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禪寺:歷史關鍵點、開放時間、交通攻略與周邊景點全指南

發佈時間: 更新時間:

我背著用了快十年的登山包,踩著磨得有點滑的鞋底,又一次拐進北臺灣蜿蜒的山路。空氣裡那股潮濕的草木香氣,永遠是這片山區最鮮明的歡迎儀式。說真的,跑了這麼多年,看過無數寺廟,真正讓我一再回訪的並不多,和平禪寺 絕對是其中一個。它不像有些名剎那樣金光閃閃、遊客如織,反而像位沉默的智者,靜靜藏身在山嵐綠意之中,等待懂得它的人前來。這次,讓我帶你深入這座百年古剎,揭開它低調卻深厚的禪意麵紗。

歷史介紹

講到和平禪寺,時間得拉回日治時期的大正七年(1918年)。那時不叫和平禪寺,最初的建立者真有點難考證了(廟裡老師傅說法也不太一致,都說是早期渡海來的苦行僧選了這塊風水寶地)。真正讓它定型、成為我們今天看到的模樣,關鍵人物是戰後接手重建的心明老和尚。老和尚當年發的願有多大?聽說他幾乎是靠一己之力,四處化緣,一塊磚一片瓦慢慢攢起來的。那時物資多匱乏啊!但他就憑著一股毅力,花了幾十年光陰,硬是把廟給立起來了。說實話,第一次聽到這故事時,我心裡是不信的,哪有那麼神?直到親眼在寺史陳列室看到那些斑駁的舊照片,還有老和尚樸素到不能再樸素的遺物,才真的被震撼到。那種純粹的堅持,現在想想都覺得不可思議。

和平禪寺 的主體建築,風格很妙,不是純粹的中國宮殿式,細看反而揉雜了點日式禪院的靜謐感(大概是受早年影響?),整體又透著閩南建築的穩重。1990年代那次大整修,聽說爭議不少,有些老香客覺得新修的太"亮"了,失了古味。我個人倒覺得,屋頂那些色彩鮮豔的剪黏和交趾陶,雖然新穎,但工匠手藝確實沒話說,龍鳳花草活靈活現的,也算是一種時代的印記吧?畢竟,寺廟也是活的,也需要呼吸現代的空氣。不過,每次踏進主殿,那份沉穩莊嚴的氣場百年未變,檀香混合著老木頭的味道,瞬間就能讓人沉澱下來。

和平禪寺歷史關鍵點

時期 重要事件 關鍵人物/特色 現存印記
建立 (大正7年/1918年) 初創時期 渡海苦行僧 (名諱多不可考) 選址風水格局
戰後重建期 (約1950s起) 傾力重建,奠定基礎 心明老和尚 (一磚一瓦化緣籌建) 老照片、樸素遺物 (寺史室);主體建築框架
風格融合期 建築特色形成 融合 日式禪院靜謐 + 閩南建築穩重 整體寺院格局、空間氛圍
大整修 (1990年代) 爭議性修繕 引入新工藝,部分老香客認為"失古味" 色彩鮮豔的剪黏與交趾陶 (屋頂、裝飾)
核心不變 百年傳承 主殿沉穩莊嚴氣場、檀香與老木氣息 參拜體驗、心靈沉澱感

開放時間

想去和平禪寺參拜或靜心,時間一定要抓好!它可不是24小時開放的那種便利寺廟(笑)。全年無休 這點很友善,無論平日假日,風雨無阻都能去。主要開放時段很固定:

  • 上午場: 早上 5:30 天剛濛濛亮就開門了,一直到 中午12:00。這個時段超棒,尤其夏天,山裡清晨涼爽得不得了,空氣清新得像能洗肺,鳥叫聲特別清脆。我特別推薦趕早,常常能遇到僧眾做早課,誦經聲悠悠傳來,心境會很不一樣。如果你是攝影愛好者,晨光穿過樹梢灑在古剎上的光影,絕對值得你犧牲睡懶覺的時間。
  • 下午場: 中午休息過後,下午 2:00 重新開放,到傍晚 5:30 關門。下午光線充足,很適合仔細欣賞建築細節和那些精緻的雕刻。秋冬時分,午後暖陽照在身上很舒服。不過要留意,最後入寺時間通常是關門前半小時(下午5:00),管理員阿伯關門很準時的,可別太晚到吃閉門羹!

重要提醒:

  1. 特殊法會/節日: 遇到像觀音誕、除夕夜頭香、中元普渡這種大日子,開放時間常常會變動,有時會提早開門或延後關門,方便信眾參與。寺方通常會提前在佈告欄貼公告(就在入口旁那個木頭公告欄),我習慣去之前,直接打寺務處電話問清楚最保險(電話網上能查到,這裡就不寫全了)。
  2. 天氣因素: 颱風天或豪大雨特報時,基於安全,和平禪寺有時會暫停開放。出發前務必看一下氣象,山區天氣變化快,別白跑一趟。

交通方式

開車去和平禪寺算是最方便的選擇,尤其如果你還打算順遊九份、金瓜石一帶。直接導航設定 "新北市瑞芳區崙頂路1號" 就行。寺廟前方有個 免費的公有停車場,但說實話,位置不算多,假日或法會日經常一位難求,強烈建議早點出門!我曾經在觀音誕那天繞了快半小時才停到車,差點誤了時辰。

大眾運輸:
對揹包客或不開車的朋友來說,需要多點耐心轉乘:

  1. 火車+公車: 搭臺鐵到 "瑞芳車站" 後,出站在火車站前廣場轉搭基隆客運 "788""825" 路線公車。記得跟司機說你要在 "崙頂(和平禪寺)" 下車!公車班次不算非常密集,假日稍多些,下車後還需要步行一小段上坡路(約10-15分鐘)才會到寺廟入口。站牌附近有家小雜貨店,可以先買瓶水再爬坡。

交通方式比一比

方式 推薦指數 優勢 劣勢 適用物件 小提醒
自行開車 ⭐️⭐️⭐️⭐️⭐️ 最自由彈性;停車免費 停車位少 (假日/法會日難搶);山路蜿蜒 家庭、多人同行;想順遊周邊景點 務必早到;檢查剎車
788/825公車 ⭐️⭐️⭐️ 經濟實惠;直達站牌附近 班次間隔長;下車後需步行10-15分鐘上坡 揹包客;不熟悉山路駕駛者 查好班次;穿好走鞋子;雜貨店可補給
計程車 ⭐️⭐️⭐️⭐️ 點對點最省時省力 費用較高 (約$200-$300/單程,瑞芳起跳) 時間寶貴;長輩同行 瑞芳車站前排班車多;可留司機電話預約回程
包車/一日遊 ⭐️⭐️⭐️⭐️ 含周邊景點;免找路停車 費用最高;行程較固定 國際遊客;想深度體驗東北角 選擇信譽好旅行社;確認是否含和平禪寺行程


景點必去

踏進和平禪寺的山門,你就會感覺外面的喧囂被隔絕開了。這裡不是走馬觀花的拍照點,而是要慢下來、用心感受的地方。這些地方,是我每次造訪都一定會駐足或參拜的重點:

  • 大雄寶殿: 這絕對是寺院的心臟地帶。主祀釋迦牟尼佛,佛像莊嚴肅穆,兩旁是阿難、迦葉尊者。殿內空間高挑,光線從高窗灑落,配合著長年繚繞的香煙,形成一種難以言喻的神聖氛圍。在這裡雙手合十,閉上眼靜默幾分鐘,紛亂的思緒真的會沉澱許多。(點香處在殿外廣場,免費自取,心誠則靈)
  • 紫竹觀音殿: 繞到大殿後方或側邊就能發現這座小巧但香火超級鼎盛的殿堂。供奉的是慈眉善目的觀世音菩薩(坐在紫竹林中)。臺灣人對觀音的信仰特別虔誠,這裡總是聚集著許多默默祈禱的信眾。聽說求平安、健康特別靈驗,不妨誠心許個願。空氣中瀰漫濃鬱的檀香味,聞著很安心。
  • 精美石雕與壁畫: 和平禪寺的建築裝飾是真正的藝術寶庫,值得細看。那些牆堵上的石雕,故事性超強,刻的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三國演義、二十四孝這些民間故事,線條非常生動有力。還有屋脊上色彩斑斕的交趾陶人物和剪黏,龍飛鳳舞、花鳥蟲魚,工藝精湛得讓人咋舌。每次抬頭看都有新發現。
  • 禪堂與庭院: 如果你像我一樣,不只是來看熱鬧,也想找個地方安靜坐下來,感受禪意,那寺內幾處小巧的禪修庭院就別錯過了。特別是靠近後山那區,人比較少,有石椅石桌,四周是修剪整齊的花木和青苔。坐在那裡聽著風聲、蟲鳴,看著光影移動,發呆都是一種享受。
  • 放生池: 過了主殿往側邊走,會看到一個圓形的放生池。池水碧綠(有時會有點綠藻,但無損意境),裡面有很多悠遊自在的烏龜和錦鯉!看著牠們緩慢遊動或疊在一起曬太陽的樣子,莫名有種療癒感。池邊也有長椅可以休息。(可自備無調味吐司邊餵食,但別丟太多!)

和平禪寺心靈體驗排行榜

  1. 晨光中的早課聆聽 (大雄寶殿外) — 感受寺院甦醒的純粹時刻
  2. 紫竹觀音殿誠心祈願 — 香火繚繞中的寧靜力量
  3. 禪修庭院靜坐觀心 — 讓思緒沉澱,與自然對話
  4. 放生池畔看龜曬太陽 — 最簡單的生命療癒
  5. 細品建築雕花與彩繪 — 百年匠心的藝術課

附近景點

參拜完和平禪寺,如果時間還充裕,這附近好玩、好逛、充滿故事的點實在太多了!無論是懷舊山城、礦業遺跡,還是超夯的網美打卡點,開車或搭公車都算方便:

九份老街

  • 介紹: 這應該是北臺灣最知名的山城老街了吧!狹窄陡峭的石階步道兩旁,擠滿了懷舊的紅燈籠、茶樓、芋圓店和各種特色小店。電影《悲情城市》讓它聲名大噪,現在雖然觀光客爆炸多,有點商業化,但那股獨特的、依山傍海的老韻味還在。黃昏點燈時最美,像走進千與千尋的世界。阿柑姨芋圓和賴阿婆芋圓是必吃,但排隊人龍很長。
  • 地址: 新北市瑞芳區基山街、豎崎路一帶。
  • 交通:和平禪寺開車約 15-20分鐘。公車可搭 965(從金瓜石/水湳洞發車經九份往西門)或 1062(經九份往忠孝復興)在"九份老街"站下。
  • 營業時間: 店家一般 早上10:00 左右陸續開門,晚上8:00-9:00 關閉(視店家而定),越晚人越多

金瓜石黃金博物館

  • 介紹: 想了解這片山區的輝煌淘金歷史?這裡絕對是首選!園區免費入場(部分館舍需購票),完整保留了日治時期的礦場設施、礦工宿舍(四連棟)、太子賓館等。最吸引人的是可以親手觸控價值上億的220公斤大金磚!體驗掏金活動(付費)也很有趣。環境清幽,綠意盎然,跟喧鬧的九份是不同的靜謐感。
  • 地址: 新北市瑞芳區金光路8號。
  • 交通:和平禪寺開車約 10分鐘。公車搭 891(金瓜石-水湳洞迴圈線,假日行駛)或從九份轉乘,在"黃金博物館"站下。
  • 營業時間: 週一至週五 9:30 - 17:00週六、日及國定假日 9:30 - 18:00(每月第一個星期一休館)

陰陽海 & 水湳洞

  • 介紹:水湳洞停車場十三層遺址觀景臺望出去,就能看到這片因礦物溶解形成的奇特黃藍交錯海面,被稱為"陰陽海"。搭配著巨大廢棄的十三層選礦廠遺址(人稱臺版龐貝城/天空之城),景觀非常壯闊且帶點滄桑感,是攝影愛好者的天堂。"黃金瀑布"也在附近,算是順遊點。
  • 地址: 新北市瑞芳區濱海公路水湳洞段(臺2線78K-80K附近)。
  • 交通:和平禪寺開車沿北34鄉道臺2線濱海公路15分鐘。公車搭891(假日)或856黃金福隆線在"水湳洞"站下。
  • 營業時間: 戶外景點,全天開放。觀景臺光線下午順光較佳。

和平禪寺周邊順遊景點精選表

景點名稱 特色焦點 推薦指數 適合族群 建議停留時間 交通方式 (自和平禪寺出發)
九份老街 懷舊山城、紅燈籠、芋圓、茶樓 ⭐️⭐️⭐️⭐️⭐️ 所有遊客、吃貨、攝影愛好者 2-4小時 開車15-20分;公車965/1062
金瓜石黃金博物館 淘金歷史、大金磚、礦坑體驗 ⭐️⭐️⭐️⭐️⭐️ 親子、歷史迷、自然愛好者 2-3小時 開車10分;公車891
陰陽海 & 十三層遺址 奇特地質景觀、工業遺跡 ⭐️⭐️⭐️⭐️ 攝影愛好者、地質景觀感興趣者 30分鐘-1小時 開車15分;公車891/856
黃金瀑布 金黃色溪床岩石景觀 ⭐️⭐️⭐️ 順路打卡、攝影 15-30分鐘 同陰陽海 (距離非常近)
茶壺山步道 俯瞰陰陽海與東北角全景 ⭐️⭐️⭐️⭐️ 登山健行愛好者 2-3小時 開車10-15分至登山口


附近酒店

和平禪寺周邊住一晚,才能真正感受山城與海濱的晨昏之美。這邊住宿選擇不少,從高階溫泉飯店到充滿人情味的民宿都有,我住過幾家印象深刻的:

陽明山天籟渡假酒店(但它在金山...)

  • 介紹: 等等!這間雖然也在北海岸,但其實在"金山",距離和平禪寺開車要 40-50分鐘!把它列進來是因為它名氣實在太大,設施也頂級(尤其溫泉泳池超讚),常被誤會是這區的住宿代表。如果你行程重點在金山萬裡一帶(如野柳、朱銘美術館、金山老街),住這裡很享受。但專門為了參觀和平禪寺或九份金瓜石而訂這裡,路程就太遠了,不划算。
  • 地址: 新北市金山區名流路1-7號。
  • 交通: 距離和平禪寺較遠,需開車經臺2線濱海公路40-50分鐘。無直達公車,需多次轉乘,極不方便。
  • 營業時間: 旅館業,24小時營業。入住時間通常為下午3點後。

金瓜石緩慢民宿

  • 介紹: 這是我個人極力推薦、真正融入金瓜石靜謐氣質的特色民宿!由老宅改建,設計簡約質樸卻充滿溫度,沒有過多的裝飾,空間感很好。最大的賣點是那股讓人自然而然慢下來的氛圍,以及窗外絕美的山景或海景。管家服務貼心,晚餐(需預約)是無選單的山海料理,精緻美味。非常適合想遠離塵囂、深度放鬆的旅人。(價格偏高,需提早預訂)
  • 地址: 新北市瑞芳區石山裡山尖路93-1號。
  • 交通:和平禪寺開車約 10分鐘。公車搭891(假日)在"瓜山國小""銅山裡"站下,步行5-10分鐘可達(有斜坡)。
  • 營業時間: 民宿業,入住時間通常為下午3點-6點(需事先溝通)。

九份多桑的店民宿

  • 介紹: 如果你喜歡熱鬧方便,晚上想隨時逛九份老街,那選住在九份最實際。"多桑的店"在九份眾多民宿中口碑很不錯。位置就在老街入口附近,鬧中取靜(不過九份的"靜"是相對的,假日夜晚還是有人聲)。房間乾淨舒適,部分房型有小陽臺可賞景。老闆夫婦人很親切,會熱心介紹附近景點和美食。CP值高,適合預算有限想沉浸老街氛圍的遊客。
  • 地址: 新北市瑞芳區基山街166號。
  • 交通:和平禪寺開車約 15-20分鐘。公車搭9651062"九份老街"站下,步行3分鐘即達。(注意:老街階梯多,行李重者請考量)
  • 營業時間: 民宿業,入住時間通常為下午3點後。

附近美食

參拜完和平禪寺,又在附近景點走跳,肚子肯定餓了!這區域的美食,充滿古早味和山城海港特色:

  • 阿柑姨芋圓 / 賴阿婆芋圓 (九份): 這兩家是九份芋圓的泰山北斗,永遠在PK。阿柑姨位置高(要爬一段),視野好,邊吃可以邊賞山海景。賴阿婆在老街中間,方便。芋圓口感都Q彈有嚼勁,真材實料,搭配綠豆、大豆或地瓜圓,熱的冰的都好吃。我個人偏好阿柑姨的綜合冰(料多),但賴阿婆的芋頭更香濃些。哪家好?自己試試看!(永遠在排隊,要有耐心)
  • 礦工月桃飯 (金瓜石): 在金瓜石勸濟堂停車場附近就能找到(有時是流動攤車)。用傳統月桃葉包裹著滷肉、鹹蛋黃、香菇等配料的糯米飯,蒸得香噴噴。這可是模仿早年礦工帶下坑的便當!開啟葉子香氣撲鼻,糯米軟糯入味,鹹香夠味,一個就很有飽足感。充滿古早味與歷史感。
  • 阿妹茶樓 (九份): 豎崎路上那棟掛滿紅燈籠、最有名的茶樓就是它了!二樓以上靠窗的位置,視野絕佳,可以俯瞰層層疊疊的山城屋瓦和遠處海景。低消是一人一杯飲料(茶或咖啡),點心如麻糬、豆腐乾都不錯。價格稍高,主要是買View和那個懷舊氣氛。很適合走累了來歇腳、拍照。黃昏點燈時氣氛最佳。
  • 白帶魚米粉湯 / 海鮮料理 (水湳洞 / 鼻頭角): 靠近海邊,當然要嘗鮮!在水湳洞或再過去一點的鼻頭角漁港周邊,有不少海鮮餐廳和小吃店。新鮮的白帶魚煮米粉湯是特色,湯頭鮮甜,魚肉細嫩。炸白帶魚卷小卷現流魚也很推薦。選人多的店進去,通常不會踩雷。

注意事項

最後提醒幾件重要小事,讓你的和平禪寺之旅更順利愉快:

  • 衣著得體: 畢竟是莊嚴的寺院,穿著請避免過於暴露(如無袖背心、短褲短裙過短)。夏天很熱,我會帶件薄外套或圍巾,進殿參拜時披上,以示尊重。上次穿膝上短褲去,雖然廟方沒說話,但自己都覺得不太自在。鞋子以好走、方便脫穿的為主(例如涼鞋、懶人鞋),有些殿堂進門前需要脫鞋。
  • 輕聲細語: 在寺內請儘量降低音量,特別是在殿堂內或靠近禪堂的地方。手機記得關靜音或震動。這不是規定,而是對修行者和參拜者的基本禮貌。
  • 拍照禮儀: 寺院外觀、庭院風景通常可以拍照。但請絕對不要對著佛像、壇城或正在禮佛的信眾直接拍攝,這是非常不禮貌的行為。有些殿堂門口會掛"禁止攝影"的牌子,務必遵守。我習慣在拍照前,先用眼神詢問一下旁邊的師兄師姐或工作人員,避免誤會。
  • 防蚊防曬: 山區蚊蟲多,尤其在放生池邊或樹蔭下,防蚊液必備!即使是陰天,紫外線也很強,帽子、陽傘、防曬乳不可少。
  • 自備飲水/零錢: 寺內通常有飲水機,但自己帶瓶水更安心。若要添香油錢,準備些小額零錢比較方便(各殿堂前有香油箱)。
  • 雨天備案: 山區天氣多變,尤其是秋冬容易起霧飄雨。帶把摺疊傘輕便雨衣準沒錯。地面石階濕滑,走路要格外小心。

Q&A

Q:什麼時候去和平禪寺人最少、最清幽?

A: 強烈推薦 週一至週五的上午,特別是剛開門(5:30)的時間,或細雨濛濛的平日。週末下午通常是人潮高峰。

Q:和平禪寺可以住宿或禪修嗎?

A: 和平禪寺本身並未提供一般遊客住宿或短期禪修營。它是清修的宗教場所。附近有像"金瓜石緩慢"這類強調靜心氛圍的民宿可選擇。

Q:參觀和平禪寺需要門票嗎?

A: 不需要!和平禪寺是免費開放的寺院,歡迎大眾入內參拜、靜心。添香油錢是隨喜功德,非強制。停車場也免費。

每一次踏入那片被綠意環抱的山門,心就像被溫柔地熨平了褶皺。和平禪寺沒有驚天動地的故事,卻在百年時光裡,用一份靜默的堅持,成為旅人心中最安穩的座標。當你站在紫竹觀音殿前,香煙繚繞間,是否也聽見了內心深處那份久違的平靜?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