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個血液裡流淌著醬油與山葵香氣的傢伙。對,就是那種聽到「鮪魚」兩個字,眼睛會瞬間發亮、唾液腺開始瘋狂運作的美食偏執狂。我的終極目標?吃遍全臺打著「鮪魚」旗號的專門店!說到 鮪魚飯店,這名字我第一次在朋友聚餐聽到還以為是賣住宿的,結果一去成主顧。後來發現,原來叫做 鮪魚飯店 的店家還真不少,各有各的擁護者。這下可好,我的美食獵人魂徹底燃燒,決定展開一場全臺 鮪魚飯店 的深度巡禮!跑了十幾趟,荷包瘦了,但肚子和腦袋都飽了。這份用新臺幣和無數公里數堆疊出來的真實心得,保證不藏私,就是要告訴你哪家 鮪魚飯店 真的值得衝,哪家...嗯,可能需要點運氣(或者你特別愛吃筋?)。別被華麗名字騙了,跟著我這個 鮪魚飯店 老司機,避開雷區,直達美味核心!
基隆港畔 鮪魚飯店 (基隆總店)
介紹
這家絕對是傳奇!號稱是 鮪魚飯店 的起源地,就在基隆崁仔頂漁市旁邊。那種霸氣,從門口停滿的雙B轎車就知道不簡單(笑)。老字號有老字號的道理,魚獲的新鮮度真的沒話說,很多臺北饕客專程開車來就為這口。第一次踏進去,空氣裡瀰漫著濃濃的海味混合醬油香,師傅的刀工俐落得嚇人,玻璃櫃裡躺著的都是當天現流的寶貝。
必點選單:
臺北東區 鮪魚飯店 (旗艦店)
介紹
開在臺北東區黃金地段,裝潢走的時尚路線,有點像高階Lounge Bar混搭日料店,光線暗暗的適合約會或商業聚餐。標榜每天從基隆總店配送魚貨,品質有一定保證。服務生都很年輕,態度積極。不過,這價格嘛...嗯,地段費加了不少上去的感覺?
必點選單:
臺北民生社群 鮪魚飯店 (小資店)
介紹
這間是我的「日常救星」!藏在安靜的民生社群巷弄裡,店面不大,就十幾個座位圍著吧檯。老闆兼主廚是個話不多但很實在的大哥。這裡沒有浮誇的裝潢,也沒有黑鮪魚大腹那種夢幻逸品,但就是專注在提供新鮮、價格合理的鮪魚料理。是附近居民和上班族的愛店,想吃 鮪魚飯店 不想吃土?來這就對了!
必點選單:
臺中公益路 鮪魚飯店 (超難停車店)
介紹
開在臺中美食一級戰區公益路,名氣響亮,用餐時間永遠大排長龍。店內空間寬敞,有卡座也有大圓桌,適閤家庭聚餐或朋友揪團。菜色選擇非常多樣化,除了生食,熟食、炸物、鍋物都有,變化多。不過...停車真的是惡夢!建議直接搭計程車或停超遠再走過來比較省心。
必點選單:
臺南國華街 鮪魚飯店 (老饕私藏店)
介紹
這間超低調!混在國華街小吃林立的騎樓裡,不小心就會走過頭。店面非常小,只有板前8個座位。老師傅一個人掌控全場,每天進什麼魚就做什麼,沒有固定選單,全看當日漁獲。喜歡驚喜感和追求極致鮮度的老饕會愛死這裡。建議開門前提早去排隊,或者預約(如果老師傅願意接電話的話...他很隨性)。
必點選單:
高雄駁二特區 鮪魚飯店 (文青網美店)
介紹
開在高雄駁二藝術特區倉庫裡,挑高空間加上工業風裝潢,超級好拍!光線好,食物擺盤也走精緻路線,很受網美和年輕族群歡迎。主打創意鮪魚料理,把傳統日式加入新元素。當然,價格也反映了它的環境和創意啦。適合約會或姊妹聚餐聊天。
必點選單:
新竹科學園區 鮪魚飯店 (工程師能量補給站)
介紹
開在竹科金山街附近,簡直是工程師們的深夜食堂(雖然沒開到那麼晚)。店面明亮乾淨,翻桌率高。最大特色是「份量實在」!生魚片切得厚,丼飯鋪滿滿,絕對讓你吃飽飽回去繼續coding。非常務實的風格,吃粗飽、補充蛋白質的好選擇。品質穩定,不求驚艷但也不會失望。
必點選單:
桃園青埔 鮪魚飯店 (高鐵特區店)
介紹
鄰近桃園高鐵站和機捷,交通超級方便!適合商務客趕車前快速用餐,或者外地遊客一下車/上車前打牙祭。空間寬敞舒適,動線流暢。選單算是集各家大成,從生食到熟食都有,選擇多樣。品質穩定,但少了點驚喜感,就是穩穩的安全牌。週末家庭客很多。
必點選單:
宜蘭礁溪 鮪魚飯店 (溫泉鄉店)
介紹
開在溫泉飯店林立的礁溪市區,明顯是瞄準觀光客。裝潢帶點和風溫泉旅館的感覺,有包廂。主打結合宜蘭當地海鮮與鮪魚料理。新鮮度不錯,畢竟靠海嘛!價格當然也很有「觀光區」風格。泡完溫泉來吃一頓熱騰騰的熟食或火鍋很舒服。
必點選單:
花蓮東大門夜市 鮪魚飯店 (快閃攤車店)
介紹
這個超酷!不是固定店面,而是老闆開著改裝餐車,在花蓮東大門夜市裡面營業!攤位不大,只有幾個立食位置,主要做外帶。老闆是從其他 鮪魚飯店 體系出來自己創業的師傅,手藝不錯。最大優勢是「價格實惠」和「機動性高」。逛夜市想吃點新鮮海味又不想花大錢進餐廳?來這攤就對了!缺點是座位少,可能要站著吃或帶回民宿享用。
必點選單:
我的真心不藏私總結 & 點餐秘技
跑了這麼多間 鮪魚飯店,荷包君在哭泣,但舌尖獲得了極大的滿足感。老實說,這趟 鮪魚飯店 巡禮,讓我更加確信:吃東西沒有絕對的「最好」,只有「最適合當下的你」。 就像那天在臺南國華街,擠在小小的板前,看著老師傅專注的眼神,吃著完全不知道下一道是什麼的驚喜,價格雖然不便宜,但那種體驗和鮮度,讓我覺得每一分錢都值得(雖然付錢時手還是會抖一下)。反觀在臺北東區那家旗艦店,環境美氣氛佳,但付完帳單後,回家路上總覺得...好像少了點什麼?大概是靈魂吧?也可能是錢包太痛的幻覺。
點餐避雷小撇步(血淚經驗談):
說到底,鮪魚飯店 這個招牌代表的不是單一標準,而是各店老闆對「新鮮鮪魚料理」的不同詮釋。 下次你想吃 鮪魚飯店 時,先問問自己:今天是想追求極致新鮮?還是環境氣氛?是單純想吃飽?還是想挑戰味蕾驚喜?或者是...只想花少少錢解個饞?想清楚再選店,踩雷機率絕對大大降低!
Q&A 時間 (網友常問我這幾個!)
A: 毫無疑問「臺北民生社群店」或「花蓮東大門快閃攤」!民生社群的鮪魚蔥花丼、炙燒比目魚鰭邊握CP值超高;花蓮快閃攤能用夜市價格吃到夠水準的握壽司或丼飯。新竹竹科店份量大又便宜,但地點對非工程師來說可能稍遠。記得避開臺北東區和基隆總店,除非你打工賺很多(笑)。
A: 追求「頂級品質不計代價」,直接衝「基隆總店」或賭賭看「臺南國華街私藏店」當天有沒有好貨。基隆的新鮮度來源最直接;臺南師傅的選魚眼光和處理手法很有一套。臺北旗艦店也有,但那個溢價...嗯,個人覺得基隆更值。臺中店有時也有,但品質波動較大,看運氣。
A: 首推「臺中公益路店」或「宜蘭礁溪店」!這兩家熟食選擇多且做得好吃。臺中店的鹽曲烤鮪魚排、鮭魚親子炒飯、甚至炸物都不錯;礁溪店的鮪魚涮涮鍋、鹽烤魚下巴很適合長輩口味,環境也舒適。桃園青埔店選擇也多,交通方便。記得避開只有生食為主或座位狹小的店(像民生社群、臺南私藏、花蓮快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