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從慄松溫泉爬上來了。現在攤在民宿的椅子上,兩條腿痠得像不是自己的,但閉上眼睛,腦海裡還是那片翡翠般的絕壁,蒸騰的熱氣,和冰涼溪水沖刷腳底的爽快。說實話,這地方美得不像人間,但去一趟也真夠嗆的!不是嚇唬你,如果你以為溫泉就是穿著浴袍、優雅泡湯... 抱歉,慄松溫泉完全是另一種LEVEL的存在。它藏在臺東卑南溪上游的深山裡,要抵達那傳說中的「上帝調色盤」,你得先透過大自然的考驗。這篇文章,就是我用汗水(還有差點滑倒的驚嚇)換來的終極指南,把我這幾年累積(和這次新學到)的經驗,毫不保留地分享給你。準備好跟我一起「闖關」了嗎?
目錄
慄松溫泉到底是何方神聖?
先說清楚,慄松溫泉絕對不是大眾溫泉區。它屬於野溪溫泉,而且是臺灣公認數一數二難抵達、但也數一數二夢幻的野溪溫泉。它的核心魅力在哪?就在那片從山壁傾瀉而下、色彩斑斕的溫泉礦物結晶!想像一下:翠綠、金黃、乳白、赭紅... 各種礦物經過千萬年沉澱,在山壁上形成一幅巨大的天然彩繪,熱泉水就順著這幅畫緩緩流下,匯入冰涼清澈的卑南溪支流。那種冷熱交加的感官衝擊,配上視覺上的極致震撼,就是你千辛萬苦走進去的目的!
但! 千萬別被網路上那些美到不行的照片完全迷惑了。慄松溫泉的環境非常原始,沒有更衣室、沒有廁所、沒有管理員、沒有任何人工設施。它就是大自然赤裸裸的樣子,美麗,但也帶著野性與風險。天氣變化、水流狀況都可能瞬間改變環境。我這次去就碰到前一天下雨,溪水有點混濁湍急,某些路段走起來格外心驚膽跳。所以,把它定位成一場「探險」而非單純的泡湯之旅,心態上會比較正確。
怎麼去?交通方式大解析(開車、接駁、時間點是關鍵!)
要去慄松溫泉,自駕是主流選擇,因為大眾運輸幾乎無法抵達登山口。目標地是「新武呂溪」(或稱霧鹿溪)上游,位於臺東縣海端鄉。老實說,路沒有很好開,尤其是最後一段產業道路。
開車怎麼走?
- 主要路線: 走臺9線(花東縱谷公路)到「初來」附近,轉進臺20線(南橫公路),往利稻、向陽方向。開到約臺20線171.5公里處附近,你會看到一個明顯的岔路(注意路標或電線桿編號),轉進去就是往慄松溫泉的產業道路了。這段產業道路狹窄、崎嶇不平,很多碎石和坑洞,有些路段會車非常困難,技術不好或底盤太低(像一般轎車)的車子,真的不建議硬闖。
- 停車點: 產業道路開到盡頭(無法再前進時),就是登山口的停車處了。空間非常有限,假日一位難求,而且停車要收清潔費(通常是50元臺幣,自動投幣或有人收)。
- 我的真心話: 我這次開我的老休旅車去,還是被震到懷疑人生。建議開高底盤的SUV或四驅車會安心很多。技術沒信心?那就別逞強!
接駁服務:
因為路況實在挑戰,當地有民宿或業者提供登山口接駁服務。這是強烈推薦的選項!你可以把車停在較好停、路況較佳的地方(例如南橫公路上的利稻部落或初來),預約接駁車載你到登山口。好處是:
- 省去開爛路的壓力和車損風險。
- 專業司機熟路,速度快又安全。
- 通常司機大哥對路況、天氣、溫泉現況掌握度很高,可以給你即時建議。我這次就是找接駁,司機阿明大哥一路分享經驗,還提醒我們哪幾個點要特別小心,超實用!價位大約一人來回300-400元臺幣(依距離和預約人數浮動),強烈建議預約!
重要提醒(時間點超級重要!):
- 季節: 枯水期(約11月底到隔年4月)是唯一適合造訪慄松溫泉的季節! 豐水期(夏季颱風季)溪水暴漲,路徑會被淹沒,極度危險,絕對禁止進入!通常地方公告會在11月中下旬左右開放,但出發前務必再查詢當地最新資訊(如海端鄉公所網站、警廣)。
- 天氣: 前後幾日若有下雨,溪水可能變混濁湍急,增加溯溪難度與危險性。出發前一天和當天早上一定要查詢天氣預報(尤其是上游山區)。山區天氣變化快,寧可取消也別冒險。
- 時間: 務必早出發! 建議早上最晚8點前就要抵達登山口開始往下走。因為:
- 停車位有限,晚了可能沒位置或被迫停很遠。
- 爬山、溯溪、泡湯、拍照、回程都需要時間(單趟下到溫泉池邊至少40分鐘起跳,回程上坡更耗時)。
- 下午山區容易起霧變天,光線不足增加危險。
- 導航設定: 目標設「慄松溫泉登山口」或輸入座標(例如:23.2185, 121.0246 - 出發前請再確認最新座標)。山區訊號不穩,建議先下載好離線地圖。

到了登山口,挑戰才真正開始!設施?別想太多!
上面說了,停好車,繳完清潔費(請務必繳納,維護環境),你的「探險」才算正式揭幕。慄松溫泉沒有任何人工設施,請把這個概念深植腦海!
登山路徑:
從登山口到溫泉池,是一段持續下坡的山路,接著是溯溪路段。
- 陡降坡: 一開始就是非常陡峭的泥土、碎石下坡路,有些地方需要拉著繩索輔助才能穩住身體。一雙好的防滑登山鞋或溯溪鞋是必備! 我穿普通的運動鞋第一次去時,摔了個四腳朝天,慘痛教訓!
- 溯溪段: 下到溪床後,就要開始溯溪了(沿著溪流或橫越溪流前進)。水深及膝或大腿是常態,水流強度看當時水量。溪底佈滿大小石頭,非常濕滑。每一步都要踩穩! 建議使用登山杖增加支點,幫助平衡。我這次就靠著我的登山杖,好幾次在滑溜的巨石上化險為夷。
- 路線標示: 沿途會有登山隊留下的布條指引大致方向,但請隨時觀察地形和前人走過的痕跡判斷最安全路徑。路線可能會因溪水沖刷而改變。
- 難度評估: 我認為這條路對體能和平衡感有一定要求,對平常沒運動習慣的人來說會很吃力,尤其回程的上坡更是考驗意志力。不適合老人、幼兒、行動不便或懼高怕水者。
溫泉池邊狀況:
當你歷經辛苦終於看到那傳說中的彩色巖壁,恭喜你!但池邊同樣是什麼設施都沒有:
- 更衣: 請自行找岩石或樹叢後方克難更換泳衣。建議直接穿著泳裝在裡面(外面套上快乾衣褲),省去到現場還要找地方換的麻煩。帶條大毛巾或更衣斗篷遮擋會方便些。
- 廁所: 完全沒有! 請發揮「野外求生」精神。記得帶走所有衛生紙或相關物品(用夾鏈袋裝好帶走),絕不留下一點痕跡。
- 溫泉池: 溫泉從巖壁流下,和冰冷的溪水混合。池子不大,最精華彩壁下方的池子通常人最多。水溫是流動的,靠近泉源處較熱,下游較涼。可以自己找喜歡的溫度點泡泡。但池底石頭多,踩著不舒服,建議穿溯溪鞋或膠鞋下水保護腳底。溫泉蛋?抱歉,這裡無法煮。

過夜?住宿選擇與實用情報
想在慄松溫泉附近待一晚或兩天一夜慢慢玩?附近沒有溫泉飯店,住宿點主要集中在南橫公路沿線的部落(如利稻、霧鹿)或關山、池上等較大的鄉鎮。
以下是我整理或親自住過覺得OK的選擇(價位為大約區間,實際請以店家公告為準):
住宿型別 | 地點 | 優點 | 缺點 | 適合物件 | 價位區間 (雙人房) |
---|---|---|---|---|---|
溫泉飯店 | 霧鹿 (天龍) | 距離相對近;有溫泉可泡舒緩疲勞 | 設施較舊;價位偏高;餐飲選擇少 | 想一次滿足泡湯需求;重視便利性者 | NT$2,800 - $5,000+ |
部落民宿 | 利稻部落 | 價格較實惠;濃厚部落風情;可安排接駁 | 設施簡樸 (可能共用衛浴);選擇較少 | 預算有限;想體驗原民文化;揹包客 | NT$1,600 - $2,800 |
縱谷城鎮旅宿 | 關山 / 池上 | 選擇多樣 (商旅民宿到高階飯店);生活機能超好;舒適度高 | 距離較遠 (開車1~1.5小時);第二天需早起 | 重視住宿品質與便利性;想順遊縱谷 | NT$1,800 - $6,000+ |
1. 天龍溫泉飯店
介紹: 這應該是距離慄松溫泉登山口「相對」最近的住宿點了(開車約半小時多)。位於南橫公路上的霧鹿部落,是正規的溫泉飯店。有露天溫泉池(碳酸氫鈉泉,非野溪溫泉那種)、餐廳。房間比較老派一點,但該有的都有,適合想泡完野溪溫泉回來還能舒服泡個湯、吃頓好的人。對體力消耗大的人來說,是個舒緩疲勞的好地方。
地址: 臺東縣海端鄉霧鹿村1-1號 (臺20線175K)
營業時間: 24小時,但櫃檯check-in有時間限制(通常15:00入住,11:00退房),餐廳有供餐時段。
價位: 雙人房平日約 NT$2,800 - $3,800;假日約 NT$3,800 - $5,000 以上。溫泉券另計。不算便宜,但位置優勢明顯。
我的小抱怨: 硬體設施確實有點年紀了,跟時髦精品溫泉飯店沒得比,但想一想它的地理位置和功能性... 勉強可以接受啦。餐飲選擇不多,口味普通。
2. 利稻部落民宿(多家)
介紹: 利稻是布農族部落,海拔較高(約1000公尺),環境清幽。這裡有好幾家民宿,規模都不大,但充滿原住民風情與人情味。通常提供簡單乾淨的房間(可能有通舖或雅房形式),有些含早餐(可能是清粥小菜或簡單中式)。適合預算有限、想體驗部落風情、或計畫隔天順遊南橫其他景點(如向陽、啞口)的旅人。重點:很多民宿主人可協助聯絡慄松溫泉接駁!
地址: 臺東縣海端鄉利稻村(各家地址不同)
營業時間: 依各家民宿規定,通常check-in時間較彈性,但建議事先預約並確認。
價位: 雙人房約 NT$1,600 - $2,800;通舖床位每人約 NT$500 - $800。CP值較高。
我的心得: 我住過「布農阿嬤的家」(名字忘了,類似這種感覺的),雖然衛浴共用,但非常乾淨,阿嬤很親切,早餐的地瓜粥和醃菜超好吃!隔音就不要太要求了。喜歡純樸感的人會愛。
3. 關山鎮 / 池上鄉旅館民宿
介紹: 關山和池上位於花東縱谷,距離慄松溫泉登山口開車約需1小時~1小時20分。選擇非常多,從商旅、特色民宿到高檔飯店都有(如池上的大地酒店)。生活機能方便(餐廳、超商、藥局),食物選擇多元。適合想行程更悠閒、住宿品質要求較高、或同時想玩縱谷區(關山環鎮腳踏車道、池上伯朗大道、大坡池)的旅客。
地址: 臺東縣關山鎮 / 池上鄉境內
營業時間: 依各旅宿業規定。
價位: 範圍很廣,商務旅館雙人房約 NT$1,800 - $3,000;特色民宿 NT$2,500 - $4,500;頂級度假飯店 NT$6,000以上。選擇多樣,豐儉由人。
我的想法: 回關山或池上住是最輕鬆舒服的選擇,尤其泡完溫泉累得像條狗的時候,能舒服洗個熱水澡、吃頓豐盛晚餐(關山豬腳、池上便當!)真的很重要。缺點就是第二天要再去慄松的話,得早起開一段路。
泡完溫泉吃什麼?周邊美食推薦(補充能量很重要!)
累死累活泡完慄松溫泉,最需要的就是補充能量了!附近選擇有限,要嘛自備糧草,要嘛就得移動到南橫路上部落或關山、池上。
- 自備乾糧: 強烈建議帶行動糧和水! 爬下去和泡湯都很耗體力。帶些巧克力、能量棒、飯糰、麵包、水果補充糖分和熱量。水一定要帶夠(至少1公升以上),山泉水未經煮沸不建議飲用。
- 南橫公路沿線:
- 利稻部落: 部落裡有小雜貨店,可以買到簡單零食飲料。有些民宿會供應簡單餐點(需預約)。
- 霧鹿部落:
- 天龍飯店餐廳: 提供合菜或簡餐,菜色以中式為主,口味尚可,填飽肚子沒問題。價格就是觀光區飯店價。
- 霧鹿小舖(或其他小餐館): 沿著霧鹿砲臺附近的路上,可能會有當地人開的小吃店(有時開有時不開),賣些山產熱炒或簡單麵食。碰碰運氣!
- 關山鎮: 這裡選擇就多了!
- 關山豬腳: 當地名產!推薦「關山肉圓老店」或「關山便當老店」的豬腳飯,滷得軟爛入味,膠質豐富,配飯超讚!補充蛋白質和膠原蛋白,修補疲勞的筋骨正合適。價格親民(約 NT$100-$150)。
- 客家菜: 關山有不少客家餐廳,道地的客家小炒、薑絲大腸、粄條湯都很經典。適合多人一起點合菜分享。
- 米食小吃: 關山米有名,米苔目、碗粿等米製品小吃店也不少。簡單解決一餐的好選擇。
- 池上鄉:
- 池上便當: 這還用說嗎?鐵路便當的故鄉!「全美行」、「悟饕池上飯包文化故事館」都是經典選擇。木盒裝著香Q池上米、滷蛋、豆乾、爌肉、菜脯... 簡單卻無比滿足。一個NT$80-$100左右,CP值爆表。離開前必帶幾個上火車或路上吃!
- 大池豆包豆漿豆花: 超人氣排隊名店!現炸的豆皮(豆包)香酥脆,豆漿豆花濃醇香。當點心或飯後甜點都很棒。(不過假日排隊要有心理準備)
- 其他在地餐廳: 池上也有很多特色餐廳或咖啡廳(如「BIKE De Koffie」、「如初丼」等),想吃精緻一點也有選擇。

我的私房建議: 早上出發前在關山或池上買個熱騰騰的便當帶上車(記得買午餐份!),爬完慄松回來車上立刻可以吃,幸福感滿點!省時又滿足。我這次就是這樣做,在車上啃著池上便當,回想剛剛的震撼美景,覺得人生真美好(雖然腿還是很痠)。
兩天一夜怎麼排?行程規劃建議(體力分配是學問!)
因為慄松溫泉消耗體力大,安排個兩天一夜會比較從容。以下是根據我經驗的建議行程:
- Day 1:
- 中午前抵達臺東關山/池上:先吃午餐(關山豬腳飯或池上便當)。
- 下午:開車前往南橫公路。時間充裕的話,途中可停留:
- 海端鄉布農族文物館: 瞭解布農族文化歷史(免費參觀)。
- 霧鹿砲臺: 日治時代遺跡,視野不錯,走走逛逛約半小時。
- 下午3-4點:抵達預訂的住宿點(利稻或天龍飯店)。Check-in後稍作休息。
- 傍晚:享受住宿點的設施(如天龍的溫泉)或在部落散散步。
- 晚餐:在霧鹿或利稻享用晚餐(預約民宿餐或天龍飯店合菜)。
- 重點:早點睡! 養精蓄銳面對明天的挑戰。
- Day 2 (慄松溫泉日):
- 務必早起! 建議6:30-7:00用早餐。
- 7:30前出發:自駕或由接駁車接送到慄松溫泉登山口(爭取8點前抵達)。
- 8:00:開始下切。專心走路,注意安全!邊走邊欣賞壯麗的峽谷風光。
- 約9:00前抵達慄松溫泉:盡情享受這仙境般的溫泉!(記得拍照!)泡湯時間建議抓1.5~2小時左右就好,保留體力回程。適量補充行動糧和水。
- 約11:00:開始往回爬(回程上坡更辛苦,時間可能比下去多花20-50%)。
- 約12:30~13:00:回到登山口。累癱!簡單整理一下,開車下山。
- 午餐:回到關山或池上大吃一頓!慰勞自己。
- 下午:可視體力和時間彈性安排:
- Option A (還有體力): 關山騎腳踏車(關山環鎮腳踏車道)、池上伯朗大道騎單車看金城武樹。
- Option B (只想放空): 找間池上咖啡廳喝下午茶休息(推薦「BIKE De Koffie」有景觀)。
- 傍晚:賦歸,或繼續你的臺東之旅。

到底要花多少錢?費用預算大公開
慄松溫泉本身不用門票(只有收停車清潔費),主要花費都在交通、住宿、餐飲和裝備上。老實說,不算便宜,畢竟交通成本高。
- 主要費用專案估算(以一人計算,兩天一夜為例):
- 交通:
- 大眾運輸到臺東: 臺北-臺東火車票(普悠瑪/自強號)約 NT$800-$1,200單程。算來回NT$1,600-$2,400。
- 臺東當地租車: 小車一天約NT$1,500-$2,500 + 油錢(粗估NT$500-$800)。或
- 包車/接駁: 臺東車站到慄松往返包車一天可能NT$3,500起跳。登山口接駁來回NT$300-$400/人。
- 住宿: 根據選擇(見住宿部分),雙人房一晚每人攤NT$800-$3,000。
- 餐飲: 兩天午晚餐+行動糧,抓NT$800-$1,500/人(看吃多好)。
- 裝備:
- 若沒有的話,溯溪鞋/膠鞋租借約NT$100-$200/天。
- 防水袋、登山杖等若有需要租或買。
- 其他: 停車清潔費NT$50、個人保險(建議保!)、零食飲料等雜支。
- 交通:
- 慄松溫泉之旅一人大概總花費?
- 揹包客省錢版(住民宿、搭接駁、自備多): 約 NT$3,500 - $5,000
- 舒適平衡版(住天龍或縱谷商旅、吃當地美食): 約 NT$5,000 - $8,000
- 奢華享受版(高鐵+租好車+住高檔飯店): 輕鬆破萬 NT$10,000+

我的小建議: 跟朋友分攤租車和住宿費是省錢關鍵!裝備能借就借(特別是隻去一次的話),行動糧去超商買就好。最大開銷通常是交通(無論是大眾轉運還是租車)和住宿。值不值得?看到那片彩色巖壁泡在溫泉裡的瞬間... 我覺得值得!但這真的是個人感受。
出發前必看!我的超詳細裝備清單(血淚教訓換來的)
去慄松溫泉,裝備對了,旅程就成功一半(另一半靠體力跟運氣)。根據我成功和失敗的經驗,整理這份絕對實用清單:
✓ 絕對必要的核心裝備 (沒帶會很慘甚至危險):
- 鞋子:
- 首選:專業防滑「溯溪鞋」 (鞋底齒痕深、排水快、包覆性保護性好)。我穿過雜牌和好品牌,抓地力真的差很多!
- 次選:厚底防滑「膠鞋」 (工作用的那種,便宜但保護性差一點)。
- 不建議:拖鞋、涼鞋、普通運動鞋、舊布鞋 (濕了超滑,摔到你懷疑人生!)。
- 揹包: 防水揹包」 或一般揹包加「大型防水袋」 (內層再套塑膠袋雙重防水)。手機、相機、乾衣服、車鑰匙絕對不能濕!我曾經用普通揹包,結果在溯溪時重心不穩一屁股坐進水裡,手機差點報銷...
- 衣物:
- 泳衣: 直接穿在裡面最省事。
- 快乾衣褲: 長袖長褲佳,防曬防刮傷。棉質衣物濕了難乾又重。
- 保暖衣物: 山上氣溫較低,尤其泡完湯濕身上來會冷!帶件輕薄保暖外套」 (刷毛或輕羽絨) 套在外面。
- 替換衣物: 一套從裡到外完全乾的衣物、內衣褲、襪子,放防水袋裡。泡完回程換上,舒服度提升100%。
- 防水措施:
- 手機防水袋」 (掛脖子那種,要測試過真的防水!)。
- 相機防水袋」 或防水相機/運動攝影機。
- 登山杖: 強烈推薦! 下坡和溯溪時多一個支點,穩定性大增,省力又安全。一支就夠。
- 水與行動糧: 每人至少1.5公升水」 (視天熱與個人需求增減)。高熱量、方便吃的行動糧」 (巧克力、能量棒、堅果、飯糰、麵包、香蕉等)。
✓ 強烈建議攜帶的實用物品 (提升舒適與安全性):
- 大毛巾或更衣斗篷: 方便在戶外簡易擦乾身體和更衣。
- 防曬用品: 帽子、太陽眼鏡、高係數防曬乳」 (峽谷中有些路段無遮蔭)。
- 個人藥品: 簡易急救包 (優碘棉片、OK繃、彈性繃帶、止痛藥、個人習慣用藥)。
- 塑膠袋 / 夾鏈袋: 裝濕衣物、垃圾 (自己的垃圾,包括衛生紙,100%帶走!)。無痕山林!
- 手套: 拉繩索時保護手。
- 輕便雨衣: 山區氣候多變。
- 頭燈或手電筒: 以防萬一耽擱到天黑 (但強烈建議早去早回!)。
- 小揹包: 若開車,可把大行李放車上,背一個小揹包裝必需品下去就好,減輕負重。
✗ 不適合攜帶的物品:
- 過重的行李、行李箱 (不可能帶下去)。
- 無防水保護的貴重物品、過多現金。
- 玻璃瓶罐。
- 會製造大量垃圾的食物包裝。盡量事先拆掉不必要的包裝。
Q&A:關於慄松溫泉,你一定想知道的問題!
最後,整理幾個最多人問、也是我當初出發前最想知道的問題:
Q1:慄松溫泉真的那麼難去嗎?平常少運動的我能去嗎?
A: 坦白說,難度不低。 它不是像一般步道那樣好走。連續陡下坡+濕滑溪石+回程大上坡,對體力、平衡感、核心肌群和膝蓋都是考驗。如果你平常完全沒運動習慣、有懼高或怕水、膝蓋或腳踝受過傷、平衡感很差,我會勸你三思或至少結伴並評估自身狀況。建議行前幾週做些簡單的肌力訓練(深蹲、爬樓梯)和伸展。年紀太小或太長者也不適合。評估自身能力,安全第一! 別硬撐。
Q2:聽說有人走到一半放棄?哪一段最難?
A: 是的,真的有人在陡下坡或溯溪段就放棄折返了。最難的部份通常在:
- 抵達溪床前的「最後一段陡下坡」: 非常陡峭,泥土碎石,需要雙手緊拉繩索,腳要踩穩,心臟要夠強。
- 溯溪段的「巨大濕滑石頭區」: 需要手腳並用攀爬,石頭表面長有青苔,濕滑無比,一不注意就容易滑倒甚至扭傷。水流強的時候橫越溪流也可能有危險性。
Q3:網美照裡的水都碧綠見底,為什麼我去的時候水是混濁的?
A: 這真的很看運氣!慄松溫泉的水色直接受上游天氣影響。前幾天或當天下雨(即使山下沒下,山區下雨),溪水就會挾帶泥沙變混濁,就看不到清澈見底的翡翠色了。彩色巖壁還在,但整體夢幻感大打折扣。這也是為什麼選擇連續晴天後前往非常重要!氣象預報要特別關注「山區」天氣。我這次去的前一天山區有點小雨,水就沒那麼清透,有點遺憾。但也只能接受,這就是大自然的脾氣。
呼... 寫到這裡,感覺又回憶了一次那趟累人卻絕對難忘的旅程。慄松溫泉,就像一塊藏在深山的絕世寶玉,你得付出汗水、體力,甚至一點點勇氣,才能親眼見證它的無與倫比。它不是舒服的度假,而是一場洗禮。如果你準備好了,就出發吧!記得,安全永遠擺第一,尊重那裡的每一塊石頭、每一滴泉水,只帶走回憶和照片,不留下一絲垃圾。祝你也能順利邂逅這臺灣最野性、最動人的溫泉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