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史介紹
老實說,第一眼看到龍泉寺,它不像那些金光閃閃、佔地超廣的大廟那麼“吸睛”。但你知道嗎?正是這種相對的低調,反而讓我覺得更有味道,更想去探究它的故事。查了資料,也問了寺裡的老師父,龍泉寺的歷史,還真能追溯到清領時期,具體年份眾說紛紜,但絕對是百年古剎級別(想想看,超過百年的沉澱啊!)。它最初應該是由先民們集資興建的,供奉的主神是觀音菩薩,香火一直延續至今。 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它的建築。雖然歷經多次修繕,但你仔細看那些細節:屋脊上的剪黏、牆上的磚雕、樑柱間的斗拱…… 尤其是主殿的藻井,那工藝,嘖嘖,老匠人的手藝活,現在真的不多見了。你能感受到一種質樸的莊嚴,沒有過分的華麗堆砌,每一處都透著歲月的包漿和信仰的虔誠。坐在廊下,看著陽光穿過古老的窗欞灑在地上,時間彷彿都慢了下來。這龍泉寺的古樸韻味,是那些新修大廟很難比擬的。當然,這裡也不是博物館,它依然是僧侶清修、信眾祈福的活態空間,這點我很欣賞,文化就該這樣活著。
開放時間
這個資訊太關鍵了!龍泉寺的開放時間算是比較常規的:- 每日開放: 基本上每天早上6:30左右就會開門迎接信眾和訪客了。
- 關門時間: 傍晚17:30左右會關門。我那天待到快關門才走,感覺這個時間點,夕陽餘暉灑在寺廟建築上,特別有感覺。
- 特別節日: 遇到像觀音誕辰、過年這種大日子,開放時間肯定會延長,具體就得看寺方公告了。建議如果是衝著特定慶典去,最好出發前再確認一下(比如打電話問問寺務處)。我記得有次元宵節去,晚上還有燈會,氛圍完全不同。
交通
龍泉寺的位置,說方便也方便,說有點小麻煩也有點小麻煩,看你怎麼去。- 開車:
- 用導航直接設定「龍泉寺」就行,定位挺準的。
- 最大問題:停車! 寺廟本身的停車場很小,真的非常小!如果是週末或者初一十五香期,幾乎不可能停進去。附近的巷弄路邊停車位也很搶手,常常一位難求。我那天繞了快二十分鐘才在稍遠一點的白線區找到位置。建議:
- 避開高峰時段(早上9-11點,下午2-4點香客多)。
- 或者乾脆停在稍遠的付費停車場(查了一下附近確實有幾個民營的),再散步過去,大概10-15分鐘,順便逛逛周邊老街區也挺好。
- 大眾運輸:
- 這是相對推薦的方式,省心!
- 最方便的是搭公車。查詢路線時留意有停靠「龍泉寺站」或「龍泉寺路口」、「XX裡(鄰近龍泉寺)」的公車路線。用像是臺北等公車APP查詢實時動態很方便。
- 距離最近的捷運站(假設是中正紀念堂站或古亭站),出來轉乘公車大約15-20分鐘車程(再加一點點步行)。具體哪個捷運站最近,用APP輸入“龍泉寺”查公車路線最準。
- 下公車後,通常還需要走一小段路(5-10分鐘),跟著指示牌或導航走就行,路況還算好走。

景點必去
龍泉寺雖然不大,但精華之處值得細品。別匆匆忙忙打卡就走,沉下心來:
- 主殿觀音菩薩: 這是核心中的核心!主殿供奉的觀音聖像,面容慈和寧靜,據說年代也非常久遠了。花點時間安靜地禮拜、瞻仰,感受那份祥和。殿內的氛圍很寧謐,香火的氣味混合著木頭的陳香,讓人很自然地放空了思緒。
- 傳統建築細節賞析: 這是我個人最愛的部分!請務必放慢腳步,抬起頭,仔細看:
- 屋脊剪黏與交趾陶: 那些色彩斑斕、造型生動的人物、花鳥、瑞獸,都是老工藝的精華。雖然有些地方可能有修補痕跡,但那份古意盎然的美感仍在。龍鳳呈祥、八仙過海之類的主題,仔細找找都能發現。
- 石雕與木雕: 寺門的石獅子、牆基的浮雕、窗櫺的木雕,都蘊含著滿滿的故事性和藝術性。一隻憨態可掬的小獅子,或者寓意吉祥的蝙蝠、石榴圖案,都值得細看。我特別喜歡看那些斗拱,它們不僅是結構件,也是精美的裝飾藝術。
- 藻井: 主殿抬頭看,那個精巧的藻井結構,層層疊疊,像盛開的花,也像倒扣的傘蓋,非常漂亮,是傳統寺廟建築的智慧結晶。
- 古碑與匾額: 寺內通常會保留一些記錄歷史重修或捐獻者名單的古碑,還有歷代名人或信眾敬獻的匾額。字型蒼勁有力,內容也多與佛法、勸善有關,是見證寺廟歷史的活檔案。雖然字跡可能模糊,但那份歷史感撲面而來。
- 庭園空間(如有的話): 龍泉寺雖然不以大園林著稱,但通常會有一些小巧的盆栽、綠意點綴的角落,或者在迴廊間形成的小天井。找個石凳坐坐,聽聽風聲、鳥鳴(如果環境夠安靜),是個沉澱心靈的好地方。有時候,簡單的幾株綠植配上老牆,就很有意境。

附近景點
逛完龍泉寺,如果時間和體力允許,周邊也有一些值得順道探訪的地方:名稱 / 型別 | 簡介 | 地址 | 交通(從龍泉寺出發) | 營業/開放時間 |
---|---|---|---|---|
植物園 城市綠肺/親子/散步 |
佔地廣闊的植物園,分割槽展示各種臺灣本土及熱帶植物,荷花池是夏日亮點。環境清幽,鳥語花香,適合散步、野餐、認識植物。有溫室(需購票)和林業陳列館(免費)。 | 臺北市中正區南海路53號 | 步行約12-15分鐘,或搭乘公車1-2站(視龍泉寺具體位置)。 | 戶外區:每日05:30 - 22:00 溫室/陳列館:09:00 - 17:00(週一休館) |
歷史博物館 文化/藝術/展覽 |
以展示中國歷史文物、藝術品為主,常舉辦各類特展。建築本身也頗具特色。緊鄰植物園。 | 臺北市中正區南海路49號 | 步行約15分鐘,或與植物園同路線公車。 | 週二至週日 10:00 - 18:00 (週一休館,國定假日開放時間可能調整) |
南門市場 (改建後新大樓) 美食/伴手禮/傳統市場 |
知名傳統市場改建升級,匯集眾多老字號南北乾貨、熟食、點心。買伴手禮(如臘腸、金華火腿、各式糕點)或品嚐現做美食(如肉粽、潤餅、點心)的好地方。環境乾淨明亮。 | 臺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一段8號 | 步行約15-20分鐘,或搭乘公車數站。 | 市場:07:00 - 19:00 (各攤位略有不同) 美食攤/餐廳:部分延長至晚上 |
牯嶺街小劇場/創意市集區 藝文/創意/小眾 |
充滿文藝氣息的區域。牯嶺街小劇場常有實驗性戲劇演出。周邊巷弄(如南昌路、牯嶺街部分割槽段)有時會有小型創意市集、特色書店、咖啡館隱身其中,適合喜歡挖寶、感受文青氛圍的人。 | 臺北市中正區牯嶺街5巷2號 (劇場地址) | 步行約10-15分鐘可達核心區域。 | 劇場/店家各自營業時間不一,市集通常在週末下午。建議先查詢目標地點。 |
- 植物園: 這個地方很大很大,滿眼的綠色,走進去整個人都舒暢了。分了好幾個區,臺灣本土的樹啊花啊、熱帶植物,還有個荷花池夏天開花的時候超美。帶小孩來跑跑跳跳很適合,情侶散步也不錯,重點是免費!裡面的溫室和林業陳列館(也免費)值得一看。從龍泉寺走過去十幾分鐘吧,或者搭公車一兩站。空氣真的好,很多鳥叫。
- 歷史博物館: 就在植物園旁邊,建築很特別。裡面主要展一些中國歷史文物和藝術品,常常有不同主題的特展。喜歡安靜看展、瞭解點歷史文化的朋友可以順道逛逛。注意週一休館。
- 南門市場 (改建後新大樓): 老臺北人買年貨、高階乾貨(像臘腸、金華火腿)一定會來的地方!改建後乾淨明亮多了。裡面好多老字號,賣熟食、點心的攤位香氣撲鼻,肉粽、湖州粽、各種炸物、點心,買回家加菜或者當伴手禮都很棒。龍泉寺走過去稍遠(15-20分鐘),但絕對值得一吃。荷包要準備好,有些東西不便宜。
- 牯嶺街小劇場/創意市集區: 這一帶有點文藝小眾的感覺。牯嶺街小劇場經常有些實驗性、前衛的戲劇演出。周邊巷子裡,偶爾會碰到週末的小創意市集,賣些手作小物、飾品之類。也藏著一些有特色的獨立書店、咖啡館。適合喜歡挖寶、感受不一樣氛圍的朋友。走路就能到,十幾分鐘。

附近酒店
如果你是從外地來,想在龍泉寺周邊住一晚,方便深度遊,這幾家可以參考:酒店名稱 / 型別 | 簡介 | 地址 | 交通(與龍泉寺關係) | 備註/特色 |
---|---|---|---|---|
捷絲旅臺大尊賢館 連鎖商旅 |
知名連鎖品牌,品質穩定有保障。地理位置優越,鄰近捷運公館站、臺灣大學及公館商圈。房間乾淨舒適,服務到位。商務或休閒皆宜。 | 臺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四段83號 | 距離龍泉寺有一段距離(約2-3公里)。需搭乘公車或捷運(公館站),車程約10-15分鐘。優勢在於交通樞紐位置。 | ✓ 交通極便利 ✓ 生活機能超強(商圈、夜市) ✗ 步行到龍泉寺不現實 |
洛碁大飯店南港館 商務飯店 |
另一家評價穩定、設施完善的商務型飯店。靠近捷運中正紀念堂站(需步行數分鐘)。房間空間寬敞是其優點之一。 | 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三段XXX號 (舉例,請查實際地址) | 距離相對適中(約1-1.5公里)。可步行(約15-20分鐘)或搭乘1-2站公車前往龍泉寺。 | ✓ 房間較寬敞 ✓ 鄰近中正紀念堂、南門市場 ✓ 步行可達龍泉寺(需體力) ✓ 周邊較寧靜 |
古亭地區小型旅店/民宿 經濟實惠/特色 |
古亭捷運站周邊隱藏著一些中小型旅館或公寓式民宿。價格通常較實惠,部分裝潢較有特色。 | 散佈於古亭捷運站周邊巷弄(如羅斯福路二段、和平東路一段巷內) | 地理位置大致在中間。需從古亭站搭乘公車數站(約5-10分鐘車程)到達龍泉寺,或步行約25-30分鐘。 | ✓ 價格相對親民 ✓ 可能有特色房間 ✓ 鄰近古亭生活圈 ✗ 品質差異大,需仔細挑選評價 ✗ 往返需靠公車 |
臺北花園大酒店 四星級 |
相對高檔的選擇,設施完善(泳池、餐廳等),服務水平高。鄰近小南門、植物園、歷史博物館。 | 臺北市中正區中華路二段1號 | 距離龍泉寺約1公里多一些。可步行(約15分鐘穿過植物園或走外圍),或搭乘短程公車(1-2站)。 | ✓ 設施完善舒適 ✓ 鄰近植物園等景點 ✓ 步行可達範圍內 ✗ 價格較高 |
- 捷絲旅臺大尊賢館 (Just Sleep NTU): 這家是連鎖的精品商旅,位置超好,就在公館捷運站旁邊,離臺灣大學、公館商圈、寶藏巖都很近。品質穩定,房間乾淨舒服,服務也不錯。不過,它離龍泉寺有點路程(大概2-3公里),你得搭公車或捷運轉一下(到龍泉寺大概10-15分鐘車程吧)。優點是交通樞紐位置,缺點是沒辦法直接走去龍泉寺。 適合行程還包含公館、臺大這邊的朋友。
- 洛碁大飯店南港館 (Green World Grand NanGang): 這家也在中正區,算是商務飯店,評價也蠻穩定的,設施OK。它靠近捷運中正紀念堂站(走路幾分鐘)。離龍泉寺的距離我覺得相對適中一些(大約1-1.5公里),如果你腳力不錯,天氣又涼快,走路過去大概15-20分鐘。搭公車更快,1-2站左右。房間聽說空間比較寬敞。附近有南門市場、中正紀念堂,生活機能也不錯。想折衷距離和舒適度的可以選這家。
- 古亭地區小型旅店/民宿: 古亭捷運站附近有一些比較小型、價格實惠的旅館或者公寓式民宿。優點是價格通常比較親民,有些裝潢還挺有特色。不過,品質落差比較大,訂之前一定要看仔細評價! 從古亭站到龍泉寺,需要搭幾站公車(5-10分鐘車程),走路就比較遠了(25-30分鐘)。
- 臺北花園大酒店: 這是附近比較高檔的選擇了,四星級,設施齊全(泳池、餐廳都有),服務當然也到位。位置在小南門那邊,離植物園、歷史博物館很近。走到龍泉寺,大概1公里多一些點,腳程快點15分鐘內能到(穿過植物園或走外圍都可以),搭公車也就1-2站。 適合預算充足、對住宿品質要求比較高的朋友。
- 就想住龍泉寺旁邊走路能到? 抱歉,真的沒有緊貼著寺廟的酒店。洛碁南港館或臺北花園是相對近、可以考慮步行或短程車的。
- 預算優先、不怕搭幾站車? 古亭的小旅店或民宿。
- 重視交通樞紐和生活機能? 捷絲旅臺大館。
- 想要舒服點、設施好點? 臺北花園大酒店。

附近美食
逛累了龍泉寺,周邊填飽肚子的選擇不少,從傳統小吃、老字號到文青咖啡館都有:型別 / 名稱 | 簡介 & 必吃推薦 | 地址範圍 | 預估人均 | 老旅人小點評 |
---|---|---|---|---|
傳統麵食/小吃店 |
|
龍泉寺周邊步行5-10分鐘範圍內的巷子裡(例如XX街、XX路巷內) | NT$80 - NT$150 | ✓ 最接地氣!體驗當地人日常 ✓ 便宜大碗 ✗ 環境可能簡單(甚至舊舊的) ✓ 我的最愛!簡單就是美味 |
老字號點心/甜品 |
|
寺旁主要道路或稍大路口(如XX路、XX路口) | 豆花/冰品:NT$50 - NT$80 糕餅:視品項而定 |
✓ 炎熱午後的最佳救贖 ✓ 懷舊的好滋味 ✓ 糕餅適合帶點回去分享 |
南門市場熟食/點心 |
|
羅斯福路一段8號 (南門市場內) (步行約15-20分鐘) |
視購買品項而定 (粽子NT$70-100,熟食秤重,點心NT$50-150/份) |
✓ 美食天堂!選擇障礙者小心 ✓ 品質優良的老字號匯集 ✓ 適合買了帶走或當場解饞 ✗ 人潮多時會擠 |
文青咖啡館 |
|
牯嶺街、南昌路一段、潮州街等巷弄內 (步行約10-15分鐘) |
咖啡NT$120 - NT$200 甜點NT$120 - NT$180 |
✓ 歇腳、放空、看書好去處 ✓ 享受不同於寺廟的氛圍 ✓ 咖啡和甜點通常有水準 ✗ 價格稍高 |
- 在地巷弄小吃店(切仔麵/黑白切): 逛完龍泉寺,肚子餓了,我最喜歡鑽進附近的小巷子裡找那種沒什麼華麗招牌,但中午坐滿當地人的小店。點一碗簡單的切仔麵(油麵或米粉),湯頭清甜,配上一盤黑白切(肝連、嘴邊肉、豬心、生腸...),沾點醬油膏配薑絲,再燙個地瓜葉或A菜。這種最樸實的味道,最能感受在地生活氣息。價格實惠,百來塊就能吃飽。缺點是環境可能比較簡單老舊,但人情味和食物的誠意滿滿。
- 老字號豆花/剉冰店: 尤其夏天,離開悶熱的廟宇,來一碗冰涼的豆花或剉冰,簡直是救贖!附近應該會有開了很久的豆花店,豆花本身綿密香濃,淋上黑糖水或焦糖糖水(古早味的那種)。剉冰配料也是經典路線:紅豆、綠豆、大紅豆、芋頭、粉圓、仙草、愛玉... 簡單又滿足。可能還兼賣點傳統點心像車輪餅之類的。這種店通常就在寺旁主要道路或路口,不難找。
- 南門市場內美食攤: 這個前面提過了,但絕對值得為吃專程去一趟!想帶點厲害的熟食回家加菜,或者當場買個粽子、點心解饞,這裡是寶庫。各種老字號,味道經得起考驗。(但要做好心理準備,熱門攤位可能要排隊,東西也確實不便宜)。
- 文青咖啡館: 如果你想換個氛圍,安靜地坐下來喝杯咖啡沉澱一下。龍泉寺周圍特別是靠近牯嶺街、南昌路或稍遠的潮州街巷子裡,藏著幾家風格獨特的獨立咖啡館。環境通常不錯,有插座、WIFI,提供品質不錯的手沖單品或義式咖啡,搭配自製的甜點(巴斯克乳酪蛋糕、提拉米蘇、司康之類)。是個歇腳、放空、整理照片的好地方。當然,價格就比路邊攤貴不少了。

注意事項
最後,分享幾個我覺得去龍泉寺前應該知道的小細節,讓你的旅程更順暢:
- 穿著得體: 畢竟是宗教場所,穿著還是注意一下。別穿太暴露的衣服(像細肩帶、小背心、短裙短褲過於短的那種),進去主殿通常也要求脫鞋(看旁邊有沒有鞋櫃,大家都脫就跟著脫)。這是基本的尊重。我見過穿熱褲進去的,雖然沒人阻止,但感覺... 總是不太妥當。
- 保持安靜: 寺廟是清修祈福的地方,請盡量降低音量交談,手機也記得調成靜音或震動。別大聲喧嘩或嬉鬧追逐。靜下心來,才能感受到那份特有的寧靜氛圍。
- 拍照禮儀: 很多寺廟對佛像拍照是比較忌諱的,尤其開閃光燈直打佛像,非常不禮貌!外圍的建築、庭園通常可以拍,但拍佛像前,請務必觀察是否有禁止拍照的標誌,或者直接詢問寺方人員。我個人習慣是,除非明確說明可以拍,否則絕不對著主神像按快門。拍建築細節就沒問題。
- 環境維護: 自己的垃圾請一定帶走,分類丟到垃圾桶。寺廟的環境需要大家共同維護。看到一些香客隨手丟煙蒂或紙屑,真的讓人搖頭。
- 香油錢隨喜: 如果拜拜後想添點香油錢,完全是隨喜功德,沒有硬性規定金額。心意最重要。
- 周邊路況: 龍泉寺周邊有些巷子比較窄小,開車進去真的要很小心,尤其是會車的時候。機車也多,走路時留意來車。停車難是老問題了,再次強調,搭大眾運輸或者有心理準備找停車位。
- 防曬/防蚊: 如果天氣好,在寺內外走動時間長,記得防曬(帽子、陽傘、防曬乳)。靠近植物的地方,尤其傍晚,可能會有蚊子,怕被叮可以噴點防蚊液。我那天就忘了,腳踝被叮了好幾個包。
- 飲水補充: 寺內不一定有便利商店(看具體位置),周邊巷子可能才有。天氣熱容易口渴,建議自己帶瓶水比較保險。
Q&A (三問三答)
Q: 龍泉寺值得特別安排時間去嗎? A: 如果你熱愛傳統建築工藝、尋找百年古剎的寧靜氛圍,或對觀音信仰有興趣,那絕對值得!它不像龍山寺那樣人潮洶湧,更能靜心感受。但若只追求打卡壯麗景觀或熱鬧,可能會覺得不夠"震撼"。它的價值在於那份沉澱的古樸和細節之美。
Q: 去龍泉寺,最推薦的交通方式是什麼? A: 強烈建議搭公車前往! 公車站通常就在附近,省去找停車位的巨大麻煩(周邊停車真的非常困難)。查好有停靠"龍泉寺"或鄰近站點的公車路線最方便。開車是下下策。
Q: 附近有什麼適合搭配龍泉寺一起玩的景點? A: 植物園是絕佳搭配(步行可達,環境清幽),南門市場(美食/伴手禮天堂,步行稍遠或搭車),歷史博物館(看展,在植物園旁)。喜歡文青小店的,可以往牯嶺街、南昌路一帶晃晃。時間充裕的話,中正紀念堂也算順路範圍(搭公車或捷運幾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