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算一算,這雙愛亂跑的腳丫子踏上臺灣東海岸的次數,多到快數不清了。從青春年少揹著大背包闖蕩,到現在開著車、追著海岸線放空,東海岸永遠有讓我停下來的魔力。這幾年,金樽漁港悄悄成了我每次繞到臺東必定報到的地方。它不只是個停泊漁船的小港,更像個藏著驚喜的寶盒,每次來,總能挖到點新鮮玩意兒。也許是遇見剛上岸、眼睛還閃著銀光的鬼頭刀,也許是咖啡車老闆隨口聊起今早浪況特別好,那種在地生活的熱氣,可不是觀光區複製貼上能有的。今天就帶你鑽進這個東海岸的私房角落,保證跟旅遊書上寫的不一樣!
金樽漁港:東海岸的祕密基地
第一次聽到金樽漁港這名字,是不是有點浪漫又有點疑惑?老實說,我一開始也以為是哪個酒廠的港口(笑)。其實啊,名字的由來眾說紛紜,有人說因為海灣形狀像酒杯,也有人說早期附近有金樽村。但對我而言,這個小小的金樽漁港最迷人之處,在於它那份「剛剛好」的氣質。它不像大港口那樣喧囂忙碌,也不至於冷清到只剩海浪聲。漁船隨著潮水進出,空氣中混著淡淡鹹味和引擎油氣,岸邊三三兩兩的人,不是在補網,就是在閒嗑牙。每次站在港邊,看著清澈海水下晃動的船影,總覺得時間在這裡特別悠長。跟西部那些商業化的大漁港比起來,金樽漁港保留了更多討海人真實生活的紋理,簡單、直接,帶著海風的粗獷感。
為什麼這麼愛它?除了那股純粹的漁港風情,這裡還是東海岸極少數的天然錨地之一!天然的彎月形海灣像媽媽的手,溫柔地環抱著碼頭,擋住外面太平洋的躁動,讓漁船有個安穩的家。也因為這樣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金樽漁港成了東海岸漁船重要的避風港和補給站。別看它規模不大,漁獲可一點都不含糊。特別是每年秋天到隔年初春,那股名聞遐邇的「黑潮鬼頭刀」隨著洋流洄游經過,就是金樽漁港最熱鬧的季節!漁民們追著魚群出海,港邊常能看到剛卸下、還在蹦跳掙扎的鮮魚,那新鮮勁,光用看的都能想像入口的彈牙!當然啦,夏天的金樽漁港也沒閒著,白帶魚、鯖魚這些也是常客。喔對了,這裡還有個「金樽遊憩區」,視野超棒,是觀浪、看陸連島的絕佳位置,跟下面的漁港是兩種味道,都值得一訪。
開車怎麼去?停車位好找嗎?
想直奔金樽漁港,開車絕對是最方便自由的選擇!它就乖乖待在臺11線(就是大家熟知的東海岸公路)大約162.3公里處附近。不管你從北邊的花蓮下來,還是從南邊的臺東市區上來,認準臺11線就對了。從臺東市區出發,一路向北開,大概35到40分鐘左右就能抵達。沿途風景?美到讓人捨不得踩油門!右手邊是無盡的藍太平洋,左手邊是海岸山脈綿延的綠意,開車本身就是享受。
前往金樽漁港交通資訊一覽 | |
---|---|
主要路線 | 台11線東海岸公路(162.3K附近) |
臺東市出發 | 車程約35-40分鐘(北上) |
花蓮方向 | 沿台11線南下,過東河包子後留意指標 |
大眾運輸 | 臺東鼎東客運海線「8101」、「8102」、「8103」、「8109」、「8118」等 |
停靠站名 | 「金樽」站下車,步行約10分鐘可達漁港 |
班次注意 | 班次較少,務必預先查詢時刻表規劃 |
至於大家最關心的停車問題,我得老實說:漁港本身的腹地真的不大!主要的港區停車位置非常有限,大概就十來個車位吧,而且很常被當地漁工的貨車或正在卸貨的車輛佔滿。如果遇到漁船回港卸魚,那更是擠得水洩不通。怎麼辦?別緊張,還好旁邊有個救星——金樽遊憩區停車場!這個停車場規模就大得多,位置也比較好找,從臺11線轉進來就是(有指標)。雖然停好車後,需要沿著步道往下走一小段路(約莫5-8分鐘)才能到達漁港,但總比繞圈圈找不到車位乾瞪眼強吧?而且啊,這個遊憩區停車場目前還是免費的(2024年7月狀態),算是個小確幸!強烈建議大家直接把車停這裡,輕鬆又省事。假日?嗯...要有心理準備,車位一樣搶手,早點來卡位是王道。
漁港裡藏了什麼寶?必玩亮點報你知
來到金樽漁港,別只在碼頭上拍張照就走人,那就太可惜啦!這裡有幾樣東西,是我覺得錯過就白來的精髓:
- 直擊漁船卸魚秀:這絕對是金樽漁港最生猛、最日常的風景!特別是清晨(大約6點到8點)或下午時分(看潮水,約1點到4點都有可能),如果運氣好碰到漁船滿載而歸,碼頭邊就是一場活色生香的卸貨實境秀。漁工們吆喝著,用吊臂把一箱箱還在奮力拍打的漁獲從船艙吊上來。鬼頭刀那閃著藍綠光澤的龐大身軀最搶眼(季節限定秋冬到初春!),還有各種鯖魚、鰹魚、甚至偶爾出現的旗魚。空氣中瀰漫著濃濃的海味,混雜著汗水與努力的能量。記得保持安全距離,別妨礙作業,但那股豐收的活力保證讓你印象深刻。能不能買?有時漁工忙完願意賣點給好奇的遊客,但要看情況,別強求。
- 尋寶漁獲直銷站 (漁港小舖):就在碼頭邊,有那麼一兩家看起來不起眼的小店或攤子(有時是直接從漁船邊擺出來的簡易攤),這就是在地人的「海鮮寶庫」!這裡賣的魚貨,新鮮度絕對打趴市區餐廳,很多都是幾小時前才跳出海面的。價格?比起觀光魚市實在多了!除了整條魚,常能看到處理好的生魚片、魚排,甚至有時候阿嬤會賣些自己曬的小魚乾、飛魚卵之類的加工品。我個人最推他們的鬼頭刀生魚片(季節對的話),肉質緊實帶點彈性,鮮甜不腥,沾點哇沙米醬油就超讚。買了想馬上吃?有些店家有提供簡單的代客料理(清湯、煎或烤),付點工錢就能大快朵頤!不過這些小舖營業時間很「漁港」,通常是配合漁船返航時間,中午前或下午時段比較有機會開著,能不能碰上,多少需要點緣分。
- 海堤咖啡香與小集市:近年來,金樽漁港靠遊憩區方向的海堤邊,悄悄聚集了幾台行動咖啡車和手作小攤,成了意外的亮點。逛完漁港,走上堤防,點杯咖啡,眼前就是無敵海景,偶爾還能看到衝浪客在海灣裡的身影(金樽可是國際級的衝浪點!)。咖啡車老闆常是熱愛這裡的在地人或移居者,聊起天來特別有溫度。手作小攤則賣些有趣的東西:手編飾品、創意小點、甚至是以海廢為材料的藝術品。坐在堤上,吹著海風,聽著浪聲,配著咖啡香,感受金樽漁港悠閒自在的另一面,時間好像也跟著慢了下來。
- 制高點!金樽遊憩區觀景台:這個點嚴格來說不算在漁港範圍內,但緊鄰漁港上方,是俯瞰整個金樽漁港和海岸全景的最佳VIP座位!從漁港順著指標往上走一小段路就到(或直接從遊憩區停車場過去更近)。走上木棧觀景台,視野瞬間開闊!眼前是金樽漁港那彎月形的碼頭,靜靜躺在藍色太平洋的懷抱中。最特別的是那個與海岸一線相連的陸連島(金樽島),像顆綠寶石鑲在海面上,隨著潮水漲落,連接島嶼的沙洲若隱若現,形成罕見的海陸景觀。這裡也是觀浪、聽濤、賞日出的絕佳地點,光是發呆都覺得值回票價。記得帶相機,怎麼拍都像明信片!
腳步放遠一點:周邊景點輕鬆串遊推薦
既然都千里迢迢來到金樽漁港了,只待在港邊有點可惜。臺東海岸線的精彩,就在於點跟點之間距離不遠,開車轉個彎又是另一片風景。推薦幾個我個人很愛、順路就能玩到的周邊好去處:
- 都蘭遺址 (都蘭新社遺區)
- 介紹:喜歡有點歷史感的朋友,這個點很值得停留。它可不是印象中那種巨大的石碑或石柱遺跡,而是臺灣東海岸保存最完整的「岩棺」群!散落在都蘭山腳下、面海的平臺上,一塊塊經過人工雕鑿的巨大岩石,靜靜地躺臥在綠草間,有些還隱約可見棺蓋的形狀。站在這裡,望著太平洋,感受數百年前(甚至更早)卑南文化人或其先民留下的痕跡,有種穿越時空的奇妙感受。遺址本身不大,但氛圍獨特,充滿大地原始的蒼勁感。
- 地址:臺東縣東河鄉都蘭村(台11線約148.5公里處,留意路邊指標,入口在都蘭國小後方)。
- 交通:從金樽漁港沿台11線往南(臺東市方向)開,約10-12分鐘(8公里)即可抵達。入口標示雖有但不算太顯眼,看到都蘭國小就要放慢速度找找(通常有解說牌)。車子可停路旁空地。騎機車也方便。
- 營業時間:戶外開放空間,24小時開放。但建議白天前往(尤其日出或黃昏光影最美)。夜間無照明,不建議前往。
- 東河橋遊憩區
- 介紹:這地方太經典了,幾乎是臺11線的「必停點」。這裡的看點就是那座優雅的舊東河橋(馬武窟溪出海口)。粉紅色的橋身橫跨碧綠的溪谷,新橋(藍色)與舊橋並存,形成獨特的雙橋景觀。溪谷底那一顆顆巨大的白色石灰岩巨石(俗稱「帝王石」),是河流切割大理石岩層形成的天然奇景。站在橋上或沿著步道往下走,可以欣賞到清澈溪水切割岩石的壯麗,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這裡也是划獨木舟的熱門地點(可從都蘭一帶報名體驗)。
- 地址:臺東縣東河鄉東河村(台11線約137.5公里處)。
- 交通:從金樽漁港沿台11線往南(臺東市方向)開,約15-18分鐘即可到達。遊憩區有明顯的大型停車場(免費),停車方便。
- 營業時間:24小時開放。遊客中心開放時間通常為08:30 - 17:00(服務諮詢、洗手間)。景觀隨時可看。
- 新東糖廠文化園區 (都蘭糖廠)
- 介紹:誰說漁港行程只能看海?這個由廢棄糖廠改造的文創園區,完美融合了工業遺址的頹廢感與熱鬧的藝術氣息。紅磚廠房爬滿了綠意,巨大的煙囪是地標。園區進駐了許多藝術家工作室、特色小店、咖啡館、餐廳和民宿。可以買到原住民手作藝品、有機農產品、特色點心(比如超有名的「春一枝」商行水果冰棒!)。假日經常有市集或音樂表演,氣氛非常Chill。很適合逛完自然景點後來這裡休息、挖寶、感受東海岸的創意能量。
- 地址:臺東縣東河鄉都蘭村61號(台11線約146公里處)。
- 交通:從金樽漁港沿台11線往南開約5-7分鐘(4公里)即達,入口就在大馬路邊(北邊),糖廠園區有停車場(免費或計次收費,通常不貴)。
- 營業時間:園區本身開放空間24小時可逛(但夜間店家全關)。各店家營業時間不一,大約集中在10:00 - 18:00左右。部分餐廳或咖啡館營業時間可能延長。建議白天或傍晚前前往較能體驗完整氛圍。
舌尖上的金樽!在地人帶路吃什麼
在金樽漁港周邊打轉,肚子餓了怎麼辦?別擔心,這裡或許沒有高級餐廳,但絕對有讓你吮指回味的在地好料!分享幾家我回訪多次、真心推薦的選擇:
- 阿宏生魚片小吃攤 (漁港邊)
- 介紹:這攤子可以說是金樽漁港的隱藏版美味!它就開在漁港卸魚區附近,位置超隨性(有時在角落,有時在人家門口空地),攤子本身也簡樸到不行,幾張塑膠椅、簡單料理台。但重點是:魚貨超級新鮮!老闆阿宏(或接手的在地人)通常就直接跟剛進港的漁船拿魚。招牌當然是季節限定的鬼頭刀生魚片,現點現切,厚薄適中,肉質緊實帶點脆口,鮮甜度爆表!另外像是旗魚生魚片、炸鬼頭刀魚塊(外酥內嫩又多汁,灑點胡椒鹽就無敵)、鮮魚湯都是人氣選項。想吃現流海味,來這攤就對了,絕對是漁港旁最道地的吃法。環境很Local,講究裝潢的請跳過。
- 地址:就在金樽漁港港區內(靠近卸漁區或漁具整補區附近,位置稍有變動,繞一下就看到)。
- 營業時間:極度「看漁船」時間!通常配合漁船返航卸魚時間,中午前(11:00-13:30)或下午(14:00-17:00)比較有機會開。賣完或漁船沒回就收攤。碰運氣成分高!
- 價位:親民實惠!生魚片一份約NT$150 - NT$250(看魚種和份量),炸魚塊/鮮魚湯大約NT$100 - NT$180,炒飯/麵約NT$70 - NT$90。
- 東河包子 (台11線名店)
- 介紹:說到臺東海岸線美食,東河包子絕對是如雷貫耳的地標!無論你從哪個方向經過臺11線東河段,很難不被它門口的排隊人潮嚇到(假日尤為恐怖)。雖然現在分店多了,但總店就在東河橋頭附近(往泰源方向的岔路口)。主打就是份量十足、手工現做的包子饅頭。招牌肉包(肥瘦適中,帶點甜甜的醬香)、竹筍包(爽脆筍丁配肉末)、酸菜包(開胃解膩)都超受歡迎。另外花生捲、紅豆沙包也不錯。包子皮屬於扎實有彈性的老麵口感,內餡飽滿。口味見仁見智,有人覺得超神,有人覺得普通,但那份在地代表性和旅途中方便飽足的功能無庸置疑。買了帶到海邊配咖啡或當車上點心都OK!
- 地址:臺東縣東河鄉南東河15鄰420號(台11線轉進東河市區的岔路口,超大招牌)。
- 營業時間:全年無休!通常06:00 開賣,賣完為止(約下午4、5點左右)。熱門時段(早上10點至下午2點)排隊需耐心。
- 價位:包子饅頭類單價約NT$25 - NT$35不等。飲料另計。價格多年來有微調,但CP值還是不錯。
- 小麗廚房 (都蘭在地家常味)
- 介紹:如果想吃點熱騰騰、有鑊氣的家常台菜合菜,又不想只啃包子,那隱身在都蘭村內(離新東糖廠不遠)的「小麗廚房」很值得一試。環境就是樸實的家庭式餐廳,沒有華麗裝潢,但老闆娘手藝好、用料實在。菜單上多是經典台菜:新鮮的清蒸或豆瓣海上鮮(當日漁獲)、噴香的蔥爆牛肉/豬肉、下飯的菜脯蛋、爽脆的炒山蘇或過貓(野菜)。他們的麻油松阪豬也是我個人偏愛,香氣足又不油膩。口味偏家常,不會過鹹或死甜,份量也夠。適合3-4人以上點幾樣菜共享,吃得比較過癮。建議避開正餐尖峰時間,或可先電話詢問。
- 地址:臺東縣東河鄉都蘭村61-1號(就在新東糖廠文化園區入口斜對面,留意小招牌)。
- 營業時間:通常是11:00 - 14:00 (午餐);17:00 - 20:00 (晚餐)。週一公休機會大(建議出發前再查或電話確認,有時會變動)。賣完提早收。
- 價位:經濟實惠!熱炒類約NT$150 - NT$280,魚類時價(點菜時詢問清楚),白飯NT$10-15/碗。平均下來每人NT$200 - NT$350可以吃得飽足。
關於金樽漁港的常見Q&A
在金樽漁港的時光,總像按下慢速鍵。還記得上次站在舊東河橋上,望著溪水切穿巨石,朋友突然問:「你說,幾百年前的人看這景象,感覺是不是跟我們一樣?」這問題我答不上來,但每次開車沿著台11線北上,看到「金樽」指標時,嘴角總會不自覺上揚。或許你嚮往漁港晨光的生猛活力,或許只想找個地方靜靜看海,金樽漁港的魅力,正在於它從不刻意討好誰,只是日復一日,用最真實的模樣擁抱每個到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