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足跡踏遍三十幾個國家、尤其熱愛日本深度旅行的揹包客,京都對我來說就像一座挖不完的寶藏。這次想跟你分享的,不是清水寺的洶湧人潮,也不是金閣寺的金碧輝煌,而是一座能讓你真正沉澱下來、細細品味京都千年風華的寧靜殿堂——京都文化博物館。相信我,這絕對是避開人潮、深度認識京都的首選!
認識京都文化博物館:不只是博物館,是時光隧道
第一次踏進京都文化博物館,坦白說,我對它的規模有點小驚訝。它不像東京國立博物館那樣氣勢磅礡,反而像一位低調的智者,靜靜地矗立在三條通的精華地段(中京區三條高倉)。這裡的前身可是明治時期華麗的日本銀行京都分行!光是這棟由辰野金吾(東京車站設計者)操刀的「赤煉瓦」建築(紅磚建築),本身就是一件值得駐足欣賞的國寶級藝術品。新館則是以現代手法呼應古都風情,新舊交融得恰到好處。
京都文化博物館的核心魅力,在於它講述「京都故事」的角度。它不追求大而全的百科全書式展示,而是精準地聚焦在京都這座城市作為日本文化心臟的脈動。從平安京的誕生、貴族王朝的雅緻、武士時代的興衰、絢爛的町眾文化(商人與手工業者),到近代的轉變與創新,一層層為你剝開京都的靈魂。
特別展總是讓人驚豔!我上次去的時候,正好遇上一個關於京都和菓子藝術的展覽,精緻的程度簡直是視覺與文化的雙重饗宴。常設展更是寶庫,你能看到:
- 精緻絕倫的傳統工藝品: 西陣織、京燒、京友禪、漆器... 近距離欣賞大師手筆,感受何謂「匠人精神」。那個光澤、那個細緻度,照片真的拍不出十分之一的美。
- 重現的歷史場景: 像是把江戶時代京都的街道、店鋪「搬」進了博物館裡,走在其中,彷彿能聽見商販的叫賣聲和木屐的喀噠聲(當然現場很安靜啦)。
- 豐富的影像與史料: 透過老照片、紀錄片、文獻,直觀地瞭解京都的社會變遷和庶民生活。有些畫面真的讓人看了很有感觸。
對我來說,京都文化博物館最打動人的地方,是它讓你不只是「看」京都,而是真正「理解」京都為何能持續吸引世人。它解釋了那些寺廟神社背後的社會脈絡,那些精緻工藝得以誕生的土壤,那些流傳至今的節慶習俗的根源。逛完這裡,你再走在京都街頭,看到的風景會變得更立體、更有層次。說真的,有些展廳的燈光有點暗,看小字說明有點吃力,這點希望館方能改善一下(小小抱怨)。
門票怎麼買?聰明省錢攻略
資訊透明,買票不頭痛!京都文化博物館的門票分割槽很清楚:
| 參觀區域 | 一般票價 (成人) | 大學生票價 | 高中生以下 | 特別展另計 | 備註 |
|---|---|---|---|---|---|
| 常設展 (本館) | 520日圓 | 400日圓 | 免費 | ✓ | 最核心展區,必看! |
| 總合展示 (新館) | 150日圓 | 不需購票 | 免費 | - | 定期更換主題 |
| 特別展 | 依展而定 | 依展而定 | 依展而定 | ✓ | 重磅展覽,詳見官網 |
精打細算小撇步:
- 鎖定目標: 如果時間有限或預算緊,強烈建議只看常設展(本館)。520日圓(約臺幣110元)就能看到館藏精華和建築本身,CP值爆表!總合展示就看興趣和時間了。
- 官網是王道: 出發前一定要上 京都文化博物館官網 查最新票價和特別展資訊!特別展通常需單獨購票,價格較高(可能1000-2000日圓不等),但內容往往非常精彩。官網有繁體中文介面,很好查。
- 組合優惠? 有時會有與其他博物館的聯票,但不算常態。不如把錢省下來吃好吃的!
- 購票地點: 博物館入口處就有售票櫃檯,標示清楚,不會日文也完全沒問題。記得備好現金或信用卡。
- 我的選擇: 我通常只買常設展,除非特別展的主題正中我紅心(例如上次的和菓子展)。老實說,常設展的內容已經非常豐富紮實,足夠泡上大半天。新館的總合展示150日圓很便宜,但內容深度和常設展有落差,趕時間可以跳過。

開放時間:規劃行程不撲空
這點非常重要!日本很多文化設施的休館日很固定,務必記牢。
- 開館時間: 早上 10:00 開門,關門時間通常是 下午 6:00(特別展最後入場時間通常是閉館前30分鐘)。週五會延長開放到晚上 8:00 (最後入場 7:30),很適合下班後或晚餐前來逛逛。
- 休館日: 每週一(如果週一是日本的國定假日,則順延休週二)以及 年底年始(12/28 - 1/3)。快筆記下來!千萬別週一跑去吃閉門羹啊! 我就曾經忘了週一休館,白跑一趟,只能在門口欣賞紅磚建築解悶(苦笑)。
- 特別展期間: 有時特別展期間可能會取消週一休館(但仍可能休其他日),務必以官網公告為準!
建議參觀時段:
- 平日早上剛開館人最少,看展品質最佳。
- 週五晚上延長開放,人相對少,氣氛也不錯。
- 避開日本大型連休(黃金週、盂蘭盆節、新年),否則人潮會比較多。
交通指南:位置超方便,怎麼去都行!
京都文化博物館的位置真的得天獨厚,就在京都的心臟地帶「三條」!無論你從京都哪個地方出發,過來都很輕鬆。
地址: 〒604-8183 京都市中京區三條高倉 (用Google Maps搜地址或"京都文化博物館"都能精準找到)
最推薦的交通方式:
| 交通方式 | 路線指引 | 優點 | 缺點/注意 | 適合人群 |
|---|---|---|---|---|
| 地下鐵 | 烏丸線「烏丸御池」站 5號出口 步行約3分鐘 或 東西線「三條京阪」站 第8號出口 步行約7分鐘 | 最快、最穩定、不受天氣影響 | 需轉乘可能 | 怕走路、趕時間者 |
| 京都市巴士 | 多條路線停靠「三條京阪前」或「河原町三條」 (例如:5, 11, 12, 17, 32, 37, 59, 101, 203等) 下車步行約5分鐘 | 路線多、班次密、直達性高 | 可能塞車、需查好路線 | 時間彈性、熟悉巴士者 |
| 阪急電車 | 「河原町」站下車,步行約10分鐘 (沿著三條通往東走) | 適合從大阪/嵐山方向過來 | 步行時間稍長 | 結合阪急沿線遊玩 |
| 京阪電車 | 「三條」站下車,步行約7分鐘 (出站後過三條大橋,沿三條通往西走一小段) | 適合從伏見稻荷/宇治方向過來 | 步行時間稍長 | 結合京阪沿線遊玩 |
| 步行 | 若你正在逛寺町通商店街、新京極商店街、錦市場或鴨川河畔三條大橋附近,直接散步過來即可,約5-15分鐘不等。 | 最悠閒、體驗街區風情 | 耗時、需體力 | 時間充裕、喜歡散步者 |
我的真實經驗:
- 從京都站過來:最簡單就是搭地下鐵烏丸線,坐4站到「烏丸御池」站,5號出口出來轉個彎走3分鐘就到了,超快!比搭公車穩當(京都站前公車常塞車)。
- 逛完錦市場想吃點心?直接散步過去,消化一下剛好進博物館吹冷氣(夏天很重要!)。
- 有一次從鴨川納涼床吃完午餐,悠哉地沿三條通散步過去,大約10分鐘,沿途看看街景小店,很舒服。不過夏天中午走路確實有點熱就是了。
- 迷路小提醒: 京都的路名指示牌有時不太明顯(尤其對比東京),建議手機Google Maps開好,或記住關鍵地標:目標是「三條通」上的「高倉通」交叉口附近,那棟顯眼的紅磚建築就是了!

景點必去:精華重點這樣看!
館內空間不小,展品豐富,第一次去可能會有點眼花撩亂。別擔心,幫你劃重點!
1. 本館建築本身(明治館): 拜託!進門第一件事,先抬頭欣賞這棟辰野金吾的傑作!華麗的圓頂、精緻的雕刻、厚重的石柱,還有那個宛如歐洲中央銀行般的氣派大廳。想像一下一百多年前這裡是日本銀行金庫所在地,感覺超酷的。這裡絕對是拍照打卡的熱點(當然要安靜、尊重其他訪客)。建築本身就是進入時光隧道的大門。
2. 常設展(本館2-4樓): 這才是重頭戲!建議預留至少 1.5 - 2.5小時 好好看。
- 2樓:京都的歷史畫卷 - 用模型、影像、文物,帶你從平安京建都一路穿越到近代。這裡的「京都時間軸」做得非常清晰易懂,就算對日本史不熟也能快速掌握脈絡。特別喜歡他們展示江戶時代町眾文化(商人、工匠)的部分,生動展現了京都不只有貴族和寺院。
- 3樓:京都的工藝之美 - 絕對是視覺享受的最高潮! 西陣織的華服、京燒清水燒的瓷器、京友禪的和服、漆器、金屬工藝... 每件展品都閃耀著職人的極致技藝。近距離欣賞那些細膩的紋樣、流光溢彩的金箔、溫潤如玉的瓷器釉色,真的會讓人屏息。不禁感嘆,京都人能將日常用品昇華成藝術品的本事,實在太強了。有些展品旁邊還有短片展示製作過程,非常值得一看。
- 4樓:特集展示室 - 這裡會定期更換小型主題展,聚焦京都的某個面向,例如某個節慶、某個歷史事件、某位藝術家等。我去的時候正好是「京都的祭典與裝飾藝術」,看到祇園祭的山鉾模型和華麗的裝飾品,超震撼!記得先查官網看當期主題是什麼。
3. 總合展示(新館1-3樓): 如果還有時間和精力(或買了聯票),可以去逛逛新館。這裡的展覽主題更廣泛,也更貼近當代,可能是京都的電影、攝影、設計或現代藝術等。內容深度不如常設展工藝部分,但比較輕鬆,也能看到京都創新的一面。票價便宜(150日圓),當作Bonus也不錯。
4. 博物館商店 & 咖啡廳: 別急著離開!本館和新館的紀念品店都值得一逛,販售許多京都特色工藝品、書籍、文具和獨家設計商品。有些小東西精緻又實用,是買伴手禮的好地方(價格當然比外面小店高一點點,但品質和獨特性有保障)。逛累了,新館1樓的咖啡廳是個歇腳的好選擇,喝杯咖啡、吃個小點心,回味一下剛剛看到的視覺饗宴。
我的參觀小技巧:
- 租借語音導覽: 館內有提供繁體中文的語音導覽租借服務(記得是幾百日圓),強烈建議租一臺!講解得非常詳細,能讓你更深入瞭解文物背後的故事和技術,值回票價。沒導覽真的只能看表面。
- 從上往下逛: 我的習慣是直接搭電梯到頂樓(4樓),避開人潮,然後一層層往下看。
- 善用休憩區: 館內設定了不少座椅,逛累了記得坐下休息,別硬撐。特別是看那些精細工藝,很耗神。
- 拍照規定: 常設展區內通常禁止攝影(為了保護文物),但建築中庭、大廳和部分特展區域(需看標示)是可以拍的。請務必遵守規定哦!
- 個人感受: 三樓工藝展廳是我每次去都捨不得離開的地方。那些織物的光澤、瓷器的溫潤、漆器的深邃,真的百看不厭。但也必須說,展廳的燈光為了保護文物,有些區域真的偏暗,看久了眼睛會有點吃力,尤其對長輩可能不太友善(再小小抱怨一次)。
附近景點:步行可達的精華區
逛完京都文化博物館,能量滿滿?附近步行範圍內就有超多好地方可以接著玩!京都的精華濃縮區就在這了。
1. 寺町通 & 新京極商店街
- 介紹: 這可是京都最古老、也最能感受庶民活力的商店街之一!就在京都文化博物館旁邊(隔一條高倉通)。寺町通如其名,沿途有許多寺廟隱身於商店之間,形成有趣的風景。新京極則是完全的室內拱廊街,逛起來風雨無阻。這兩條街交織成一片巨大的購物、美食、娛樂迷宮。從百年老舖、傳統工藝品店、藥妝店、動漫周邊、時裝店、到各種小吃攤、餐廳、咖啡廳、遊戲中心... 應有盡有,超級好逛!想買京都特色零食、抹茶產品、雜貨小物,這裡選擇爆炸多。
- 地址: 京都市中京區,介於三條通和四條通之間。入口非常多,從博物館走過去 1-3分鐘 即達。
- 交通: 完全是步行區!博物館出來過個馬路就是。
- 營業時間: 各店家不同,一般 10:00/11:00 - 20:00/21:00 左右。餐廳可能更晚。有些老舖可能會早點關門或週三定休。
2. 錦市場(京都的廚房)
- 介紹: 被譽為「京都的廚房」,是一條長約400公尺、有頂棚的傳統市場街道。就在寺町通旁邊(平行)。這裡是當地人採買食材的地方,更是觀光客體驗京都飲食文化的聖地!滿滿的海鮮乾貨、漬物、京野菜、豆製品、和菓子、茶葉、生熟食小吃攤...琳琅滿目。可以邊走邊吃(但請注意禮儀,邊走邊吃在某些店前會被制止,最好買完站旁邊或找地方吃完),品嚐最新鮮的京都滋味。推薦試試:豆乳甜甜圈、玉子燒、烤扇貝、各式醃菜、京漬物、湯葉(腐皮)。小心荷包失守!
- 地址: 京都市中京區錦小路通,寺町通至高倉通之間。
- 交通: 從京都文化博物館步行約 5-7分鐘 (穿過寺町通或直接走三條通轉錦小路通)。
- 營業時間: 大多數店鋪 09:00/10:00 - 17:00/18:00。許多店家週三或週日休息!強烈建議避開週三去。下午4點後部分店家開始收攤。

3. 鴨川 & 三條大橋
- 介紹: 鴨川是京都的母親河,也是市民休憩的靈魂所在。從博物館走到三條大橋大約 7-10分鐘。站在橋上,感受微風拂面,看著清澈的河水流淌,兩岸的柳樹搖曳,遠眺東山,心曠神怡。傍晚時分運氣好能看到晚霞。著名的「鴨川納涼床」餐廳(主要在五條通至二條通之間)在夏季(5-9月)開放,在河床上用餐是獨特的體驗(但價格不菲)。就算不消費,沿著河岸散步、騎單車,或是坐在著名的「飛石」上發呆看人來人往,都是融入京都日常的絕佳方式。
- 地址: 貫穿京都市區。三條大橋位於三條通東端。
- 交通: 從京都文化博物館沿三條通往東(河原町方向)直走到底即達。
- 營業時間: 公共空間,24小時開放。餐廳則有各自營業時間。
4. 本能寺跡
- 介紹: 喜歡戰國歷史的朋友別錯過!這裡就是1582年「本能寺之變」的發生地,一代梟雄織田信長在此殞落。雖然原建築已毀於戰火,現在原址上建的是「本能寺會館」和一座小型紀念碑(本能寺跡碑)。旁邊有一座後建的 「本能寺」(遷址重建),規模不大但很清幽。對歷史迷來說,站在這個改變日本歷史的轉捩點,感受特別強烈。
- 地址: 京都市中京區下本能寺前町 (原址碑);京都市中京區寺町通御池下ル下本能寺前町522 (遷址後的本能寺)。
- 交通: 從京都文化博物館步行 約3-5分鐘 (就在寺町通上,靠近御池通)。
- 營業時間 (遷址後本能寺): 通常 09:00 - 16:30 (可能略有變動)。原址碑是戶外空間隨時可看。
5. 先鬥町
- 介紹: 鴨川西岸,與三條大橋垂直的一條狹長石板路花街。保留著濃厚的江戶風情,兩側是木造町家建築,入夜後掛起燈籠,氣氛迷人。這裡聚集了許多高階料亭、居酒屋、酒吧和茶屋,是體驗京都夜生活(特別是懷石料理或宴席料理)的高階場所。白天去逛逛感受氛圍也不錯(但許多店白天不開)。
- 地址: 京都市中京區,鴨川西岸,三條通至四條通之間。
- 交通: 從京都文化博物館步行 約10-12分鐘 (走到三條大橋,過橋右手邊即是入口)。
- 營業時間: 各店家不同,多數餐廳 傍晚 (17:00/18:00) 開始營業至深夜。白天主要感受街道氛圍。

附近酒店:住三條通,交通超便利
住在京都文化博物館附近,最大的優勢就是交通四通八達!去哪都方便。從奢華到經濟實惠的選擇都有。
| 酒店名稱/型別 | 介紹 | 地址 | 交通便利性 | 適合人群 |
|---|---|---|---|---|
| Hotel The Celestine Kyoto Gion (京都祇園賽萊斯廷酒店) | 高檔型。位置絕佳,靠近祇園、八坂神社,步行可達清水寺方向。設計融合現代日式風,部分房型可觀景。服務細緻。 | 京都市東山區縄手通東大路西入ル北側 | 離博物館稍遠 (步行約15-20分至清水方向),但近祇園區。地鐵「東山」站步行5分。 | 預算充足、重視設計感、想住祇園區 |
| 三井花園飯店京都四條 (Mitsui Garden Hotel Kyoto Shijo) | 優質型。連鎖品牌品質穩定。位置極好!就在四條烏丸路口,烏丸御池站徒步2分。房間雖不大但舒適乾淨。樓頂有大浴場可泡湯! | 京都市下京區烏丸通四條下ル水銀屋町620番地 | 超便利! 烏丸御池站直結/步行2分。到博物館步行 5-7分鐘。往京都站、河原町、二條城都超方便。 | 重視交通、價效比、想泡湯 |
| 京都四條烏丸溫泉 御宿 野乃 (Onyado Nono Kyoto Shijokarasuma Natural Hot Spring) | 特色型。Dormy Inn集團旗下溫泉旅館。最大賣點:天然溫泉大浴場!免費醬油拉麵宵夜。日式榻榻米風格濃厚。 | 京都市下京區烏丸通四條下ル水銀屋町609番 | 就在三井花園隔壁,同樣位於烏丸御池站旁。到博物館步行 5-7分鐘。交通樞紐位置。 | 愛泡湯、想體驗和風旅館感、預算中等 |
| Piece Hostel Kyoto (京都畢斯旅舍) | 青年旅館/設計型。屢獲設計獎項的青年旅館,質感超好!有宿舍房與私人房。公共空間寬敞舒適,交流氛圍佳。廚房裝置齊全。 | 京都市下京區不明門通綾小路下る平野町701番地 | 位於烏丸五條,烏丸線「五條」站步行3分。到博物館搭地鐵 1站 (約5分鐘車程+步行) 或公車。離京都站近 (步行10分)。 | 預算有限、獨遊、重視設計與社交 |
| 京都三條格拉斯麗飯店 (Hotel Gracery Kyoto Sanjo) | 優質商務型。位置超核心!就在三條通與河原町通交叉口,河原町站旁。逛街、吃飯、交通都無敵方便。房間新穎。 | 京都市中京區河原町三條下ル一筋目東入ル | 極便利! 阪急「河原町」站直結。到博物館 步行約7-10分鐘。錦市場、鴨川、百貨公司都在腳邊。 | 購物狂、夜貓子、喜歡核心便利位置 |
| 我的選擇與經驗: | 我最常住的是 三井花園京都四條 或 御宿野乃。原因很簡單:烏丸御池站實在太方便了! 尤其拖著大行李時,地鐵站直結/超近是天堂。房間雖然不大(日本商務飯店標準),但乾淨舒適,尤其御宿野乃的溫泉和宵夜拉麵是整天走路後的救贖。想省錢又認識旅友時,Piece Hostel 的私人房也是不錯的選擇,品質有保障。 | |||

附近美食:三條通周邊覓食天堂
逛完博物館餓了?附近選擇多到讓人選擇困難!從平價小吃到高階料亭都有。
-
拉麵:
- 京都豬一拉麵 (豬一 離れ): 米其林推薦的超人氣拉麵!本店在寺町通更南邊,但他們在靠近博物館的高倉通上開了分店「豬一 離れ」。主打和風湯底(白湯/黑湯),清爽高雅不油膩,配上海苔飯是絕配。排隊名店,建議開門前提早去!
- 麵屋 高倉二條: 粗麵條、濃厚魚介豚骨湯頭,口味較重,喜歡濃鬱系的可以試試。也在高倉通上,很近。
-
丼飯/炸物:
- 名代豬排 KYK (京都三條地下街店): 關西有名的豬排連鎖店,品質穩定,酥脆多汁。位置超方便,就在烏丸御池站的地下街「CUBE」內,博物館步行3分鐘。不想曬太陽吹冷氣的好選擇。
- 三嶋亭 別館 (高倉三條店): 想吃頂級壽喜燒?百年老鋪三嶋亭在三條高倉有別館(本店在寺町通),提供午間較親民的套餐。雖然價格仍高,但能體驗殿堂級的牛肉和服務。記得預約!
-
壽司:
- Musashi Sushi (迴轉壽司 むさし 三條店): 京都知名的平價迴轉壽司連鎖店,食材新鮮,價格實惠(一盤通常是143日圓起)。烏丸御池站地下街「CUBE」內就有分店,方便快捷。
- いづう 鯖姿壽司: 想吃京都特色鯖魚壽司?這家位於三條大橋附近的老店是專賣店,鯖魚處理得非常好,沒有腥味。
-
咖啡甜點:
- % Arabica Kyoto 三條店: 京都必訪的質感咖啡廳,就在鴨川三條大橋旁。大片落地窗面對鴨川,景觀絕佳。咖啡品質穩定,很適合逛累休息看河景。
- 祇園小石 三條店 (祇園小石 祇園本店的分店): 想品嚐精緻的京風甜點?這家提供美味的抹茶芭菲、餡蜜、生菓子等。在寺町通上,博物館步行可達。
- 星巴克京都三條大橋店: 特色在於有鴨川畔的納涼床座位(夏季限定),坐著喝咖啡看鴨川,很愜意。位置就在三條大橋頭。
-
居酒屋/大眾酒場:
- 三條通、木屋町通、先鬥町周邊: 晚上這一帶超級熱鬧!聚集了無數居酒屋、串燒店、燒鳥屋。從平價連鎖的「鳥貴族」、「磯丸水產」,到在地特色小店,選擇多到眼花。很適合晚上小酌一杯,體驗京都夜生活。
- 錦市場小吃: 前面提到的錦市場,更是小吃天堂!玉子燒、豆乳甜甜圈、烤海鮮、漬物、京野菜天婦羅...邊走邊吃(注意禮儀)或買回飯店享用都行。

我的覓食心得:
- 午餐推薦: 趕時間又想品質穩定,烏丸御池地下街CUBE 是你的好朋友!名代豬排、Musashi壽司、還有其他定食、烏冬麵店選擇很多,環境舒適。
- 排隊名店策略: 像豬一拉麵、三嶋亭這種超人氣店,務必預約或提早去排隊(至少開店前30分鐘)!否則動輒等1-2小時很正常。
- 鴨川晚餐體驗: 如果預算夠且是夏天,預約一家 鴨川納涼床 的餐廳(先鬥町或三條大橋附近很多),在河床上享用晚餐,是難忘的京都體驗(但價格真的不便宜)。% Arabica喝咖啡看鴨川則是經濟實惠的河景享受。
- 個人踩雷? 木屋町通上有些看起來很local的小居酒屋,如果日文不通又看不懂選單,點菜可能有點困難,容易踩到雷(例如點了很貴又吃不慣的東西)。建議去有英文選單或圖片選單的店比較保險。
- 抹茶控請注意: 三條通、寺町通、錦市場周邊有超多抹茶專賣店(伊藤久右衛門、中村藤吉分店、辻利...),記得留點胃給抹茶甜點!
Q&A:關於京都文化博物館的關鍵三問
Q1:逛京都文化博物館需要多久時間?
A: 如果只認真看常設展精華區(本館2-3樓),至少抓 1.5 - 2小時。如果包含建築欣賞、特別展、慢慢逛紀念品店,甚至加上新館總合展示,預留 3 - 4 小時比較充裕。建議安排半天。
Q2:帶小孩去京都文化博物館適合嗎?
A: 博物館本身不是以兒童互動設施為主,比較偏向靜態歷史文化展示。但優點是環境清幽,空間寬敞,冷氣開放(夏天很重要!)。小學高年級以上、對日本歷史或工藝有興趣的孩子,配合語音導覽或家長解說,可能會覺得有趣。低齡幼兒或需要大量跑動空間的孩子,可能會覺得無聊,家長也會比較辛苦(怕孩子吵到他人)。建議評估孩子的專注力和興趣。
Q3:京都文化博物館和京都國際漫畫博物館哪個更值得去?
A: 取向完全不同! 京都文化博物館聚焦在京都的歷史、傳統文化與工藝,內容深厚紮實,適合想深入瞭解京都底蘊的人。京都國際漫畫博物館則是收藏海量漫畫(尤其戰後),提供閱讀空間,氣氛輕鬆活潑,適合漫畫愛好者和親子家庭。沒有誰更值得,看你旅行的目的和興趣是什麼。想深度認識京都千年文化,選前者;想輕鬆看漫畫、打卡拍照,選後者。時間夠的話,兩個都去也不衝突(漫博離地鐵「烏丸御池」站也很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