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錐觀景臺:360度海景深度遊行程住宿全攻略

發佈時間: 更新時間:

還記得第一次在朋友手機裡看到水錐觀景臺的照片時,我差點以為是哪個國外的明信片!那片藍到不真實的海,配上陡峭險峻的懸崖,整個景觀壯闊得讓人屏息。當下立刻決定,下一趟臺灣東海岸之旅,說什麼也要把這個點排進去。作為一個在臺灣南北跑了十幾年的老旅人(咳,自己說),看過的山海也不算少,但水錐觀景臺帶給我的視覺震撼,真的排得上Top 3。那是一種...既原始又充滿力量的美,站在觀景臺上,你會立刻明白為什麼它被稱為東海岸的「藍眼淚觀賞秘境」之一。別想著只有夜晚才有驚喜,白天這裡的海色,藍得直接穿透你的相機鏡頭。

怎麼去?老司機的交通攻略分享

出發前,老實說我也有點擔心交通問題。水錐觀景臺位置確實有點「秘境感」,沒那麼直達。開車自駕絕對是最推薦的方式,自由度高,沿途還能隨停隨玩。我那次從花蓮市區出發,沿著臺11線海岸公路往南開,大約一個小時出頭就到了。導航設定「水錐觀景臺」或輸入地址「臺東縣長濱鄉」基本上都能順利帶你到達入口處附近。入口標示不算超級醒目,記得睜大眼睛找那個往海邊岔下去的小路(會看到指示牌的)。停車場是免費的,但位置有限,旺季假日請務必早點來,否則可能要停在比較遠的路邊再走一小段。

方式 路線說明 優點 缺點 適合物件
🚗 自駕 花蓮市區→臺11線南下→長濱鄉→留意指標右轉小路抵達 時間彈性、沿途可停靠景點 需駕駛技術、停車位有限 家庭出遊、好友同行
🚆🚍 火車+客運 臺鐵至玉里/富里站→轉乘花蓮/鼎東客運海線→於長濱市區站下車→步行約30分鐘 無需開車、可欣賞沿途風景 耗時較長、班次少、步行距離遠 揹包客、獨旅者
🏍️ 機車/重機 路線同自駕 靈活性高、停車相對方便 路途較遠、需注意安全與天候 年輕旅人、重機愛好者
🚐 包車/一日遊 參加花蓮/臺東出發行程,包含景點接送 輕鬆省事、有導覽解說 費用較高、行程時間固定 長輩、懶人規劃族

如果是搭大眾運輸,老實說會比較辛苦一點點。得先搭臺鐵到玉里或富里站,再轉搭花蓮客運或鼎東客運的海線班車(往臺東方向),在長濱市區站下車。下車後,看著Google Map,沿著臺11線往北走約2.5公里(半小時腳程),看到指標後再右轉進小路。夏天走這段路實在需要點勇氣(太陽很兇!),建議帶足水、遮陽帽、防曬乳。回程等公車也要留意班次時間,錯過一班可能得等很久。所以,除非你特別熱愛步行挑戰或有夥伴,不然大眾運輸確實比較耗心力。另外,騎機車也是一個選項,靈活性高,停車也相對容易些。

水錐觀景臺必去亮點:不只360度海景那麼簡單!

好不容易抵達,沿著整理得還不錯的木棧道往下走,心臟就開始撲通撲通跳。因為你知道,每往下走一步,視野就更開闊一分。終於站上主觀景臺那一刻,哇塞!那種開闊感真的值回票價。眼前的太平洋藍得層次分明,近處是透亮的藍綠色,遠一點變成深邃的寶藍。腳下是經過千萬年海浪侵蝕形成的陡峭海蝕崖和礁岩,地形超有戲。這裡也被稱為「水錐觀景臺」,據說是因為特殊地形如同水錐般銳利?我是覺得更像巨人用斧頭劈開海岸線啦!在這裡放空、拍照、聽浪聲,時間過得特別快。

不過,讓我驚呼連連的不只是主平臺那麼簡單。從主平臺再往下走一小段(要小心,階梯有時濕滑),會到達一個延伸出去的次平臺。這裡視角更低,感覺海浪拍打岩石的震撼力更強,浪花彷彿隨時會濺到你臉上。回頭望向主平臺和後方的海岸山脈,又是另一種壯觀。水錐觀景臺厲害的地方就在於,它給你多層次的觀景體驗。主平臺看大景,次平臺感受臨場感,每個位置拍出來的照片氛圍完全不同。我還特別待到太陽快下山,雖然那天雲層有點厚沒看到蛋黃夕陽,但天空顏色的變化打在海上,也美得像幅畫(聽說天氣好時,夕陽沉入海平面超經典)。晚上如果留下來看星星,肯定也是絕美,但路燈照明不足,離開時務必帶手電筒,安全第一。

深度玩家行程規劃:這樣玩才過癮!

只看水錐觀景臺當然不夠過癮!東海岸的精華在於整條路線的豐富性。我那次規劃了兩天一夜的行程,把水錐觀景臺當成核心亮點之一,串聯周邊其他好地方,玩得超充實。分享我的懶人包給你參考:

第一天行程(主題:海岸線的藝術與奇觀)

  • 上午 09:00 - 12:00: 從花蓮市區出發,開車沿臺11線南下。第一站先衝「石梯坪」!這裡的特殊海蝕平臺地形超級獨特,像一塊塊巨大的豆腐巖鋪在海邊,單面山、海蝕溝看得很清楚,生態也很豐富。花個1.5小時走走拍拍很值得。
  • 中午 12:30 - 13:30: 午餐就在石梯坪附近解決,有幾家不錯的海鮮餐廳(記得點當地特色的「情人的眼淚」雨來菇!),或者在長濱市區簡單吃個麵飯小吃也行(省時間)。
  • 下午 14:00 - 16:30: 重頭戲來了!驅車前往水錐觀景臺。建議停留至少 1.5 - 2 小時,好好感受這裡的山海壯闊,拍個過癮(尤其次平臺一定要下去看看)。太陽角度變化快,光影很美。
  • 下午 17:00 - 18:00: 離開觀景臺,前往不遠的「金剛大道」(忠勇腳踏車道)。這條筆直通往海岸的道路,兩旁是遼闊的梯田,背景是造型有如金剛般矗立的山脈(長光梯田一帶),尤其在夕陽餘暉下,隨便拍都像明信片。絕對是殺記憶體的好地方。
  • 晚上: 入住長濱或寧埔地區的特色民宿(後面會介紹),晚餐品嚐在地風味餐或海鮮。

第二天行程(主題:歷史人文與放鬆)

  • 上午 09:00 - 11:00: 拜訪充滿歷史感的「八仙洞遺址」。海邊的巖穴曾是史前人類的家,非常特別。可以參觀洞穴遺址,瞭解考古發現。
  • 中午 11:30 - 13:00: 前往「成功漁港」(新港漁港)。這裡是東海岸最大的漁港,超熱鬧!可以逛漁市(下午拍賣更精彩),品嚐現買現做的超鮮海鮮午餐。
  • 下午 13:30 - 15:00: 參觀「三仙臺」風景區。走過那座著名的跨海八拱橋(需要點體力!),登上離岸小島,風景壯麗。礫石灘跟珊瑚礁生態很豐富(步道維護得不錯)。
  • 下午 15:30 後: 可以繼續往南玩(例如加路蘭、都蘭糖廠),或者沿臺11線慢慢開回花蓮,結束充實的東海岸小旅行。

這個路線我覺得節奏還不錯,該看的經典都有看到,也不會太趕。當然,如果你時間更多,每個點都可以待久一點,或者加入更多秘境探險!也有人專門衝水錐觀景臺拍日出,但那真的需要極大的意志力(摸黑開車+早起),我留給下次挑戰吧(笑)。

住哪裡最方便?在地旅宿真心推薦

玩了一整天,找個舒服的地方落腳超級重要。長濱這一帶的住宿選擇,比起花蓮市區或臺東市,更有種遠離喧囂的靜謐感。我那次住了一間讓我印象深刻的民宿,也幫大家打聽了幾家口碑不錯的選擇(純分享,非廣告):

民宿名稱 介紹與特色 地址與交通 營業時間
長濱。海邊舟曉 這間是我上次住的!老闆夫妻超熱情,本身是藝術家,整個空間充滿手作陶藝和漂流木創作,非常有溫度。房間寬敞乾淨,面海的房型視野無敵。重點是,他們對在地非常熟,會跟你聊很多私房景點和小故事,像朋友一樣。公共空間很大,晚上可以看星星聊天。早餐是老闆娘手做的,用心又好吃(尤其麵包!)。 臺東縣長濱鄉三間村真柄47-28號
位於臺11線約81.5公里處,開車前往很方便。離水錐觀景臺開車約10-15分鐘,離長濱市區也近(約5分鐘車程)。
民宿入住時間通常為下午15:00後,退房時間為上午11:00前。建議直接上他們官網或電話預訂。
寧埔。灰黑橘黃 朋友大力推薦的設計旅宿!以鮮明的色彩和現代簡約風格為主,很有設計感。公共區域面對太平洋,視野開闊舒適。房間注重質感與細節,部分房型有獨立陽臺或泡澡浴缸。適合喜歡風格旅宿、重視空間設計感的旅人。聽說老闆調的咖啡也很讚。 臺東縣長濱鄉寧埔村8鄰寧埔10號
在臺11線約85公里處,位置稍偏南一點。離水錐觀景臺開車約15-20分鐘,離成功漁港更近(約10分鐘)。
入住時間約下午15:00-18:00,退房時間上午11:00。建議預訂時確認。
長濱市區。齒草埔 料理人的家 這間超特別!它其實是無選單料理餐廳(非常有名,一位難求!),但也有提供幾間簡單的住宿房間。最大賣點就是「住下來吃晚餐」。主廚運用長濱在地食材,每道菜都像藝術品又好吃。房間簡約舒適,重點是為了那頓難忘的晚餐!適合追求美食體驗的旅人(住宿要訂,晚餐更要提早很久預約!)。 臺東縣長濱鄉齒草埔15號
在長濱市區齒草埔一帶,Google Map定位可到。離水錐觀景臺開車約10分鐘。
住宿與餐廳營業時間需直接聯絡確認(粉絲專頁或電話),晚餐供應時間固定,住宿客人通常有優先預約權。

提醒一下,這一帶的優質民宿房間數通常不多(尤其像齒草埔),強烈建議一定要提早預訂,旺季(暑假、連假)甚至要提前幾個月!特別是如果你想體驗無選單料理,訂房時就要同時確認晚餐是否能預約到!我那次提前三個月訂「海邊舟曉」才搶到面海房。另外,長濱市區也有幾家比較經濟型的旅館或揹包客棧,選擇上會更彈性一些。水錐觀景臺本身附近是沒有住宿點的哦。

出發前必看!資深旅人真心提醒

水錐觀景臺玩得開心,安全絕對是第一位的。這地方美歸美,但畢竟是懸崖邊,有些細節不注意真的會出狀況。以我過來人的經驗,這些事情你一定要放在心上:

  • 天氣是老大: 天氣好壞真的差超多!出發前務必查好氣象預報(尤其是中央氣象局的即時觀測和雷達回波)。陰天、下雨或風太大時,景觀大打折扣不說,步道和階梯也會變得濕滑危險。我那次去雖然沒下雨,但風大到站都有點不穩,拍照頭髮亂飛像瘋婆子。颱風天或豪大雨警報期間千萬別硬闖,安全第一。想看最美的海藍色和夕陽,當然還是得賭一把大晴天(但也曬到爆)。
  • 腳下功夫要穩: 從停車場走到主觀景臺不遠,但部分路段是下坡,尤其通往次平臺的階梯比較陡峭狹窄(有些地方甚至要扶著旁邊的繩索或岩石)。建議一定要穿防滑、包腳性好走的運動鞋或登山鞋!千萬別穿拖鞋、涼鞋或高跟鞋(看到有人穿高跟來我真的捏把冷汗...找死嗎?)。走路時專心看路,別只顧著拍照或看海。帶小孩或長輩同行的,要特別留意他們的安全,次平臺那段評估一下是否適合他們下去。
  • 裝備帶好帶滿:
    • 防曬!防曬!防曬! 東海岸的紫外線是魔王等級,帽子、太陽眼鏡、高係數防曬乳(記得補擦)絕對不可少。我後頸沒擦到,半天就曬傷脫皮,痛了一個禮拜。
    • 水! 觀景臺那邊完全沒賣東西,夏天又熱又曬,隨時補充水分超重要,預防中暑。
    • 防蚊液: 草叢邊難免有小黑蚊或蚊子,噴一下比較安心(雖然海風大時蟲較少)。
    • 手電筒/頭燈: 如果你計畫待到黃昏看夕陽或拍夜景(風景攝影玩家很多這樣做),離開時天可能黑了,步道沒有路燈,手機的光線根本不夠亮!一支可靠的手電筒或頭燈是必備保命符。
    • 行動電源: 拍照、導航很耗電,尤其如果你像我一樣愛拍照錄影,電掉超快。
  • 無痕山林是基本: 水錐觀景臺這麼美的地方,拜託大家一定要帶走自己的垃圾!現場垃圾桶容量有限(有時滿了也沒人立刻清),自己準備個小垃圾袋帶下山是最保險的。別留下任何不屬於這裡的東西。拍照時也請尊重自然環境,別為了取景去攀爬危險的礁石或懸崖邊緣,每年都有為了拍照摔傷的新聞,看了實在很無言。
  • 網路?!看運氣: 停車場和主觀景臺上的手機訊號(中華電信)我覺得還可以,能傳Line、刷FB。但往下走到次平臺附近,訊號就變得很微弱甚至沒有。所以如果需要導航離開,建議先在訊號好的地方查好路線。如果有重要事要聯絡,也最好在主平臺上處理完。

說真的,只要做好準備,水錐觀景臺絕對會是你東海岸之旅最難忘的一站。那份遼闊與純粹,是電腦螢幕再高畫質的照片也無法完全傳遞的。你得親自站上去,感受海風的力度,聽著海浪拍打的節奏,才能真正體會為什麼它能讓這麼多旅人念念不忘。

水錐觀景臺 Q&A(常見問題快問快答)

Q:水錐觀景臺需要門票嗎?開放時間是?

A:完全免費!24小時全年開放。但強烈不建議夜晚或天候不佳時前往,安全風險極高。最佳造訪時間是白天光線充足時(尤其清晨或黃昏光線最美)。

Q:開車去水錐觀景臺,路況好開嗎?停車方便嗎?

A:主要靠臺11線(柏油路面,路況佳),轉進觀景臺入口是較小的產業道路(但一般轎車可通行),最後到達免費停車場(約可停十幾臺車)。旺季假日停車位很搶手,建議上午或平日造訪較佳,否則可能需停路邊白線內再步行一小段。

Q:水錐觀景臺適合帶小孩或長輩去嗎?

A:主觀景臺(平坦木棧道)還算適合,但務必牽好小孩、照顧長輩腳步。次平臺階梯陡峭濕滑,需手腳並用,不建議行動不便者、幼兒或怕高的長輩下去。整體來說,需評估同行者體力與行動能力。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