鶯歌石步道:交通路線、步道亮點、景點全攻略

發佈時間: 更新時間:
話說那天心血來潮,想找個離台北不遠、有點挑戰性但又不會太硬、最好還能看點特別風景的步道走走。腦子裡轉了幾圈,哎,鶯歌石步道!好久沒去了,印象中那塊大石頭挺有氣勢,而且可以俯瞰整個鶯歌、三峽甚至遠眺桃園大溪的山景河景。好,就它了!

交通&停車 (開車騎車怎麼去最順?)

說走就走,開著我的老夥計就往鶯歌方向去了。鶯歌石步道的登山口有好幾個,我自己最常去也覺得最方便的是宏德宮(孫臏廟)這個入口。導航直接設「宏德宮」就對了。廟前有個不算大的免費停車場,免費是重點!假日嘛,你懂的,搶車位是必然的,最好早上9點前到比較穩,晚了就得去比較遠的路邊找白線停,或者碰運氣看廟邊的小巷有沒有位置。另外一個選擇是停到鶯歌老街附近的停車場(公立的或私人的都有,費用不一),再沿著文化路走過去,大概15-20分鐘,當作暖身也行啦。

  • 大眾運輸:這點鶯歌石步道算友善。搭火車到「鶯歌站」下車,從前站(文化路)出口出來。接著,你有兩個選擇:
    • 步行:沿著文化路直直走,看到「中正一路」的路標就左轉(其實就是繼續順著大馬路的方向),一路走到底,就會看到宏德宮在右手邊的山坡上。全程大約要走 20-25分鐘,說真的,夏天走這段有點熱鬧(指的是流汗),建議帶水。
    • 公車:在火車站前找找 F611鶯歌區假日免費公車(注意,只有假日行駛!),或是搭 702、851、917(三峽-鶯歌)、981(捷運永寧站-鶯歌) 等路線,在「宏德宮(孫臏廟)」站下車,下車點幾乎就在登山口旁邊,超方便!省掉走路流汗的時間。記得先查好公車時刻表,尤其是非假日,班次可能沒那麼多。

鶯歌石步道介紹 (到底有什麼看頭?)

好啦,停好車或下了公車,在宏德宮拜拜一下(心誠則靈嘛),廟旁邊有個明顯的階梯步道,寫著「鶯歌石登山步道」,就是這裡啦!

這條鶯歌石步道,我覺得它的靈魂就是那塊傳說中的鶯歌石!顧名思義,就是因為這塊形狀像鸚哥(鶯歌古名)的巨岩而得名。民間傳說很多啦,有說是鄭成功用大砲打掉的妖怪啦,也有說是鸚哥精啦... 聽聽就好,但站在它腳下,那種巨大感和歲月風化的痕跡,真的會讓人覺得很渺小,充滿想像空間。步道本身設計得不錯,主要是石階原始的土徑交錯,部分路段有點陡(特別是要靠近鶯歌石的時候),但多數都還算好走。沿途林蔭蠻多的,夏天走起來舒服不少(當然該流的汗還是會流啦)。

重點是視野!鶯歌石步道有幾個絕佳的展望點。一個當然是鶯歌石平台,這裡幾乎是貼著大石頭了,可以超近距離觀察它的紋理,同時望向鶯歌市區、大漢溪、鳶山堰,天氣好時,遠處的林口台地、石門水庫集水區都隱約可見。另一個視野更開闊的是光明山大樹佛那邊延伸過去的稜線(從鶯歌石繼續往上走),這裡幾乎是360度了,三峽鳶山、桃園台地、整個大漢溪谷盡收眼底,看夕陽超棒!我個人覺得鶯歌石步道最迷人的就是這種「市郊感」——你明明離熱鬧的陶瓷老街很近,轉個彎爬個山,卻立刻擁抱山林的寧靜和廣闊的視野,城市和自然的對比很強烈。

鶯歌石步道資訊 (出發前看仔細!)

  • 營業時間:這點超重要!鶯歌石步道沒有大門、沒有管理員,全天24小時開放!是的,你沒看錯,半夜想來爬山看夜景(膽夠大的話)也行。不過,強烈不建議摸黑行走,部分路段沒有路燈,路況不明容易發生危險(我摔過一次,記憶深刻...)。最佳的造訪時間是清晨或下午3點過後,避開正午烈日,也比較有機會看到美麗的晨光或夕照。
  • 步行時間:這要看你的腳程和停留時間啦。如果從宏德宮入口出發,目標是鶯歌石,來回路程加上拍照、休息,抓個 1.5 - 2 小時 差不多。如果體力不錯,想繼續走到光明山大樹佛那邊的稜線展望點,整個O型繞一圈下來(從宏德宮上,從另一頭的「登山步道」指標下來接中正一路或文化路),大約需要 2.5 - 3.5 小時。第一次走保守點估時間沒錯。
  • 步道長度:同樣看路線組合。單純往返鶯歌石,總長度大約 2 - 2.5 公里。如果是走O型環狀線(宏德宮->鶯歌石->光明山稜線->接回中正一路/文化路->走回宏德宮),全程大約 4 - 5 公里 左右。
  • 步道難度:我個人給它 ★★☆☆☆ (中低難度)。大部分的路段坡度平緩或階梯寬敞好走,但關鍵在於:
    • 接近鶯歌石的那一段是陡上陡下的石階或土徑,坡度較大,需要手腳稍微併用(有繩索輔助),下雨天會非常濕滑泥濘!這段是主要難點。
    • 其餘路段對平常有在活動的人來說算輕鬆。不過,全程幾乎沒有無障礙設施,輪椅、嬰兒車完全不適合。
  • 步道類型:這是一條低海拔的郊山步道,結合了人文歷史傳說(鶯歌石)自然景觀(巨岩、樹林)絕佳的城市/河川展望視野。路線有環狀走法的選擇(O型),非常推薦!不用走回頭路,樂趣更多。
  • 是否申請:完全不需要申請!屬於隨時可出發的親民步道。

路線資訊 (實際走給你看!)

我那天走的是標準的O型路線,體驗最完整:

  1. 起點:宏德宮 (孫臏廟)登山口:廟旁階梯上去就對了,入口很明顯。一開始就是階梯熱身。
  2. 岔路選擇:往鶯歌石方向:走沒多久會遇到岔路,記得選擇「往鶯歌石」的指標(通常比較多人走,跟著人潮也行)。這前半段比較平緩好走,林蔭多,當作暖身。
  3. 挑戰段:陡上鶯歌石:看到鶯歌石的指標越來越近,路也開始變陡了。這段石階和原始土坡混合,真的要踩穩、必要時拉繩!慢慢走別急。很快就會到第一個觀景平台(在鶯歌石下方)。
  4. 核心景點:鶯歌石平台:哇!就是這裡了!巨大的鶯歌石就在眼前,壓迫感十足。這邊有鐵欄杆圍著保護安全(也防止破壞),是拍照打卡的熱點。仔細看石頭上的紋理、風化的孔洞,還有長在石縫裡頑強的小樹,生命力超強!視野也超棒,記得走到平台另一端看看不同的角度。
  5. 繼續向上:往展望點前進:別急著回頭!從鶯歌石平台旁邊的小徑繼續往上走(指標往「望湖山」、「碧龍宮」方向),這段爬升比較緩和。不久就會到達稜線上更開闊的展望點。這裡視野更上一層樓!我習慣在這裡喝口水,好好欣賞一下腳下的城鎮和蜿蜒的大漢溪,天氣通透時真的很療癒。
  6. 接往光明山大樹佛方向:沿著稜線走,會接到一條比較寬的泥土路或產業道路(看路段)。指標會指向「大樹佛」或「登山步道出口」。往這個方向走。(如果時間體力夠,也可以繞去看看大樹佛,但主要步道是往出口)。
  7. 下山路段:產業道路與小徑:接下來的下山路,會先是一段產業道路(水泥路),然後轉入樹林裡的階梯或土徑下山。這段相對輕鬆,但下雨後會很滑,我自己就滑過一次,幸好只是屁股痛... 要小心!
  8. 出口:接回馬路:下到山腳,會從一個小社區旁邊出來,出口處通常有「登山步道」的牌子。出來會接到中正一路文化路(看你是從哪個分支下來)。
  9. 回到起點: 出來後,沿著中正一路往鶯歌市區方向走(或者跟著導航),大約走個10-15分鐘,就能回到宏德宮的停車場/公車站了。圓滿完成O型路線!
路線段落 特色與注意事項 路面狀況 坡度 所需時間
宏德宮登山口 → 鶯歌石岔路 輕鬆暖身、林蔭多 石階、平整土徑 緩上 15-25 mins
至鶯歌石平台 步道精華、陡峭需拉繩 !!! 陡峭石階、原始土坡 陡上 20-30 mins
鶯歌石平台 → 稜線展望點 無敵視野、休息點 土徑、少階梯 緩上 10-15 mins
往大樹佛/下山出口 輕鬆下行、但雨後極滑 !!! 產業道路、濕滑階梯/土徑 緩下 20-40 mins
出口 → 宏德宮 沿馬路行走、注意車輛 柏油/水泥路 平路 10-15 mins

附近景點 (爬完山吃什麼玩什麼?)

爬完鶯歌石步道,通常才中午或下午,當然要結合附近景點玩個夠本!鶯歌最有名的就是陶瓷了:

  • 鶯歌陶瓷老街
    • 介紹:這不用多說了吧?台灣陶瓷重鎮!整條老街(尖山埔路、重慶街一帶)滿滿都是陶瓷店,從高級藝術品、生活餐具、可愛小物到便宜碗盤通通有。還可以體驗手拉坯(自己做陶),很有趣!逛逛拍拍,挖寶的好地方。爬完山逛逛放鬆很適合。
    • 地址:新北市鶯歌區尖山埔路
    • 交通:從宏德宮步行過來約 10-15分鐘;從鶯歌火車站步行約 5-10分鐘
    • 營業時間:各店家不一,平日大約10:00-18:00,假日09:00-19:00 是主流。部分店家週一公休。老街本身全天開放。
  • 鶯歌陶瓷博物館
    • 介紹:想深入了解陶瓷的歷史、技術和藝術表現,這裡是首選!展覽內容豐富且用心,從古早的甕缸到現代藝術創作都有,建築本身也很有特色(大片清水模),是個有質感的空間。有冷氣吹,夏天救星!
    • 地址:新北市鶯歌區文化路200號
    • 交通:從宏德宮步行約 15-20分鐘;從鶯歌火車站步行約 10-15分鐘;有公車可達。
    • 營業時間週一至週五 09:30-17:00;週六、日及國定假日 09:30-18:00。除夕及年初一休館。
  • 三鶯藝術村 / 三鶯之心空間藝術特區
    • 介紹:在鶯歌陶瓷博物館對面,大漢溪畔的一大片綠地公園。裡面設置了很多大型的公共藝術裝置,像是巨大的碗盤、茶壺、龍窯意象等,非常適合拍照!空間開闊,很適合野餐、放風箏、騎腳踏車(附近有租借站),看夕陽也很棒。免費!
    • 地址:新北市鶯歌區館前路
    • 交通:從鶯歌陶瓷博物館對面即是。從鶯歌火車站或有公車可達「陶瓷博物館」站下車。
    • 營業時間戶外空間,全天開放
  • 三峽老街
    • 介紹:如果時間充裕且體力許可(或開車),離鶯歌非常近的三峽老街絕對值得順遊!充滿巴洛克式紅磚老建築的街道,賣著古早味美食(金牛角、豬血糕、豆花)、傳統雜貨、藍染工藝品等,氛圍濃厚。清水祖師廟的精緻雕刻更是必看!
    • 地址:新北市三峽區民權街
    • 交通開車約10-15分鐘;公車可搭702、851、917等路線(鶯歌到三峽很近)。
    • 營業時間:老街本身全天開放,店家通常 09:00/10:00 - 18:00/19:00,部分週一休。

注意事項 (老鳥經驗談,別踩雷!)

爬了那麼多次鶯歌石步道,有些坑真心提醒大家避開:

  1. 穿對鞋子是王道!:拜託!一定要穿防滑的運動鞋或登山鞋!千萬別穿拖鞋、涼鞋、皮鞋甚至高跟鞋(我真的看過...)。尤其靠近鶯歌石那段和下山濕滑路段,好鞋子能救命(至少救你的屁股)。我那次的滑跤就是穿舊了快沒紋路的運動鞋,大意了。
  2. 水!水!水!:很重要所以說三次。就算天氣涼爽,爬山就是會流汗。特別是夏天,陽光直射的路段還是很曬的。每人至少帶600-1000cc的水,寧可多帶。步道上完全沒有補給點,宏德宮前面偶爾會有小攤販,但不是天天有,別賭。
  3. 防曬防蚊別輕忽:展望點很美,但也代表沒遮蔽。帽子、太陽眼鏡、防曬乳不可少。樹林裡蚊蟲多(尤其雨後),防蚊液要噴好噴滿,特別是在停下來休息的時候。
  4. 雨天、雨後請三思!:鶯歌石步道 土石比例高,雨後超級濕滑! 尤其是陡坡段和下山路段,危險性大增。除非你是經驗豐富的山友,裝備齊全(登山杖、超防滑鞋),否則雨後一兩天內真的不建議前往。安全第一!
  5. 帶點小零食補充體力:走O型大概要花上半天,中途休息時吃點巧克力、能量棒、水果,補充點糖分和電解質,會舒服很多。
  6. 垃圾自己帶走!:這是最基本的要求了。步道上垃圾桶很少或幾乎沒有,自己的垃圾(包含果皮)請務必打包帶下山。看到美麗的環境被丟垃圾真的很心痛。
  7. 留意指標,手機存離線地圖:鶯歌石步道的指標系統算是「中等」吧,主要岔路口有標示,但有些小岔路或細部分支,指標可能不夠明確,容易猶豫。建議手機先下載好離線地圖(例如登山客App的軌跡圖),或者看著主要的步道編號(通常是跟著「鶯歌石」或「宏德宮」、「大樹佛」方向走)。一個人走的話,覺得路徑怪怪的,最好停下確認或回頭。
  8. 尊重環境,降低音量:爬山是享受大自然的寧靜,請輕聲交談,避免喧嘩。也請勿攀折花木或驚擾野生動物(雖然這邊看到的大多是鳥和松鼠)。

Q&A (老鳥幫你答!)

  • Q: 鶯歌石步道適合帶小朋友一起走嗎?
    • A: 嗯... 看小朋友年紀和體力。國小中高年級以上(約9-10歲)且平常有運動習慣的孩童,走全程O型(避開陡坡時牽好)是可行的。但靠近鶯歌石那段陡坡,對小孩來說很吃力且有風險,若只走往返鶯歌石那段,對體能好的小學中高年級還OK。幼兒園或太小的小孩就不建議了,陡坡難抱難牽,危險!帶小孩的話,建議走到鶯歌石平台就好,原路返回較安全。務必牽好、注意腳步。
  • Q: 走鶯歌石步道需要申請入山證或專業登山裝備嗎?
    • A: 完全不需要入山證!它就是郊山步道。專業登山裝備如冰爪、岩盔那些也用不上。基本配備就是:防滑好走的鞋子、足夠的飲水、簡單的防曬防蚊、小背包裝點零食和垃圾袋就夠了。如果怕陡坡,帶支登山杖輔助上下坡會更輕鬆穩當(尤其下山保護膝蓋)。手機充滿電帶行動電源確保通訊和安全。
  • Q: 鶯歌石步道附近有什麼推薦的美食?
    • A: 下山餓壞了吧!鶯歌老街是首選:
      • 阿婆壽司:老字號,平價綜合壽司必點,味噌湯也好喝。但假日排隊很長...
      • 厚道飲食店:排骨飯、雞腿飯是招牌,古早味,份量足。
      • 鶯歌老街牛角麵包:不是三峽才有好吃牛角!鶯歌老街上也有幾家做得不錯,酥香可口。
      • 老街上有各種小吃:豆花、黑豬肉香腸、古早味冰淇淋、草仔粿等都可以試試。
      • 想喝咖啡休息:老街周邊也有些不錯的特色咖啡廳(自己Google一下囉)。
      爬完山吃什麼都特別香啦!

***

這次重訪 鶯歌石步道 ,還是被那個壯觀的鶯歌石和開闊的視野小小震撼了一下。它可能沒有百岳的壯麗,但那份便利性(離市區近、交通方便)、獨特的地標(就是那塊石頭!)和能同時滿足運動流汗與欣賞美景的需求,真的很難被取代。說實在的,步道維護還可以更好(指路牌清晰度、濕滑路段改善),但瑕不掩瑜啦。如果你在找一條週末半天就能搞定、有點運動到、又能看到特色景觀和城市風光的台北近郊步道,鶯歌石步道 絕對是口袋名單裡值得考慮的一個。挑個好天氣(切記避開雨天濕滑!),穿對鞋子,帶夠水,出發吧!站在巨石旁吹風看風景的時刻,會讓你覺得爬上來流的汗都值得了。下次,也許可以挑戰看看清晨來,說不定能看到不一樣的風景?嗯,就這麼決定。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