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喲,說到這東港市場啊,我這個愛吃鬼的心臟就砰砰跳!每次一想到那撲鼻而來的海潮香氣,還有攤位上閃著光的新鮮漁獲,口水就完全控制不住。這次,說什麼也要把我這些年在東港市場打滾的心得,好好整理出來分享給大家。相信我,這裡絕對不只是個買魚的地方,是座活生生的美食寶藏島!
目錄
出發前必看!交通&停車場攻略
要去挖寶,總得先順利抵達對吧?東港市場的核心區域就在東港鎮中心,以東港漁港漁產品直銷中心(就是那個有名的華僑市場)為中心向外擴散。開車的朋友,直接導航「東港漁港漁產品直銷中心」就對了。
講到停車,這真的是許多人心中的痛點,尤其假日!市場周邊的免費公有停車格(像中正路、光復路、新生一路上那些),假日早上九點過後,幾乎別妄想有位子。我自己吃過太多次悶虧,繞了三四圈找不到位子,整個興致都沒了。後來學乖了:
-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 想輕鬆停免費公有格?請務必在早上八點半前抵達!越早越好。
- 付費停車場是救星: 如果睡過頭了(像我常常不小心),別掙扎了,直接開往新生路上的付費停車場。雖然要花點小錢(印象中一次約50-100元,看時段和假日),但省下繞圈圈的時間和油錢,還能保存戰鬥力吃美食,值得啦!
- 機車族相對友善: 騎機車的朋友就幸福多了,市場周圍巷弄邊找找白線區域停,通常還是有機會找到空位的。不過還是那句老話:早點到,煩惱少!
- 搭大眾運輸: 搭乘客運到東港轉運站下車,步行到市場大約15-20分鐘。懶得走?轉運站附近也有計程車可以搭,跳表過去很快。
記得啊,出發前先查好路況,假日東港大橋偶爾會塞一下(尤其有活動時),給自己多抓點時間彈性。
掌握黃金時間!營業時間大解析
想體驗真正的東港市場魅力?那你絕對要搞懂它的「時區」!這裡的節奏可是跟太陽公公掛鉤的。
真正的內行時段:清晨破曉時分 (約莫凌晨4點多 - 早上7點前)
這時間,天都還沒全亮,空氣中瀰漫著濃濃的、混合了海水鹹味和漁獲鮮腥的氣息。東港漁港漁產品直銷中心後方的卸貨碼頭區域,才是真正批發交易的戰場!燈火通明,拍賣員的吆喝聲、漁工們搬運的聲響此起彼落。一箱箱剛下船、甚至還在活蹦亂跳的現流仔(超級新鮮的魚獲)就在眼前交易。那個活力,那個鮮度,震撼力十足!這時間來,你可以親眼看到、感受到漁港的生命力。不過,這主要針對盤商和餐廳業者採購,一般散客想買,得看攤販有沒有零售意願,或者找熟識的攤位。純粹感受氣氛也很值得!
觀光客&散客採買黃金時段:華僑市場營業時間 (依季節略調整,通常約10:00-20:00)
我們一般認知的東港市場美食核心——東港漁港漁產品直銷中心(華僑市場),大多攤位是從早上10點左右開始營業,一路開到晚上。假日中午過後是人潮巔峰期,想吃熱門攤位,要有排隊的心理準備。想要舒服點逛,建議平日來,或假日早上10點開門就衝!
周邊傳統市場 (東隆宮周邊街巷攤販):
華僑市場外圍,通往東隆宮一帶的巷弄裡,也有很多固定或流動攤販,販售蔬菜水果、熟食、肉類、雜貨等等。這些傳統攤販的營業時間比較早,大約清晨5、6點就陸續開始,到中午或下午1、2點左右收攤。想吃像肉粿、雙糕潤這類傳統早餐或點心,就得抓這個早上的時間過來。
簡單結論:
- 感受漁港魂: 看漁獲拍賣 → 凌晨4、5點到7點前 (主要在碼頭區)。
- 搶最新鮮生魚片/海鮮: 逛華僑市場 → 開門時間 (約10點) 就衝進去!越早鮮度越保證。
- 買傳統熟食點心: 逛外圍傳統市場攤販 → 早上到中午時段 (建議10點前)。
- 純觀光逛吃: 華僑市場 → 避開假日中午尖峰,選擇平日或假日早/晚。

老饕帶路!東港市場必吃美食推薦Top 10(附地圖攻略)
好啦好啦,我知道大家最期待這個!在東港市場打滾多年,踩過雷也挖到寶,以下這10攤,都是我真心推薦、反覆回購的愛店。資訊都幫你整理好了,照著吃就對啦!
推薦店家1:瑞字號旗魚黑輪- 介紹: 這家絕對是東港市場的超級人氣王!隊伍沒斷過就知道。現點現炸,外層魚漿裹得恰到好處,炸得金黃酥脆。咬下去,喀滋一聲,裡面是熱騰騰、無比鮮甜的旗魚肉漿,還藏著一整顆水煮蛋!口感超級豐富,魚漿的鮮、雞蛋的香完美融合。我每次來,不管隊伍多長,最少買兩支!冷掉也好吃(但當然現炸最讚)。
- 地址: 東港漁港漁產品直銷中心 (華僑市場) 內,攤位編號通常在中間區域顯眼位置(認排隊人潮最快)。
- 營業時間: 配合市場,約10:00-18:30(或賣完),假日太晚去可能賣光。
- 價位: 旗魚黑輪 一支 NT$20。銅板價,超值!
- 介紹: 想吃頂級生魚片?來華僑市場找「王匠」準沒錯!攤位上琳瑯滿目的漁獲,每日現流、新鮮看得見。特別是他們的黑鮪魚(尤其當季時),油脂豐腴,入口即化,那個鮮甜度真的讓人難忘。老闆刀工細膩,厚切給得很有誠意。除了單點生魚片,也有握壽司、丼飯等選擇。海膽也非常鮮甜。價格雖不是最便宜,但品質絕對對得起價位,吃過就會懂那種鮮味的差距。我通常會點綜合生魚片再加一兩樣當季特選。
- 地址: 東港漁港漁產品直銷中心 (華僑市場) 內,靠海側(面向碼頭)攤位,位置算顯眼。
- 營業時間: 約10:00-19:00(依當日漁獲售完為準)。
- 價位: 綜合生魚片 (約12片) NT$200 - NT$350 (看魚種組合);單項生魚片依時價(如黑鮪魚大腹可能NT$400/份起);握壽司一貫NT$40起。建議預算抓NT$300/人起跳吃比較過癮。

推薦店家3:東港邱家雙糕潤
- 介紹: 這可是東港市場最具代表性的伴手禮點心!邱家是超級老字號。雙糕潤是用糯米蒸製而成,一層黑糖一層原味(或加上其他口味),口感軟糯Q彈,甜而不膩,帶著樸實的黑糖香氣。口味選擇很多:傳統黑糖、原味、紅豆、芋頭、芝麻… 我最愛傳統黑糖原味和芋頭口味。冰冰涼涼的吃,非常消暑解膩。離開東港前記得帶幾盒! 常溫可放兩天,冷藏可放更久。
- 地址: 在華僑市場外圍,通常位於東隆宮旁的中山路、光復路交叉口附近(有固定店面)。市場攤販有時也會看到,但認老店比較保險。
- 營業時間: 約07:00-17:00(或賣完)。
- 價位: 一盒約10入,價格約 NT$100 - NT$120 (看口味)。
- 介紹: 來東港市場沒吃過肉粿,別說你來過東港!這是絕對必吃的在地早餐/午餐。葉家也是排隊名店。肉粿是用在來米漿蒸成的白色粿仔,切成塊狀,淋上獨門濃郁羹湯,裡面有炒過的豬肉片、香腸片、櫻花蝦,最後撒上靈魂配料—香菜。羹湯有點勾芡,味道鹹香鮮美,帶點微微的甜味,櫻花蝦的香氣畫龍點睛。粿仔本身軟中帶點Q,吸附湯汁超好吃。記得加一點店家提供的辣椒醬(很夠味)!分量足,吃完很有飽足感。不過口味稍微偏甜,北部朋友可能會覺得不習慣,但我個人超愛!
- 地址: 在華僑市場外圍傳統市場區域(鄰近東隆宮),確切位置通常在朝隆宮附近的小巷弄(光復路三段朝隆宮旁巷子),問當地人最快。
- 營業時間: 只賣早上到中午! 約06:00-13:30(賣完為止),建議最晚11點前去。
- 價位: 一碗 NT$65 - NT$70。

- 介紹: 「飯湯」是屏東沿海鄉鎮的特色美食,尤其東港的更澎湃!這不是湯泡飯,而是將新鮮的海鮮(蝦子、小卷、魚肉)、肉類(三層肉)、蔬菜(高麗菜、芹菜珠)等豐富配料,加入大骨高湯熬煮成鮮甜的湯底,再淋在熱騰騰的白飯上。每一口都能吃到滿滿的料,湯頭鮮美清爽又飽足。在東港市場周邊,早上很多小吃攤或麵店都有賣飯湯,是當地人的日常早餐。隨便找一家人多的進去吃,通常不會踩雷。簡單樸實卻充滿海港風情的好滋味。
- 地址: 華僑市場外圍傳統市場巷弄內的早餐店、麵店多有販售(例如光復路三段、新生路一段周邊)。
- 營業時間: 只賣早上到中午! 約06:00-13:00。
- 價位: 一碗約 NT$70 - NT$90。
- 介紹: 除了瑞字號,市場裡還有其他幾攤旗魚黑輪也很有名,像「慶鴻」或「阿卿姐」。口味上各有擁護者。我個人的感覺是,瑞字號的魚漿口感比較鮮甜、裹的漿較薄酥脆;慶鴻和阿卿姐的魚漿也新鮮,但口感可能稍微扎實一點點,有的會包入高麗菜絲增加口感層次。都很好吃! 如果瑞字號排隊人龍太恐怖,轉戰這兩家也是不錯的選擇,不用排那麼久。可以都試試看找出自己最愛。
- 地址: 東港漁港漁產品直銷中心 (華僑市場) 內,攤位通常在瑞字號不遠處。
- 營業時間: 配合市場,約10:00-18:30(或賣完)。
- 價位: 一支 NT$20。

- 介紹: 這家也是在地老店,專門賣各種傳統米食粿類。除了上面提到的鹹肉粿(口味跟葉家類似),他們家的甜粿(年糕)超級有名!尤其是紅豆甜粿和黑糖甜粿,用料實在,紅豆顆粒飽滿綿密,黑糖香氣濃郁,口感Q軟不黏牙,是很多老東港人記憶中的味道。另外像碗粿(鹹)、發粿(甜)也很多人買。想帶點傳統點心回家,這裡是好選擇。
- 地址: 在華僑市場外圍傳統市場區域(鄰近東隆宮),新生一路或中山路上。
- 營業時間: 約06:00-12:00(賣完提早收)。
- 價位: 甜粿/碗粿一塊約 NT$35 - NT$50。
- 介紹: 華僑市場裡有好幾攤專門賣炸海鮮的!花枝丸、蚵嗲、蝦捲、炸花枝腳、炸地瓜… 琳瑯滿目。這些攤位很多都是現點現炸,油鍋滋滋作響,香氣逼人。我特別推薦炸花枝丸和蚵嗲。東港的花枝丸真材實料,咬得到花枝塊;蚵嗲則是裹上麵糊炸得金黃酥脆,裡面包著新鮮肥美的蚵仔和蔬菜(通常是韭菜或高麗菜),沾點醬油膏或甜辣醬,超滿足!看到哪攤順眼、食材看起來新鮮就試試,踩雷機率不高。
- 地址: 東港漁港漁產品直銷中心 (華僑市場) 內,有多攤分散各處。
- 營業時間: 配合市場,約10:00-19:00。
- 價位: 花枝丸一串(約3顆)NT$50;蚵嗲一個 NT$45 - NT$55;蝦捲一份(2條)NT$50。

- 介紹: 在充滿海味的市場裡,居然藏著一間氣氛不錯的咖啡廳!「阿瑪雷」就在華僑市場的二樓用餐區(入口處有樓梯上去)。吃了一圈鹹食炸物生魚片之後,想找個地方坐下來喘口氣、喝杯飲料解膩,這裡是很好的選擇。咖啡品質不錯(有手沖、義式),也有賣冰沙、氣泡飲、鬆餅等甜點。坐在窗邊還能看漁港風景。缺點是假日人也不少,可能需要等一下位子。算是市場行程中的小確幸休息站。
- 地址: 東港漁港漁產品直銷中心 (華僑市場) 二樓用餐區。
- 營業時間: 約11:00-18:00(依市場營業時間調整)。
- 價位: 美式咖啡 NT$90 - NT$100;拿鐵 NT$120 - NT$130;冰沙/氣泡飲 NT$120 - NT$160;鬆餅 NT$150 左右。市場裡相對偏高,但買個座位舒服。
- 介紹: 吃飽喝足要離開東港市場前,別忘了帶點乾貨伴手禮!市場內外都有不少攤販販售自製的魚鬆、櫻花蝦乾、扁魚乾、小魚乾等等。這些都是利用新鮮漁獲加工製成,品質通常不錯。櫻花蝦乾香氣濃郁,炒菜、拌飯、當零食都適合;魚鬆選擇更多,旗魚鬆、鮪魚鬆都很常見,鹹香下飯,買回家配粥或夾土司超棒。購買時可以試吃看看,比較一下鹹度、香氣、口感(要酥鬆還是帶點嚼感)和價錢,挑自己喜歡的。記得注意保存期限。
- 地址: 華僑市場內及周邊街道(特別是朝隆宮附近)皆有販售攤位。
- 營業時間: 華僑市場內攤位約10:00-19:00;周邊攤販約07:00-17:00。
- 價位: 魚鬆一罐(約300g) NT$180 - NT$250;櫻花蝦乾一包(約150g) NT$150 - NT$200 (價格差異大,多看幾家)。

東港市場必買海鮮選購攻略(季節/價格/推薦)
想在東港市場買新鮮海鮮回家料理?沒問題!這裡提供一份簡易指南:
季節 | 推薦海鮮 | 東港市場價格帶(公斤/台斤) | 老饕小叮嚀 |
---|---|---|---|
春季 (3-5月) | 櫻花蝦(盛產尾聲)、白鯧、午仔魚、黑喉、嘉鱲(真鯛)、花枝、小卷、白帶魚 | 櫻花蝦乾 NT$500-800 現流魚 NT$200-600 |
3-5月是櫻花蝦產季尾聲,乾貨品質好;春天魚種豐富,肉質細嫩! |
夏季 (6-8月) | 黑鮪魚(巔峰!)、鬼頭刀、飛魚、四破魚、鐵甲蝦(角蝦)、螃蟹(花蟹、三點蟹) | 黑鮪魚上腹NT$2000↑↑ 其他魚 NT$150-500 蝦蟹時價 |
黑鮪魚季!但要價不菲;夏季蝦蟹肥美,但價格波動大,多比價! |
秋季 (9-11月) | 紅目鰱(大目鰱)、赤鯮、白鯧(開始肥)、花蟹、處女蟳、沙蝦、文蛤 | 蟹類 NT$400-1000↑ 魚類 NT$250-600 貝類較平價 |
秋蟹最肥美!買蟹注意活力;貝類價格親民,煮湯炒菜都讚! |
冬季 (12-2月) | 烏魚、烏魚子、白鯧(最肥美)、黃魚、石斑類、蝦蛄(瀨尿蝦)、牡蠣(蚵仔) | 烏魚子天價! 白鯧NT$600-1500↑ 蝦蛄時價 |
過年必備白鯧價格驚人;烏魚子屬高檔貨;冬天是吃牡蠣的好時節! |
購買小撇步:
- 眼睛亮晶晶: 魚眼清澈透明、凸出是基本!
- 身體硬邦邦: 肉身緊實有彈性,按下去會回彈。
- 鰓色紅吱吱: 魚鰓鮮紅不暗沉、無異味。
- 氣味聞淡淡: 只有自然海味,絕不能有腥臭味。
- 現場看現流: 華僑市場靠海側攤位,能看到漁船卸貨直送的最新鮮。
- 比價不吃虧: 同樣魚貨多問兩三家,價格可能差不少。
- 殺價靠誠意: 買多點、態度好,有時老闆會主動去尾數或送點小東西。
- 冰塊不可少: 買完海鮮務必請老闆多給點冰塊保鮮,尤其夏天!最好自備保冰袋。
東港市場美食熱度排行榜(個人主觀,僅供參考!)
在東港市場打滾多年,依據「必吃度」、「排隊指數」、「回購率」,我個人心中排行榜長這樣:
- 瑞字號旗魚黑輪: 地位難以撼動!現炸魅力無人能擋。(必吃度:★★★★★ 排隊指數:★★★★★ 回購率:★★★★★)
- 王匠頂級生魚片: 特別是黑鮪魚季,新鮮度就是王道。(必吃度:★★★★★ 排隊指數:★★★★☆ 回購率:★★★★★)
- 東港邱家雙糕潤: 完美伴手禮,傳統好滋味。(必吃度:★★★★☆ 排隊指數:★★★☆☆ 回購率:★★★★★)
- 東港葉家肉粿: 獨特東港味,早餐首選。(必吃度:★★★★★ 排隊指數:★★★★☆ 回購率:★★★★☆) 注意:只賣早午!
- 東港飯湯: 澎湃海味早餐,在地人日常。(必吃度:★★★★☆ 排隊指數:★★★☆☆ 回購率:★★★★☆) 注意:只賣早午!
- 華僑市場炸海鮮攤: 現炸花枝丸、蚵嗲,香氣誘人。(必吃度:★★★★☆ 排隊指數:★★★☆☆ 回購率:★★★★☆)
- 慶鴻/阿卿姐旗魚黑輪: 瑞字號替代好選擇,各有特色。(必吃度:★★★★☆ 排隊指數:★★★☆☆ 回購率:★★★★☆)
- 東港蕭家粿仔店: 傳統甜粿、碗粿,古早好味道。(必吃度:★★★☆☆ 排隊指數:★★☆☆☆ 回購率:★★★☆☆)
- 新鮮魚鬆、櫻花蝦乾: 帶回家的海味精華。(必吃度:★★★☆☆ 排隊指數:★☆☆☆☆ 回購率:★★★★☆)
- 阿瑪雷咖啡: 市場中的喘息空間,喝飲料看海港。(必吃度:★★☆☆☆ 排隊指數:★★☆☆☆ 回購率:★★☆☆☆)
這個排名純粹是我的胃說了算!每個人口味不同,建議大家親自來東港市場探索屬於你自己的美食地圖。
逛東港市場的貼心小筆記
- 「現金」為王: 雖然部分攤商開始接受行動支付或刷卡(尤其華僑市場內較大攤位),但傳統外圍攤販絕大多數只收現金!務必帶足現鈔和零錢(買旗魚黑輪、肉粿、飯湯都要零錢),建議至少帶NT$1000現金保險。
- 穿著舒服好走: 市場地面難免濕滑(尤其漁獲區),絕對要穿防滑好走的鞋子(涼鞋、拖鞋盡量避免)。穿著也以輕鬆、方便活動為主,夏天很熱,裡面沒冷氣(只有華僑市場二樓用餐區有)。
- 防曬防雨不可少: 從停車場走到市場,或是逛外圍攤販,都是戶外路線。帽子、陽傘、防曬乳、輕便雨衣都要準備。屏東太陽很熱情,午後也可能突然下雨。
- 自備購物袋與保冰袋: 響應環保也方便裝戰利品!買海鮮或需要保鮮的東西(如生魚片、雙糕潤),強烈建議自備保冰袋,裡面預先放好冷媒或冰寶。攤商提供的冰塊撐不久。
- 美食分享更划算: 很多小吃分量都不小(像肉粿、飯湯),或是像雙糕潤、旗魚黑輪都是可以分食的。揪朋友一起去,能嘗到更多種類,又不會太撐!
- 廁所位置記一下: 華僑市場內設有公共廁所(通常在二樓用餐區樓梯旁或市場角落),但人多的時候可能需要排隊。東隆宮廣場也有公共廁所可用。記得先確認位置,避免臨時找不到。
東港市場 Q&A 快問快答
Q:東港市場停車費多少錢?
A:免費公有停車格超級搶手,尤其假日早點搶才有。付費停車場一次收費大約在NT$50 - NT$100之間,看停車場位置和假日/平日,價格會浮動。
Q:什麼時候去東港市場人比較少?
A:想避開人潮,絕對首選「平日」!假日人真的爆多。如果只能假日去,請抓「早上10點華僑市場一開門就進去」,或者選擇下午4點過後(但部分熱門攤位可能賣完收攤了)。逛外圍攤販則是早上7-10點相對舒服。
Q:來東港市場有什麼必買的伴手禮?
A:首推邱家雙糕潤(傳統點心)、東港魚鬆(鹹香下飯)、櫻花蝦乾(香氣十足,炒菜提鮮)。這三樣最能代表東港特色,方便攜帶保存,送禮自用兩相宜!
這次的東港市場美食探險筆記就先寫到這裡啦!其實還有很多藏在巷弄裡的小攤、二代店新創意,等著大家自己去挖掘。每次來東港市場,總能發現一點新味道、新驚喜。這裡的活力、濃濃的人情味,還有那份對大海恩賜的堅持,才是讓人一來再來的真正魔力。準備好你的胃和購物袋,找個時間,來東港市場感受這股獨特的海派熱情吧!保證讓你吃得滿足、買得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