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麻薯,我真的又愛又恨。愛它那軟糯Q彈、甜滋滋的口感,不管包花生粉、紅豆餡還是直接沾粉吃掉,都讓人停不下來。恨呢?恨的是以前自己做的麻薯,簡直是場災難!不是蒸完硬得像石頭,就是黏手黏到懷疑人生,最後只能整坨丟掉... 超浪費食材又打擊信心!你一定也懂那種沮喪對不對?外面賣的雖然好吃,但價格越來越貴,而且總擔心加了什麼有的沒的。所以,我下定心要征服「麻薯做法」!
經過無數次失敗(廚房差點被我炸掉),請教了阿嬤的私房秘訣,加上自己胡搞瞎搞的實驗,終於讓我摸透了軟Q不黏手的關鍵!現在做的麻薯,連最挑嘴的老媽都點頭說「有古早味!」
一、 基礎入門:經典不敗「花生麻糬」
(用一個成功率最高的食譜開場,建立信心)
說到臺灣味的代表點心,怎麼能少了香噴噴的花生麻糬!這款絕對是「麻薯做法」的入門首選,材料簡單,步驟也不複雜。自己做,花生粉愛放多少就放多少,豪邁地撒下去就對了!
食材(約做12-15小顆):
| 材料 | 份量 | 備註 (超級重要!) |
|---|---|---|
| 糯米粉 | 150g | 務必選「水磨糯米粉」,口感才會細膩Q彈! |
| 玉米粉 (或樹薯粉) | 30g | 幫助成型、降低黏性,玉米粉更方便取得 |
| 細砂糖 | 40g | 可依喜好增減,臺灣口味通常偏甜一點 |
| 冷水 | 210ml | 冷水才能讓粉類慢慢吸水,質地更均勻 |
| 無鹽奶油 (或植物油) | 15g | 增加光澤、防沾黏,風味也更溫潤 |
| 花生粉 | 適量 | 喜歡顆粒感就用粗的,喜歡細緻就用細的 |
| 細砂糖 (沾粉用) | 適量 | 與花生粉混合,比例約1:1或2:1 (糖:粉) |

做法 (跟著做就對了):
- 混合粉漿: 把糯米粉、玉米粉、細砂糖倒進一個耐熱的大碗裡(等等要直接蒸)。用打蛋器或筷子把它們攪拌均勻。接著,慢慢加入冷水,一邊加一邊攪拌,直到粉漿變成滑順、沒有顆粒的狀態。記得水要慢慢加,一次倒太快容易結塊喔!
- 蒸熟麻糬: 在蒸鍋裡放足夠的水,煮滾。把裝粉漿的碗蓋上耐熱保鮮膜或用盤子蓋住(避免水滴進去,讓表面爛爛的)。放入蒸鍋,用中大火蒸約20-25分鐘。時間到,用筷子戳進去最深的地方,拿出來沒有沾黏粉漿,中心也凝固了,就是蒸熟了!
- 加入油脂: 小心地把熱騰騰的碗拿出來(超燙!用隔熱手套)。立刻把奶油塊(或倒植物油)放到麻糬團上。先讓奶油稍微融化一下下。
- 搗揉關鍵步驟! 這步是「麻薯做法」Q彈不黏的最大關鍵!等麻糬稍微不那麼燙手(大概60度左右還能忍受的溫度),就可以開始揉了。 工具建議:用飯匙或耐熱刮刀先大致拌勻奶油。接著,準備一碗冷水(或冰水更好),手沾濕,開始用力揉、拉扯、甩打麻糬團!你會感覺它從一開始很黏、很稀軟,慢慢變得越來越Q、越來越有彈性,而且越來越不黏手。這個過程大概需要5-10分鐘,千萬不要偷懶!揉到麻糬表面光滑、能拉長不斷裂,甚至有薄膜感就差不多了。
(我的慘痛教訓:第一次揉不到3分鐘就放棄,結果黏到想哭!)
- 整形裹粉: 把揉好的麻糬團放到鋪滿混合好糖的花生粉的大盤子裡。稍微放涼一點(但還有溫度比較好整形)。手上可以抹一點點油或沾涼開水防沾,把大麻糬團分成小塊(大小隨你喜歡)。每分一塊,就趕快在花生糖粉裡滾一滾,讓它渾身沾滿粉,就不會黏在一起了。
- 完成! 滾好粉的花生麻糬就可以直接吃啦!熱熱吃超軟Q,放涼吃更有嚼勁。自己做的,滿滿的花生香,超滿足!
- 選水磨糯米粉!
- 蒸熟要確認中心凝固!
- 趁熱加奶油/油!
- 揉打是Q彈靈魂,不能省時省力!
- 整形時手或工具要防沾!
- 花生糖粉要夠多,滾勻就成功!

二、 甜蜜升級:不敗的「包餡紅豆麻糬」
(接著介紹變化款,一樣是熱門經典款)
學會了基礎花生麻糬,當然要挑戰包餡的!紅豆餡跟麻糬根本是天生一對。外面買一顆包餡麻糬不便宜,學會這個「麻薯做法」,愛包多少餡就包多少,豆沙控絕對會愛死!
食材(約做10-12顆):
- 麻糬皮材料: 同「古早味手工花生麻糬」(糯米粉150g、玉米粉30g、細砂糖40g、冷水210ml、無鹽奶油15g)。
- 內餡材料:
- 市售紅豆沙餡: 約300g。 (強烈建議買「油性」或「水性」豆沙,不要買到「糕餅用」那種超硬的!)
- 或 自製紅豆餡: 紅豆150g (泡水隔夜)、水適量 (蓋過豆子2指節)、砂糖100-120g、麥芽糖或水飴1大匙 (增加光澤黏性)、鹽一小撮 (提味)、無鹽奶油10g (可選,增加香氣)。 *(自製比較搞剛,但成就感滿分!)*
- 防沾手粉: 熟的玉米粉、太白粉或樹薯粉適量。
做法:
- 製作麻糬皮: 完全按照上面「古早味手工花生麻糬」的 步驟1到4 操作,把麻糬皮蒸熟、加奶油、揉打到Q彈光滑的狀態。揉好後,用保鮮膜包好,稍微放涼備用(注意: 不要放太久冷掉,會變硬不好包)。
- 準備紅豆餡:
- 若用市售豆沙:直接分成10-12等份(每份約25-30g),搓圓備用。如果覺得太軟黏手,可以稍微冷藏一下定型。
- 若自製豆沙:泡好的紅豆加水煮軟(可用電鍋或壓力鍋),瀝乾水份(留一點點紅豆湯)。趁熱加入糖、麥芽糖、鹽,用鍋子小火翻炒至水分收乾、成團不沾鍋。最後拌入奶油拌勻。放涼後再分小份搓圓。
- 分割麻糬皮與包餡:
- 在乾淨的桌面或大砧板上,撒上薄薄一層熟手粉(玉米粉、太白粉或樹薯粉)。
- 把放涼到溫熱的麻糬團取出,搓成長條,分割成10-12等份(每份約30-35g)。
- 取一份小麻糬團,在手上或沾了手粉的砧板上,輕輕壓扁(不要用擀的,容易破),壓成中間厚、邊緣薄的圓片。 (包餡麻薯做法的小技巧:皮要比餡大很多才包得起來!)
- 放一顆紅豆餡在中心。
- 用虎口輕輕往上推麻糬皮,把餡料包覆起來。邊推邊轉,把收口捏緊。 (這裡常常被我捏破,醜醜的... 多練習幾次就好!重點是皮要大、動作要輕柔)
- 把收口的地方在熟粉裡滾一下防沾黏。
- 完成: 包好的紅豆麻糬可以直接吃,或者排好在盤子上。為了美觀,收口朝下放。冰冰涼涼的也很好吃!
- 麻糬皮放涼但仍有溫度時最好包(太熱黏手,太冷變硬)。
- 桌面、手、工具都要撒粉防沾!
- 麻糬皮要壓得夠大夠薄(相對於餡料而言)。
- 用虎口推收法,動作輕柔。
- 紅豆餡別貪心放太多!新手建議皮:餡 = 1:0.8 左右比較安全。

三、 創意變化:日式風「抹茶紅豆麻糬」
(加入時下流行口味,增加文章豐富度)
愛吃抹茶的人舉手!把經典的「麻薯做法」加入抹茶元素,馬上變得超日系。翠綠色的麻糬皮包裹著甜蜜的紅豆餡,視覺和味覺都大升級,招待朋友超有面子!
食材(約做10-12顆):
- 麻糬皮材料:
| 材料 | 份量 | 備註 |
|---|---|---|
| 糯米粉 | 140g | 品質好的水磨糯米粉 |
| 玉米粉 | 30g | 或樹薯粉 |
| 細砂糖 | 50g | 抹茶帶點苦,糖量可稍多一點點 |
| 冷水 | 200ml | |
| 無鹽奶油 | 15g | |
| 抹茶粉 | 10g | 品質至上! 選顏色翠綠、香氣濃的烘焙用抹茶粉 |
| 溫水 | 20-30ml | 用來調開抹茶粉 |
- 內餡材料: 同「包餡紅豆麻糬」的紅豆餡(市售或自製,約300g,分成10-12份)。
- 防沾手粉:
| 材料 | 份量 | 備註 |
|---|---|---|
| 熟玉米粉/太白粉 | 適量 | |
| 抹茶粉 | 少許 | 可混入少許增加風味與顏色 (可選) |
做法 (重點在抹茶粉的加入方式):
- 調抹茶糊: 先把抹茶粉和配方中的一小部分細砂糖(約10g)放入小碗混合(糖可以幫助抹茶粉溶解,減少結塊)。慢慢加入溫水,用茶筅或小湯匙攪拌成濃稠無顆粒的抹茶糊。放涼備用。
- 混合粉漿: 將糯米粉、玉米粉、剩下的細砂糖放入耐熱大碗拌勻。倒入冷水攪拌均勻成粉漿。
- 加入抹茶糊: 將調好的涼抹茶糊倒入粉漿中,徹底攪拌均勻,確保顏色一致。如果覺得太稠,極少量地補一點點水調整。
- 蒸熟麻糬皮: 同「花生麻糬」步驟,蓋上保鮮膜,中大火蒸20-25分鐘至中心熟透。
- 加油揉打: 趁熱加入奶油,稍微融化後,開始揉打!一樣要揉到光滑Q彈有薄膜感。注意: 抹茶粉可能讓麻糬看起來顏色不均或有點顆粒感是正常的,揉勻就好。揉好的麻糬團顏色會比蒸之前深一點。
- 包餡: 同「包餡紅豆麻糬」步驟。分割麻糬皮、壓扁(這次是漂亮的綠色!)、包入紅豆餡、用虎口收口、滾上防沾粉(純熟粉或混一點點抹茶粉的粉)。
- 完成: 超美的京都風抹茶紅豆麻糬就完成啦!抹茶的微苦中和了紅豆的甜,味道超有層次。
- 抹茶粉品質決定一切!別買到便宜的綠茶粉,色香味都差很多。
- 抹茶粉先用溫水和糖調開,避免直接加入粉類結塊顏色不均。
- 蒸好後的顏色會變深(更接近墨綠),是正常現象。
- 搭配微甜的紅豆餡最對味!

四、 夢幻少女系「草莓大福」
(結合當季水果,吸引眼球)
草莓季到了怎麼能錯過做草莓大福!新鮮多汁的草莓,裹上香甜的紅豆餡,再包進軟Q的麻糬皮裡,一口咬下三重享受。這個「麻薯做法」看起來很厲害,其實掌握了包餡技巧就一點都不難!
食材(約做6-8顆):
- 麻糬皮材料: 同「古早味手工花生麻糬」(糯米粉150g、玉米粉30g、細砂糖40g、冷水210ml、無鹽奶油15g)。 *(如果想做粉色,可以在粉漿裡加1/4小匙紅麴粉或幾滴紅色食用色素,但天然草莓的顏色就很美了)*
- 內餡組合:
- 新鮮草莓: 6-8顆 (挑選大小適中、形狀漂亮的,洗淨後務必擦乾!)
- 市售紅豆沙餡 (水性或油性): 約200-250g *(需要包裹草莓)*
- 防沾手粉: 熟玉米粉或太白粉適量。
做法 (重點在草莓的處理與包法):
- 製作麻糬皮: 完全按照「古早味手工花生麻糬」的步驟1到4操作,蒸熟、加奶油、揉打到Q彈光滑。揉好後用保鮮膜包好備用(保持溫暖)。
- 處理草莓與豆沙餡:
- 草莓洗淨後,一定要徹底擦乾水分,一點濕氣都不能留!葉子可以去掉或保留(看個人喜好,保留的話要洗乾淨擦乾)。
- 將紅豆沙餡分成6-8等份(每份約30-40g,視草莓大小調整)。
- 取一份豆沙餡,在手上壓扁成圓片。(豆沙片要夠大)
- 將一顆擦乾的草莓尖端朝下,放在豆沙片中央。
- 用豆沙片小心地包裹住草莓,盡量均勻包覆,頂部(草莓蒂頭處)收口捏緊。確保豆沙層厚度均勻,草莓完全被密封在豆沙裡,沒有裸露。 (這步驟像在幫草莓穿紅豆外套!)
- 包好的「豆沙草莓球」先放著備用。
- 分割麻糬皮與包大福:
- 在撒了熟粉的桌面,將溫熱的麻糬團分割成6-8等份(每份比豆沙草莓球大一點點)。
- 取一份麻糬皮,在手上或沾粉的桌面,輕輕壓扁成夠大的圓片(要比豆沙草莓球大很多!)。
- 取一個豆沙草莓球(收口朝下),放在麻糬皮中央。
- 一樣用虎口慢慢往上推麻糬皮,溫柔地包覆豆沙草莓球。邊推邊轉,把頂部收口捏緊。 訣竅: 想像在包一個球,讓麻糬皮平均貼合豆沙表面。
- 稍微整形,讓它看起來圓滾滾的。
- 收口處在熟粉裡滾一下防沾。
- 完成:極> 夢幻的草莓大福就完成了!馬上吃最新鮮,草莓多汁,麻糬軟Q,豆沙香甜。真是絕配!也可以冷藏一下再吃,冰冰涼涼也不錯,但建議當天吃完口感最好。

- 草莓絕對要擦乾! 一點水分都會讓麻薯皮濕爛破掉!
- 豆沙餡要完整包裹草莓,不留縫隙。
- 麻糬皮要夠大夠薄,才能柔軟地貼合豆沙草莓球。
- 動作輕柔,避免壓破草莓或弄破皮。
- 現做現吃風味最佳!
五、 讓麻糬更完美的終極Q彈秘訣 & 疑難排解
(歸納總結重點,解決讀者痛點)
前面分享了四款超實用的「麻薯做法」,但魔鬼藏在細節裡!想做出真正專業級、不輸店家的軟Q麻糬,以下這些我用血淚換來的關鍵秘訣和常見問題解答,你一定要筆記下來:
麻糬Q彈不失敗關鍵排行榜
(用排行榜方式呈現重點) 我認為最重要的前幾名:
- 揉打!揉打!揉打! (說三次夠不夠重要?):蒸熟後趁熱加油,然後就是用力揉、拉扯、甩打!這是讓麻糬組織產生筋性、變得Q彈有嚼勁的唯一方法。時間一定要夠(5-10分鐘),揉到光滑、拉長不易斷。絕對不能偷懶!揉不夠就是黏手軟爛的命運...
- 選對糯米粉!:水磨糯米粉是首選,質地細膩,成品口感好。不同品牌真的有差!多試幾家找出你喜歡的。避免用一般做湯圓的糯米粉,口感可能較粗硬。每次做「麻薯做法」前,確認你用的是對的粉! *(這點我超有感,換個牌子就差很多)*
- 粉水比例精準: 水量會稍微影響軟硬度。太濕蒸出來難成型、黏死人;太乾則口感硬。配方水量是基準,但不同牌子糯米粉吸水性略異,調粉漿時觀察狀態:像濃稠優格,滑順無顆粒即可。寧可稍稠一點點,也不要過稀。
- 蒸熟透,但別過頭: 一定要蒸到中心完全凝固(筷子戳入拔出無沾黏)。蒸不熟中心會糊糊黏黏。但蒸過頭水分流失太多,麻糬會變硬。時間抓20-25分鐘,碗太深或量大要延長。
- 趁熱加油脂: 蒸好立刻加入奶油或植物油。油脂能增加光澤、防止水分快速蒸發變硬、也降低黏手度。奶油風味更香。
- 保濕防乾硬: 揉好的麻糬團,暫時不操作的部分,一定要用保鮮膜緊密包裹起來,防止表面乾燥變硬。整形時動作要快。
- 善用防沾粉/油: 無論是沾粉花生麻糬還是包餡,操作時桌面、手、工具都要適量使用熟的玉米粉、太白粉、樹薯粉(或手上抹薄油)防沾。但粉不要用過量,會影響口感。
麻糬常見問題診療室
(用問答形式解決痛點)
Q:麻糬做好了,為什麼超級黏手?根本無法操作!
A: 99%的原因是揉打不足!請回去用力揉打5-10分鐘。另外檢查:1. 是否蒸熟透?中心沒熟會黏。2. 水分是否過多?下次試著減少約10ml水。3. 揉打時有沾濕手或戴手套嗎?這步驟手沾濕或戴料理手套會比較好操作。
Q:麻糬放一陣子就變硬了,怎麼辦?
A: 麻糬變硬主要是澱粉老化和水分流失。補救方法:
- 密封是王道! 做好的麻糬一定要放在完全密封的保鮮盒裡,室溫或冷藏都行(冷藏會稍硬一點)。
- 微波救星: 變硬後,可以單顆噴極少量水(真的很少,噴霧狀最好),放入微波爐,用最低功率(解凍模式)微波5-10秒,拿出來看看,不夠軟再微5秒。千萬不要一次高火力太久,會變橡皮!
- 預防勝於治療: 揉打充分、加入油脂、做好立刻密封,都能延緩變硬速度。花生麻糬沾滿粉也較不易硬。
Q:包餡總是破皮露餡,好挫折!
A: 包餡是進階技巧!請確認:
- 麻糬皮夠大夠薄嗎?(皮大小至少是餡球的1.5倍直徑)
- 操作時桌面、手、餡球表面都有撒粉防沾嗎?(餡球太黏也容易扯破皮)
- 用虎口推收的手法,而非用手指硬拉。
- 麻糬皮溫度對嗎?溫熱時延展性最好(約50-60度,不燙手)。太冷變硬難包,太熱太軟黏手。
- 餡料不要貪多!新手建議餡料體積比皮小。
- 多練習! 真的需要一點手感,從少量餡開始包。
Q:為什麼我的麻糬吃起來粉粉的,有生粉味?
A: 最可能的原因:1. 沒有蒸熟透!中心還是生的。2. 用了品質不好或不適合做麻糬的糯米粉。3. 配方中液體(水)不足,導致粉類沒有完全糊化。
六、 Q&A 常見問題快速答
(符合要求,放在文章最後)
1. Q:做麻糬可以用牛奶代替水嗎?
A: 可以!用牛奶(全脂更香)代替冷水,會讓麻糬皮帶有淡淡的奶香,風味更濃鬱。要注意: 牛奶中的蛋白質在高溫下可能讓麻糬皮顏色稍微偏黃一點點,口感也可能因蛋白質而稍微沒那麼透亮,但差異不大。牛奶用量可以和水一樣,或是先用牛奶量好需要的液體量。
2. Q:素食者做麻糬有什麼要注意?
A: 當然可以做!關鍵點:
- 麻糬皮中的奶油可以改用無味的植物油(如葡萄籽油、玄米油)或椰子油(會帶點椰子香)。
- 內餡選擇:花生粉直接用(確認無新增動物性成分)、紅豆餡選素食可用的(市售包裝看清楚成分)、芝麻粉、椰絲、或包入新鮮水果(如香蕉、奇異果片)、素食豆蓉(綠豆沙、芋泥)都很棒。避免使用含動物性油脂或奶製品的餡料。
- 確認使用的糖是純蔗糖或甜菜糖等植物性糖。
3. Q:做好的麻糬可以儲存多久?如何儲存?
A: 手工麻糬因為沒有新增防腐劑,儲存期限較短:
- 室溫 (25℃以下): 密封好的話,當天吃完口感最佳(特別是包鮮果的草莓大福)。
- 冷藏 (4℃):
- 不包餡/花生麻糬:密封好可放 2-3天。吃之前建議回溫或微波5-10秒恢復軟度。
- 包餡麻糬 (紅豆、抹茶):密封好可放 2天 左右。豆沙餡儲存性較好。
- 草莓大福:強烈建議當天吃完! 冷藏後草莓會出水,麻糬皮也會變硬,風味差很多。
- 冷凍:
- 不包餡或包餡麻糬(不含新鮮水果):密封好可以冷凍儲存 1個月。要吃時不需解凍,直接噴點水微波加熱(約20-30秒),或室溫解凍後再微波一下即可。冷凍後口感會稍影響,但比變硬好。
- 草莓大福不適合冷凍! 草莓解凍後口感會變很差。
- 重點: 密封!密封!密封! 無論哪種儲存方式,一定要用保鮮盒或保鮮袋完全密封,避免水分流失變乾硬,也防止冰箱異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