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人吧,有個毛病,看到好吃的就走不動道。尤其是香港,那個香味啊,從街頭飄到巷尾,鑽進鼻子裡就勾得人心癢癢。這幾年去了好幾趟,每次回來行李箱塞的不是衣服,滿滿都是杏仁餅、蝦子麵、各種醬料(海關大概覺得我很奇怪)。這次,非得把壓箱底的那些真正讓我魂牽夢縈、吃過就忘不了的「香港必吃」整理出來給大家!不是那種遊客區大排長龍的網紅店,而是在地人都點頭、我自己吃了又吃的味道。(有些店服務就那樣,別期望太高,好吃最重要!)
黯然銷魂的港式燒味王者:叉燒、燒鵝
誰能抵抗油亮亮、紅豔豔的叉燒?特別是掛在櫥窗裡,那蜜糖色的光澤簡直在對你招手:「來吃我呀!」好的叉燒關鍵在「邊位」──就是邊邊那一層烤到微焦帶脆的部份,咬下去的瞬間,油脂香混著蜜糖的甜在嘴裡炸開,加上軟嫩的瘦肉層次,唉,真的會上癮。
不過說到燒味界的頂流,燒鵝的地位難以撼動。我一直覺得,沒吃到一頓像樣的燒鵝,香港行就不算完整。皮要夠薄、夠脆,像薯片一樣「咔嚓」作響,皮下那層薄薄的油脂必須甘香不膩,鵝肉則要保持多汁入味,這才叫功夫。有些店為了趕時間,皮不夠脆肉偏柴,那種就別試了,浪費胃容量。
推薦店家:一樂燒鵝 (中環店)
- 推薦理由: 米其林推薦加持的老字號(別被名頭嚇到,價格算合理),燒鵝是我目前吃過最平衡的。皮脆肉嫩多汁是基本,鵝肉本身的香氣非常濃鬱,搭配他們的酸梅醬,酸甜解膩,完全帶出燒鵝的甘香。叉燒也很出色,特別推薦「肥叉」,邊位焦脆感絕了。環境擠、服務普通(別期待笑容),但為了這口味道,值得忍一忍。這絕對是數一數二的香港必吃燒味代表!
- 實用資訊:
- 地址: 中環士丹利街34-38號地舖(就在石板街附近,吃完可以順便逛逛)
- 價格區間: 燒鵝下莊(腿的部分比較多肉)約 HKD 180 - 220 / 例牌;肥叉燒約 HKD 120 / 例牌;馳名瀨粉約 HKD 50。
- 必點選單: 燒鵝下莊 / 例牌、肥叉燒、一定要配碗 馳名瀨粉(湯頭清甜,很搭燒味)!(多人去建議點整隻鵝腿或下半身部位,肉多過癮)
🔥 香港燒臘拼盤熱門選擇比較表
| 燒臘種類 | 特色風味 | 最佳搭配醬料 | 推薦品嚐重點 |
|---|---|---|---|
| 叉燒 | 蜜汁香甜、軟嫩帶焦邊 | 無需額外醬料 | 邊位焦脆感、半肥瘦均衡 |
| 燒鵝 | 皮脆脂香、肉嫩多汁 | 酸梅醬 | 脆皮厚度、肉質入味程度 |
| 燒肉 | 脆皮層次分明、鹹香突出 | 黃芥末/白糖 | 脆皮爆裂感、肥瘦相間比例 |
| 油雞 | 滑嫩鹹鮮、蔥油提味 | 薑蔥蓉 | 雞皮滑度、肉質入味不柴 |
| 紅腸 | 酒香微甜、口感紮實 | 無需額外醬料 | 腸衣脆度、肉餡香料平衡 |
靈魂湯底與彈牙麵條的絕唱:雲吞麵
別小看一碗看似簡單的雲吞麵。湯頭清澈但鮮味十足,那是大地魚(比目魚乾)、蝦殼、豬骨慢火熬出來的真功夫。麵條呢?必須是竹昇麵,鴨蛋和麵,用粗竹竿反覆壓製,爽脆彈牙,鹼水味點到即止,不能搶戲。重點是那幾顆飽滿的鮮蝦雲吞!皮要薄透如紗,包裹著新鮮豬肉和完整的大蝦仁,一口咬下,蝦的鮮甜立刻蹦出來。這碗經典,絕對是體現粵式精緻的香港必吃。
推薦店家:麥奀雲吞麵世家 (中環威靈頓街老店)
- 推薦理由: 傳奇老店,專注雲吞麵幾十年。他們的湯頭是我喝過最清甜、大地魚香最突出的之一,完全沒有油膩感。竹昇麵做得極好,細麵卻非常爽脆有韌性。雲吞個頭不大,但餡料比例完美,蝦肉新鮮彈牙,豬肉提鮮不搶味。份量偏精緻(價格不便宜),但每一口都是經典濃縮。這是追求傳統純粹味道的首選。(小提醒:有些分店水準會波動,建議去威靈頓街老店)
- 實用資訊:
- 地址: 中環威靈頓街77號地舖(靠近擺花街,旁邊有家很有名的泰昌餅家)
- 價格區間: 細蓉(小碗雲吞麵)約 HKD 50 - 60;淨雲吞約 HKD 60;油菜約 HKD 25。
- 必點選單: 招牌細蓉(份量小但精華)、淨雲吞(專心品嚐雲吞)、可加一碟蠔油芥蘭。
邪惡的酥香誘惑:港式蛋撻
剛出爐的蛋撻,捧在手心還燙著,那股甜滋滋的奶香蛋香根本就是犯罪!我特別偏愛酥皮蛋撻。層次分明的牛油酥皮,一碰就簌簌掉渣,入口即化。中間的蛋漿要嫩滑如布丁,甜度恰到好處,帶著濃濃的蛋香和奶香,溫熱著吃下去,幸福感爆棚。偶爾也會吃曲奇皮蛋撻,餅底像牛油曲奇那樣鬆化,是另一種滿足感。下午茶時段,配上一杯濃滑奶茶... 你懂的,這組合就是經典的香港必吃comfort food。
推薦店家:泰昌餅家 (中環擺花街店)
- 推薦理由: 被稱為「香港第一蛋撻」,名氣超大但真的有其過人之處。他們的牛油酥皮蛋撻是招牌中的招牌。酥皮做得極好,層次豐富,酥鬆化口,牛油香氣濃鬱。蛋漿非常滑嫩,甜而不膩,蛋香濃鬱。每次經過中環,聞到那香味,腳就不由自主走過去了。(缺點是人龍常常很長,有時會賣完!)
- 實用資訊:
- 地址: 中環擺花街35號地下(與威靈頓街交界,麥奀雲吞麵世家也在附近)
- 價格區間: 蛋撻每個約 HKD 10 - 12;沙翁約 HKD 12。
- 必點選單: 牛油酥皮蛋撻(新鮮出爐最佳!)、也可以試試他們的沙翁(傳統炸蛋球)。
絲襪下的醇厚靈魂:港式奶茶
「絲襪奶茶」這名字總讓我覺得很有趣。其實就是用一個像絲襪的棉袋茶濾來反覆沖煮錫蘭茶葉,拉茶的過程讓茶更香濃滑溜。一杯好的港式奶茶,茶味必須濃鬱突出,帶點甘澀(但不過頭),奶香要夠醇厚又能和茶味融合,口感要夠「滑」。喝下去醒神又滿足,是體驗地道港式茶餐廳文化的關鍵飲品。早餐配菠蘿油、下午配蛋撻,簡直絕配,絕對是醒腦的香港必吃飲品代表。
推薦店家:蘭芳園 (中環結志街老店)
- 推薦理由: 被公認為絲襪奶茶的始祖!走進結志街那窄窄的老店,懷舊氣息濃厚。他們的奶茶茶膽極濃,入口先是強勁的茶香和微微的甘澀,隨即被細滑的淡奶中和,形成複雜濃鬱的風味,非常「醒神」。喝習慣了就會上癮那種。搭配他們的奶油豬仔包或西多士,完美。(注意:晚上喝可能會讓你數羊到天亮!)
- 實用資訊:
- 地址: 中環結志街2號地下(千萬別去錯旁邊的冒牌店!店面很舊很小,擠滿人就是了)
- 價格區間: 熱絲襪奶茶約 HKD 22 - 25;凍絲襪奶茶約 HKD 25 - 28;奶油豬仔包約 HKD 18。
- 必點選單: 熱絲襪奶茶(最能喝出層次)、奶油豬仔包(烘得酥脆的豬仔包塗滿牛油和煉奶)。
香辣鮮活的街頭風味:咖哩魚蛋
走在香港街頭,很難不被那股濃鬱的咖哩香吸引過去。一串串金黃的魚蛋浸泡在橙紅色的咖哩汁裡,冒著熱氣。魚蛋要夠彈牙,咬下去有「卜卜」的口感。靈魂當然是那咖哩汁!各家秘方不同,但通常香辣夠勁,帶點微甜,充滿香料風味。通常還有蘿蔔、豬皮、魷魚等配料可選。淋上甜醬或辣椒醬,站在街邊「篤」魚蛋,是融入當地最快的方式,也是最接地氣的香港必吃小食。
推薦店家:勁辣派 - 文記車仔麵 (深水埗福榮街)
- 推薦理由: 雖然主打是車仔麵,但他們家的咖哩汁是出了名的香濃惹味!用來煮的魚蛋、蘿蔔、豬皮等小食超級入味。咖哩汁香料味足,辣度夠勁(怕辣可以選小辣),魚蛋彈牙。深水埗店下午開始就人潮不斷。(提醒:這裡環境就是典型街坊店,講究衛生的話可能有點心理準備)
- 實用資訊:
- 地址: 深水埗福榮街121號地下(深水埗站B2出口走幾分鐘,一整條街很多小店)
- 價格區間: 咖哩魚蛋約 HKD 10 / 串;咖哩蘿蔔/豬皮每份約 HKD 8 - 12;車仔麵自選配料約 HKD 40 起。
- 必點選單: 咖哩魚蛋(必試!)、咖哩蘿蔔(煮得軟爛入味)、咖哩豬皮(喜歡膠質口感必點)。
濃油赤醬的鑊氣魅力:乾炒牛河
嘿,說到最能體現粵菜「鑊氣」的經典,乾炒牛河絕對上榜!河粉要夠寬夠薄,炒得條條分明,不能黏成一坨。牛肉片要嫩滑入味,豆芽和韭黃要爽脆。最重要的,就是那股大火快炒出來的焦香鑊氣!醬油包裹著每條河粉,色澤油亮誘人,入口鹹香油潤,帶著微微的焦香邊。看似簡單,但要做到「乾身」不油膩、夠入味、鑊氣足,非常考驗師傅手藝。這道讓人慾罷不能的主食,當得起香港必吃的鑊氣代表。
推薦店家:鑊氣之王 - 新香園 (堅記) (深水埗店)
- 推薦理由: 深水埗的老牌茶餐廳,24小時營業。他們的「蛋牛治」很有名,但乾炒牛河更是驚艷!鑊氣十足,端上來就聞到那股醬油焦香。河粉炒得乾身爽滑,牛肉大片且嫩,豆芽韭黃保持爽脆,醬色均勻入味卻不死鹹,碟底幾乎沒有多餘油份。深宵時分來一碟,無比滿足。(缺點是環境非常擠迫嘈雜,服務嘛...嗯,速度比較重要)
- 實用資訊:
- 地址: 深水埗桂林街38號A地下(深水埗站C2出口附近)
- 價格區間: 乾炒牛河約 HKD 58 - 65;馳名蛋牛治約 HKD 22。
- 必點選單: 乾炒牛河(必點!)、 馳名蛋牛治烘底(簡單但美味)、凍奶茶。
甜入心扉的暖心古早味:芝麻糊
作為中式糖水控,對一碗熱騰騰、香噴噴的芝麻糊完全沒有抵抗力。好的芝麻糊要夠「糊」身,質地綿密細滑,不能稀如水或結塊。芝麻必須炒得夠香,磨得夠細,入口是濃鬱到化不開的堅果香氣,帶著自然的微甜。講究的店家會用石磨慢慢磨製,風味更有層次。冬天來一碗,從喉嚨暖到胃裡,幸福感滿滿。這份古早味的甜蜜,是讓人想念的香港必吃糖水。
推薦店家:佳佳甜品 (佐敦寧波街)
- 推薦理由: 連續多年米其林推薦的老字號糖水店,品質穩定出色。他們的傳統芝麻糊是招牌,用石磨製作,質地超級綿滑細膩,像絲綢一樣滑過喉嚨。芝麻香氣非常純淨濃鬱,甜度適中,完全不會膩。熱食更能凸顯其香醇。每次去都覺得是種享受。(記得避開飯後高峰,否則要排隊)
- 實用資訊:
- 地址: 佐敦寧波街29號地舖(佐敦站A出口,步行約5分鐘)
- 價格區間: 芝麻糊約 HKD 28 - 32;合桃露約 HKD 30;楊枝甘露約 HKD 40。
- 必點選單: 傳統芝麻糊(熱食最佳)、寧波薑汁湯圓(薑汁夠辣夠香,湯圓軟糯)、腐竹雞蛋糖水(懷舊經典)。
外脆內軟的甜蜜炸彈:西多士
邪惡指數爆表的經典茶記小吃!兩片厚吐司夾著厚厚的花生醬(或偶有夾椰醬),沾滿蛋漿後油炸至金黃酥脆。上桌時,表面放一片牛油,淋上大量糖漿或煉奶。切開的瞬間,牛油融化,混合糖漿流入吐司縫隙,花生醬的鹹香隨之湧出。外層香脆,內裡軟綿濕潤,鹹甜交織,熱量炸彈但無比滿足。這種罪惡的快樂,是下午茶時段最受歡迎的香港必吃。
推薦店家:澳洲牛奶公司 (佐敦店)
- 推薦理由: 雖然以「光速餐」和燉奶炒蛋聞名,但他的西多士(這裡叫「煎蛋方包」夾花生醬炸)是我很喜歡的版本。炸得外層酥香,內裡軟熟,花生醬塗得夠厚夠香。搭配凍奶茶或咖啡一流。重點是這裡的節奏超快,點餐上菜快到像打仗,也是種獨特體驗。(注意:別期待服務態度有多好,效率優先!)
- 實用資訊:
- 地址: 佐敦白加士街47-49號地下(佐敦站C2出口,永遠在排隊的就是它)
- 價格區間: 西多士約 HKD 28;燉奶約 HKD 30;茶餐(含多士/西多、炒蛋、通粉、飲品)約 HKD 45 - 55。
- 必點選單: 西多士、蛋白燉鮮奶(冷的更嫩滑)、炒蛋多士(滑蛋出色)。點個茶餐最划算。
鮮香爆汁的海味點心:蝦餃皇
飲茶桌上,蝦餃絕對是靈魂角色。澄麵皮要夠薄,透出裡麵粉紅的蝦仁,蒸熟後呈現半透明的美感,口感煙韌不黏牙。內餡的主角是蝦!必須用新鮮大蝦,剁碎或保留整隻(後者更矜貴),調味突出蝦的鮮甜,加入少量肥豬肉或筍粒增添油潤和爽脆口感。咬開時,熱騰騰的湯汁伴隨著蝦的鮮香湧出,是精緻點心的代表。這份早茶的經典,絕對是精緻的香港必吃點心。
推薦店家:一點心 (太子店)
- 推薦理由: 價格親民的米其林一星點心店!食材新鮮,即點即蒸。他們的蝦餃皇皮薄透亮,不容易破,口感煙韌。內餡蝦仁爽口彈牙,非常鮮甜,可以吃到整隻的蝦,味道純粹。價格相對於品質來說,價效比極高。(建議避開週末中午高峰,平日早點去)
- 實用資訊:
- 地址: 太子運動場道15號京華大廈地舖近太子道西(太子站A出口,步行約5-7分鐘)
- 價格區間: 蝦餃皇約 HKD 30 / 籠;古法馬拉糕約 HKD 22;蟹黃蒸燒賣約 HKD 30。人均約 HKD 80 - 120。
- 必點選單: 蝦餃皇、鮮蝦菜苗餃(清新)、脆皮鮮蝦腸粉(外脆內軟)、古法馬拉糕(鬆軟香甜)。
肥美鹹鮮的海港風情:避風塘炒蟹
這道菜光聽名字就充滿了漁港風情。主角通常選用肉質飽滿鮮甜的青蟹或肉蟹。精髓在於「避風塘」風味的炸蒜!蒜末炸至金黃酥脆,加入豆豉、辣椒乾、蔥段等爆炒,形成鹹香、蒜香、微辣交融的獨特風味。新鮮的蟹肉裹滿了這層酥脆噴香的佐料,蟹肉本身的鮮甜更加突出。用手剝蟹,吮指回味,是豪邁又鮮美的香港必吃大菜。
推薦店家:喜記避風塘炒辣蟹 (灣仔謝斐道店)
- 推薦理由: 主打避風塘菜式的老牌名店,味道相當地道。炒蒜做得極好,分量十足,炸得金黃酥脆,蒜香、豆豉香、辣勁(可選辣度)完美融合。蟹肉新鮮飽滿,吸收了醬料的精華,啖啖肉非常過癮。環境較有規模,適合多人聚餐分享。(價格偏高,但吃這種海鮮大菜難免)
- 實用資訊:
- 地址: 灣仔謝斐道379-389號特麗樓地下1-4號舖(灣仔站C出口步行約5分鐘)
- 價格區間: 避風塘炒蟹(時價,需詢問,通常HKD 500以上/隻)、椒鹽瀨尿蝦約 HKD 160 / 隻、招牌蟹油炒麵約 HKD 110。人均約 HKD 400 - 600 或更高(點蟹的話)。
- 必點選單: 避風塘炒蟹(主角!)、椒鹽瀨尿蝦(炸得香脆)、招牌蟹油炒麵(用炒蟹的油炒,超香)、蒜茸炒時蔬。
🍜 地道港味實戰指南:Q&A
Q1: 預算有限,哪些「香港必吃」CP值最高?A: 茶餐廳是首選!「乾炒牛河」、「西多士」飽足感夠又不貴;「咖哩魚蛋」、「碗仔翅」等地道小食價廉又美味;「蛋撻」、「菠蘿油」當點心也很划算。深水埗、旺角一帶的小店價格通常更親民。別迷信米其林光環,很多街坊老店同樣驚艷。
Q2: 第一次去香港,時間緊湊,優先吃哪三樣?A: 這很難選!但如果只能三樣,我會推薦:港式燒味(燒鵝/叉燒)體驗粵式精髓、雲吞麵感受湯麵功夫、港式奶茶配蛋撻品味經典下午茶。這三樣最能代表香港飲食文化核心,且容易找到品質好的店家。
Q3: 聽說香港吃飯要排隊很久?怎麼避開人潮?A: 熱門店家排隊是常態(尤其週末、飯點)。我的策略:
✔️錯開高峰:早午餐(10-11點)、下午茶(2-5點)人較少。晚餐早點吃(6點前)或晚點吃(8點半後)。
✔️善用外賣:很多燒臘、點心、糖水可外帶,省時不少。
✔️鎖定分店:有些名店在不同區有分店,非核心區分店排隊時間通常較短(例如避風塘炒蟹、燒鵝店)。
✔️平日出發:週一至四通常比週五六日人少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