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超愛吃豬肝的,尤其是煮成湯那種!那個湯頭,你說它濃鬱吧?但喝起來又清爽不油膩,豬肝片在嘴裡滑過,咬下去帶點彈性,就是那個粉嫩程度最迷人。你說豬肝湯不就是那樣?錯!大錯特錯! 在臺灣這塊美食寶島上,一碗看似簡單的豬肝湯,湯頭可能是清澈見底的功夫,也可能是濃鬱醇厚的麻油香,又或者是藥膳沉沉的補身滋味。煮的時間差個幾秒鐘,那豬肝的口感就能從天堂掉到地獄,從滑嫩變成橡皮筋!我自己就曾經很得意地在家嘗試,結果煮出一鍋帶著濃濃「鐵鏽」味的失敗品,朋友喝了一口,那表情我到現在都記得——尷尬又不失禮貌的微笑,然後默默把湯匙放下了。那一刻我就知道,這碗湯,學問大了去了!
講真的,一碗好吃的豬肝湯,關鍵真的在那個火候。外面賣的豬肝湯,豬肝怎麼就能那麼粉嫩?豬肝湯是不是有什麼魔法?豬肝湯煮老了真的讓人很沮喪啊!像我這樣的豬肝愛好者,非得把這美味背後的秘密挖出來不可!
目錄
清燉薑絲豬肝湯:挑戰基本功的極致
這款湯,看起來最簡單,清湯掛麵似的,但要做到好喝、豬肝又嫩,絕對是最高難度的挑戰!你想想,湯裡幾乎沒什麼其他味道可以掩飾,豬肝的新鮮度、處理手法、汆燙的火候,全部攤在陽光下,無所遁形。我第一次認真學煮豬肝湯就是從這個經典款開始,結果…嗯,前面說過鐵鏽味事件就是它。後來才知道,豬肝處理不當,真的會毀了一切。
靈魂食材:
- 新鮮豬肝一塊: 這個是重中之重!拜託一定要去你信任的肉攤買當天新鮮的。挑選時顏色要自然的紅褐色帶點光澤,摸起來濕潤但不黏手,聞起來只有淡淡的肉味,絕對不能有腥臭味或氨水味!(相信我,聞過一次壞掉的豬肝味道,你這輩子都忘不了)。重量大概抓150-200克就夠兩人份了。
- 老薑一小塊: 大概拇指大小,削皮後切細絲,薑的辛辣是去腥提鮮的大功臣。
- 水: 1000 c.c. 左右,煮湯的基底。
- 米酒: 1大匙,同樣為了去腥提味。不喜歡酒味的可以煮久一點讓酒精揮發。
- 鹽和白胡椒粉: 簡單的調味,用量依個人口味調整。
- 香油: 幾滴,最後畫龍點睛。
- (可選)蔥花、枸杞幾顆: 增加視覺和風味層次。
我的「粉嫩豬肝」煉金術:
- 豬肝的煉獄去腥: 這步決定生死!豬肝買回來,先在水龍頭下用小水流沖洗個10-15分鐘,把裡面的血水盡量沖掉。接著切片,不要太薄也不要太厚,大約0.5公分我覺得最剛好。切好後的豬肝片,泡牛奶! 這招我試過最有效,用足量的鮮奶(淹過豬肝)泡個15-20分鐘,牛奶的酵素能神奇地帶走腥味,讓豬肝口感更滑潤。泡完後徹底瀝乾,用廚紙巾吸乾表面水分,這點很重要,濕答答的下鍋會影響溫度。
- 薑絲湯底的純粹: 鍋中倒入清水和薑絲,開中大火煮滾。水滾後,倒入那一大匙米酒。
- 秒速汆燙的藝術: 這時火候要調到最大,保持滾沸狀態。把處理好的豬肝片分散投入滾水中,千萬別一整坨倒進去!默數! 心裡快速數 8-10秒!對,你沒看錯,就是這麼短的時間!看到豬肝邊緣變色,中心還帶點粉紅就要立刻準備撈起!時間就是嫩度的敵人!用漏勺快速撈出豬肝,先放一旁備用。這個步驟我失敗過好幾次,不是手忙腳亂就是捨不得關火多煮了幾秒,結果…你知道的。豬肝湯的靈魂就在這短短的幾秒鐘。
- 調味與組合: 把鍋裡的薑絲湯底加鹽和白胡椒粉調好味道(如果前面有放枸杞,這時也可以放下去稍微滾一下)。關火。
- 最後的儀式: 把燙好的豬肝片放回熱湯中(湯的餘溫會讓豬肝達到剛剛好的熟度),喜歡的話就撒點蔥花,滴上幾滴香油。完成! 湯清見底,豬肝粉嫩帶點誘人的淡紅色,這一碗就是考驗真功夫的豬肝湯!

清燉派豬肝湯 關鍵資料
關鍵要素 | 重點要求與細節 | 影響層面 |
---|---|---|
豬肝新鮮度 | 當日現買,色澤紅褐帶光澤,濕潤不黏手,氣味清新僅帶肉味,絕無腥臭或氨水味 | 湯品風味與安全的核心基礎 |
去腥前置處理 | 小水流沖洗10-15分鐘 ➔ 泡鮮奶(淹過)15-20分鐘 ➔ 徹底瀝乾並吸乾水分 | 去除異味,提升口感滑順度 |
汆燙時間精準度 | 最大火滾水狀態,豬肝片分散投入,精準計時8-10秒 (邊緣變色,中心帶粉即離火) | 豬肝粉嫩度的唯一關鍵 |
湯底純淨度 | 僅使用老薑絲、米酒、水,調味僅簡單鹽、白胡椒,最後點香油幾滴 | 凸顯豬肝原味與湯頭清甜 |
熟成關鍵 | 關火後再將汆燙好的豬肝放回熱湯中,利用餘溫達到完美熟度 (中心不帶血但粉嫩) | 避免過熟,鎖住最佳口感 |
麻油豬肝湯:暖心暖胃的滋養首選
天氣轉涼,或是那個來身體虛虛的時候,我腦中第一個浮現的就是這碗濃濃麻油香、帶著酒氣與老薑辛辣的豬肝湯!它喝下去那股暖流從喉嚨一路通到胃底的感覺,真的是無可取代的臺灣式療癒。不過麻油很嬌貴,火太大就苦給你瞧,我年輕時不信邪,麻油爆薑爆到整個廚房都是苦味,那鍋湯最後也只能含淚倒掉…
濃鬱暖心的關鍵材料:
- 新鮮豬肝一塊: 同上,150-200克,新鮮是王道。處理步驟一樣:流水沖 -> 泡牛奶 -> 瀝乾吸乾。
- 黑麻油: 2-3大匙,品質好的黑麻油是香氣來源,千萬別省或用一般香油替代!
- 老薑一大塊: 這次要豪邁一點,約半個手掌大,洗淨後拍裂或切厚片,爆香才夠味。
- 米酒: 半碗到一碗(約100-200 ml),看你能接受酒味的程度。想更補?用全酒也行!
- 水: 適量,如果不想湯太濃或酒味太重,可以加點水稀釋。不加就是純酒燒了。
- 枸杞一小把: 增加甜味和營養。
- 鹽: 少許調味。
麻油火候控制術:
- 麻油爆薑的溫度課: 這是成敗第一步!冷鍋倒入麻油,開小火,接著馬上放入拍裂的老薑。全程小火! 慢慢地煸,耐心地把薑的香氣煸進麻油裡,直到薑片邊緣開始有點蜷縮、顏色變深。絕對不能開中大火!麻油過熱會變苦,整鍋湯就毀了!這個過程需要耐心,大概要煸個5-8分鐘。空氣中飄散的麻油薑香,就是時間醞釀的美好。
- 豬肝快炒鎖鮮嫩: 薑煸得差不多後,轉中大火(注意還是不能太大火),把處理好的豬肝片倒入鍋中快速拌炒。看到豬肝片表面變色,大約5-7分熟就要進行下一步。炒太久豬肝會老掉。每次炒我都覺得在跟時間賽跑!
- 嗆酒煮滾的香氣爆炸: 沿著鍋邊一圈,豪邁地淋入米酒!唰的一聲,酒氣蒸騰上來,香氣瞬間爆發,這聲音和香氣讓人超滿足!讓米酒煮滾一下,稍微燒掉一點酒精(如果怕酒味太重)。
- 加水燉煮與調味: 如果覺得湯太少或酒味過濃,這時候可以加入適量的水。放入洗淨的枸杞。湯滾後,蓋上鍋蓋轉小火,讓它滾個5分鐘左右,把所有味道煮融合。用鹽簡單調一下味道。
- 起鍋享用: 關火,趁熱盛裝。麻油香、酒香、薑辣味完美融合,豬肝吸收了湯汁的精華,又嫩又夠味。這碗麻油豬肝湯下肚,身體立刻暖呼呼起來,這就是寒冬裡的救贖啊!最適合在冷冷的夜晚來上一碗了。豬肝湯的魅力,在這一碗發揮得淋漓盡致!

麻油豬肝湯風味層次解構
風味階段 | 主要來源 | 烹調重點 | 個人感受 |
---|---|---|---|
基底香氣 | 黑麻油 × 老薑 | 全程小火煸透薑片 (5-8分鐘),麻油溫度不過高,避免苦味 | 耐心煸炒時滿室生香,是療癒的開始 |
酒香爆發 | 米酒嗆鍋 | 沿鍋邊淋入米酒,瞬間高溫激發酒香與融合麻油薑香 | 那「唰」一聲與蒸騰的香氣,是嗅覺與聽覺的雙重享受 |
湯韻融合 | 麻油香 + 薑辣 + 酒醇 + 豬肝鮮 + 枸杞甜 | 加蓋小火滾煮5分鐘,讓所有層次交融 | 融合後的湯頭濃鬱醇厚,複雜卻平衡 |
豬肝口感 | 快炒鎖鮮 + 短時燉煮 | 豬肝片入鍋中大火快炒至5-7分熟即加酒水,避免久煮過老 | 外層裹著麻油香,內部仍保持濕潤粉嫩 |
溫潤尾韻 | 枸杞的自然甜味 + 酒精揮發後的溫和酒感 | 起鍋前加入枸杞略煮,鹽僅需極少量提味 | 入口濃烈,後味回甘,喉間留下溫暖的麻油香與枸杞甜,相當舒服 |
當歸枸杞豬肝湯:藥膳養生的溫柔選擇
有時候覺得身體有點疲倦,氣色不太好,又不想喝味道太重的麻油,這款溫和的當歸枸杞豬肝湯就是我的首選。淡淡的當歸香氣,加上枸杞的甜味,喝起來很舒服,感覺身體被溫柔地滋補著。我有陣子工作特別累,連續喝了好幾天,朋友看到都說氣色有變亮一點(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啦!)。不過當歸放太多會有個「藥」味,有些人可能會怕,這點要注意。
溫和藥膳的組成:
- 新鮮豬肝一塊: 同樣150-200克,處理步驟不變(沖洗 -> 泡奶 -> 瀝乾吸乾)。
- 當歸片: 3-5片,看你能接受當歸味道的程度。太多會有苦味,太少又沒效果。藥材行老闆說,當歸要選切片完整、香氣濃鬱、顏色自然的比較好。
- 黃耆片: 5-8片,補氣常用藥材,味道很溫和甘甜。
- 枸杞: 一大把,至少15-20克,增加甜味和營養。
- 紅棗: 5-6顆,洗淨後可以稍微捏破或劃一刀幫助釋放甜味。
- 老薑: 幾片,約3-5片,去皮,幫助驅風寒。
- 米酒: 1-2大匙,可加可不加,加了更溫補。
- 水: 1000 - 1200 c.c.。
- 鹽: 微量或不加,讓藥材的甘甜自然呈現。我通常不加鹽。
溫補慢燉的節奏:
- 藥材慢熬取精華: 這碗湯的精華在藥材湯底!把當歸片、黃耆片、紅棗、老薑片放入鍋中,加入足量的水(1000-1200 c.c.)。開中火煮滾後,轉小火,蓋上鍋蓋「慢燉至少30分鐘」。讓當歸、黃耆、紅棗的精華和甘甜味徹底釋放到湯裡。這時候廚房會飄散著一股舒服的藥膳清香。
- 枸杞後放保鮮甜: 燉煮約30分鐘後,開啟鍋蓋,加入洗淨的枸杞。因為枸杞容易煮爛,而且甜味物質不宜久煮,所以這時才放。繼續用小火滾個5分鐘就好。喜歡酒香的這時可以淋入米酒。
- 豬肝最後登場的嫩滑: 藥材湯底準備好後,轉中大火燒滾。和清燉薑絲湯一樣,把處理好的豬肝片分散投入滾燙的藥膳湯中,同樣默數 8-10秒!看到變色立刻撈起,或者直接關火。
- 靜置融合: 把燙好的豬肝片放回藥膳湯裡(湯的熱度會讓它熟透),蓋上鍋蓋「悶個2-3分鐘」。讓豬肝吸收一些湯汁的甘甜,也讓味道融合。
- 品嚐原味: 盛碗享用。這碗豬肝湯喝起來甘甜溫潤,帶著當歸特殊的香氣,豬肝嫩滑,枸杞和紅棗帶來天然的甜味,非常溫和舒服,幾乎感覺不到豬肝的腥味。這碗當歸枸杞豬肝湯,特別適合想溫和進補的時候。尤其女生那個來之後,喝這個感覺特別舒服。豬肝湯也可以這麼優雅滋養!

藥膳豬肝湯溫補元素解析
藥膳材料 | 性味與功效 (常見說法) | 風味貢獻 | 使用注意事項 | 個人搭配心得 |
---|---|---|---|---|
當歸片 | 甘、辛、溫 / 補血活血,調經止痛 | 獨特藥香,略帶甘苦底蘊 | 用量關鍵! 3-5片足夠,過多湯易苦澀 | 香氣是靈魂,但須與紅棗枸杞平衡,才能引出柔和甘甜 |
黃耆片 | 甘、微溫 / 補氣固表,利水消腫 | 溫和甘甜,幾乎無藥味 | 質地較硬,需久煮方能釋放風味 | 湯底甘甜感的主力,與紅棗搭配效果加乘 |
紅棗 | 甘、溫 / 補中益氣,養血安神 | 明顯甜味來源,緩和藥材氣味 | 清洗後捏破或劃刀,助甜味釋放 | 不可或缺的「和事佬」,平衡當歸個性,讓湯頭更圓潤易入口 |
枸杞 | 甘、平 / 滋補肝腎,益精明目 | 自然清甜,增加湯色美觀 | 最後5分鐘放入,久煮易爛且甜味流失 | 點睛之筆,甜味清新不膩,視覺上也讓湯更誘人 |
老薑片 | 辛、微溫 / 發散風寒,溫中止嘔 | 辛香暖意,提升湯體層次 | 去皮減少辛辣澀感 | 雖非主角,但少了這份溫暖辛香,藥膳湯就少了「活」起來的動力 |
創意變奏:菠菜豬肝湯與酸菜豬肝湯
吃膩了經典款?沒問題,豬肝湯的變化比你想得多!我喜歡在清燉薑絲豬肝湯的基礎上玩點小花樣。
- 菠菜豬肝湯: 這根本是補鐵雙人組吧?在清燉薑絲豬肝湯湯底煮好、豬肝汆燙撈起後,把「一把洗淨切段的菠菜」丟進滾湯裡燙熟(菠菜很快,大概30秒)。然後再把豬肝放回鍋裡,滴香油。視覺上綠葉襯託粉嫩的豬肝,好看又好喝。菠菜的清甜和豬肝很搭!不過菠菜記得挑嫩一點的,梗太老口感會扣分。營養滿分的菠菜豬肝湯,簡單又家常。
- 酸菜豬肝湯: 這個搭配超開胃!先用一點點油爆香「適量切絲的酸菜」和「薑絲、蒜末」(喜歡辣的這時可以加點辣椒圈)。炒出香氣後,加入清水煮滾,這就是湯底。一樣把豬肝片投入滾湯中汆燙8-10秒撈起。最後把豬肝放回酸菜湯裡,撒點胡椒粉(白胡椒或黑胡椒都可以),喜歡的話加點香油。酸菜的鹹香酸脆,完美中和了豬肝的內臟風味,湯頭變得清爽又解膩,超級適合夏天胃口不好時來一碗!這碗酸菜豬肝湯保證讓你食慾大開。

臺灣豬肝湯名店私房筆記 (僅供參考,實際請以店家為準)
吃了這麼多,總有幾家讓我念念不忘。這份名單純屬個人偏好,而且味道這種事很主觀,大家參考就好:
- 臺南「無名點心攤」: 這家在巷子裡,真的沒招牌!他們的清燉豬肝湯簡直是藝術品。湯清澈得跟水一樣,但喝下去鮮甜無比,豬肝薄如蟬翼,燙得剛剛好,粉嫩到不行。搭配他們自製的醬油膏沾豬肝,絕配!缺點是位置少,常常要排隊。
- 臺北「雙連街O仔湯旁豬肝湯」: 靠近雙連市場,也是老字號了。他們的豬肝湯是走比較傳統的路線,豬肝切得稍厚一點點,但掌握的火候極佳,口感非常飽滿粉嫩。湯頭用大量薑絲熬煮,薑味足,喝起來暖胃。簡單樸實但就是好吃。價格也實在。
- 臺中「範記金之園」: 這家其實以排骨酥麵出名,但他們的麻油豬肝湯我覺得非常優秀!麻油香濃醇但不苦,酒味拿捏得恰到好處,不會過嗆。豬肝給得大方,煮得也嫩。冬天來一碗配排骨酥麵,超滿足!不過用餐時間人爆炸多。
- 彰化「阿璋豬肝湯」: 算是當地特色早餐之一。他們的豬肝湯湯頭會加入一點點「肉臊」提味(很特別吧?),喝起來除了薑的辛辣,還多了一股肉香和油脂的豐潤感,豬肝也處理得沒有腥味。配上他們家的滷肉飯,是當地人元氣早餐的組合。口味比較獨特,看個人喜不喜歡。
- 高雄「老江紅茶牛奶旁豬肝湯攤」: 在知名飲料店旁的小攤。賣的是簡單的清燉薑絲豬肝湯,特色是豬肝切得大塊厚實,但神奇地煮得非常嫩!湯頭清爽,薑味足。早上來一碗當早餐,精力充沛!缺點是沒冷氣,夏天吃會有點熱。

豬肝湯名店風味速查表
店名 (區域) | 招牌湯款 | 湯頭特色 | 豬肝口感 | 個人推薦點 | 小缺點 |
---|---|---|---|---|---|
無名點心攤 (臺南) | 清燉豬肝湯 | 極致清澈透亮,鮮甜純淨無雜質,僅靠薑絲與豬肝本味支撐 | 薄切如紙,粉嫩度堪稱頂級 | 沾特製醬油膏堪稱一絕,體驗豬肝原味的極致 | 無招牌難找,位置少需排隊 |
雙連街OO旁豬肝湯 (臺北) | 傳統薑絲豬肝湯 | 薑味突出辛辣,湯體微帶食材自然釋放的淺琥珀色 | 厚度適中,口感飽滿扎實粉嫩 | 樸實無華的老派風味,火候精準,價格親民 | 環境較為傳統 |
範記金之園 (臺中) | 麻油豬肝湯 | 麻油香醇厚溫潤不燥苦,米酒香氣融合絕佳 | 大片厚切,嫩度保持優秀 | 麻油與酒香的平衡感極佳,搭配鎮店排骨酥麵是絕配 | 巔峰時段人潮洶湧 |
阿璋豬肝湯 (彰化) | 肉臊提味豬肝湯 | 獨特融入肉臊滷汁,湯頭甘鹹帶油潤感,層次特殊 | 傳統厚度,無腥處理到位 | 極具地方特色早餐風味,搭配滷肉飯體驗彰化在地朝食文化 | 帶油脂的湯頭非人人喜愛 |
老江旁豬肝湯攤 (高雄) | 厚切薑絲豬肝湯 | 清爽薑味基底,湯色透亮 | 豪邁厚切卻異常軟嫩,嚼感滿足 | 厚切豬肝火候掌控驚人,份量十足,早餐補充元氣首選 | 環境簡樸,夏季無冷氣稍嫌悶熱 |
豬肝湯終極Q&A
豬肝湯為什麼常說能補血?真的有效嗎?
豬肝的確是「天然綜合維他命」!它含有超豐富的「血紅素鐵」,這種形式的鐵比植物性的「非血紅素鐵」(像菠菜)好吸收太多了!對於缺鐵性貧血的人來說,適量吃豬肝是有效的食補方式。豬肝還富含維生素A (對眼睛好)、維生素B群 (幫助代謝)、葉酸等等。所以長輩說豬肝湯補血,確實有它的道理在。但是重點來了! 豬肝膽固醇和維生素A含量也超高,不能天天狂吃!一個星期吃個1-2次,每次份量像我們前面說的150-200克就很足夠了。過量反而對身體是負擔。別把它當水喝啊!
豬肝怎麼處理才能完全沒腥味?
腥味是很多人不敢吃豬肝的門檻。根據我無數次失敗和成功的經驗,關鍵步驟一個都不能少:
1. 買新鮮的: 這點最重要!不新鮮的豬肝腥味再怎麼處理都壓不掉。
2. 徹底沖水: 切之前,在水龍頭下用小水流沖洗10-15分鐘,把藏在肝臟組織裡的血水盡量沖出來。
3. 牛奶浴魔法: 切片後,泡在鮮奶裡15-20分鐘。牛奶中的蛋白質和酵素能有效帶走腥味分子,同時讓豬肝口感更嫩滑。這招真的神!
4. 徹底瀝乾: 泡完牛奶後,一定要把豬肝片撈起來瀝乾水份,最好再用廚房紙巾輕輕壓乾表面。濕的豬肝下鍋會降溫,影響快煮的效果。
5. 辛香料搭配: 煮湯時搭配足夠的「薑」(不管是絲還是片)、「米酒」,它們是去腥提鮮的好幫手。
按這五步走,不敢說100%完全無味(畢竟是內臟),但腥味絕對能降低到大部分人都能愉快接受的程度!我那怕腥的朋友都能吃上好幾片。
素食者想吃豬肝湯的口感,有什麼替代食材嗎?
這題有點挑戰... 老實說,豬肝那種特殊的口感(粉嫩帶點彈性又有點沙沙的鐵質感),很難找到完美的植物性替代品。不過還是有幾個方向可以試試看:
* 杏鮑菇: 切成約0.5公分厚的片狀,邊緣可以稍微切花刀(不要切斷)。用少許油煎或炸到表面金黃微焦,內部還保持多汁。吃起來有「嚼勁」和類似肉類的「纖維感」,雖然不像豬肝,但也是不錯的口感體驗。可以把它加入用大量薑絲、蔬菜高湯熬煮的湯裡,模擬豬肝湯的感覺?
* 炸豆包/炸麵輪: 先炸過或煎過讓表面有韌性,內部吸飽湯汁。吃起來是軟Q帶汁的口感,風味取決於湯頭。
* 菇類組合: 像黑木耳(脆口)、滑菇(滑溜)、香菇蒂(有嚼勁)混合,搭配濃鬱的藥膳湯底(當歸、黃耆、枸杞、紅棗湯)。
* 重點在湯底: 素食者可以著重在復刻豬肝湯的湯底風味。用大量老薑、香菇蒂、紅蘿蔔、甘蔗或一點點紅棗來熬煮一個清甜帶薑辣的素高湯。把它做得清澈鮮美。
雖然口感無法完全複製豬肝,但用心熬煮的素高湯,搭配口感特別的食材,也能成為一碗屬於素食者的暖心湯品。別糾結在名字啦!好喝最重要。
一碗熱騰騰的豬肝湯端上桌,看著那粉嫩的豬肝在湯裡載浮載沉,香氣直往鼻子裡鑽,這大概就是臺灣小吃最迷人的日常風景之一吧?下次路過攤子,別猶豫了,坐下來點一碗,感受一下這份樸實卻講究的臺灣滋味。你會發現,一碗好的豬肝湯,真的不只是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