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一個把「吃」當成人生重要使命的資深饞鬼,每次搭火車到花蓮,雙腳剛踏上月台,我的美食雷達就自動啟動了!別以為車站附近只有便利商店能果腹,那可就大錯特錯。圍繞著「花蓮火車站」方圓幾百公尺,根本就是個臥虎藏龍的美食寶庫,從傳承數十年的在地老味道到年輕創意的新勢力,通通都有。你可能會想,「花蓮火車站美食」真的值得專程探索嗎?我可以拍胸脯跟你保證:絕對值得!而且很多店,拖著行李走幾步路就能到,方便到不行。這次,就讓我用舌頭實戰經驗,帶你直擊10家一下車就能馬上開吃的好店,避開雷區,精準命中美味!
目錄
1. 液香扁食
特色與亮點: 這可是花蓮最具代表性的老字號之一!招牌就是那小巧玲瓏的扁食(餛飩),皮薄到幾乎透光,卻神奇地不易煮破。內餡選用溫體豬後腿肉,簡單調味(就鹽、胡椒粉而已),吃起來就是純粹的鮮美彈牙。湯頭看似清澈,但充滿豬骨和大骨熬煮的醇厚感(而且真的完全不油膩)。說它是「花蓮火車站美食」圈裡的扛霸子,一點也不為過。
推薦理由: 經典中的經典!沒吃過液香,別說你懂花蓮扁食。那種單純卻雋永的古早味,吃過一次就會想念。上次帶個台北朋友來,他一口下去眼睛都亮了,直呼跟北部吃到的餛飩完全是不同物種。
搭配建議: 點碗扁食湯是基本款(小碗約10顆)。食量大或想更滿足?強烈建議點乾扁食!拌上店家特調的油蔥醬油,鹹香提味,更能突出肉餡的甜。記得加點一碟滷豆干或海帶,簡單配著吃就很完美。
- 推薦店家: 液香扁食(花蓮總店)
- 地址: 花蓮縣花蓮市信義街42號(從後站出口步行約8-10分鐘,建議開Google Maps,在小巷內)
- 價格區間: 扁食湯(小) NT$70 / (大) NT$100;乾扁食 NT$100;小菜 NT$30起
- 必點菜單: 乾扁食(個人更愛!)、扁食湯、滷豆干
2. 戴記扁食
特色與亮點: 液香最著名的「同源」兄弟店(創始人是親戚)。同樣主打皮薄餡鮮的扁食。味道上跟液香極為相似,但細品之下,戴記的湯頭我覺得胡椒香氣稍微明顯那麼一丁點點,肉餡的肥瘦比例也可能有極細微差異(這真的超主觀,很多人吃不出差別)。最大優勢是位置!就在花蓮火車站前站出口正對面的大馬路(民國路)上,交通無敵便利,堪稱「下火車第一秒就能吃到的花蓮火車站美食」代表。
推薦理由: 味道經典,位置絕佳!對於時間緊迫或拖著大行李的旅客來說,戴記絕對是首選。品質穩定,同樣是體驗花蓮扁食的好選擇。上次趕火車前只有半小時空檔,衝去戴記快速解決一碗,超滿足又不用怕耽誤時間。
搭配建議: 同樣推薦乾扁食或扁食湯。可以觀察一下當天哪家人少排哪家(通常液香排隊人龍更可怕)。
- 推薦店家: 戴記扁食
- 地址: 花蓮縣花蓮市中華路120號(火車站前站正對面)
- 價格區間: 扁食湯 NT$80;乾扁食 NT$80
- 必點菜單: 乾扁食、扁食湯

3. 正宗包心粉圓 (五霸焦糖包心粉圓)
特色與亮點: 這家在「花蓮火車站美食」甜點圈裡赫赫有名!招牌就是那層層堆疊、宛如藝術品的「五霸焦糖包心粉圓冰」。底層是剉冰和熬煮得QQ的包心粉圓(粉圓裡面包著紅豆或芋頭等內餡),接著鋪上仙草、豆花或芋圓等配料,最上層淋上現熬的焦糖醬,最後撒上煉乳,再蓋上壓成格子狀的焦糖脆片。冰、Q、甜、香,口感層次超級豐富。焦糖的微苦恰好平衡了甜膩感。
推薦理由: 視覺與味覺的雙重享受!獨特創意吃法,夏天來一碗透心涼,冬天也能吃(只是會冷到發抖)。包心粉圓的口感很有趣,咬開會有驚喜。每次吃完鹹的就想來點甜的,這家總是我的首選。
搭配建議: 經典款「五霸焦糖包心粉圓煉乳冰」必點。建議兩人分食一碗,分量不小。喜歡傳統一點的,也可以單點熱的包心粉圓湯。
- 推薦店家: 正宗包心粉圓專賣店 (常被稱為五霸包心粉圓)
- 地址: 花蓮縣花蓮市博愛街165號(從前站步行約7-8分鐘)
- 價格區間: 五霸焦糖包心粉圓冰 NT$75;熱包心粉圓湯 NT$55
- 必點菜單: 五霸焦糖包心粉圓煉乳冰
4. 海埔蚵仔煎
特色與亮點: 隱身巷弄的超人氣老店!晚餐時段總是大排長龍。蚵仔煎是絕對招牌,選用新鮮肥碩的東海岸蚵仔(給得很大方!),搭配清脆的青菜(通常是小白菜)和濃稠滑嫩的粉漿。靈魂在於那獨門醬料,鹹甜中帶有特殊的風味(有人說像味噌基底?),非常涮嘴。煎得恰恰(台語:焦香)的邊緣是我的最愛!環境就是很傳統的騎樓攤位,吃的就是那個氣氛。
推薦理由: 新鮮大顆的蚵仔,獨特美味的醬料,排隊也值得的庶民美食體驗。這家的蚵仔鮮度真的很足,完全沒有腥味,粉漿比例也拿捏得恰到好處。
搭配建議: 蚵仔煎必點(一份就很有飽足感)。推薦再點個蛤蜊湯或蚵仔湯,鮮上加鮮。記得避開尖峰用餐時間(約晚上6:30-8:00),排隊會排到懷疑人生。
- 推薦店家: 海埔蚵仔煎
- 地址: 花蓮縣花蓮市自由街86號(從後站步行約10-12分鐘,巷弄內)
- 價格區間: 蚵仔煎 NT$70;蛤蜊湯 NT$60;蚵仔湯 NT$70
- 必點菜單: 蚵仔煎、蛤蜊湯

5. 廟口紅茶
特色與亮點: 充滿懷舊風情的24小時營業老店!最具特色的就是那從二樓延伸下來的「鋼管紅茶」。古早味紅茶透過鋼管輸送冰鎮,喝起來沁涼透心,帶點決明子的特殊香氣,甜度適中。除了飲品,檯面上滿滿的傳統西點更是誘人:小月餅、沙琪瑪、蛋塔、台式馬卡龍(牛粒)、花生湯、杏仁茶...選擇超級多。坐在騎樓下的小板凳,吃著點心配紅茶,瞬間回到老時光。
推薦理由: 體驗花蓮獨有的鋼管紅茶文化,24小時隨時都能撫慰心靈(和胃)。台式古早味點心大集合,價格親民。半夜抵達花蓮火車站餓了?這裡絕對是你的深夜食堂!
搭配建議: 必點鋼管紅茶(建議點大杯喝過癮)。點心類推薦試試小月餅(綠豆椪)、蛋塔或沙琪瑪。想吃熱的,花生湯加蛋或杏仁茶都很棒。上次凌晨到花蓮,拖著行李直奔這裡喝熱杏仁茶配蛋塔,疲憊感瞬間消失。
- 推薦店家: 廟口紅茶
- 地址: 花蓮縣花蓮市成功街218號(近城隍廟,從前站步行約10分鐘)
- 價格區間: 鋼管紅茶(中) NT$30 / (大) NT$40;點心 NT$20-35;花生湯/杏仁茶 NT$45
- 必點菜單: 鋼管紅茶、小月餅、蛋塔、花生湯加蛋
6. 公正街包子店
特色與亮點: 花蓮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超級名店!永遠都在排隊就是它的招牌。主打「小籠包」和「蒸餃」(花蓮人口中的小籠包,其實更像是小巧可愛的包子)。包子皮是帶點厚度的老麵發酵口感,鬆軟有嚼勁,內餡是飽滿的蔥肉,調味偏甜,充滿肉汁。蒸餃皮薄餡多,一樣是蔥肉口味,沾點醬油膏辣椒更對味。價格超級佛心!(但份量也較小,通常一次要吃好幾顆)是「花蓮火車站美食」中最具話題性的排隊小吃之一。
推薦理由: 銅板價就能吃到花蓮代表性小吃,甜甜的肉餡風味獨特(愛不愛看個人,但絕對要試)。感受在地人日常的早餐/點心選擇。就算你覺得味道普通(有些人確實這麼認為),那個排隊盛況和銅板價也值得你列入踩點清單。我得說,它的肉餡甜度確實偏高,第一次吃有點驚訝,但莫名會想再吃下一顆?
搭配建議: 小籠包(一籠5顆)和蒸餃(一籠10顆)都點來試試。配杯豆漿或紅茶解膩。建議當點心或早餐吃,當正餐可能要點很多籠才夠飽。
- 推薦店家: 公正街包子店
- 地址: 花蓮縣花蓮市中山路199-2號(公正街口,從前站步行約8分鐘)
- 價格區間: 小籠包(5顆) NT$30;蒸餃(10顆) NT$30;豆漿 NT$15
- 必點菜單: 小籠包、蒸餃

7. 周家蒸餃
特色與亮點: 同樣位於公正街上,與公正包子店隔街打對台的人氣店!兩家味道各有擁護者。周家也賣小籠包(包子)和蒸餃。我覺得周家的蒸餃皮更薄透一些,內餡的調味鹹度較高,肉汁豐沛,蔥香也更突出一點。小籠包(包子)的麵皮口感相似,但有些人覺得周家的肉餡甜度沒那麼高(對我來說差異微乎其微)。同樣是便宜又大碗的代表。
推薦理由: 味道略不同於公正包子店,提供另一種選擇。蒸餃口碑極佳,同樣便宜實惠。如果你不想排公正包子排到天荒地老,轉戰周家也是好選擇,兩家就在隔壁而已!
搭配建議: 重點推薦蒸餃!點籠蒸餃配碗酸辣湯(味道不錯)是常見吃法。
- 推薦店家: 周家蒸餃小籠包
- 地址: 花蓮縣花蓮市公正街4-20號(就在公正包子店隔壁)
- 價格區間: 蒸餃(10顆) NT$35;小籠包(5顆) NT$30;酸辣湯 NT$30
- 必點菜單: 蒸餃、酸辣湯
8. 炸彈蔥油餅 (黃車/藍車)
特色與亮點: 這可是花蓮獨創的街頭小吃傳奇!通常集中在復興街(靠近北濱公園),但從火車站騎車/開車過去也不算遠(約5-10分鐘車程),太經典不能不提。現桿的麵皮放入滾燙油鍋,打上一顆蛋,師傅熟練地將半熟蛋黃包裹在麵皮中膨脹成圓球狀,起鍋瀝油後刷上醬油膏和辣椒醬。一口咬下,酥脆的餅皮包裹著爆漿的半熟蛋黃,燙口又過癮!「黃車」和「藍車」是最有名氣的兩家始祖,味道差異不大(黃車醬油膏稍甜,藍車辣椒醬更香)。
推薦理由: 視覺震撼(看著它在油鍋中膨脹超療癒)!口感爆炸(酥脆+爆漿蛋黃)!價格便宜!絕對是花蓮必體驗的特色小吃。身為蛋黃控,這個爆漿效果真的讓人無法抗拒,就算知道熱量爆炸也心甘情願。
搭配建議: 建議點「加蛋」的版本(就是炸彈本體)。熱熱吃最棒!記得小心燙口。可以兩家都買來比較看看你愛哪一攤的醬料。建議搭配冰涼飲料。
- 推薦店家: 炸彈蔥油餅黃車、炸彈蔥油餅藍車
- 地址: 花蓮縣花蓮市復興街102號/110號附近(通常下午一點多開賣,賣完為止)
- 價格區間: 加蛋蔥油餅 NT$35-40
- DIY提示: 想吃?乖乖排隊!現場看師傅表演就是樂趣的一部分。記得準備好零錢。

9. 一碗小
特色與亮點: 這家店名取得有趣,賣的是充滿古樸風味的牛/羊肉拉麵、泡饃和小菜。店內裝潢是日式老屋風格,很有氣氛。湯頭是長時間熬煮的清燉路線,非常醇厚甘甜(我覺得羊肉湯的風味更濃郁突出),完全沒有腥羶味。麵條是手工拉麵,Q彈有勁。泡饃則是把撕碎的饃餅泡入湯中,吸飽湯汁後吃,很有特色。小菜如涼拌木耳、豆皮等也頗受好評。在眾多小吃中,它是較有「餐廳感」的選擇。
推薦理由: 品嚐不同於小吃的精緻清燉湯頭,環境舒適有特色。羊肉處理得非常到位,怕羊騷味的人也能嘗試。想坐下來好好吃頓飯,這裡是「花蓮火車站美食」圈內不錯的選擇。
搭配建議: 推薦清燉羊肉拉麵或清燉羊肉泡饃。點幾樣小菜搭配。冬天來一碗,暖身又滿足。
- 推薦店家: 一碗小
- 地址: 花蓮縣花蓮市明禮路14號(從前站步行約12-15分鐘)
- 價格區間: 牛/羊肉拉麵 NT$170-190;牛/羊肉泡饃 NT$180-200;小菜 NT$40-60
- 必點菜單: 清燉羊肉拉麵、清燉羊肉泡饃、涼拌木耳
10. 蔡記豆花
特色與亮點: 傳承數十年的傳統豆花攤車,下午才會出現在火車站附近的巷口(位置不固定,但常在中山路、福建街口附近,需在地粉絲團或口耳相傳確認)。豆花是遵循古法手工製作,口感綿密細緻,豆香濃郁。配料選擇簡單但經典:軟Q的珍珠、煮得鬆軟的花生、飽滿的紅豆。糖水是香甜的傳統黑糖水(或可選檸檬汁)。吃一口,滿滿的懷舊感湧上心頭。
推薦理由: 純粹的古早味!手工豆花的質感和豆香是機器豆花比不上的。尋找隱藏版攤車的樂趣。這種移動的傳統美味,是深入體驗在地生活的代表。每次找到攤車都像挖到寶,那種單純的豆香味,現在真的越來越少了。
搭配建議: 點綜合豆花(豆花+珍珠+花生+紅豆)。夏天可以選檸檬汁口味,非常清爽。
- 推薦店家: 蔡記豆花(攤車移動)
- 地址: 不固定!常見於花蓮市中山路與福建街口附近,或林森路上。建議出發前查詢在地社團或詢問民宿老闆當天位置(通常下午2-3點後開賣,賣完收攤)。
- 價格區間: 綜合豆花 NT$45-50
- DIY提示: 想吃?緣分很重要!多留意火車站週邊下午的巷弄,看到小攤車有人排隊就對了。或者直接問當地人:「請問蔡記豆花今天在哪裡?」

花蓮火車站美食超實用資訊一覽表 (按類型分)
類型 | 店名 | 招牌必吃 | 步行時間(前站) | 價格範圍 | 備註/個人小評 |
---|---|---|---|---|---|
經典小吃 | 液香扁食 | 乾扁食、扁食湯 | 約8-10分(後站) | NT$70-100 | 老店經典,巷弄內,環境普通 |
戴記扁食 | 乾扁食、扁食湯 | 5分內 | NT$80 | 車站正對面,位置最方便 | |
點心/宵夜 | 公正街包子店 | 小籠包(包子)、蒸餃 | 約8分 | NT$30起 | 銅板價,永遠在排隊,肉餡偏甜 |
周家蒸餃 | 蒸餃、酸辣湯 | 約8分 | NT$30-35 | 公正包子隔壁,蒸餃皮薄 | |
甜湯冰品 | 正宗包心粉圓 | 五霸焦糖包心粉圓冰 | 約7-8分 | NT$75 | 創意造型冰,焦糖微苦解膩 |
宵夜/點心 | 廟口紅茶 | 鋼管紅茶、小月餅、蛋塔 | 約10分 | NT$30-45 | 24小時!鋼管特色,古早味點心多 |
蔡記豆花 | 綜合豆花(黑糖/檸檬) | 不定 | NT$45-50 | 移動攤車!手工古早味,需碰運氣 | |
熱炒小吃 | 海埔蚵仔煎 | 蚵仔煎、蛤蜊湯 | 約10-12分(後站) | NT$70 | 巷弄名店,蚵仔大顆,醬料特別,排隊王 |
特色餐廳 | 一碗小 | 清燉羊肉拉麵/泡饃 | 約12-15分 | NT$170-200 | 老屋餐廳,清燉湯頭醇厚無腥羶 |
特色小吃 | 炸彈蔥油餅(黃/藍車) | 加蛋蔥油餅 | 需短程交通工具 | NT$35-40 | 花蓮獨創!爆漿視覺效果,現場看製作過程 |
- 時間緊迫? 優先選「戴記扁食」(車站正對面) 、「公正街包子/周家蒸餃」(步行8分鐘)。
- 想吃甜點? 「正宗包心粉圓」下午茶首選,「廟口紅茶」24小時甜點飲料救星,「蔡記豆花」則是可遇不可求的古早味驚喜包。
- 深夜抵達? 「廟口紅茶」是你的好朋友!熱食、甜點、飲料通通有。
- 想坐下來好好吃頓飯? 「一碗小」的環境和餐點精緻度相對較高。
- 挑戰排隊名店? 「海埔蚵仔煎」、「公正包子店」請做好心理準備... 尤其週末!我曾經在海埔排過將近50分鐘,腿都痠了,但為了那口醬料和肥蚵,唉,認了。
- 尋找隱藏版? 鎖定下午出沒的「蔡記豆花」攤車,找到就是賺到!
- 帶行李? 盡量避開座位狹小或需要排隊太久的店(像海埔的騎樓位置就很擠)。戴記、廟口紅茶、一碗小空間相對友善些。公正街包子店內用位置少,常常得站著吃或外帶。
花蓮火車站美食常見Q&A
A1: 時間就是金錢!首選絕對是車站正對面的「戴記扁食」,下車過個馬路就能吃,點餐上桌速度快,吃完走回車站超方便。如果想吃點心,車站內或附近超商也能應急,但強烈建議衝刺一下「廟口紅茶」(步行約10分鐘),喝杯獨有的鋼管紅茶配個蛋塔再走,絕對值得!想吃包子蒸餃,「公正街包子店」或「周家蒸餃」步行約8分鐘,速度快的話也能擠進去(但要有排隊的心理準備,週末不一定來得及)。
A2: 花蓮火車站內就有行李房(付費寄存服務),這絕對是最方便的首選!把大件行李寄放在車站後,就能輕輕鬆鬆去覓食了。有些靠近後站的店家(如液香、海埔),附近可能有些民宿或小店提供付費寄放,但不如車站行李房方便可靠。強烈建議:先寄行李再開吃! 拖著大行李擠小店真的很痛苦。
A3: 當然有!素食朋友可以關注:
- 廟口紅茶: 很多古早味點心是奶蛋素(如蛋塔、沙琪瑪、牛粒、部分餅類),花生湯、杏仁茶也是素的(點餐時可再確認)。
- 正宗包心粉圓: 「五霸焦糖包心粉圓冰」本身是素的(冰、粉圓、糖漿、焦糖脆片、煉乳)。包心粉圓內餡通常是紅豆、綠豆、花生等,點餐時可詢問店員確認。
- 一碗小: 印象中沒有專屬的素食主餐,但有素食小菜可選擇(如涼拌木耳、豆皮)。建議點餐前詢問店家當日是否有適合的選項。
- 蔡記豆花: 豆花本體和部分配料(花生、紅豆)是素的(糖水是黑糖水或檸檬汁)。記得跟老闆說不加葷料(如珍珠有些含明膠,購買時需確認)。
- 公正街/周家: 主要賣葷食包子蒸餃,素食選擇較少(可能有饅頭?但選擇極少)。素食者建議優先考慮廟口、包心粉圓或豆花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