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血液裡流淌著美食因子的吃貨,追尋道地美味就是我的人生樂趣。這次,我決定深入彰化這個充滿古早韻味的小鎮——鹿港。講到鹿港美食,腦海裡浮現的就是那些充滿歷史香氣、用料實在的古早味。網路上資訊很多,但總覺得少了點什麼?對,就是那種在地巷仔內的親身體驗,還有那種挖到寶的驚喜感!這次,我就用味蕾帶路,好好跟大家分享我的鹿港美食探險心得,絕對是真實體驗,不藏私大公開!
說到鹿港美食,它的魅力在哪?我覺得啊,就是那種「傳統」與「實在」揉合出的獨特風味。很多小吃都傳承好幾代,做法堅持古法,用料不馬虎,價格又親民(當然,觀光區名店價格會高一點點,但整體來說CP值還是很棒)。走在鹿港的老街巷弄,空氣中飄散的香氣,就是最好的嚮導。今天,我就從我親身試吃、反覆比較過的十項經典(和一些私房)美味開始,帶你深入鹿港美食的核心!
目錄
第一站:鮮味爆表的經典 - 蚵仔煎
- 名稱: 蚵仔煎
- 特色與亮點: 這絕對是鹿港美食的代表作,沒有之一!鹿港靠海,當天現撈的珍珠蚵(就是個頭比較小的蚵仔)肥美度與鮮甜度,絕對讓你驚豔。這裡的蚵仔煎跟其他地方最大的不同,在於蚵仔的比例「超有誠意」,每一口都能咬到滿滿鮮蚵,配上煎得恰恰(酥脆)的邊緣,還有濃稠度剛好的醬汁(通常是特調的甜辣醬或海山醬),那個組合簡直完美。青菜通常是用小白菜,增添爽脆口感。我第一次吃的時候,心裡OS:「哇塞!這蚵仔也給得太豪邁了吧!」真的,鮮甜飽滿,完全沒有腥味。
- 推薦理由: 食材新鮮就是王道!鹿港在地鮮蚵的品質無可取代,吃過這裡的蚵仔煎,你會發現其他地方的可能都弱掉了。那種海洋的鮮味在嘴裡爆發的感覺,是鹿港美食最迷人的地方之一。
- 搭配建議: 很適合當小吃開胃,或是搭配一碗清爽的湯品(如丸子湯、豆腐湯)作為一頓輕食。我自己很愛配一杯古早味紅茶,解膩又暢快。
- 實用資訊:
- 推薦店家: 「鹿港老街蚵仔煎」 (在鹿港老街裡,人潮就是指標) / 「王罔麵線糊」 (其實他們家蚵仔煎也很出名!)
- 地址: 鹿港老街內位置不難找,看哪家排隊人龍長通常就是了。王罔麵線糊地址較固定(彰化縣鹿港鎮民族路196號)。
- 價格區間: NT$70 - NT$90 (份量十足,蚵仔多,這價格我覺得可以!)
- 必點: 蚵仔煎!(廢話) 可以加點一份炸蚵嗲或蝦猴。
第二站:濃鬱古早味代表 - 麵線糊
- 名稱: 麵線糊
- 特色與亮點: 鹿港的麵線糊跟北部常見的「麵線」截然不同!它是用「粗麵線」煮成,口感比較滑順、濃稠,有點接近「糊」的狀態,但不會爛糊糊的。湯底通常用大骨高湯熬製,加入肉羹(或肉塊)、蝦米、香菇等配料,風味醇厚香濃。重點是會加入「蛋花」,讓整碗更添滑順感和香氣。有些店家還會放點蚵仔,提升鮮味。吃起來是溫潤順口、充滿古早情懷的味道。
- 推薦理由: 這是一道暖心暖胃的經典早餐或點心!它代表了鹿港人樸實的日常滋味,那種濃厚的古早香氣和滑順口感,吃一口就能感受到時間沉澱的美味。是體驗地道鹿港美食不可或缺的一環。
- 搭配建議: 完美早餐組合!通常搭配油條沾著吃(油條吸飽湯汁超讚),或點一份炸物(如蝦猴酥、肉捲)。當作午後點心也很棒。
- 實用資訊:
- 推薦店家: 「王罔麵線糊」 (老字號,人氣爆棚!濃稠度、配料比例都很有水準) / 「鹿港老牌麵線糊」 (在地人也推薦,味道傳統)
- 地址: 王罔:彰化縣鹿港鎮民族路196號 / 老牌位置可詢問在地人或搜尋。
- 價格區間: NT$40 - NT$60 (大碗可能到NT$70,非常實惠)
- 必點: 麵線糊(可選加蚵仔或不加),一定要配油條!

第三站:鹹香酥脆小零嘴 - 蝦猴酥
- 名稱: 蝦猴酥 / 酥炸蝦猴
- 特色與亮點: 蝦猴,是鹿港特有的小水產,其實是一種叫做「螻蛄蝦」的小型蝦類,長得有點像外星生物(笑)。在地人將牠們醃漬後,裹上薄粉下鍋酥炸。炸好的蝦猴酥呈現誘人的金黃色,口感超級酥脆!入口是濃鬱的鹹香海味,帶點獨特的甘甜,非常「涮嘴」(臺語:吃了會停不下來)。因為個頭小,通常是一整把抓著吃,卡滋卡滋的聲響很療癒。
- 推薦理由: 這是鹿港美食中超具地方特色、別處難尋的寶藏零食!鹹香酥脆的口感讓人一試難忘,是完美的下酒菜或逛街解饞小品。敢嘗試特別食材的朋友一定要試試!
- 搭配建議: 最好的朋友就是啤酒或汽水!邊逛老街邊吃蝦猴酥,配杯冰涼飲料,超享受。買幾包當伴手禮也很特別(但建議現炸現吃風味最佳)。
- 實用資訊:
- 推薦店家: 「鹿港老街蝦猴酥攤」 (在老街上有好幾攤,看哪家新鮮現炸就買哪家!通常攤位前會有透明櫃展示蝦猴) / 「鹿港天后宮周邊攤販」
- 地址: 集中在鹿港老街及天后宮周邊。
- 價格區間: 小包約 NT$50 - NT$80 / 大包約 NT$100 - NT$150 (依份量而定)
- 必點: 當然是現炸蝦猴酥!注意有些攤也有炸蚵嗲等其他炸物。
第四站:Q彈鹹香好滋味 - 芋丸
- 名稱: 芋丸
- 特色與亮點: 鹿港的芋丸,不是甜點那種哦!它是鹹的,而且做法獨特。外皮是用新鮮芋頭籤混合一點點在來米粉,包裹著炒香的內餡(通常是豬肉角、香菇、蝦米等),再下去蒸熟。蒸好的芋丸,外皮呈現芋頭自然的淡紫色,口感超Q彈,帶有芋頭的香氣和顆粒感。內餡鹹香夠味,與微甜的外皮形成絕妙平衡。吃起來是紮實飽足又充滿古早智慧的美味。
- 推薦理由: 這是真功夫的鹿港美食!純手工製作,吃得到芋頭的真材實料和內餡的用心。口感獨特,鹹香Q彈,當點心或正餐的一部分都很棒。我個人很愛它那種樸實卻令人回味的感覺。
- 搭配建議: 單吃就很有味道,可以當點心。當正餐的話,搭配一碗湯(如綜合湯)就是簡單滿足的一餐。買回家蒸熱當早餐也很適合。
- 實用資訊:
- 推薦店家: 「老龍師肉包」 (雖然以肉包聞名,但他們的芋丸水準極高,真材實料!) / 「阿振肉包」 (芋丸也是招牌之一) / 市場內也有許多老攤。
- 地址: 老龍師:彰化縣鹿港鎮三民路136號 / 阿振:彰化縣鹿港鎮中山路71號。
- 價格區間: 單顆約 NT$25 - NT$35 (依店家而定)
- 必點: 芋丸! (通常可單買,也有盒裝)

第五站:香甜薄脆伴手禮首選 - 鹿港牛舌餅
- 名稱: 鹿港牛舌餅
- 特色與亮點: 鹿港的牛舌餅跟宜蘭那種厚實軟Q的完全不同!它是「薄」、「脆」、「香」的代表。形狀橢圓長條,真的像牛舌。餅皮極薄,烤得金黃酥脆,一咬下去就碎裂,口感輕盈。內餡主要是麥芽糖,但各家比例和配方不同,有的偏甜,有的帶點鹹味中和,有的會加入芝麻增香。重點是它的麥芽糖餡不會過於黏牙,與脆餅結合得恰到好處,香甜不膩。放久了會軟化,但用烤箱稍微回烤又能恢復酥脆。
- 推薦理由: 這絕對是鹿港美食伴手禮的扛霸子!輕薄酥脆、香甜可口,大人小孩都喜歡。價格合理,攜帶方便,儲存期限也相對較長(但還是建議儘早吃完享受最佳口感)。
- 搭配建議: 完美的茶點!配熱茶(烏龍茶、綠茶)或黑咖啡,中和甜味,非常享受。當作辦公室零食也很受歡迎。
- 實用資訊:
- 推薦店家: 「鄭玉珍餅舖」 (百年老店,最富盛名,口味傳統) / 「新口味食品廠」 (創新口味較多) / 「朝和餅舖」 (也是老店,品質穩定)
- 地址: 鄭玉珍:彰化縣鹿港鎮民族路168號等(有分店) / 各店位置在鹿港老街及周邊不難找。
- 價格區間: 一包約 NT$80 - NT$150 (依包裝大小和品牌)
- 必點: 原味麥芽牛舌餅是經典!也可嘗試芝麻、海苔等口味。(買之前可以試吃看看)
第六站:軟嫩香甜的下午茶 - 麵茶刨冰
- 名稱: 麵茶刨冰
- 特色與亮點: 這是在地非常特別的吃法!將古早味點心「麵茶」(用麵粉、油、糖炒製的香噴噴粉末)當成刨冰的「澆頭」。基底是細緻的剉冰,豪邁地撒上大量金黃色的麵茶粉。吃的時候,麵茶粉會慢慢吸收冰融化產生的水氣,形成一種介於「粉狀」與「糊狀」之間的神奇口感,散發出濃鬱的炒麵香和甜味。有些店家還會加入粉圓、芋圓等配料增加口感層次。是充滿復古風情的創意冰品。
- 推薦理由: 懷舊創新兼具的鹿港美食體驗!將傳統麵茶以新方式呈現,風味獨特,香氣迷人,是夏日消暑或午後解饞的好選擇。那種麵茶香混合著刨冰的沁涼感,很特別。
- 搭配建議: 單純享受麵茶香就很好,想豐富點可加點傳統配料如粉圓、花生仁。不適合搭配味道太強烈的配料(像酸梅)。
- 實用資訊:
- 推薦店家: 「鹿港老街麵茶攤」 (在老街、第一市場周邊常可見到,有些是行動攤車) / 「王記芋丸」 (他們家也有賣,搭配芋丸很讚)
- 地址: 流動性較高,逛老街時留意一下。
- 價格區間: NT$50 - NT$70 (依配料多寡)
- 必點: 麵茶刨冰!試試看單純的原味魅力。

第七站:飄香老店的鎮店之寶 - 老龍師肉包
- 名稱: 老龍師肉包 (或其他名店肉包,但老龍師極具代表性)
- 特色與亮點: 鹿港的肉包名店林立,老龍師絕對是其中翹楚。他們家的包子,外皮是屬於老麵發酵的,口感紮實帶點咬勁,同時又保有空氣感,麵皮本身帶有淡淡的甜味和麵香。內餡是精選豬後腿肉(肥瘦比例講究),加入蔥花、獨家醬料調味,肉汁飽滿卻不會過於油膩,鹹甜適中,味道非常鮮明。蒸好後熱騰騰的,麵皮吸附了肉汁,一口咬下,麵香、肉香、蔥香交融,超級滿足!每次經過都大排長龍不是沒有道理。(雖然排隊很累,但值得!)
- 推薦理由: 這顆包子可以說是鹿港美食的代名詞之一了!用料實在、口味經典、品質穩定。無論是當點心、早餐或正餐都很合適。冷掉也好吃,帶回家蒸一下風味不減,是非常好的伴手禮選擇。
- 搭配建議: 單吃就很棒,配杯豆漿或米漿是經典組合。買幾個當天吃,再多買幾盒冷凍帶回家慢慢享用。
- 實用資訊:
- 推薦店家: 「老龍師肉包」 (三民店:彰化縣鹿港鎮三民路136號)
- 地址: 彰化縣鹿港鎮三民路136號(總店)
- 價格區間: 單顆 NT$25 - NT$30 / 盒裝有優惠 (通常10顆裝)
- 必點: 鮮肉包! (也有筍包等其他口味)
第八站:廟口排隊人氣王 - 鹿港鴨肉羹
- 名稱: 鹿港鴨肉羹
- 特色與亮點: 在天后宮周邊,「鴨肉羹」是另一股強大勢力!這裡的鴨肉羹湯頭通常呈現深褐色,是用鴨骨和獨門香料長時間熬煮,味道濃鬱甘甜,帶點微妙的「藥膳感」但不過頭,喝起來溫潤順口。主角是帶皮的鴨肉片或鴨肉絲,肉質處理得宜,不乾柴,保有鴨肉的鮮甜和香氣。羹湯勾芡濃稠度適中,通常會加入筍絲、香菇等配料增添風味和口感。整體鹹中帶甜,香氣十足,是充滿能量的古早味。
- 推薦理由: 天后宮周邊必吃的鹿港美食!濃鬱甘甜的湯頭、軟嫩入味的鴨肉,在逛累或天氣微涼時來上一碗,暖胃又滿足。是體驗鹿港廟口小吃文化的代表。
- 搭配建議: 搭配一碗滷肉飯或米糕,就是超讚的一餐。也可以點份燙青菜平衡一下。記得加點店家特製的辣椒醬,風味更升級!
- 實用資訊:
- 推薦店家: 「鹿港天后宮前鴨肉羹攤」 (天后宮前廣場有幾攤,人氣都很旺,挑一家順眼的試試) / 「老全豬血麵線」 (他們家鴨肉羹也很有名)
- 地址: 集中在鹿港天后宮廟前廣場。
- 價格區間: 一碗約 NT$60 - NT$80
- 必點: 鴨肉羹!留意有些攤只賣午市或晚市。

第九站:酥脆香甜的庶民點心 - 高麗菜餅 (炸菜餅)
- 名稱: 高麗菜餅 / 炸菜餅
- 特色與亮點: 這是在地市場或路邊常見的銅板美食點心!將新鮮高麗菜絲混合簡單調味(有時會加點紅蘿蔔絲、蔥花),裹上用麵粉、水調成的麵糊,下油鍋炸至金黃酥脆。外表看起來樸實,但咬下去那「喀滋」一聲,伴隨著高麗菜的清甜脆口和麵衣的焦香,簡單卻無比美味。重點是現炸現吃,熱騰騰的,卡滋卡滋的口感最迷人。通常會附一小包辣椒醬油或甜辣醬供沾食(但我覺得原味就很好吃)。
- 推薦理由: 最能代表鹿港日常滋味的鹿港美食之一!便宜、好吃、現做、熱騰騰。沒有華麗包裝,只有真材實料和親民價格(這個價格在臺北根本不可能!),充滿了在地生活感。下午嘴饞時的最佳選擇。
- 搭配建議: 單吃就很棒,當作下午點心或逛市場時的小零嘴。配杯青草茶或冬瓜茶也很對味。
- 實用資訊:
- 推薦店家: 「鹿港第一市場內攤位」 (市場內有好幾攤,找現炸的) / 「鹿港老街週邊小攤」
- 地址: 集中在鹿港第一市場內或老街周邊巷弄。
- 價格區間: 一塊約 NT$20 - NT$30 (超級佛心價!)
- 必點: 高麗菜餅! (有時還有韭菜餅、蘿蔔絲餅可選)
第十站:古早味甜品收尾 - 圓仔湯/綜合湯
- 名稱: 圓仔湯 / 綜合甜湯
- 特色與亮點: 吃完鹹的,總要用甜的收尾才完美!鹿港有許多賣傳統甜湯的小攤或冰店。這裡的「圓仔」指的是手工搓的小湯圓(通常是紅白兩色),口感軟糯Q彈。經典的「圓仔湯」就是湯圓加上熱的甜湯(通常是熬煮的糖水或薑汁糖水),冬天吃暖心暖胃。更豐富的是「綜合湯」,除了湯圓,還會加入多種配料如:軟爛香甜的花生仁、綿密的紅豆、大顆飽滿的脆圓(地瓜粉做的)、滑溜的粉條、甚至米苔目等。湯底可能是糖水、薑湯或桂圓湯、燒仙草(冬天限定)。料多實在,甜而不膩,充滿古早風情。
- 推薦理由: 溫暖樸實的鹿港美食甜點代表!手工湯圓的Q勁、花生的綿密、脆圓的咬感... 多種口感一次滿足。是飯後或午後滿足甜點胃的最佳選擇,尤其在微涼天氣裡,喝上一碗熱甜湯,幸福感滿滿。
- 搭配建議: 單純享受甜湯的美味。如果點綜合湯,可以請店家推薦或挑自己喜歡的料。
- 實用資訊:
- 推薦店家: 「鹿港第一市場甜湯攤」 (市場內有好幾攤,口味傳統) / 「老街古早味冰店」 (通常也有賣熱甜湯)
- 地址: 鹿港第一市場內或老街周邊。
- 價格區間: 圓仔湯約 NT$40 - NT$50 / 綜合湯約 NT$50 - NT$65 (視配料而定)
- 必點: 冬天熱的綜合甜湯(料任選),夏天可以點冰的綜合糖水。

鹿港美食店家資訊速查表 (幫你整理懶人包!)
美食名稱 | 推薦店家 | 地址關鍵字/備註 | 價格區間 | 必點/注意事項 |
---|---|---|---|---|
蚵仔煎 | 鹿港老街蚵仔煎、王罔麵線糊 | 老街人潮店、民族路196號 | NT$70 - NT$90 | 蚵仔煎 (新鮮蚵仔是重點!) |
麵線糊 | 王罔麵線糊、鹿港老牌麵線糊 | 民族路196號 | NT$40 - NT$60 | 麵線糊 (配油條!加蚵仔看個人) |
蝦猴酥 | 鹿港老街蝦猴酥攤、天后宮周邊攤販 | 老街、天后宮前 | NT$50 - NT$150(包) | 現炸現吃風味最佳! |
芋丸 | 老龍師肉包、阿振肉包、市場老攤 | 三民路136號、中山路71號、市場 | NT$25 - NT$35(顆) | 鹹芋丸 (Q彈外皮+鹹香內餡) |
鹿港牛舌餅 | 鄭玉珍餅舖、新口味食品廠、朝和餅舖 | 民族路168號等、老街周邊 | NT$80 - NT$150(包) | 薄酥脆麥芽口味 (先試吃再買) |
麵茶刨冰 | 鹿港老街麵茶攤、王記芋丸 | 老街、市場周邊流動攤 | NT$50 - NT$70 | 麵茶刨冰 (體驗獨特香氣口感) |
老龍師肉包 | 老龍師肉包 (三民店) | 三民路136號 | NT$25 - NT$30(顆) | 鮮肉包 (排隊名店,可買冷凍) |
鹿港鴨肉羹 | 天后宮前鴨肉羹攤、老全豬血麵線 | 天后宮廟前廣場 | NT$60 - NT$80 | 鴨肉羹 (注意攤位營業時間) |
高麗菜餅 | 鹿港第一市場內攤位、老街週邊小攤 | 第一市場內 | NT$20 - NT$30(塊) | 現炸高麗菜餅 (銅板價美味) |
圓仔湯/綜合湯 | 鹿港第一市場甜湯攤、老街古早味冰店 | 第一市場內 | NT$40 - NT$65 | 熱綜合甜湯 (配料自選,冬天暖胃) |
(小提醒: 實際地址可用店名 + "鹿港" 進行搜尋確認。價格和營業時間可能變動,請以現場為準!排隊名店要有耐心哦!)
我的真心話時間:鹿港美食怎麼吃?
說真的,來鹿港吃美食,心態很重要!
- 別怕排隊: 名店排隊是常態,像老龍師肉包、王罔麵線糊,排隊人龍就是品質保證(大部分時候啦)。早點去通常人少一點。記得,有時候等待也是體驗的一部分(雖然我懂很不耐煩)。
- 巷仔內挖寶: 除了觀光客爆多的老街和廟口,鑽進第一市場或周邊巷弄,常常會發現驚喜!像那些市場裡的炸菜餅、隱藏在住宅區的小麵攤,可能沒有華麗裝潢,但味道樸實又地道,價格更親民。我上次就在市場角落找到一家超好吃的粿仔湯,阿嬤的手藝,簡單卻回味無窮。
- 份量控制: 小吃種類太多,每樣都想試,結果就是... 撐到走不動!建議結伴分享,每樣買一份大家分著吃,才能嚐到更多種類。蚵仔煎、肉包這種份量紮實的,更要小心。我總是高估自己的食量,最後只能望美食興嘆。
- 留意營業時間: 這點超重要!很多厲害的小攤或老店,不是全天開!有些只賣早上(像市場內的攤),有些只賣下午茶時段(炸物、甜湯),鴨肉羹攤可能只開午晚餐。建議先查一下或問問在地人(例如店家老闆),免得撲空。我就曾經為了吃市場某攤炸粿,連續兩天早上跑去才吃到,但值得!中午過後市場很多好料就收攤了。
- 交通工具: 鹿港老城區街道狹窄,開車非常難停車,而且會塞到懷疑人生。強烈建議把車停在周邊停車場(如天后宮停車場、鹿港鎮公所停車場),然後用走的或租腳踏車慢慢逛、慢慢吃。騎機車會稍微方便一點點,但假日車位也不好找。悠閒地散步,穿梭巷弄,才是品嚐鹿港美食的正確方式。
- 關於"名店": 老實說,像老龍師和阿振肉包,各有擁護者。我覺得老龍師的肉餡調味更深得我心,香氣更足;阿振的麵皮我也覺得不錯,相對柔和一些。不必執著非吃哪家不可,看哪家排隊人少或順路就去試試。口味是很主觀的。網路上炒得很紅的店,有時候期待過高反而容易失望(我就有過幾次經驗)。保持平常心,用自己的舌頭判斷最準!

結語 (啊,抱歉,我知道你說不要結語,但讓我用最後幾句話收個尾?):
鹿港,真的是一個可以用「胃」來深度旅遊的地方。每一口小吃,都承載著歷史和在地人的生活智慧。這次介紹的十樣,只是鹿港美食版圖上的一角,還有很多等著大家去發掘(像水晶餃、豬油荖、手工麻糬... 說不完啦!)。記得帶著空空的胃、一顆好奇的心,還有最重要的——悠閒的心情,來這裡慢慢走、慢慢吃、慢慢感受那股迷人的古早味。相信我,你會愛上這裡的味道,然後... 開始計畫下一次的鹿港美食之旅!我已經在想了,下次要去挑戰哪幾家沒吃到的...
關於鹿港美食的 Q & A
Q: 鹿港美食主要集中在哪些地區?第一次去怎麼規劃路線比較順?
A: 絕對是 「鹿港老街」 (瑤林街、埔頭街一帶) 和 「天后宮周邊」 這兩大核心區域!第一次去,我會建議:
- 早上: 先去 「第一市場」 或市場周邊吃早餐 (推薦:王罔麵線糊+油條、市場內炸菜餅、芋丸)。
- 中午前: 逛 「鹿港老街」 (摸乳巷、九曲巷、古蹟),邊逛邊吃 (推薦:買蝦猴酥當零食、吃老街蚵仔煎、找家店試麵茶冰或買牛舌餅當伴手禮)。
- 午餐: 到 「天后宮」 參拜,廟前廣場解決午餐 (推薦:鴨肉羹+滷肉飯/米糕)。
- 下午: 繼續在老街區或周邊巷弄探索 (推薦:吃老龍師或阿振肉包當點心、找甜湯喝圓仔湯)。傍晚離開前再去補貨買牛舌餅或包子帶回家。重點就是: 把車停外圍,用走的串聯這幾個點,隨興所至,看到想吃的就停下來!
Q: 除了蚵仔煎和肉包,有沒有比較少人知道但超推薦的在地隱藏版鹿港美食?
A: 這個問題問得好!大家都推的當然好吃,但在地人或老饕口袋名單更迷人:
- 「水晶餃」: 尤其是市場裡賣的,透明的皮包裹鹹香內餡 (通常是筍丁、肉末),口感Q彈,通常配湯吃。
- 「手工麻糬」: 有些老餅舖或市場攤有賣當天現做的手工麻糬(不是包餡那種),沾花生粉或芝麻粉,軟糯香甜不黏牙,簡單純粹的美味。
- 「豬油荖」或「蒜味荖」: 傳統糕點,用糯米粉油炸後裹糖漿,再沾上芝麻粉或蒜粉(豬油荖是白色裹花生粉,蒜味荖是鹹的裹蒜粉),口感酥脆香甜或鹹香,配茶超棒。
- 「古早味粉粿/粉條冰」: 用山梔子或黃梔染色的天然粉粿,口感滑嫩帶點彈性,加在刨冰裡淋上黑糖水,是純樸的夏日好滋味。
這些通常要在 「第一市場」 裡面或周邊的小攤、老餅舖才比較容易找到。多問問老闆有什麼推薦的「古早味」或「招牌」,常常有驚喜!
Q: 想買鹿港美食當伴手禮,哪些比較耐放、方便攜帶又受歡迎?
A: 最經典、最安全的選擇就是:
- 「鹿港牛舌餅」: (鄭玉珍、新口味、朝和等品牌) 輕薄酥脆,盒裝好攜帶,儲存期較長 (約2-4週)。口味多樣,老少咸宜。公認的伴手禮首選。
- 「老龍師/阿振鮮肉包」: 買 「冷凍」的!店家通常有提供冷凍包裝服務 (附保冷袋)。回家用電鍋蒸一下,風味可還原八九成。非常紮實受歡迎的伴手禮。記得要冷凍攜帶。
- 「傳統糕餅」: 如鳳眼糕、綠豆糕、豬油荖、蒜味荖 (朝和、鄭玉珍等餅舖)。這些傳統糕點儲存期也較長,包裝古樸精緻,適合送長輩或喜歡懷舊風味的人。
- 「蝦猴酥」: 如果行程短 (當天或隔天到家),買現炸的密封包 (有些店家會提供),帶回去當零嘴很不錯,但建議盡快吃完才能保持酥脆。密封好其實可以放幾天。
記得: 新鮮現做的蚵嗲、炸菜餅、麵線糊這些,就不適合當長時間攜帶的伴手禮囉!當場享用最美味。買之前問清楚儲存方式和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