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老街:交通停車、景點體驗、美食伴手禮、住宿與行程攻略

發佈時間: 更新時間:

說真的,臺灣的老街去過不少,九份、大溪、鹿港...各有風情。但第一次踏進高山老街,那種感覺,嗯,不太一樣。它不是那種張揚的熱鬧,更像一位低調的長者,靜靜坐在群山懷抱裡,等著你去聽它的故事。空氣裡總帶著點溼潤的涼意,混著老木頭、茶香,還有偶爾飄過的烤麻糬甜味,聞著就讓人腳步慢下來。我這走了十幾年山野的人,也被這股子沉靜給收服了。這次,就把我泡在高山老街裡頭幾天琢磨出來的心得,老老實實、不藏私地分享給你。

交通&停車場(真心話時間)

開車上山絕對是最自在的方式啦!蜿蜒的山路本身就是風景(暈車藥記得備好)。直接導航「高山老街停車場」就好。主要停車區在老街入口附近那個公有停車場。

  • 位置: 通常在老街主要入口處(公所或遊客中心旁),指標算清楚。
  • 收費: 平日一小時大概 NT$30,假日 NT$50 跑不掉。(停越久心越痛,但沒辦法,方便嘛!) 別奢望路邊有免費格,這邊地勢陡,亂停會被拖,劃不來!
  • 容量: 說實話,假日一位難求!特別是上午10點過後到下午3點這段黃金時間。我上次週六快11點到,繞了兩圈才等到一個剛走的車位,差點想掉頭下山。強烈建議:要嘛一大早9點前到,要嘛乾脆下午4點後再來,避開恐怖人潮車潮。
  • 替代方案: 如果公有場滿了,老街尾巴靠近山邊那頭,有幾傢俬人經營的停車場,收費會貴一點點(可能假日一小時NT$60),但至少是個選擇。或者,技術夠好膽子夠大,可以試試再往上一點點坡度稍緩的路邊「白線」區,但真的非常考驗技術,坡度陡、空間窄,新手千萬別試!搭公車也是選項,班次嘛...山區你懂的,時間要抓很寬裕才行。

景點(不只拍照,要感受)

很多人來高山老街,就是衝著那排黑瓦木屋門面拍照打卡。拜託,別這樣就滿足!它的精髓藏在巷弄裡、在不起眼的轉角、在二樓的小窗邊。

  • 老街主街(中正路): 這當然是起點。清代、日治留下的木造街屋連綿著,二樓的「塌塌米」(就是招牌下那片向外延伸的木製雨庇,臺語叫「亭仔腳」的延伸版啦)是最大特色。仔細看每棟的雕花、窗櫺都不太一樣,有的精緻,有的樸拙。我特別喜歡下午陽光斜射時,光影在老木頭上跳舞的樣子。不過,有些店面裝潢得太新太亮,反而有點破壞整體的古樸感,可惜了。
  • 在地信仰中心 - 福興宮: 小小的、香火卻很旺。就在老街中段。別只路過,進去感受一下那份沉靜。看看廟簷下的交趾陶(顏色鮮豔的陶塑裝飾),講的都是民間故事,挺有意思。廟埕有時會有老人家坐著聊天,那畫面本身就是風景。
  • 秘徑探幽 - 後巷小弄: 這才是我的最愛!主街兩旁有許多狹窄的階梯巷弄,通往後山坡的住家。像「桂花巷」(其實沒幾棵桂花樹,但名字美)、「茶香巷」(真的聞得到茶香!)。走進去,遊客瞬間少八成!紅磚牆、青苔階、偶爾探頭的花草盆栽,還有曬著太陽打盹的貓。這裡能看到更真實的山城生活樣貌。腳步請放輕,音量請降低,這是居民的家,不是觀光景點哦!
  • 觀景臺(看山看雲看老街): 老街後方有幾處稍微高點的平臺或茶館二樓。花個飲料錢上去坐坐,絕對值回票價!從高處看,老街屋頂的黑瓦像魚鱗一樣層層疊疊,背後就是綿延的青山。雲霧飄過來時,整條街像浮在雲端,那個view,手機拍不出十分之一的美。特別是黃昏時刻,光線最魔幻。
  • 故事館(有閒再進去): 老街上有個小小的「高山老街故事館」。空間不大,展示些老照片和老物件。如果你對歷史特別有興趣,可以進去快速繞一圈(大概15分鐘就夠了)。內容不算太深入,當作一個補充還行。趕時間的話,門口拍張照表示來過也行啦。

必吃美食(胃的記憶點)

高山老街覓食,樂趣無窮!這邊食物有個性,很「山」味。推薦幾家我真心覺得不錯,不是那種被炒爛的網紅店:

  1. 阿婆的草仔粿

    • 介紹: 不起眼的攤子,就一個阿婆安靜地包著。外皮是鼠麴草做的,軟糯帶點Q勁,不是那種死硬的皮。內餡爆實在!鹹的菜脯米香氣足,微辣提神;甜的紅豆泥綿密不膩,豆香濃。每次來必買幾個帶上山當點心或隔天早餐。
    • 地址: 主街中段,福興宮斜對面(一個藍色小攤棚)。
    • 營業時間: 大概早上9點開賣,賣完就收(通常下午3、4點就沒了)。阿婆動作不快,有時要小排一下。看到沒人排隊反而要擔心是不是賣光了!
  2. 古早味手工豆腐花「豆香居」

    • 介紹: 天氣涼涼的時候,來碗熱豆花,舒服!這家用的是非基改黃豆,每天新鮮磨製。豆花質地細緻綿密,豆香非常醇厚,不是那種水水的。糖水是傳統的薑汁糖水,薑味溫和不嗆辣,冬天喝下去暖到心坎。夏天則有冰的,加點軟花生或紅豆也很棒。
    • 地址: 主街後段,靠近桂花巷入口處(木造老屋店面)。
    • 營業時間: 早上10:00 - 下午5:30(週三公休,別撲空!)。
  3. 山野廚房(合菜小館)

    • 介紹: 想坐下來好好吃頓飯,推薦這家在地人會去的小館子。口味家常但充滿「山」的靈魂。必點「炒山蘇」(嫩!)、「馬告煎蛋」(馬告是山胡椒,香氣特殊)、「白斬放山雞」(雞肉結實有甜味)。分量實在,價格合理。環境就是簡單乾淨的家庭式,別期待裝潢。
    • 地址: 不在主街上!從福興宮旁的巷子(茶香巷)往上走約100公尺右側。
    • 營業時間: 中午11:30 - 14:00;晚上17:00 - 19:30(賣完可能提早收)。
  4. 高海拔茶鋪「霧裡摘星」

    • 介紹: 來高山不喝茶說不過去。這間茶鋪老闆自己家裡有茶園(海拔夠高!)。店小小的,但茶樣很多。老闆樂意分享,會根據你喜好泡給你試喝。高山烏龍清冽甘甜紅茶帶點花果蜜香,都很棒。買點茶葉當伴手禮很適合(價格比山下合理多了),也可以單點一杯坐門口小凳慢慢品,看人來人往。
    • 地址: 主街前段,靠近停車場方向(綠色招牌)。
    • 營業時間: 大約早上10:00 - 傍晚6:00。

必買伴手禮(帶點山味回家)

離開高山老街,總想帶點什麼回去延續那份記憶。這些我覺得值得:

  • 高山茶葉: 這絕對首選!找像「霧裡摘星」這種自家有茶園的小茶行,品質比較有保障。買散裝或簡易包裝的就好,那種過度包裝的觀光禮盒,價錢都灌在盒子上了。
  • 馬告相關製品: 山胡椒「馬告」是這裡的特色香料。馬告鹽馬告辣椒醬都很特別,帶點檸檬香茅的香氣,煮湯、炒菜灑一點,風味立體。買小罐裝試試看。
  • 手工黑糖薑塊: 山上溼氣重,老一輩靠這個驅寒。純黑糖加上老薑熬製,切成一塊塊。冬天泡熱水喝,薑辣夠勁,黑糖溫潤,比市售薑茶包好喝一百倍!很多雜貨店或農產攤都有。
  • 原生種小米/紅藜: 當地山區小農種植的。顆粒小但香氣濃,煮粥或飯時加一把,營養又好吃。包裝通常很樸實。
  • 木雕小物: 老街上有幾間工作室,老師傅用在地木材(如肖楠、樟木)雕刻小動物、茶則、杯墊等。雖然不便宜,但手工痕跡溫潤,很有溫度。支援一下傳統工藝吧!
高山老街伴手禮比較懶人包
品項 特色/推薦原因 哪裡買 價位參考 (約略)
高山茶葉 (烏龍/紅茶) 清香甘甜,在地核心產區 霧裡摘星等小茶行 NT$600 - NT$1200/半斤 (看等級)
馬告鹽/馬告辣椒醬 獨特山胡椒香氣,增添料理風味 農會超市、特產店 NT$150 - NT$250/罐
手工黑糖薑塊 真材實料,驅寒暖身,古早味濃厚 傳統雜貨店、攤販 NT$100 - NT$180/包
原生種小米/紅藜 營養價值高,小農栽種香氣足 農會超市、小農市集 NT$80 - NT$150/小包
手工木雕小物 溫潤手感,支援在地工藝 巷弄內獨立工作室 NT$300起跳 (看大小複雜度)

住宿(睡在山嵐裡)

想真正感受高山老街早晚寧靜的美,住一晚絕對必要。霧鎖山城的清晨,人聲未起時,那份空靈感無價。推薦幾間不同風格、我住過或認真考察過的:

  1. 老街山嵐民宿

    • 地址: 老街核心區(桂花巷內)。
    • 特色 & 價位: 由老屋改建,房間數少(就三間),非常搶手!最大賣點是房間窗戶直接面對山谷,清晨看雲霧像河流般流淌。木造結構,隔音普通(老屋通病),但氛圍感滿分。老闆親切像鄰居。平日約 NT$3,200 - NT$4,200,假日 NT$4,200 - NT$5,500(含簡單早餐)。*難訂指數爆表,務必提前!*
  2. 雲端小棧

    • 地址: 距離老街入口步行約8分鐘的上坡路。
    • 特色 & 價位: 視野開闊!房間和餐廳都擁有180度山景,看日出、夕陽、夜景都一流。現代簡約設計,乾淨舒適。老闆娘手作早餐用心。房間稍大,適閤家庭。平日約 NT$2,800 - NT$3,800,假日 NT$3,800 - NT$4,800(含豐盛早餐)。
  3. 茶香居

    • 地址: 老街後段安靜角落(靠近觀景小徑)。
    • 特色 & 價位: 顧名思義,以茶為主題。老闆愛茶,公共空間可泡茶聊天。房間佈置樸素溫馨,有些房型有小陽臺。價格相對親民。缺點是部分房間窗外景觀較普通。平日約 NT$2,200 - NT$3,000,假日 NT$3,000 - NT$3,600(含簡單早餐)。
  4. 簡單生活揹包客棧

    • 地址: 近公有停車場(步行1分鐘)。
    • 特色 & 價位: 預算有限或獨行俠的好選擇。乾淨的揹包床位(有布簾)和少量雙人雅房。公共廚房、交誼廳俱全,方便認識同好。老闆資訊豐富。床位平日約 NT$700/人,假日 NT$850/人;雅房平日約 NT$1,600,假日 NT$2,000(不含餐,可自煮)。
高山老街住宿比一比
名稱 最大亮點 適合誰 價位帶 (雙人房/晚, 含稅)
老街山嵐民宿 老街心臟、無敵山景房、老屋氛圍 情侶、重氛圍者 NT$3,200 - NT$5,500
雲端小棧 絕佳全景視野、現代舒適、早餐優 家庭、攝影愛好者 NT$2,800 - NT$4,800
茶香居 茶主題、寧靜位置、價格實在 小資族、愛茶人士 NT$2,200 - NT$3,600
簡單生活揹包客棧 高CP值、揹包床位、交流空間 揹包客、獨行旅客 床位 NT$700~850 / 雅房 NT$1,600~2,000


一日遊行程建議(避人潮攻略)

想一天玩透高山老街又不走馬看花?照我這樣走,精華都能抓到,還避開最擠時段:

  • 08:30 - 09:30 交通 & 停車: 一定要早到! 這時公有停車場還有機會有位子。停好車,深呼吸,空氣涼涼的好舒服。
  • 09:30 - 11:00 晨光漫步主街: 店家剛開門,人潮還沒湧入。好好欣賞老街屋的立面細節,拍下無人空景。逛逛還沒被擠爆的小店。先去「阿婆的草仔粿」買幾個(晚點就沒了!)。
  • 11:00 - 12:00 探訪後巷小弄: 主街人開始多,撤退!鑽進「桂花巷」、「茶香巷」。感受寧靜,拍拍紅磚牆、階梯、小盆栽。運氣好能遇見曬太陽的貓。
  • 12:00 - 13:30 山野午餐: 走去「山野廚房」吃在地合菜(記得先訂位或早點到免得沒位)。吃飽喝足。
  • 13:30 - 14:30 福興宮 & 故事館: 回到主街,參拜一下福興宮,感受信仰力量。有興趣再快速逛逛故事館。
  • 14:30 - 16:00 觀景臺賞景 + 下午茶: 找間有觀景臺的茶館(很多家二樓都有),點杯高山老街產的茶(或豆香居的豆花),坐下來。這是最享受的時刻!看山、看雲、看腳下的老街屋頂,發呆放空。這才是高山老街的精髓啊!(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不,是為了享受當下!)
  • 16:00 - 17:30 伴手禮採購: 這時主街人潮稍微散去(一日遊的準備下山了)。悠哉地挑選伴手禮:茶葉(去「霧裡摘星」)、馬告製品、黑糖薑塊...
  • 17:30 離開 or 留宿: 如果想看夕陽山景或體驗清晨雲霧,強烈建議住一晚!開車下山請小心,山路昏暗。

Q&A(旅人常見疑問)

  • Q:高山老街什麼季節去最好?雨季會不會很麻煩?

    A: 說實話,各有千秋。春秋(3-5月,9-11月)氣候最宜人,不冷不熱,看到雲海的機會也高。冬天(12-2月)冷,但很有蕭瑟的詩意,運氣好能看到山頭一點白(雪),而且人少很多!夏天(6-8月)午後雷陣雨多,山路要小心,但山裡其實比平地涼快些。雨季(尤其颱風季)確實麻煩,山路可能落石坍方,老街也濕漉漉。我個人偏好秋天,天空藍、雲海美、氣溫剛好。記得,山上天氣變臉快,雨具全年必備

  • Q:適合帶長輩或小孩去嗎?會不會太累?

    A: 主街本身是平的,推娃娃車或長輩慢慢走都沒問題。但重點來了:那些最有味道的後巷小弄,很多是階梯!陡度不一,有些還蠻陡的(像茶香巷上去那段),對膝蓋不好或太小的小孩就比較辛苦。可以選擇性地走坡度緩的巷子(像桂花巷入口那段)。住宿選有電梯的(雲端小棧好像有)或靠近路邊的(茶香居、簡單生活)。行程別排太趕,多休息。整體來說,主街區域對長輩小孩友善,但要深入探索後山巷弄,就得評估體力了

  • Q:除了逛老街吃東西,附近還有什麼推薦的景點嗎?

    A: 當然有!如果時間夠,開車或包車可以去這些地方:

    • 森林遊樂區: (約30-40分鐘車程)有壯觀的神木群和舒適的森林步道,吸收芬多精。
    • 農場: (約20分鐘車程)季節對的話可以採高麗菜、水蜜桃等高山蔬果,體驗農趣,風景也很棒。
    • 古道: (起點就在老街附近)如果體力好,喜歡健行,這條古道風景原始優美,但需要一定腳力,請衡量自身狀況。建議出發前查詢路況。這些點搭配高山老街,就能安排個充實的兩天一夜小旅行了。

看著窗外又飄起的山嵐,這次的高山老街記憶,大概就像杯泡開的烏龍茶,香氣會慢慢沉澱下來吧。它沒有九份的華麗夜景,沒有鹿港的熱鬧廟會,但那份遺世獨立的靜美,還有隱藏在巷弄轉角的生活痕跡,才是讓人想一再回來的原因。下次,我想在霧最濃的清晨,再去那條安靜的後巷走一走。也許,你會在那裡遇見我呢?(當然,記得買阿婆的草仔粿!)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