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鐵道博物館:門票預約、開放時間、交通攻略、景點精華、住宿美食全指南

發佈時間: 更新時間:

身為一個揹著揹包跑遍臺灣各角落的老旅人,火車對我來說不只是交通工具,更是承載著無數旅程回憶的夥伴。聽聞臺北鐵道博物館(正式名稱為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終於逐步開放了,那份期待,就像小時候等著搭平快車回外婆家一樣雀躍!說實在的,臺灣的鐵道文化這麼豐富,早該有個像樣的博物館了。趁著籌備處開放部分割槽域,我立刻衝了第一波,這篇就來分享我的所見所聞,還有周邊怎麼玩、怎麼吃、怎麼住最順暢!

臺北鐵道博物館(大家習慣這樣叫,比較順口)的所在地,可是大有來頭!這裡前身是擁有百年歷史的「臺北機廠」。想像一下,曾經是北臺灣最重要的火車頭醫院、製造基地,多少蒸汽老火車、柴油機車頭在這裡誕生、修復,再轟隆轟隆地賓士出去。2013年臺北機廠遷到富岡後,這裡就被指定為國定古蹟,開始了漫長的修復與轉型之路。走進來,那股濃濃的工業遺產氣息撲面而來,巨大的廠房、縱橫交錯的鐵軌、斑駁卻充滿故事的工具機具,彷彿還能聽到當年敲敲打打的聲音呢!

目前臺北鐵道博物館是以「籌備處」的形式階段性開放參觀,主要是「總辦公室」、「組立工廠」、「鍛冶工廠」這幾個區域,還有最最經典的「扇形車庫」!別小看這部分開放,精華都在這了啦!

門票資訊與預約方式

好訊息!目前階段參觀臺北鐵道博物館免費的喔!不過,重點來了,因為場地維護與導覽品質控管,必須事先線上預約!沒有預約可是絕對進不去的,別白跑一趟掃了興。預約系統在他們的官網上,通常開放未來一個月左右的場次。

  • 開放場次: 目前主要開放週三到週日(週一、二休館),一天分幾個固定時段,每個時段有人數限制。
  • 預約重點:
    • 手速要快! 熱門時段(尤其是週末)真的超級搶手,建議開放預約日當天就上去搶。
    • 填寫正確資料: 姓名、身分證字號、聯絡電話都要對,入場要核對證件的。
    • 準時報到: 預約成功後會收到確認信或簡訊,務必在指定時段前15分鐘抵達報到處(就在市民大道五段的入口),遲到太久可能就進不去了。

老實說,這個預約制度雖然麻煩點,但真的能確保參觀品質。我那次去,同一時段的人數控制得宜,不會人擠人,導覽員也能好好解說,體驗很棒。比起某些博物館放任一堆人擠進去拍照,我覺得這樣的管理是必要的。

開放時間與參觀建議

  • 開放日: 週三 ~ 週日
  • 休館日: 週一、週二、國定假日(依公告為主,出發前務必再上官網確認!)
  • 場次時間: 目前主要分為上午場(例如 09:30, 10:30)和下午場(例如 13:30, 14:30, 15:30),確切時間依官網公告為準。
  • 參觀時間: 每個預約場次約 90分鐘,包含專人導覽(導覽是精華,一定要聽!)。時間其實過超快,建議全程跟著導覽員,他們的故事講得真好。

我的建議:

  1. 選早一點的場次: 天氣比較舒適,特別是夏天,廠房內部雖有挑高,但還是會熱。
  2. 穿著好走的鞋: 裡面多是水泥地、碎石地,而且要站著聽導覽很久。
  3. 帶水!: 館內目前似乎沒有販賣機或飲水機(或是我沒注意到?),自己帶水最安心。
  4. 相機充飽電: 這裡是攝影天堂,怎麼拍都很有味道,尤其扇形車庫那個弧度!
  5. 帶著一顆好奇的心: 聽導覽員說那些老師傅的故事、機具的運作原理,真的很有趣!別只是走馬看花。

交通攻略:怎麼去最方便?

臺北鐵道博物館的位置在臺北市信義區市民大道五段50號。雖然地址是信義區,但其實就在松山文創園區斜對面,離忠孝東路、捷運國父紀念館站也不遠。

大眾運輸絕對是首選!

  • 捷運:
    • 板南線(藍線)「國父紀念館站」5號出口: 這是步行距離最近的站點!出來後沿著光復南路往市民大道方向直走,看到市民大道後右轉,繼續走約5-7分鐘,看到大大的廠房和鐵軌就到入口了。全程約10-15分鐘。
    • 板南線(藍線)「市政府站」2號出口: 轉乘公車較方便(見下方公車),步行稍遠。
    • 松山新店線(綠線)「臺北小巨蛋站」: 步行距離比國父紀念館站遠一些,約15-20分鐘。
  • 公車:
    • 市民大道上有「臺北機廠(臺北鐵道博物館)」站牌:可搭 204, 254, 672, 承德幹線 等。
    • 忠孝東路四段上「聯合報站」或「捷運國父紀念館站」下車:再步行過來,搭 212, 232正/副/快, 240直, 263, 270, 299, 600, 919, 1800, 1815, 5500 等超多路線都可到。
  • 開車/騎車:
    • 停車場: 這是最頭痛的問題!博物館本身沒有對外開放停車場! 附近的公有停車格一位難求,公有停車場(如松山文創園區地下停車場、臺北大巨蛋停車場)通常假日也非常滿,且步行約需10分鐘。附近的市民大道高架橋下停車場也是選項,但同樣搶手。強烈不建議開車! 如果非得開,要有心理準備找車位找到懷疑人生,而且停車費貴桑桑。
    • 騎機車: 相對好一點,市民大道、周邊巷弄有機車格,但同樣看運氣。

真心話,搭捷運到國父紀念館站走過來,絕對是最輕鬆無負擔的選擇! 省去找車位的時間和怒火(臺北停車真的會讓人暴躁),結束後還能悠閒地散步去附近吃飯逛文創園區。

景點必看:老司機帶路,精華亮點一次掌握!

預約成功、準時報到後,就會由親切的導覽員帶隊入場。整個參觀動線規劃得很流暢,重點區域一個不漏:

  1. 總辦公室: 這裡是起點,通常會先看個簡介影片(如果當天有放映的話),瞭解臺北機廠的輝煌歷史與轉型為臺北鐵道博物館的願景。建築本身也是古蹟,紅磚外觀很有味道。內部展示了重要的文物史料、模型和老照片,讓你快速進入狀況。
  2. 組立工廠: 一走進去,哇! 挑高無敵的巨型空間,陽光從高側窗灑進來,映照著地面上靜靜停放的退役火車頭和車廂,那個氣勢,真的只能用「震撼」來形容!這裡是以前組裝、修理火車車體的地方。你會看到經典的:
    • 蒸汽機車頭: 像是 DT668 這類的巨無霸,雖然現在靜靜地停在這裡,但光看那龐大的身軀和複雜的構造,就能想像它當年拖著長長列車翻山越嶺的英姿。導覽員會講解蒸汽機的原理和一些有趣的小故事(例如司爐工有多辛苦)。
    • 柴油機車頭: R20型R100型 等,臺灣鐵路電氣化前的主力!
    • 各式客車、貨車車廂: 從早期的木造車廂、藍皮普快車廂到後期的冷氣對號車廂,見證了臺灣鐵路車輛的演進。有些車廂可以靠近看,甚至能看到車底下的轉向架結構。
    • 天車與機具: 抬頭看,巨大的天車(橋式起重機)軌道橫跨整個工廠屋頂,想像它吊起沉重的火車頭或車廂移動的畫面。地面上也保留著許多大型工具機具,維修溝槽等,工業感爆棚。這裡是拍照的熱點,怎麼拍都很有磅礡的歷史感與空間感。
  3. 鍛冶工廠: 這個名字就很有力量!這裡是以前打造、鍛造火車零件的地方,像是巨大的彈簧、連結器、齒輪等等。廠房內展示了許多大型鍛造裝置,如蒸汽鎚(想像一下巨大的鐵鎚砰砰砰敲打燒紅鐵塊的畫面!雖然現在靜止了)、加熱爐等。導覽員會解釋這些機具的運作方式,以及鍛造技術的奧妙。這裡的氛圍更「硬派」,空氣中彷彿還殘留著鋼鐵與汗水的味道。牆上還有一些當年老師傅工作的珍貴照片,讓人肅然起敬。
  4. 絕對焦點:扇形車庫 (Roundhouse): 這絕對是臺北鐵道博物館的靈魂所在,也是全場最令人驚豔的地方!一走進這個半圓形的大車庫,看到一格一格放射狀排列的軌道和維修坑,搭配著停放在裡面的幾臺經典機車頭(例如 S405 蒸汽機車、電力機車等),那畫面美得像電影場景!扇形車庫的設計非常聰明,中間有個可以360度旋轉的「轉車臺」,它能將火車頭精準地轉向,送進任何一個維修股道里。導覽員通常會詳細解說轉車臺的工作原理,有時甚至會示範(或播放影片)轉動的過程,非常酷!站在轉車臺中心,環顧四周的車庫,真的能深刻體會到當年鐵路維修體系的精密與規模。這裡是每個鐵道迷(和非鐵道迷)都會瘋狂拍照的地方!光線從車庫頂部灑落,構圖怎麼取都好看。提醒一下,為了安全,參觀時要走在規劃好的步道上,別為了拍照踩進軌道區哦。

互動體驗 (視籌備處當期規劃): 目前籌備階段,大型互動設施可能還不多,但偶爾會有特展或教育活動,例如模擬轉車臺操作的小模型、認識鐵道號誌的小遊戲等。官方也積極開發更多適合不同年齡層的體驗專案。我覺得期待未來正式開放時,能有更豐富的駕駛模擬或修復體驗!

臺北鐵道博物館必看經典車款一覽

車型/編號 型別 特色亮點 展出位置 我的私心評價
DT668 蒸汽機車 龐大的車身,臺灣鐵路最大型的蒸汽機車之一,修復狀態佳,氣勢非凡! 組立工廠 ★★★★★ 必看!火車頭界的巨獸
R20型 柴油機車 臺鐵早期主力柴油車頭,方正粗獷的造型,見證柴油化時代 組立工廠 / 扇形車庫 ★★★★☆ 經典耐看
S405 蒸汽機車 儲存狀態良好的蒸汽機車,常停放於扇形車庫,與轉車臺構成完美畫面 扇形車庫 ★★★★★ 扇形車庫最佳主角
R100型 柴油機車 另一款經典柴油車頭,流線型鼻端設計是其特色 組立工廠 ★★★★☆ 柴油車的代表作之一
藍皮普快車廂 普通快客車 復古的藍色外觀,可開啟的車窗,承載無數人的懷舊回憶 組立工廠 ★★★★☆ 想當年的慢活旅行
早期木造客車 客車 極為罕見的歷史遺存,木質結構與老式燈具,展現鐵路旅行的最初風貌 組立工廠 ★★★★☆ 活歷史,看一眼少一眼
電力機車頭 電力機車 (如E1000型推拉式自強號機車頭) 現代化電氣鐵路的代表 扇形車庫 / 組立工廠 ★★★☆☆ 認識現代鐵路力量
轉車臺 設施 扇形車庫的核心!見證其運轉是難得的體驗 (通常導覽會詳細解說或影片演示) 扇形車庫中心 ★★★★★ 整個車庫的靈魂所在!

參觀小撇步:

  • 緊跟導覽員:導覽內容是精華,很多機具的故事、小典故都在解說裡。
  • 細看解說牌:籌備處的解說牌寫得很用心,補充很多技術細節和歷史背景。
  • 多角度拍照:組立工廠的宏偉空間、扇形車庫的幾何美感、鍛冶工廠的硬派細節,每個角度都值得記錄。
  • 保持耐心與尊重:籌備處仍在修復,部分割槽域可能圍起來施工,這是為了未來更好。也請愛護展品,勿觸控攀爬。

附近順遊景點:鐵道之旅未完待續

參觀完精彩的臺北鐵道博物館,時間還早?精力還夠?周邊可是有超多好去處可以串聯起來玩一整天!分享幾個我親自走過,覺得很搭調的點:

  1. 松山文創園區
    • 介紹: 這裡根本是文青大本營!前身是「臺灣省菸酒公賣局松山菸廠」,和臺北鐵道博物館一樣是工業遺產轉型的經典案例。紅磚廠房、巴洛克花園、生態景觀池,處處是風景。裡面進駐了無數設計工作室、文創商店、特色餐廳咖啡廳,還有經常舉辦的展覽(松菸展覽通常質量不錯)。逛完硬派的鐵道博物館,來這裡感受一下軟性的創意能量,平衡一下剛剛好。
    • 地址: 臺北市信義區光復南路133號 (就在臺北鐵道博物館斜對面,隔著市民大道)
    • 交通: 從博物館出口出來,過個市民大道就到了,步行3分鐘!捷運一樣是國父紀念館站5號出口最近。
    • 營業時間: 園區戶外空間 24小時;室內展館及店家 約 09:00 - 18:00 (各店家與展覽獨立營業時間不同,建議查詢官網或目標店家)。
  2. 國父紀念館
    • 介紹: 臺北市的地標性建築之一,紀念 國父孫中山先生。除了莊嚴的紀念大廳(整點有衛兵交接儀式),館內有史蹟展覽。最棒的是它廣闊的公園綠地,是市民運動、放鬆、看展覽(館內有畫廊等)、欣賞建築對稱美的好地方。在博物館看了一上午的機器,來這裡看看綠樹、呼吸新鮮空氣,很舒緩。
    • 地址: 臺北市信義區仁愛路四段505號
    • 交通: 捷運「國父紀念館站」4號出口直達。從臺北鐵道博物館步行過來約 10-12 分鐘(沿光復南路走),或搭捷運一站(但走路其實更快)。
    • 營業時間: 紀念館主體 09:00 - 18:00 (部分展廳可能時間不同);戶外園區 05:00 - 24:00。衛兵交接整點開始(最後一場通常17:00)。
  3. 臺北探索館(臺北市政府大樓內)
    • 介紹: 想快速瞭解臺北的過去、現在與未來?這裡是個小而精的選擇。它位於臺北市政府大樓的一樓到四樓,透過互動科技、模型、影片展示臺北的城市發展、人文風貌、重大建設(如捷演進)。頂樓還有景觀臺可以眺望信義區街景。如果對臺北的城市規劃有興趣,是個不錯的補充站。
    • 地址: 臺北市信義區市府路1號 (臺北市政府大樓內)
    • 交通: 捷運「市政府站」2號或3號出口直通市政府大樓。從臺北鐵道博物館步行過來約 15-20分鐘,或搭公車幾站(如藍7、藍26等往市府方向)。
    • 營業時間: 週二至週日 09:00 - 17:00 (週一及國定假日休館)。免費參觀。
  4. 信義商圈(臺北101/百貨群)
    • 介紹: 這個就不用多介紹了吧?臺北最繁華的時尚購物、美食娛樂核心區!從世界級的臺北101觀景臺(天氣好時視野超棒)、新光三越、微風信義、統一時代百貨等,到巷弄裡的特色餐廳、咖啡廳、酒吧,應有盡有。從鐵道文化穿越到現代都會叢林,體驗臺北的多元面貌。逛完博物館想血拼、吃大餐,來這裡就對了。
    • 地址: 臺北市信義區信義路五段、松壽路、松智路一帶
    • 交通: 捷運「市政府站」或「臺北101/世貿站」是核心。從臺北鐵道博物館步行稍遠(約20-25分鐘),建議搭公車(如 284, 588, 藍5, 藍7 等往101/世貿方向)或捷運(國父紀念館搭一站到市政府站)。
    • 營業時間: 各百貨公司及餐廳 約 11:00 - 21:30(週五週六可能延長);臺北101觀景臺 11:00 - 21:00 (最後售票及入場20:15)。

附近住宿推薦:逛累了好休息

如果想把臺北鐵道博物館和周邊景點(如松菸、101)好好玩透,或者你是從中南部上來,找個方便的住宿點很重要。這一帶(信義區/國父紀念館周邊)住宿選擇多從高檔五星到平價商旅都有:

  1. 寒舍艾麗酒店 (Humble House Taipei)
    • 介紹: 信義區的精品五星酒店,質感非常棒!位置無敵,就在松山文創園區隔壁,過個馬路就到臺北鐵道博物館,步行到信義百貨區也只要5-10分鐘。房間設計現代雅緻,視野開闊(尤其高樓層),頂樓有泳池。適合預算充足、重視住宿品質和地點便利性的旅客。服務很細緻,住過一次印象很好。
    • 地址: 臺北市信義區松高路18號
    • 交通: 跟松菸一樣,就在博物館對面。捷運市政府站3號出口步行約3分鐘。
    • 參考價格: 高價位(每晚臺幣8,000元起跳,看房型和季節)。建議多比價訂房平臺。
  2. 誠品行旅 (eslite hotel)
    • 介紹: 文青頂配!由誠品書店經營的文創風格酒店,就在松山文創園區裡面!建築本身就是古蹟菸廠的一部分,設計融合工業遺產與當代美學,處處充滿書香和藝術氣息。公共空間像圖書館,房間也很有質感。最大優勢是下樓就在松菸園區內,去臺北鐵道博物館也超近(同寒舍艾麗)。喜歡獨特文化氛圍的人會愛死這裡。
    • 地址: 臺北市信義區菸廠路98號 (松山文創園區內)
    • 交通: 同松山文創園區,步行至博物館約3分鐘。捷運國父紀念館站5號出口。
    • 參考價格: 高價位(與寒舍艾麗相當或略高)。獨特體驗有其價值。
  3. Home Hotel 信義館
    • 介紹: 強調臺灣設計師品牌的在地風格商務旅館。位置不錯,在捷運市政府站旁,走到松菸和臺北鐵道博物館約10分鐘,到信義商圈核心只要5分鐘。房間設計簡約舒適,融入臺灣元素,價格比前面兩家親民不少,是CP值不錯的選擇。服務人員態度親切。
    • 地址: 臺北市信義區松仁路90號
    • 交通: 捷運市政府站3號出口步行1分鐘。到博物館步行約10分鐘。
    • 參考價格: 中高價位(每晚臺幣4,000 - 7,000元左右,視房型與日期)。
  4. 二十輪旅店 大安館 (Swiio Hotel Daan)
    • 介紹: 充滿設計感的精品旅店,比較靠近捷運忠孝敦化站,但有提供腳踏車!騎到國父紀念館或松菸不算遠(約5-8分鐘車程)。風格是純白極簡帶點科技感,房間不大但精巧,備品用心。公共空間很適合拍照。價格較Home Hotel再親切一點點,適合喜歡設計感、預算有限的年輕旅客。
    • 地址: 臺北市大安區大安路一段185號
    • 交通: 捷運忠孝敦化站步行約7分鐘。到博物館可步行(約15-20分鐘)或騎Ubike/旅店腳踏車(最快)。
    • 參考價格: 中價位(每晚臺幣3,000 - 5,000元左右)。
  5. 信義區平價商旅/揹包客棧:
    • 介紹: 如果預算真的很有限,信義區周邊巷弄(尤其是永吉路30巷、基隆路一帶)還是有不少平價的商務旅館或設計旅店(房間較小),以及國際連鎖的揹包客棧(例如信星青年旅館 - Star Hostel Taipei East 評價不錯)。地點可能離捷運站稍遠幾分鐘,需要靠公車或步行多一點,但省下的錢可以多吃點美食!
    • 交通: 通常鄰近捷運市政府站或後山埤站,搭公車或步行到博物館約需10-20分鐘不等。訂房時務必看清楚地址和交通方式。
    • 參考價格: 平價(揹包客棧床位一晚約700-1,200元;小型商旅雙人房一晚約2,000-3,500元)。

附近美食推薦:走逛一天餓壞了?在地人帶你吃!

走完需要體力的博物館行程,周邊美食絕對是撫慰身心的重點!這一帶(國父紀念館、市政府、永吉路30巷)堪稱臺北的美食一級戰區,從小吃攤到高階餐廳應有盡有。分享幾間我個人吃過,覺得有特色、味道不錯,而且距離臺北鐵道博物館方便的選擇:

  1. 松菸周邊 & 吳興街:
    • 好樣文房 (VVG Chapter): 在松菸裡面(誠品生活松菸店2樓),環境超級美!老屋改造的書店咖啡廳,陽光灑進來非常舒服。餐點走精緻路線(早午餐、義大利麵、甜點),價格稍高但氣氛無價,適合逛完博物館和松菸後來個優雅的午茶。
    • 松菸小賣所: 也在松菸內(靠巴洛克花園),賣的是臺灣各地小農食材、文創食品和一些簡單輕食(茶葉蛋、包子、飲料),逛累了買個點心墊肚子很方便。
    • 饒河街夜市: 稍微有點距離(從博物館步行約15分鐘,或搭公車幾站),但晚上想吃夜市這裡是經典選擇!藥燉排骨、胡椒餅、蚵仔麵線、臭豆腐、芒果冰... 選擇爆炸多。
    • 穆記小吃牛肉麵館 (吳興街總店): 吳興街是傳統美食街,這家穆記是超人氣牛肉麵店,清燉紅燒都出名,分量實在,口味偏重,麵條Q,排隊是常態。離博物館步行約10-15分鐘。
  2. 永吉路30巷 (市政府站後巷美食天堂):
    • 介紹: 這條巷子根本是上班族和附近居民的救贖!短短一條巷子擠滿各式平價美食:便當、麵店、水餃、鍋貼、咖哩飯、日式拉麵、韓式料理、小吃攤... 選擇多到眼花繚亂,價格親民,用餐時間人潮洶湧。
    • 推薦嘗試: 像是「福州世祖胡椒餅」(現烤肉餡多汁)、「梁記滷味」(選擇多、入味)、「四川麵店」(麻辣香)、「吃飯食堂」(臺菜小館)等,隨便走進去一間都不太會踩雷。從博物館走過來約10分鐘,或搭公車到市政府站下車就是巷口。
    • 營業時間: 各店家不同,大致 11:00 - 14:00;17:00 - 21:00 左右,有些麵店小吃開更晚。
  3. 信義百貨美食街 & 餐廳:
    • 介紹: 新光三越(A4, A8, A9, A11)、微風信義、微風松高、統一時代百貨... 這些百貨公司的地下樓層都有超大美食街,集合了臺灣各地小吃、日式韓式定食、速食、甜點飲料,選擇超多,環境舒適有空調,價格中等。樓上則有許多主題餐廳,從臺菜、川菜、粵菜、火鍋、牛排館、異國料理(義式、泰式、美式)到高檔Fine Dining都有,預算從幾百到幾千都能滿足。逛完101或百貨來吃飯很方便。
    • 交通: 集中在捷運市政府站至臺北101站之間的地下連通道或地面層。
    • 營業時間: 配合百貨公司,約 11:00 - 21:30(週五週六可能延長至22:00)。

博物館周邊美食快速掃描

型別 推薦選項 特色/招牌菜 大約步行時間 適合情境
文青咖啡/輕食 好樣文房 (松菸內) 環境絕美,精緻餐點下午茶 5分鐘內 悠閒午茶、拍照打卡
經典牛肉麵 穆記小吃牛肉麵館 (吳興街) 清燉紅燒皆強,分量足 10-15分鐘 補充體力、愛吃牛肉麵
夜市小吃 饒河街夜市 藥燉排骨、胡椒餅、各種夜市經典 15-20分鐘 晚餐體驗道地夜市風情
平價小吃街 永吉路30巷 (整體) 選擇爆炸多!便當、麵食、鍋貼、滷味 10分鐘 快速解決、經濟實惠、多樣
百貨美食街 新光三越/微風信義/統一時代 B1~B2 各國美食、臺灣小吃集合體 15分鐘 (到市府站) 有空調、選擇多、方便
特色臺菜 吃飯食堂 (永吉路30巷內) / 百貨內臺菜餐廳 家常菜、手路菜 10分鐘 / 15分鐘 多人聚餐、想吃傳統風味
高檔餐廳 各百貨高樓層或獨立餐廳 (如寒舍艾美探索廚房) 各國精緻料理、自助餐 15-20分鐘 慶祝、犒賞自己、預算足


Q&A 快速解惑

  • Q:參觀臺北鐵道博物館需要很早預約嗎?
    • A:強烈建議! 尤其是週末或連續假日的場次,開放預約後很快就額滿。平日相對好一點,但還是建議儘早規劃並上網預約,避免向隅。熱門程度真的超出預期!
  • Q:帶小朋友(學齡前或國小)去適合嗎?
    • A:我覺得OK,但要看小朋友的興趣。巨大的火車頭和扇形車庫視覺上很吸引孩子,但導覽內容的技術性和歷史性較強,年紀太小的可能會覺得聽不太懂或站太久不耐煩。建議家長可以自己先做功課,用簡單的故事方式講解給孩子聽,或重點帶他們看大車頭和轉車臺。籌備處未來應該規劃更多親子互動設施。爸媽自己很愛鐵道的話還是值得帶來感受氣氛!
  • Q:如果下雨天,參觀會受影響嗎?
    • A:影響不大! 主要的參觀區域(總辦公室、組立工廠、鍛冶工廠、扇形車庫)都是在巨大的室內廠房裡,只要撐傘走一小段從入口到廠房的戶外路徑即可。廠房內都是乾燥的,不會淋到雨。下雨天反而是個逛博物館的好選擇!記得鞋子要防滑就好。

花了半天時間沉浸在鐵道的歷史與工業魅力中,走出臺北鐵道博物館,心裡滿滿的感動。這裡不只儲存了冰冷的鋼鐵巨獸,更承載了無數鐵道人、老師傅的熱情與汗水,還有臺灣百年來交通發展的軌跡。雖然還在籌備階段,很多地方還圍著施工圍籬讓人好奇又心癢,但能看到這些珍貴的遺產被好好儲存、修復,並規劃成未來的博物館,真的很欣慰。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