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一個把「尋找巷弄美味」當成人生志業的吃貨,我必須說,大直市場絕對是台北市的一塊隱藏版美食寶地!這裡沒有觀光客的喧囂,只有滿滿的在地生活感和令人回味無窮的傳統好滋味。每次來這裡,我的胃容量總是不夠用(笑)。今天,就讓我這個跑遍各大市場的老饕,帶你深度探索大直市場的魅力,避開那些網路資訊的模糊地帶,一次搞懂怎麼來、怎麼逛、怎麼吃最道地!
目錄
交通&停車場:開車族必看血淚經驗談
說到大直市場,交通算是方便,但也有些小陷阱要提醒大家,特別是自己開車的朋友!
第一次開車來找大直市場,我繞了快半個小時!相信我,衛星導航有時也會失靈(攤手)。市場本身沒有附屬的專用停車場,這點真的要筆記。別像我一樣傻傻地開到市場門口,結果只能在狹窄的北安路和大直街上掙扎。路邊停車格?早上時段根本是夢幻逸品,可遇不可求。
經過幾次教訓,我終於摸清楚了:
- 實踐大學體育館地下停車場: 這是我現在的首選!從大直市場走過去大概5-7分鐘(地址:台北市中山區大直街70號)。早上9點前去,位置還算充裕,假日就比較拚了。重點是價格合理,而且有遮雨棚,買完菜大包小包不用淋雨。
- 大直國小地下停車場: 距離市場更近一點(約3-5分鐘,地址:台北市中山區大直街1號),但車位相對少,尖峰時段(特別是週末早上)很容易滿位。要碰碰運氣。
- 嘟嘟房大直站: 私人停車場(地址:台北市中山區北安路458巷41弄),位置不多,收費稍高一點點,如果真的找不到其他選擇,這裡可以應急。
奉勸各位開車族,假日請早! 我曾經貪睡晚到,結果兩個停車場都滿位,最後停在比較遠的地方,扛著菜走回去,真的累慘(血淚教訓)。平日來的話,壓力就小很多啦。
搭捷運+公車其實很方便:
- 捷運文湖線「劍南路站」: 這是最近的大站。從2號出口出來,你會看到美麗華那個方向。直接走到北安路右轉(往士林方向),大約走個10分鐘左右,看到「大直街」右轉進去,大直市場就在左手邊囉!這段路其實很舒服,當作飯前散步剛剛好。
- 公車: 超多線公車會經過「大直國小」、「大直」站牌(就在市場旁邊或對面),路線像是 208、222、247、267、286副、553、紅3、藍26、內湖幹線...族繁不及備載。用Google Map查一下從你出發地最方便的路線吧!公車真的是懶人福音。
市場停車場資訊一覽表
停車場名稱 | 距離大直市場 | 步行時間 | 地址 | 備註 | 推薦指數 |
---|---|---|---|---|---|
實踐大學體育館 | 較近 | 約5-7分鐘 | 台北市中山區大直街70號 | 車位較多、價格合理、有遮雨棚 | ★★★★★ |
大直國小 | 最近 | 約3-5分鐘 | 台北市中山區大直街1號 | 車位少、尖峰時段一位難求 | ★★★☆☆ |
嘟嘟房大直站 | 中等 | 約8-10分鐘 | 台北市中山區北安路458巷41弄 | 私人停車場、位置少、費用稍高 | ★★★☆☆ |
營業時間:抓準黃金時段買最新鮮、吃最熱門!
想知道大直市場什麼時候最好逛?讓我這個常客來告訴你它的「生理時鐘」!
- 傳統攤商 (生鮮蔬果、肉品、雜貨):
- 清晨批發時段: 大概早上5點多,天還沒完全亮,市場裡就已經燈火通明,批發商、餐廳採購忙碌穿梭。這時的菜最新鮮水嫩,但價格不見得最便宜(批發價為主),而且環境比較混亂,除非你是專業採購或超早鳥,不然不太推薦這時來。
- 黃金零售時段: 早上6點到中午12點左右,這是最推薦的時段!攤位全開,人氣旺但不會太擁擠(假日除外),蔬菜水果都還很漂亮,老闆們也比較有精神招呼。我特別喜歡週間(星期二到五)的這個時段,逛起來最舒服。
- 午後收攤時段: 過了中午12點,部分攤商(尤其是賣魚賣肉的)就開始陸續收攤了。可能撿到便宜出清貨,但選擇少很多,新鮮度也下降。大概下午2點過後,市場前半段就顯得有點冷清囉。
- 美食攤位/店面 (熟食、小吃):
- 這些才是我們吃貨的重點!它們的營業時間比較長,也比較彈性:
- 主要營業時間: 早上7點左右 ~ 下午2點左右。大部分超人氣的美食攤都在這個時間內販售,賣完就收是常態(尤其假日)。
- 部分店家延長營業: 有少數幾家店(像是麵店、點心攤),可能會開到下午3點甚至4點,但選擇會少很多。強烈建議想吃特定名攤,最晚下午1點前抵達,比較保險。
- 晚間少數營業: 極少數店家(例如某些麵攤或小店)晚上會再開,但大直市場晚上基本上就是休息狀態了,別撲空。
- 這些才是我們吃貨的重點!它們的營業時間比較長,也比較彈性:
個人經驗分享:
- 週末 (六、日) 人氣爆棚: 假日早上,特別是9點到11點,市場裡簡直是戰場!擠滿了採買的家庭主婦和專程來吃美食的饕客。優點是攤位全開、氣氛熱鬧;缺點是人多擁擠、排隊時間長、停車更困難。要有心理準備!
- 週一市場公休: 對!大直市場大部分攤商週一是固定休息的(少數熟食店可能開)。我曾經忘記,週一興沖沖跑來,結果撲了個空,看著鐵門發呆...(蠢)。切記避開週一!

美食推荐:10家在地人不想告訴你的口袋名單
好啦好啦,我知道你們最期待的就是這個!身為一個把大直市場當廚房逛的吃貨,吃過無數攤,精挑細選出這10家我真心推薦、回購N次的必吃美食。特別強調一下,這些店都不是什麼米其林(市場美食講究的是那個鍋氣和人情味),但絕對是讓人想念的家常好味道!我會从介紹、地址、營業時間、價位四個層面詳細說明,讓你好找、好吃、不踩雷。
(第一家) 阿吉現撈鱸魚湯
- 介紹: 這家是我心中大直市場的早餐首選!沒有過多裝潢,就是攤車前的幾張小桌子。老闆阿吉每天用新鮮現宰的鱸魚,魚片給得豪邁,湯頭是用魚骨和大量薑絲熬煮的,清澈鮮甜不油膩,喝一口整個胃都暖起來(尤其天冷時來一碗,幸福指數爆表)。必點「鱸魚湯」配乾麵線!
- 地址: 大直市場內,靠北安路這一側的攤位區(面對實踐大學,市場的右邊區域,找排隊人潮就對了)。
- 營業時間: 早上6:00 ~ 賣完為止(通常下午1點前),週一公休!
- 價位: 鱸魚湯 $120、乾麵線 $30。這價格在台北能喝到這麼真材實料的魚湯,CP值超高!
- 個人碎念: 湯真的很好喝,但人多的時候老闆臉會比較臭一點,趕時間的話別期待笑臉服務...美味至上啦!
(第二家) 大直米粉湯
- 介紹: 這家就是傳統市場裡那種經典的古早味米粉湯!粗粗的米粉吸飽了用大骨、蘿蔔熬煮的乳白色湯底,簡單灑上芹菜珠和一點油蔥,味道單純卻令人上癮。一定要搭配他們家琳瑯滿目的黑白切小菜:油豆腐、豬皮、軟骨、豬肺、大腸頭... 處理得非常乾淨,沾上特調醬油膏和辣椒醬,絕配!是許多老顧客幾十年的回憶。
- 地址: 在大直市場內的主通道上,靠近中間段的位置(認明常常客滿的小攤位)。
- 營業時間: 早上6:30 ~ 下午2:00左右(小菜賣很快),週一公休。
- 價位: 米粉湯 $25 (小) / $35 (大)、小菜每種約 $30-$70。點幾樣小菜配米粉湯,百元有找就能吃超飽!
- 個人碎念: 湯頭真的古早味,米粉口感棒。但環境就是標準市場攤,夏天會有點熱,衛生要求特高的朋友自行斟酌。

(第三家) 松竹梅壽司
- 介紹: 這是在地人買壽司、花壽司的首選!攤位乾淨明亮,選擇超多:豆皮壽司、海苔壽司、蝦卵壽司、花壽司(綜合、鰻魚、蝦...)。米飯醋的比例調得很好,不會過酸,配料新鮮實在。特別推薦他們的「綜合花壽司」,料多味美,CP值超高,很適合買回家當點心或野餐。我常買一盒回去當下午茶(或晚餐偷懶時解決)。
- 地址: 大直市場內,靠近大直街這一側的攤位區(通常和熟食攤聚集在一起)。
- 營業時間: 早上7:00 ~ 下午1:30或賣完,週一公休。
- 價位: 豆皮/海苔壽司(一盒5-6個)約 $60-$80、綜合花壽司(一盒約10塊)$150-$180。份量足,價格實在。
- 個人碎念: 花壽司用料真的不錯,但醋飯有時候我覺得可以再Q彈一點點(純粹個人口感挑剔)。
(第四家) 好記鵝肉
- 介紹: 愛吃鵝肉的朋友看過來!這家算是大直市場裡的高檔熟食攤(以市場標準來看)。煙燻鵝肉是招牌,皮Q肉嫩帶有煙燻香氣,不會死鹹。除了鵝肉切盤,他們的鵝胗、鵝腸、米血糕等下水處理得也很好,還有賣鵝油拌飯/麵線,香氣十足。買回家加菜,餐桌上立刻升級!
- 地址: 位於大直市場靠大直街出口附近,店面較明顯。
- 營業時間: 早上8:30 ~ 下午2:00(賣完會提早收),週一公休。
- 價位: 煙燻鵝肉時價(秤重,約$300-$500/份)、鵝油拌飯 $30、小菜 $50-$100。價格稍高,但品質對得起價錢。
- 個人碎念: 鵝肉品質穩定好吃,不過有時候人太多,店家會忙不過來,切肉裝盤比較粗獷一點(份量有時會多有時少,看運氣?)。

(第五家) 無名手工蛋餃/燕餃
- 介紹: 這家沒有招牌的小攤(通常在賣丸子的攤位旁),是內行人才知道的隱藏版!阿嬤級的手工製作,現做現賣。蛋餃的外皮煎得金黃焦香,內餡是飽滿的豬肉餡,吃得到肉香和一點點荸薺的脆度,絕對不是冷凍貨色!燕餃皮薄餡鮮也很受歡迎。買回家煮火鍋或白菜滷,超級加分!每次都忍不住多買幾盒塞冷凍庫。
- 地址: 大直市場攤位區,詢問一下附近攤商(通常在賣火鍋料、丸子的區域)。
- 營業時間: 早上7:00 ~ 中午12:30左右(手工製作量有限,早到選擇多),週一公休。
- 價位: 手工蛋餃(一盒約15顆)$120、手工燕餃(一盒約20顆)$100。手工製作,價格合理。
- 個人碎念: 蛋餃真的好吃,香氣十足!但攤位很小,有時要排隊等一下下,而且晚去可能就賣完了。
(第六家) 純正麥芽酥花生糖
- 介紹: 喜歡古早味甜點的一定要試試這攤!現場製作麥芽酥(花生糖),看著老闆熟練地熬煮麥芽糖、拌入炒香的脫膜花生、拉糖、切塊,過程很療癒。成品不會黏牙,麥芽香濃郁,花生粒飽滿香脆。除了原味,還有芝麻、核桃口味。買一包當零嘴或送長輩都很適合。
- 地址: 大直市場攤位區,通常靠近通道或角落位置(找飄散著花生麥芽香的地方就對了)。
- 營業時間: 早上8:00 ~ 下午1:00左右,週一公休。
- 價位: 麥芽酥/花生糖(一包)$100。真材實料,份量足。
- 個人碎念: 麥芽香氣很足,花生新鮮。但對我來說甜度稍高,一次吃幾塊配茶剛好(螞蟻人會愛)。天氣太熱時,買回去要盡快吃或冷藏,不然容易黏在一起。

(第七家) 黃記滷味
- 介紹: 市場裡的老字號冷滷味攤!選擇超級多:豆干、海帶、素雞、百頁豆腐、雞胗、雞心、鴨翅、豬耳朵...應有盡有。滷汁是溫和帶點中藥香的甘醇路線,不會死鹹,食材都滷得入味卻不過爛。買回家當下酒菜或晚餐配菜,非常方便又好吃。我特別愛他們的雞胗和豆干,滷得透卻保有口感!
- 地址: 大直市場攤位區的主通道旁(招牌是黃底紅字)。
- 營業時間: 早上7:30 ~ 下午2:00,週一公休。
- 價位: 品項眾多,秤重計價(約$30-$200/份看夾多少)。豐儉由人。
- 個人碎念: 滷味口味大眾化,接受度高。不過有時客人多的時候,老闆夾菜速度飛快,記得要自己確認清楚夾了哪些(怕漏掉)。
(第八家) 阿嬤的古早味碗粿
- 介紹: 想吃真正古早味的碗粿,來這攤就對了!碗粿是用在來米漿做的,口感紮實綿密帶點Q勁(不是軟趴趴那種),裡面有一小塊瘦肉、香菇、鹹蛋黃。靈魂是淋上特調的醬油膏和蒜蓉醬,鹹香夠味。攤位上通常還有賣菜頭粿,煎得赤赤的也很讚。簡單卻充滿懷舊滋味。
- 地址: 大直市場攤位區,位置比較後面一點(可詢問其他攤販)。
- 營業時間: 早上6:30 ~ 中午12:00左右(賣完就收),週一公休。
- 價位: 古早味碗粿 $35、菜頭粿 $35。銅板價美食!
- 個人碎念: 碗粿口感是我喜歡的,料也實在。但醬料對我來說偏鹹了一點點,可以請阿嬤醬油膏少淋一些。

(第九家) 現炸紅糟肉
- 介紹: 遠遠就能聞到香氣的現炸紅糟肉攤!老闆選用溫體豬肉,裹上用紅麴調製的麵糊下鍋油炸(有時也會炸排骨、雞塊)。紅糟肉外皮炸得酥脆,裡面的肉片厚薄適中,醃得入味,咬下去帶點紅糟的微甜和酒香,超級涮嘴!買一盒現吃,熱騰騰的最美味(小心燙口),配蒜片或沾點胡椒鹽更對味。
- 地址: 大直市場攤位區,通常在通道動線上(聞香而至準沒錯)。
- 營業時間: 早上8:00 ~ 下午1:00左右,週一公休。
- 價位: 紅糟肉(一份)$100、炸排骨(一塊)$50。現炸就是要趁熱吃!
- 個人碎念: 現炸的超級香,肉質也不錯。但就是油鍋一直滾,在旁邊等會覺得有點油煙(美味總要付出點代價)。
(第十家) 老攤車燒仙草 (冬季限定)
- 介紹: 這是我私心大推、但只在冬天出現的隱藏版甜點!一位老伯推著古早味的攤車,賣著熱騰騰的手工燒仙草。仙草是慢慢熬煮出來的,濃郁滑順帶著天然的草本香氣,絕對不是粉泡的!配料有簡單的花生、粉圓、紅豆,自己選。冬天來上一碗,暖手又暖心。是許多大直市場顧客的季節限定回憶。
- 地址: 大直市場周圍,靠近大直街巷口(冬天去碰運氣,攤車位置不固定)。
- 營業時間: 大約早上10:00 ~ 賣完收攤(通常下午2點前),僅限冬季營業!
- 價位: 燒仙草(一碗)$45。
- 個人碎念: 仙草濃郁好吃,古早味滿分!可惜只有冬天才吃得到,而且攤車位置不定,有時候想吃還不一定遇得上(像尋寶一樣)。

在地人嚴選!大直市場必吃美食排行(個人主觀心頭好)
排名 | 店家名稱 | 必吃理由 | 建議品項 | 小提醒 |
---|---|---|---|---|
🏆 1 | 阿吉現撈鱸魚湯 | 鮮甜湯頭、魚肉新鮮大塊,暖胃首選 | 鱸魚湯配乾麵線 | 早點到避開人潮,老闆態度隨緣 |
🥈 2 | 大直米粉湯 | 傳統古早味,黑白切小菜多樣且乾淨 | 米粉湯(大)+各式小菜(推薦豬皮、油豆腐) | 環境較簡樸,小菜早點夾 |
🥉 3 | 無名手工蛋餃/燕餃 | 手工製作,真材實料,外皮焦香內餡鮮 | 手工蛋餃(必買!) | 無招牌,找丸子攤旁,量少要早去 |
4 | 松竹梅壽司 | 壽司種類多,米飯醋味適中,適合外帶 | 綜合花壽司 | 花壽司CP值高,醋飯口感見仁見智 |
5 | 現炸紅糟肉 | 現炸香氣逼人,外酥內嫩帶紅糟甜香 | 紅糟肉(一份) | 務必趁熱吃,油煙稍重 |
6 | 好記鵝肉 | 煙燻鵝肉Q嫩,鵝油拌飯香氣足 | 煙燻鵝肉切盤、鵝油拌飯 | 價格稍高,切盤份量看老闆手勢 |
7 | 黃記滷味 | 冷滷入味選擇多,甘醇中藥香 | 豆干、雞胗、豬耳朵 | 夾菜時自己留意品項 |
8 | 阿嬤的古早味碗粿 | 紮實綿密口感,懷舊醬料風味 | 古早味碗粿 | 醬料較鹹可請減量 |
9 | 純正麥芽酥花生糖 | 現場製作,麥芽香濃,花生脆口不黏牙 | 原味/芝麻麥芽酥 | 甜度高,天熱易黏 |
10 | 老攤車燒仙草 (冬) | 天然濃郁手工仙草,冬季限定暖心甜品 | 燒仙草+花生粉圓 | 冬季限定!位置不定靠運氣 |
採買大直市場必備清單
- 現金!現金!現金! 重要的事說三遍!大直市場裡九成九的攤位都只收現金,行動支付在這裡不太通。記得錢包裝飽再出發。
- 環保購物袋/菜籃車: 買菜買水果、還有掃蕩熟食,袋子不夠裝會很尷尬(別問我怎麼知道的...)。自備購物袋最環保也方便。買多的話,菜籃車是好幫手(尤其在停車場離得遠的時候)。
- 一顆悠閒的心: 市場人多步調快,放輕鬆慢慢逛,別急。遇到問路或聊天,很多阿伯阿嬤都很熱心(雖然有時會熱心推銷你買菜XD)。
- 手機滿電: 查地圖、拍照記錄想買的攤位、萬一迷路(雖然市場不大)... 手機有電很重要。
- 好走的鞋子: 市場地面有時濕滑,走久了腳會酸,一雙舒適防滑的鞋子是基本配備。
- 保冷袋 (夏天採買生鮮必備): 如果夏天來採買生鮮魚肉或熟食,強烈建議帶個保冷袋,避免食物在回家路上就變質了。
Q&A:關於大直市場,你可能想問
- Q:第一次去大直市場,推薦什麼時間比較好逛?
- A: 強烈推薦「週間(星期二到五)的早上9點到11點左右」。這時段攤位幾乎都開了,人潮比假日少很多(不用人擠人),買菜買肉新鮮貨源充足,想吃熱門小吃排隊時間也相對短。避開週一(公休)和假日尖峰時段(9-11點人爆多)。
- Q:市場裡有沒有推薦的素食選擇?
- A: 當然有!「大直米粉湯」本身是素的(湯頭用大骨蘿蔔熬,嚴格的素食者請自行確認或詢問老闆)。「松竹梅壽司」有很多豆皮壽司、海苔壽司可選。「黃記滷味」的豆干、海帶、素雞等也是素食者常夾的小菜。「阿嬤的古早味碗粿」也是素的(醬油膏需確認是否含葷)。另外市場裡也有賣新鮮蔬菜、豆腐、豆包的攤位,選擇不少。
- Q:除了現金,還有其他付款方式嗎?像電子支付?
- A: 非常非常少!大直市場是傳統市場,絕大部分的攤商(包含我上面推薦的熟食攤)都「只收現金」!記得一定要準備足夠的鈔票和零錢再來逛。可能極少數一兩家有裝刷卡機的店面,但真的別抱太大期望。現金最實在!
說真的,寫到這邊我的口水都不知道吞了幾輪了。大直市場對我來說,不只是買菜的地方,更像是一個充滿生活感和人情味的寶藏庫。每次去,總能發現一些小驚喜,也許是一攤沒試過的小吃,或是老闆熱情多送的一把蔥。這些細微的感動,是連鎖超市永遠給不了的。它的熱鬧、它的氣味、它的喧囂,都真實得讓人安心。真心推薦你找個平日早晨,空著肚子來大直市場走一趟吧!用舌尖感受這份屬於台北巷弄的樸實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