裂開,失去保護作用,導致魚肉烤焦或乾柴。最重要的是,細鹽非常容易滲透進魚肉裡,讓整條魚變得死鹹難以下嚥!粗鹽顆粒大,形成有效的物理屏障,同時在高溫下緩慢釋放恰到好處的鹹度提鮮。粗鹽才是鹽烤魚做法的正解!
A2: 氣炸鍋... 難度很高,風險很大! 鹽烤魚需要足夠的空間讓熱空氣迴圈,而且鹽殼在高溫下有可能碎裂。氣炸鍋空間小,鹽殼碎片可能飛濺到加熱管上,非常危險,也可能損壞機器。如果真的沒有烤箱,退而求其次的方法是「煎烤」或「鍋烤」:
- 厚底鑄鐵鍋/琺瑯鍋法: 在鍋底鋪上厚厚的粗鹽(約1公分),放上處理好的魚(魚身可抹薄薄一層油防沾黏但不抹鹽),蓋上鍋蓋(最好有重石壓著),用中小火慢慢「焗烤」約20-30分鐘(視魚大小),中途可以稍微移動鍋子讓底部受熱均勻。這方法也能做出類似效果,但香氣和均勻度還是比不上烤箱的鹽烤魚做法。
- 還是建議投資一臺基本款烤箱吧,除了鹽烤魚,用途多多!
A3: 完全不會死鹹! 這個是鹽烤魚做法最神奇的地方。厚厚的粗鹽殼主要作用是 「密封」和「均勻傳導熱度」,就像一個密封的陶土窯一樣。它阻隔了高溫直接炙燒魚肉,讓魚肉在自身水分形成的蒸氣環境中被「蒸烤」熟透。鹽分主要附著在鹽殼和魚皮上,真正滲透到魚肉內部的鹹度非常輕微,恰到好處地提出了魚肉的鮮甜。吃的是魚肉本身的原汁原味和恰到好處的鹹香。只要 鹽殼厚度足夠、裹得均勻、烤的時間正確,魚肉絕對是鮮嫩多汁、鹹淡適中的!記得搭配檸檬汁,更是絕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