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入東港漁港的心臟地帶
東港漁港,可不只是一個捕魚、賣魚的地方那麼簡單(雖然它的漁獲量確實多得驚人,支撐起臺灣西南沿海很重要的漁業經濟)。要我形容,它更像是一個活生生的海洋文化博物館,而且門票免費!這裡最迷人的,是那種「漁」你同在的生活感。清晨天還沒全亮,華僑市場(東港漁港漁產品直銷中心)就已經燈火通明,拍賣聲此起彼落,剛從東港漁港回來的漁船卸下最新鮮的漁獲,空氣中那股濃得化不開的「鮮」味,是任何冷凍海鮮都無法比擬的。走在碼頭邊,看著大大小小的漁船停泊,船身上的斑駁刻畫著它們與大海搏鬥的故事,空氣中混雜著引擎油味、海水鹹味和隱約的魚腥味,這是專屬於漁港的氣息,真實而生猛。
搞定交通與停車,輕鬆暢遊東港漁港
要去東港漁港,其實比想像中方便很多!尤其對我們這種喜歡自己掌控時間的自駕族來說,開車算是比較彈性的選擇。
開車路線:
- 從高雄出發:走國道1號南下→接88快速道路(往東港、潮州方向)→到底下交流道後左轉臺27線→直行進入東港鎮→依指標前往東港漁港或華僑市場。
- 從屏東市出發:走臺1線南下→過屏東大橋後續行→於水底寮附近右轉臺17線(沿海路)→直行進入東港鎮。或是走臺27線直接往東港方向也很順。
- 重點提示: 下88快速道路進入東港市區後,尤其接近東港漁港和華僑市場週邊,車流會明顯增多,特別是假日或用餐時間,一定要有耐心。
大眾運輸:
- 火車: 搭至屏東潮州站或高雄站,再轉乘客運或屏東公車進入東港。
- 客運: 國光客運、高雄客運、屏東客運等都有路線從高雄火車站、捷運小港站、屏東市等地往返東港。在東港鎮內的主要下車點通常在「東港轉運站」或「東港站」,下車後再步行或轉搭在地公車、計程車前往東港漁港核心區。

- 臺灣好行: 有「大鵬灣琉球線」經過東港地區,可以在「東港渡船頭」站下車,距離華僑市場、東隆宮都不遠,算是很方便的選擇。可以查詢臺灣好行官網確認最新路線及時刻表。
停車攻略(這點超級重要!)
東港漁港周邊的停車問題,坦白說,是不少遊客的惡夢,尤其假日一位難求是常態。以下是我多次徵戰後的心得:
| 停車區域 | 位置/特色 | 優點 | 缺點/注意事項 | 費用 |
|---|---|---|---|---|
| 華僑市場地下停車場 | 就在華僑市場正下方 | 位置絕佳,離美食最近! | 車位少,假日極難排到! 車道較窄,大型車或技術不好者請三思。排隊車潮常影響周遭交通。 | 計時收費 (平日$30/時起, 假日$40/時起) |
| 東港漁港周邊公有路邊停車格 | 市場周圍道路(如光復路、新生路、朝隆路等) | 數量較多 | 假日瞬間停滿! 需碰運氣或提早到。注意劃線顏色(紅線絕對不行!黃線留意時段)。離核心點有步行距離。 | 計時收費 |
| 東隆宮廣場周邊 | 東隆宮廟前廣場及附近道路 | 空間較寬敞 | 假日香客+遊客多,一樣難停。若打算參拜東隆宮且時間較早,機會較大。 | 廟前廣場 免費 (看情況) |
| 朝隆路底公有停車場 | 位於朝隆路底,靠近遊艇碼頭區 | 車位數量尚可, 平日較易有位 | 離華僑市場、東隆宮較遠 (步行約10-15分鐘)。但可順遊遊艇碼頭。 | 計時收費 |
| 大鵬灣遊客中心停車場 | 位於大鵬灣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旁 | 車位充足,大型車也可停 | 離東港漁港核心區最遠 (開車約5-10分鐘)。 適合搭配大鵬灣行程使用。 純吃喝買海鮮不建議停這裡。 | 大多免費 |
| 私人收費停車場 | 散佈在市場、漁港周邊巷弄內(留意掛「停車」招牌的私人空地,如新生三路、中正路一帶巷內) | 通常有位, 救急用 | 費用較高 (一次$100-$200不等),場地條件不一 (有些是空地或鐵皮棚)。停車前最好先確認價格和環境。 | 一次計費 (約$100-$200) |
| 忠孝街公有停車場 (推薦!) | 位於忠孝街與成功路口附近 | 車位數量多,平日假日相對好停! | 步行至華僑市場約8-10分鐘,至東隆宮約5-8分鐘。 是我 個人最常停且成功率高的選擇! 省去在市區繞圈的麻煩。 | 計時收費 |
真心建議: 週末假日請務必早到! 最好 上午十點前 抵達,停好車的機率會高很多。如果目標是華僑市場吃午餐,11點後才到,那要有心理準備在周邊道路繞圈圈找車位,或是勇敢挑戰私人停車場了(記得先問價錢!)。
替代方案: 如果只是要吃海鮮,有時乾脆把車停遠一點(比如朝隆路底停車場或大鵬灣那邊),再慢慢散步過來或搭計程車,反而省時省力又省心。騎機車當然是最靈活的選擇(當地人首選),但對外地旅客來說比較不方便。
啊對了! 東港漁港附近有些小巷弄,看起來好像能停,但一定要睜大眼睛看清楚是紅線、黃線還是白線。紅線絕對不行,黃線要看準停時間(通常有告示牌),白線才是王道。別為了幾分鐘方便吃罰單,劃不來!
東港漁港周邊必訪經典景點
- 華僑市場(東港漁港漁產品直銷中心): 這裡絕對是東港漁港的精華所在!號稱是臺灣數一數二大的魚市場,但可別被「市場」兩字騙了。當然可以買到超新鮮的漁獲(黑鮪魚季節時更是一片狂熱),但更吸引遊客的是二樓的「美食天堂」。幾十家攤位一字排開,現點現做的生魚片、握壽司、海鮮丼飯、烤物、炸海鮮、味噌魚湯...琳瑯滿目,選擇多到讓人眼花撩亂。重點是,價格相對實在,新鮮度爆表!坐在靠港的座位區,吹著海風,吃著剛從東港漁港上岸的海味,那種滿足感難以言喻。建議多走幾攤比較一下價格和品質(尤其生魚片厚度!),也別錯過一樓的乾貨區,買點魚鬆、櫻花蝦當伴手禮很不錯。不過坦白說,假日人擠人得像沙丁魚罐頭,要有心理準備,避開尖峰用餐時間或許舒服些。
- 東隆宮: 正如前面提過的,這座黃金牌樓閃耀的廟宇,是東港的信仰中心與精神象徵。走進廟埕,巨大的金牌樓(那可是真的黃銅打造!)氣勢非凡,精緻的木雕、石刻處處可見其工藝價值。就算不懂宗教,純粹欣賞建築之美也值得。信徒虔誠的模樣,空氣中瀰漫的香火氣息,構成了獨特的文化風景線。記得抬頭看看樑柱上的精緻藻井和彩繪。後方的文物館展示了王船祭相關的歷史文物和模型,對瞭解這項重要民俗活動很有幫助(免費參觀)。我覺得這裡有一種安定人心的力量,特別是傍晚點燈後,更有氣氛。
- 漁港碼頭散步: 吃飽喝足(或被市場人潮嚇到後),很推薦沿著東港漁港的碼頭邊走走。看看停泊的各式漁船(從小小的舢舨到大型漁船都有),觀察漁民整理漁具或補網的日常。有時候能看到漁船進港卸貨的場景(清晨或下午時段機會較大),感受那股豐收的活力(與濃厚的魚腥味)。運氣好時,成群的海鳥會在港區盤旋飛舞,等著漁民清理漁獲時掉落的碎屑。這是最貼近東港漁港真實生活面的方式,沒有過多的包裝,充滿生活氣息。夕陽西下時分,港邊的景色特別迷人,波光粼粼,很適合放空。
- 東港溪堤防/東港漁港堤防: 這個點相對少遊客知道,但很適合想看開闊海景或吹風放空的人。沿著東港溪出海口旁的堤防道路走,可以眺望整個東港漁港的船隻風貌,以及更遠處的大海。天氣晴朗時,甚至能看到小琉球的輪廓!傍晚來看夕陽落入臺灣海峽,視野很好。堤防道路很長,可以騎腳踏車或散步。這裡少了市場的喧囂,多了一份海港小鎮的寧靜與悠閒。我是偶然發現的,坐在堤防上發呆,看著往來的船隻,時間好像慢了下來。
東港漁港鄰近延伸景點推薦
既然都到了東港漁港,時間允許的話,周邊這幾個景點也非常值得順遊:
大鵬灣國家風景區:
- 介紹: 距離東港漁港核心區開車約5-10分鐘。這裡是臺灣最大的單口囊狀潟湖,水域平靜,早期是空軍水上飛機基地。現在規劃成國家風景區,非常適合親水、休憩和生態觀察。可以做的事情很多:騎腳踏車環灣(有完善的環灣腳踏車道,風景優美)、搭乘觀光管筏遊潟湖、體驗刺激的獨木舟或SUP立槳、挑戰跨海大橋上的開合橋景觀(特定假日與時間才會表演開合秀)和鵬灣跨海大橋上方的天空步道看風景。也有濕地生態公園可以散步看鳥類。玩法很豐富,適合安排半天到一天的時間慢慢玩。
- 地址: 屏東縣東港鎮大鵬裡大潭路169號(以此為大鵬灣管理處遊客中心地址)。
- 交通: 從東港漁港開車或騎車過去最快,沿著指標走約5-10分鐘。搭乘「臺灣好行大鵬灣琉球線」可在「大鵬灣遊客中心」站下車。
- 營業時間: 遊客中心通常約 08:30-17:30。環灣腳踏車道、公園等戶外區域基本上是全天開放。各項遊憩設施(如管筏、獨木舟、跨海大橋天空步道)有各自的營運時間與收費標準,出發前最好查詢官方或業者最新資訊。跨海大橋開橋秀有特定表演時間(通常週末假日),需留意公告。
青洲遊憩區:
- 介紹: 位於大鵬灣域西南側突出的小半島上,是近年整修開放的海濱遊憩區。最大亮點就是擁有 綿長細緻的沙灘,可以踏浪玩沙(這裡的沙質我覺得比墾丁某些沙灘更細軟舒服!),還有一座純白色的「濱海教堂」造景(IG熱點,拍照很出片)。設有咖啡廳、餐飲區(消費才能使用較好的座位區,這點我覺得有點可惜)、兒童遊戲設施和小型露營區。非常適合想在海邊放鬆、踩踩水、看夕陽的家庭或情侶。海景視野相當不錯,可以遠眺小琉球。夏天時是戲水的好選擇(有救生員進駐時段)。

- 地址: 屏東縣東港鎮南平路631號。
- 交通: 從東港漁港開車/騎車約10-15分鐘。位置有點偏僻,周邊大眾運輸不便,建議自行開車或騎車前往。入口處有付費停車場。
- 營業時間:
- 園區:一般 24小時開放(但夜間無照明,不建議前往)。
- 餐飲/咖啡廳:通常約 10:00-18:00(各店家營業時間可能略有不同,假日可能延長)。
- 沙灘戲水區域:建議白天前往,並留意海況與公告。有救生員進駐時段多在夏季假日。
小琉球:
- 介紹: 雖然嚴格來說不算東港「附近景點」,但絕大多數人前往小琉球,都是從東港漁港的「東港渡船頭」搭乘交通船出發啊!船程約 25-30分鐘,超級近。小琉球是臺灣唯一不受東北季風影響、適合全年旅遊的珊瑚礁島嶼。海水清澈見底,浮潛或潛水幾乎保證能看到海龜(記得保持距離,勿觸控打擾!),島上也有豐富的潮間帶生態、特殊的地質景觀(如花瓶巖、美人洞)、環島公路與腳踏車道、以及熱情的島嶼風情。是非常熱門的一日遊或兩天一夜離島選擇。
- 地址: 屏東縣琉球鄉(船班起訖點:東港鎮朝隆路底的「東港渡船頭」)。
- 交通:
- 前往渡船頭: 從東港漁港華僑市場步行至渡船頭約 10-15分鐘。開車需停在渡船頭周邊停車場(有公有也有私人,假日一樣難停)。
- 搭船: 有公營交通船(泰富輪船、東琉線聯營處)和民營快艇(藍白航運、大福航運)可選擇。
- 票價與班次: 船班密集(尤其假日),但票價分平日/假日、不同船公司有差異(約$200-$410單程不等)。強烈建議 非旺季也最好提前訂票(尤其連假!),現場排隊買票可能等很久甚至買不到想要的班次。各家船公司官網或線上平臺皆可訂票。
- 營業時間: 島上全天開放。交通船最早班約 7:00 從東港出發,最晚回程船班約 17:30-18:00 從小琉球開出(確切時間依船公司與季節調整,務必查詢當日船班表!)。計畫一日遊者需特別注意回程時間。
東港漁港在地必吃美食清單(沒吃過等於白來!)
來到東港漁港,嘴巴絕對閒不下來!這裡的美食,充滿濃濃海味與在地特色:
1. 東港肉粿:
- 介紹: 這是東港最具代表性的小吃,其他地方幾乎吃不到!跟一般認知的「粿」完全不同。主角是純米漿蒸成的純白粿仔,切成條狀,口感 軟Q滑嫩。靈魂在於那鍋加了蝨目魚或鮪魚熬煮的濃稠米白色湯羹(有獨特香氣!),裡面有切片的三層肉(滷得入味)、香腸片(通常是手工的,別有風味)。撒上香菜,淋上店家特製的醬汁(每家風味略有不同,有的偏甜,有的帶蒜味)。吃起來鹹香濃鬱,口感豐富,非常特別!在地人通常當早餐或午餐。我個人超愛,每次來必吃一碗。
- 推薦店家: 林記肉粿、葉家肉粿、王家肉粿、雙糕潤旁的無名肉粿攤... 各有擁護者。通常賣到中午過後就收攤了!
- 地址: 林記肉粿(光復路三段156號)、葉家肉粿(光復路三段與明德一路交叉口)、王家肉粿(光復路三段與中山路交叉口附近)... 集中在光復路三段、中山路一帶。
- 營業時間: 大多隻賣早上到中午! 約 06:30 - 13:30 (各家收攤時間略有差異,太晚去很可能吃不到)。
- 價位: 小碗約 $50-$55,大碗約 $60-$65。銅板價美食!
2. 雙糕潤:
- 介紹: 東港有名的傳統甜點點心。有點像麻糬,但更薄、層次更分明。主要原料是糯米漿蒸製,一層糯米漿一層黑糖漿層層堆疊(通常是10層以上),吃起來口感 軟Q帶點黏性,黑糖香氣濃鬱卻不死甜,冰冰涼涼的吃很消暑。口味從最傳統的黑糖,到創新口味如紅豆、芋頭、芝麻都有。邱家雙糕潤(慶鴻雙糕潤)是最老牌也最有名的代表。
- 推薦店家: 邱家雙糕潤(慶鴻)、成記雙糕潤、王匠黑糖雙糕潤。
- 地址: 邱家雙糕潤(東港鎮信義街6號)、成記雙糕潤(中山路72號)。
- 營業時間: 通常 08:00 - 賣完為止 (老店生意好,下午可能就沒了,最好早點去買)。
- 價位: 一盒約 $100-$130 (看大小與口味)。買回去當伴手禮很受歡迎。
3. 旗魚黑輪:
- 介紹: 這絕對是華僑市場美食區的超人氣小吃!幾乎每攤海鮮攤都有賣。使用新鮮旗魚漿製成,通常會在魚漿中間包入 一整顆水煮蛋,再下鍋油炸至金黃酥脆。剛炸好的黑輪,外皮酥香,內餡魚漿彈牙鮮美,搭配中間的蛋,口感超滿足!通常會附一小包臺式泡菜解膩。簡單卻讓人停不下來的美味。市場裡好幾家都標榜是創始店或老店(像瑞字號、王匠),其實味道都不錯。
- 推薦店家: 華僑市場二樓美食區多攤都有賣,如瑞字號旗魚黑輪、王匠黑輪、阿倫黑輪等。
- 地址: 華僑市場內(東港鎮朝隆路39號)。
- 營業時間: 配合市場,約 09:00 - 19:00 (各攤收攤時間不一,建議早點去)。
- 價位: 一支約 $20-$25。通常一次買個2-3支才過癮。
4. 生魚片/海鮮丼飯 (華僑市場):
- 介紹: 來到東港漁港,不吃生魚片簡直對不起自己!華僑市場二樓美食區是生魚片和海鮮丼的大本營。 新鮮度絕對是最大賣點! 尤其黑鮪魚季(約4-6月)時,可以品嚐到頂級的黑鮪魚大腹(Otoro)、中腹(Chutoro),油脂豐潤,入口即化,堪稱夢幻逸品(價格也很夢幻...)。非黑鮪魚季,也有各種現流魚貨,如紅魽、海鱺、鮭魚、旗魚等。生魚片切得豪邁厚實是這裡的特色(吃起來超爽!),海鮮丼飯份量也通常很澎湃,鋪滿各種生魚片、蝦、貝類、鮭魚卵,CP值高。選擇非常多,建議多比較幾攤的價格和魚獲種類。我喜歡找那種直接在樓下攤位挑新鮮魚獲,現場請師傅處理的店家(但通常要等比較久)。

- 推薦店家: 市場內選擇太多,較知名的有東昇、阿榮、張家、東港三寶、味益等,但其實每家各有特色,看眼緣和當天魚貨挑吧!
- 地址: 華僑市場二樓美食區。
- 營業時間: 約 09:00 - 19:00 (各攤營業時間不一,有些下午就開始收,想吃新鮮建議午餐時段前往)。
- 價位: 生魚片一盤從 $100 (基本綜合) 到上千元 (頂級黑鮪大腹) 都有。海鮮丼飯約 $200-$600+ 不等,視內容物而定。價格透明,點之前問清楚。
5. 飯湯:
- 介紹: 這是東港(乃至整個屏東沿海)特有的家常美食,特別是辦桌或廟會時常見。它不是湯泡飯那麼簡單!湯底通常用蝦米、扁魚、大骨熬煮,味道鮮香濃鬱。裡面料超多:鮮蝦、小卷或魷魚、豬肉片(有時是炸肉)、芹菜珠、筍絲、高麗菜... 豪邁地淋在熱騰騰的白飯上,就是一碗澎湃又充滿海洋風味的「飯湯」。早餐或午餐吃上一碗,元氣滿滿!有些在地小吃店或麵攤會有賣。
- 推薦店家: 沒有特定的超級名店,不少在地麵攤、早餐店都會賣。可以問問當地人或民宿老闆推薦。或者市場周邊找找看。
- 地址: 可能隱身在各街角的早餐店或麵攤(如光復路、中山路、中正路一帶)。
- 營業時間: 通常是 早餐、午餐時段 (約06:00-13:30)。
- 價位: 一碗約 $50-$70。
東港漁港旅遊 Q&A
Q: 什麼時候去東港漁港旅遊最好?
A: 基本上全年都可玩(除了颱風天!)。但最熱鬧的絕對是 4月底到7月初的「黑鮪魚文化觀光季」!這時東港漁港人聲鼎沸,處處都能品嚐到新鮮的黑鮪魚料理(當然價格也最高)。想避開人潮,秋冬(9月後)天氣涼爽舒適,海鮮一樣豐富(旗魚、鬼頭刀正盛產),也是不錯選擇。農曆春節、連假人潮也很多。避開酷熱的7-8月正午逛市場,會更舒服。
Q: 在華僑市場買海鮮回家,怎麼挑才新鮮?有什麼推薦必買伴手禮?
A:
- 挑海鮮秘訣:
- 看眼睛: 魚眼要清澈飽滿凸出(如果混濁凹陷就不新鮮)。
- 摸肉質: 魚按壓下去要有彈性,能回彈(如果軟爛或有黏液就不對)。
- 聞味道: 新鮮的海鮮應該只有淡淡的海水鹹味,不該有刺鼻腥臭味或阿摩尼亞味。
- 看光澤: 魚鱗要光亮緊貼,蝦殼透亮有光澤。
- 找信任攤商: 市場裡很多攤商都經營很久了,口碑很重要,找那種客人多、老闆看起來實在的。多問價格,避免當冤大頭。
- 必買伴手禮:
- 櫻花蝦: 東港三寶之一!新鮮櫻花蝦鮮紅色澤、香氣足(品質差的顏色暗沉或有異味)。買乾燥的回去炒菜、煮湯、拌飯都超讚!
- 旗魚鬆/鮪魚鬆: 用新鮮魚肉製成,香酥可口,配粥、拌飯、做飯糰都好。
- 油魚子: 東港另一寶!經過鹽漬、日曬、壓製、熟成的烏魚子,鹹香甘美(價格不菲,但送禮大方)。
- 雙糕潤: 前面介紹過的傳統甜點,當伴手禮老少咸宜,建議當天或隔天吃完風味最佳。
- 東港名產店的其他加工品: 如干貝醬、XO醬、海鮮餅乾等。
Q: 在東港漁港吃海鮮預算大概要抓多少?有沒有省錢撇步?
A:
- 預算範圍: 差異很大!如果只是想嘗小吃(肉粿、黑輪、雙糕潤、飯湯),幾百塊就能搞定。在華僑市場二樓點簡單的生魚片或一碗海鮮丼飯,約$200-$400/人。如果想大啖現流海鮮或點龍蝦、螃蟹、黑鮪魚等高單價食材,一個人花上千元也是很正常的。
- 省錢小撇步:
- 避開黑鮪魚季高峰: 黑鮪魚季時價格最高(尤其大腹、中腹)。
- 多人合點分享: 呼朋引伴一起去華僑市場二樓點菜,可以一次點多樣海鮮分享,分攤下來比較划算。
- 貨比三家: 市場攤位密集,生魚片、海鮮丼的價格和內容物(魚種、厚度、份量)稍微比較一下再決定。
- 善用小吃: 肉粿、飯湯、旗魚黑輪、雙糕潤這些在地小吃便宜又美味,是填飽肚子的好選擇。
- 自備飲料: 市場內飲料選擇少且價格較高,可以外面買好帶進去。
- 午餐時段逛市場: 有些攤位接近下午可能會有小折扣(但相對魚獲選擇也可能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