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美術館:深度旅遊攻略與實用資訊全收錄

發佈時間: 更新時間:

真的值得去嗎?聊聊我心中的京都美術館

哎呦,說到京都,你的腦海裡是不是立刻跳出神社、寺廟、抹茶、和服?沒錯,這些都是京都的經典名片。但作為一個跑了無數趟關西的老鳥,我必須說,如果你只盯著這些,那真是錯過了京都另一顆璀璨的明珠——它的藝術靈魂。而承載這份靈魂最重量級的存在,非京都美術館莫屬了。

第一次遇見京都美術館其實是場意外。那年楓葉紅得不像話,我從南禪寺的人潮裡擠出來,只想找個安靜地方喘口氣。地圖上瞄到附近有個大大的“美術館”標識,腳就不聽使喚地走過去了。說實話,當時對它的期待值不算太高,心想可能就是個小而美的市立館吧?結果?大門一推開,我就知道自己錯得離譜!那種撲面而來的莊重感與空間感,瞬間就把外頭的喧囂隔絕了。從那一刻起,京都美術館在我心中的地位就牢牢紮根了。後來幾乎每次去京都,無論行程多趕,我都會想辦法擠點時間來這裡轉轉,就像拜訪一位老朋友。

為啥我對它情有獨鍾?

因為京都美術館就像一本厚重的、活著的“京都藝術史教科書”。它不炫技,不搞太多花哨的現代裝置(雖然也有精彩特展),它穩穩當當、紮紮實實地守護著從明治、大正、昭和一路走來的京都畫壇精華。日本畫(Nihonga)在這裡是絕對的主角!想想看,竹內棲鳳筆下那細膩到彷彿能呼吸的動物毛髮,上村松園描繪美人時那欲說還休、穿透紙背的神韻,還有富岡鐵齋那種充滿金石趣味、磅礴大氣的文人畫……這些大師的真跡,只有在京都美術館的系統收藏裡,才能看得如此過癮、如此集中!

當然啦,它也不是一味守舊。每次去,總能碰上讓人眼前一亮的特展。可能是挖掘某個被低估的京都本地藝術家,可能是探討一個獨特的藝術流派,也可能是和國際頂尖機構的合作。這種“根植傳統,擁抱創新”的調調,深得我心。你不會覺得它老氣橫秋,反而能感受到一種沉穩中迸發的生命力。

跟大阪國立國際美術館或東京那些大館比呢?風格完全不同!東京的館常常是國際範兒、實驗性爆棚;大阪那個則是當代藝術的巨型秀場。而京都美術館,它更內斂,更專注於詮釋“京都”這塊土地孕育出的獨特美學DNA。它不追求“最大最全”,而是追求“最深最精”。如果你想真正理解日本近現代藝術中那股子優雅、含蓄又充滿力量感的“京都氣質”,不來這裡,等於沒摸到門道!這就是它無可替代的價值


敲黑板!實用資訊大放送 - 資深揹包客的貼心備忘錄

好啦,感性時間結束!我知道你們更需要乾貨。作為一個總在旅途、深知資訊準確有多重要的過來人,下面這些京都美術館的實用細節,都是我親自踩點、確認過的最新情報(以我當時探訪為準,強烈建議出發前再官網 double check 一下哦!),絕對幫你避開雷區,玩得更順心:

📍 美術館介紹:

  • 它到底是誰? 官方大名是 京都市京瓷美術館 (Kyoto City KYOCERA Museum of Art)。沒錯,京瓷公司冠名贊助了,所以名字有點長。但咱老百姓還是習慣親切地叫它京都美術館
  • 江湖地位: 這可是全日本第二老的公立美術館!1933年就開門迎客了,比很多我們爺爺年紀都大!想想它經歷過多少風風雨雨,守護了多少藝術珍寶,這份歷史沉澱本身就夠震撼。
  • 大變身! 重點來了!它在2017年閉館進行了超大規模、歷時三年的改修工程,終於在2020年重新亮相(雖然全球疫情讓很多人沒能第一時間去成)。這次改建簡直脫胎換骨!由著名建築師青木淳(LV御用設計師哦!)和西澤徹夫聯手操刀。老館部分(東山キューブ)被小心翼翼地修復保留那份昭和初年的典雅韻味;而新館部分則大膽新穎,充滿現代空間的流動感(那個巨大的傾斜玻璃屋頂和空中迴廊是打卡熱點!),新老對話,毫無違和,絕對值得專門為建築跑一趟!空間變得更大、更亮堂、動線更合理,逛起來舒服多了。以前覺得有點侷促的咖啡館和商店也升級了(雖然…嗯…紀念品我還是覺得可以再給力點,後面吐槽)。
  • 鎮館之寶是啥? 它沒有單一超級明星展品(像蒙娜麗莎那種),它的強大在於系統性的收藏,尤其是前面提到的明治至昭和時期的京都日本畫!竹內棲鳳、上村松園、富岡鐵齋、土田麥僊、村上華嶽……這些閃耀日本近代美術史的名字,在這裡都能看到他們重量級的代表作。此外,西洋畫、雕刻、工藝美術、現代藝術等也有涉獵,但日本畫絕對是核心靈魂。

📍 地址在哪?別走冤枉路!

  • 精準座標: 〒606-8344 京都府京都市左京區岡崎円勝寺町124
  • 地標環繞: 記住,它在京都文化藝術的黃金三角地——岡崎地區。大名鼎鼎的平安神宮那鮮紅的大鳥居就在它南邊,步行幾分鐘就到。南邊隔著條馬路是京都國立近代美術館,北邊依偎著美麗的岡崎公園和疏水(運河),景色超棒!從銀閣寺、南禪寺、哲學之道那邊溜達過來也很順路。
  • 迷路預警: 這片區域美術館、博物館扎堆(後面有表格幫你理清!),加上平安神宮太顯眼,第一次去京都美術館反而容易被忽略。認準那個融合了古典與現代、有著獨特傾斜玻璃屋頂的建築群就對了!或者直接用手機地圖導航“京都市京瓷美術館”。

📍 營業時間 - 別吃閉門羹!

  • 常規開館時間:
    • 主館 (東山キューブ + 新館):早上 10:00 - 下午 6:00 (最後入館時間 5:30)。
    • 別館 (別棟,通常有特別展或企劃展):時間可能與主館一致或有微調,務必以官網或現場公告為準!
  • 休館日: 星期一 (若週一為國定假日,則順延至翌日週二休館) + 年末年始 (12/28 - 1/2)劃重點! 京都很多博物館週一都休,安排行程時千萬繞開!別像我第一次傻乎乎地週一跑過去只能拍大門(淚)。
  • 特展時間注意: 大型特別展覽期間,有可能延長開館時間 (比如到晚上7點或8點),同樣,請務必事先查閱官網最新公告!官網有英文版的,不用怕看不懂。

📍 門票資訊 - 錢包要準備好!

  • 票價結構: 這裡的門票分幾種,看你的需求:
    1. 常設展門票: 就是看館藏精華的永久展。
      • 一般成人:730 日圓
      • 大學生 (需出示學生證):520 日圓
      • 高中生及以下、年滿65歲以上的長者 (需出示證件):免費! (京都對年輕人跟長輩真友好!)
    2. 特別展門票: 特展票價波動很大!看主題、規模、借展作品級別。通常在 1,200 日圓到 2,000 日圓 之間。強烈建議提前官網查好價格和目標展覽!
    3. 常設展 + 特別展 套票: 如果想都看,通常有優惠套票,比單獨買兩張便宜點。套票價格 = 特展票價 + 300~500日元左右。
  • 哪裡買票? 美術館入口處就有售票櫃檯。大型特展期間,人可能爆多,排隊是常態!我個人的經驗是:要麼趕早 (開館前15-30分鐘到),要麼下午3點後再去,避開旅行團高峰。有些熱門特展也支援網路預約購票,能省不少排隊時間,官網確認下!
  • 優惠票券:
    • 看看你手上有沒有關西地區的優惠卡(如關西鐵路周遊券Kansai Area Pass、關西周遊卡Kansai Thru Pass等),有時會有門票折扣(通常是九折),記得在售票處出示詢問。
    • 京都觀光一日/二日乘車券本身不包含美術館門票,但可能有合作小折扣(機率不高,別抱太大希望)。
  • 免費開放日? 很少!別指望這個。印象中只有特定的文化日之類可能有,機會渺茫。

📍 交通攻略 - 怎麼去最聰明?

京都交通其實挺方便,去京都美術館的選擇也多。根據你住的地方和行程安排選最適合的:

  • 🚇 地下鐵 (最推薦綜合考量):
    • 東西線 (Tozai Line)「東山」站 (Higashiyama Station) 下車。
    • 1號出口 出來!
    • 出來後,沿著漂亮的 白川疏水 (運河) 往北走(背對車站出口,左轉直走),一路景色不錯,大約 步行 7-10 分鐘 就能看到美術館醒目的建築了。清晰好找,是我認為最省心、最穩妥的方式,尤其對初次到訪或方向感一般的人。地鐵準時,不怕塞車。
  • 🚌 市巴士 (線路多,但可能堵車):
    • 京都巴士網路發達,很多線路在 「岡崎公園 美術館・平安神宮前」 這個巴士站下車。下車就是美術館門口!超級近。
    • 常用路線: 5路、32路、46路、100路(洛巴士)、110路(急行100)等非常多車會到。務必用 Google Maps 或 換乘案內 App 實時查詢從你出發點最優路線。
    • 優缺點: 優點是下車即達,不用多走路。缺點是京都中心區在旺季或上下班高峰堵車嚴重,時間不好控制。巴士一日券(600日元)如果當天要坐3次以上才划算。
  • 🚶 步行 (適合悠閒+附近景點串聯):
    • 如果你住在南禪寺、蹴上、岡崎公園附近,或者從平安神宮、永觀堂、哲學之道逛過來,步行是最舒服的選擇。京都的秋天或春天,走在岡崎一帶,紅葉櫻花配上疏水,簡直是享受。從平安神宮大鳥居走到美術館,也就5-7分鐘。從南禪寺水路閣那邊走過來大約15-20分鐘(悠閒散步)。
    • 腳力考驗: 這個方法適合體力不錯、時間充裕,並且想把岡崎文化區幾個點(美術館、平安神宮、動物園、圖書館、近代美術館)放在一起玩的朋友。
  • 🚖 計程車/自駕:
    • 計程車: 京都計程車不便宜,但如果是多人分攤或帶著行李/長輩,點對點直達也算方便。直接給司機看地址或說“京都市京セラ美術館”(Kyoto-shi Kyocera Bijutsukan)。美術館附近有時不太好停車上下客。
    • 自駕(極度不推薦!): 強烈建議放棄自駕!岡崎地區停車場又少又貴,美術館自身停車位非常有限且優先工作人員和特殊需求。附近公共停車場也常常爆滿,停車費每小時可能高達600-800日元,停半天就夠買張門票了!找車位時間不如拿來逛館。京都公交+地鐵+步行是王道。

📍 展覽 (Collection & Exhibitions) - 重點戲來了!

這才是京都美術館的核心魅力所在!它的展覽大致分兩部分:

  1. 常設展 (Permanent Collection):
    • 在哪看?主要分佈在 東山キューブ (Higashiyama Cube)這棟歷史建築的二樓和三樓區域。改建後,展覽空間、燈光、佈展水平都大幅提升,觀賞體驗很棒。
    • 看什麼?京都日本畫的黃金陣容!這是精華中的精華。它會定期輪換展品(保護脆弱紙本繪畫的需要),但核心大師的作品必然會出現:
      • 竹內棲鳳 (Takeuchi Seiho): 動物畫聖手!老虎、獅子、仙鶴在他的筆下栩栩如生,既有寫實功力,又有東方神韻。看他的畫,毛髮的質感簡直絕了!必看!
      • 上村松園 (Uemura Shoen): 美人畫的頂峰!尤其是描繪氣質高貴、內心複雜的女性形象,線條精妙,設色高雅,眼神能穿透紙背。《序之舞》是其巔峰作之一(輪展時才有機會)。
      • 富岡鐵齋 (Tomioka Tessai): 文人畫巨擘!作品氣勢磅礴,充滿金石味和學養,山水人物都帶著一股豪放不羈的氣息,色彩運用也非常大膽獨特。
      • 其他大師:土田麥僊 (Tsuchida Bakusen)、村上華嶽 (Murakami Kagaku)、榊原紫峰 (Sakakibara Shihou)、菊池契月 (Kikuchi Keigetsu)等等,每一位都是日本近代畫壇響噹噹的名字,代表了京都畫壇的不同面向。
    • 西洋畫 & 其他:也有部分明治以來受西方影響的日本西洋畫家作品(如淺井忠),以及雕刻、工藝品等,品質也不錯,但在日本畫的光環下相對沒那麼突出。
    • 貼心服務:常設展區域提供免費的 語音導覽機 (有中文!),強烈建議租借!能更深入瞭解作品背景和畫家故事,比自己瞎看收穫大得多。也有詳細的日文/英文說明牌。
  2. 特別展 (Special Exhibitions):
    • 在哪看?主要在 新館 (New Wing)的寬敞現代化展廳,有時候也用別館。
    • 看什麼?這部分是京都美術館活力的體現!主題非常多元:
      • 京都藝術大師的深度回顧展:聚焦某一位重量級京都畫家(如竹內棲鳳、上村松園的特別大展),展出更多平常難得一見的精品甚至草稿,讓你深入瞭解。
      • 特定藝術流派或主題展:如“琳派與京都”、“京都的抽象繪畫”、“明治時期的京都畫壇與西洋衝擊”等,梳理藝術脈絡。
      • 國際交流展:與國外知名美術館合作,引進西方大師作品(如印象派、現代藝術等),或者將京都大師推向世界。
      • 現代藝術家特展:推介活躍於當代藝術界的藝術家(不侷限於京都籍)。
    • 情報獲取:務必!務必!務必!出發前上京都美術館官網檢視展覽排期!特展是吸引人潮的關鍵,也是門票的主要來源。看看有沒有你感興趣的主題,規劃好時間。熱門特展(尤其是大師回顧展或國際大展)絕對人山人海,排隊入場是常態,館內也會比較擁擠。要有心理準備。

我的觀展小秘笈:

  1. 優先順序:如果時間有限,強烈建議至少看常設展!那是京都美術館的根基和獨特性所在。特展要看緣分和個人興趣。
  2. 時間安排:想安靜看常設展,最好開門就衝進去,或者下午3點半以後再進去(旅行團一般這時開始撤了)。特展...避開人潮?很難,隨緣吧,或者選非假日。
  3. 導覽:前面說了,常設展的中文語音導覽很值得租!特展有時也有,但可能需要額外付費或只有日語。
  4. 拍照:常設展區幾乎一律禁止拍照攝影!(保護脆弱紙本)特展區域要看具體規定,通常標示很清楚(禁止拍攝 or 某些區域可拍但禁用閃光燈)。遵守規定,文明參觀!眼睛和心靈記住比相機重要(雖然不能拍照我每次都很手癢...)。

不只是看畫!京都美術館的館內外體驗

逛美術館不只是看展品,整個體驗也很重要。京都美術館改建後在這點上進步很大,但也有我覺得可以更好的地方:

  • 🎁 紀念品店:新館的商店空間大了,商品種類也多了些。有美術館限定的明信片(通常是當期展覽作品)、畫冊、文具、小飾品等。設計感...嗯,我覺得可以更強一點!跟東京一些美術館的商店比起來,創意和精緻度還有提升空間。買點有代表性的明信片或小書籤還是不錯的。價格嘛,美術館商店都那樣,你懂的。
  • ☕ 咖啡館與餐廳:
    • ENFUSE Café:位於新館一樓,有大片落地窗,採光極好,景觀不錯(能看到庭院和老建築)。提供咖啡、茶飲、輕食(三明治、蛋糕、簡餐)。
    • The SODOH HIGASHIYAMA:這家比較厲害!它是由美術館旁邊一棟百年町家建築(舊料亭「菊水」)改造而成的義式餐廳+咖啡館,由著名設計師隈研吾操刀設計。環境古樸雅緻,融合了和風與現代。提供正餐(義大利麵、披薩等)、下午茶套餐。價格中上,但環境值回票價。如果想坐窗邊位或正餐時間,強烈建議預約!Walk-in很可能沒位子。我上次餓著肚子去只能看著別人吃...
    • 我的心得:館內咖啡館方便,味道中規中矩,價格是景點價(一杯拿鐵大概500日元起跳)。SODOH環境絕佳,適合想坐下來好好休息、感受氛圍的朋友。如果只是解渴解饞,我覺得不如去外面便利店買飲料(小聲說)。
  • 🌳 公共空間與庭院:這是改建後的一大亮點!美術館本身融入岡崎公園,館外有大片綠地、疏水河畔步道,非常適合散步、休憩。館內也有面向庭院的開放空間(如新館入口大廳旁、東山キューブ的咖啡座外),免費區域就很大很舒服,不買票也能進來坐坐(但不能進展廳)。天氣好時,在這裡曬太陽發呆看人來人往,也是京都式享受。免費區域拍照是允許的!建築本身就很上鏡。
  • 🧍‍♀️ 無障礙設施:這點我要給好評!新館設計完全考慮了無障礙需求,電梯、坡道、寬敞的通道、無障礙洗手間都齊備。輪椅使用者可以舒適地參觀大部分割槽域(某些特展的小空間可能略擠,但整體非常友善)。


京都岡崎文化區美術館全攻略 (懶人包表格)

岡崎地區真是京都藝術的心臟!美術館博物館扎堆,很容易搞混。我幫你整理個表格,一眼看清誰是誰,按個人興趣挑著去:

名稱 主要特色 / 重點收藏 與京都美術館的區隔 適合人群
京都美術館 (京都市京瓷美術館) 京都近代日本畫 (Nihonga) (竹內棲鳳、上村松園等) | 建築新舊融合典範 聚焦京都本地藝術家 & 日本畫傳統,歷史最悠久 想深入瞭解日本畫、京都藝術史、欣賞經典大師原作
京都國立近代美術館 (MoMAK) 日本現當代藝術 (二戰後為主),涵蓋繪畫、雕塑、攝影、影像、設計等 | 國際性視野 關注現代性、實驗性、國際潮流,時間軸偏重二戰後至今 對日本當代藝術、前衛藝術、國際藝術動態感興趣
細見美術館 日本古代至近代工藝美術 (漆器、陶瓷、金屬工藝、佛造像等) 核心為琳派繪畫 專精工藝美術與琳派,小而精緻,展品等級高 熱愛日本工藝、古董藝術品、琳派粉絲 (光悅、宗達、光琳)
選擇困難症?我的建議:
  • 時間有限 & 只想看一家:首選 京都美術館!最能代表京都藝術的獨特DNA。
  • 熱愛工藝與古典美:細見美術館是寶藏。
  • 緊跟當代藝術潮流:京都國立近代美術館是首選。
  • 時間充裕:京都美術館 + 細見(同在岡崎,風格互補) 或 京都美術館 + 國立近代(看古今對話) 是很棒的組合。一天跑兩家是可行的,但會比較累(考驗腳力)。


揹包客真心話:亮點與小遺憾

跑了這麼多趟,京都美術館在我心裡的地位依然很高,但咱也得說點實在的,不能光誇:

❤️ 絕對亮點:

  1. 日本畫殿堂實至名歸:看竹內棲鳳、上村松園那些國寶級大師的真跡,近距離感受那種細膩到極致的筆觸、高雅微妙的色彩、飽滿的人物神韻,那份震撼和感動,是看畫冊或螢幕完全無法比擬的!這就是京都美術館無可取代的核心價值。
  2. 建築新舊交融太成功:青木淳和西澤徹夫真是高手!完美平衡了歷史保護與現代創新。走在東山キューブ那份昭和初年的優雅氛圍裡,再踏入新館豁然開朗的流動空間,這種穿越感和對話感,本身就像一件藝術品。那個玻璃屋頂和空中走廊,光影變化美極了!就算不看展,來看看建築也值回票價(當然,免費區域有限)。
  3. 常設展策展專業提升:改建後常設展的佈局、燈光、說明都更人性化、更專業。輪展制度也能讓老訪客看到新東西(雖然也意味著你心儀的作品不一定每次都在)。中文語音導覽是加分項!
  4. 地理位置得天獨厚:身處岡崎文化公園區,逛完美術館,順道去平安神宮拍大鳥居,在疏水邊散步,或者去隔壁近代館、細見館,甚至去動物園(帶娃的話),行程安排超級順暢。環境優美,心曠神怡。
  5. 免費公共空間超棒:不買票也能進來感受美術館的氛圍,在漂亮的空間裡休息,這個理念真的很讚!體現了公共文化設施的開放性。

🤔 一點小吐槽與期待:

  1. 紀念品店... 加油好嗎?我知道很多人不在乎這個,但作為一個愛買點小東西留念的人,我覺得京都美術館的商店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商品的獨特性、設計感、精緻度,跟它館藏的地位和建築的驚艷相比,有點不匹配。特別是在看過東京森美術館、21_21 Design Sight那些酷到不行的商店後...希望以後能多開發一些以館藏大師作品為靈感、設計更年輕更時髦的周邊!(當然,價格也請友善點...)
  2. 特展人潮洶湧是常態:這點其實不能全怪美術館,熱門展覽全球都這樣。但京都本身遊客就多,碰上重磅特展(比如我之前趕上的大型竹內棲鳳展),那個排隊入場的人龍和館內的密集度...真的很考驗耐心和體力。強烈建議熱門特展一定要提前購票 + 非假日前往 + 心理建設充分!
  3. 咖啡廳價效比... 嗯...館內的ENFUSE Café,飲品和輕食的價格屬於“景點價”,味道就是標準連鎖咖啡店水準。SODOH環境一流,但價格也高。如果對食物飲料要求不高,解渴OK;如果追求價效比或美食體驗,可能會有落差。外面便利店是你的好朋友!(這點其實京都很多景點都一樣)
  4. 常設展禁拍手癢癢:理解是為了保護脆弱紙本作品,但看到那麼震撼的真跡不能拍下來回味(當然更不能分享),總覺得有點小遺憾。只能靠眼睛拼命記住啦!所以...待久一點,多看幾遍?

總的來說,瑕不掩瑜!京都美術館絕對是京都之旅中,提升文化藝術層次、深入理解這座古都美學底蘊的必訪之地。它給我的滿足感,遠超過那些小小的不完美。



旅人最後的碎碎念與叮嚀

  • 官網是王道:出發前務必!務必!務必!查閱 京都美術館官網 (https://kyotocity-kyocera.museum/)!確認最新開館時間、休館日、當期展覽、票價、特別活動通知。官網有繁體中文版,資訊齊全。別依賴第三方平臺舊資訊。
  • 特展功課要做足:如果衝著特展去,官網上會有詳細介紹、展品清單(有時)、票價、是否需要預約等。大型特展提前網購票能省不少排隊時間!
  • 穿著舒適鞋子:美術館內部空間不小,加上你可能還會在岡崎公園一帶走路,一雙好走的鞋是幸福感的基礎!別讓腳痛毀了藝術時光。
  • 輕裝上陣:大揹包通常需要寄存(館內有投幣式儲物櫃)。帶個小包放必需品(錢包、手機、相機 - 在可拍區域用)更方便。
  • 時間預留充足:想認真看常設展,至少預留 1.5 - 2.5 小時。如果還看特展,時間要 3小時起跳(特展人多看得慢)。走馬觀花太可惜。
  • 尊重規定,安靜觀賞:館內保持安靜,手機調靜音。禁止拍攝區域絕對遵守(工作人員盯很緊)。不觸控展品(任何美術館鐵律!)。
  • 順遊岡崎:別只盯著美術館!平安神宮的壯闊、岡崎公園的綠意、疏水邊的悠閒,甚至十石舟遊船(季節限定),都是岡崎的魅力。安排半天到一天在這區很值得。

Q&A 快問快答

Q:京都美術館適合帶小朋友去嗎?
A:嗯...要看小朋友年紀和興趣。常設展主要是安靜欣賞繪畫,內容對小孩可能比較深奧或靜態。不過館內空間寬敞明亮,免費公共區域也大。美術館本身有提供一些兒童工作坊活動(需查官網預約),或有時特展比較活潑。隔壁京都動物園可能更吸引小朋友。建議小學高年級以上、對藝術有點興趣的孩子再去,否則家長小孩可能都累。

Q:輪椅使用者參觀方便嗎?
A:很方便!新館設計非常重視無障礙,入口、通道、電梯、廁所都符合標準。東山キューブ歷史建築部分也有電梯到達展廳。服務臺通常也能提供協助。是友善的參觀環境。

Q:我想看京都的傳統藝術,除了京都美術館,還有哪裡推薦?
A:細見美術館(岡崎,頂級工藝品和琳派)是首選!另外,泉屋博古館(鹿谷,主要收藏中國青銅器和日本畫)、野村美術館(南禪寺附近,茶道美術為主)也專精於特定領域的傳統藝術,都是小而精的頂級私人館。看你想看哪方面。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