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小時候阿嬤的灶腳嗎?那股混著柴火香的冬瓜清甜,總是飄得整個三合院都是。長大後搬出來住,喝過無數碗冬瓜湯,就是找不回那個味兒。直到去年回鄉,硬是纏著阿嬤問出撇步,才發現原來一鍋冬瓜湯的靈魂,不在多貴的料,而在「耐心」兩個字。今天就來分享我實驗無數次,終於找回阿嬤味道的秘方,還有幾款變化型,讓你在家也能輕鬆煮出讓人喝光鍋底的冬瓜湯!
目錄
阿嬤的經典古早味冬瓜湯 (葷)
這碗就是我心中白月光,阿嬤的拿手好戲。材料單純到不行,但那個湯頭的層次,真的會讓你懷疑人生(好的那種懷疑)。關鍵就在於「時間」與「小魚乾的處理」。
食譜
- 古早味冬瓜湯(阿嬤秘傳版)
食材
- ❗ 主角:臺灣本地產大冬瓜 1/4 顆 (約 1200克,削皮去籽後切厚塊 - 約2.5公分厚)
- 🟠 靈魂配角:櫻花蝦乾 1.5 大匙 → 湯頭鮮甜關鍵! 提鮮大功臣
- 🔴 基礎鮮味:豬胛心肉或梅花肉切片 300克 (帶點油脂更好)
- 🟤 辛香夥伴:老薑 3-4 片 (拍扁)
- 💧 生命之源:過濾水 2000 cc
- ⚪️ 簡單調味:鹽巴 適量 (約 1.5 小匙,請邊試邊調整)
做法
- 處理冬瓜:冬瓜皮盡量削乾淨(綠色硬皮部分),籽一定要挖掉,切成厚塊。阿嬤說:「厚塊才耐煮,不會散掉變糊!」說真的,我第一次切太薄,煮完撈都撈不起來,整鍋變冬瓜糊...慘。🟢
- 爆香靈魂:取一個厚底的湯鍋 → 傳熱均勻超重要,用一點點香油(不用多,真的!),小火🔥慢慢把櫻花蝦乾煸到香氣撲鼻、有點金黃色。這個步驟絕對不能省!香氣差超多!我曾經偷懶直接丟下去煮,結果整鍋湯就是少一味,像少了靈魂。🟠
- 炒肉增香:把豬肉片放進鍋裡,轉中火,和蝦乾一起炒到肉片表面變白,香氣出來。這一步能讓湯頭更醇。
- 加水開煮:倒入過濾水,放入拍扁的老薑片。蓋上鍋蓋,開大火煮滾。薑片一定要拍扁,味道才出得來!🔴🟤
- 耐心燉煮:水滾後,立刻轉成 「最小火」 ️⚠️⚠️ 對!就是瓦斯爐中心只有一點點藍色火焰那種小火。這是我從阿嬤那學到最寶貴的一課!蓋上鍋蓋,留一點點小縫 → 避免大滾讓湯濁掉,就這樣 「慢煨」 → 阿嬤的獨門心法 至少 1 個小時。時間不夠?湯就是少了那份溫潤醇厚的感覺。
- 投入冬瓜:慢煨一小時後,開啟鍋蓋,湯色應該很清澈,帶點淡淡的金黃。這時才把冬瓜塊放進去。🟢
- 續燜至軟:蓋回鍋蓋(一樣留小縫),維持最小火,再煮 30-40分鐘,直到冬瓜塊變成半透明狀,用筷子可以輕鬆戳入,但形狀還保持完整。千萬別煮到爛掉!那就變冬瓜泥了。
- 最後調味:熄火,開啟鍋蓋。這時才加入鹽巴調味。✅ 記得!鹽巴一定要最後加!太早加鹽會讓冬瓜不容易煮軟爛(這是真的!我試過,硬是比平常多煮了20分鐘)。邊加邊試,覺得夠了就好。通常一大鍋鹽巴用量不會超過 1.5 小匙。
- 靜置融合:關火後別急著喝,蓋上鍋蓋燜個 15-20分鐘。這個步驟超神奇,能讓所有味道完美融合,湯頭會更圓潤。這時的冬瓜湯,清甜中帶著海陸鮮香,冬瓜入口即化卻不散,熱熱喝最棒!
阿嬤的經典版看似簡單,但那個小火慢煨的耐心,真不是蓋的。我常想,或許好喝的秘訣,就是那份願意等待的心意吧?記得第一次成功複製出來那股感動,差點在廚房哭出來(好啦有點誇張,但真的很激動)。
素食者的超鮮甜版本 (全素)
身邊吃素的朋友越來越多,每次煮冬瓜湯總不能讓他們乾瞪眼吧?經過幾次實驗(還有失敗),終於找到不用肉、不用海鮮乾貨,也能煮出爆炸鮮甜的純素冬瓜湯!訣竅在於善用幾種蔬菜的天然甘甜。
食譜
- 全素鮮甜冬瓜湯(蔬果精華版)
食材
- ❗ 主角:臺灣本地產大冬瓜 1/4 顆 (約 1200克,削皮去籽後切塊) 🟢
- 🌽 鮮甜擔當:新鮮玉米 1根 (切段) + 玉米鬚留著一起煮!💛
- 🍄 濃鬱幫手:新鮮香菇 3-4朵 (切片) 或 乾香菇 3-4朵 (泡軟切絲,泡菇水留用)
- 🌊 清香來源:乾昆布 一小段 (約10公分) 或 海帶芽 1大匙
- 💜 甜味基底:洋蔥 半顆 (切大塊)
- 🍎 秘密武器:蘋果 1/4 顆 (去皮去籽切塊) - 天然的甜味劑!🍎
- 配角:紅蘿蔔 一小段 (切塊,可不加)
- 💧 生命之源:過濾水 2000 cc
- 🤍 簡單調味:鹽巴 適量 (約 1 - 1.5 小匙) ️ + 白胡椒粉 少許 (提味,可不加)
做法
- 處理蔬果:冬瓜削皮去籽切塊(比葷版可以稍微小一點點,約2公分)。玉米切段,玉米鬚洗淨綁一起(方便撈)。洋蔥、紅蘿蔔切塊。蘋果去皮去籽切塊。香菇處理好。乾昆布表面用乾淨濕布稍微擦一下,別洗掉太多白粉那是鮮味來源。如果是乾香菇,泡軟後的水千萬別倒掉!精華都在裡面。
- 熬煮蔬果高湯:在厚底湯鍋中放入玉米段(連玉米鬚)、洋蔥塊、紅蘿蔔塊、蘋果塊、昆布、香菇(新鮮的或泡好的乾香菇連同泡菇水)。倒入過濾水。蓋上鍋蓋,開🔥大火煮滾後,轉中小火(維持微微滾沸),蓋鍋蓋煮 30-40分鐘。這段時間蔬菜的甜味會慢慢釋放融入水中。💛💜🧡🍎🌊
- 撈除湯渣:時間到,開啟鍋蓋。你會聞到超香的蔬菜甜味!用濾網把鍋裡的玉米段、洋蔥、紅蘿蔔、蘋果、香菇、昆布通通撈起來。玉米鬚也撈掉。這些蔬菜的精華美味已經在湯裡了。這時的湯底呈現漂亮的淡黃色,充滿蔬果天然的甜。
- 煮冬瓜:把冬瓜塊放到這鍋鮮甜的蔬果高湯中。蓋上鍋蓋,開中大火煮滾後,轉成中小火(湯保持小滾狀態),煮 20-30分鐘,直到冬瓜煮透變軟呈半透明狀。
- 調味:熄火,加入鹽巴調味,輕輕攪拌均勻。喜歡可以撒一點點白胡椒粉。試試味道吧!這碗冬瓜湯的甜味非常自然清爽,完全不輸葷的,素食朋友喝了都點頭!我媽本來嫌棄沒肉不好喝,結果試了一口馬上改口說:「還蠻甜的耶!」(得意)✅🧂
這個版本真的顛覆我對素食冬瓜湯的印象。原來蔬菜熬出來的湯,鮮甜度完全不輸肉湯,而且更清爽無負擔。蘋果和玉米是隱藏版甜味大師!
夏天必備!冬瓜薏仁消暑湯
夏天悶熱到胃口全無?來碗冰冰涼涼的冬瓜薏仁湯吧!這款是我夏日冰箱的常備品,消暑、去濕又解渴。特別是去完戶外活動,滿身大汗回家灌一碗,通體舒暢!有時也會加點嫩仙草進去,口感更豐富。
食譜
- 消暑冬瓜薏仁湯(冰鎮更讚!)
食材
- ❗ 主角:臺灣本地產冬瓜 800克 (削皮去籽後切小丁 - 約1-1.5公分) 🟢
- 🌾 消暑去濕主力:生薏仁 (小薏仁) 80克 → 要提前處理!🟤
- 💛 甜味來源:二砂糖 或 冰糖 100-120克 (依喜好調整)
- 💧 生命之源:過濾水 2500 cc
- 🌿 香氣點綴:乾桂花 1 小匙 (最後加,可不加)
做法
- 處理薏仁:這是成敗關鍵!生薏仁洗淨後,先用足量的冷水浸泡至少 4小時 (最好能泡過夜)。泡過的薏仁瀝乾水分。這樣煮起來才會快速鬆軟,不會硬硬的咬不動。我有次偷懶沒泡透,煮了好久中間還是有點硬芯,口感很差... 🟤
- 煮薏仁:將泡軟瀝乾的薏仁放入湯鍋中,加入約 800 cc 的過濾水。開大火煮滾後,轉小火蓋鍋蓋煮 30分鐘,直到薏仁膨脹變軟,吃起來QQ的沒有硬心。撈出備用。
- 煮冬瓜:冬瓜削皮去籽,切成小丁(容易煮透釋放甜味)。湯鍋洗淨,放入冬瓜丁,加入剩下的 1700 cc 過濾水。蓋鍋蓋,開大火煮滾後,轉中小火(維持湯滾狀態),煮 15-20分鐘 直到冬瓜丁完全軟爛透明,幾乎化掉的程度。🟢
- 混合調味:把煮好的薏仁連同湯汁(薏仁水也有營養)一起倒入煮爛的冬瓜湯中。加入二砂糖或冰糖。開中火,邊煮邊輕輕攪拌,直到糖完全溶解。再煮個 5分鐘 讓味道融合即可熄火。
- 加香氣 (可選):喜歡桂花香的話,熄火後立刻撒入乾桂花,攪拌一下,蓋上鍋蓋燜 5分鐘。桂花香會自然融入湯中。🟠
- 享用:熱熱喝可以,但這款冬瓜湯冰鎮過後風味更佳!放涼後裝容器冰冰箱,冰冰涼涼、清甜消暑,冬瓜和薏仁的軟綿口感超搭!當成夏日甜湯或飯後點心都很棒。✅
這款甜湯特別適合夏天喝,冰過之後簡直是救贖!煮一大鍋放冰箱,隨時倒一杯出來喝,比手搖飲健康多了。記得薏仁一定要泡透,不然口感大打折扣。
🔥 我的冬瓜湯終極烹飪訣竅總整理 🔥
煮了這麼多鍋冬瓜湯,踩過無數地雷(像是忘記削皮整鍋湯變苦...),終於歸納出幾個讓湯好喝的終極奧義!分享給大家:
- 手感:拿起來沉甸甸的,代表水分足、果肉厚實。輕飄飄的通常瓜肉薄或過熟空心 → 煮湯容易散爛 ❌。
- 表皮:選覆蓋一層完整均勻的白色果粉的。瓜皮顏色深綠、紋路清晰(白霜瓜最佳)✅。
- 蒂頭:乾燥、沒有發黴或水傷痕跡。
- 切面:買切塊冬瓜時,觀察果肉潔白細緻、種子成熟呈褐色(代表熟度剛好)。種子還是白的?那可能太嫩,甜度不夠。切面顏色變黃?可能擺太久不新鮮了 ❌。
- 去皮:務必 「削乾淨」!冬瓜皮很硬,特別是靠近外皮的綠色部分,一定要削除,否則湯會帶苦味澀味。我有次削不夠深,結果整鍋湯都毀了,超心痛!⚠️
- 去籽:中間軟綿的瓜瓤和籽 「務必挖乾淨」,否則煮出來湯會濁濁的,口感也差。
- 切塊大小:看湯品型別!經典鹹湯追求耐煮完整口感,切 「厚塊」 (2-2.5cm)。甜湯像薏仁湯想讓冬瓜味道快釋放融進湯裡,切 「小丁」 (1-1.5cm)。
- 鹹湯:追求清澈鮮甜?關鍵在 「慢煨」!水滾後務必轉 「最小火」(爐心一點點藍火那種),蓋上鍋蓋留小縫,長時間(至少1小時)慢煨。大火滾煮只會讓湯變濁、肉變柴,鮮味也出不來。有耐心才有清澈醇厚的好湯!🐢 >
- 甜湯:要讓冬瓜甜味快速釋放?則需要 「中小火」 維持湯滾狀態,把冬瓜煮到軟爛幾乎化掉。
- 鹽巴:切記! 「最後」 熄火前再加!太早加鹽會讓冬瓜的組織緊縮,變得不容易入味且難以煮軟爛,湯頭也會顯得比較死鹹 ⚠️。邊加邊試味道,寧可先不夠鹹,慢慢調整。
- 糖(甜湯):同樣建議在冬瓜煮軟爛後再加入溶解即可。
- 蝦米/櫻花蝦乾:一定要先用 「一點點油」 小火煸香過!直接丟下去煮香氣差十萬八千里。這是阿嬤的獨門秘技!🦐
- 乾香菇:泡軟切絲後,也可以稍微爆香一下再煮湯,味道更濃鬱 。
- 雞骨/豬骨:若要使用新鮮骨頭熬底,務必先 「汆燙洗淨」,去除血水雜質。熬湯用 「小火慢燉」 才能清澈鮮甜。大火猛滾只會得到混濁的湯。
- 冷藏:煮好的冬瓜湯放涼後,蓋緊蓋子冷藏,建議 「2-3天內」 喝完風味最佳。冬瓜本身水分多,久放容易變味。
- 冷凍:不建議!冬瓜冷凍再解凍後,口感會變得軟爛出水,非常不好吃 → 整個毀掉 ❌。
- 加熱:冷藏的湯,取要喝的量,用 「小火」 加熱到微滾即可。避免大火久煮,破壞風味和冬瓜口感。

📍 常犯錯誤地雷區 📍
錯誤操作 | 可怕後果 | 正確做法 |
---|---|---|
冬瓜皮削不夠深 | ▶️ 湯帶苦澀味!整鍋毀掉 | ▶️ 綠色硬皮部分務必削乾淨! |
中間瓜瓤籽沒挖淨 | ▶️ 湯混濁 ❌ + 口感不佳 | ▶️ 軟綿瓜瓤和籽徹底清除 |
鹹湯用大火滾煮 | ▶️ 湯混濁 + 肉變柴 + 鮮味出不來 | ▶️ 水滾後轉最小火慢煨 ⏳ |
鹽巴太早加入 | ▶️ 冬瓜煮不爛 + 湯頭死鹹 | ▶️ 熄火前最後再加鹽 |
蝦米/蝦乾沒爆香 | ▶️ 香氣弱,鮮味大打折扣 | ▶️ 用一點油小火煸至金黃香氣出 |
冷凍儲存冬瓜湯 | ▶️ 解凍後口感軟爛出水,超可怕 | ▶️ 只冷藏,2-3天內喝完 |
薏仁沒泡透就煮 | ▶️ 煮超久還是有硬芯,難吃 | ▶️ 生薏仁務必冷水泡4小時以上 |
掌握這些,保證你煮冬瓜湯的成功率大大提升!少走很多冤枉路啊!
Q&A 冬瓜湯疑難雜症大破解
1. Q:孕婦可以喝冬瓜湯嗎?聽說冬瓜很涼?
A: 這個問題很常見!冬瓜屬性偏「甘涼」,具有清熱利水的效果。對於一般體質的孕婦,在 「適量」 的情況下(例如一週1-2碗),喝經典的鹹味冬瓜湯(加點薑片平衡涼性)通常是沒問題的,尤其在容易水腫的孕期後期,還有點幫助。不過,如果妳是 「體質特別虛寒」 的孕婦(容易手腳冰冷、拉肚子),或者懷孕初期胎象比較不穩,那就建議 「少喝」 或 「先諮詢妳的中醫師」 比較保險。至於加了薏仁的甜湯版本,因為薏仁在中醫觀點有「利水滲濕」的作用,對於孕期的安全性有比較多討論(傳統上認為薏仁「滑利」), 「強烈建議孕婦避免」 食用薏仁相關製品(包括薏仁水、甜湯),等生完再喝比較安心啦!
2. Q:冬瓜湯熱量很低,減肥時可以當晚餐喝到飽嗎?
A: 哈!這我減肥時也試過!單純的冬瓜塊湯(不加肉、不加糖),熱量確實非常低,一碗(約300ml)可能不到50大卡。但問題在於 「營養不夠均衡」!一碗冬瓜湯主要的成分是 「水」 和 「少量膳食纖維」,幾乎沒有足夠的 「蛋白質」 和 「健康脂肪」,也缺乏很多必需的維生素礦物質。如果晚餐只喝這個喝到飽,短期可能體重計數字會掉(主要是水分),但長期下來很容易 「肌肉流失」(因為蛋白質吃不夠)、 「代謝下降」(身體啟動節能模式)、營養不良導致 「精神變差」,甚至之後恢復正常吃體重報復性反彈更快!聰明的做法是:把清淡的冬瓜湯當成 「餐前湯」 或 「配湯」,增加飽足感,主食還是要搭配適量 「優質蛋白質」(雞胸肉、魚、豆腐)和 「複合碳水化合物」(糙米、地瓜)才健康又能持續瘦!
3. Q:素食冬瓜湯怎樣可以煮得像加了肉或小魚乾一樣鮮?
A: 要煮出媲美葷食的鮮甜味,真的需要點技巧!上面分享的 「全素鮮甜冬瓜湯」 食譜就是我的法寶。核心在於 「疊加多種天然蔬果的鮮甜來源」:🌽新鮮玉米(連玉米鬚一起煮!精華啊!)、🧅洋蔥(提供甜味基底)、🍄香菇(乾香菇更濃鬱,泡菇水別倒掉!)、🌊昆布/海帶芽(帶來海洋的鮮味)、🍎蘋果(天然甜味劑,秘密武器!)。另外,「耐心熬煮蔬菜高湯」 的步驟不能省(至少30分鐘),把這些食材的風味完全釋放出來後再撈掉(湯裡已有足夠精華),最後才下冬瓜煮軟。這樣煮出來的全素冬瓜湯,那股清甜醇厚的滋味,真的會讓葷食者都驚訝!試試看,保證顛覆你對素食湯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