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種植時間:臺灣各地黃金期x品種選擇x田間管理全攻略

發佈時間: 更新時間:

作為一個在陽臺和頂樓跟花草泥土打了十幾年交道的園藝痴,草莓絕對是我心頭好前三名!那種從綠轉紅的小果子,親手摘下來咬下去的滋味…真的會上癮。不過啊,種草莓,特別是想在臺灣種得好吃又漂亮,草莓種植時間的選擇,絕對是成敗第一個關鍵!踩錯時間點,不是熱死就是凍傷,白忙一場。這篇就來跟大家掏心窩聊聊,在臺灣這塊寶地,到底怎麼抓準草莓種植時間,才能讓你家草莓盆盆爆果!

一、 為什麼「時間」對草莓這麼要命?我踩過的坑…

講真的,我以前也是傻傻的,看到苗圃有賣草莓苗就興奮地搬回家,管它春夏秋冬。結果咧?夏天買回去的苗,葉子還沒長幾片,直接被高溫烤焦,活脫脫變成草莓幹(哭)。冬天太晚種的呢?天氣冷颼颼,苗株根本不愛長,僵在那裡,好不容易盼到春天想開花,結果天氣又熱起來了,花少果更小,吃不夠塞牙縫!所以啊,草莓真的很「嬌情」,它對溫度、光照、休眠都超級敏感。

  • 溫度是關鍵殺手: 草莓最適合生長的溫度大約是 15°C 到 25°C 之間。太熱(超過30°C),光合作用效率差,生長停滯,花芽分化困難(就是不開花啦!),還容易得病。太冷(低於5°C),生長也慢,甚至可能凍傷。開花結果期如果遇到霜害,幼果直接報廢。
  • 光照長短影響花期: 草莓是「短日照」作物。啥意思?就是白天變短、夜晚變長的秋冬季節,它才比較容易從「長葉子模式」切換到「開花結果模式」。臺灣的秋天開始,日照時間變短,配合溫度下降,就是觸發草莓開花的重要訊號!
  • 休眠期是必要的充電: 某些草莓品種(尤其是日系品種),在經歷一段持續的低溫(通常是5-10°C以下)後,會進入休眠狀態,積累能量。等春天回暖,它們才會「甦醒」過來,爆發生長力,開花結果特別旺盛。這個「低溫累積時數」對後續產量影響巨大!所以,草莓種植時間如果太晚,苗株來不及累積足夠的低溫時數,春天表現就會打折。
  • 避開臺風豪雨季: 颱風帶來的強風豪雨,絕對是盆栽草莓的噩夢!苗株被吹倒打爛,盆土淹水爛根… 慘不忍睹。所以種植時間也要儘量避開臺風好發季節(通常7-10月)。

二、 臺灣那麼大!氣候差很多!各地「草莓種植時間」黃金期大不同

這就是最重要的地方了!千萬別看北部人什麼時候種你就跟著種,草莓種植時間在臺灣真的要「因地制宜」。

1. 北部地區(臺北、基隆、新北、桃園、新竹…)

  • 氣候特點: 冬天溼冷多雨,春天回暖較慢,夏天悶熱。
  • 最佳定植期: 9月下旬 到 11月上旬 絕對是黃金視窗!為什麼?
    • 溫度剛好: 這時候秋老虎走了,天氣轉涼但還不至於太冷,非常適合苗株適應新環境、紮根生長。
    • 低溫累積充足: 入冬後的持續低溫,能讓需要休眠的品種好好「睡一覺」(累計足夠低溫時數),為春天大爆發做準備。
    • 避開酷暑: 苗株在秋冬長好根系和葉子,強壯了,才有本錢撐過接下來的夏天(雖然夏天通常也結不好果了)。
    • 個人經驗談: 我住新北,試過10月底和11月中種,11月中的那批明顯春天果子比較小。後來都固定在10月中下旬買苗定植,效果最好!草莓種植時間抓早一點,讓苗在冬天前長得壯一點,絕對值得。
  • 可嘗試但風險較高: 極少數耐熱品種或者高冷地提前培育的苗,有人會嘗試 8月底到9月初 種,但成功與否很看當年天氣和苗況,新手不建議。

2. 中部地區(苗栗、臺中、彰化、南投…)

  • 氣候特點: 冬天相對北部溫暖乾燥一些,春季回暖較早且穩定,夏季炎熱。苗栗大湖是臺灣草莓王國,絕非偶然!
  • 最佳定植期: 10月上旬 到 11月中旬。稍微比北部晚一點點。
    • 原因跟北部類似,利用秋冬溫和氣候讓苗株生長,積累低溫。但中部冬天沒北部那麼冷、那麼溼,春天回暖又早又穩,簡直是草莓天堂!所以這裡的草莓種植時間彈性稍微大一點點,但11月中前種下去還是最保險。
  • 個人觀察: 去大湖玩時跟農友聊過,他們大規模種植也是抓10月到11月定植。太早種,怕秋老虎反撲(尤其近年氣候異常);太晚種(12月後),低溫累積可能不足,開花結果時間延後且產量可能受影響。

3. 南部地區(雲林、嘉義、臺南、高雄、屏東…)

  • 氣候特點: 冬天溫暖(甚至熱),幾乎沒有「寒冷」的感覺,夏天非常炎熱漫長。 這裡是草莓種植時間挑戰最大的區域!低溫不足是硬傷。
  • 最佳定植期: 10月下旬 到 11月底。必須儘量選在一年中相對最涼爽的時期定植。
    • 核心目標: 搶在冬天「短暫涼爽期」讓苗株儘快生長、開花。因為南部春天來得快,溫度上升猛,草莓的有效結果期其實很短。種太早,秋老虎兇;種太晚,苗還沒長壯,暖和天就到了,花芽分化不良,結果少。
    • 品種選擇超重要: 在南部,一定要挑選 「淺休眠」或「不休眠」 的品種!它們對低溫需求低,在南部相對溫暖的冬天也能順利開花結果。例如「桃薰」、「香水」、「美姬」、「戀香」等(後面會討論品種)。那些需要深度低溫休眠的品種(如豐香),在南部種通常表現不佳。
    • 高架或盆植控溫: 很多南部農友或愛好者會採用高架栽培或盆植,方便必要時(如寒流來前短暫幾天的低溫很好,但若預測有極端低溫或霜害)可以稍微覆蓋保溫或移到略避風處,甚至極端時短暫進室內(但要注意光照)。平地直接種土裡風險高。
    • 我的失敗經驗: 有次送朋友幾株豐香苗(當時不懂),他在臺南11月底種在頂樓,苗是活下來了,葉子也綠,但整個冬天到春天就只零星開幾朵花,結了兩三顆小果… 完全體會不到草莓爆盆的樂趣。後來改種桃薰,情況就好非常多!所以南部的朋友,選對品種等於成功一半!千萬別忽視這個配對草莓種植時間的重要因素。

4. 東部地區(宜蘭、花蓮、臺東…) & 高海拔山區

  • 氣候特點:
    • 宜蘭: 類似北部,但雨更多,冬天溼冷更明顯。草莓種植時間可參考北部,大約 9月下旬 到 11月上旬,但特別注意排水防病害。
    • 花蓮、臺東: 氣候較溫暖,冬季低溫也比南部明顯些(尤其寒流來)。可參考中部到南部之間的時間, 10月中 到 11月中下旬 較佳。品種選擇上,淺休眠到中度休眠的都可以試試。
    • 高海拔山區(如梨山、清境…): 這裡夏天涼爽,反而是種草莓的好地方!冬天當然很冷。草莓種植時間可以比平地 晚很多
      • 最佳定植期: 春季 3月 到 4月!沒錯,是春天!利用高海拔地區涼爽的夏季來生產草莓。秋天定植也行(約9-10月),但要注意入冬後的嚴寒防護(尤其強風霜害)。高山農場的產季常在夏季,就是這個道理。平地熱到爆的夏天,山上草莓正香甜!

各地區草莓種植時間黃金期速查表(一目瞭然!)

地區 最佳定植期 關鍵考量因素 適合品種特性 風險提示
北部地區 9月下旬 ~ 11月上旬 利用秋冬溫和期生長紮根,累積充足低溫休眠;避開秋老虎及酷暑 需低溫休眠、淺休眠品種皆可 11月後定植,低溫累積可能不足;冬雨多注意病害
(臺北,新北,桃園等)
中部地區 10月上旬 ~ 11月中旬 黃金氣候區!秋冬溫和少雨,春季回暖早且穩;利用秋冬生長累積低溫 需低溫休眠、淺休眠品種表現皆佳 近年秋老虎可能延長,注意10月初天氣;勿晚於11月底
(苗栗,臺中,彰化等)
南部地區 10月下旬 ~ 11月底 搶冬季短暫涼爽期促生長開花;務必選淺休眠/不休眠品種;春季升溫極快,有效產期短 淺休眠或不休眠品種 (如桃薰、香水) 低溫不足是硬傷;需盆植/高架方便管理;秋老虎&早熱威脅大
(臺南,高雄,屏東等)
宜蘭地區 9月下旬 ~ 11月上旬 類似北部,但冬雨更多更溼冷;注重排水防病 需低溫休眠、淺休眠品種 潮溼病害風險極高(炭疽、灰黴)
花東地區 10月中 ~ 11月中下旬 氣候較溫暖,冬季低溫比南部明顯;參考中南部間時間 淺休眠至中度休眠品種 注意季節性強風(落山風)
(花蓮,臺東)
高海拔山區 春季:3月 ~ 4月 利用涼爽夏季生產!避開嚴寒冬季 需低溫休眠品種表現佳 春季定植注意防寒(乍暖還寒);秋季定植需防嚴冬霜害
(梨山,清境等) 或秋季:9月 ~ 10月 秋季定植需加強冬季防寒防風防霜


三、 選對品種,事半功倍!不同品種愛的「草莓種植時間」也有小脾氣

不是所有草莓都一樣!品種特性直接影響它對低溫的需求和適應性,進而影響你所在地區的最佳草莓種植時間

主要品種特性與種植時間要點

  • 需要深度低溫休眠的品種 (通常日系老牌):
    • 代表: 豐香 (經典香氣王!)、女峰、櫪乙女、甜王。
    • 特點: 通常香氣濃鬱,風味佳。但它們需要累積較長的低溫時數 (約 300-500小時 在 冬季低溫不足的南部平地,表現通常較差 (不開花、花少、結果不良)。在北部、中部或高海拔地區,只要在推薦時間 (9-11月) 定植,讓它們經歷自然冬季低溫,春天就能大爆發。這類品種如果太晚定植 (例如12月後才種),低溫累積不足,春天表現會打折扣。
  • 淺休眠或不休眠品種 (近年熱門,尤其適合南部/暖地):
    • 代表: 桃薰 (水蜜桃香!)、香水 (大果)、美姬 (甜度高)、戀香、白草莓系 (淡雪、雪兔等,但白果通常更嬌貴)。
    • 特點: 對低溫需求低很多!在相對溫暖的冬天也能順利分化花芽並開花結果。是 南部地區、冬季溫暖區域的首選! 在北部中部當然也能種。它們對草莓種植時間的適應性更強,在南部 10月底-11月 定植,通常能順利在冬季到早春收穫。選擇這類品種,可以大大降低因低溫不足導致的失敗風險。我個人超愛桃薰那股獨特香氣!香水個頭大,很有成就感。
  • 四季草莓:
    • 代表: 多為歐美品種,如 Albion (阿爾比恩)、San Andreas (聖安德瑞斯)、Portola (波特拉)。
    • 特點: 理論上在適宜溫度下可以全年斷斷續續開花結果,不需要特定的低溫休眠期。在臺灣,它們的最佳表現期其實也是在涼爽的秋冬到春季。夏天高溫期產量低、品質差。 定植時間相對彈性,避開盛夏酷暑即可,例如 春季 (3-4月) 或秋季 (9-10月)。它們的好處是新手友好,容易有收穫感,但論單季風味集中度,可能不如前面兩類在黃金產季的表現。

總結選品種看地域:

  • 北部/中部/高山: 豐香等需休眠品種 或 桃薰等淺休眠品種 皆可,看個人喜好。想追求經典香氣選前者;想保險點或早點嚐鮮選後者。
  • 南部/平地暖冬區: 強力推薦 桃薰、香水、美姬、戀香 等淺休眠/不休眠品種! 需休眠品種在此風險極高。
  • 想玩玩看、延長收穫期: 可以試試四季草莓,春秋定植。


四、 掌握「草莓種植時間」後,接下來才是重頭戲!田間管理月曆(關鍵任務清單)

苗種下去只是開始!不同月份該做什麼事,直接影響你的收成。這是我多年經驗搭配請教農友整理的重點:

草莓定植後關鍵管理月曆(以中北部9-11月定植為例)

月份/時期 核心任務 非常關鍵!一定注意! 常見問題警示燈
定植後 (當下) 1. 充分澆水定根!
2. 遮陰3-5天(尤其晴天)
3. 盆植放陰涼通風處緩苗
頭兩週是成活關鍵期! 土壤保持濕潤但不可積水。陽光太強一定要遮!緩苗期別施肥! 葉子萎蔫(可能缺水或曬傷);葉子發黑(可能爛根或病害)
定植後 ~ 冬季前
(約1-2個月)
1. 水分管理:土乾再澆透
2. 薄肥勤施 (高氮肥促葉)
3. 摘除老葉、病葉
4. 注意防蟲 (薊馬、紅蜘蛛)
目標:養出壯苗! 根系發達,葉片肥厚深綠
溫度合適時,可開始補充磷鉀肥促花芽分化
植株瘦弱、葉小(缺肥或根未長好);葉焦枯邊(肥傷或水傷);蟲害肆虐
冬季低溫期
(12月~2月)
1. 減少澆水頻率 (土乾透再澆)
2. 停止或極少施氮肥
3. 需休眠品種累積低溫
4. 淺休眠品種持續開花結果管理
5. 防寒 (寒流罩盆/布)
6. 持續摘老葉清潔
保暖防凍是重點!
寒流預報前務必行動!
盆土忌過濕結冰!
開花結果期注意 灰黴病
植株凍傷 (葉片水浸狀變黑)
花/幼果霜害變黑;
灰黴病感染 (花/果發黴)
春季回暖開花期
(約2月中~4月)
1. 開花前補高磷鉀肥 (如開花肥)
2. 人工授粉 (毛筆輕刷/小電扇)
3. 適度增加澆水 (果實膨大需水)
4. 鋪乾草/果墊防泥防爛果
5. 持續摘老葉、疏花疏果 (小果病果摘除)
授粉決定坐果率!
疏果提升留存果品質!
磷鉀肥充足果子更甜!
預防蝸牛/鳥害!
花多但坐果少(授粉不良);
果實畸形 (授粉不均);
果實腐爛 (接觸濕土或病害)
盛果採收期
(3月~5月)
1. 見果轉白補高鉀肥 (如海藻鉀肥)
2. 清晨採收風味最佳!
3. 持續防治病蟲鳥害
4. 採後立刻移除爛果病果
採收要勤快! 過熟易爛招蟲!
鉀肥讓甜度飆升!
保持田間清潔是防病根本!
果實裂果 (水分劇變);
果實被鳥啄食;
果實軟爛 (過熟或病害)
夏季高溫期
(5月後)
1. 移至遮陰通風處 (避西曬)
2. 極度控水 (乾透少量給)
3. 停止施肥
4. 努力保母株存活 (走莖繁殖)
5. 或考慮重新購苗(秋季)
目標:活著度夏!
別指望結果!
寧乾勿濕!濕必爛根!
走莖是免費新苗來源!
植株熱衰竭枯死;
爛根 (澆水不當);
紅蜘蛛大爆發 (乾熱環境)

個人血淚經驗重點提醒

  1. 緩苗期遮陰比澆水還重要! 曾經不信邪,定植後大晴天沒遮,半天葉子就曬焦垂頭,救回來也元氣大傷。現在再懶也至少拉個50%遮光網遮個3天。
  2. 薄肥勤施是王道,濃肥必死! 教訓太深刻了!心急想苗快長,肥下重手,第二天葉子邊緣就焦黑捲曲… 草莓根很敏感,肥料濃度寧低勿高,頻率可以增加(如1/1000的液肥每週一次,比1/500的每兩週一次安全有效)。
  3. 冬天寒流前一定要行動! 有年看預報說低溫下探8度,想說還好,結果盆地輻射冷卻,凌晨實際到4度!好幾盆剛開的花和幼果直接凍傷變黑… 心疼死了。現在只要預報10度以下,晚上就用不織布輕輕蓋住植株(別悶死),盆子也儘量靠牆避風。草莓種植時間選對了,幼苗期也不能掉以輕心。
  4. 人工授粉不能懶! 陽臺風小,昆蟲也少,不人工幫忙刷一刷,很容易出現奇形怪狀的果子,或者花開了就是不結果。拿支幹淨小毛筆(或棉花棒),在花蕊上輕輕轉幾圈就好,很簡單的。有朋友用小支的USB電風扇吹,效果也不錯!
  5. 果子白了就防鳥! 你以為只有你會流口水?鳥比你更精!看到果子開始轉白,就要架網子或用其他方式防護(杯蓋、袋子),否則等你看到全紅,通常也被啄掉一半了…
  6. 夏天保命第一! 別奢望夏天能吃到好草莓(除非你在高海拔),能把母株保命留到秋天,或者靠走莖繁殖小苗,就是勝利。放在極度遮陰、超級通風的地方(我家是放北向陽臺最角落),控制手賤少澆水!幹一點頂多葉子萎蔫,澆多了爛根就沒救了。


五、 種盆栽 VS. 種地上?容器黨的心得分享

我大部分是種盆栽(公寓族的宿命),也試過在老家院子種一小片。兩者在草莓種植時間上原則一致,但管理細節有差:

  • 盆栽優點:
    • 機動性強! 這是最大優勢!寒流來?搬!颱風來?搬!陽光太烈?搬!找適合的位置超方便。
    • 好控土控水。 介質自己配,排水性好,不易積水爛根(前提是盆底洞夠多)。
    • 隔離病蟲害較容易。 一盆有問題,比較容易隔離處理。
  • 盆栽缺點:
    • 夏季盆土升溫快,易熱到根。 這也是為什麼夏天盆栽更難熬。選淺色盆、套大盆隔熱有幫助。
    • 水肥管理要更勤。 盆土幹得快,尤其結果期需水量大時,可能一天要澆兩次(夏天更要小心)。
    • 土壤緩衝能力差。 肥傷、鹽分累積的風險比地植高。
  • 地植優點:
    • 根系發展空間大,植株更健壯。 管理得當通常比盆栽長得更旺。
    • 溫溼度變化較緩和。 土壤不易像盆栽那樣劇烈升溫或乾燥。
    • 管理相對省工(澆水施肥)。 但初期整地、做畦、防草比較費力。
  • 地植缺點:
    • 位置固定,難移動。 遇到惡劣天氣(嚴寒、颱風、暴雨)防護困難。
    • 排水要好,否則易爛根。 整地時務必做高畦或確保排水通暢。
    • 病蟲害容易蔓延。 一株得病,可能整片遭殃。土壤病害也可能殘留。

無論盆栽地植,只要抓準了適合你地區的「草莓種植時間」,加上用心管理,都能有甜蜜的收穫! 像我這種城市蝸牛族,盆植也能玩得很開心,每年秋天準時到信任的苗圃報到選苗,就是我的小確幸。


六、 新手常犯的致命錯誤(過來人的慘痛教訓…唉)

  • 錯誤1:只看苗漂亮,不問品種、不問苗齡。 結果在南部買了需要深度休眠的豐香,種下去永遠是「觀葉植物」。或者買到太老、根盤糾結的苗,活力差。
    • 解方: 購買時明確告知商家你的種植地區和預計種植時間(大約幾月),詢問推薦品種。挑選葉片厚實深綠、根系白嫩發達(如果看得到)、中心生長點健壯、沒有病蟲害的健壯苗。避免葉子黃弱、根系發黑或稀少、有明顯病斑的苗。
  • 錯誤2:定植時埋「芯」! 把草莓苗中間那個小小的生長點(芯)埋在土裡或蓋住,等於謀殺!很快就爛芯死掉。
    • 解方: 定植絕對要「淺不深」! 根系埋穩就好,苗的基部(長葉子那個坨坨)要露在土表,中間的生長點必須完全暴露在空氣中,不能被土蓋住!這是鐵律!
  • 錯誤3:澆水看心情。 要嘛忘記好久才澆,一澆就淹大水;要嘛天天澆一點點,盆土表面濕下面乾。根系不是渴死就是悶死。
    • 解方: 學會「掂盆法」或「手指探土法」。盆變輕了,或者手指插入土中第二指節感覺乾了,才一次澆透,直到盆底孔流水。澆水頻率看天氣、盆大小、植株狀況調整,沒有固定幾天一次。
  • 錯誤4:拼命下重肥。 愛之適足以害之。燒根了神仙也難救。
    • 解方: 嚴格遵守「薄肥勤施」四字真言。使用液肥時,濃度寧願比包裝建議的再稀釋一倍以上(例如建議1:1000,你用1:1500或1:2000),初期一兩週一次就夠。觀察植株反應,葉子深綠厚實就不急著加。開花結果期再提高磷鉀肥比例。
  • 錯誤5:不摘老葉、不疏花果。 捨不得摘掉老葉病葉,覺得可惜。捨不得疏掉小花小果,想說加減收。結果老葉病葉消耗養分又藏病菌,過多花果讓養分分散,長出來的果子都小小酸酸的。
    • 解方: 勤勞摘除! 定期(如一兩週)檢查,把最外層、顏色變深或有斑點的老葉、枯葉,從葉柄基部摘掉。保持植株中心通風透光。開花後,如果花太多,可以摘掉最早開的、最小的、或位置太擠的花。小果出現後,摘掉畸形的、被擠壞的、有病斑的。留下健康的、位置適當的果子,它們才能長得大又甜!這跟「草莓種植時間」無關,但絕對影響成果品質。
  • 錯誤6:忽略病蟲害早期徵兆。 葉子背面有小白點(紅蜘蛛)?葉子捲曲有銀斑(薊馬)?葉子有圓斑(炭疽)?果子有灰毛(灰黴病)?早期不處理,爆發起來就頭痛了。
    • 解方: 定期翻葉檢查! 重點看葉背。發現少量蟲害,先嘗試物理清除(沖水、手捏)或噴肥皂水、窄域油等較溫和的方式。病害葉片立刻摘除銷毀,避免擴散。保持環境通風、避免過度潮濕是預防根本。必要時請教農藥行(說你要用在草莓上的,家用安全藥劑),並嚴格遵守安全採收期。

七、 草莓種植時間 Q&A 快問快答

Q1:我住在高雄,現在都12月了,還來得及種草莓嗎? A: 高雄的朋友,12月有點晚了!但如果能找到非常健壯的 淺休眠品種苗 (如桃薰、香水),馬上種下去,並確保接下來管理得當 (保暖、防風、適當水肥),還是有機會在春天回暖前後收到一些果子,只是產量和最佳品質可能會受點影響。下次記得瞄準 10月底到11月中 這個黃金期哦!草莓種植時間對南部太重要了。

Q2:為什麼我的草莓只長葉子、走莖,都不開花? A: 這是最常見的煩惱!可能性有幾個:(1) 品種需深度休眠,但 冬季低溫累積不夠(南部常見問題);(2) 氮肥太多 了,葉子狂長抑制了開花(開花前要改施磷鉀肥);(3) 光照不足(草莓需要充足陽光才能開花);(4) 植株還太小太弱,能量不足開花;(5) 某些四季品種 天氣太熱 也會暫時不開花。先檢視一下你的種植條件和施肥狀況吧。

Q3:草莓葉子邊緣焦枯、捲曲是怎麼了? A: 這症狀很可能是 肥傷鹽害(肥料下太重或介質積鹽)!盆栽尤其容易發生。也可能是澆水不當,土太乾或太濕傷根,影響水分吸收。先暫停施肥,用大量清水澆灌幾次(讓水從盆底流出),沖洗掉多餘鹽分。調整澆水習慣(見錯誤3解方)。如果根系已經受損嚴重… 可能得重來。下次施肥切記「薄肥勤施」!草莓種植時間對了不代表可以亂施肥啊。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