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一個廚房裡的瘋狂實驗家,麵粉袋永遠比化妝品堆得還高,說到我對司康做法的那份執著,大概可以寫成一本血淚史(笑)。還記得第一次雄心壯志想做司康,結果端出來的東西硬到連我家狗狗都嫌棄地走開... 那份打擊啊!(現在想想真是又好氣又好笑)。但就是不甘心啊!憑什麼咖啡廳賣的司康就能外酥內軟、香氣逼人?我偏要在家搞定它!經過無數次的失敗、調整、再嘗試,終於摸透了那些藏在細節裡的魔鬼。今天就來分享我這曲折又充滿麵粉香的「完美司康做法」旅程,保證不藏私,連我搞砸的蠢事都告訴你!
目錄

找對食譜,就成功一半!
天啊,網路上的司康做法食譜多到爆炸,甜的鹹的、加蛋不加蛋、用泡打粉還是小蘇打... 一開始真的看得眼花撩亂,選擇困難症大爆發!試做了幾款號稱「零失敗」的,結果...嗯,失敗得很有創意(苦笑)。後來才懂,找到適合自己口味和手感的食譜超級重要!
- 經典英式奶油香: 這是我最愛的基底!香濃奶油味是靈魂,通常只靠泡打粉撐起蓬鬆度,不加蛋,口感比較紮實一點點(但不是硬喔!),奶香濃得化不開。搭配clotted cream和果醬,絕配!
- 美式鬆軟派: 多了蛋液的加入,成品通常更濕潤、更鬆軟一點點,像在吃蓬鬆的小點心。坦白說,個人覺得奶油香氣會被蛋蓋掉一些?適合喜歡蛋糕口感的朋友。
- 臺灣在地變奏曲: 看到好多厲害的臺灣烘焙老師分享,把司康做法融入在地口味,像加入芋頭泥、抹茶粉、甚至鹹蛋黃肉鬆!超有創意,而且意外地搭!特別喜歡那種外皮酥脆、內餡驚喜的感覺。想嘗試新口味時絕對要參考這些達人的食譜。
為了讓大家好選,我整理了一個簡單比較表(這可是試吃了快20種口味後的心得!):
食譜派別 | 主要特色 | 口感 | 奶油風味 | 製作難易度 |
---|---|---|---|---|
經典英式 | 無蛋,重奶油香 | 微紮實、酥鬆為主 | ★★★★★ (超濃鬱) | ★★★☆☆ (關鍵在奶油狀態) |
美式鬆軟 | 通常含蛋 | 濕潤、較鬆軟 | ★★★☆☆ (蛋味會中和一點) | ★★☆☆☆ (相對簡單) |
臺式創意 | 口味變化多端 | 視內餡而定 (通常酥脆) | ★★☆☆☆ (風味被內餡主導) | ★★★★☆ (餡料處理是學問) |
我的終極選擇? 個人偏愛經典英式司康做法,那個純粹的奶油香氣和層次感,無法取代!下面的分享也都以這個為基礎。

食材挑得好,司康沒煩惱!
踩過無數地雷後,我學到食材的新鮮度和選擇,直接決定司康的生死! 別以為隨便拿包麵粉就能搞定...
- 麵粉是骨架: 中筋麵粉(All-purpose flour)是最保險的選擇,蛋白質含量適中,容易成功。低筋太鬆散,高筋太有嚼勁(別問我怎麼知道的... 做出來像貝果的表親!)。重點!記得一定要過篩!除非你喜歡吃起來有結塊的驚喜(但我保證那驚喜很糟糕)。
- 奶油是靈魂中的靈魂: 這點我強調一萬次都不夠!一定要用冰塊般冷的「無鹽發酵奶油」!冰!冰!冰!很重要說三次。無鹽才能控制鹹度,發酵奶油香氣更濃鬱複雜。回溫變軟的奶油,就是做出扁平硬餅乾的元兇(我的第一次慘劇就是這樣發生的...)。切記從冰箱拿出來立刻用,切小塊後如果覺得快融化,馬上丟回冰箱冰一下!
- 替代品真心話: 食譜有時會寫可用「白油」或「酥油」,做出來可能更酥?但我試過,香氣真的差很多!少了奶油那股迷人的奶香,司康就失去靈魂了。除非真的沒有,否則不推。植物奶油?拜託千萬別!味道真的很人工。
- 膨脹的魔法: 泡打粉(Baking Powder)是讓司康長高的關鍵。務必買新鮮的、未過期的!開封太久或受潮的泡打粉,膨脹力會大減,做出死麵疙瘩。小蘇打粉(Baking Soda)通常用在含酸性材料(如優格、檸檬汁)的配方,單用效果不好且容易有鹼味。泡打粉用量寧可略多一點點(但別過量,會有苦味),也不要不足。
- 液體的奧秘:
- 鮮奶/鮮奶油: 最常用,提供濕潤度。全脂奶風味最好。鮮奶油能讓組織更潤澤(但熱量...你懂的)。
- 優格/優酪乳/酪奶: 帶點微酸性,能活化泡打粉,讓組織更細緻柔軟。我喜歡用它替換一部分牛奶。
- 雞蛋: 美式配方常用。增加濕潤度和顏色,但會讓口感偏蛋糕些,個人覺得稍掩奶油香。重點!液體同樣要冰! 避免奶油融化。用量要精準,麵粉吸水性不同,通常先保留10-15ml,視麵團乾濕度慢慢加。太濕的麵團超黏手,烤出來會扁塌!
- 甜味與點綴:
- 糖: 細砂糖容易溶解。份量可依喜好調整(我通常減一點點)。
- 鹽: 一小撮就能提昇整體風味層次,平衡甜味,不能省!
- 其他: 葡萄乾、巧克力豆、切碎的果乾、乳酪丁... 愛加什麼隨你。記得果乾類如果太乾,先用溫水或酒(蘭姆酒很棒!)泡軟瀝乾再用,否則會吸乾麵團水分。堅果類烤香切碎再加入。
懶人包:我的終極必備食材清單
- 冰透的無鹽發酵奶油 (靈魂!)
- 中筋麵粉 (過篩!)
- 新鮮泡打粉 (膨脹關鍵!)
- 細砂糖 (適量)
- 鹽 (一小撮提味)
- 冰鮮奶/冰鮮奶油/冰優格 (液體要冰!)
- (Optional) 喜歡的餡料 (葡萄乾、巧克力豆等)

魔鬼藏在步驟裡!完美司康做法關鍵技巧
終於來到重頭戲!步驟看似簡單,但每個小細節都是成敗關鍵。我用無數個失敗品換來的血淚總結啊...
- 冰!冰!冰!環境要冷: 這點放在第一步強調!夏天做司康真是挑戰,我的對策是:開冷氣! 把材料(粉類、奶油丁、液體、甚至攪拌盆、刮刀)都先冰過。手溫也是殺手,摸太久奶油就化了。可以準備一盆冰水,覺得手溫太高就去碰一下降溫。相信我,溫度控制是司康做法最大的學問!
- 混合乾粉類: 把過篩好的中筋麵粉、泡打粉、細砂糖、鹽,放進冰過的攪拌盆裡,用打蛋器或叉子充分混合均勻。泡打粉一定要混勻,不然區域性吃到會苦!這步驟很快,別拖。
- 切入奶油丁: 把冰奶油切成約1-1.5公分的小丁(別太小,留點空間讓蒸氣膨脹)。倒入乾粉中。重點來了!怎麼處理奶油?
- 最推「指尖搓揉法」: 用指尖(溫度比掌心低)快速地去搓、捏、擠壓盆裡的奶油和粉類混合物。目標是把奶油塊搓成扁豆般的大小,均勻裹上麵粉。絕對不要搓到像麵包麵團那樣光滑!要保留很多明顯的、大小不一的奶油碎片。 這步驟要快、要輕柔,避免奶油融化。看到混合粉呈現粗玉米粉狀,還有很多小奶油粒就對了。這就是酥鬆層次的來源!過度搓揉=做出硬磚頭!
- 替代工具: 也可以用冰過的切麵刀(Pastry Cutter)切入,或用兩把刀子交叉切。但我覺得手感沒有指尖好控制,容易切過頭或切不勻。食物處理機? 可以,但要非常小心!用脈衝式(Pulse),點打幾下就好,看到粉類變粗粒狀就停!否則瞬間變成麵糰,前功盡棄!真心建議新手先用手感受。
- 加入液體與餡料: 在奶油粉混合物中間挖個井,倒入你準備好的冰液體(牛奶、鮮奶油或優格)。一開始先用刮刀或冰過的叉子,用切拌的方式(像炒菜那樣從底部翻上來),輕輕地把乾粉拌入液體中。動作要輕、要快!千萬不要攪拌! 麵團會出筋變韌。拌到還能看到一點點乾粉,麵團看起來粗糙不均勻,剛好黏在一起時,就該停手了!這時才加入你的葡萄乾、巧克力豆等餡料,稍微輕拌幾下就好。麵團濕黏是正常的! 別因為怕黏就再加一堆粉,那會讓司康變乾硬。
- 整形與折疊(層次升級關鍵!): 把粗糙的麵團倒在灑了薄薄一層手粉(額外的麵粉)的工作檯上。用手掌或刮刀,輕輕地把麵團大概聚攏成一個方形或圓形(約2-3公分厚)。關鍵技巧:折疊! 像摺信紙一樣,把麵團對折過來,輕輕壓一下。再轉90度,再折一次。這個動作重複2-3次就好!目的在於創造更多層次。折越多層次越明顯,但過度折疊會讓麵筋發展,口感變韌! 我通常折3次是極限。折疊後輕輕整形成約3-4公分厚的方形或圓形麵團。

- 切割與最後冷藏: 用鋒利的刀(沾點手粉防沾黏)或切模,俐落地切下司康麵團。不要扭轉! 直接垂直下壓切斷,這樣邊緣才會膨脹得漂亮。切下來的司康放在鋪了烘焙紙的烤盤上,彼此間稍微留點膨脹空間。接著,非常重要! 把整盤司康連烤盤一起,放回冰箱冷藏至少15-30分鐘(甚至冷藏過夜更好!)。這步驟讓奶油再次變硬,麵筋鬆弛,烤出來的司康會更高、更酥鬆!急著烤?膨脹度會打折!
- 預熱與刷面: 在司康冷藏結束前,把烤箱預熱到200-220°C(每個烤箱脾氣不同,200°C是安全起點)。一定要夠熱!從冰箱取出司康,在表面刷上一層蛋液(全蛋或只用蛋黃加水,顏色更金黃)或鮮奶油/牛奶(上色較淺但自然),幫助烤出漂亮的金黃色澤。撒點粗砂糖在表面,烤出來會帶點脆脆的口感,更誘人!
- 烘烤與判斷: 送入預熱好的烤箱中層。通常烤15-20分鐘。烤到司康明顯膨脹長高,表面呈現漂亮的金黃色(刷蛋液會更金黃),就差不多了。最準的方法:拿一支竹籤或小刀插入最大的司康中心,拔出來沒有沾黏濕麵糊就是熟了!注意! 別烤過頭,邊緣會太乾硬。烤箱溫度不均的話,中途可以調頭一次。
- 享用時刻: 出爐後移到網架上放涼。我知道剛出爐的司康香得要命,很難忍!但是! 稍微放涼5-10分鐘再吃,風味和酥鬆度才會達到巔峰!趁著溫熱時剖開(用手掰開最豪邁!),塗上厚厚的凝脂奶油(Clotted Cream,買不到?用打發鮮奶油加點鹽代替也行)和你最愛的果醬(草莓、柑橘、無花果都讚!),一口咬下... 那個外酥內軟、奶油香氣在嘴裡爆發的感覺,啊!之前所有的失敗都值得了!這就是完美的司康做法帶來的感動啊!
常見失敗陷阱與我的血淚教訓清單
- 司康扁平不長高? → 泡打粉不新鮮 / 奶油太軟融化 / 液體溫度太高 / 整形揉過頭出筋 / 折疊次數不夠或過多 / 烤箱預熱不足。
- 口感像硬磚頭? → 奶油搓融光了 / 麵團揉過度出筋 / 液體加太少 / 烤太久。
- 內部濕黏沒熟? → 烤箱溫度不夠 / 烤的時間不足 / 司康切太大塊 / 麵團本身太濕。
- 外焦內生? → 烤箱溫度太高 / 放太上層靠近上火 / 蛋液只刷頂部但沒保護側邊(側邊容易焦)。
- 奶油漏得到處都是? → 奶油丁切太大塊 / 折疊時沒包好 / 烤箱溫度太低讓奶油融化滲出而不是被麵團吸收膨脹。

Q&A:關於司康做法,你可能還想知道...
Q1:我的泡打粉剛開封沒多久,但司康就是發不起來,怎麼回事?
A: 泡打粉的效力衰退可能比你想的快!尤其是開封後接觸空氣濕氣。可以做個簡單測試:放一小匙泡打粉到溫水裡,如果沒有立刻產生大量氣泡,那就是失效了,快換一罐新的吧!這也是很多司康做法失敗的隱形殺手。
Q2:家裡沒有鮮奶油或優格,可以用什麼代替液體?
A: 可以用全脂鮮奶代替鮮奶油或優格,這是標準選項。也可以用原味無糖優酪乳(比較稀,用量可能要微調)。強烈不建議用水或豆漿代替,風味和組織質感差很多。如果只用鮮奶,可以加一小匙白醋或檸檬汁進去稍微「酸化」一下,能幫助泡打粉作用更活躍,口感會稍微好一點點(但還是比不上鮮奶油或優格的潤澤感)。
Q3:做好的司康怎麼儲存最好?能放多久?
A: 完全放涼後放入密封盒或密封袋,室溫最多放2天(但隔天口感就沒第一天驚艷了)。想放久一點,直接冰冷凍庫!可以儲存1-2個月沒問題。想吃的時候,不需要解凍,直接從冷凍庫拿出來,放到預熱好的烤箱,用150-160°C回烤5-8分鐘,馬上恢復接近剛出爐的酥脆感!比放冷藏效果好太多(冷藏容易讓司康變得濕軟)。這也是我認為最棒的司康做法儲存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