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算算揹著揹包走跳臺灣也十幾年了,看過無數博物館,說真的,有些地方去過一次就夠本。但這個 新竹市眷村博物館 啊,我還真是去了兩趟!第一次是好奇,想看看這些竹籬笆裡的故事到底有啥魔力?結果一進去,整個被那些老物件、老照片黏住,待了快三小時還嫌不夠。隔年帶朋友來新竹玩,二話不說,這裡又被我排進行程。朋友說我像導遊,其實我只是覺得,這些濃縮了時代眼淚和歡笑的角落,太值得細細品味。
目錄
新竹市眷村博物館
這名字聽起來或許有點嚴肅,但走進去你就知道了,它一點也不死板!它就藏在熱鬧的新竹市區裡,由舊有的「甲村」改建而來(多有意思的轉變!)。我覺得它最棒的地方,就是不只給你「看」歷史,更像是把你拉進那個物資匱乏卻充滿人情味的年代。你能想像嗎?走進他們復刻的老客廳,那種老沙發、大同寶寶鐵罐、牆上的月曆畫,天啊,簡直跟我小時候外婆家的客廳一模一樣!瞬間回憶殺!那種撲面而來的熟悉感,會讓你忍不住想:「啊,原來那個時代的氛圍是這樣的!」
介紹:不只是博物館,是時光隧道

這裡可不僅僅是擺擺舊東西那麼簡單。講真,有些博物館陳列方式很教科書,看得人想睡。但 新竹市眷村博物館 玩得很活!它分了好幾區,像剝洋蔥一樣,一層層帶你認識眷村。
首先,它會告訴你眷村到底是怎麼來的?為什麼臺灣會有這麼多叫「忠貞」、「建國」、「復興」這些充滿時代印記名字的村子?那些跟著軍隊飄洋過海的老兵和家屬,他們的根在哪裡?這部分用老照片和簡單文字講得很清楚,不會太硬,但又讓你有基本概念。
接著,重頭戲來了!走進「眷村生活主題區」,我敢打包票,無論你是幾年級生,都會找到戳中你的點!這裡把一整條眷村的「街景」都搬進來了!不是假的模型哦,是真的老建築拆下來的門窗、磚瓦,重新組裝起來!你會看到:
- 老雜貨店 (福利社): 玻璃罐裡裝著醃梅子、散裝糖果,牆上貼著泛黃的標語。櫃檯上那個老式磅秤,我小時候家裡也有!老闆孃的叫賣聲彷彿就在耳邊。
- 家庭客廳場景: 藤沙發、縫紉機(媽媽輩的青春啊!)、矮茶几上放著鋁製便當盒和軍用水壺。牆上貼著「毋忘在莒」的標語和老蔣肖像(這在當時是標配)。細節真實到不行,我那朋友還一直問:「這真的是博物館?不是誰家?」
- 公共空間重現: 曬衣場掛著萬國旗般的衣服、巷口的水龍頭(早上搶水刷牙洗臉的記憶?)、老舊的腳踏車... 這些日常景象,對曾經住過眷村的人來說是鄉愁,對年輕人來說是活生生的歷史課本。
二樓則聚焦在「融合與新生」。眷村文化最迷人的不就是它像個大熔爐嗎?各省的人帶來家鄉味,川菜的辣、麵食的勁道、江浙的甜鹹,在新竹的土地上混搭、創新。這裡展示了許多老菜譜(有些皺巴巴的,超有感覺!)、辦桌的場景,還有那些因眷村飲食而發展出來的新竹知名小吃,像「鴨肉許」的起源故事就很有意思。也講述眷村二代、三代如何在新竹落地生根,參與地方建設。
門票:免費!佛心來的銅板價體驗

來來來,重點來了!這麼精采的地方,要多少錢?答案是:免費參觀! 對,你沒看錯! 新竹市眷村博物館 從開館以來就一直堅持免費入場。在這個什麼都漲的年代,這簡直是佛心來著!我當初知道免費時還愣了一下,心想:「這麼用心經營的館,不收錢?真的假的?」事實證明是真的!免費不代表隨便,裡面的展覽品質一點都不馬虎。這點真的要給新竹市政府一個大大的讚!當然啦,如果有餘力,門口有小小的捐獻箱(純粹自願性),或者去紀念品店買個小東西支援一下,也是很不錯的選擇。畢竟,維持這樣的場館需要資源。
開放時間:避開週一,小心撲空!
想來挖寶,時間可得抓好:
- 週二至週日: 上午 9:00 開門,到下午 5:00 關門。整個白天都可以安排進來。
- 週一: 固定休館日! 別白跑一趟。國定假日如果剛好是週一,通常會順延休館(建議出發前再確認一下官方資訊或打電話問問最保險)。
- 休館日: 農曆除夕、大年初一。另外如果遇到選舉日(投票所會設在這)、或是館方有特殊活動整理,也可能閉館(官網或粉絲團會公告)。
我的經驗是,平日去人少很多,可以慢慢看、慢慢拍照,體驗感超級好。假日人潮相對多,尤其遇到旅行團時會比較吵雜,但優點是可能遇到免費的導覽解說(館方不定時提供,碰運氣)。建議至少預留 1.5 - 2.5小時 才夠逛得盡興。像我這種愛看細節、愛拍照的,第一次去真的待了近三小時。
交通:市中心位置,怎麼去都方便!

新竹市眷村博物館 地理位置超級好!就在新竹市區的核心地帶,不管你用什麼方式來,都很Easy。
📍 地址: 新竹市北區東大路二段105號 (就在北大路和東大路交叉口附近,顯眼!)
🚌 搭公車:
新竹的公車系統算方便,好幾條路線都會到附近站牌:
- 「臺大醫院新竹分院」站: 下車後步行約3-5分鐘。路線包括:藍線、1路、2路、31路...等都行。
- 「東大路口」站: 也是步行幾分鐘可達。
用Google Map或新竹市公車APP查一下,輸入「新竹市眷村博物館」或地址,就會告訴你當下最適合搭哪班車。
🚆 搭火車:
- 從「新竹火車站」下車,這是最大站。
- 出站後,建議直接轉搭計程車,跳錶大約 $120-$150 左右,10分鐘內到。
- 想省錢?走路也行,但有點距離,大概要走 25-30分鐘 (約2公里多)。天氣涼爽時當散步還行,大熱天或拖行李就不推薦。
- 另一個選擇是到火車站對面的公車站,找往「臺大醫院新竹分院」或「東大路口」方向的公車。
🚗 開車/騎車:
- 導航設定: 直接設「新竹市眷村博物館」或地址「新竹市北區東大路二段105號」。
- 停車: 這是開車族最關心的事了!老實說,博物館本身只有 非常少量 的路邊停車格(通常一位難求)。但別擔心,附近有幾個選擇:
- 路邊停車格: 東大路二段、北大路周邊找找,但熱門時段難停。
- 府後街地下停車場: 距離博物館步行約 5-7分鐘,位置多,收費合理(小型車每小時 $30),我最常停這裡!便宜又近。
- 東大路橋下停車場: 步行約 8-10分鐘,也算方便。
- 北大教堂停車場: 私人場,有時開放付費停,離門口最近,但位置少。
開車的朋友,府後街地下停車場 絕對是首選!騎機車的話,附近白線區域或巷弄裡找找車位相對容易些。
景點必去:私心推薦絕不能錯過的亮點!

館內寶物太多,第一次來容易眼花撩�。我以老鳥身分,私心推薦幾個我覺得最精華、最具代表性的必看點:
| 展區亮點 | 特色描述 | 推薦原因 |
|---|---|---|
| 甲村原貌復刻區 | 真實的眷村巷弄場景,老屋門窗、雜貨店、公共水龍頭 | 沉浸感爆表!瞬間穿越時空,拍照打卡神點! |
| 各個時期客廳復原 | 從50年代到80年代,傢俱擺設、標語海報、家電用品完全不同 | 像看一部濃縮的臺灣生活史!每間客廳都有驚喜,找大同寶寶! |
| 黑蝙蝠中隊專區 | 模型、史料、隊員故事,揭開冷戰時期新竹空軍的神秘面紗 | 歷史課本沒教的秘辛!瞭解新竹在國際局勢中的關鍵地位,超震撼! |
| 眷村美食文化牆 | 圖文並茂介紹各省麵食、醬料、年菜,及新竹知名眷村味店家起源 | 看懂新竹美食DNA!原來牛肉麵、水餃、臘肉背後有這麼多故事,看完立馬餓! |
| 互動拍照區 | 提供道具服裝(小軍裝、花襯衫),搭配懷舊佈景(三輪車、老電話亭) | 好玩!大人小孩都愛的環節,復古照片回憶無價 |
| 口述歷史影音站 | 聆聽真實眷村長輩談生活點滴、鄰裡情誼、酸甜苦辣 | 最真實的聲音!比任何文字都動人,聽他們講當年的故事差點掉淚 |
特別要提那個 「黑蝙蝠中隊」專區!以前只是聽過這名字,知道很神秘。但看了館內的介紹,才知道他們當年執行的是多麼高風險的任務(夜間低空偵查大陸...),犧牲慘烈。那些隊員的故事、留下的物件,比電影還真實、揪心。看完心情會有點沉重,但更能體會那個時代的無奈與勇氣。 新竹市眷村博物館 把這段重要卻容易被遺忘的歷史儲存得很好,光這個主題就值回票價(雖然本來就免費啦!)。
附近景點:順遊安排一日小旅行
逛完 新竹市眷村博物館,時間還早?新竹市區超多好地方可以接著玩。幫你整理幾個步行或短程車程就能到的優質景點,順便打包帶走!
📍 新竹州圖書館 (新竹市美術館)
- 介紹: 這棟超級美的老建築!日治時期留下的州圖書館,巴洛克混和風,本身就是一件藝術品。現在是新竹市美術館,經常舉辦特色展覽。紅磚牆、圓拱窗、大柱子,怎麼拍都好看,文青網美必訪!新竹市眷村博物館 講庶民歷史,這裡則展現了另一種時代風華。
- 地址: 新竹市中央路116號 (離眷村博物館超級近!)
- 交通: 從 新竹市眷村博物館 出來,沿著東大路往火車站方向走,看到中央路右轉就到了。步行只要 5-7分鐘! 用腳走最方便。
- 營業時間: 週二至週日 09:00-17:00。週一休館。免費參觀(特展可能收費)。
📍 新竹公園 & 新竹市立動物園
- 介紹: 新竹人的大公園!綠地超大,適合散步野餐。裡面藏著全臺現存最老的動物園—— 新竹市立動物園!近年大改造後變得很不一樣,主打「類棲地」設計,沒有籠子的壓迫感,動物看起來比較自在(雖然規模不大)。帶小孩放電、情侶散步踏青都適合。公園裡的麗池、湖畔料亭(日式建築群)也很美。跟 新竹市眷村博物館 的懷舊是不同風格的悠閒。
- 地址: 新竹市東區食品路66號 (公園範圍很大)
- 交通: 從博物館過來有點距離,建議搭公車或計程車。
- 公車:在博物館附近搭往「公園」或「動物園」方向的車(如:2路、31路),約10-15分鐘車程。
- 計程車:跳錶約 $100-$130,5-10分鐘。
- 步行:約需 20-25 分鐘 (1.8公里),看體力。
- 營業時間: 公園:全天開放。動物園:週二至週日 09:00-17:00 (最後入園16:00),週一休園。動物園門票全票 $50,非常銅板價!
📍 東門市場(東門旺角)
- 介紹: 想體驗新竹的「新舊交融」?來這就對了!外表是超有味道的日治時期老市場建築,裡面卻搖身變成超夯的「青創基地」!一樓還保留些許傳統攤位,二、三樓則進駐了超多特色小店:文青咖啡廳、異國料理、臺式小吃、酒吧、服飾、手作... 越夜越熱鬧!充滿衝突感卻意外和諧。比起 新竹市眷村博物館 的純粹懷舊,這裡是「老屋新靈魂」的代表作,很適合來找晚餐或宵夜!
- 地址: 新竹市東區大同路86號 (離城隍廟很近)
- 交通:
- 從 新竹市眷村博物館 步行過來約 15-18分鐘 (1.3公里)。沿東大路直走,遇中正路左轉直行,再右轉大同路。
- 公車:搭到「城隍廟」站下車最近。
- 計程車:跳錶約 $90-$120。
- 營業時間: 市場建築本身全天開放。各店家營業時間差異大:
- 一樓傳統攤:通常清晨至下午。
- 二、三樓美食/小店:午餐、下午茶、晚餐、宵夜時段都有店開,建議下午4點後去選擇最多,最熱鬧!週一有些店公休。
附近酒店:逛累了就住下來吧!

如果計畫在新竹玩個一天一夜,逛完 新竹市眷村博物館 和周邊景點後,找個地方落腳很重要。附近從平價到舒適的選擇都有:
📍 新竹英迪格酒店 (Hotel Indigo Hsinchu Science Park)
- 介紹: 這算是區域內最高檔的選擇了,IHG洲際集團旗下品牌,設計感十足,融合了新竹科技與在地元素(像玻璃、風),很有特色。房間新穎舒適,視野好,頂樓高空酒吧VIEW超棒!服務有水準。缺點就是價格較高,離博物館稍遠(但搭車快)。適合預算充足、想享受一下、看重設計感的旅客。
- 地址: 新竹市東區公道五路二段111號 (靠近竹科)
- 交通:
- 從 新竹市眷村博物館 過來: 計程車最方便,跳錶約 $180-$220,車程10-15分鐘。
- 公車:需轉乘較麻煩,不推薦。
- 大致價格: 雙人房平日約 $4,500 - $7,500+ 起跳 (看房型與日期)。
📍 新竹福泰商務飯店 (Forte Express Hsinchu)
- 介紹: CP值很高的商務型飯店!乾淨、安全、舒適是最大優點。房間不算大但五臟俱全,該有的都有。位置很不錯,就在市中心,離火車站、城隍廟、東門市場都近,當然離 新竹市眷村博物館 也不遠。早餐評價OK。價格合理,是精打細算旅客的好朋友。缺點是設計比較中規中矩,沒啥驚喜但也不會雷。
- 地址: 新竹市東區中央路106號 (就在新竹州圖/美術館斜對面!)
- 交通: 從博物館步行過來只要 5-7分鐘! 地理位置超方便。搭火車、公車也都在步行範圍內。
- 大致價格: 雙人房平日約 $2,200 - $3,500 起跳。
📍 新竹安捷國際酒店 (AJ Hotel)
- 介紹: 這間最大賣點是「交通超便利」!它就座落在新竹轉運站樓上(客運總站),無論你是搭國道客運(如統聯、國光)還是市區公車,下車就能Check-in!房間很新,現代簡約風格,大片玻璃窗視野開闊。裝置齊全(有健身房)。很適合主要靠客運往返新竹的旅客,或者不想拖行李走太遠的人。離 新竹市眷村博物館 稍遠,但搭公車或小黃也很快。
- 地址: 新竹市東區公道五路三段1號 (新竹轉運站)
- 交通:
- 從 新竹市眷村博物館 過來: 公車直達!搭往轉運站方向的車(如藍線),約15-20分鐘。
- 計程車:跳錶約 $150-$180。
- 大致價格: 雙人房平日約 $2,500 - $4,000 起跳。
📍 新竹卡爾登飯店北大館 (Carlton Hotel - Bei Da)
- 介紹: 老字號的四星級飯店,服務有一定口碑。位置就在市中心北大路上,生活機能一流,下樓就有便利商店、餐廳。離城隍廟、東門市場也很近。房間寬敞,裝潢比較傳統穩重。附設的港式飲茶餐廳頗有名。適閤家庭或有長輩同行的旅客,或是喜歡傳統飯店服務感的人。步行到 新竹市眷村博物館 約10-15分鐘。
- 地址: 新竹市北區北大路225號
- 交通:
- 從 新竹市眷村博物館 步行約10-15分鐘 (850公尺)。沿東大路往火車站方向,遇北大路右轉直行。
- 公車:搭到「北大教堂」或「北門街」站。
- 大致價格: 雙人房平日約 $3,000 - $5,000 起跳。
附近美食:逛完博物館,祭五臟廟去!

認真逛 新竹市眷村博物館 可是體力活!尤其看到那些美食文化牆,肚子不餓也難!新竹市中心美食密度超高,幫你精選幾間步行可達、道地又美味的選擇:
🍜 必吃眷村味代表:
- 璽子牛肉麵 (斤餅牛肉麵):
- 位置: 離博物館很近!就在東大路一段上(過北大路不遠)。
- 特色: 招牌是「清燉牛肉麵」湯頭清澈甘甜(跟一般紅燒不同)!
- 重點: 必點「現烙斤餅」!捲著蔥或沾點牛肉湯汁,超香超Q彈!人氣爆棚,用餐時間常排隊。
- 步行距離: 約 8-10 分鐘。
- 段純貞牛肉麵 (新竹總店):
- 位置: 武陵路上(從博物館走過去有點小距離,約15-20分鐘,或搭車)。
- 特色: 源自新竹的知名連鎖眷村牛肉麵代表(雖然現在分店多,但總店意義不同)。主打多種「川味」湯頭(紅燒、番茄、蒜味),濃鬱帶勁,麵條口感不錯。滷味拼盤也好評。
- 心得: 雖然名氣大價格也漲了,但味道還是有一定水準,想體驗代表性眷村牛肉麵可試試。
- 老五鹹粥:
- 位置: 西大路上(近城隍廟商圈,從博物館步行約10-15分鐘)。
- 特色: 這是老新竹人的深夜/凌晨食堂!主打「鹹粥」料多味美(有蚵仔、肉片、筍絲等)。油條必配!各種傳統小菜(紅燒肉、紅糟鰻)也很有水準。環境就是傳統市場小店FU。
- 注意: 營業時間特別!通常是傍晚開到凌晨(凌晨宵夜場很有名),白天可能沒開,出發前最好確認。
🔥 經典新竹小吃都在這:
- 城隍廟口小吃圈:
- 位置: 新竹市北區中山路75號(城隍廟周邊)。從博物館步行約10-13分鐘。
- 特色: 新竹美食一級戰區!超多老字號攤位聚集:
- 林家肉圓: 紅糟肉圓是特色,皮Q餡香。
- 阿忠冰店: 綜合冰、鳳梨冰消暑解膩。
- 柳家肉燥飯: 香噴噴的肉燥飯配上嫩嫩滷鴨蛋。
- 郭家元祖潤餅: 料多實在的潤餅卷。
- 體驗: 人潮洶湧,環境較熱鬧擁擠,但最能體驗新竹庶民美食能量!吃完還可拜拜城隍爺。
- 北門街/西門街小吃:
- 位置: 北大路、北門街、西門街一帶(圍繞著城隍廟延伸)。從博物館步行約8-15分鐘範圍。
- 特色: 巷弄裡藏著更多在地人愛店:
- 廟口鴨香飯: 煙燻鴨肉配上淋了鴨油的飯,超銷魂!
- 西市汕頭館: 沙茶火鍋、牛肉炒麵/燴飯是招牌。
- 阿桂羊牛雜: 當歸羊肉湯、牛雜湯,冬天暖身首選。
- 周家燒麻糬: 現點現做,熱呼呼的麻糬裹上花生粉或芝麻粉。
- 優點: 選擇多元,人潮相對廟口核心區少一點點,比較好找位子。
🍮 下午茶/點心推薦:

- 一百種味道(三民店):
- 位置: 三民路靠近民生路口。
- 特色: 新竹超夯水果塔專賣店!塔皮酥脆,水果新鮮多樣(隨季節變換),奶油餡不甜膩。店面溫馨,但假日一位難求,常要排隊外帶。適合螞蟻人飯後甜點。距離博物館步行約15分鐘。
- 春上布丁蛋糕(新竹店):
- 位置: 新竹市東區東大路一段408號(靠近老爺酒店)。
- 特色: 古早味布丁蛋糕名店!口感綿密濕潤,蛋香純粹,像小時候的味道。便宜簡單的美味伴手禮。從博物館步行約7-10分鐘可達。
Q&A:你的疑問,老鳥來解答!
A:我覺得 超適合! 比你想像中有趣多了!雖然講歷史,但它的展示方式一點都不枯燥。小朋友會對那些復刻的老雜貨店、客廳擺設(像大同寶寶、古早玩具)感到新奇。二樓的互動拍照區(可以穿小軍裝或花襯衫拍照)小朋友通常玩得很嗨。重點是「免費」!當成一個寓教於樂的中途點,待個一小時也好。不過,像「黑蝙蝠中隊」這種比較嚴肅的展區,年紀太小(幼兒園)可能就看不懂了。小學以上的孩子,爸媽稍微引導一下,會很有收穫。
A:一般散客 不需要預約!直接走進去參觀就可以了。館方有時候會在假日或特定時段安排免費的 定時導覽(詳情要留意館方粉絲團或門口當天公告),這個就看運氣碰到了。如果你是 人數較多的團體(例如20人以上),建議還是事先打電話去館方詢問預約團體導覽的可能性(03-5338442),這樣解說會更深入。我兩次去都是自己逛,展覽的文字說明和影音設施做得不錯,自己看也能理解七八成。但如果能碰上導覽員講解,聽到一些展品背後的小故事,當然更棒。
A:館內 沒有正式的餐廳或飲食部,只有入口處附近有簡單的自動販賣機(賣飲料)。所以建議吃飽再來,或者逛完再去附近覓食(前面介紹的美食都在附近不遠!)。至於紀念品,館內有一個 小小的紀念品店!別期望像故宮那樣琳瑯滿目,但有一些特色商品:
- 眷村文化相關書籍、繪本。
- 復刻的老標語胸章、帆布袋。
- 眷村菜食譜書。
- 一些懷舊風的小文具、明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