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溪和平禪寺:參訪指南、周邊景點、住宿與美食全攻略

發佈時間: 更新時間:

身為一個在臺灣島嶼上揹包走了十幾年的旅人,我總愛鑽進那些名氣沒那麼響亮、卻能真正觸動心靈的角落。這次,我把腳步停在了大溪,不是為了擠滿觀光客的老街,而是衝著一座藏在蜿蜒山路盡頭、古樸而莊嚴的寺院而來——沒錯,就是那座讓我忍不住想細細訴說的 大溪和平禪寺。說真的,第一次在地圖上發現它時,我還挺訝異,大溪除了豆乾和木藝,居然藏著這樣一處佛門清淨地?好奇心驅使下,我踏上了這趟尋訪之旅。老實說,要不是在地朋友提起,我可能永遠錯過這個寶藏。

大溪和平禪寺 的歷史淵源,真要挖起來,其實帶著點傳奇色彩。它不是那種動輒幾百年的超級古剎,但它的誕生,卻與一位充滿傳奇性的高僧——「慈航菩薩」密切相關。慈航法師,這位民國初年的大師,一生致力於僧伽教育與慈善救濟,名聲響亮。我們現在看到的 大溪和平禪寺,據說最初的發想,正是源於慈航法師當年在南洋等地弘法時,深感需要一座能培養僧才、穩定弘法的道場。這個心願,後來由他的弟子們,特別是接續其志業的法師們,在臺灣落地生根。

最初,寺廟的雛形其實在桃園市區一帶(舊名「鎮南宮」),後來為了尋求更清幽、更適合修行的環境,才在信徒的支援下,於民國五十幾年(1960年代)左右,千挑萬選,最後相中了現在大溪這片群山環抱、翠綠蓊鬱的福地。當時遷建的過程,想必耗費了無數心血與物力,想想那個年代的交通和物力,能把磚瓦木石運上山,真不是件容易事。從那時起, 大溪和平禪寺 便在此紮根,歷經數十年的風雨和不斷建設,才逐漸形成我們今日所見的莊嚴規模。它不僅是宗教信仰的中心,更承載了延續慈航菩薩「教育、文化、慈善」精神的使命。每次想到這座寺廟是這樣一點一滴、篳路藍縷地建立起來,就覺得格外珍貴。

大溪和平禪寺 開放資訊一覽

專案 資訊 備註
開放時間 每日 07:00 - 17:00 全年無休,隨時歡迎參訪
大殿參拜 隨時開放 (07:00-17:00) 莊嚴肅穆,請輕聲細語
圖書館閱覽 週二至週日 09:00 - 16:00 週一休館,僧眾內部整理
大悲殿抄經 週六、日 13:30 - 16:00 靜心體驗,免費提供紙筆 (需預約詢問)
特別法會活動時間 不定時舉行 建議行前電話詢問 (03-387-5261)
最佳參訪時段 平日午後週日早晨 避開團體客,享受清幽

想在週末來趟清心之旅?放心,大溪和平禪寺 大門天天敞開!從清晨七點到傍晚五點,你隨時可以走進來感受那份寧靜。說實在的,避開人潮的平日下午或是週日一大早,那份清幽感真的無可取代,蟲鳴鳥叫伴著誦經聲,特別能讓人靜下來。記得有一次週六中午到,剛好遇到寺裡舉辦活動,人聲有點熱鬧,雖然氣氛很好,但跟我期待的靜謐有點落差。所以啊,想要安安靜靜跟佛祖說說話、或是單純放空看山景,挑對時間真的很重要


怎麼到大溪和平禪寺?

這個問題在我第一次規劃時也卡關了一下。它不在大溪最熱鬧的市中心,而是隱身在通往慈湖、復興鄉方向的臺7線(北橫公路)約 9.5 公里處,地名是「美華裡」。老實說,地點不算太偏僻,但自己開車或騎車絕對是「最推薦!最方便!」的方式。

  • 自行開車/騎車: 這絕對是首選。導航設定「大溪和平禪寺」很清楚就能帶到。 從大溪老街或慈湖方向過來,沿著臺7線走,你會先看到「慈湖陵寢」(很多遊覽車那裡),繼續往復興鄉方向開,大概再過10-15分鐘車程(山路彎曲,別開太快),注意看右邊,一個不算太張揚但也不難找的入口就到了。寺前有個不算很大的停車場,平日絕對夠停,假日早點來比較保險(那次週六下午來差點找不到位子!)。騎機車的話更方便,停車靈活許多。
  • 大眾交通工具: 說真的,這點有點挑戰性,也是我覺得 大溪和平禪寺 對揹包客比較不友善的地方。桃園客運有班車往復興鄉(例如5105、5106、5093等路線),理論上在「美華」站下車,但... 班次真的不多! 下車後還得走一小段上坡路(大約10-15分鐘)。出發前務必上桃園客運官網查清楚最新班次時刻表,而且回程的班車更要算準時間,不然等車等到天荒地老是很有可能的(我就差點吃過這悶虧!)。搭計程車也是一種選擇,可以從大溪市區叫車上來,但費用當然會貴一些。

坦白說,如果你是專程想來 大溪和平禪寺 參訪,強烈建議還是開車或騎車上來比較省時省力,把精力留給好好感受寺廟的氛圍吧!搭公車雖然省錢,但時間成本和等車的不確定性,可能會影響你參訪的心情。另外,山區天氣變化快,尤其午後容易起霧或下雨,騎車要特別注意安全,開車也要小心慢行。記得有一次下山時突然起濃霧,能見度超低,開得我心驚膽跳!


走進禪寺重點看什麼?

走進 大溪和平禪寺,雖然沒有龍山寺那種幾百年古剎的斑駁滄桑,但整體規劃嚴謹,環境清幽,建築宏偉而不張揚,自有一種沉穩的力量。這裡沒有過度的商業氣息,就是實實在在一座修行道場。以下幾個點,是我覺得絕對不能錯過的:

  1. 巍峨莊嚴的大雄寶殿: 這絕對是核心!一走進寺廟範圍,很難不被這座氣勢恢弘的主殿吸引。殿內供奉的是三寶佛——釋迦牟尼佛、藥師佛和阿彌陀佛。佛像金身肅穆莊嚴,仰頭看時,內心自然生起一份恭敬寧靜(提醒:進殿記得脫鞋,保持安靜哦!)。老實說,大殿的建築雖新,但維持得很好,空間感十足,光線透過窗櫺灑落,特別有感覺。跪拜時,木地板的涼意和空氣中淡淡的香火味,瞬間就能讓人浮躁的心沉澱下來。
  2. 慈悲肅穆的地藏殿: 位於大殿右後方。地藏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大願深入人心。這裡的地藏菩薩像,面容慈悲中帶著堅毅,兩旁還有道明和尚與閔公長者的塑像。有時候會看到信眾在這裡默默誦經或祈禱,氣氛格外肅穆。我自己每次來,總會在這裡多停留一會兒,靜靜感受那份撫慰人心的力量。
  3. 靜心抄經的大悲殿: 這是我個人最喜歡的一處空間!大悲殿通常比較安靜,裡面供奉著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最棒的是,這裡提供免費的抄經紙筆(週末下午時段較確定有開放)。挑個靠窗的位置坐下,一筆一畫抄寫心經,窗外綠意映入眼簾,耳邊只有筆尖摩擦紙張的沙沙聲和自己呼吸的聲音。那種專注當下、煩惱暫拋腦後的感覺,簡直是都市人最好的心靈SPA! 免費體驗,效果無價!
  4. 開闊山景的觀景平臺: 從大雄寶殿側邊或後方,通常能找到不錯的視野。 大溪和平禪寺 地勢較高,天氣晴朗時,望向遠處層層疊疊的山巒,景色相當開闊。特別是午後陽光灑在山頭,雲霧繚繞時,美得像幅畫。找張石椅坐下發呆、吹吹山風,非常愜意。帶本書來這裡讀,效率可能不高(因為會一直分心看風景),但心情絕對放鬆!
  5. 清幽的庭院步道與花木: 寺廟範圍內種植了不少花草樹木,維護得很整潔。有幾條小徑可以隨意走走,環境非常清幽。山茶花、杜鵑開花的季節來,會更漂亮。這裡的蟲鳴鳥叫聲特別清晰,是天然的背景音樂。我特別喜歡找個樹蔭下的角落坐著,單純聽聽大自然的聲音,什麼都不想。


逛完寺廟別急著走!大溪和平禪寺周邊可是藏了不少好去處:

  • 慈湖紀念雕塑公園(前慈湖陵寢)
    • 介紹: 這個地方太有名了!就在 大溪和平禪寺 下山往大溪方向開車不到10分鐘的地方。以前是停放蔣公靈柩的地方,現在則轉型成一個超大型的露天雕塑公園。園區裡擺放了數百尊從全臺各地拆除下來的蔣公銅像,形態各異,有騎馬的、站著的、坐著的,形成一種非常特殊、略帶荒謬卻又反映歷史變遷的奇特景觀。真的很適合散步走走看看,感受一下這段特殊的臺灣記憶。停車方便,有乾淨的公廁。
    • 地址: 桃園市大溪區復興路一段1097號。
    • 交通:大溪和平禪寺 下山沿臺7線往大溪方向開,約5-10分鐘車程,左手邊超大停車場非常明顯。公車也可達(班次較多)。
    • 營業時間: 全年開放,雕塑公園區域 08:00 - 17:00。衛兵交接儀式(陵寢前)時間不一定,想看最好先查官網。
  • 大溪老茶廠
    • 介紹: 這個點我好愛!隱藏在山林間的日治時代老茶廠,建築本身融合了臺、日、英式風格,藍灰色的窗櫺是經典標誌(拍照超好看!)。內部保留了許多古老的製茶機械,空間挑高寬敞,光影變化極美。現在由「臺灣農林」經營,轉型成充滿文青氣息的觀光茶廠。可以免費參觀(部分割槽域需預約導覽或付費體驗),瞭解臺灣茶業歷史,在二樓的靜水池畔喝茶看書發呆,十分享受。他們的茶葉蛋和飲品也很受歡迎。
    • 地址: 桃園市大溪區新峰裡1鄰復興路二段732巷80號 (注意:入口巷子較小,別開過頭)。
    • 交通:大溪和平禪寺 繼續沿臺7線往復興鄉方向開,約 15分鐘 車程,注意看右邊「大溪老茶廠」的指標。開車最方便。
    • 營業時間: 平日 10:00 - 17:00,假日 10:00 - 17:30 (最後點餐/入園時間16:30)。週三公休! 別撲空。
  • 百吉隧道 & 總督府步道(舊百吉隧道)
    • 介紹: 想輕鬆走走山林步道?這個點很適合!就在往復興鄉的路上,快到慈湖之前。百吉隧道現在是明亮的車行隧道,旁邊保留了一段舊的「總督府步道」和封閉的舊百吉隧道。步道平緩好走(大約20-30分鐘可走完),綠蔭濃密,舊隧道口保留著歷史痕跡,拍照很有味道。是個適合全家大小、輕鬆親近自然的選擇。完全免費!
    • 地址: 桃園市大溪區臺7線上(約5K處),慈湖與大溪之間。
    • 交通:大溪和平禪寺 下山往大溪方向開,約 5-8分鐘,注意看右邊有停車場和步道入口標示。開車最方便。
    • 營業時間: 戶外步道,全天開放(建議白天前往)。


想在附近住一晚?這些住宿點離大溪和平禪寺不遠:

  • 大溪笠復威斯汀度假酒店
    • 介紹: 這絕對是大溪地區的頂級奢華度假選擇!設施超豐富:高爾夫球場、超大露天泳池(有兒童滑水道)、完善的SPA中心、多間餐廳酒吧(自助餐很有名)。房間寬敞舒適,景觀視野好。非常適合家庭度假或想要徹底放鬆享受設施的人。當然,價格也是頂級的。雖然離 大溪和平禪寺 有點距離(開車約20-25分鐘),但如果你追求高品質的度假體驗,這是首選。
    • 地址: 桃園市大溪區日新路166號。
    • 交通: 位於大溪市區邊緣,靠近國道三號大溪交流道。從 大溪和平禪寺 下山後,需開車經市區前往,約20-25分鐘。有提供接駁車服務至高鐵桃園站/桃園機場,需預約。自駕最方便。
    • 營業時間: 全天。入住時間 15:00 後,退房時間 11:00 前。
  • 慈湖民宿群(多家可選)
    • 介紹: 在慈湖周邊的「前慈湖」地區(靠近慈湖紀念雕塑公園),散落著許多特色民宿。這些民宿規模通常不大,但各有風格,有的走溫馨家庭風,有的設計感十足,也有的擁有不錯的山景或田園景觀。價格相對威斯汀親民許多,且鄰近慈湖雕塑公園、後慈湖(需申請)、百吉林蔭步道等景點,環境清幽。對於想深度遊玩慈湖周邊、預算有限或喜歡民宿溫馨感的旅人來說,是很好的選擇。距離 大溪和平禪寺 非常近!開車下山 5-8分鐘 就到。
    • 地址: 桃園市大溪區復興路一段鄰近慈湖雕塑公園區域(各民宿地址不同,訂房時確認)。
    • 交通: 位於臺7線旁,慈湖紀念雕塑公園對面或周邊巷弄內。從 大溪和平禪寺 過來超級近(5-8分鐘車程),前往大溪老街也方便(約10分鐘)。公車「慈湖(雕塑公園)」站就在附近(班次較少)。
    • 營業時間: 各民宿入住/退房時間不同,通常入住 15:00-18:00,退房 11:00 前。需提前與民宿確認。
  • 大溪老街周邊旅館(多家連鎖品牌)
    • 介紹: 如果想要交通最便利、生活機能最好,選擇大溪老街周邊的連鎖商務旅館或汽車旅館就對了。這裡有像「桃園大溪住都大飯店」、「大溪河岸童話森林民宿」(靠河邊)、或一些乾淨的商務旅館和汽車旅館(如:探索汽車旅館大溪館)。優點是下樓就能逛老街、吃美食,購物補給都方便。缺點是少了點山林的清幽感,開車上 大溪和平禪寺 需要 15-20分鐘。適合主要行程安排在大溪市區,只想抽空上山參訪寺廟的旅客。選擇多樣,價格區間大。
    • 地址: 桃園市大溪區市區範圍內,靠近和平路、康莊路等主要道路。
    • 交通: 地點就在市中心,步行可達大溪老街。開車前往 大溪和平禪寺 約15-20分鐘。公車總站也在附近,但往 大溪和平禪寺 方向的班次較少。
    • 營業時間: 全天。入住時間通常 15:00 後,退房時間 11:0012:00 前(各旅館規定不同)。


參訪大溪和平禪寺,這些小細節幫你玩得更順暢:

  • 衣著得體: 這是佛寺,基本的尊重要有。別穿得太暴露(像細肩帶背心、迷你短褲、拖鞋...),簡單整潔的休閒服裝最合適。進大殿記得脫鞋,這個千萬別忘!
  • 保持寧靜: 這裡是修行的地方,輕聲細語是基本禮貌。避免大聲喧嘩、嘻笑追逐。手機鈴聲記得關靜音,講電話請到寺外空曠處。安靜下來,你才能真正感受到寺廟那份獨特的安定力量。
  • 尊重儀軌: 如果想參拜,可以觀察一下其他信眾的作法,或者簡單雙手合十行禮即可。沒人強迫你一定要拜,但站在大殿內時,避免用手指直接指佛像。保持恭敬的心態就好。
  • 拍照適度: 寺廟建築外觀通常可以拍照(尤其開闊的庭院和山景),但大雄寶殿內部、佛像特寫、正在誦經的師父或信眾,絕對不要拍照或攝影! 這是基本尊重。拍照前最好留意一下是否有禁止攝影的標示,或直接詢問寺方人員。我習慣進殿就完全不拿手機出來,專心感受當下。
  • 環境維護: 垃圾不落地!寺廟通常有設定垃圾桶,請務必丟到指定位置。別帶外食在寺廟主要建築區內食用(尤其是葷食),可以在外面休息區或停車場附近處理。愛護這片清淨地。
  • 山區氣候: 山上天氣變化快,尤其午後容易起霧或下雨。務必帶件薄外套,最好再帶把摺疊傘或輕便雨衣。鞋子也建議穿好走的(因為寺內有些階梯和坡道),別穿高跟鞋或難走的涼鞋。開車下山時,霧大請務必開大燈、霧燈,放慢車速,安全第一!
  • 飲食補充: 大溪和平禪寺 內並沒有提供公開的餐飲販售給一般遊客(僧眾有齋堂,但非對外開放餐廳)。建議自備輕食和飲用水(記得垃圾帶走!),或者參訪完後下山到大溪市區,選擇就非常非常多啦!


參訪結束美食推薦

逛完寺廟,肚子餓了怎麼辦?別擔心,下山回到大溪市區,美食多到吃不完!參訪 大溪和平禪寺 後,直接衝大溪老街飽餐一頓最實際:

  1. 大溪豆幹(必吃!): 這不用多說,是大溪的靈魂!老街上林立著許多老字號:黃日香、黃大目、廖心蘭、萬裡香等等。每家各有特色,有的標榜遵循古法,有的強調獨門滷汁。除了真空包可以帶回家,現滷熱騰騰的「現切豆乾」更是絕品!黑豆乾、素雞、素肚、百頁豆腐... 淋上特製醬油膏、辣椒醬,再加點香菜,簡單卻超級美味(而且便宜!)。我個人偏好 黃日香本舖 的現切豆乾和各種滷味,滷得夠透,香氣十足(但也有人覺得偏鹹)。邊走邊吃,就是大溪的味道!
  2. 老阿伯現滷豆乾: 這家店名氣超大!位置在普濟路路邊(不在和平路老街主街上)。賣的東西很簡單:就是豆乾、素肚、百頁、黃金蛋等幾樣,現點現切。最大特色是那香氣逼人、顏色深褐的滷汁,搭配特製的帶點微酸的醬油膏和朝天椒辣椒醬,風味獨特,排隊人潮總是很長。缺點是價格比老街其他家稍高,且常常要排隊。值不值得?見仁見智,但確實是體驗大溪豆幹的一種「名店」方式。
  3. 金字塔三角湯圓(老店三角湯圓):大溪特色小吃!糯米外皮做成三角錐狀,裡麵包著鹹香的肉燥筍幹餡,放在大骨湯裡煮。外皮Q軟有嚼勁,內餡鹹香夠味。老街上的「金字塔三角湯圓」中央路上的「老店三角湯圓」 都很有名。個人偏好金字塔的口感,湯頭也比較清爽。冬天來一碗,暖心又暖胃。
  4. 月光餅(菜包餅): 這是我私心很愛的古早味點心!白白胖胖扁圓形的餅,外皮是軟Q的糯米皮,內餡是甜甜的綠豆沙或芋頭泥,上面蓋個紅印。吃起來不甜膩,冰冰涼涼的尤其爽口。老街上很多賣豆乾的店家也會兼賣(如黃日香),通常放在玻璃櫃裡。當伴手禮或自己解饞都不錯。
  5. 江家古早味花生糖: 喜歡傳統甜食的別錯過。現場手工製作,可以看到師傅在木板上「拉」麥芽糖和花生粉的過程。花生糖香脆不黏牙,麥芽糖的甜香和花生香氣結合得恰到好處。買剛做好的微溫狀態最好吃!也有賣切塊包裝好的。記得有一次買了帶回家,結果忍不住在路上就吃掉半包...
  6. 大溪橋頭阿嬤碗粿: 如果在午餐時間下山,想吃點正餐,這家老店是個好選擇(位置靠近大溪橋頭)。賣的是傳統的米製食品:碗粿(鹹的,淋醬油膏)、米苔目湯(鹹湯)、草仔粿(鹹/甜餡)等。口味樸實,用料實在,價格便宜。碗粿口感扎實綿密,米苔目湯清爽。是體驗在地人日常小吃的選擇。

坦白說,大溪老街的美食選擇太豐富,以上只是冰山一角。還有許多賣豆花、肉圓、蚵仔麵線、古早味冰品的小攤,等著你自己去發掘!大溪和平禪寺 的清心之旅,配上老街的美食饗宴,就是一趟完美的身心靈充電行程了。


Q&A 常見問題快速答

Q:大溪和平禪寺適合帶小孩去嗎?

A: 適合!寺廟環境清幽、空間開闊,沒有危險地形。但重點是要教導孩子保持安靜、尊重場合。寺廟不是遊樂場,請家長務必看管好小孩,避免喧嘩跑跳。對孩子來說也是一種禮儀的學習。

Q:寺裡有提供素食嗎?

A: 大溪和平禪寺 本身主要作為修行道場,其齋堂是供僧眾及共修法會時使用,並沒有對外開放為餐廳提供素食給一般遊客享用。建議自備簡單乾糧飲水,或下山到大溪市區再覓食。

Q:參拜需要準備香油錢嗎?

A: 完全隨喜!沒有硬性規定。 寺廟入口處或大殿旁通常設有功德箱,如果參拜後心有所感,想要添點香油錢隨喜贊助寺廟維護,是表達心意的方式。但即使不投入香油錢,只要心存恭敬,一樣歡迎入內參觀靜坐。重點在於心意而非金額。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