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又加班到這麼晚!拖著快散架的身體回到家,打開冰箱,迎面而來的是...呃,一場小型蔬菜博覽會?角落那半顆高麗菜葉子有點軟了,上週買的紅蘿蔔感覺在跟我賭氣,硬邦邦但不太水靈,一小把鴻喜菇躲在保鮮盒裡,還有半罐用剩的番茄糊...丟掉嗎?絕對捨不得!這時,我腦中只有三個字在閃閃發亮——雜菜湯!這簡直就是清冰箱剩菜、快速變出溫暖一餐的終極魔法啊!誰說美味一定要大費周章?一碗隨手煮的雜菜湯,常常比精心設計的料理更能溫暖腸胃。
目錄
雜菜湯的核心魅力?不設限!
真的,它就是這麼隨性。冰箱裡有什麼適合煮湯的蔬菜,通通都可以丟進去。這可不是隨便亂煮喔,而是運用一點點小智慧,讓剩餘食材華麗變身為暖胃主角。今天就來分享我最常煮、最受家人歡迎的三款家常雜菜湯,順便聊聊那些讓湯頭瞬間升級的小祕密。
經典蔬菜雜菜湯
這款是我家餐桌的週間常客,幾乎不用特意採買,檢視冰箱庫存就能開工!湯頭清甜,喝起來完全沒負擔。
食譜概念:
冰箱蔬菜大集合,湯頭清爽甘甜。
食材準備(4人份):
- 主角群:高麗菜 1/4 顆 (用手撕大片,口感更好喔!)、番茄 1-2 顆 (切塊,煮爛了會有自然酸甜)、洋蔥 半顆 (切丁或絲,甜味來源)、紅蘿蔔 半條 (切滾刀塊或薄片)、馬鈴薯 1 小顆 (切塊增加飽足感,別切太小會化掉)、玉米筍 5-6 根 (對剖)、香菇或鴻喜菇 1 小把 (增添風味層次)。
- 湯底好夥伴:蒜頭 2-3 瓣 (拍扁就好,香氣足)、清水或蔬菜高湯 約 1500ml (用高湯更鮮,但清水也可以)、鹽 適量 (邊煮邊試味道,寧可先少放)、白胡椒粉 少許 (提味神器,一點點就夠)、想更鮮?可加一小匙鰹魚粉或香菇粉 (非必要,但能加分)。
- 點綴:芹菜末或香菜 少許 (最後撒上,香氣瞬間爆發!)、香油 幾滴 (起鍋前點一下,畫龍點睛)。
做法步驟:
- 熱鍋爆香: 鍋裡放一點點油(橄欖油或一般炒菜油都行),中火加熱,把拍扁的蒜瓣和洋蔥丁丟進去翻炒。炒到洋蔥變得有點透明,聞到誘人的香氣飄出來就對了。這時整鍋湯的基底風味就打下囉!(炒洋蔥要有點耐心,炒透了湯才會甜,別急著加水!)
- 投入耐煮咖: 把切好的紅蘿蔔塊、馬鈴薯塊丟進鍋裡,繼續拌炒個 1-2 分鐘,讓它們也沾點鍋氣和油香。接著,倒入清水或蔬菜高湯,份量要足夠蓋過所有食材。開中大火,把湯煮滾。
- 全員集合燉煮: 湯滾了之後,把其他蔬菜夥伴——高麗菜、番茄塊、玉米筍、菇類,一股腦兒全放進去。湯再次滾沸後,立刻把火轉成「小火」。蓋上鍋蓋,讓它們在鍋裡舒服地「咕嘟咕嘟」慢慢燉煮。這個階段很重要,目的是讓蔬菜的甜味和精華都釋放到湯裡面。大約需要燉個 20-30 分鐘。期間可以偶爾打開鍋蓋,用湯匙輕輕推動一下鍋底的料,避免黏鍋,順便檢查蔬菜的軟硬度是不是你喜歡的狀態(我喜歡高麗菜軟而不爛,馬鈴薯綿密)。
- 調味與香氣收尾: 時間差不多了,打開鍋蓋,加入適量的鹽和白胡椒粉調味。關鍵來了: 鹽要一點點加,邊加邊試味道!寧可先淡一點,不夠再加,一次下手太重就救不回來了。這時湯頭應該融合了所有蔬菜的天然鮮甜。確認味道OK後,關火!最後,撒上切得細細的芹菜末或香菜(不喜歡這味道的可以省略),再滴上幾滴香油。天啊,香氣瞬間升級!攪拌一下,就可以盛碗享用這碗集結冰箱精華的雜菜湯了!清甜、溫暖,每一口都是蔬菜的純粹好味道。有時候煮一大鍋,隔餐再加點水或高麗菜回熱,味道好像更融合了!但說真的,隔夜雜菜湯到底好不好?後面我們來聊聊。

番茄濃郁雜菜湯
這款是我的最愛!番茄的天然酸甜,讓整鍋湯變得明亮又開胃,尤其食慾不振或天氣悶熱時,喝一碗超舒服。重點是做法簡單到不行!
食譜概念:
番茄當主角,湯頭濃郁帶天然酸甜,超級開胃。
食材準備(4人份):
- 番茄軍團:牛番茄 3-4 顆 (切塊,熟透一點的更好)、番茄糊(Tomato Paste) 1-2 大匙 (濃郁關鍵!不是番茄醬喔!)、罐頭番茄丁 (可選,增加風味層次) 半罐。
- 蔬菜夥伴:洋蔥 半顆 (切丁)、紅蘿蔔 1/3 條 (切小丁或薄片)、西洋芹 1-2 根 (切小丁,香氣擔當)、高麗菜或綠花椰 適量 (切小朵)、馬鈴薯或櫛瓜 適量 (增添口感)。
- 湯底與調味:蒜末 2 瓣、橄欖油 1-2 大匙 (香氣更搭)、月桂葉 1 片 (增加香氣深度,沒有也罷)、清水或蔬菜高湯/雞高湯 約 1500ml、鹽、黑胡椒粉 適量、糖 少許 (平衡酸味,視番茄酸度加)、乾燥義式香料 (如奧勒岡、羅勒) 少許 (可省略)。
- 點綴:新鮮巴西里或羅勒葉 切碎。
做法步驟:
- 炒出番茄紅素! 鍋裡倒入橄欖油,中火加熱。先放洋蔥丁和蒜末下去炒,炒到洋蔥變軟、香氣出來。接著,把主角牛番茄塊丟進去,繼續翻炒。炒到番茄開始變軟出水,鍋底有點糊糊的感覺就對了!這時,關鍵角色登場——加入 1-2 大匙的「番茄糊(Tomato Paste)」!這小東西是濃郁湯頭的祕密武器!把它和鍋裡的番茄洋蔥一起翻炒個 1-2 分鐘,你會聞到一股超濃郁、帶點焦糖感的番茄香氣飄出來(這步驟叫「炒香番茄糊」,香氣真的差很多!)。如果要用罐頭番茄丁,這時也一起加進去炒一下。(番茄糊一定要炒過,香氣才會完全釋放,直接丟進水裡煮就差很多!)
- 加水燉煮,投入蔬菜: 倒入清水或高湯,份量要蓋過所有料。放入那片月桂葉(如果有的話)。開大火把湯煮滾。湯滾後,把切好的紅蘿蔔丁、西洋芹丁、馬鈴薯塊(或櫛瓜塊)這些比較耐煮的蔬菜放進去。再次煮滾後,轉成小火,蓋上鍋蓋,讓它慢慢燉煮 15-20 分鐘,把蔬菜煮軟,也讓番茄的風味好好融入湯裡。記得偶爾攪拌一下鍋底。
- 加入綠葉蔬菜與調味: 等到紅蘿蔔、馬鈴薯差不多軟了,就把高麗菜(撕小片)或綠花椰菜(切小朵)這些不耐煮的綠色蔬菜放進去。蓋上鍋蓋再燜煮個 5-8 分鐘,讓它們熟透但還保持鮮綠色就好,煮太久會變黃。這時可以加入適量的鹽和黑胡椒粉調味。重點提示: 嚐一下味道!如果覺得番茄的酸味有點尖銳,可以加「一點點」糖來平衡,真的只要一點點就好,目的是讓酸味更圓潤,不是要變甜湯!喜歡的話可以撒點乾燥義式香料增加風味層次(我通常不加,保持純粹番茄味)。
- 香草點睛: 關火!撈出月桂葉丟掉。最後,撒上一大把切碎的新鮮巴西里或羅勒葉(我用陽台自己種的羅勒,香得要命!)。稍微攪拌一下,讓熱氣把香草的香氣逼出來。這碗濃郁酸甜、色澤誘人的番茄雜菜湯就完成啦!喜歡更濃稠口感的話,可以在步驟2加入湯時少放一點水,或者在步驟3加入蔬菜前,先用湯勺把部分軟爛的番茄和蔬菜壓碎。配片烤得酥脆的麵包沾著吃,簡直絕配!這款雜菜湯的層次感,真的會讓人一口接一口。

微辣泡菜雜菜湯
想吃點重口味、暖暖身的時候,這鍋絕對是首選!泡菜的酸辣感,讓平凡的蔬菜湯瞬間活力十足。
食譜概念:
韓式泡菜當靈魂,湯頭微辣酸香,冬天喝一碗超暖身!
食材準備(4人份):
- 風味靈魂:韓式泡菜 1 碗 (約 150-200g,連湯汁一起!泡菜要夠酸才夠味)、泡菜汁 2-3 大匙 (精華所在!)。
- 蔬菜基底:洋蔥 半顆 (切絲)、蒜末 1-2 瓣、大蔥/青蔥 1 根 (蔥白切段,蔥綠切花)。
- 其他蔬菜:豆腐 1 盒 (板豆腐或嫩豆腐切塊,板豆腐耐煮,嫩豆腐入口即化)、金針菇或香菇 適量、櫛瓜 半條 (切片)、高麗菜或小白菜 適量。
- 湯底與調味:食用油 1 大匙、清水或高湯 約 1200ml、韓式辣椒粉 (고추가루 Gochugaru) 1-2 茶匙 (調整辣度,怕辣可減量或不加)、韓式辣椒醬 (고추장 Gochujang) 1 茶匙 (增加深度鹹香,可省略)、鹽 少許 (通常泡菜夠鹹,要試過再加)、糖 少許 (平衡酸辣)。
- 可選蛋白質:豬肉片或五花肉片 100g (增加風味層次)、雞蛋 1-2 顆 (最後打入)。
做法步驟:
- 炒香泡菜與辛香料: 鍋子裡放油,中火加熱。先放洋蔥絲和蔥白段下去炒,炒到洋蔥變軟。接著,把蒜末丟進去爆香(小心別炒焦!)。香氣出來後,主角上場——把「韓式泡菜」(記得連同一些湯汁)倒入鍋中!用鍋鏟把泡菜稍微炒散,和洋蔥、蒜末一起翻炒個 2-3 分鐘。這步驟能把泡菜的發酵香氣和酸味充分激發出來,是湯頭好喝的關鍵!如果喜歡更辣,可以在這時加入韓式辣椒粉一起炒香(量力而為!)。(炒泡菜這步驟不能省!直接丟水裡煮,風味差一大截。)
- 注入靈魂湯汁與燉煮: 泡菜炒香後,倒入清水或高湯,再把剩下的「泡菜汁」也豪邁地加進去(泡菜汁是精華啊!)。這時也可以加入 1 茶匙韓式辣椒醬增加複雜度(沒有可省略)。開大火把湯煮滾。湯滾後,嚐一下湯底的味道,這時應該已經有明顯的酸辣鹹味了。如果覺得不夠鹹,加點鹽;如果酸味太衝,加一點點糖平衡(真的只要一點點!)。轉中火,讓湯繼續滾個 5-8 分鐘,讓泡菜的味道徹底融入湯裡。
- 投入耐煮料與豆腐: 湯底煮入味後,把切好的櫛瓜片、菇類(金針菇、香菇等)放進去煮。接著,放入「豆腐塊」(板豆腐可以早點放多煮一下入味,嫩豆腐最後幾分鐘放就好,免得碎掉)。如果想加豬肉片,這時也可以放進去涮熟(用五花肉片的話,可以在步驟1先煸炒一下出油,更香!)。繼續煮個 5 分鐘左右,讓食材熟透。
- 加入綠葉菜與收尾: 最後,把高麗菜或小白菜這類快熟的綠色蔬菜丟進去,煮個 1-2 分鐘,菜葉變軟就可以。撒上大量的蔥綠花。喜歡的話,可以在關火前,把火力調小,打入 1-2 顆雞蛋,讓它在微滾的湯裡慢慢泡熟(半熟蛋黃拌飯超讚!)。這鍋酸辣帶勁、香氣撲鼻的泡菜雜菜湯就大功告成啦!熱騰騰地端上桌,配上一碗白飯,就是讓人超滿足的一餐。汗流浹背也心甘情願!(辣度可以自己調整,泡菜本身鹹度也要注意,調味要邊試邊加才不會失手!)這鍋雜菜湯,絕對是驅寒開胃的首選。

我的雜菜湯加分秘技(別說出去!)
煮了幾百鍋雜菜湯,累積了一些小心得,讓平凡的湯變得不平凡:
湯頭升級術:
- 炒!炒!炒!:洋蔥、蒜頭、番茄、泡菜... 這些香氣炸彈,在下水煮之前,「一定要先炒過」!炒到洋蔥透明、番茄出沙、泡菜香氣四溢。這簡單一步,能讓湯的風味層次直接從地下室飛到十樓!差別超級明顯。
- 油點睛: 起鍋前,滴幾滴好油(麻油、苦茶油、初榨橄欖油、蔥油...),香氣瞬間提升一個檔次!相信我,試過就回不去了。特別是清湯類的雜菜湯,效果超讚。
- 善用鮮味炸彈: 一小撮柴魚片、一小塊昆布(煮完撈起)、一小匙蝦皮(先爆香)、甚至是曬乾的香菇蒂頭(洗淨一起煮),這些天然鮮味劑,能讓湯底的「旨味(Umami)」大大提升,不用靠一堆味精。有時冰箱剩下一點點帕瑪森起司的硬皮(rind),丟進去一起煮,湯頭會變得很濃郁喔!(煮完記得撈掉)
- 酸與甜的平衡: 番茄湯太酸?加「一小撮」糖。泡菜湯太嗆?也是加「一點點」糖。這不是要變甜湯,而是讓尖銳的酸辣變得更圓潤順口。相反,如果湯頭太甜膩(例如南瓜湯底),擠點檸檬汁或加點白醋,立刻解膩!調味時大膽試味道就對了。
食材處理小眉角:
- 根莖類先下: 紅蘿蔔、白蘿蔔、馬鈴薯、芋頭這些硬漢,一定要比葉菜類早放很久!它們需要時間變軟、釋放甜味。切塊大小要一致,才不會有的爛了有的還硬邦邦。
- 葉菜綠蔬後下: 青江菜、菠菜、A菜、高麗菜(如果不想煮太爛)、花椰菜... 這些嬌客,最後 3-5 分鐘再放就好,保持翠綠顏色和爽脆口感(如果喜歡軟爛口感就早點放)。煮太久變黃軟爛,不只賣相差,營養也跑光光。我有次顧著看手機,忘了時間,好好的青江菜變成黃色抹布... 悲劇!
- 菇類增鮮: 各種菇類(香菇、杏鮑菇、秀珍菇、鴻喜菇...)是天然的鮮味寶庫!煮湯時放進去,湯頭會變得更飽滿。乾香菇泡發的水也可以當成高湯用,別浪費!
- 冷凍蔬菜救急: 冷凍玉米粒、冷凍毛豆、冷凍三色豆(雖然我不愛紅蘿蔔,但有時配色需要...),在冰箱真的彈盡糧絕時,是煮雜菜湯的好幫手!直接丟下鍋煮,方便快速。口感肯定比不上新鮮的,但應急沒問題。

煮雜菜湯,你一定想知道的 Q&A
Q1:隔夜的雜菜湯還能喝嗎?會不會不健康?
A: 我自己也常煮一大鍋分兩餐吃!關鍵在保存:
- 降溫要快: 煮好沒吃完的部分,別傻傻地放涼好幾小時!盡快分裝到淺一點的密封容器(降溫快),趁還有點溫熱(不是滾燙)時就蓋好蓋子,立刻冰進冰箱。放涼太久才冰,細菌容易滋生。
- 徹底加熱: 隔餐要喝時,一定一定要整鍋(或整碗)徹底重新煮沸!滾個 3-5 分鐘再喝,比較安全。湯裡的葉菜類,隔夜後顏色和口感會差很多(變黃變軟爛),味道也可能變得更鹹(水分蒸發一點點),這點要有心理準備。根莖類(蘿蔔、馬鈴薯)通常沒問題。如果湯看起來或聞起來有點怪(冒泡、變黏、有酸餿味),別猶豫,整鍋倒掉!安全最重要。隔夜雜菜湯,只要保存加熱得當,喝是沒問題的,但風味和口感肯定不如現煮的。
Q2:為什麼我煮的雜菜湯感覺味道很「分開」,蔬菜是蔬菜味,湯是湯味?
A: 這問題我也遇過!解法通常是:
- 炒香不足: 是不是跳過了「爆香洋蔥蒜頭、炒軟番茄/泡菜」的步驟?這步驟是讓風味融合的關鍵橋樑!
- 燉煮時間不夠: 加水滾了之後,你有沒有立刻關小火,蓋上鍋蓋,讓蔬菜們「咕嘟咕嘟」地好好燉一段時間(至少 15-20 分鐘)?時間不夠,蔬菜的甜味和精華就沒辦法充分釋放到湯裡。特別是根莖類,需要時間軟化釋放澱粉質和糖分。
- 調味太晚或不足: 鹽巴、胡椒這些基本調味,要在燉煮的中後段就開始加,邊加邊試味道,讓味道有時間融合。等到最後一刻才調味,味道真的會浮在表面,進不到食材裡。
- 食材切太大塊: 蔬菜切得太大塊,比較難煮透入味,味道不容易融合。試著切小塊或薄片一點。下次試著做好「炒香」和「足夠燉煮時間」這兩步,味道融合度會差很多!特別是紅蘿蔔、洋蔥這種甜味來源,一定要煮透。
Q3:想讓雜菜湯喝起來更有飽足感,變成清爽的一餐,可以加什麼?
A: 完全沒問題!雜菜湯變身輕主食很簡單:
- 加點好的澱粉: 煮湯時直接丟小塊的馬鈴薯、地瓜、芋頭、南瓜進去煮到軟爛化開,湯會自然變濃稠,飽足感大增。或者,煮好湯後,加入煮熟的藜麥、糙米飯、小米粥,甚至是義大利麵(如筆管麵、字母麵)或冬粉/米粉,攪拌一下就能吃,超級方便!我超愛加隔夜的糙米飯進去,熱一下就好。
- 加點蛋白質:
- 豆類: 罐頭鷹嘴豆、白腰豆、紅腰豆(洗淨瀝乾)或煮熟的黃豆,丟進去熱一下,營養滿分!
- 豆腐/豆包: 板豆腐切塊早點放煮入味,嫩豆腐或豆包最後放,保持口感。
- 蛋: 最快速!湯滾後轉小火,打入雞蛋做成窩蛋,或打成蛋花淋進去。
- 海鮮/肉類: 蝦仁、蛤蜊(吐沙洗淨)、鯛魚片(切塊)最後幾分鐘放入煮到熟透。雞胸肉切小丁先用點醬油抓醃,最後燙熟。吃剩的白斬雞撕成絲丟進去也很棒!
- 加點優質脂肪: 湯裡加一小把切碎的堅果(如杏仁片、腰果碎),或淋上一匙芝麻醬、花生醬(先在碗裡用一點熱湯調開再倒入),香氣和飽足感都會大大提升!特別是冷冷的冬天,喝起來更滿足。這樣一碗料多多的雜菜湯,真的可以當成一頓正餐,營養又沒負擔!
雜菜湯的魔力,在於它的隨興與包容。 它不講究高級食材,不要求精準刀工,接納冰箱裡的每一個「剩食英雄」。一碗熱騰騰的雜菜湯,是對食材的珍惜,是忙碌生活的喘息,更是餵飽自己的溫暖儀式。下次打開冰箱看到那些有點孤單的蔬菜,別猶豫,拿出鍋子,施展你的雜菜湯魔法吧!每一次煮,都可能創造出獨一無二的美味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