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面山介紹

說到金面山(也有人習慣叫它剪刀石山),它最經典的招牌,就是那塊巨大、看起來彷彿被一刀劈開的「剪刀石」!第一次站在上面,腳底有點麻麻的,但眼前毫無遮擋的360度臺北盆地風光——臺北101、基隆河、內湖、圓山飯店通通盡收眼底,那份震撼感,我到現在都記得(大概是十年前第一次爬吧)。金面山屬於五指山系,地質是硬梆梆的砂岩,所以步道中後段會看到很多裸露的大巖壁,需要手腳並用地拉繩攀爬,趣味性十足,跟一般泥土步道很不一樣,這也是我覺得它特別的地方之一。別說我沒提醒你,這些石頭在陽光下真的會閃閃發亮,像鍍了金粉一樣,「金面」之名不虛傳!記得有次帶怕高的朋友來,她看到那段拉繩區臉都綠了,最後是半哄半騙才上去... 不過上去後她反而覺得超值!金面山不算很高(論劍亭附近海拔約258公尺),但它的視野開闊度,絕對讓你覺得爬得很划算。整條環狀步道走下來,體力消耗恰到好處,流點汗又不會太累,這就是為什麼我一直很喜歡推薦它給想親近山林又不想跑太遠的朋友。金面山,絕對是認識臺北地質和欣賞城市天際線的好地方。
門票資訊
好訊息!爬金面山,不用花你一毛錢買門票!是的,你沒看錯,完全免費入場。這是臺北市親山步道的一大福利。不過呢,雖然不用門票,但該做的準備一樣都不能少,畢竟安全最重要嘛!別想著省了門票錢就輕裝上山,後面我會告訴你真正該帶什麼。
交通資訊

金面山的入口有好幾個,最熱門、交通也最方便的兩個是:
- 「登山口」在環山路一段136巷底: 這個入口最多人走,起點附近就有個「竹月寺」。從這裡上去,很快就能體驗到拉繩爬岩石的樂趣,路線也比較經典。
- 「登山口」在環山路二段50巷(德明財金科大旁): 這個入口比較平緩一點,會先從比較原始的泥土步道開始,再接到主稜線。想慢慢暖身的,可以從這邊上。
怎麼去?
- 搭捷運:
- 搭到「文湖線」的「西湖站」下車。
- 「1號出口」出來,過馬路到對面(內湖路一段)。
- 找到「德明財金科技大學(環山站)」公車站牌。
- 搭乘以下路線公車(車程約5-10分鐘):
- 247、247區、267、278、620、681、683、紅2、藍7、藍26、內湖幹線(287)、內湖幹線(287區)
- 坐到「環山路一 / 德明財經科技大學」站下車(坐車時注意聽到站,司機有時會跳過不停)。
- 下車後往回走一小段,看到「環山路一段136巷」的牌子就轉進去,一路往裡走到底(約10分鐘),就會看到步道入口和竹月寺了。
- 騎車/開車:
- 導航設定「竹月寺」或「金面山親山步道環山路登山口」。
- 環山路一段136巷非常窄小,強烈不建議開車進去,巷底幾乎沒地方停車,開進去會卡住且造成住戶困擾。
- 建議做法:
- 騎車: 找環山路一段或二段路邊合法的機車停車格停放(要稍微找一下)。
- 開車: 可以停在內湖路一段、港墘路、基湖路一帶的收費停車場(例如「西湖公園地下停車場」、「內湖運動中心停車場」),然後再走過來或轉搭公車(就一站距離)。千萬別挑戰開進小巷!
| 交通方式 | 步驟說明 | 重要提醒 | 推薦指數 (5★滿分) |
|---|---|---|---|
| 捷運+公車 | 西湖站→1號出口→搭指定公車→環山路一/德明科大站下→步行136巷到底 | 注意聽公車報站 | ★★★★★ (最方便) |
| 機車 | 停環山路一段/二段合法路邊停車格 | 路邊停車格有限 | ★★★★ |
| 開車 | 停外圍收費停車場 → 步行或轉公車 | 絕對不要開進136巷! | ★★★ |
必去景點

爬金面山,精華都在稜線上!必去的點,我按一般從環山路一段136巷上來的順序列給你:
- 竹月寺: 登山口旁的小廟,算是起點地標,可以簡單拜拜再出發。
- ▲ 論劍亭: 第一個重要休息點!這裡有椅子、有展望,可以回眺內湖市區。通常走到這,微汗,喘口氣剛好。
- ▲ 剪刀石(大巖壁區域): 金面山的靈魂所在!一片開闊的巨大砂岩平臺,最突出的那塊就是剪刀石啦。這裡視野無敵開闊:
- 前方: 臺北101、信義區摩天樓群。
- 左方: 碧山、大崙頭尾山、整個內湖科學園區。
- 右方: 圓山飯店、基隆河蜿蜒、社子島、關渡平原、甚至觀音山都在視線內。
- 後方: 繼續往上的步道,可以看到更遠的五指山系。
- 要小心: 巖壁邊緣沒有圍欄!風大時務必站穩,拍照也要注意安全,別做危險動作。石頭表面有時很滑(尤其雨後或清晨露水重),鞋子抓地力很重要。我親眼看過有人滑一小跤,幸好沒事,但嚇出一身冷汗。
- ▲ 列印臺: 過了剪刀石繼續沿著稜線走一小段,會看到這個歷史遺蹟。是清朝時期的軍事設施遺址,旁邊有解說牌。可以停下來了解一下歷史背景。
- ▲ 金面山步道最高點 / 涼亭: 雖然不是很高,但視野又有點不同,可以看到更多北側的景色,另一個休息的好地方。
- ▲ 泰安亭: 接近環山路二段50巷出口附近的一個涼亭,通常作為另一個登山口上來的匯合點或休息處。
金面山精華景點難易度與特色一覽
| 景點名稱 | 主要特色 | 體力需求 | 安全注意 | 推薦停留時間 |
|---|---|---|---|---|
| 竹月寺 | 登山口地標 | ★☆☆☆☆ | 低 | 5分鐘 |
| 論劍亭 | 第一個展望休息點 | ★★☆☆☆ | 低 | 10-15分鐘 |
| 剪刀石 (大巖壁) | 360度無敵視野、金面山標誌、拉繩攀爬體驗 | ★★★☆☆ (需手腳並用) | ⚠️ 邊緣無護欄 ⚠️ 石面濕滑 | 30分鐘~1小時 |
| 列印臺 | 清朝軍事遺址、歷史解說 | ★★☆☆☆ | 低 | 10分鐘 |
| 最高點涼亭 | 步道最高處、另一角度展望 | ★★★☆☆ | 中 (注意階梯) | 10-15分鐘 |
| 泰安亭 | 環山路二段出口附近休息點 | ★☆☆☆☆ | 低 | 5-10分鐘 |
附近景點
爬完金面山還意猶未盡?或者想安排個輕鬆半日遊?附近有幾個地方很適合串在一起玩:
-
碧湖公園
- 介紹: 離金面山登山口不遠(大約1公里多)。它是一個很安靜漂亮的湖濱公園,湖邊有棧道、草皮、涼亭。湖光山色,很適合散步、野餐、發呆、看鴨子划水。爬完山來這裡放鬆、吹吹風,非常愜意!想拍點悠閒的湖景照,這裡不錯。
- 地址: 臺北市內湖區內湖路二段175號 (公園範圍大,此為參考點)。
- 交通:
- 步行: 從環山路一段136巷登山口下山後,沿環山路一段往內湖路二段方向步行約15-20分鐘。從西湖捷運站走過來也差不多15分鐘。
- 公車: 可搭乘至「內湖分局」、「達人女中」或「捷運文德站」等鄰近站點。
- 營業時間: 公園全天開放,夜間照明至晚上10點左右。部分設施(如廁所)可能有固定開放時間。
-
大溝溪親水公園 & 圓覺瀑布步道
- 介紹: 這個點稍微遠一點點(約2公里),但環境很棒!沿著大溝溪整治的生態親水步道走,溪水清澈,夏天很適合小孩玩水(要注意安全)。步道盡頭可以接到「圓覺瀑布」,是個小而美的瀑布,步道平緩好走,屬於輕鬆級。跟金面山的硬派巖壁是完全不同的風格,可以體驗小溪、森林的涼爽感。
- 地址: 臺北市內湖區大湖山莊街底 (入口在葉氏祖廟旁)。
- 交通:
- 公車: 建議從捷運「大湖公園站」下車,沿大湖山莊街直行到底,約15分鐘。從金面山前往需轉乘公車或小黃。
- 開車/騎車: 附近有少量停車位(大湖公園停車場較大,需步行一段)。
- 營業時間: 公園及步道全天開放。
-
白石湖吊橋 & 草莓園區
- 介紹: 這個點在金面山的東北方山區(約3-4公里車程)。白石湖吊橋是著名的紫色吊橋,橫跨山谷,景色優美。附近有許多農園,冬季到春季是草莓季,可以採草莓!還有一些景觀餐廳和咖啡廳。很適合喜歡田園風光、摘果樂趣的人。缺點是假日人通常爆多,吊橋上滿滿的人。
- 地址: 臺北市內湖區碧山路 (吊橋入口處)。
- 交通:
- 公車: 從捷運「內湖站」或「西湖站」轉搭「小2」公車上山,在「碧山巖(白石湖吊橋)」站下車。從金面山直接過去較不便,建議先下山轉車。
- 開車/騎車: 沿碧山路開上山,路窄彎多,假日易塞車難停車(有少量公有停車場)。
- 營業時間:
- 吊橋及戶外區域:全天開放。
- 草莓園/農園/餐廳:各店家營業時間不一,通常約 09:00 - 17:00,旺季(12月-隔年4月)較熱鬧。建議先查詢目標店家資訊。
必吃美食
爬山消耗體力,下山當然要慰勞一下自己!金面山登山口附近(環山路一段、內湖路一段、港墘路一帶)吃的選擇很多,內湖科學園區就在旁邊嘛!推薦幾家我吃過覺得不錯的:
- 737巷商圈 (港墘路&內湖路一段737巷): 美食集中地!從小吃、面飯、到甜品飲料通通有。
- 小廚師滷味: 老字號,選擇多,滷得入味,生意超好。推薦鴨翅、米血、豆乾。
- 豬大郎豬血糕: 排隊名店,豬血糕軟糯Q彈,花生粉香菜給得毫不手軟。
- 內湖來來豆漿: 不只賣豆漿,燒餅油條、鹹豆漿、小籠包都不錯,傳統早餐宵夜場。
- 各式飲料店: 清心、五十嵐、可不可、迷客夏... 應有盡有,買杯冰涼的解渴最實在!我通常下山第一件事就是衝去買杯無糖青茶。
- 西湖市場2樓美食街: 捷運西湖站共構,乾淨明亮,選擇超多元!從日式定食、拉麵、韓式料理、港式燒臘、臺式便當、越南河粉、到甜點冰品通通有。價格相對實惠,環境舒適。不知道吃什麼,來這裡繞一圈就對了。
- 環山路一段附近:
- 老字號麵店: 登山口附近巷弄裡有時藏著在地人愛的麵攤(像「阿枝早午餐」附近),賣些陽春麵、餛飩麵、黑白切,簡單樸實的好味道。肚子餓時來一碗特別香。
- 便利商店: 登山口附近就有7-11或全家,補給水、飯糰、零食最方便。我習慣下山先買瓶運動飲料補充電解質。
坦白說,這裡沒有什麼「非吃不可」的超級名店,但選擇豐富且貼近在地生活,價格也實在。爬完金面山,走進737巷或西湖市場,那種熱鬧的煙火氣,就是最棒的充電方式了!
附近住宿
爬完金面山通常不需要特別住宿,但如果你規劃內湖深度遊,或者隔天要去松山機場搭機,附近有幾家飯店可以參考:
-
臺北內湖凱旋酒店 (Just Palace Hotel Taipei)
- 介紹: 這間算是內湖比較新且有一定規模的商務飯店,位置就在內湖科學園區核心,鄰近捷運港墘站。房間乾淨舒適,設施較新穎(有健身房),服務中規中矩。對於重視便利性和現代感的旅客是不錯的選擇。早餐評價還行。但價格在內湖區算偏高一點點。
- 地址: 臺北市內湖區內湖路一段306號。
- 交通:
- 捷運: 文湖線「港墘站」2號出口步行約3分鐘。距離金面山登山口約1.5公里(步行20分鐘或搭公車2-3站)。
- 機場: 離松山機場車程約15-20分鐘(不塞車的話),有機場巴士可達。
- 營業時間: 24小時櫃檯服務。
-
CitySuites 內湖尊寓
- 介紹: 定位是服務式公寓/酒店式公寓,強調像家一樣的空間感(有廚房廚具、洗衣機等)。房型從套房到多房都有,適閤家庭、長期住宿或一群朋友。地點也在內科,離捷運西湖站稍近(約步行7-10分鐘)。設施不如凱旋齊全,但生活機能方便(樓下就是超市),適合想自己開夥或需要大空間的人。裝潢走簡約居家風。
- 地址: 臺北市內湖區內湖路一段300號。
- 交通:
- 捷運: 文湖線「西湖站」1號出口步行約7-10分鐘。距離金面山登山口約1.2公里(步行15分鐘或搭公車)。
- 營業時間: 24小時櫃檯服務。
-
內湖揹包棧旅店 (Neihu Backpackers)
- 介紹: 如果你想找便宜、有揹包客氛圍的選擇,這家是內湖少數的揹包客棧。提供宿舍房型(男女分宿)和少量私人房。地點在成功路四段巷內,離捷運內湖站較近(步行約10分鐘),離金面山稍遠(需搭公車或小黃)。環境乾淨,公共交誼空間,適合預算有限、只需要睡覺地方的揹包客。當然,舒適度和隱私性不能跟飯店比。
- 地址: 臺北市內湖區成功路四段145號6樓 (入口在巷內)。
- 交通:
- 捷運: 文湖線「內湖站」1號出口步行約8-10分鐘。前往金面山建議搭公車(約15-20分鐘車程)。
- 營業時間: 櫃檯服務時間需確認(揹包客棧通常非24小時,入住前務必聯絡)。
注意事項
爬金面山是愉快的事,但安全舒適最重要!老鳥的叮嚀看仔細:
- 穿著裝備:
- 鞋子!鞋子!鞋子! 最重要的事說三遍! 一定要穿 抓地力強 的運動鞋或登山鞋。平底鞋、拖鞋、皮鞋... 拜託不要!巖壁濕滑時穿錯鞋,保證你心驚膽跳。我自己穿過一雙底快磨平的舊運動鞋去,下坡時差點摔跤,從此不敢鐵齒。
- 衣著: 透氣排汗的運動服裝為主,避免棉質(濕了難乾又重)。怕曬或怕樹枝刮就穿長袖長褲(夏天還是短袖舒服啦)。
- 手套: 強烈建議帶! 拉繩攀爬時,手套能保護你的手不被繩子磨傷,扶巖壁時也比較安心。工作用的棉紗手套或輕便的腳踏車手套就很夠用。
- 攜帶物品:
- 水!水!水! 天氣熱時爬,水分流失快。至少帶1000cc以上 的水(夏天我帶1500cc還覺得剛好而已)。山頂沒有賣水!不想背太重,山下的便利商店先買好。
- 小毛巾/手帕: 擦汗用,很實用。
- 簡易補給: 能量棒、小餅乾、香蕉之類的,適時補充體力。特別是容易低血糖的人。
- 防曬用品: 帽子、太陽眼鏡、防曬乳(山上紫外線強,稜線上沒什麼遮蔭)。我曾經偷懶沒擦防曬,下山肩膀就紅了兩塊...
- 輕便雨具: 山區天氣多變,一件輕便雨衣或風雨衣放揹包備用,心安。
- 個人藥品: 如暈車藥、蚊蟲藥(蚊子還好,小黑蚊看季節地點)、個人常用藥。
- 手機 & 行動電源: 保持通訊,拍照記錄美景,確保有電。山上大部分地方收訊還不錯。
- 小揹包: 裝以上東西,方便行動。斜揹包不適合。
- 安全須知:
- ⚠️ 剪刀石巖壁區安全第一!⚠️ 邊緣無護欄! 風大或下雨濕滑時更要格外小心。拍照請注意腳下,勿做危險動作或太靠近邊緣。生命比較重要!看過太多為了拍美照站得超邊緣的人,心臟都要跳出來了。
- 留意天氣: 颱風天、豪大雨特報期間,絕對不要上山! 步道濕滑危險性大增。出門前務必檢視氣象預報。
- 結伴同行: 雖然步道熱門,但非假日或清晨傍晚人較少,建議結伴較安全,也可互相照應。
- 體力衡量: 金面山雖不算難,但拉繩攀爬還是需要一點體力和膽識。若膝蓋不好或體力較差,量力而為,感覺不適就適時休息或折返。別逞強。
- 留意步道標示: 步道叉路有指標,注意看往「論劍亭」、「剪刀石」、「列印臺」的方向再走。一開始的岔路走錯會繞遠路(親身繞過一次)。
- 愛護環境: 垃圾請務必帶下山! 看到美麗的風景裡有垃圾,真的很心痛!山上的生態需要大家維護。
- 注意時間: 步道沒有夜間照明,請在天黑前下山(夏季約6點半後天漸暗)。摸黑下山非常危險!
裝備清單檢查表 (金面山適用)
| 專案類別 | 必備物品 | 建議物品 | 重要性 |
|---|---|---|---|
| 穿著 | ★ 抓地力強運動鞋/登山鞋 | 登山杖 (下坡輔助) | ★★★★★ |
| 透氣排汗衣褲 | 防風薄外套 | ★★★★☆ | |
| 配件 | ★ 防滑手套 | 頭巾/魔術頭巾 | ★★★★★ |
| 補給 | ★ 飲用水 (1000cc↑) | 運動飲料 | ★★★★★ |
| 簡易能量食物 | 鹽糖/巧克力 | ★★★☆☆ | |
| 防護 | 帽子 | 防蚊液 (視季節) | ★★★★☆ |
| ★ 防曬乳 | 太陽眼鏡 | ★★★★☆ | |
| 輕便雨衣/風雨衣 | 小急救包 | ★★★☆☆ | |
| 其他 | 小揹包 | 毛巾/手帕 | ★★★★☆ |
| 手機 | 行動電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