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去台中找老朋友阿明,被他一句「帶你去爬點輕鬆的」給騙上了大坑9號步道。結果?這條被台中朋友戲稱「市民健身房」的步道,可一點都不「輕鬆」啊!老實說,第一次走完膝蓋還真有點抗議。但你說怪不怪?後來我居然成了常客,從台灣頭到台灣尾爬過那麼多山,這條步道硬是讓我念念不忘。它到底有什麼獨特的魔力?今天就以我這個踩遍無數山徑的旅人視角,帶你徹底搞懂這條超人氣的登山路線——大坑9號步道。
目錄
交通與停車:搶車位是門學問
說到大坑9號步道,開車族第一個要面對的現實就是停車大挑戰。別以為早早出門就沒事,記得有次我特地選了週二非假日,早上七點衝到登山口,結果呢?連巷子裡的紅線都快被停滿了!這裡簡直是台中停車難度的「魔王關卡」。
📍 主要登山口位置台中市北屯區東山路二段(大坑9號步道登山口就正對著知名的「竹之鄉風味餐廳」)。用GOOGLE MAP導航設定「大坑9號步步道登山口」通常很準。
🚗 開車族求生指南- 官方停車場:坦白說,跟沒有一樣!平日7點後、假日6點半後幾乎別想有位子。它就是那麼熱門。
- 路邊白線:東山路二段沿線是主力戰場,但也最搶手。我通常會提前準備好零錢(有些私人收費場只收現金),看到有阿伯阿嬤指揮就趕快停進去,行情價一次大約是50-100元。強烈建議別拖到早上8點後,你會想哭。
- 巷弄停車:鄰近的橫坑巷、清水巷裡有些私人空地開放付費停車,多繞兩圈總比停到天邊好。重點是記好位置,下山後茫茫車海找車很痛苦。
- 替代登山口:如果連外圍都滿了,可以考慮把車停在大坑圓環周邊(較多停車格),改從圓環旁的中正露營區進入,接6號步道上行,也能通到9號步道。多走一點路換車位,划算!
別小看公車,有時比找車位快多了!我後來幾次都搭公車,省心不少。
- 路線選擇:
- 台中客運 1、15、20、21、270、271、276、277路:最方便!在「大坑圓環站」或「清水里活動中心站」下車,步行約10-15分鐘就能抵達9號步道登山口。
- 豐原客運 51、68、203、206、208、226、227路:同樣在「大坑圓環站」下車。
- 神器推薦:台中市民必備的「臺中公車APP」查即時動態,不然山區班次間隔較長,等車會懷疑人生。
📌 真實心得建議
強烈建議第一次來就走主登山口(東山路二段那個),感受最完整的熱鬧氛圍(攤販、人潮)。除非你真心想避開人潮,那才考慮從中正露營區上來。搭乘大眾運輸絕對是省時省力的聰明選擇,尤其假日。
9號步道介紹:在地人的活力廚房與社交場
第一次來爬9號步道時,阿明就神秘兮兮地說:「這條不是單純爬山,是來『趕集』的啦!」起初我還摸不著頭腦,直到踏上步道才恍然大悟。與其說是登山步道,不如說它是一條充滿生命力的山徑市集,這點真的顛覆我對登山步道的刻板印象。
🎯 步道核心亮點
- 超便利性:距離市區超近,從台中北屯開車或搭公車過來半小時內搞定,說走就走。
- 親民難度:雖然有些坡度,但整體來說路線清晰、設施完善(沿線涼亭、廁所都有),算是大坑步道群裡公認的「友善組」。不過我得說,最後那段上坡還是有點份量的,初次挑戰別輕敵。
- 獨特山徑市集:這絕對是9號步道的靈魂!從登山口開始,沿路攤販多到讓人眼花撩亂。新鮮蔬果、山產野菜(像過貓、龍鬚菜)、古早味小吃(草仔粿、芋頭糕),還有琳瑯滿目的登山用品、現切水果、甚至按摩服務⋯⋯根本是一條會移動的補給線。我特別愛買當季水果下山,便宜又甜。
- 絕佳觀景點:別只顧著逛市集!步道中後段的幾個展望點(特別是觀日亭附近),天氣好時台中市區景緻盡收眼底,甚至能看到遠處的台灣海峽。記得帶手機拍張全景照!
- 熱絡社交感:走在9號步道上,你會發現打招呼聲此起彼落。這裡是許多在地人每日晨運、聊天聯絡感情的場所,充滿濃濃的人情味。有次一位阿嬤看我滿頭大汗,還硬塞我一顆她自種的芭樂,超暖!
為何它如此獨特?
在我看來,9號步道完美融合了「運動」、「採買」、「社交」三大功能。你很難在台灣其他地方找到一條登山步道,能如此密集地支撐起這樣蓬勃的庶民經濟與社區互動網絡。它能成為台中近郊人氣最高的步道,絕非浪得虛名。不過老實說,有時攤販人潮多到會影響行進速度,追求快速登山鍛鍊的人可能得挑大清早或非假日來。
步道資訊:魔鬼藏在細節裡
想在9號步道走跳得輕鬆愉快,搞懂基本規則與眉角是必須的。很多人光看網路照片覺得「看起來很簡單嘛」,結果實際走一趟才發現跟自己想的不一樣。這裡幫你整理最關鍵的實用資訊,都是我親身踩過的經驗談。
📍 營業時間
這條步道全天候24小時開放,沒有大門鎖起來這回事。但強烈建議「有效」登山時間是清晨5點到下午5點左右。為什麼?因為攤販們大概下午4點就開始陸續收攤了,太晚上去你會錯過最精華的市集體驗,下山時也可能烏漆嘛黑(雖然部分路段有路燈,但山區照明永遠不夠)。想看日出?那就抓清晨4點半左右從登山口出發,時間比較充裕。我有次摸黑上山等日出,那份寧靜感跟白天截然不同。
⏱ 步行時間
這問題最常被問,也最難標準答案!差別就在於你有多常停下來買東西吃東西⋯⋯
- 純健腳不停留:登山口 → 最高點觀日亭 → 下山,抓1小時~1小時20分鐘(看腳程)。
- 邊走邊買邊休息(90%的人模式):單程輕鬆走大約1.5小時~2小時。我通常會在上山途中休息1-2次(吃碗豆花、喝杯青草茶),下山慢慢逛攤位,總時間3小時跑不掉。
- 攝影/賞景慢活族:時間無上限!尤其日出、夕陽時分,光在觀景平台就能待上大半小時。預留半天比較悠閒。
📏 步道長度
官方資料顯示單程全長約1.6公里。聽起來很短對吧?但別被數字騙了!重點在於它的爬升高度。從登山口到最高點觀日亭,海拔上升約300公尺(約100層樓高)。那種坡度感,尤其最後0.5公里,可是會讓平常沒運動的人氣喘吁吁的。我帶過幾個平常只逛百貨公司的朋友,他們走到一半就哀鴻遍野了。
🧗 步道難度
我個人會把它歸類在「初級進階」。為什麼這樣說?
- 路面狀況:整條步道幾乎全是花崗岩石板鋪設或木棧階梯(部分早期鋪設的石階間距較高,跨步要留意)。算是維護得相當好,雨後不算太濕滑(但還是要小心)。
- 坡度挑戰:前三分之二坡度較緩,堪稱「友善」。但最後三分之一(約0.5公里)坡度明顯變陡,心跳會加速、呼吸會變重,是考驗體力和意志力的重點路段。膝蓋不好的朋友,下山建議帶登山杖輔助。
- 體能門檻:只要平常稍有活動習慣(例如一週散步3次),都能完成。但完全沒運動習慣或體重過重者,建議放慢速度、多休息。重點是別逞強,累了就坐旁邊石椅喘口氣,沒人會笑你。
我心中的難度評分表(滿分5星):
項目 | 難度星等 | 說明 |
---|---|---|
前段坡度 | ★☆☆☆☆ | 輕鬆暖身,老少咸宜 |
後段陡坡 | ★★★☆☆ | 考驗心肺,需稍作休息 |
路面狀況 | ★☆☆☆☆ | 完善安全,雨後微滑 |
整體挑戰 | ★★☆☆☆ | 適合稍有基礎者 |
🌲 步道類型
9號步道是典型的「O型環狀路線」。大多數人會選擇:
- 從東山路二段主登山口起登(攤販區起點)。
- 一路向上爬升至最高點「觀日亭」。
- 從觀日亭沿指標接9-1號步道或6號步道下山,形成一個環狀圈(下山段攤販較少,路線更清幽)。
- 最後回到主登山口附近。
📌 重要提醒:雖然官方稱環狀,但上下山主路徑不同(上山走9號主線,下山走9-1或6號)。記得在觀日亭看清楚指標,別傻傻地原路折返,會錯過不同的風景和下坡體驗。我第一次就走錯,下山時才發現錯過了隱藏的竹林小徑。
📝 是否需要申請
完全不需要!大坑9號步道屬於開放式登山步道,免申請、免門票、免入山證,隨時想來就走。這也是它吸引大批人潮的關鍵原因之一。不過還是提醒,颱風天或豪大雨後,出發前最好上台中市風景區管理所官網或當地社團查詢一下步道是否封閉,安全第一。
路線資訊:不只一條路能下山
9號步道最棒的一點就是「玩法很多變」,你可以依據體力、時間和想看的風景來組合路線。很多人第一次來只知道傻傻地跟著人潮往上衝,其實還有更聰明的走法!
經典必走環狀路線(推薦新手首選):
📍 起點:東山路二段主登山口(攤販熱區起點)
⬆️ 上山路線:沿著9號步道主線前進 → 沿途經過多個涼亭、攤販集中區 → 抵達最高點「觀日亭」(360度展望點,必停留拍照!)
⬇️ 下山路線選擇(觀日亭為分界點):
- 左轉接9-1號步道:這條坡度較緩,距離稍長一點點(約1.8公里),特色是林相更原始、更清幽,會經過一小段竹林,人潮較少。適合想安靜下山、膝蓋比較怕陡下坡的人。
- 右轉接6號步道:坡度稍陡(部分路段階梯較高),路程相對較短(約1.5公里),視野展望點稍多。但階梯對膝蓋衝擊較大,建議搭配登山杖使用。
⏱ 全程時間預估:包含休息、拍照、逛攤買東西,抓2.5~3.5小時最為充裕。我通常會這樣分配:上山慢走+逛1.5小時 → 觀日亭休息拍照15分鐘 → 下山1小時。
🧭 路線標示與設施:
- 指標系統:整體來說算清楚!沿線有里程牌(每0.5K一個)、方向指示牌(往觀日亭、往6號/9-1號步道)。在主要岔路口(如觀日亭)也有大地圖看板。不太容易迷路。
- 休息點:涼亭密度高!大約每300-500公尺就有一個,有些還有桌椅。最熱門的當然是山頂的「觀日亭」和半山腰的「長壽亭」。
- 廁所:登山口(攤販區起點)有公廁,山上在「觀音亭」附近也有一處簡易公廁(衛生條件普通,建議上山前先在平地解決)。記得隨身帶小包面紙以防萬一。
- 補給點:這就是9號步道強項了!從登山口開始,沿路攤販提供各種飲水、運動飲料、水果、小吃。完全不用背太多水上山,輕鬆許多。我的習慣是帶空水壺,上山途中買杯檸檬愛玉裝滿它!
📌 真實路線心得
我個人最喜歡的組合是「9號上,9-1號下」。9號上的熱鬧市集滿足採買慾和補充能量,9-1號下的清幽竹林則讓下山心情沉澱。至於體力過剩者,可以在登頂觀日亭後,繼續挑戰接往「10號步道」(路程更長、難度更高),但那又是另一個故事了。第一次來,真心建議走經典環狀就好,感受最完整的9號步道特色。

附近景點:爬山後才是美食戰場
老實說,爬完9號步道消耗的熱量,往往在下山後立刻被「補」回來還有剩⋯⋯大坑這一帶根本是吃貨天堂!除了步道上的小吃,周邊更有幾家我每次來都必訪的「補給站」。當然,除了吃,還有幾個點值得順遊:
🍽 必吃美食推薦(登山口周邊)
- 東東芋圓(總店)
- 介紹:這家應該不用多說了!大坑芋圓界的扛霸子。芋頭香氣濃郁、口感Q軟紮實,無論冷的熱的都好吃。我特別推薦「芋圓綜合冰」或冬天來碗「熱芋圓紅豆湯」,爬完山吃這個超療癒。假日排隊人潮超可怕,要有心理準備。
- 地址:台中市北屯區東山路二段48號(就在9號步道登山口斜對面!超級近)
- 交通:從步道下來過個馬路就到。
- 營業時間:平日 09:00~22:00;假日 08:30~22:00。週一公休別撲空!
- 老芋仔芋圓
- 介紹:東東的強勁對手!同樣是超人氣名店。我個人覺得它的芋頭塊給得更大方,甜湯底(尤其桂圓湯底)很香,口感上沒東東那麼Q,偏軟糯一點。各有擁護者,建議都試試看!
- 地址:台中市北屯區東山路一段408號(離登山口稍遠一點,步行約5-8分鐘)
- 交通:往市區方向(東山路往山下走)一小段路。
- 營業時間:08:00~22:00(無休)。
- 豬頭三ㄟ店
- 介紹:爬山後需要鹹食平衡一下的救星!主打炸粿、筍湯、大骨湯。超大根的炸香菇、炸米腸、炸蚵嗲是招牌,沾上特調醬料很過癮。再配一碗料多實在的竹筍湯或大骨湯(可吸骨髓),超滿足。
- 地址:台中市北屯區東山路二段96-8號(就在登山口旁,攤販集中區內)
- 交通:走出登山口就到了。
- 營業時間:主要是早上登山時段營業,通常賣到中午過後或下午1-2點左右收攤。想吃要趁早!

順遊景點推薦
- 大坑風景區(其他步道)
- 介紹:大坑可不止9號一條步道!這裡有編號1到12號(含支線)的多條步道,難度從親民到具挑戰性都有。例如:難度較高的4、5號步道以懸臂式木梯聞名(被稱「台版的萬里長城」);2、3號步道較原始自然。時間體力充足的話,不妨多挑戰一條。
- 地址:台中市北屯區大坑風景區(各步道登山口位置不同)。
- 交通:離9號步道都不遠,開車或騎車幾分鐘內可達其他步道入口。有些需注意單向通行管制。
- 營業時間:各步道全天開放,但建議白天行走。
- 紙箱王創意園區(大坑店)
- 介紹:適合帶小朋友的家庭。園區內展示各種紙藝創作,特色是桌椅、裝置藝術甚至小火車都是用紙做的!有餐廳、咖啡廳、紀念品店,是個輕鬆休憩的點。
- 地址:台中市北屯區東山路二段2巷2號。
- 交通:距離9號步道登山口開車約3-5分鐘。
- 營業時間:平日 09:00~18:00;假日 09:00~19:00。
📌 個人私房建議
我通常這樣安排:清晨爬9號步道 → 下山逛攤補買點青菜水果 → 直奔東東或老芋仔嗑碗冰 → 最後去豬頭三吃點鹹食墊胃。完美收工!如果需要一個輕鬆的後半場,紙箱王是不錯的選擇。若你是登山狂熱者,挑戰鄰近的4、5號步道保證讓你鐵腿三天!

注意事項:別讓小事壞了爬山興致
爬9號步道雖然門檻不高,但有些小細節不注意,可能會讓你的登山體驗大打折扣。這些都是我實際碰過或看別人踩過的雷,絕對值得你花一分鐘看看:
- 穿著絕對是重點
- 鞋子:拜託!別穿拖鞋、涼鞋、皮鞋甚至高跟鞋(我真的看過!)。雖然步道鋪設良好,但最後陡坡需要穩定性。一雙抓地力好的運動鞋或健走鞋是基本。想更舒服?輕量登山鞋會更保護腳踝。我穿錯鞋的那次,下山腳趾痛到想罵人。
- 服裝:透氣排汗的運動衣褲是首選,棉質T恤濕了會黏在身上超難受。山區天氣多變,防風薄外套最好塞背包裡。夏天記得戴遮陽帽,部分路段樹蔭不多。
- 背包:輕便小背包就夠,裝水、補給、外套、毛巾、錢包手機。別背太重,你會後悔。
- 補水!補水!補水!
爬山流汗量很大,即使感覺不渴也要定時喝水。雖然沿路都有賣飲料,我會建議至少自備500ml的水壺(環保又省錢)。運動飲料或加點鹽的檸檬水更能補充電解質。有次大熱天,我看一位阿姨差點中暑,就是水帶太少。
- 帶現金!帶零錢!
山上攤販99%只收現金!行動支付幾乎沒得用(除非觀音亭附近的少數幾攤可能有)。買水果、小吃、飲料都要現金交易。準備足夠的百元鈔和零錢銅板會方便很多(很多蔬果是稱斤論兩賣的)。記得多帶點,看到當季水果很難忍得住不買。
- 人潮與禮節
9號步道,特別是假日早上7點到10點,人真的爆多!階梯上常會塞車。切記:
- 靠右行走(上下山都適用)。
- 想停下拍照或休息,盡量靠邊不擋道。
- 需要超越前方較慢的山友,請禮貌地說聲「不好意思,借過一下」。
- 使用登山杖時留意後方,別戳到人。
- 垃圾請務必帶下山!看到美麗步道上有寶特瓶真的很心痛。
- 天氣變化
山區天氣說變就變,出門前務必看氣象預報:
- 夏季:清晨或傍晚爬最舒服。避開中午烈日(真的很曬!),防曬乳要擦夠,並小心午後雷陣雨(帶輕便雨衣)。
- 冬季:清晨氣溫低,保暖外套必備。但爬起來很舒服不會太熱。尤其日出時分常有機會看到雲海,超美。
- 雨後:石階或木棧道可能濕滑,務必小心腳步,尤其下坡時。
- 基本安全裝備
- 手機:保持電力充足(行動電源可帶),山區部分路段收訊普通但不至於完全斷訊。
- 簡單急救包:OK蹦、消毒棉片、個人藥品備著安心。
- 小毛巾/手帕:擦汗超實用。
- 登山杖(非必須但推薦):尤其對膝蓋不好或體重較重的人,下山時能有效減輕膝蓋負擔。我自己是習慣帶一支。
- 採買小提醒
沿路攤販的蔬果通常新鮮便宜,但記得:
- 貨比三家不吃虧:價格可能略有差異。
- 挑選當令食材:問問攤販現在什麼最盛產、最好吃。
- 注意保存:如果接下來還有行程,慎選需要冷藏的品項(如豆腐、鮮奶饅頭等),以免在高溫下變質。
📌 總結一句:9號步道難度不高,但「舒適度」絕對取決於你有沒有準備周全。穿對鞋、帶夠水和現金、挑對時間,就能享受這條充滿活力又親民的山徑!
9號步道Q&A:快速解惑
Q1 :走9號步道需要提前申請嗎?
完全不用!大坑9號步道是開放式的登山步道,全年24小時免費開放,隨時可以直接前往,無需申請任何入山證或門票。
Q2 :適合帶小朋友或長輩來走嗎?
這取決於他們的體力狀況。
- 小朋友:國小中年級以上、平常稍有活動習慣的孩子,走完全程通常沒問題(最後陡坡會比較吃力)。嬰幼兒推車絕對不適合(階梯太多)。家長需全程陪同注意安全。
- 長輩:如果長輩平常有運動習慣(如公園走路、爬山),走前半段到中間休息點(如長壽亭)折返是很不錯的選擇。若膝關節退化嚴重,最後陡坡上下可能較辛苦,建議攜帶登山杖輔助或評估是否僅走平緩前段。
重點是量力而為,不要勉強登頂!沿途涼亭多,可分段休息。
Q3 :爬9號步道穿一般的運動鞋可以嗎?還是需要專業登山鞋?
一般抓地力良好的運動鞋(如跑鞋、訓練鞋)絕對夠用。9號步道全程幾乎都是鋪設完善的花崗岩石階或木棧道,路況不複雜。
專業登山鞋的優勢在於更好的腳踝支撐性與更強的防滑底,對於膝蓋較弱或下雨天行走會更有保障,但非必需品。
真正最忌諱的反而是拖鞋、涼鞋或鞋底過平的休閒鞋,這些鞋款在上下階梯時容易滑倒或無法提供足夠支撐,非常不建議穿著!
走完9號步道回家的路上,我常會捏捏有點酸的小腿肚,順手拿出從山上市集買的芭樂啃一口。那種熟悉的疲憊感和市場帶回來的泥土氣息混在一起,莫名讓人覺得踏實。它在專業登山客眼裡或許不算什麼挑戰,但誰說爬山就非得與世隔絕?9號步道卻把最熱騰騰的市井氣息搬上了山腰,讓你在微喘的腳步聲裡,聽見阿嬤的招呼聲和煎粿的滋滋作響。下次踏上台中的土地,別再猶豫該去哪條步道了,這裡的陽光、喧鬧與人情味混在一起的味道,只有真正走過的人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