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室地板清潔:工具選對、步驟準確、保養日常及安全須知

發佈時間: 更新時間:

呼,老實說,浴室真的是家裡最難搞的地方之一吧?溼氣重、水垢多、頭髮掉滿地,加上肥皂漬和各種瓶瓶罐罐... 而最常被我們踩在腳下的浴室地板清潔好壞,更是直接影響使用感受和衛生的關鍵。踩到溼滑的地板心驚膽顫?看到角落黑黑的黴點心煩?這些我都經歷過!今天就來好好聊聊,怎麼用對工具、用對方法,讓浴室地板清潔變得不那麼痛苦,甚至... 有點成就感?

清潔工具:選對幫手,事半功倍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話老套,但用在浴室地板清潔上,再貼切不過了!用過一堆工具後,我真心覺得「適合」比「貴」重要太多。別像我當初傻傻亂買一堆,結果有些根本用不上,放在角落吃灰。

  • 掃把/吸塵器: 第一步絕對是「幹」!幹!幹!千萬別溼漉漉就直接刷。我是先用帶橡膠刮條的掃把,把地上的頭髮、灰塵、碎屑大概掃掉。嘿,還記得那次偷懶沒掃,直接沖水拖地,結果頭髮全黏在拖把上,越弄越糟,清理拖把就花了我半小時... 後來學乖了,或者直接用吸塵器(記得吸頭要能吸溼的,或者吸頭別碰到水),把幹垃圾先清掉。這一步省不了,真的。
  • 拖把: 這才是浴室地板清潔的主力!種類超級多:
    • 平板拖把: 我的最愛!尤其是有可旋轉拖把頭的那種。拖布面積大,推起來省力,能塞進馬桶後面、洗手檯下方這些刁鑽角落。重點是,清洗拖布超級方便,水龍頭下衝衝搓搓就乾淨了(不像那種海綿拖把,洗半天還覺得髒髒的)。我買過便宜的一片式拖把,效果就還好,後來換了拖布能拆下來機洗的,感覺更衛生。
    • 海綿拖把: 吸水能力超強!特別適合地上積水多的時候(比如剛洗完澡)。但缺點是... 清潔力相對弱一點,尤其對上頑固汙漬。而且,那個海綿頭清洗和晾乾有點麻煩,沒弄乾透容易臭臭的。我以前用過一陣子,後來嫌麻煩就很少用了。
    • 旋轉拖把(好神拖型別): 自帶水桶和甩幹功能,確實方便,不用手擰拖布。但... 體積比較大,我那小巧的浴室放起來有點佔位置,而且拖把頭通常比較圓,牆角縫隙比較難照顧到。適合空間大的家庭啦。
    • 靜電拖把/除塵紙拖把: 這個我主要用在日常「幹」清潔,快速吸附頭髮灰塵超好用!特別適合快速維護或洗完澡後撿地上的頭髮。但要說徹底的浴室地板清潔,光靠它不夠力哦。
    • 刮水器/刮刀: 這個超好用!尤其淋浴間是玻璃門或很大片磁磚的。洗完澡順手一刮,地面上的積水馬上少掉大半,大大減少水垢形成的機會和黴菌滋生的溫床。我浴室現在長期掛著兩支刮刀,一支刮牆面玻璃,一支刮地面,超順手。
  • 刷子: 對付邊邊角角、磁磚縫這些拖把搞不定的地方,刷子就是救星!
    • 硬毛刷(長柄/短柄): 磁磚縫隙、牆角、排水口周圍這些重汙區,就得靠硬毛刷使勁刷。記得選刷毛硬挺一點的,手柄握持舒適的。短柄的適合蹲下來精雕細琢(雖然有點累腰)。
    • 科技海綿(魔術海綿): 這個東西... 評價很兩極啦!它清理水垢、皂垢確實很神奇,輕輕一擦就掉。但!它本質上是超細的研磨粒子,用多了多少會磨損磁磚表面亮光(尤其是亮面磁磚),讓它變得霧霧的。我自己的經驗是,只用在一些非常頑固的汙漬點,而且絕不大力搓!平常清潔我不會把它當主力。很多專家也說慎用,這點要注意。
    • 小蘇打粉糊: 對付黏在地上很久的髒汙(或是小孩留下的不明黏稠物),沾點水調成糊狀的小蘇打粉,抹在汙漬上,用刷子或舊牙刷去刷,效果非常溫和又有效!氣味也清爽。
  • 清潔劑: 選對清潔劑是關鍵!用錯反而傷磁磚或無效。


下面這個表格是我用過、研究過各種清潔劑後的真心話大整理(效果、優缺點、適用情況),選的時候可以參考看看:

清潔劑型別 優點 缺點 適合對付什麼? 我的使用心得/注意
中性多功能清潔劑 溫和安全,不傷磁磚、烤漆表面和手;氣味通常較宜人;適合日常清潔。 對付重度水垢、皂垢、黴斑效果有限。 日常灰塵、皂漬、輕微汙垢。 (我最常用的主力!味道好聞,每天用都不怕傷地板傷手)
酸性清潔劑
(檸檬酸、醋水、市售水垢清潔劑)
溶解水垢、皂垢、尿垢效果一流!天然成分(如檸檬酸)較環保。 酸性!絕不能用在天然石材(大理石、花崗巖)、金屬表面(龍頭、五金)太久或太濃,會腐蝕!氣味較刺鼻(尤其醋)。 磁磚、玻璃上的頑固水垢、皂垢。 (水垢救星!但一定要稀釋+避開五金!用醋那次味道散不去,被老公唸爆...)
鹼性清潔劑
(小蘇打水、市售重油汙清潔劑)
對付油汙、皂垢有效;小蘇打溫和環保。 某些強力鹼性清潔劑可能刺激面板,味道較濃烈。 地面油汙(沐浴乳/洗髮精殘留)、皂垢。 (小蘇打水很萬能又安全,強力鹼性的很少用在地板)
漂白水 (次氯酸鈉) 殺菌、漂白、除黴效果超強!價格便宜。 超級刺激!氣味劇烈,對呼吸道、面板、眼睛都不好;絕對不能混用其他清潔劑(尤其酸性!會產生致命氯氣!);可能使磁磚縫變黃。 嚴重黴斑區、深層消毒。 (用得很小心!只在黴菌大爆發時區域性用,戴手套口罩開抽風,沖超乾淨!)
專用磁磚清潔劑 專門為磁磚設計,清潔力適中,通常較溫和保護磁磚。 選擇多,效果不一,價格可能稍高。 磁磚表面日常維護與清潔。 (選對牌子效果不錯,懶得研究就用中性清潔劑也行)
酒精 (75%) 快速揮發、消毒效果好。 成本較高,大量使用不划算;易燃;清潔油汙效果普通。 區域性快速消毒、擦拭開關。 (疫情時擦開關把手常用,但拖地用太傷本啦)
  • 抹布/廚房紙巾: 擦乾水龍頭、檯面、或者區域性清潔後擦乾用。我會準備幾條不同顏色的,專門用在浴室,絕不和廚房的混用。吸水力強的超細纖維布很好用。廚房紙巾用來擦頑固汙漬用完就丟,方便但不太環保。
  • 橡膠手套: 保護雙手必備!尤其使用酸性、鹼性清潔劑或漂白水時。別嫌麻煩,手粗糙了很難養的。我買過便宜的,洗兩次就破洞漏水了,後來買厚一點有防滑顆粒的,雖然貴一點但耐用多了。


清潔方法:步驟對了,乾淨沒煩惱

工具準備好了,清潔順序和方法更重要!亂擦一通也是白費力氣。浴室地板清潔想徹底,我總結了一套「乾溼分離、由上到下、分割槽處理」的心法:

  1. 「乾」字訣先行: 先把浴室裡能移開的瓶瓶罐罐、腳墊、垃圾桶都搬到外面去。然後用掃把或吸塵器仔仔細細把地上的頭髮、灰塵、碎屑全部掃乾淨。這是基礎中的基礎,沒做好這一步,後面拖地只會越拖越髒!我記得有次朋友來家裡,我急著打掃,跳過了掃地,結果拖完地一看,全是毛絮團,超糗!
  2. 「由上而下」預處理: 別急著弄地板!先處理牆壁、玻璃隔斷、洗手檯、馬桶。為什麼呢?因為清潔這些東西時,髒水、泡沫、灰塵肯定會往下掉啊!如果先把地板弄乾淨了,這些髒東西掉下來不就白拖了?所以我通常先用中性清潔劑噴牆壁和玻璃,擦乾淨;洗手檯、馬桶表面也用專用清潔劑處理好。這樣髒汙就不會二次汙染剛擦好的地板了。這個順序真的很重要,省掉重複工。
  3. 「分割槽處理」重點汙漬: 開始處理地板前,先看看哪裡最髒?淋浴間地磚、馬桶周圍地面、排水口附近通常是重災區。對付這些地方:
    • 黴斑(磁磚縫黑黑的): 看到就煩!我會先用舊牙刷或硬毛刷沾點漂白水(務必稀釋!通常1:10或看產品說明,通風!戴手套!),只塗在發黴的填縫劑上,靜置15-30分鐘(千萬別讓它幹掉),然後用刷子使勁刷。漂白水效果最好,但味道和危險性讓我不太愛用。後來發現有些除黴啫喱也不錯,塗上去等久一點(幾小時甚至過夜),黴斑自己就消失了,省力很多,但價格貴一點點。刷完一定要衝乾淨!
    • 頑固水垢/皂垢: 淋浴區地板常有白白的痕跡。用酸性清潔劑(檸檬酸水或市售水垢清潔劑),噴上去等幾分鐘讓它溶解汙垢,再用硬毛刷刷洗。效果很明顯!但記得,酸性會咬亮面,別等太久,刷完馬上衝掉。
    • 黏膩感: 有時地面衝完水還是感覺黏黏的,可能是皂垢或沐浴用品殘留。用溫水加點小蘇打或多功能清潔劑拖一遍通常能解決。
  4. 「濕拖」主戰場:
    • 稀釋清潔劑: 在拖地用的水桶裡,按清潔劑說明比例稀釋(通常寧少勿多,太濃反而難衝乾淨,還會殘留滑滑的)。我習慣用中性或專用磁磚清潔劑作為日常拖地主力。
    • 拖地手法: 用擰乾的拖把(別太溼!)開始拖。拖地不是畫圈圈哦!順著磁磚的紋路方向(通常是長邊方向)拖,這樣髒汙比較容易帶起來,也減少水痕。想象自己在鋪平一層薄薄的水膜,而不是淹水。從浴室最裡面的角落開始,慢慢往門口方向拖。這樣就不會剛拖乾淨又被自己踩髒了。拖的過程中,感覺拖布髒了或者水髒了,馬上換水!別指望一桶髒水拖全間。
    • 邊角縫隙: 拖把拖不到的馬桶底座後面、牆角縫隙、排水口邊緣,這時候就是刷子上場的時候了!沾點清潔劑水,蹲下來仔細刷一刷(就當練深蹲了...),然後用抹布擦乾或用水衝乾淨。
  5. 「沖洗」別偷懶: 用清潔劑拖完地後,最重要的一步來了!一定要用大量乾淨的清水把地板徹底沖洗一遍! 這一步是去掉殘留清潔劑的關鍵,否則地板幹了會黏黏的更滑,反而危險!我會直接用蓮蓬頭衝,或者用刮水器把髒水刮到排水口,換上清水桶,用擰得很乾的乾淨拖把(或者乾淨的平板拖布頭)再快速拖一遍清水。確保沒有泡泡或滑膩感殘留。這也是浴室地板清潔是否徹底、是否安全(防滑)的重點步驟!很多人忘了這一步,地板反而更糟。
  6. 「刮乾/晾乾」才完美: 最後一步!用刮水器把地面上的積水儘量刮掉,集中到排水口流走。然後,開啟抽風機或窗戶,讓空氣流通,幫助地板自然乾燥。溼漉漉的環境是黴菌最好的溫床!如果天氣好,我也會把門開著通風。儘量讓地板越快乾越好。刮水這個動作,平時洗完澡隨手做一下,對維持浴室地板清潔幫助巨大!


保養方法:日常做好,大掃除沒煩惱

浴室地板清潔不能只靠每週一次的大掃除,日常保養才是王道!像我這樣有點小潔癖的人,習慣做這些小動作,大大減輕週末打掃的負擔:

  1. 隨手刮水: 剛洗完澡,趁地面還溼溼的,花個30秒,用刮刀把牆面玻璃和地面上的積水刮到排水口。這個習慣養成後,你會發現水垢生成速度慢好多好多!地面也幹得快,黴菌自然不易滋生。刮刀就掛在淋浴間裡,伸手就能拿到,超方便。這招是我覺得最有用的保養妙招!絕對強力推薦!
  2. 腳踏墊選對+勤洗: 浴室門口放一塊吸水力強、底部防滑的腳墊。洗完澡出來在上面踩一踩,吸乾腳底水分,避免把水帶到外面,也讓浴室內地面少一點水。但!腳墊本身要勤洗勤曬!不然反而藏汙納垢,變成細菌培養皿。我大概一週就丟洗衣機洗一次(選可以機洗的材質),或者天氣好時拿出去曬太陽殺菌。那塊墊子髒了,整個浴室看起來就不清爽。
  3. 保持通風乾燥: 溼度是浴室最大的敵人!儘可能保持通風。洗完澡後,抽風機至少開半小時到一小時(甚至更久),把溼氣抽出去。如果浴室沒窗戶,抽風機更要常開。天氣好時,把門開啟通風。可以考慮放一個浴室專用的除溼盒或小型除溼機(注意安全!),效果更好。地板幹了,浴室地板清潔就成功了一大半!黴菌、異味都跟溼氣有關。
  4. 珪藻土地墊的妙用與保養: 很多人喜歡用珪藻土地墊,吸水速幹效果確實很棒。但用久瞭如果沒保養,它會吸飽髒汙變滑、變色甚至發黴,變得很噁心!我自己的使用心得:
    • 定期清潔: 千萬不要用水衝,會壞!用砂紙(我買墊子時附贈的細砂紙)輕輕打磨表面,把髒汙層磨掉,露出底下乾淨的孔隙,就能恢復吸水力。大約1-2個月磨一次,視使用頻率而定。
    • 避免長期泡水: 別一直讓它溼答答的。踩幹腳後,把它拿到通風處豎起來晾乾。我一般輪流用兩塊替換。
    • 發黴處理: 如果邊緣發黴了,試試用小蘇打粉調糊敷一下,或者用稀釋酒精擦(避開大面積)。太嚴重可能就救不回來了... 我有塊便宜的就因此報銷了。所以買品質好一點的很重要。
  5. 每週小維護: 不必等到很髒才處理。我習慣每週快速掃一次地上的頭髮灰塵(靜電拖把超快),然後用清水(不加清潔劑)或者非常稀釋的中性清潔劑水拖一遍地板,主要目的是去掉累積的輕微髒汙和皂漬,保持清爽。這樣大掃除時就輕鬆不少。


注意事項:安全乾淨最重要

浴室地板清潔不是蠻幹就行,有些安全陷阱真的要小心:

  1. 安全第一!
    • 防滑!防滑!防滑! 清潔時地面溼滑是最危險的時刻!一定要穿防滑的拖鞋(或者乾脆赤腳,摩擦力更大)。清潔劑殘留沒衝乾淨更是滑倒隱患。清潔後地面未乾前,提醒家人小心。
    • 通風!通風!通風! 特別是使用酸性清潔劑、漂白水、任何氣味強烈的產品時,一定要開窗開抽風!那些化學氣體吸入對呼吸道非常不好。我有次用漂白水關著門悶著弄,結果頭暈想吐... 嚇死了。
    • 手套護手: 刺激性清潔劑一定要戴橡膠手套!別讓面板直接接觸。漂白水沾到衣服還會褪色!
    • 絕不混用清潔劑!尤其是漂白水(鹼性)絕對不能和酸性清潔劑(如鹽酸、潔廁劑、去水垢劑、甚至是醋)混在一起!!!
      會產生劇毒的氯氣!嚴重會致命!這是最最最重要的安全守則!每次只用一種清潔劑,用後衝乾淨,才能用另一種。
  2. 瞭解你的地板材質:
    • 天然石材(大理石、花崗巖): 超級怕酸!絕對不能用酸性清潔劑(檸檬酸、醋、一般水垢清潔劑),會腐蝕表面,變得坑坑巴巴失去光澤。只能用中性清潔劑和大量清水。保養要特別小心。我家不是這種,謝天謝地。
    • 磁磚: 最常見也相對耐操。避免強酸強鹼長時間停留(尤其亮面磁磚怕酸),避免用太粗的刷子或科技海綿用力刷傷釉面。
    • 塑膠地板/防滑板: 避免用有機溶劑(如去漬油)、強酸強鹼。用中性清潔劑即可。有些表面紋理深的會比較難清。
    • 水泥粉光/磨石子: 孔隙多易吃色,清潔要更勤快,避免有色液體打翻。同樣避免強酸強鹼。
  3. 漂白水使用要極度謹慎:
    • 嚴格按比例稀釋(通常是1:10或看瓶身說明)。
    • 只在通風良好處使用。
    • 戴手套、口罩(最好護目鏡)。
    • 只區域性用在嚴重黴斑處,不要大面積潑灑。
    • 使用後務必用大量清水沖洗乾淨!
    • 避免接觸金屬五金,會腐蝕。
    • 不要讓原液或濃溶液接觸面板衣物。
  4. 科技海綿慎用: 再次強調!對付特別頑垢點擦一下可以,千萬別大面積用力擦拭!尤其亮面磁磚和壓克力浴缸,多次使用一定霧化刮傷!我浴缸邊緣用過一次,後來發現有點小刮痕就再也不敢用了。效果雖驚豔,代價可能不小。
  5. 排水口暢通: 清潔時脫落的頭髮、汙垢很容易堵塞排水口。清潔前最好先用濾網或貼紙蓋住排水口。清潔後記得把濾網拿起來清理乾淨。定期倒點熱水或小蘇打+醋(分開倒)下去幫助疏通,保持排水順暢。堵住了真的很麻煩,叫人來通又要花錢...


常見問題 Q&A

  1. Q: 我家浴室地板踩起來有點滑滑的(即使剛清潔完),是什麼原因?怎麼辦?
    • A: 最常見的原因是清潔劑殘留沒衝乾淨! 解決辦法:用大量清水反覆沖洗地板直到無滑膩感。可能是用了過量清潔劑太油潤配方的產品。下次清潔稀釋更多一點或換清爽型產品。水垢累積也會滑,用酸性清潔劑(如檸檬酸水)徹底清潔一次。磁磚表面太老舊磨損也可能失去防滑性,考慮加貼防滑條或換防滑地墊。珪藻土地墊吸飽汙垢變滑了?快用砂紙打磨表面!
  2. Q: 磁磚縫的黑黴點怎麼清都清不乾淨,漂白水也沒用,怎麼辦?
    • A: 如果漂白水敷過、刷過還是去不掉,可能黴根已經深入填縫劑內部了。這時:
      • 除黴啫喱/凝膠: 試試看,厚敷在發黴處,覆蓋保鮮膜悶幾個小時甚至過夜,再刷洗。效果通常比漂白水好。
      • 重新填縫: 以上方法都無效,表示填縫劑可能已經老化破損,黴菌深入了。最徹底的辦法是用美工刀或清縫工具把發黴變色的舊填縫劑刮掉(不用刮太深,幾毫米即可),清理乾淨縫隙,等乾燥後,重新填入新的防黴填縫劑(選防黴配方的)。雖然有點麻煩,但一勞永逸!我主臥浴室就自己動手重填過,效果超好!
  3. Q: 每次洗完澡浴室地板都濕答答很難乾,除了刮水還有什麼方法?
    • A: 刮水是最有效第一步。此外:
      • 加強通風: 確保抽風機馬力夠強(老舊的可能要換新),洗完澡至少開1小時以上。沒窗戶的浴室必須靠強力抽風!
      • 利用除濕機: 在安全的前提下(遠離水源插座),洗完澡放臺小型除溼機進去,效果顯著。選浴室專用或安全等級高的。
      • 乾濕分離: 如果空間允許,淋浴區做玻璃隔斷或浴簾,能有效減少水噴濺到幹區地板。
      • 開門開窗: 儘量讓空氣對流。
      • 拖把/乾布吸殘水: 刮水後如果還有小水珠,用乾的超細纖維布或非常乾的拖把再吸一次。
      • 地暖(如果有的話): 開了地面幹超快!但臺灣比較少裝啦。

好啦,洋洋灑灑寫了這麼多,都是我這些年跟浴室地板清潔搏鬥的心得血淚史。說實話,沒有一勞永逸的方法,但只要工具選對、方法用對、日常勤快一點,保持一個乾淨清爽不滑溜的浴室地板,絕對不是難事!看著光潔的地板,踩上去幹爽舒適,那種滿足感,真的是愛整理的人才能體會的小確幸吧!希望這些囉囉嗦嗦的經驗談,對大家有點幫助!有什麼問題也歡迎交流討論哦!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