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痛寶精功效全解析:一個愛吃鬼的關節救星真心話
身為一個人生字典裡寫滿「吃」字的貪吃鬼,我可以為了臺南的牛肉湯跨縣市,為了基隆廟口那一碗滷肉飯排隊半小時,更別說臺中逢甲夜市的創新小吃了,絕對衝第一!但你知道嗎?這種瘋狂追逐美食的代價是什麼?沒錯,就是我的寶貝膝蓋和那個常常僵硬到不行的老腰!尤其每次大啖美食後,或是溼冷天氣來襲,那個痠痛感真的會讓人食慾都減半。這時候,我的救命恩人「痛寶精」就會登場啦!它到底是怎麼幫我緩解這些惱人疼痛的呢?今天就用我親身當白老鼠的經驗,還有認真查資料的心得,來和大家好好聊聊「痛寶精功效」,看看它是不是真的這麼神奇!
痛寶精功效:痠痛剋星的真心告白
老實說,以前聽到保健食品說能緩解關節不適,我心裡都打個大問號,覺得那是老人家才需要的東西。直到我自己的膝蓋開始在爬樓梯時發出「喀喀」的抗議聲,吃完麻辣鍋的隔天腰部僵硬得像塊木板,我才驚覺:「哇哩咧,我真的需要保養了!」痛寶精,就是這樣走入我的生活。
剛開始接觸痛寶精,坦白講是被它的名字吸引(覺得很直白有力),加上身邊幾個同樣愛爬山、愛打球的朋友大力推薦,說對他們的「運動傷害後遺症」很有幫助。實際吃了一段時間後,我必須說,痛寶精功效最讓我「有感」的幾個地方是這樣的:
- 關節活動卡卡變少了: 最明顯的是早上剛起床,或是久坐辦公室後站起來那一刻。以前那個「唉唷喂呀~」的僵硬感和細微的摩擦感(對,就是感覺裡面砂砂的)真的有減輕!走路、爬樓梯變得比較順,不會像機器人一樣一頓一頓的。這點對於我這種愛趴趴走找美食的人來說,簡直是救星!行動力大幅提升,追美食更無阻礙。
- 惱人的痠痛感緩解了: 這點對我這種愛吃又怕痛的人來說超級重要!特別是變天的時候,以前膝蓋就像自帶氣象臺,又痠又脹。開始規律補充痛寶精後,雖然不敢說完全消失(畢竟體質和天氣影響很大),但那種「隱隱作痛」讓人心煩、影響食慾的感覺確實減輕非常多。現在遇到寒流來,頂多就是一點點「提醒」,不會痛到讓我皺眉頭、吃不下最愛的薑母鴨了!這讓我更深刻體會到痛寶精功效在舒緩不適上的幫助。
- 運動後的恢復好像變快了: 自從膝蓋出狀況,我學乖了,會搭配一些溫和的運動(像游泳、快走)來控制體重(畢竟貪吃嘛…體重你懂的)。以前運動完隔天,那個痠痛感會很明顯(所謂的延遲性肌肉痠痛),有時甚至影響後續運動計畫。現在感覺恢復期有縮短,痠痛的程度和持續時間也比較沒那麼劇烈,讓我更有動力持續運動(運動才能吃更多,這是真理!)。這或許也是痛寶精功效在支援軟組織修復上發揮的作用吧?
- 整體靈活度有提升: 這點比較微妙,不是突然能劈腿那種!而是像彎腰撿東西、轉身拿後座的安全帶、或是蹲下來看冰箱下層有什麼好料時,感覺身體「比較聽話」了,動作比較流暢,不會覺得關節卡住或有阻力。這種日常的小順暢感,累積起來其實對生活品質幫助很大。這也是我長期感受到的痛寶精功效帶來的細微改變。
當然啦,我必須很誠實地說,痛寶精功效不是仙丹!它不是吃下去立刻「咻」一聲就不痛了(那種通常是止痛藥,治標不治本)。我個人的經驗是,大約需要持續補充 2-4週 左右,才開始比較明顯地「感覺」到關節的舒適度有提升。而且我覺得,它更像是幫我的關節「打底」和「日常保養」,讓關節軟骨這個耗材磨損得慢一點、潤滑好一點,比較不會動不動就發炎抗議。想要效果更好,規律補充不能偷懶,同時也要控制體重(美食當前真的很難…但為了膝蓋,我盡量啦!)和避免過度使用(例如連續爬好幾小時的山這種事,我就會斟酌了)。像上次不小心搬重物閃到腰,光靠痛寶精就不夠力,還是得乖乖休息加擦藥膏。
核心成分 | 扮演角色 | 帶來的關鍵效果 | 我的個人體驗 |
---|---|---|---|
第二型膠原蛋白 UC-II®(非變性) | 免疫調節小尖兵 | 直擊發炎核心,減少軟骨破壞力道 | 天氣變化時膝蓋不適感明顯減輕 |
葡萄糖胺(Glucosamine) | 軟骨建築師 | 提供修復原料,促進軟骨代謝更新 | 久坐後站立的僵硬感減少許多 |
軟骨素(Chondroitin) | 關節海綿寶寶 | 吸水力強,提升關節液黏彈性與潤滑度 | 走路時感覺更順暢,喀喀聲減少 |
MSM(有機硫) | 天然止痛消炎幫手 | 減輕疼痛感,協助組織修復 | 運動後恢復較快,肌肉沒那麼緊繃 |
講到效果,市面上相關產品真的百百款,我也試過幾種(為了我的膝蓋和美食人生,投資是必要的!),像是純葡萄糖胺、或是主打鯊魚軟骨的。但說真的,綜合比較下來,痛寶精功效在我身上算是比較全面和顯著的。我猜關鍵在於它的「複方」設計,把幾個對關節好的明星成分湊在一起,而且重點用的是 UC-II® 這種特殊型態的第二型膠原蛋白。聽說這種非變性的膠原蛋白,身體比較「認得」,可以直接跟免疫系統「溝通」(用比較科學的說法叫「口服耐受性誘導」),告訴身體別一直錯誤攻擊自己的軟骨,從源頭減輕發炎反應。這大概就是為什麼它在緩解「僵硬」和「不適」上,特別讓我覺得有差。
痛寶精的營養價值剖析:拆解每一口的關節黃金
身為一個愛吃又愛研究食物成分的人(職業病?),對於吃進肚子的東西,當然要搞清楚它裡面到底裝了什麼寶貝!尤其像痛寶精這種要長期補充的保健品,「配方」好不好、有沒有料,絕對是重點。我認真研究過它的成分表,也比較過其他品牌,發現它在「營養價值」這塊確實滿有誠意的,不是隨便塞點東西就叫關節保健品。來看看它主要的營養成分亮點:
- UC-II® 非變性第二型膠原蛋白: 這個絕對是痛寶精的王牌成分!它跟我以前認知的那種從豬皮、魚鱗萃取的「水解膠原蛋白」完全不同。UC-II® 厲害的地方在於它保留了完整的膠原蛋白三股螺旋結構(非變性),透過口服後,能在小腸被特定免疫細胞辨識,傳遞「免疫耐受」的訊號,幫忙調整身體對自身關節軟骨的免疫反應,從根本減少發炎破壞。簡單說,它不只提供建材,更像是一位「溝通大使」。劑量方面,痛寶精通常含有 40mg 的 UC-II®,這也是經過臨床研究證實有效的劑量。這個成分成本高,但效果確實有其獨特之處,是痛寶精功效能夠發揮的關鍵之一。
- 葡萄糖胺鹽酸鹽 (Glucosamine HCl): 這是關節保健品界的長青樹了。它是形成軟骨基質(像是蛋白多醣)和關節液的重要前驅物。你可以把它想像成蓋房子需要的「磚塊」原料之一。痛寶精裡含有 1500mg 的高劑量葡萄糖胺鹽酸鹽(有些產品用硫酸鹽形式,效果類似,但鹽酸鹽純度通常較高)。這個劑量也是許多國際指引建議用於緩解退化性關節炎的常見有效劑量。對我來說,它就是提供軟骨營養和修復所需的基礎原料。
- 軟骨素硫酸鹽 (Chondroitin Sulfate): 它常常和葡萄糖胺是黃金搭檔。軟骨素是關節軟骨和結締組織的主要結構成分之一,特色是親水性極強,能像海綿一樣吸引水分進入軟骨組織,讓軟骨保持飽滿、彈性,同時也能增加關節液的黏稠度和潤滑效果。痛寶精通常含有 1200mg 的軟骨素。它和葡萄糖胺協同作用,一方面提供結構支撐(軟骨素),一方面促進基質合成(葡萄糖胺)。
- MSM(甲基磺醯甲烷): 這是一種天然存在於生物體內的有機硫化物。硫是構成人體結締組織(包括軟骨、韌帶、肌腱)的重要礦物質。MSM 被認為具有舒緩疼痛和不適、減輕發炎反應、以及協助組織修復的潛在功效。痛寶精裡新增 MSM,像是多了一位消炎止痛的幫手。劑量方面通常是 500mg。
- 其他加分成分: 有些痛寶精產品還會新增像是「玻尿酸」(Hyaluronic Acid, HA) 來加強關節潤滑,「膠原蛋白胜肽」(水解膠原蛋白) 補充一般性蛋白質原料,「薑黃素」(Curcumin) 取其抗氧化和輔助抗發炎特性,或是「維生素C」幫助膠原蛋白合成。這些額外新增物雖然劑量可能不如前面幾個主力成分高,但能讓配方更全面,算是錦上添花。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問:「阿這些成分,我多吃點豬腳、雞爪、魚皮、海參之類的『膠質』食物,不也能補充嗎?」嗯… 這問題問得好!以一個愛吃鬼的角度,我當然舉雙手贊成多吃這些美味食物!它們確實富含膠原蛋白。但是!
這裡有個關鍵點:我們一般吃的「膠質」(無論是豬腳、雞爪或是保健品常見的「水解膠原蛋白」),它們進入腸道後會被分解成小分子的胺基酸或小肽,然後身體會把這些原料重新分配,拿去合成身體各個部位需要的蛋白質(可能是面板、頭髮、肌肉… 不一定是優先拿去補關節軟骨)。也就是說,吃膠質食物對全身保養很好,但對於「精準支援關節」的效果相對間接且效率較低。
而痛寶精裡的核心成分 UC-II®,走的是一條完全不同的路徑(前面提到的免疫調節路徑),它不需要被分解成胺基酸,而是以特定形態直接與腸道免疫系統作用,達到更針對性的效果。至於葡萄糖胺和軟骨素,雖然也可以從食物中獲得(例如蝦蟹殼、動物軟骨),但日常飲食要吃到足夠的「有效劑量」(葡萄糖胺每日1500mg、軟骨素每日800-1200mg),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所以,透過濃縮萃取的保健品來補充,是比較實際且有效率的方式。這也是痛寶精功效背後營養價值的科學基礎。
痛寶精禁忌:哪些人要特別小心?
再好的東西也不是人人都適合,痛寶精也不例外。雖然它標榜天然成分,副作用相對少,但有些族群或情況下,真的需要特別小心,甚至避免使用。我可不想因為分享好東西而害到人,所以這部分一定要講清楚!以下是特別需要注意的禁忌與注意事項:
- 對海鮮(甲殼類)過敏者: 這是最重要的一點!因為痛寶精的主要成分「葡萄糖胺」,絕大多數(幾乎可以說是全部)都是從蝦殼、蟹殼等甲殼類動物的外殼萃取出來的。如果你本身對蝦、蟹、龍蝦等海鮮有過敏史(像我是吃到不新鮮的蝦就會全身起疹子那種),那就要極度謹慎!雖然提煉過程會去除大部分過敏原蛋白,但殘留的可能性仍然存在。強烈建議這類族群不要冒險嘗試,或者務必先諮詢過敏免疫科醫師,評估風險。別為了顧關節反而引發更嚴重的過敏反應,得不償失啊!
- 正在服用抗凝血藥物者(如 Warfarin 可邁丁): 這個要很小心!有部分的報告和研究指出,「軟骨素」這個成分在結構上跟抗凝血藥物 Heparin(肝素)有點相似(都是醣胺聚醣)。雖然影響程度仍有爭議,也非絕對,但理論上高劑量的軟骨素可能具有輕微的抗凝血效果,若與 Warfarin 這類藥物併用,可能會增加出血的風險(像是刷牙容易流血、瘀青不易消退、甚至更嚴重的內出血)。安全起見,如果你或家人正在服用抗凝血藥物,絕對不要自行服用痛寶精。一定要先拿著痛寶精的成分表,去跟你的主治醫師(心臟科、血液科或開藥的醫師)討論,確認是否適合以及是否需要調整藥物劑量監控凝血功能(INR值)。這點千萬不能鐵齒!
- 糖尿病患者需留意血糖波動(特別是第一型): 葡萄糖胺在化學結構上屬於「胺基單醣」,理論上有可能對血糖水平產生些微的影響。雖然很多研究認為,一般劑量(1500mg)的葡萄糖胺對多數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影響不大,但仍有少量報告指出,對於血糖控制非常不穩定、尤其是「第一型糖尿病」患者,或者對血糖變化極度敏感的人,可能會觀察到血糖稍微上升的情況。因此,糖尿病患者在開始補充痛寶精前,最好先諮詢醫師或營養師,並在補充期間更密切地監測自己的血糖變化。如果發現血糖異常波動,就要考慮停用或調整。
- 懷孕及哺乳婦女: 懷孕和哺乳期間,媽媽的身體非常敏感,為了寶寶的安全,對於任何保健品的態度都應該「寧可保守」。目前關於痛寶精主要成分(UC-II®、高劑量葡萄糖胺、軟骨素、MSM)在孕哺婦女身上的「安全性研究資料非常有限」。沒有足夠證據證明絕對安全,但也沒有大型研究證實有重大危害。處於這種「證據不明」的情況下,為了避免任何潛在風險,通常會建議孕婦和哺乳媽媽暫時避免使用痛寶精這類關節保健品。等過了這個特殊時期再補充也不遲。這點真的要聽醫生的。
- 兒童及青少年: 小朋友和青少年處於生長發育期,除非是有特殊的關節疾病,並經過小兒骨科或風濕免疫科醫師明確診斷且建議使用,否則一般不需要、也不建議自行補充痛寶精類的成人關節保健品。他們的身體還在發展,均衡飲食和適當運動更重要。
- 重大疾病患者或手術前後: 如果你患有嚴重的腎臟病、肝臟病,或者即將進行大手術(或剛動完手術不久),身體處在比較脆弱或代謝能力較差的狀態。這時候身體處理外來物質的能力會下降,任何保健品(包括痛寶精)的攝取都需要格外謹慎。務必先徵詢主治醫師的意見,評估當時的身體狀況是否適合補充。
- 對痛寶精特定成分過敏者: 除了甲殼類過敏外,有些人可能對產品中的其他賦形劑(如某些膠囊殼成分、填充劑、香料等)過敏。購買時注意成分標示,服用後若出現面板紅癢、起疹子、呼吸困難等任何過敏反應,應立即停用並就醫。
- 特殊注意:胃部敏感者可能不適: 雖然不算嚴格禁忌,但有些人(尤其空腹時)服用高劑量的葡萄糖胺,可能會覺得胃有點不舒服、輕微脹氣、噁心或灼熱感(俗稱的「刮胃」)。我自己剛開始吃的幾天,如果空腹吞膠囊,確實偶爾會有點悶悶的感覺,但不算嚴重。建議「飯後服用」(吃飽飽馬上吃藥),或者選擇腸溶錠劑型(如果有的話),通常可以減輕這類腸胃不適。如果症狀持續或加劇,也應停用諮詢醫師。
需特別謹慎族群 | 潛在風險 | 專家建議行動 |
---|---|---|
蝦蟹過敏者 | 高機率誘發嚴重過敏反應 | 絕對避免使用,或經免疫醫師評估 |
服用抗凝血藥物者 (如Warfarin) | 可能增強藥效,提高出血風險 | 務必諮詢醫師,監控INR值 |
糖尿病患者 (尤其第一型) | 可能影響血糖穩定性 | 嚴密監測血糖,醫師確認後再使用 |
孕婦及哺乳媽媽 | 安全性研究資料不足 | 暫停使用為優先考慮 |
重大疾病 (肝腎功能不全) | 代謝負擔增加 | 使用前必須經過醫師許可 |
胃部敏感族群 | 可能引發胃部不適 | 優先選擇飯後服用,減少刺激 |
總之,在開始補充之前,花點時間看看產品標示,瞭解自己的身體狀況和用藥史,有疑慮就問專業人士。安全第一,才能讓痛寶精功效真正成為健康助力,而非負擔!
正確食用方式:怎麼吃效果最好?我的經驗談
買了貴鬆鬆的痛寶精,當然希望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口上,讓它的效果最大化!根據我認真研究資料和自身經驗(還有跟藥師朋友請教),怎麼吃對發揮痛寶精功效真的差很多。以下是我認為很重要的幾個正確食用要點:
- 劑量與頻次:關鍵在「持之以恆」!
- 看清楚產品標示: 這是基本中的基本!不同品牌的痛寶精,配方和單顆劑量可能不同。有些產品一天吃一顆就足夠,有些則需要吃到兩顆甚至三顆(通常是膠囊或錠劑較小顆的產品)。瓶身上一定會寫明「每日建議攝取量」。絕對不要自行增減劑量,吃太少沒效,吃太多不僅浪費錢,可能還增加不必要的負擔(雖然這類成分過量風險不高,但沒必要)。像我吃的品牌,是一天吃兩次,每次一顆膠囊。
- 規律服用是王道: 關節軟骨的修復和保養是場「馬拉松」,不是短跑衝刺。如同前面提到的,痛寶精功效需要時間累積。研究指出,像葡萄糖胺、軟骨素這類成分,通常需要連續補充 2-3個月 才能達到較穩定的組織濃度和較明顯的臨床效果(改善僵硬、疼痛感)。UC-II® 雖然作用路徑不同,但同樣需要時間啟動免疫調節機制。絕對不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吃個幾天感覺沒「神效」就放棄。我自己的習慣是設定手機提醒,固定在早餐後和晚餐後吃(下面會講為什麼飯後吃),養成習慣就不容易忘了。
- 服用時間點:隨餐吃更好!
- 飯後服用佳: 前面禁忌部分有提到,葡萄糖胺對少部分人可能造成輕微腸胃不適(如胃悶、噁心感)。「隨餐服用」或「飯後立刻服用」是降低這類不適的最佳方式。食物可以包裹膠囊,減少它直接接觸胃黏膜產生的刺激。像我自己就是吃完早餐(例如一碗暖暖的鹹粥或三明治)後,配一大杯溫開水吞下去;晚餐也是飯後立刻吃。自從改成飯後吃,幾乎沒再感覺胃不舒服了。
- 分散服用效果更均勻?: 如果產品要求一天吃兩顆以上,我會建議「分次」吃(例如早晚各一),而不是一次把兩三顆吞下肚。這樣可以讓血液中的有效成分濃度維持在比較平穩的狀態,理論上對持續作用可能有點幫助。當然,如果產品標示允許一次服用,那也沒問題,重點還是規律。
- 搭配什麼吃?有講究!
- 大量溫開水: 這點超重要!服用任何膠囊或錠劑保健食品,一定要配足量的溫開水(至少 200-300c.c.)。這樣做有幾個好處:第一,幫助膠囊順利透過食道到達胃部,避免卡在喉嚨引起不適(甚至食道灼傷);第二,充足的水分有助於成分的溶解、分散和吸收。千萬不要只喝一小口水,或是配茶、咖啡、果汁(尤其葡萄柚汁可能影響代謝)。
- 與其他藥物的間隔: 如果你同時有在服用其他藥物(無論是慢性病藥還是感冒藥等),為了避免彼此間潛在的互動作用影響藥效吸收,建議間隔至少 1-2 小時再吃痛寶精。最保險的做法是諮詢藥師。
- 需要長期吃嗎?保養的概念!
- 很多人會問:「吃多久可以停?是不是不痛了就不用吃了?」這其實要看你的狀況和目的。
- 如果你是像我這樣,因為輕微退化、耗損或運動不當造成的「日常關節保養、預防不適」,那麼痛寶精功效比較偏向「維持性」的。停用後,關節軟骨持續磨損、潤滑液分泌不足的問題依然存在,效果可能會逐漸消退(感覺僵硬或偶爾疼痛又跑回來)。所以,對於保養族群,持續規律補充是常見的做法,把它當成關節的日常營養補充品。
- 如果是針對已經比較明顯的退化性關節炎症狀(如醫生診斷的),在補充初期(通常是3-6個月)達到緩解效果後,可以和醫師討論是否調整為「維持劑量」(有些產品有較低的維持劑量),或是採「週期性補充」(例如吃三個月,停一個月觀察,再視情況繼續)。
- 搭配生活調整效果加倍: 別忘了,保健品只是輔助!要讓痛寶精功效最大化,絕對要搭配健康的生活習慣:
- 體重控制: 這點對膝蓋負荷尤其重要!每多一公斤,膝蓋承受的壓力就多好幾公斤(特別是上下樓梯時)。減重是對關節最直接有效的「減壓」方式。每次大吃大喝後,我都會提醒自己要多動一點回來(雖然執行上有難度…)。
- 適度運動: 不動反而會讓關節更僵硬、肌肉更無力,形成惡性迴圈。選擇對關節衝擊小的運動,如游泳(水中走路也很好)、騎固定式腳踏車、太極拳、瑜珈(避開過度彎折姿勢)、或是平地散步快走。強化關節周邊肌肉(股四頭肌對膝蓋保護很重要!),能分擔關節承受的壓力。運動前充分暖身,運動後適度伸展。
- 避免過度使用與傷害: 瞭解自己的極限。不要為了硬搬重物傷了腰,登山時使用登山杖減輕膝蓋負擔,避免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如久坐、久站)。愛吃也要衡量體力啦!
- 均衡營養: 除了痛寶精,日常飲食也要攝取足夠的優質蛋白質(修復原料)、富含Omega-3的食物(如深海魚、亞麻籽油,有助抗發炎)、以及豐富的蔬果(提供抗氧化物質),從多方面支援關節健康。
- 很多人會問:「吃多久可以停?是不是不痛了就不用吃了?」這其實要看你的狀況和目的。
記住,正確食用方式就是讓痛寶精功效穩定發揮的基礎工程。沒有捷徑,就是乖乖照著產品指示、規律服用、搭配健康生活,耐心等待效果累積!
Q&A 時間:關於痛寶精功效的常見疑問
Q1:吃痛寶精會不會有副作用?我聽說有人吃了會胃痛?
A:痛寶精的主要成分(UC-II®、葡萄糖胺、軟骨素、MSM)在一般建議劑量下,安全性算是蠻高的,多數人不會有嚴重副作用。最常被提到的就是「腸胃不適感」,尤其空腹吃高劑量的葡萄糖胺時,有些人可能會覺得胃悶悶的、有點脹氣或輕微噁心感(就是我前面提到的那種「刮胃」感覺)。這通常不嚴重,改成「飯後立刻吃」就能大幅改善。另外,如果你對蝦蟹過敏(因為葡萄糖胺來源)、或正在吃抗凝血藥,那就絕對要小心禁忌!總結來說,副作用風險不高,但飯後吃更好,且特定族群務必留意禁忌。
Q2:痛寶精要吃多久才會感覺到效果?我吃了一週都沒感覺是無效嗎?
A:關節保養急不得!因為關節軟骨的代謝修復本來就很緩慢。痛寶精功效需要時間累積,通常需要 持續補充 2-3個月 才會達到比較穩定的效果(感覺僵硬感減輕、活動比較順暢)。像我自己也是大概吃了快一個月才開始比較有「感覺」。只吃一週就期待特效,真的會失望。這是馬拉松,不是百米衝刺!規律吃、耐心等,搭配減輕關節負擔(控制體重、適度運動),效果會更明顯。如果吃了三個月以上還是毫無感覺,那可能就要考慮換其他成分或產品,或諮詢醫生找出不適的真正原因。
Q3:孕婦或是月經來的時候可以吃痛寶精嗎?
A:這個要分開看:
- 孕婦/哺乳媽媽: 保守起見,不建議服用。因為目前針對這些特殊時期的高劑量關節補充品(特別是UC-II®、高劑量葡萄糖胺/軟骨素)的安全性研究資料還不夠充足。為了寶寶的安全,這段時間還是先暫停比較好。等生完寶寶、餵完母乳之後再考慮補充。
- 月經期間: 就目前所知,痛寶精的成分並不會直接影響月經週期或造成經期不適加劇。所以,如果你的身體在經期時沒有特別不適(像有些人經期容易腸胃敏感),月經來的時候可以持續服用,不需要特別中斷。當然,如果你覺得經期服用後身體感覺怪怪的,那就停幾天也無妨。重點是沒有科學證據顯示經期吃會有特別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