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找路不難!花蓮黃昏市場交通&停車場實戰經驗
花蓮黃昏市場在哪?其實很好找。它就位於花蓮市中山路與重慶路的交叉口那塊大空地,鄰近花蓮火車站(開車大約5-7分鐘吧)。我記得我第一次去的時候,用手機導航「花蓮黃昏市場」,一下子就帶到了,定位挺準的。開車族注意啦:
停車場是大家最關心的吧?老實說,花蓮黃昏市場本身的專屬停車位真的非常、非常有限!尤其在下午四、五點開始湧入人潮的時候,簡直一位難求。我有一次繞了快十分鐘才找到路邊一個小縫塞進去。 別慌,我的經驗是:- 市場旁邊的重慶路路邊,有些停車格,但要看運氣,通常很快就滿了。
- 附近的巷子裡(像是國興一街、國盛一街這些),有時候會有驚喜,可以合法停車的地方。不過要注意別擋到住家出入,也要看清楚是不是紅線。
- 比較保險的做法:我會建議開車的朋友,可以考慮把車停在稍微遠一點點、走路約5-10分鐘的「重慶市場公有停車場」或是「中華公有停車場」。雖然要走一下,但省去繞來繞去找不到位的焦慮。騎機車的話就方便多了,市場周邊人行道邊邊通常能找到位置停(但要停好別妨礙行人)。
搭公車/走路:
如果你住市區或從火車站過來,公車也是一個選擇。查一下花蓮公車路線有沒有經過「重慶市場」或「中山重慶路口」的站牌。從火車站走過來,大概15-20分鐘,當作散步消化等下多吃點也行!花蓮黃昏市場的位置對揹包客或沒開車的人來說,算是不錯的。 哎呀,光講停車就覺得是個挑戰對吧?但相信我,為了裡頭的美食,這點小折騰值得!挑對時間衝!花蓮黃昏市場營業時間關鍵點
花蓮黃昏市場,顧名思義,主打的是「黃昏」時段。它可不是一大早開門的那種傳統市場哦!- 主要營業時段:下午 大約 3:00 / 3:30 開始陸續擺攤 → 晚上 7:30 / 8:00 左右陸續收攤 (有些熱門攤位可能賣完就提早收)。
這點超重要!我有朋友興沖沖早上十點跑去,結果撲了個空,市場空空如也... 真的很糗。別重蹈覆轍啊!要逛花蓮黃昏市場,請把下午時段空出來。 - 人潮尖峰期:平日大約下午 4:30 - 6:30;假日更早開始擠,下午 4:00 就很多人,一路擠到晚上 7:00。
我的建議是:如果想避開恐怖人潮(尤其夏天擠在一起真的很熱),又想買到熱門品項,最佳抵達時間是 下午 3:30 - 4:30 左右!攤位都開得差不多了,人還沒完全湧進來,逛起來比較舒服,排隊也不用等太久。等到五點過後,熱門攤位前的人龍就會讓你懷疑人生了... 特別是週末! - 特殊情況:
- 有些攤位可能因為備料或其他因素,會稍微晚一點開(比如下午4點才來)。
- 遇到颱風天或者是特殊節日(尤其農曆過年期間),有些攤位可能會休息或是提早收攤,出發前最好關注一下市場粉絲專頁或在地社團訊息(如果有的話),不過老實說,花蓮黃昏市場比較沒有統一的官方資訊發布,有時真的靠運氣或口耳相傳。

口水直流!花蓮黃昏市場必吃美食推薦(10攤實戰心得)
好啦!重頭戲來了!花蓮黃昏市場為什麼讓人魂牽夢縈?當然是數不清的美食小吃啊!琳瑯滿目,選擇困難症肯定發作。我來分享我吃過、覺得值得推薦的10攤,當然也有我覺得...嗯,還好或太普通的,也會老實說。每個攤位我都會從介紹、地址(市場內位置概述)、營業時間(市場時段內)、價位來聊聊。1. 林記烤玉米
- 介紹: 這家絕對是花蓮黃昏市場的人氣王!每次去都看到長長的隊伍。他們用的是傳統的炭火慢烤,遠遠就能聞到那股焦香。玉米本身品質不錯,重點是那個醬料!老闆會先塗上一層特製的烤肉醬,烤到入味,最後再撒上花生粉。口感是偏濕潤帶點黏稠、醬香濃鬱帶點微甜的那種,花生粉增添香氣和顆粒感。喜歡重口味、醬香型烤玉米的人會愛死。我個人覺得味道不錯,醬很香濃,但對我來說偶爾吃一支剛好,吃多了會覺得稍微偏鹹一點點(我口味算中等)。不過,排隊時間真的要抓長一點... 要有心理準備。
- 地址: 通常在市場靠重慶路那一側,人龍最長的那攤烤玉米九成九就是它!非常好認。
- 營業時間: 大約下午3點半到賣完為止(通常晚上7點前就賣光)。
- 價位: 秤重計價,大約一支在 NT$70 - NT$110 之間不等(看玉米大小和當季價格波動)。
2. 張記蚵仔煎
- 介紹: 這攤的蚵仔煎是我在花蓮黃昏市場覺得數一數二好吃的!煎臺永遠沒停過。粉漿的比例煎出來是邊緣帶點焦脆感,中間則是Q彈軟嫩,不會糊糊爛爛的。蚵仔給得大方新鮮,個頭也算飽滿(雖然偶爾也會有幾顆比較小),沒有惱人的腥味。醬料是鹹甜帶點微辣的紅色醬汁,加上一點點提味的香菜。整體口味平衡得很好,口感層次豐富。我每次來幾乎必點一盤!老闆娘動作很快,排隊通常不會等太久。
- 地址: 在市場中段的熟食區,靠近一些賣炸物的攤位附近,也是人氣頗旺的一攤。
- 營業時間: 下午3點多開攤到賣完(約晚上7點左右)。
- 價位: 每份 NT$70。

3. 阿婆油飯
- 介紹: 這攤是比較傳統樸實的好滋味。賣的東西很簡單:油飯和四神湯。油飯是那種古早味,米粒粒分明,拌著香菇、肉絲、蝦米一起炒香,料給得實在,味道鹹香適中,充滿豬油香氣但不會過於油膩。吃起來很順口,飽足感十足。四神湯也燉得很到位,腸子處理得乾淨,薏仁鬆軟,湯頭溫潤滋補。花蓮黃昏市場逛累了,來一碗油飯加一碗湯,簡單卻很滿足。老闆阿婆很親切!
- 地址: 在靠近市場邊緣一點的地方,有時攤位會稍微移動,但通常會在賣飯麵主食的區塊,找傳統油飯的攤位就對了。
- 營業時間: 下午3點多到晚上7點左右。
- 價位: 油飯小碗 NT$40 / 大碗 NT$60;四神湯 NT$50。
4. 無名炸雞攤 (金黃脆皮款)
- 介紹: 花蓮黃昏市場裡有好幾攤賣炸雞的,我特別推薦其中一家(抱歉真的沒記招牌名,認攤位比較快)。它的特色是裹粉比較薄,皮炸得非常酥脆金黃,咬下去卡滋作響,裡面的雞肉卻保持鮮嫩多汁,不會乾柴。雞肉本身有先醃製過,味道很夠。我最愛買雞翅和雞腿塊。它灑的胡椒鹽也非常香!另一家裹粉比較厚的,雖然也不錯,但我個人偏好這種酥脆薄皮的口感。有時候會稍微油一點(畢竟炸物),但現炸出爐時真的難以抗拒。
- 地址: 通常位於市場中後段的炸物區,有好幾攤炸雞,請認明那種炸出來顏色金黃、皮看起來很薄很脆、攤前人也不少的那攤!
- 營業時間: 下午3點半到晚上7點半左右。
- 價位: 秤重賣,雞翅大約一支 NT$25-30,雞腿塊一份約 NT$80-100。

5. 宜蘭香炸螃蟹
- 介紹: 這個很特別!算是花蓮黃昏市場裡的海味炸物代表。賣的是小隻的軟殼蟹(應該是特定的蟹種,不是大閘蟹那種)裹粉酥炸。炸得酥酥脆脆,整隻連殼都可以直接吃下肚,非常方便。吃起來鹹香酥脆,帶點海鮮的鮮味,當作下酒菜或邊走邊吃的小零嘴很過癮。味道是不錯,但坦白說,吃的主要是那個酥脆口感和味道,螃蟹本身的肉不多。嚐個鮮可以,要當吃飽的主食就不太夠。喜歡嚐鮮的人可以試試。
- 地址: 通常在炸物區或靠近海鮮攤位附近,攤位上會掛著「宜蘭香炸螃蟹」的牌子。
- 營業時間: 下午3點多到晚上7點左右。
- 價位: 小份約 NT$100,大份約 NT$150。
6. 古早味粉圓冰 / 愛玉冰
- 介紹: 逛花蓮黃昏市場一定會渴,尤其夏天悶熱。市場裡有好幾攤賣傳統飲品和冰品的,我常買的是其中一攤專賣粉圓冰和愛玉冰的。它的粉圓是比較小顆的那種,煮得QQ的,不會硬心也不會過於軟爛。糖水是古早味的黑糖香,不會死甜。愛玉感覺是手洗的,口感軟滑帶點彈性,檸檬汁的酸度很夠,非常消暑解渴。一杯下去,瞬間降溫。比起連鎖飲料店,我更喜歡這種市場裡的簡單古早味。
- 地址: 在市場的邊邊角角或飲料區,找那種用傳統大桶子裝粉圓和愛玉的攤位。
- 營業時間: 下午3點多到晚一點(有時會比賣吃的攤位晚收)。
- 價位: 粉圓冰 / 愛玉冰 一杯 NT$35 - NT$40。

7. 現包餛飩湯
- 介紹: 這攤是賣手工現包餛飩的,可以買生餛飩回家自己煮,也可以現場煮湯來吃。現場吃就是簡單的清湯餛飩,湯頭是大骨湯底,灑點芹菜珠和油蔥酥。重點是餛飩本身!皮薄透,內餡是豬肉餡,調味簡單但鮮美,吃得到豬肉的甜味,口感很紮實飽滿。一顆顆圓滾滾的,份量十足。逛累了想吃點熱騰騰、清爽不油膩的東西,這碗餛飩湯是好選擇。老闆就在旁邊一直包,新鮮看得到。
- 地址: 通常靠近賣麵食、水餃攤位的區域。
- 營業時間: 下午3點多到晚上7點左右。
- 價位: 現場煮餛飩湯(約8-10顆)一碗 NT$70。生餛飩一盒價格另計(約NT$100左右)。
8. 烤肉攤 (醬香入味款)
- 介紹: 花蓮黃昏市場也有好幾攤烤肉,我固定會光顧一家醬汁味道特別好的。它的食材種類算多:雞翅、雞腿、豬肉串、甜不辣、豆乾、米血、青椒、香菇等等。食材看起來蠻新鮮,擺放也乾淨。那個烤肉醬是鹹甜中帶點炭烤香氣,刷得厚厚的,烤得非常入味,尤其是雞翅和豬肉串,醬香濃鬱但不死鹹。價格算是市場合理價。缺點?就是需要等!因為現點現烤,人多的時候等個20分鐘是常態。想吃就要有耐心。
- 地址: 在熟食區裡,找烤爐煙霧瀰漫、人圍著等的攤位就沒錯。
- 營業時間: 下午3點多到賣完(約晚上7點半到8點)。
- 價位: 雞翅 NT$35/支,豬肉串 NT$40/串,甜不辣 NT$20/片,其他蔬菜類約 NT$20-30/串。

9. 現切水果攤
- 介紹: 吃完一堆鹹食炸物,總會想來點水果解膩。花蓮黃昏市場有幾攤賣現切水果的,品質和價格都還行。通常會看到當季盛產的水果,像鳳梨、西瓜、芭樂、蓮霧等等,削好皮切好塊,裝在盒裡或包裡販售。價格比水果行貴一點點(畢竟是切好服務),但方便性無敵。有時候老闆還會撒點梅粉或提供甘草粉。挑的時候注意一下新鮮度就好。是補充纖維質的好幫手。
- 地址: 市場邊緣或出入口附近。
- 營業時間: 下午3點多到晚上收攤前。
- 價位: 一盒約 NT$50 - NT$100,看水果種類和份量。
10. 傳承蔥油餅
- 介紹: 這攤蔥油餅也是人氣攤位。主打現擀現煎。餅皮是比較厚實有嚼勁的那種,外層煎得金黃酥脆,裡面則是層次分明,夾雜著大量青蔥。蔥的香氣十足,吃起來很過癮。可以選擇加蛋(推薦!),蛋香和蔥油餅絕配。口味是傳統的鹹香路線,不會太油膩。缺點是現做需要等,尤其尖峰時段,但拿到手熱騰騰的就是讚。比起一些夜市薄薄的蔥油餅,我更愛這種厚實有口感的版本。不過,有時候邊邊會煎得比較焦硬一點點(看當下老闆火候控制)。
- 地址: 通常在市場靠邊一點的空地,或是熟食區邊緣,會有一個小煎臺。
- 營業時間: 下午3點半到晚上7點左右(賣完可能提早收)。
- 價位: 單片 NT$35 ; 加蛋 NT$45。

我心中的花蓮黃昏市場必吃排行榜 TOP 5 (超主觀!)
排名 | 攤位名稱 | 推薦理由 (個人感受) | 價格帶 | 排隊指數 😅 |
---|---|---|---|---|
1 | 張記蚵仔煎 | 粉漿口感絕佳(脆+Q),蚵仔新鮮量足,醬料經典!百吃不膩。 | NT$70/份 | ⭐⭐⭐⭐ |
2 | 林記烤玉米 | 炭烤香氣無敵,特製醬汁+花生粉超邪惡!市場代表性美食。 (但排隊久,偏鹹) | NT$70-110/支 | ⭐⭐⭐⭐⭐ |
3 | 無名炸雞攤(脆皮) | 皮薄酥脆卡滋作響,雞肉多汁入味!現炸熱騰騰超爽。 | NT$25-100 | ⭐⭐⭐ |
4 | 阿婆油飯 | 古早味油飯香氣十足米粒分明,料實在。四神湯道地暖胃。樸實暖心。 | NT$40-60飯 / NT$50湯 | ⭐⭐ |
5 | 傳承蔥油餅加蛋 | 厚實有嚼勁,蔥量爆炸香氣濃,加蛋更完美。現擀現煎就是好吃。(偶爾太焦) | NT$45/份 | ⭐⭐⭐⭐ |
備註:價格、排隊時間會因季節、時段有波動,僅供參考!
當然,市場裡還有好多其他選擇,像是:
- 生魚片/壽司攤: 看起來還行,但我自己比較少在市場買生食,偏好去專門店。
- 各式滷味: 有好幾攤,口味普通,沒有特別驚豔到我,路過看看而已。
- 炸地瓜球: 有幾攤,買過一次,覺得皮有點厚,內餡偏少,個人不愛。
- 烤香腸/大腸包小腸: 經典夜市款,想吃可以試,但也沒有必吃的感覺。
- 新鮮蔬果/生鮮肉品: 當然也有,但觀光客通常比較聚焦在熟食小吃區。
花蓮黃昏市場逛吃心得總結與小撇步
逛了那麼多次花蓮黃昏市場,我覺得它就是一個充滿活力、直接感受在地生活氣息的地方。不像觀光夜市那麼商業化,這裡真的很多在地人也會來買晚餐、買熟食。缺點當然有:人擠人的時候真的很阿雜(尤其天氣熱)、停車永遠是痛點、環境就是市場環境別期望太高、有些攤位排隊排到天荒地老... 但它那種熱騰騰、現點現做、選擇又多又便宜的魅力,還是很難取代。花蓮黃昏市場確實是花蓮市區裡品嚐庶民美食的好去處。 我的私房小撇步:- 時間最重要! 再次強調,下午 3:30 - 4:30 左右抵達最佳!避開人潮,買什麼都快。
- 鎖定目標再行動: 先想好最想吃哪幾攤,進去後直衝目標排隊(特別是林記烤玉米、張記蚵仔煎、烤肉攤這種熱門款),買完主要目標再慢慢逛其他。
- 帶零錢&環保袋: 很多攤位還是收現金為主,零錢方便。買多了有個袋子裝比較好拿(市場塑膠袋還是不少,但自備環保一點)。
- 結伴同行: 好處是:可以分頭排隊!一人排玉米,一人排蚵仔煎,效率倍增。買的東西也可以分享著吃,嚐到更多種。
- 降低環境期待: 就是傳統市場,地面可能濕滑,有些地方有味道(生鮮區、垃圾集中處),夏天悶熱,冬天可能有風。穿好走的鞋子,輕鬆衣著。
- 垃圾桶位置: 市場內垃圾桶沒有設定很多,有時候吃剩的竹籤、盒子要拿著走一段路才找到桶子丟,有點不便。
- 嚐鮮心態: 勇於嘗試沒吃過的攤位!說不定會發現新大陸。但也別一次買太多,吃不完浪費。
花蓮黃昏市場 Q&A (懶人包)
最後整理幾個常被問的問題,簡單回答:Q:花蓮黃昏市場怎麼去最方便?
A:開車導航「花蓮黃昏市場」即可(中山路與重慶路口)。停車建議找附近巷子或公有停車場(如重慶市場、中華停車場)再走過去。機車較方便停市場周邊。公車可查詢至「重慶市場」或「中山重慶路口」站。從火車站步行約15-20分鐘。
Q:第一次去花蓮黃昏市場,必吃哪幾樣?
A:根據個人經驗和超人氣程度,推薦優先嘗試:張記蚵仔煎、林記烤玉米、酥皮炸雞(任選一家評價好的)、傳承蔥油餅(加蛋)。時間夠再試試阿婆油飯、粉圓冰或愛玉冰。
Q:花蓮黃昏市場可以用行動支付嗎?
A:目前還是以現金交易為主!少數幾攤可能有提供 LINE Pay 或街口支付,但非常不普遍。強烈建議準備足夠的現金零錢前往,避免想吃卻沒錢付的窘境。
花蓮黃昏市場就是這樣一個充滿活力、有點嘈雜、香氣四溢、讓人又愛(美食)又恨(排隊停車)的地方。但它真實、地道、美味又便宜,絕對是體驗花蓮在地飲食文化不可錯過的一站!記得挑對時間,帶著空空的胃和足夠的耐心(還有現金!),去好好探索挖掘一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