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屯山步道:火山步道探險、交通挑戰與景點全攻略

發佈時間: 更新時間:
身為一個背著行囊跑了十幾年山林的老旅人,坦白說,最初聽到朋友提起大屯山步道時,心裡還真有點不以為然。「不就是陽明山一條短步道嗎?」那時的我,帶著對臺灣北部郊山的一點點自以為是 (現在回想起來真是汗顏)。直到某個心血來潮的週末清晨,被朋友硬拉著踏上這條路,才徹底被它狠狠打臉,那雲霧繚繞間的壯麗火山口景象,成了我腦海中揮之不去的畫面。如果你也像我當初一樣小看了它,這篇絕對要好好看下去!

交通 & 停車 (真的有點難搞)

要去大屯山步道,多數登山客會選擇直搗黃龍 - 開車或騎車上到二子坪遊客服務站。這絕對是最省力的方式,尤其對於想挑戰大屯山步道主峰的朋友們。不過啊,拜託!假日千萬、千萬要早出門!陽明山國家公園的停車位有多熱門,相信不用我多說了吧?特別是二子坪停車場,常常早上九點不到就「滿」字高掛了。
  • 開車/騎車:
    • 路線: 仰德大道 → 陽金公路 (臺2甲線) → 過了竹子湖派出所後留意指標,右轉進入「百拉卡公路」(101甲縣道) → 直達二子坪遊客服務站停車場。
    • 停車場: 首選當然是二子坪停車場,車位數量有限且收費。滿了怎麼辦?別慌,稍微往下開一小段,留意路邊的中興路口停車場 (通常空位機會大一點),或是更遠一點點的小觀音停車場。從這些地方停好車,再走上百拉卡公路到二子坪,雖然會多花點時間 (大約15-30分鐘步行),總比找不到位置繞圈圈好。切記路邊白線千萬別亂停,國家公園警察抓違停可是很勤奮的!有一次我貪快停了不明顯的白線,下山就收到一張紅單... 心痛啊!
  • 大眾運輸 (強烈推薦,省去停車煩惱):
    • 公車:
      • 劍潭捷運站/士林捷運站: 搭乘紅5公車至「陽明山總站」。
      • 北投捷運站: 搭乘230公車至「陽明山總站」。
      • 到達「陽明山總站」後,請轉乘108遊園公車!這條路線是串連陽明山各主要景點的生命線。請務必坐到「二子坪」站下車!108公車班次算密集,但假日排隊人龍很長,要有心理準備。車廂內人多擁擠時,揹包就抱在胸前吧,比較不會影響他人。公車時刻表一定要事先查好,山區收班時間比較早喔!

步道介紹 (火山就在腳邊!)

從二子坪停車場出發,大屯山步道的登山口其實就在旁邊,非常容易找到。別懷疑,走過去就對了!這條步道最讓我著迷的,就是它將臺灣獨特的火山地質景觀直接推到你的眼前。

一開始的路段相當友善,是寬敞好走的石階或碎石路 (多半是過去戰備道改建的)。別被這開頭騙了,覺得輕鬆愉快就加快腳步… 因為真正讓人腳軟的還在後頭呢!隨著高度攀升,階梯開始變得陡峭,石塊也越來越大顆,每一步都需要更小心。這時千萬記得回頭看看!七星山那雄偉的身影已經悄然出現在身後,天氣好的時候,甚至能遠眺淡水河出海口和臺北盆地的高樓群,視野開闊得讓人忍不住停下腳步猛按快門。我第一次走到這裡時,正好雲霧散開,陽光灑在臺北市區,那種震撼讓我愣在原地好幾分鐘。

然而,大屯山步道真正的壓軸好戲,是當你氣喘吁吁地接近主峰頂時,那個巨大、開闊的大屯火山口就這樣毫無保留地展現在眼前!箭竹林形成的翠綠邊界,環抱著一片相對平坦、略帶荒蕪感的窪地。說實話,第一次站在火山口邊緣往下望,那種既壯闊又帶點蒼涼的感覺,真的很難用言語形容。想像一下,腳底下這片土地,曾經是巖漿沸騰奔流的地方,那種時間與力量的對比,讓人瞬間感受到自己的渺小。這裡風通常很大,呼呼地吹著,視野卻超級遼闊,能一路看到竹子湖面天山向天山。天氣好的黃昏,夕陽西下,將整個火山口染成一片金黃,美得讓人屏息。記得帶件防風外套,山頂風真的很大,即使夏天也容易著涼。

步道資訊 (細節看清楚,別像我一樣穿錯鞋)

這部分很重要,出發前一定要仔細看,別像我第一次去時傻傻地穿著普通運動鞋就衝了,結果下坡時腳趾痛到不行!
  • 營業時間: 大屯山步道本身是24小時開放的。BUT!請注意!連線步道的「百拉卡公路」(巴拉卡公路)有夜間管制!管制時間通常是晚上8點或9點到隔天清晨5點或6點左右(確切時間會依季節調整,上山前務必查陽明山國家公園官網最新公告!)。這意味著你如果太晚下山,車子可能會被關在管制站外面開不進來了!也強烈不建議摸黑走這條步道,部分路段陡峭又濕滑,危險性高。有一次我貪看夕陽拖延太久,下山時天幾乎全黑,靠著手機微弱燈光戰戰兢兢地走,每一步都怕踩空,那次教訓之後我再也不敢了。
  • 步行時間: 這要看你的腳程和停留時間啦!單純從二子坪登山口走到大屯山步道的主峰觀景臺:
    • 輕裝健腳型: 大約抓個40分鐘到1小時可以登頂。
    • 拍照休息型 (像我這種): 通常會花1小時到1.5小時。別忘了下山也需要時間喔!上下山加起來,再加上在火山口拍照、發呆的時間,建議至少預留3小時比較從容,不會趕得像急行軍。如果要連走旁邊的面天山、向天山,那時間就要再拉長很多了(起碼多2-3小時)。
  • 步道長度: 單純從二子坪遊客服務站旁的登山口出發,走到最頂端的主峰觀景亭,單程長度大約是1.6公里左右。聽起來不長對吧?但別忘了,它可是「爬升」!這段路海拔高度會上升約200公尺,所以走起來會比想像中費力。
  • 步道難度: 我個人認為屬於低至中等難度(但絕對不是「輕鬆」!)。對平常有在爬山運動的人來說不算太難,但對久坐辦公室的「爬山新手」來說,後段連續陡上的階梯還是會讓人喘到懷疑人生,大腿和小腿可能會痠痛好幾天(過來人經驗談)。有些石階落差較大,還有幾處需要拉繩輔助的小陡坡(尤其接近山頂那一段),下雨天或雨後絕對要非常小心,石頭濕滑程度超乎想像。強烈建議一定要穿抓地力良好的登山鞋或健行鞋,普通運動鞋真的不夠力,尤其下坡時腳趾會一直往前頂,痛死!登山杖帶一支也會輕鬆很多,特別保護膝蓋。難度分級表可以參考下面:
專案 程度 老旅人提醒
坡度陡峭度 ★★★☆☆ (中等) 後段階梯落差大,考驗肌耐力
路面狀況 ★★☆☆☆ (尚可) 石階/碎石為主,雨後極滑
體力需求 ★★★☆☆ (中等) 新手會喘,建議多休息
技術需求 ★☆☆☆☆ (低) 少數幾處需簡單拉繩
  • 步道型別: 這是一條典型的山徑步道,主要建材是石階碎石鋪面(前段較寬敞平坦,後段變窄且陡峭)。沒有鋪設木棧道那種設施。沿途樹蔭覆蓋率不高,接近山頂更是開闊無遮蔽,所以防曬絕對要做好!帽子、太陽眼鏡、防曬乳缺一不可,即使是陰天,山上的紫外線也很強。步道終點是開闊的觀景平臺,視野一級棒。
  • 是否申請: 目前走大屯山步道不需要事先申請入山或許可證。陽明山國家公園是開放區域,直接去就可以囉!是不是很方便?但也因為這樣,假日人潮真的不少,要有心理準備。不過比起七星山主東峰,這裡的人流我覺得還是稍微少一點點(只有一點點喔!)。

路線資訊 (不只一條路喔!)

  • 經典路線: 絕大多數人走的,就是我上面詳細描述的這條:二子坪停車場/公車站 → 找到登山口 → 一路向上爬 → 抵達大屯山助航站旁的觀景臺 → 欣賞壯觀的大屯火山口 → 原路返回二子坪。這條路線最直接也最省時,體力消耗也相對可控。來回抓3小時差不多。
  • 挑戰路線 (大O型縱走): 如果你體力充沛、時間充裕又想多看點風景,可以考慮這條進階路線: 二子坪停車場 → 大屯山步道登頂 → 下切走到大屯坪 → 接上「面天坪」→ 攀登「面天山」 → 再走到「向天山」 → 最後從「向天池」方向下山 → 接回「興福寮登山口」或「面天山登山口」 → 再踢馬路走回二子坪停車場 (這一段馬路有點冗長)。這路線風景變化多,能一次收集好幾座山頭,但總路程拉長非常多,而且面天山、向天山那段也是要連續爬升,總時間至少需要5-6小時以上,不是開玩笑的!飲水食物一定要帶夠,而且要算好公車末班車時間,免得回不了家。我走過一次,風景沒話說,但最後走馬路那段實在有點無聊又耗腳力。
  • 季節路線推薦:
    • 春 (2-4月): 櫻花季!二子坪附近、百拉卡公路沿線都有機會看到櫻花,山櫻花、吉野櫻接力綻放,搭配翠綠山巒,美不勝收。山上天氣變化快,保暖衣物還是要帶。
    • 夏 (5-9月): 山區較涼爽,但午後雷陣雨機率極高!務必帶雨具(輕便雨衣或防水外套)。箭竹林翠綠,生機勃勃。注意蚊蟲較多。
    • 秋 (10-11月): 公認最適合登山的季節!天氣相對穩定,濕度低,能見度高,芒花盛開,山頭一片銀白浪花,非常浪漫。早晚溫差大,保暖必備。
    • 冬 (12-1月): 有機會遇到低溫、強風,甚至偶見霧淞奇景(結霜)。裝備要升級(防風保暖外套、毛帽、手套),步道濕滑結冰機會大增,行走要加倍小心。雲海出現機率也較高!我曾在一個寒流剛過的清晨上去,冷到手指發麻,但看到翻騰的雲海淹沒山下城鎮,那種感動至今難忘。

附近景點 (下來後別急著走!)

辛苦爬完大屯山步道後,別急著下山!二子坪周邊還有幾個非常值得順道一遊的地方,可以讓你的陽明山之旅更豐富:
  1. 二子坪遊憩區:

    • 介紹: 這裡簡直是天堂!步道口旁邊就有一個超大的無障礙步道,圍繞著一個美麗的生態池。步道超級平坦好走,全程幾乎沒有階梯,非常適合帶長輩、小孩、嬰兒推車,或是走完大屯山累壞了想輕鬆散步的人。沿途綠樹成蔭,蟲鳴鳥叫,生態豐富(常常能看到鳥類、蜻蜓、蝴蝶),坐在池邊的木椅上放空發呆,看著藍天白雲倒映在水面上,非常療癒。這裡也有乾淨的公共廁所、飲水機休憩涼亭,是重要的補給點和中繼休息站。爬完山在這裡野餐,吃個熱騰騰的泡麵,幸福感爆棚!我每次爬完山,一定要先在這裡坐上半小時,補充能量。
    • 地址: 臺北市北投區陽明山國家公園內,百拉卡公路(101甲縣道)約1.7公里處 (就在停車場旁)。
    • 交通: 就是大屯山步道的起點嘛!開車停二子坪停車場,或搭108遊園公車「二子坪」站下車。
    • 營業時間: 戶外區域24小時開放。公共廁所及遊客服務站有開放時間限制(約上午9點到下午4點半,依季節調整)。
  2. 面天山、向天山步道:

    • 介紹: 這兩座山頭就聳立在大屯山步道主峰的西側,從火山口看過去非常明顯。它們是典型的火山錐,山頂都有巨大的微波反射板(拍照很有特色)。登頂後視野極佳,可以回望剛剛爬過的大屯山主峰全景,也能眺望淡水河觀音山,甚至遠方的林口臺地。山徑較原始,部分路段需鑽行箭竹林或拉繩陡上,體力挑戰比大屯山步道更大一些。另外有個特色景點是向天池,它是季節性的火口湖,通常雨季後才有水,形成一面天然的「天空之鏡」,倒映山光天色,非常夢幻(但乾季去就是一個大凹洞,別失望喔)。想挑戰的朋友可以安排連走。
    • 地址: 陽明山國家公園內,由二子坪或興福寮登山口起登。
    • 交通: 同二子坪交通方式。若要從興福寮起登,需另外規劃交通接駁。
    • 營業時間: 步道24小時開放(但強烈不建議夜間行走)。須注意自身安全。
  3. 小油坑遊憩區:

    • 介紹: 這是陽明山最具代表性的後火山活動地質景觀區之一!離大屯山步道有點距離(開車約15-20分鐘),但非常值得專程前往。在這裡可以看到硫磺噴氣孔不斷冒出滾滾白煙(空氣中瀰漫著濃濃的臭雞蛋味 - 硫化氫),還有被硫氣薰得焦黃的崩塌地形硫磺結晶,場面非常壯觀且「有味道」,讓人深刻感受腳底下地球的生命力。這裡也設有完善的觀景平臺和解說牌。通常可以和大屯山步道排同一天,感受火山的不同面貌。不過氣味真的非常濃烈,呼吸道敏感的人建議戴口罩或不要停留太久。我第一次去被那味道嗆到咳嗽連連,但景象實在太震撼,忍著也要多看幾眼。
    • 地址: 臺北市北投區竹子湖路69號 (陽金公路旁)。
    • 交通: 開車可停小油坑停車場。搭108遊園公車至「小油坑站」下車。
    • 營業時間: 遊憩區戶外開放空間24小時。服務站有開放時間(約9:00-16:30)。

注意事項 (血淚經驗總結)

爬了這麼多次大屯山步道,累積不少經驗 (和教訓),有些重點真的不得不嘮叨一下:
  • 天氣變化是魔王: 陽明山的氣候出了名的「善變」!山下大太陽,山頂可能狂風暴雨、濃霧瀰漫。我那件隨時塞在揹包側袋的輕便雨衣救了我無數次。防風外套更是必備,山頂風大,就算天氣預報說臺北晴時多雲也一樣。出門前務必看氣象預報,但更要做好山下山上天氣完全不同的心理準備!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的網站或APP有時會有即時影像可以參考,出發前瞄一眼是聰明的做法。
  • 裝備寧可多帶: 除了基本的飲用水(建議至少1000-1500cc,夏天要更多!山上沒補給)、行動糧(麵包、餅乾、香蕉、能量棒)、雨衣防風外套,還有幾樣我覺得超重要的:
    • 登山鞋/健行鞋: 強調再強調!普通運動鞋真的不行,尤其下過雨,石階濕滑程度超乎想像。我那雙專業登山鞋的錢,覺得花得超值。好的鞋子能保護腳踝,減少滑倒風險。
    • 登山杖: 特別是下坡時,減輕膝蓋負擔的效果一流。尤其像我這種膝蓋不太好的人,沒帶登山杖簡直是自虐。
    • 帽子、太陽眼鏡、防曬乳: 山上紫外線超強!別以為陰天就不會曬傷,我曾經陰天爬完臉還是紅通通。
    • 手機、行動電源: 除了拍照,更重要的是萬一迷路或需要求救(雖然大屯山步道主線不太會迷路,但周邊岔路多)。確保手機有電!
    • 個人藥品: 腸胃藥、暈車藥、個人習慣用藥備著以防萬一。還有簡單的急救包(OK繃、消毒藥水、彈性繃帶)會讓自己更安心。
    • 垃圾袋: 自己的垃圾自己帶下山!山上垃圾桶不多,看到垃圾桶爆滿也別硬塞,帶走是美德。
  • 火山地質,腳下留情: 大屯山步道沿途都是珍貴的火山地質景觀特殊植被。走在規劃好的步道上就好,絕對不要為了拍照或抄近路擅自離開步道,踩踏那些脆弱的植被或地質區。一方面危險(你不知道哪塊地是鬆軟的),另一方面是保護環境。硫磺噴氣孔區域也請保持安全距離,不僅氣體有毒,噴氣孔周邊的地溫也可能很高,很危險。記得那次看到有人為了拍網美照太靠近噴氣孔,結果一陣風把硫磺煙吹過來,嗆得他眼淚直流猛咳嗽,何苦呢?
  • 無痕山林,人人有責: 這是最基本的了!所有帶上山的東西,包含果皮、衛生紙、食物殘渣,通通帶下山。特別是塑膠垃圾菸蒂!看到美麗的火山口邊有垃圾,真的很心痛。也請輕聲交談,避免大聲喧嘩或播放音樂,把寧靜還給山林和其他登山者。尊重自然,自然才會回報給你最美的風景。
  • 野生動物,只可遠觀: 陽明山的生態真的很豐富!運氣好可能會遇到臺灣獼猴赤腹松鼠、各種鳥類甚至蛇類。請切記:
    • 絕對不要餵食任何野生動物! 這會改變牠們的習性,讓牠們依賴人類甚至產生攻擊性。牢牢管好自己的食物,看到猴子更要小心,牠們搶食可是又快又準!
    • 保持距離安靜觀察就好,不要試圖靠近或驚擾牠們。特別是在春天,帶幼猴的母猴警戒心很強。
    • 遇到蛇類,請保持距離繞過或等牠離開,通常牠們比你更害怕。別主動攻擊。我曾在小油坑附近看過一條超長的眼鏡蛇盤在路邊曬太陽,嚇得我繞了一大圈路。

大屯山步道 Q&A

最後整理三個常被問到的問題:

Q:大屯山步道適合帶小孩或長輩嗎?

A: 嗯... 這要看物件的體力狀況。如果是國小中高年級以上且平常有運動習慣的小孩,可以挑戰後段陡坡慢慢走上去(但大人一定要全程緊盯,尤其在陡峭處和有拉繩的地方)。對於長輩,如果平常沒有持續登山習慣,可能比較吃力,尤其後段連續陡上階梯。我會更建議帶他們去旁邊的二子坪無障礙步道走走,風景優美又輕鬆舒適。爬大屯山步道對他們來說負擔可能太大了。

Q:大屯山步道可以看夜景嗎?

A: 理論上,從大屯山步道頂峰的觀景臺看出去,視野開闊,面對淡水河、臺北盆地方向,確實有機會看到很棒的夜景但是! 前面提過百拉卡公路有夜間管制,通常晚上8點或9點就關閉了。這意味著你必須在管制時間前把車開上去(並停在山上),然後摸黑下山走步道... 這非常危險!步道沒有路燈,部分路段陡峭濕滑,風險極高。另外,山頂晚上通常風超大、氣溫驟降。基於安全和法規考量,非常不推薦專程去看夜景。想看夜景,比較安全的選擇是去文化大學後山或大屯自然公園附近。別為了夜景冒險,安全第一。

Q:如果體力有限,只能走到半山腰,值得嗎?

A: 當然值得!就算沒登頂,大屯山步道沿路的風景已經夠讓人驚艷了。當你爬升到一定高度,大約在步道中後段(離山頂還有三分之一到一半距離時),視野就會逐漸開啟。回頭看,七星山的壯闊身影清晰可見;往前看,已經能窺見部分火山口的獨特地形;往下望,陽明山區的翠綠山谷綿延起伏。找個安全的轉彎處或石頭平臺停下來,好好欣賞眼前的美景,呼吸新鮮空氣,就已經是很大的收穫。爬山不必執著於登頂,享受過程、量力而為才是最重要的。爬到哪裡算哪裡,舒服就好。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