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超愛在家搗鼓甜點,尤其執著於把傳統點心變簡單的吃貨,這次中秋節我可是卯足了勁研究「冰皮月餅做法」。市面上好多食譜不是材料難找,就是步驟複雜到讓人想放棄。經過幾次失敗(真的超挫敗!麵團黏到懷疑人生),我終於摸索出一套在家也能輕鬆上手,而且口感絕對不輸名店的「冰皮月餅做法」。我會把我踩過的坑、發現的秘訣,完完整整、鉅細靡遺地分享給你,保證你看完就能立刻動手做!這次我們嚴格從食譜架構、食材挑選、詳細做法三大塊來拆解。
冰皮月餅的靈魂起點:食譜架構大公開
我試過好多版本,有些追求極致軟Q,放太多糯米粉,結果冷藏後硬得像石頭;有些為了顏色漂亮加一堆色素,味道就...嗯,你懂的。我調整了好幾次,最終定稿這個平衡度最佳、成功率最高的配方,能做大概 15-18 個月餅(50克模具)。重點在於不影響口感的前提下,加入適量粘米粉和澄粉,讓冷藏後的口感依然軟糯不粘牙,而且味道純粹,全靠天然食材提味。
冰皮月餅核心配方表 (約15-18個) | |||
---|---|---|---|
類別 | 材料名稱 | 重量(g) | 關鍵作用 |
冰皮團 | 糯米粉 | 50 | 提供軟Q口感 |
在來米粉 (粘米粉) | 30 | 降低黏性,讓冷藏後口感更佳 | |
澄粉 (小麥澱粉) | 20 | 增加透明度與韌性 | |
細砂糖 | 50 | 甜度來源 (可依喜好略減) | |
全脂牛奶 | 150 | 風味與濕潤度 | |
無鹽奶油 | 30 | 香氣關鍵,冷藏不易硬 | |
煉乳 | 30 | 增添風味層次與光澤 | |
食用油 | 15 | 防沾手、易操作 | |
手粉 (防沾用) | 熟糯米粉 | 適量 | 炒熟防沾粘必備 |
內餡 (範例:經典奶黃) | 鹹蛋黃 | 6-8個 | 靈魂所在 (可買現成或自製) |
雞蛋 | 2個 | 基底 | |
細砂糖 | 70 | 甜度調節 | |
牛奶 | 70 | 濕潤度 | |
澄粉 | 25 | 凝固關鍵 | |
奶粉 | 25 | 奶香來源 | |
無鹽奶油 | 30 | 香氣與滑順度 | |
吉士粉 (卡士達粉) | 10 | 增添風味層次 (可省略) |
冰皮月餅做法貼心筆記1: 粘米粉和澄粉是 冰皮冷藏後不變硬 的大功臣!只用糯米粉?拜託不要,那絕對是災難。吉士粉是偷懶提香小撇步,沒有也OK,但風味會稍微單純一點。煉乳讓冰皮帶點溫柔的奶香和光澤,很加分。
食材挑選,魔鬼都在細節裡!
食材好不好,直接決定你的 冰皮月餅做法 是登上天堂還是掉進地獄!講真的,差一點點,口感就天差地遠。
-
粉類是基礎:
- 糯米粉: 選新鮮、粉質細膩的。我用過某牌開啟有油耗味...做出來的皮味道超怪!推薦買小包裝,用得快比較新鮮。
- 在來米粉/粘米粉: 臺灣超市很容易買到「在來米粉」,就是粘米粉。記得看成分,確保是純米製作的。
- 澄粉: 這個絕對不能省!它就是讓冰皮晶瑩剔透、帶點彈牙口感的秘密武器。烘焙材料行都買得到,一小包可以用很久。**別用玉米澱粉代替**,效果完全不同!
- 熟糯米粉: 拜託!一定要「炒熟」!直接買現成的熟糕粉當然最方便,但自己炒也很簡單:把生糯米粉倒進乾淨無水無油的鍋子,小火不斷翻炒,炒到粉微微變黃、飄出新鮮米香就OK。這是防沾神器,沒它,包餡時你會崩潰。我第一次做不懂,沒炒熟,結果麵團黏到讓人想哭,根本無法操作!
-
油脂是靈魂:
- 無鹽奶油: 品質很重要!我用過便宜的植物性奶油(瑪琪琳),香氣和口感就是差了那麼一大截。推薦用發酵奶油,香氣更濃鬱複雜。記得要提前室溫軟化到手指可以輕易按壓的程度。
- 食用油: 選擇無色無味的,像葵花油、葡萄籽油、沙拉油都可以。橄欖油味道太重不適合。
-
液體與糖:
- 牛奶: 全脂!全脂!全脂!香濃度差很多。低脂或脫脂牛奶做出來的皮風味單薄許多。
- 煉乳: 增加濃鬱奶香和甜味層次,也讓皮更有光澤。買常見品牌即可。
- 細砂糖: 容易溶解就好。
-
內餡的選擇:
- 鹹蛋黃處理: 這是奶皇餡的靈魂!買新鮮鹹蛋自己剝,或用真空包裝的鹹蛋黃都可以。關鍵處理步驟:
- 噴上米酒或高粱酒(去腥提香)。
- 放入預熱好的烤箱,150度烤8-10分鐘,看到蛋黃邊緣冒小油泡、「滋滋」作響,聞到香氣就OK。**千萬別烤過頭變硬!** 取出壓碎備用。懶人法就是用現成的冷凍鹹蛋黃,退冰後一樣噴酒烤一下再用。
- 自製餡 vs 市售餡: 強烈建議第一次嘗試 冰皮月餅做法 的朋友,餡料可以買現成的高品質餡料(如低糖烏豆沙、芋泥、抹茶紅豆等),這樣你就能專心對付冰皮這個大魔王!熟練了再挑戰自製奶黃或其他口味。自製奶黃餡其實不難(下面做法會教),但多一個步驟總是比較忙亂。
- 鹹蛋黃處理: 這是奶皇餡的靈魂!買新鮮鹹蛋自己剝,或用真空包裝的鹹蛋黃都可以。關鍵處理步驟:
冰皮月餅做法貼心筆記2: 奶油品質和鹹蛋黃處理是內餡好吃的絕對關鍵!奶油不夠香,整個餡就平平無奇;鹹蛋黃沒處理好(腥味重或烤過頭太硬),整顆月餅就毀了。熟糯米粉務必準備充足!寧多勿少。
手把手教學:零失敗冰皮月餅做法
終於來到重頭戲!深呼吸,跟著步驟做,一點都不難。我當初就是卡在蒸麵團的火候和包餡的手法,多練習幾次就順手了。
-
1混合乾粉: 把糯米粉、粘米粉、澄粉、細砂糖,放在一個耐熱的大碗裡(等下要蒸),用打蛋器仔細攪拌均勻。確保沒有粉類結塊。這步驟簡單,但很重要,避免後續有粉粒。
-
2混合濕料: 在另一個小鍋或碗裡,倒入牛奶、煉乳和軟化的無鹽奶油。用小火加熱,邊加熱邊攪拌(用打蛋器或耐熱刮刀),直到奶油完全融化,液體溫溫的就好(大約40-50度左右),千萬不要煮滾! 溫熱液體有助於溶解糖和融化奶油,也能讓蒸出來的粉團更均勻。我第一次傻傻煮滾了牛奶,結果倒進去粉裡直接燙出疙瘩... 失敗!溫度控制是第一個小關卡!
-
3混合濕料與乾粉: 把溫熱的液體混合物,慢慢倒入 乾粉碗中,一邊倒一邊用打蛋器快速攪拌。倒完後,持續攪拌,直到形成濃稠、略帶顆粒感的麵糊(有點像優格的稠度,但粉粒還沒完全溶化是正常的)。這個時候的麵糊看起來會有點粗糙,別擔心。
-
4過篩 (追求細膩口感必做): 為了讓成品冰皮更細緻無顆粒,我會把混合好的麵糊過篩一次到另一個乾淨的耐熱碗裡。這步稍微麻煩,但效果顯著!你會發現篩掉一些小顆粒。
-
5蓋上保鮮膜,戳洞! 這步超重要!在碗上覆蓋耐高溫的保鮮膜(或錫箔紙),用牙籤或叉子戳幾個透氣孔。這是為了防止蒸的時候水蒸氣滴入麵糊,導致表面濕黏。沒戳洞?蒸完你會得到一碗水水的東西... 別問我怎麼知道的。
-
6蒸煮麵糊: 燒一鍋水,水滾後,把碗放進去,蓋上鍋蓋,用中大火蒸約20-25分鐘。時間不是絕對,重點是:
- 觀察麵糊狀態:從液體凝固成固體。
- 用筷子或竹籤插入中心,拔出來沒有沾黏生粉漿,就表示熟了。
- 麵糊顏色會從白色變成半透明的感覺。
-
7取出、趁熱加油揉勻: 蒸熟後立刻取出(小心燙!),撕開保鮮膜。把15克的食用油倒在熱騰騰的麵團上。用耐熱的刮刀或筷子,趁熱把油大致拌入麵團。稍微降溫到不燙手(大概50-60度還溫溫的狀態),就可以開始「揉」了!⚠️ 小心燙!戴烘焙手套或等涼一點再操作。
-
8揉麵團至光滑: 把麵團移到乾淨的操作檯(或揉麵墊)上。這時麵團很黏,沒關係,持續用手掌根部去揉搓、推壓它(就像揉麵包麵團那樣)。你會發現麵團慢慢吸收油脂,變得越來越光滑、有彈性,不那麼黏手了。這個過程大概需要揉8-10分鐘。揉到像耳垂般柔軟、有延展性、表面光滑就完成了。揉得越透,皮越Q彈! 這是體力活,當作健身吧!揉好的麵團用保鮮膜緊密包好,防止表面乾燥,放涼備用(完全涼透才能包餡)。完美的冰皮團應該是光滑細膩、柔軟有彈性但不黏手的狀態。
如果你用市售餡料,這步跳過,把餡料分割搓圓(約25-30克/個)備用就好。*
-
1處理鹹蛋黃: 如前所述,鹹蛋黃噴酒烤香(150度烤8-10分鐘),壓碎備用(保留一點顆粒口感更好)。
-
2混合濕料: 在大碗中加入雞蛋、細砂糖,用打蛋器攪打均勻至糖融化。加入牛奶,攪拌均勻。
-
3混合乾粉: 將澄粉、奶粉、吉士粉(如果用)一起過篩加入濕料中。用打蛋器攪拌至完全無粉粒,成為順滑的糊狀。
-
4加入鹹蛋黃碎: 把壓碎的鹹蛋黃加入麵糊中,攪拌均勻。
-
5加入奶油: 加入軟化的無鹽奶油。
-
6隔水加熱炒餡: 這是關鍵!將混合好的餡料糊倒入一個不沾鍋中(強烈建議用不沾鍋)。將不沾鍋放在一個裝了沸水(約1-2公分高)的鍋子上,形成隔水加熱(或稱「坐浴」、「雙層鍋」)。開中小火,不斷用耐熱刮刀攪拌。你會發現餡料糊慢慢凝固、變稠,越來越像炒奶黃的樣子。**持續攪拌!** 直到餡料能成團,不沾鍋底和刮刀,並能輕易從鍋邊剝離,就表示做好了。這個過程大約需要10-15分鐘,需要點耐心。火力太大或攪拌不及時會結塊炒焦!
-
7冷卻: 將炒好的奶黃餡倒入淺盤中攤平,貼著表面蓋上保鮮膜(防止乾燥),放冰箱冷藏至少1-2小時,讓它完全冷卻變硬定型,才好分割包餡。冷藏後如果覺得太硬,可以稍微回溫揉捏一下。分成25-30克一份,搓圓備用。
冰皮月餅做法貼心筆記3: 蒸冰皮團時保鮮膜戳洞絕對必要!揉麵團要有點耐心,揉到光滑是成功的一半。炒奶黃餡務必隔水加熱+不停攪拌,不然會變成一鍋蛋花湯或燒焦。冷藏後餡料才會硬挺易包。包餡前,確保冰皮團和餡料都處於「涼透」狀態! 溫熱狀態下會超黏手!
終於來到最後關卡!別緊張,跟著做就對了。
-
準備工作:
- 冰皮團完全冷卻後,平均分割成每份約 25-30克(皮餡比例約1:1,新手怕破皮可以用皮30克餡25克)。分割好的小劑子立刻用保鮮膜蓋好,防止乾燥。
- 準備好分割搓圓的內餡(每份25-30克)。
- 準備好熟糯米粉(防沾手粉)放在小碗裡。
- 準備好月餅模具(50克或63克模具都可,看自己喜好),模具內部可以薄薄刷一層熟糯米粉或撒一點點,方便脫模(別撒太多,影響外觀)。
- 準備一個乾淨的盤子或烤盤放成品。
-
包餡手法:
- 取一個冰皮小劑子放在手掌上,用另一隻手的大拇指按壓出一個小窩,邊緣稍微壓薄一點點(像個小碗)。
- 放入一顆內餡球。
- 關鍵動作: 用虎口(大拇指和食指連線的地方)輕輕往上推擠冰皮,慢慢收口。同時用另一隻手的手指(中指或無名指)幫忙把餡料向下按壓,讓皮能順利包覆餡料。這個過程要輕柔、有耐心,盡量讓皮均勻包裹住餡料。不要硬扯皮,容易破!
- 當皮差不多包住餡料時,把收口捏緊。如果有點黏,可以沾極少量熟糯米粉幫助捏合。
- 把包好的半成品稍微搓圓,調整一下形狀,確保沒有明顯裂縫或皮特別薄的地方。沾點熟糯米粉防沾。發現皮破了一點點?別慌!揪一小塊冰皮補上去,捏緊沾點粉蓋住就好。
-
入模壓花:
- 把包好的月餅糰在熟糯米粉裡輕輕滾一圈(薄薄一層即可,太多壓出來花紋會模糊)。
- 稍微搓成適合放入模具的形狀(長橢圓或圓柱)。
- 放入模具中(收口面朝上)。
- 把模具平放在操作檯上,用力、均勻、一次壓到底! 別猶豫,快速壓!壓模時用手扶著模具底部給予支撐。
- 輕輕提起模具,推出月餅。漂亮的冰皮月餅就誕生啦!放到盤子上。
- 重複以上步驟,完成所有月餅。
冰皮月餅做法貼心筆記4: 包餡是手感活,一開始可能會包得歪七扭八或破皮,多包幾個就會抓到訣竅。虎口推擠法是關鍵!壓模要快狠準才會花紋清晰。熟糯米粉是防沾好朋友,但要少量!少量!少量! 沾太多成品會白粉粉的不好看。
-
1密封冷藏: 將壓好的冰皮月餅,小心地放入密封盒中。每層可以用烘焙紙隔開防止沾粘。蓋緊盒蓋,放入冰箱冷藏 至少4小時,最好過夜! 冷藏後口感才會達到最佳狀態,皮會變得更Q彈、定型更好。
-
2享用: 從冰箱取出後,冰冰涼涼的直接享用,口感最棒!吃不完的繼續冷藏儲存,建議 3-5天內吃完(自製無防腐劑)。冰皮月餅不適合冷凍,解凍後口感會變差(皮會變硬)。
冰皮月餅做法終極提醒: 冷藏時間不夠,冰皮會太軟,切開容易塌陷,口感也不對。夠冰才好吃!送禮的話冷藏後裝盒再送出。

冰皮月餅做法Q&A:解答你的疑惑!
最後,整理幾個我當初摸索時最常遇到的問題,也從讀者留言裡挑出經典疑問:
為什麼我包的冰皮月餅冷藏後裂開了?
A: 這是最常見的問題之一!通常有幾個原因:
- 冰皮團太乾: 可能揉麵團時揉過頭,或是蒸的時候蒸太久導致水分流失過多。下次蒸的時間精準一點,揉麵團揉到光滑就好,別過度。
- 皮餡比例不當或包餡不均: 皮太薄(尤其是頂部或收口處),無法承受內餡的膨脹(特別是某些內餡如奶黃在冷凝過程會稍微收縮,拉扯表皮)。建議新手皮餡比用 3:2(皮30g,餡20g),確保皮夠厚實包裹。包餡時注意厚度均勻。
- 餡料太濕或太油: 自製餡料如果炒得不夠乾,冷藏後出水或油分過多,也會影響表皮。確認餡料炒到夠乾爽成團。
- 冷藏時沒密封好: 表皮風乾變硬就容易裂。務必用密封盒裝好。
冰皮月餅做好幾天後變硬了,怎麼辦?
A: 冰皮月餅隨著時間變硬是正常的,因為澱粉會老化(回生)。影響程度跟配方比例(粘米粉、澄粉比例高的老化慢一點)、儲存狀況有關。如果發現變硬了:
- 可以在享用前 提前10-15分鐘從冰箱拿出來稍微回溫,有時口感會稍微軟化一點。
- 配方調整: 下次做時試著減少一點粘米粉(例如減5g),增加一點糯米粉(加5g),或稍微增加一點油脂(奶油或油加5g)。但調整幅度不要太大,以免影響操作性和冷藏後口感。
- 最好還是趁新鮮(3天內)吃完。強調它是新鮮手作點心的特性。
可以用其他粉類代替澄粉(小麥澱粉)嗎?玉米澱粉可以嗎?
A: **非常不建議!** 澄粉(小麥澱粉)是製作冰皮月餅獨特透明感和韌性口感的關鍵材料。玉米澱粉(太白粉)雖然也是澱粉,但性質完全不同:
- 透明度: 澄粉能讓冰皮呈現半透明感;玉米澱粉則偏白,透明度差很多。
- 口感: 澄粉提供彈性、嚼勁和韌性,冷藏後不易變硬;玉米澱粉口感偏軟、粉感重,缺乏Q彈,冷藏後更容易老化變硬。
- 吸水性: 兩者吸水性不同,直接替換會改變麵糊質地和蒸後成品效果。
結論: 要做好吃的冰皮月餅,澄粉是不可或缺的。別偷懶,烘焙材料行或網購都很容易買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