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一個旅行超過15年、行李箱都快磨破邊的旅人,我對探索一個地方的深度文化特別著迷。臺灣我去過好幾次,每次都有新發現。這次,我想和你聊聊一個藏在臺北近郊、充滿歷史與地熱風情的地方——那就是北投博物館。不是那種冷冰冰、只放古董的博物館喔,它本身就是一個活的文物,講述著北投溫泉的故事。為了讓你獲得最實用的資訊,我把我親身體驗和細心整理的資料都放進來囉!
目錄
北投博物館:溫泉鄉裡的百年風華

哇,說到北投博物館,我真的要豎起大拇指。它可不是新建的那種鋼筋水泥大樓,而是真真實實、從日治時期大正二年(1913年)就矗立在北投溪畔的「北投溫泉公共浴場」!想象一下,一百多年前的人們,就是在這裡享受泡湯樂趣的。後來因為戰亂和歲月,它荒廢了,幸好經過有心人的努力,2003年才以博物館的身份重生。走進這裡,你就像踏進了時光隧道。
北投博物館的建築本身就是最大的展品!它是當時東亞最大的公共浴場,混合了日本和西洋的風格(和洋折衷),特別是那個漂亮的英國都鐸式半木構造外觀,配上煙囪,在一片綠意中特別顯眼,拍照超有FU。磚紅色的牆、優美的拱窗廊道,讓人忍不住多看幾眼。我第一次站在它面前,就覺得這建築本身就充滿了故事感。
博物館裡面,主要分成兩層樓。一樓最大特色就是保留了當年的大浴池遺蹟——哇,那個羅馬拱柱環繞的大浴池,雖然現在沒水了,但依然能感受到當年的氣派。想想一百年前的人們在這裡泡湯聊天的情景,是不是很有趣?這裡也詳細介紹了北投溫泉的成因、種類(青磺、白磺、鐵磺)、還有開發的歷史變遷。哦,對了,北投石的發現和故事也很有趣,它是世界上唯一以臺灣地名命名的礦物,因為含有微量的放射性鐳元素,早期還被認為有療效呢!北投博物館把這些地熱科學知識用很生動的方式呈現出來,就算不是地質迷也不會覺得無聊。
二樓的展覽就更生活化了。這裡展示了北投溫泉區的歷史照片、老明信片、老廣告,還有當年泡湯用的各種器具,像木桶、水瓢、甚至早期的泳衣(款式真的…很復古)。我最喜歡看那些老照片,對比現在北投的樣子,變化真的很大。北投博物館把北投從早期原住民凱達格蘭族利用溫泉、到日人開發成高階度假區、再到戰後本地人休閒泡湯的演變過程,都清晰地梳理出來。常設展的質量很高,內容紮實不空洞。
北投博物館不只是看建築和展覽,它還很用心地結合了現代互動科技。有些展區可以用手機掃碼聽講解,或者看更深入的影片資料。定期也會舉辦特展、講座或體驗活動,關注他們的官網或粉絲專頁就對了。我個人覺得,逛完一圈,你對北投溫泉的瞭解絕對會上升好幾個檔次,再去泡湯感覺都不一樣了。
門票資訊:物超所值的文化體驗

這麼有歷史價值的地方,門票真的超佛心!它是由臺北市政府運營的,所以收費非常親民:
| 票種 | 費用(新臺幣) | 備註 |
|---|---|---|
| 全票 | 80元 | 一般觀眾適用。 |
| 優待票 | 40元 | 1. 設籍臺北市民 (記得帶身分證!) 2. 持有效學生證者 (國內外皆可) 3. 6歲以上未滿12歲兒童 4. 持有效國際學生證(ISIC)者 5. 北市低收入戶 (憑證) |
| 免費 | 0元 | 1. 未滿6歲兒童 2. 年滿65歲以上長者 (本國籍憑身分證,外國籍憑護照) 3. 身心障礙者及其必要陪伴者1人 (憑證) 4. 臺北市公私立學校教學日之校外教學 (需申請) 5. 持志願服務榮譽卡之志工 6. 持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會員證 |
小提醒:
- 現場購票: 直接在博物館入口處購買即可,通常不太需要排隊。
- 團體預約: 20人以上團體可事先預約導覽(需付費),詳情上官網查。
- 臺北市政府所屬博物館常設展聯票: 如果你計畫連同附近的新北投車站、梅庭、凱達格蘭文化館等北市其他館舍一起逛,可以考慮買聯票,會更划算一點點。不過單買北投博物館的票價已經很便宜了。
- 發票就是門票: 買完票會拿到一張發票,上面有入場條碼,進場時刷條碼即可。
我真心覺得,花80塊臺幣就能看到這麼有歷史底蘊的建築和豐富的展覽,CP值爆表!遠比一些華而不實的景點值得多了。
開放時間:規劃行程必看

要參觀北投博物館,一定要記清楚開放時間,免得撲空掃興。它們的開放時間很固定:
| 專案 | 時間 | 備註 |
|---|---|---|
| 開放時段 | 星期二 至 星期日 | 每週一及國定假日翌日休館! 這點非常重要!(我就曾經週一興沖沖跑去吃了閉門羹,只能在外面拍拍照...) |
| 每日開放時間 | 上午 9:00 至 下午 5:00 | 最後入場時間是下午4:45! 別太晚才到喔。 |
| 休館日 | 每週一、國定假日及次日 | 農曆除夕、大年初一、政府公告之天然災害停止上班日、館方另行公告之必要休館日。 |
我的建議:
- 週末人潮較多: 週六日或連假,遊客會明顯變多,特別是下午時段。如果你想清靜一點,建議平日上午早一點去(9點開門就到最好),逛起來舒服很多。下午逛完博物館,剛好接著去泡湯或吃晚餐。
- 預留時間: 認真逛完整個博物館,加上拍照、休息看影片,至少抓1.5到2小時比較充裕。走馬看花的話,大概1小時也可以看完。
- 留意公告: 出發前,最好還是上北投博物館官方網站或臉書粉絲專頁再看一下最新公告,確認有沒有臨時休館或特別活動。
交通方式:抵達溫泉鄉的N種方法

北投雖然感覺像是臺北的郊區,但交通真的超級方便!尤其是捷運,絕對是首選。北投博物館的位置就在新北投溫泉區的核心地帶,非常好找。
最推薦:捷運淡水信義線 (紅線)
- 搭乘捷運紅線至【北投站】。
- 在【北投站】下車後,請直接下到月臺層(B2),尋找往【新北投】的區間車月臺。 這個月臺通常在原本北投站月臺的對面或隔壁,很好找,有明顯的指示牌寫著「新北投」。別傻傻地出站轉公車!直接等這班專門開往新北投的彩繪溫泉列車就對了!
- 搭乘往【新北投】的捷運列車。 這班車車廂外觀都有溫泉主題彩繪,裡面還有泡湯的木桶造景,非常有特色!車程只需要短短6-7分鐘。
- 抵達【新北投站】後,從唯一的出口(中山路出口)出來。
- 出站後,你就站在中山路上了。左轉,沿著中山路往上坡方向走(會經過北投公園)。
- 一路散步,大約 5-8分鐘(500公尺左右),看到右手邊那座美麗的磚紅色都鐸式建築,就是北投博物館了!它就在北投溪旁,北投公園裡面。沿途綠意盎然,還有溫泉煙霧裊裊,走起來很舒服。
其他交通方式:
- 公車: 可搭乘 216、218、223、266、602、S6、S7、S9、S22、S25、小7、小9、小22、小26 等路線至【新北投站】或【北投公園站】下車,再步行約3-5分鐘。公車路線比較複雜,容易塞車,對遊客來說沒有捷運方便。
- 自行開車/騎車:
- 開車:博物館附近有幾個收費停車場,例如「七星公園地下停車場」、「嘟嘟房新北投站停車場」,但假日一位難求,且停車費不便宜。開車在市區容易塞,找車位也耗時,極度不推薦假日開車前往。
- 騎車:機車停車位相對好找一些,附近有路邊停車格。
- 計程車/網約車(Uber, 臺灣大車隊等): 直接輸入目的地「北投溫泉博物館」即可。從臺北市中心(如臺北車站)過來,車資大約200多元臺幣起跳。適合行李多或時間緊迫的人。
真心話: 拜託!來北投博物館和整個新北投溫泉區,請務必搭捷運! 又快、又方便、又不會塞車、又便宜(從臺北車站過來單程約40-50元臺幣)。出了新北投站,所有景點、溫泉會館、餐廳都在步行範圍內,開車來真的是自找麻煩,光找車位就夠你受了。
景點必去:博物館精華與周邊亮點
來到北投博物館,重點當然是博物館本身啦!但別忘了,它周邊的環境和幾個點也很有看頭:
館內絕對不能錯過:
- 大浴池 (羅馬拱柱浴場): 這是一樓最震撼的空間!巨大的長方形浴池遺跡,周圍環繞著典雅的羅馬拱柱。雖然現在沒有泉水,但站在池邊,配合牆上的老照片和光影變化,想像百年前的盛況,非常有感覺。這裡也是最多人拍照打卡的地方。
- 北投石展示區: 認識世界唯一以臺灣地名命名的礦物「北投石」的故事。瞭解它的特性、發現過程,以及與溫泉的關係。實物比想像中小顆一點點,但意義重大。
- 溫泉科學與歷史區: 用圖文、模型和互動裝置,清楚說明北投溫泉的成因、種類(青磺泉、白磺泉的特性差異)、開發歷史。知識量豐富但不會太死板,很適合補充溫泉小知識。
- 二樓榻榻米大廳: 這裡重現了日式休息區的樣貌,大片鋪設榻榻米的空間,面對著大片的木框窗戶。窗外是北投公園的綠意盎然。這裡光線很好,氣氛非常寧靜祥和,坐下來休息一下,感覺時間都變慢了。有時這裡也會舉辦活動或小型講座。
- 常設展區: 詳細展示了北投溫泉產業的演變,從早期原住民利用、日人開發溫泉旅館(「湯守觀音」的信仰)、藝妓文化、到戰後的公共浴場發展等等。老照片、文物、模型都很精彩,細看很有收穫。北投博物館把這些脈絡整理得很好。
- 建築細節: 抬頭看看天花板精美的木構造、觀察牆面的磚砌方式、欣賞美麗的拱窗和走廊。建築本身就是藝術品。
博物館周邊必逛:
- 北投溪與露天溫泉: 走出博物館,旁邊就是北投溪。溪水因溫泉而溫暖,常常冒著白煙,硫磺味撲鼻。沿著溪邊步道散步,可以看到溫泉從石縫中湧出,甚至可以看到早期開鑿的溫泉露頭遺跡,生態觀察也很棒。
- 博物館外觀與草坪: 博物館的紅磚牆、木結構外觀和煙囪實在太美了!從各個角度拍照都好看。館外的大草坪也很適合坐下來休息,看看風景。
- 北投圖書館 (臺北市立圖書館北投分館): 就在博物館正對面! 這棟被譽為「全球最美圖書館之一」的綠建築,絕對值得順道進去參觀(記得保持安靜喔)。木造的結構、大量的落地窗、與自然融合的設計,讓人進去就不想出來。就算不借書,坐在裡面感受一下氛圍也好。
附近景點:新北投溫泉區一日遊精華

逛完北投博物館,時間還早的話(或者你安排了一整天泡在北投),附近其實還有很多值得一訪的景點,讓你更深入體驗溫泉鄉的魅力。這些點都集中在步行可達的範圍,非常方便:
♨️ 地熱谷
- 介紹: 這裡是北投溫泉的源頭之一!終年瀰漫著硫磺煙霧,溫度高達80-100℃,水色呈現夢幻的Tiffany藍綠色(因為礦物質成分)。因為過去曾發生意外,現在規劃成環湖步道景觀公園,不能下去煮蛋了(可惜!)。但看著熱氣蒸騰、碧綠如玉的泉水,感受那種「地獄谷」般的氛圍,還是很震撼。空氣中濃濃的硫磺味,保證讓你印象深刻(記得別戴容易氧化的銀飾)。是北投代表性的地標景觀。
- 地址: 臺北市北投區中山路(沿著北投溪往上遊走約10分鐘)
- 交通: 從北投博物館出發,沿著中山路/溫泉路往上坡方向(北投溪上游)步行約10-12分鐘即可抵達入口。沿途指標明確。
- 開放時間: 星期二至星期日 上午9:00至下午5:00 (週一休園)。最後入園時間下午4:45。(免費參觀)
🚂 新北投車站
- 介紹: 這座百年木造老車站其實是「回家」的!它原本建於1916年,是新北投線的終點站。後來因為捷運施工被遷移彰化儲存,經過各方努力,終於在2017年遷回新北投,在距離原址不遠處重建開放。車站本身是古蹟,內部展示著它的遷移故事、歷史照片和相關文物,也販售文創商品。車站外觀小巧可愛,是文青拍照熱點。它象徵著新北投溫泉開發的重要歷史。
- 地址: 臺北市北投區七星街1號(就在捷運新北投站正對面廣場)
- 交通: 從北投博物館走回捷運新北投站出口廣場(約5分鐘),一眼就能看到!
- 開放時間: 星期二至星期日 上午10:00至下午6:00 (週一休館)。(免費參觀,內部展廳有時有特展需購票)
🌿 梅庭
- 介紹: 這是一棟優雅的日式木造別墅,建於1930年代末。它曾是書法大師于右任先生的避暑寓所,故稱「梅庭」(于右任號「太平老人」,此處又稱「梅庭遊客中心」)。建築本身融合了日式與洋式風格,特別是下層的石砌牆基很有特色。內部展示于右任先生的書法作品複製品以及生平介紹,同時也作為北投旅遊資訊站。重點是建築物儲存得很好,庭院清幽,可以體驗日式宅邸的氛圍。
- 地址: 臺北市北投區中山路6號 (緊鄰北投溪,離北投博物館非常近)
- 交通: 從北投博物館出來,往捷運新北投站方向(下坡)沿中山路走,不到5分鐘,在你的左手邊就會看到梅庭的入口(在溪的對岸)。
- 開放時間: 星期二至星期日 上午9:00至下午5:00 (週一休館)。(免費參觀)
🎭 凱達格蘭文化館
- 介紹: 這是臺灣第一座以原住民為主體的文化主題館。主要展示臺北地區原住民(主要是凱達格蘭族,及後來遷入的阿美族等)的歷史、文化、藝術與當代發展。館內有傳統器物、服飾、影像紀錄、互動裝置,也經常舉辦原民主題的特展、講座或手工藝體驗。想了解北投更早的主人——凱達格蘭族的故事,這裡是很好的視窗。建築外觀也很有特色。
- 地址: 臺北市北投區中山路3-1號(就在北投博物館斜對面,北投公園內)
- 交通: 從北投博物館出來,過個小橋(或走旁邊的路),1分鐘就到!超近。
- 開放時間: 星期二至星期日 上午9:00至下午5:00 (週一休館)。(免費參觀)
行程建議:
如果你有一整天泡在北投,可以這樣悠閒地玩:
1. 早上抵達新北投捷運站 -> 2. 先去【新北投車站】拍拍照 -> 3. 步行至【北投博物館】(深度參觀) -> 4. 順路逛【梅庭】 -> 5. 到【凱達格蘭文化館】認識原民文化 -> 6. 在附近找家店吃午餐 -> 7. 飯後散步去【地熱谷】感受地熱威力 -> 8. 下午安排【泡溫泉】(看預算選擇湯屋或大眾池) -> 9. 逛逛【北投圖書館】-> 10. 晚餐享用北投特色美食 -> 回家。完美的一天!
附近酒店:泡湯住宿好選擇

來北投,不泡個溫泉實在說不過去!無論你是想找個高檔湯屋放鬆一下,還是想住一晚享受溫泉旅館的完整服務,新北投一帶的選擇超級多,從頂級到平價都有。這裡列出幾家不同型別、評價不錯的選擇供參考:
🏨 日勝生加賀屋國際溫泉飯店
- 介紹: 這大概算是北投溫泉飯店的頂級代表了!標榜純正日式管家服務(女將文化),從踏入飯店的那一刻起就感受到滿滿的日式氛圍和細緻服務。房間寬敞舒適,擁有個人湯屋,泉質佳(白磺泉)。餐飲(特別是懷石料理)評價很高。適合追求頂級享受、預算充足的旅客,或是慶祝特別紀念日。缺點就是…貴!但服務和體驗確實有其獨到之處。
- 地址: 臺北市北投區光明路236號
- 交通: 距離捷運新北投站步行約7-10分鐘,距離北投博物館約8-12分鐘。
- 營業時間: 住宿入住時間通常為下午3:00後,退房時間中午12:00前。大眾湯、餐廳等設施有其獨立開放時間,需上官網查詢或預約。
🏨 北投麗禧溫泉酒店
- 介紹: 另一家頂級的選擇,現代簡約風格,坐擁山景,視野開闊。客房皆有私人露天溫泉湯池(白磺泉),裝置新穎高檔。強調結合自然景觀,環境清幽。同樣提供高品質的餐飲(中西式)和SPA服務。適合喜歡現代風格、重視景觀和隱私的客人。價格也是高檔路線。
- 地址: 臺北市北投區幽雅路30號
- 交通: 位於較高的幽雅路上,離捷運新北投站稍遠,步行約需15分鐘以上(上坡)。飯店通常提供往返新北投站的定時接駁車服務(需預約詢問),或需搭計程車較方便。距離北投博物館步行較遠不建議。
- 營業時間: 同上,住宿入住下午3:00後,退房中午12:00前。設施開放時間請查官網。
🏨 北投大地酒店 (The Gaia Hotel Taipei)
- 介紹: 設計感很強的溫泉酒店,走現代時尚路線。最大亮點是其大廳挑高四層樓的「光陰部落藏書閣」,非常壯觀,成為網美打卡熱點。房間寬敞,也有私人湯池(白磺泉)。價格比前兩家稍微親民一點點(但還是偏中高價位),質感和服務都有一定水準。位置相對便利。
- 地址: 臺北市北投區奇巖路1號
- 交通: 距離捷運新北投站步行約10-15分鐘。距離北投博物館約12-15分鐘。
- 營業時間: 住宿入住下午3:00後,退房中午12:00前。
🏨 北投亞太飯店 (Asia Pacific Hotel Beitou)
- 介紹: 親子友善的溫泉飯店!空間大,設施豐富,有適合小朋友的遊戲室、VR設施、游泳池等(部分設施需另付費或依房型)。房間風格多元,部分房型有私人湯池(白磺泉)或大浴缸。價位中高,但因為設施多,很受家庭旅客歡迎。
- 地址: 臺北市北投區幽雅路31號 (與麗禧同在幽雅路,但位置稍低)
- 交通: 同樣在幽雅路,距離捷運新北投站步行約10-15分鐘(上坡)。飯店通常也提供接駁車服務(需詢問)。
- 營業時間: 同上。
🏨 水美溫泉會館 (Sweetme Hotspring Resort)
- 介紹: 算是新北投核心區交通最便利的溫泉會館之一,就在捷運站出來步行3分鐘的地方。提供純泡湯(大眾湯、湯屋)和住宿服務。屬於中價位、CP值不錯的選擇。住宿房型較多樣,部分有私人湯池。設施較為基本,但位置無敵方便。
- 地址: 臺北市北投區光明路224號
- 交通: 距離捷運新北投站出口步行約2分鐘!距離北投博物館步行約5-7分鐘。
- 營業時間: 住宿入住下午3:00後,退房中午12:00前。大眾湯/湯屋開放時間較長(通常至晚上11點或更晚)。
🏨 享溫泉 (Hotel Double One)
- 介紹: 同樣位於交通核心區(光明路上),近捷運站。提供住宿和湯屋。定位中價位,設計比較簡約現代,房間乾淨舒適。部分房型有獨立湯池。也是以地點方便取勝。
- 地址: 臺北市北投區光明路248號
- 交通: 距離捷運新北投站步行約3-5分鐘,距離北投博物館約5-8分鐘。
- 營業時間: 同上。
純泡湯推薦:
如果預算有限或不打算過夜,單純想體驗溫泉,新北投有很多提供純泡湯(大眾湯或湯屋)的選擇:
- 瀧乃湯浴室: 歷史悠久(1907年至今!)的公共浴室,泉質為青磺泉(酸性強),價格非常便宜,體驗在地泡湯文化的好地方,但設施非常非常樸素(甚至有人說有點舊陋),重氣氛不重灌潢。就在北投博物館旁。
- 北投露天溫泉(千禧湯): 臺北市政府經營的露天公共溫泉浴池(男女分池),價格超便宜(全票40元臺幣!),泉質好(白磺泉)。環境自然通風,但有時人較多。離地熱谷很近。
- 各家溫泉飯店/會館的湯屋: 如春天酒店、水美、享溫泉、逸邨大飯店、熱海大飯店等都有提供限時(通常1.5-2小時)的湯屋服務,價格從幾百元到一千多元臺幣不等,隱私性較佳,環境也較舒適。
訂房小秘訣:
- 提早預訂: 尤其是週末、國定假日或溫泉旺季(冬天),好飯店和熱門湯屋都非常搶手!
- 比較官網與訂房網: 有時官網早鳥優惠或專案可能更划算。Agoda, Booking.com, 易遊網等平臺也要比價。
- 注意泉質: 北投主要是白磺泉(乳白、硫磺味濃、較溫和)和青磺泉(清澈微綠、酸性較強、有特殊觸感)。依喜好選擇。
- 確認需求: 要房間內湯池?大眾湯?重視餐飲?親子設施?交通便利?根據重點篩選。
附近美食:泡湯後的味蕾之旅

逛完北投博物館、泡完暖呼呼的溫泉,肚子一定餓扁了!新北投一帶的美食選擇也很多元,從傳統小吃、臺菜餐廳到日式料理都有。分享幾家我覺得不錯或評價很高的店家:
🥢 滿來溫泉拉麵
- 介紹: 這家大概是新北投最有名的排隊美食了!就在捷運站出來光明路旁邊的小巷內(拉麵巷)。主打日式溫泉拉麵,招牌是「白湯叉燒拉麵」和「正油叉燒拉麵」。湯頭濃鬱(口味偏臺式,可能有人覺得稍鹹),配料豐富,麵條Q彈。另外他們的溫泉蛋、豆腐皮、炸豆腐也是必點小菜。價格實惠,份量足,CP值高。缺點就是:人超多!常常要大排長龍。(我個人覺得好吃,但不值得排超過半小時...真的有時會排很久)
- 地址: 臺北市北投區中山路1-8號(捷運新北投站出來右轉巷內)
- 交通: 離捷運新北投站出口步行1分鐘。離北投博物館步行約5分鐘。
- 營業時間: 星期一~星期日 11:30–14:00, 17:00–20:30 (週二公休)
🥢 矮仔財滷肉飯
- 介紹: 北投市場(在北投站附近,非新北投)裡赫赫有名的排隊滷肉飯!曾入選米其林必比登推介。滷肉飯是偏肥的膠質口感,滷汁鹹香濃鬱,非常下飯。必點的還有赤肉焿、滷豆腐、滷蛋等。環境就是很接地氣的市場攤位,座位不多,要有排隊的心理準備。想吃道地臺灣庶民美食,值得一試。但要特別注意它在「北投市場」內(靠近北投捷運站),不是在新北投站這邊喔!
- 地址: 臺北市北投區新市街30號436攤位(北投市場二樓)
- 交通: 建議搭捷運到「北投站」,走1號出口左轉進市場。從新北投站過去需要搭一站捷運回北投站。從北投博物館過來需要搭捷運或步行約20分鐘。
- 營業時間: 星期二~星期日 07:00–13:00 (賣完提早收,週一公休) (只開早上到中午!)
🥢 蔡元益紅茶
- 介紹: 北投區的老字號飲料店,總店在北投市場附近(也有分店)。古早味紅茶是其招牌,茶味濃鬱不澀,甜度適中(可調整),夏天來一杯非常解渴。除了紅茶,綠茶、檸檬紅茶、冬瓜茶等也很多人點。價格非常親民(大杯約25-30元臺幣),是用塑膠袋裝的那種古早味!逛累了來一包,很有FU。
- 地址:
- 總店: 臺北市北投區新市街15號(北投市場外)
- 光明分店: 臺北市北投區光明路48號(新北投捷運站附近)
- 交通: 光明分店就在新北投站出來光明路上,離北投博物館也很近(步行約3分鐘)。
- 營業時間: 光明分店約 08:00–21:00 (各分店略有不同)
🥢 北投市場內其他小吃
- 介紹: 北投市場(北投站旁)是美食寶庫!除了矮仔財,還有:
- 文吉肉羹: 肉羹湯頭鮮美,肉羹紮實。
- 上全肉羹: 也是在地人推薦的肉羹。
- 簡記排骨酥麵: 炸得香酥的排骨酥配上湯麵。
- 陳家剉冰/綿綿冰: 傳統好味道。
- 高記茶莊: 另一家古早味飲料店,無憂茶是特色。
- 各種傳統小吃如蚵仔煎、臭豆腐、潤餅捲等。
- 地址: 臺北市北投區新市街30號(北投市場)
- 營業時間: 市場攤位通常從清晨開到下午一兩點左右(有些店只開早上),晚上則有些餐廳營業。
🥢 特色溫泉料理
- 介紹: 來溫泉區當然要試試「溫泉蛋」、「溫泉蔬菜」(如空心菜)!很多溫泉飯店的餐廳(如加賀屋、麗禧、大地)會提供精緻的套餐或自助餐,結合在地食材與溫泉特色。另外,有些特色餐廳也會供應:
- 酒家菜: 過去北投溫泉酒家文化興盛,留下一些特色菜餚,如魷魚螺肉蒜(火鍋)、手工雞捲、佛跳牆等。可嘗試「吟松閣」、「熱海大飯店」等老字號。
- 野菜餐廳: 北投山區有些野菜餐廳,提供當季新鮮的各式野菜料理(簡單炒或川燙就很好吃)。可以詢問在地人或司機大哥推薦。
- 選擇: 預算充足可選飯店內餐廳;想體驗在地風味則可找傳統臺菜館或小吃攤。
我的個人心得: 在北投吃飯,除了追求名店,有時隨意走進一家看起來乾淨順眼的店,反而會有驚喜。光明路、中和街一帶有不少餐館。溫泉蛋路邊攤買一個嚐嚐就好(約10-15元),吃個趣味。如果時間夠,真的建議去北投市場體驗一下早市的活力,順便大快朵頤!
Q & A:關於北投博物館的快速問答
-
Q:參觀北投博物館需要預約嗎?
A: 一般散客參觀「不需要」預約!直接到現場購票即可入場。只有20人以上的團體導覽才需要事先預約(且需付導覽費)。通常只有大型連假人潮可能較多,但也不至於需要預約入場。 -
Q:北投博物館裡面可以泡溫泉嗎?
A: 不可以喔! 北投博物館是歷史建築博物館,重點在於展示北投溫泉的歷史、文化與建築藝術。裡面的大浴池是「歷史遺跡」,沒有注水,是不能泡湯的!想泡湯請到附近專門的溫泉會館或公共浴池。 -
Q:附近有免費的溫泉泡腳池嗎?
A: 有的! 很推薦去「復興公園溫泉泡腳池」。它距離北投博物館稍遠一點(步行約15-20分鐘,或搭公車小25/小14至「復興公園站」),但規劃得很好,是露天免費的溫泉泡腳池,分成好幾池不同溫度(有遮陽棚),環境乾淨舒適,非常適合走累了的旅人休息一下,體驗溫泉的舒適。開放時間通常是08:00-18:00(週一公休,清潔日)。泡腳池附近也有親子共融遊戲場,帶小孩去也很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