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一個看到甜點櫃就走不動路的重度甜點控,抹茶千層蛋糕 對我來說,簡直就是直擊靈魂的存在。那層層疊疊的精緻感,濃鬱卻又帶著優雅苦韻的抹茶香,吃一口就讓人覺得世界真美好。但說真的,外面賣的,價格常常讓人倒抽一口氣!一小片動輒兩三百塊,荷包實在傷不起。更別提有時買到的,那個抹茶味淡得像在喝綠茶粉泡水,奶油膩到不行,層數少得可憐,吃起來完全沒有抹茶千層蛋糕應有的層次感和滿足度。身為一個熱愛美食(而且有點摳門)的家庭煮婦,我決定自己動手征服它!這條路...嗯,充滿了煎焦的餅皮、打發過頭的奶油,還有無數次「我再試一次就好」的自我催眠。今天,就把我這些年累積(或者說跌倒)的經驗,從食材挑選的眉角、食譜調整的掙扎,到每一步驟的魔鬼細節,通通不藏私分享給大家。相信我,這篇絕對能幫你避開我踩過的坑,做出讓人驚豔的專業級抹茶千層蛋糕!
第一章:食譜的靈魂 - 比例與風味的拉鋸戰
找到一份「完美」的抹茶千層蛋糕食譜?別傻了!每個人的口味、手邊工具、甚至當天濕度都不同。我翻遍國內外食譜、請教過老師傅,也經歷無數次實驗(和失敗品處理),才慢慢摸索出適閤家庭廚房、又能兼顧風味與口感的黃金比例。最關鍵的平衡點在於:抹茶的濃鬱度 vs. 奶油的甜潤感 vs. 餅皮的薄透Q彈。抹茶粉加得多,香氣足但苦味明顯,容易蓋過其他元素;奶油餡太甜會膩口,太淡又撐不起抹茶的個性;餅皮太厚吃起來像可麗餅夾奶油,太薄又容易破損,堆疊不起來。
重點筆記:我的基礎比例框架 (可依喜好調整)
| 成分 | 分量 | 角色與關鍵點 | 我的調整建議 |
|---|---|---|---|
| 低筋麵粉 | 約 130-150g | 餅皮骨架,決定軟嫩度。 | 筋性低,餅皮才柔軟不韌。 |
| 全脂牛奶 | 約 550-600ml | 液體主力,影響餅皮流動性與奶香。 | 冰的效果更好! |
| 全蛋 | 3-4顆 | 賦予餅皮韌性與色澤。 | 蛋越大顆,液體可稍減。 |
| 細砂糖 | 餅皮:60-70g 奶油餡:80-100g |
餅皮微甜底色;奶油餡的甜度擔當。 | 奶油餡的糖量是關鍵! 我偏好減糖至餅皮糖量的 ~70% (視抹茶苦度調整)。 |
| 無鹽發酵奶油 | 餅皮:40-50g 奶油餡:300-350g |
餅皮:增加香氣與柔潤度,必須融化。 奶油餡:主體,決定質地與風味融合度。 |
餅皮奶油需融化放涼(重要!) 奶油餡奶油務必夠冰、夠新鮮! |
| 上等抹茶粉 | 餅皮:15-20g 奶油餡:5-8g |
餅皮是抹茶風味主力! 奶油餡點綴提香,太多易苦澀影響質地。 |
品質決定一切! 餅皮用稍實惠但優質的,奶油餡用頂級款香氣更細緻。 |
| 鹽 | 一小撮 | 平衡甜膩,提升風味層次。 | 絕對必要!不要省略。 |
- 餅皮抹茶粉比例高於奶油餡? 沒錯!這是我的心得。把主要的抹茶風味打在餅皮裡,能更穩定地呈現茶香,每一口咬下去都清晰。奶油餡主要是提供潤滑、甜度和奶香,若加入太多抹茶粉,一來容易因攪拌產生顆粒感或油水分離(抹茶粉吸油),二來過重的苦味會集中在奶油層,吃起來反而失衡。我試過奶油餡加超過10g抹茶粉,結果就是...又苦又沙,還容易出水,慘不忍睹。
- 糖量怎麼抓? 這真的很個人!我偏好大人系的微苦風味,所以奶油餡的糖量通常只用到80g(搭配餅皮的60g)。如果喜歡甜一點,或是使用的抹茶本身苦味較重(像某些濃茶款),可以增加到90-100g。邊打邊試吃最準! 奶油打到七八分發時,挖一小匙和一點餅皮碎一起嚐嚐看。
- 為什麼用發酵奶油? 比起一般的無鹽奶油,發酵奶油 (European-style Butter) 脂肪含量通常更高(82%以上),且帶有細微的發酵乳酸香氣,風味更醇厚複雜,和抹茶的沉穩感是絕配。雖然貴一點,但值得投資!用普通奶油雖然也行,但香氣的深度和層次真的有差。

第二章:食材的講究 - 魔鬼藏在細節裡
相信我,做抹茶千層蛋糕,食材的好壞直接決定了成品的命運!特別是「抹茶粉」,買錯真的會想哭。第一次自己做時,貪便宜在超市買了包裝很日系的「綠茶粉」,結果做出來的蛋糕...顏色是詭異的螢光綠,味道淡如水還帶點草腥味,全家都嫌棄。從此學乖,寧可用少一點,也要用好的。
抹茶粉挑選終極指南:
- 看產地: 認明 日本產,最好是 京都宇治、福岡八女、靜岡 這些知名產區。其他地方產的,品質波動太大。(別被「宇治風味」這種字眼騙了,要看清楚產地!)
- 看等級: 烘焙用至少要選「薄茶」等級(Usuchā)。「濃茶」等級(Koichā)太濃苦且貴,並不適合。「烘焙用抹茶」也行,但香氣通常較薄茶遜色一些。避免買到「綠茶粉」或「調味抹茶粉」。
- 看顏色與細度: 頂級抹茶粉是鮮豔、飽和的 翠綠色(不是黃綠或暗沉綠),粉質極其細膩,手指沾一點捻開,應該像絲緞般柔滑無顆粒感。
- 嘗味道(試用包很重要): 好的抹茶粉,乾粉聞起來有清新海苔香、淡淡青草甜香;熱水沖開後(少量粉加一點點熱水用茶筅打),入口是鮮味(Umami)先出,接著是濃鬱茶香,最後回甘,苦味是點綴而非主角。若有明顯澀味、粉味、或只是死苦,絕對NG!
- 看包裝: 不透光的鋁箔袋 + 小包裝 + 密封條是基本。抹茶非常怕光、怕熱、怕濕氣,大罐裝開封後很難儲存新鮮度。我的經驗談:一次買30-50g小包裝最新鮮,用完再開下一包。
我的私心推薦清單(僅供參考,無業配):
- 價效比之選(餅皮主力): 丸久小山園「青嵐」、伊藤久右衛門「烘焙用抹茶」、一保堂「烘焙用白」。
- 風味升級(奶油餡點睛): 丸久小山園「五十鈴」、一保堂「雲門の昔」、山政小山園「特A」。
- 頂級享受(口袋夠深時): 丸久小山園「若竹/又玄」、一保堂「金輪の昔」。
其他食材也不能馬虎:
- 牛奶: 全脂鮮奶是必須!低脂或奶粉泡的,香氣和濃厚度差很多。
- 雞蛋: 常溫蛋。冰蛋容易讓融化的奶油又凝固結塊。
- 奶油(重申!): 無鹽、發酵、新鮮! 奶油餡用的奶油一定要夠冰(我習慣切塊放冷凍庫15-20分鐘再用)。
- 低筋麵粉: 過篩!過篩!過篩!重要的事說三次。懶得過篩?等著吃有粉粒的餅皮吧。

第三章:實戰!手把手拆解關鍵步驟(附血淚教訓)
終於來到實戰環節!做抹茶千層蛋糕,說穿了就是三步驟:煎餅皮、打奶油餡、組合裝飾。聽起來簡單?呵呵,每一步都有無數個讓你失敗的陷阱。讓我用親身踩雷的經驗,帶你安全過關。
[A] 餅皮麵糊 - 光滑細緻是成功的一半
- 乾粉混合: 低筋麵粉、抹茶粉、細砂糖、鹽,一起放進大盆裡。一定要先過篩! 尤其是抹茶粉容易結塊。用打蛋器充分攪拌均勻。(省這步,後來要花十倍力氣攪散粉粒)
- 濕料混合: 在另一個盆中,打入雞蛋,用打蛋器打散(不用打發)。倒入冰牛奶,攪拌均勻。重點:牛奶要冰的! 這能幫助後續加入融化奶油時不會把蛋燙熟。
- 融合濕乾料: 將濕料緩緩倒入乾粉盆中。這時,用手動打蛋器,用「劃Z字」的方式攪拌。千萬不要畫圈亂攪!目的是把粉類拌入濕料,同時盡量減少麵粉產生筋性。拌到大致看不到乾粉即可,還有些小粉粒沒關係。
- 加入融化奶油: 關鍵步驟! 把無鹽發酵奶油切成小塊,隔水加熱或用微波爐(弱火力,分次加熱)融化成液體,務必放涼至室溫或微溫(手摸不燙)。將放涼的融化奶油,沿著盆邊緩緩倒入麵糊中。繼續用劃Z字的方式,耐心攪拌,直到奶油完全融入,麵糊呈現光滑、流瀉的狀態。常見災難:奶油太熱倒入,把麵糊燙成蛋花;奶油沒拌勻,煎皮時油分離。
- 過篩!休息!: 絕對不能跳過的步驟! 將麵糊用細網篩過濾至少1-2遍。這能濾掉未拌勻的粉粒、可能的蛋筋結塊,讓麵糊更細緻。完成後,蓋上保鮮膜,放冰箱冷藏至少1小時(理想是2小時或隔夜)。讓粉類充分吸水,氣泡消掉,煎出來的皮才會平整光滑薄透。我試過偷懶不冷藏,煎出來的皮全是氣泡孔洞,醜到爆。

[B] 煎餅皮 - 鍋溫與手速的考驗
煎餅皮是整個做抹茶千層蛋糕過程中最考驗耐心和技巧的環節。你需要:
- 一口 好的不沾平底鍋(尺寸約20-24cm)。底部平整、導熱均勻是關鍵。我個人偏愛厚底的鑄鐵平底鍋或專業的可麗餅鍋。用過爛鍋,導熱不均,中間焦了邊緣還沒熟,氣死。
- 一個 小湯勺或大湯勺,確保每片餅皮用差不多份量的麵糊。
- 一塊 乾淨、微濕的廚房紙巾或布(用來擦鍋降溫)。
- 一個 耐熱矽膠刮刀或薄鏟。
- 一個 架子(晾涼餅皮用,避免堆疊悶出水氣變濕爛)。
步驟:
- 取出冷藏麵糊: 取出冰好的麵糊,稍微攪拌一下(可能會有點沉澱分層,正常)。
- 熱鍋: 開中小火預熱鍋子。判斷鍋溫是否夠:滴幾滴水珠進去,水珠會快速滾動而不是立刻蒸發掉,就差不多了。鍋太冷,麵糊下去會黏鍋;鍋太熱,麵糊一下去就凝固不均勻,邊緣焦黑。
- 倒麵糊 & 攤平: 這是精髓! 舀一勺適量麵糊(分量需練習,以能鋪滿鍋底形成薄皮為準),快速倒入鍋子中央。立刻拿起鍋子,手腕轉動,讓麵糊 均勻地、快速地 向鍋子的四面八方流動攤開,覆蓋整個鍋底。動作要快狠準!(第一次做一定會手忙腳亂,練習幾片就好了)
- 煎製: 放回爐火上,小火慢煎。觀察餅皮邊緣開始微微翹起,而且表面看起來乾燥、沒有濕濕的麵糊(中心可能還會有一點點淺色未熟),並且出現一些細小的氣泡時,表示底部已經煎好了。
- 翻面(可省略)& 起鍋: 用刮刀輕輕掀起餅皮邊緣檢查,呈現漂亮的金黃色(因為抹茶,實際是黃褐色帶綠)即可。好的抹茶千層蛋糕皮其實只需要煎一面! 翻面再煎反而容易乾硬。直接用刮刀或手(小心燙!)把餅皮整片掀起來,移到架子上放涼。每一片都要完全放涼後才能疊放或塗奶油! 熱餅皮疊一起會黏住出水氣,毀了口感。血淚教訓:急著想快點做完,餅皮沒涼透就開始疊,結果整片撕起來爛掉...
- 擦鍋降溫: 每煎完一片皮,一定要做這個動作! 把鍋子離火,用準備好的濕布或紙巾快速擦拭鍋底降溫(聽到「滋」一聲是正常的)。這是煎出每一片皮顏色均勻、不焦黑的秘訣!降溫後放回爐火,重複步驟3-5,直到麵糊用完。懶得擦鍋?你的下一片皮等著燒焦吧。
煎皮失敗診療室:
- 皮破洞? 可能鍋不夠熱、麵糊倒下去沒立刻搖勻、鍋面有油脂殘留導致麵糊無法附著均勻。擦鍋布不要太濕油。
- 皮太厚或不均勻? 麵糊倒太多、搖鍋攤平時速度太慢或沒搖勻。
- 皮邊緣焦黑中心不熟? 火太大或鍋底受熱不均(鍋子問題)。降溫擦鍋動作沒做好。
- 皮煎好撕不起來/破掉? 鍋子沾黏(可能不沾塗層壞了或鍋不夠熱)、餅皮沒煎熟(時間不夠)、翻面太粗暴。
- 皮表面很多氣泡孔? 麵糊沒冷藏足夠時間消泡。

[C] 抹茶香緹鮮奶油 - 穩定細滑是關鍵
奶油餡是抹茶千層蛋糕的另一半靈魂。穩定、細膩、滑順是三大要求。
步驟:
- 器具冰冷: 大鋼盆、打蛋器頭(無論是手動還是電動打蛋器),提前放冰箱冷藏半小時以上。低溫是打發鮮奶油的關鍵!
- 奶油冰透: 無鹽發酵奶油切小塊,確保非常冰冷(可放冷凍15分鐘)。
- 打發奶油: 將冰奶油放入冰鋼盆中,用電動打蛋器 中高速 開始打發。打發到奶油顏色變淺、體積膨脹、呈現羽毛狀,大概 6-7分發(打蛋頭提起,奶油霜尖端會下垂的狀態)。此時加入細砂糖和鹽(如果要用香草精也這時加)。重點:糖要這時才加! 太早加糖會抑制奶油打發膨脹。
- 加入抹茶粉: 將抹茶粉 過篩 加入打發奶油中。立刻轉為低速! 用打蛋器非常輕柔地攪拌,僅僅將抹茶粉拌入奶油霜即可。切記不要高速狂打! 過度攪拌會讓奶油霜油水分離,呈現豆腐渣狀,整個毀掉。拌勻到看不到抹茶粉粒就好。(我有一次講電話分心,打過頭了,整盆奶油變成一灘油水混合物,直接哭出來)
- 調整狀態: 檢查奶油霜狀態。理想是 8-9分發:堅挺有光澤,提起打蛋頭尖端直立,但質地仍然細緻滑順,抹開沒有明顯紋路或顆粒。如果太稀,可以繼續極低速攪拌幾下或放回冰箱冰一下再打。如果過頭開始油水分離...試著加入1-2小匙冰牛奶,極低速攪拌看看能否救回(成功率一半一半)。

[D] 組合與修飾 - 耐心堆砌的美味高塔
終於來到最後一步!組合看似簡單,但要堆疊得整齊、切面漂亮,需要耐心和一點技巧。
- 底部墊片: 取一個平的蛋糕盤或轉臺,放上第一片餅皮。為了方便之後移動和切得整齊,我會在餅皮底下墊一片 硬卡紙或慕斯圍邊(比蛋糕直徑稍小一點)。
- 塗抹奶油: 挖取適量抹茶香緹奶油放在餅皮中央。用 抹刀或小刮板,由內往外,輕輕地、均勻地 抹開一層薄薄的奶油。重點是:薄而均勻! 邊緣可以留一點空隙不要塗滿(避免擠壓時側面奶油爆出)。厚度大約是餅皮的1.5-2倍即可。太厚會膩口,也難以堆高。我的慘痛經歷:貪心塗超厚奶油,結果堆到十層就整個垮掉滑走...
- 疊加餅皮: 輕輕放上第二片餅皮,稍微用手掌輕壓一下中心,讓奶油稍微擴充套件開並黏合。注意對齊邊緣! 可以用手稍微調整位置。
- 重複塗抹與堆疊: 重複步驟2-3,一層餅皮、一層薄奶油地往上堆疊。每疊幾層,可以稍微用手掌輕壓一下整個蛋糕側面和頂部,讓結構更緊實穩定(但不要太用力把奶油擠出來)。保持耐心,這是最需要細心的時候。
- 頂層處理: 蓋上最後一片餅皮。通常我會選煎得最平整漂亮的一片當頂層。
- 表面裝飾:
- 基本版: 將剩餘的打發奶油(如果還有)均勻地塗抹在整個蛋糕的頂部和側面,薄薄一層遮蓋即可,這就是經典的「千層裸蛋糕」風。
- 進階版: 可以篩上一層厚厚的抹茶粉在表面裝飾,營造「落雪」的感覺。或者擠上奶油花、放上新鮮莓果、金箔點綴等。
- 冷藏定型: 絕對!必須!不可省略! 將組合好的抹茶千層蛋糕,小心地(連同底部的卡紙)整個放入大保鮮盒或有深度的容器,蓋好蓋子,放入冰箱冷藏至少4小時,最好是隔夜。這步驟至關重要!讓奶油餡充分凝固定型,餅皮也吸收奶油濕潤度,口感才會融合,切的時候才不會崩塌散開。曾經偷懶只冰2小時就切,結果奶油沒凝固,一切下去瞬間土石流,整顆蛋糕毀掉,直接哭暈在廚房。
終極Tips:完美切件
- 刀要熱! 這是切出完美斷面的不二法門。準備一杯熱水,將鋒利的長刀(鋸齒刀或非鋸齒皆可)浸泡熱水幾十秒,擦乾刀面。
- 一刀劃下,不要來回鋸! 乾淨俐落地垂直切下。每切一刀前,都要把刀擦乾淨,重新浸泡熱水、擦乾。這樣切面才會光滑漂亮,層次分明。(看起來很麻煩,但為了拍照好看,值得!)
終於完成了! 看到自己親手做的、層次分明、抹茶香氣撲鼻的抹茶千層蛋糕,那份成就感真的無與倫比。雖然過程繁複,失敗率也不低(尤其一開始),但只要掌握好細節,選對食材,加上一點耐心,絕對能做出比外面賣的更真材實料、更合自己口味的美味!

Q&A 時間
Q1: 為什麼我的抹茶千層蛋糕餅皮吃起來很硬、很韌?像在嚼橡皮筋?
A: 這通常是幾個原因造成的:
- 麵糊攪拌過度:過度攪拌讓麵粉產生筋性了。記得用Z字法,拌勻就好,不要畫圈狂打。
- 餅皮煎太久/火太大:煎過頭導致水分流失太多。看到邊緣翹起、表面乾燥無液態麵糊就要立刻起鍋。
- 奶油比例太低或沒加:配方裡的奶油是賦予餅皮柔軟度的關鍵,不能隨意大減量。
- 冷藏時間不夠:餅皮組合後需要長時間冷藏讓奶油浸潤餅皮。至少4小時,隔夜最佳!剛組合完就吃,餅皮當然又乾又硬。
Q2: 奶油餡打好後容易出水(油水分離),怎麼辦?
A: 油水分離通常是打過頭了,尤其在加入抹茶粉之後高速攪拌更容易發生。預防勝於治療:
- 奶油和器具務必夠冰。
- 奶油打到6-7分發後才加糖和其他粉類(如抹茶粉)。
- 加入抹茶粉後,務必轉為最低速,僅僅拌勻即可。
- 如果真的不小心油水分離了,試試補救:
- 加入1-2小匙 冰的 鮮奶油或牛奶,極低速 稍微拌一下,有時能救回。
- 或者,加入一小塊(約10-15g)冰的 奶油塊,極低速 打勻,也可能幫助乳化回來。但成功率不是百分百,下次小心點吧!
Q3: 做好的抹茶千層蛋糕可以放多久?怎麼儲存最好?
A: 最佳賞味期是 組合完成後冷藏的第1天到第3天。隨著時間,餅皮會吸收更多奶油濕氣變得越來越軟潤(有些人更愛這種口感),但抹茶的香氣也會逐漸散失。
- 儲存: 一定要 密封冷藏!可以用大保鮮盒蓋好,或用保鮮膜緊緊包裹整個蛋糕體(避免接觸空氣導致表面乾燥或吸收冰箱異味)。不建議冷凍,解凍後口感會改變(奶油霜凍過再解凍容易變得沙沙的,餅皮也可能濕爛)。
- 預做: 如果想提前準備:
- 煎好的餅皮,每片用烘焙紙隔開,密封冷凍可儲存約1週。使用前放冷藏解凍。
- 抹茶香緹奶油餡,密封冷藏可放1-2天(但口感可能略遜現打的)。
- 組合步驟建議當天完成並冷藏定型後再食用或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