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實說,第一次被朋友拉去陽明市場的時候,我心裡還嘀咕著:"菜市場?不就是買菜的地方嗎?能有多厲害?" 結果咧?踏進去不到五分鐘,我就被那股混雜著生鮮蔬果、熱騰騰熟食和人情味的氣味徹底征服了。從此,陽明市場成了我週末最愛報到的美食尋寶地!這裡根本就是銅板美食的天堂,藏著超多在地人才懂的神級攤位,不親自走一趟,永遠不知道錯過了什麼。今天,就讓我這個被陽明市場圈粉的吃貨,帶你們深入這個美食迷宮!相信我,你會恨自己怎麼沒早點來!
目錄
衝啊!怎麼去陽明市場才不抓狂?(交通&停車場真心話)
要去陽明市場大快朵頤,第一關就是怎麼去、停哪裡?這絕對是很多開車族(包括我)的痛點!先搞清楚位置最重要:它就窩在台北市士林區的陽明戲院對面,那一整片熱鬧滾滾的地方就是了。地址記好:台北市士林區文林路114號及周邊巷道。講真的,第一次開車來,繞了快半小時才找到車位,差點暴走... 所以聽我的,避開尖峰時段是王道!
- 大眾運輸超省心:
- 捷運: 搭到捷運劍潭站(淡水信義線,紅線)最方便!從1號出口出來,沿著熱鬧的文林路直直走,大概走個10-15分鐘(邊走邊看攤販其實很快),看到陽明戲院就到了。陽明市場就在戲院對面那一片。懶得走?出口附近也有公車站牌可以搭幾站。
- 公車: 超多公車會經過這邊!在 "陽明戲院"站 或 "小北街"站 下車就對了。常見路線像:203、216、218、223、250、266、277、280、290、304、310、606、616、618、重慶幹線... 族繁不及備載,用手機APP查一下最準。
- 騎機車... 嗯,看運氣:
- 市場周邊巷弄(像小北街、大東路、文林路巷子裡)白線有機會停,但假日一位難求是常態。我有時會先繞外圍一點點的路邊找車位,再走進去。附近有幾處收費機車停車場,但位置也不多,早點來吧。
- 開車族的大挑戰(停車場攻略):
- 路邊停車格: 文林路、中山北路五段、承德路四段等大馬路邊有收費停車格,但假日非常非常難搶!要有心理準備。
- 收費停車場: 這才是比較實際的選擇,但假日同樣要排隊!幾個比較近的選擇:
- 陽明戲院地下停車場: 最方便!就在戲院樓下,入口在文林路上。但車位有限,尖峰時段(特別是週末早上到下午)超容易滿!我吃過好幾次閉門羹。
- 士林市場地下停車場: 在基河路那邊,走過去陽明市場大概5-10分鐘。空間比較大,滿位機率相對低一點點(但也只是低一點點)。
- 我的血淚建議:
- 能早就早: 搶在市場剛開門(早上9點左右)或乾脆下午3點後再去,停車位會好找很多。接近中午到下午2點是地獄時段!
- 善用APP: 先查好附近停車場空位資訊再出發,省得白繞。
- 預留找車位時間: 假日請多抓至少20-30分鐘找車位或排隊進停車場。
- 考慮停遠一點: 有時停到承德路四段或士林站附近再走過去,反而更快(真心不騙)。
- 共乘或搭捷運吧! 這真的是最省時省力又省錢的選擇,尤其如果你打算大吃大喝,搭車更舒服。
撲空?絕對會哭!陽明市場營業時間必看重點
想征服陽明市場的美食,搞錯時間撲空絕對會捶心肝!這裡大部分的攤販,特別是那些讓人流口水的美食攤,作息非常非常"市場化":
- 主要營業時段:
- 早上 ~ 下午: 這是主力!絕大多數的美食攤、熱食、生鮮蔬果攤,都是 "早市" 概念。很多厲害的攤位從 早上7點、8點左右 就開始飄香了,一路賣到 下午1點、2點左右 是基本款。有些生意超好的名攤,東西賣完就收,可能中午12點多就清空了(沒錯,我說的就是那些超人氣炸物和熟食!)。
- 下午休息: 過了下午2點、3點,市場大部分區域會進入休息狀態,人潮散去,鐵門拉下。這時想找吃的,選擇會少很多。
- 晚間少數選擇:
- 靠近文林路、大東路外圍的店面型店家(像是一些麵店、小館子、飲料店),以及市場邊緣少數幾攤有做晚市的(可能賣晚餐便當之類的),會營業到晚上。但 "市場核心" 的那種攤販美食,晚上幾乎是沒有的!別期待晚上能逛傳統市場那種熱鬧。
- 休市日:
- 大部分攤販遵循 "週一公休" 的傳統市場默契。所以 週一 跑去,你會看到一片冷清,鐵門深鎖,撲空率99%!少數固定店面的店家可能照常營業,但選擇極少。農曆年期間也會休比較多天。
- 我的真心提醒 & 血淚教訓:
- 想吃美食,請早! 強烈建議 早上9點到中午12點之間 抵達。這個時段幾乎所有攤都開了,東西也最齊全、最新鮮。太晚去?好吃的便當菜被掃光、炸物涼了種類變少、生食攤準備收... 你會很失落。
- 鎖定目標先衝刺: 如果你心中有必吃的超級名攤(比如等等我要介紹的那些超人氣款),請 務必一到就先衝去買!特別是假日,排隊是日常,賣完是常態。我有一次慢吞吞逛,11點半才走到想吃的炸雞攤,結果看到老闆正在擦油鍋... 那份空虛感至今難忘。
- 週一別來! 這點超重要,講三次都不夠!週一真的沒東西吃(市場攤販部分)。
- 下午、晚上請降低期待: 除非你只是要買外圍店家的東西,否則下午再來,市場裡的美食選擇會少得可憐。晚上就更不用說了,它不是夜市!
- 天氣影響: 颱風天或下超級大雨,部分攤商可能休息,出發前可以考慮打聽一下(但通常市場都很堅韌啦)。

吃爆陽明市場!在地吃貨嚴選10攤美食推薦(含真實吐槽)
好啦!重頭戲來了!在陽明市場跌跌撞撞(跟人擠)、吃到快撐死(因為都想試)無數次後,精挑細選出這10攤我真心覺得值得一試,甚至有幾攤是讓我甘願排隊的美食。當然,口味很個人,我的蜜糖可能是你的毒藥,參考就好!但跟著在地人吃,踩雷機率總低一點嘛!
1. 無名炸雞翅(市場入口人氣王)
- 介紹: 這攤沒有招牌!但超級好認,永遠有人在排隊的就是它!專賣炸雞翅、雞腿、雞塊。麵衣超薄超脆,咬下去卡滋作響,裡面的肉卻意外地嫩又多汁,醃得夠味但不會過鹹。重點是... 便宜炸掉!每次來陽明市場,就算人龍再長,我幾乎都會加入戰局買幾隻啃。
- 地址: 陽明市場核心區入口附近,文林路114巷轉進來走幾步,看到最長人龍那攤就對了(通常靠近水果攤)。
- 營業時間: 大約早上8:30開賣,賣完為止(通常中午12點~1點前就沒了!)。週一休。
- 價位: 銅板價!雞翅一隻印象中$20-$25左右,雞腿$30-$35。買多不會比較便宜,但就是划算啊!$100可以吃得超滿足。
- 真心話: 缺點就是永遠要排隊,而且動作不算超級快(老闆堅持炸好才賣),要有點耐心。但為了那脆皮多汁,我願意!
2. 阿輝伯古早味潤餅
- 介紹: 這攤潤餅真的很有古早味!餅皮是現場手工做的,Q彈有韌性。內餡給得超大器:高麗菜、豆芽菜、紅蘿蔔絲、豆干、蛋酥、花生粉、菜脯,還有不可或缺的一大匙甜甜的花生糖粉!整體口感豐富,蔬菜爽脆,蛋酥香,花生糖粉的甜味是點睛之筆。份量紮實,一個當早餐飽到中午。
- 地址: 陽明市場靠裡面一點的熟食區,可以問問攤販"阿輝伯潤餅"在哪。
- 營業時間: 早上約7:30開始賣到下午1點左右或賣完。週一休。
- 價位: 一個$50 - $55左右。以份量和真材實料來說,我覺得合理。
- 真心話: 他的花生糖粉偏甜,愛吃鹹潤餅的人可能會覺得太甜。但我個人很愛這種傳統甜鹹味!記得交代要不要加辣(他們的辣是辣油,很香)。

3. 老牌魷魚羹(老店,湯頭濃郁)
- 介紹: 市場裡的老字號羹湯專賣店。招牌當然是魷魚羹!魷魚給得不少,口感新鮮彈牙(是發得好的那種,不是泡到軟爛的)。羹湯勾芡濃稠度適中,湯頭非常鮮甜,帶點柴魚和蒜香的底蘊,喝得出用心。可以加麵、米粉、冬粉或單點羹。天氣涼時來一碗,超暖胃。
- 地址: 陽明市場內部熟食區,有固定攤位。
- 營業時間: 早上約8點賣到下午1~2點。週一休。
- 價位: 魷魚羹(湯)約$70-$80,加麵/米粉等約$80-$90。價格稍高於一般路邊攤,但料好實在。
- 真心話: 湯頭偏甜,是南部口味那種甜。如果不愛羹湯帶甜味的可能要先有心理準備。另外,環境就是傳統市場攤位,別要求太高。
4. 彭記港式燒臘(排隊便當霸主)
- 介紹: 每到用餐時間,攤位前人龍總是嚇死人!專賣港式燒臘便當,招牌是油雞、叉燒、燒鴨(三寶飯超熱門)。油雞皮滑肉嫩,叉燒入味不死鹹,燒鴨皮脆肉香(但要看當天運氣,有時比較肥)。配菜通常有三樣,味道家常但還OK。最大優點是給肉完全不手軟,便當盒蓋都快蓋不上!
- 地址: 陽明市場靠文林路側的外圍攤位區(通常有明顯排隊人潮)。
- 營業時間: 主要賣午餐!約早上11點開始賣到下午1點多或賣完。週一休。
- 價位: 招牌三寶飯約$120-$130,雙拼(如油雞+叉燒)約$110-$120,單拼約$100-$110。分量十足,男生也能吃很飽。
- 真心話: 缺點就是... 排隊排到天荒地老!要有心理準備排個20-30分鐘是基本。便當配菜變化不多,有時覺得普通。但衝著那霸氣的肉量,還是很多人買單(包括我偶爾想犒賞自己時)。

5. 市場口無名米粉湯(黑白切才是主角)
- 介紹: 這攤就賣簡單的米粉湯,湯頭用大骨熬煮,清爽帶點油蔥香。但重點絕對是琳瑯滿目的新鮮黑白切(台式小菜)!豬心、豬舌、嘴邊肉、肝連、大腸、粉腸、油豆腐、筍絲... 選擇超多,都擺在檯面上任你點。食材處理得很乾淨,沒有怪味,沾點醬油膏配薑絲就超讚。是許多在地人解決早餐午餐的老地方。
- 地址: 陽明市場其中一個主要入口通道旁(通常旁邊有賣菜的)。
- 營業時間: 早上約6:30就開了(超早!),賣到下午1點左右。週一休。
- 價位: 米粉湯一碗$25-$30。黑白切看點什麼,每種單價不同($40-$100/份都有),點個兩三樣配米粉湯,大約$100-$200可以吃很滿足。
- 真心話: 米粉湯本身真的就只是清淡的湯底,別期待多濃郁。精華全在黑白切的新鮮度!想吃內臟類的,建議早點去選擇才多。環境比較簡陋擁擠。
6. 現炸甜甜圈(小攤車,古早味)
- 介紹: 在市場邊晃,常會被一股香甜的麵粉油炸味吸引過去!通常是阿伯或阿姨推著小攤車在賣現炸的甜甜圈。就是最傳統那種,麵糰現揉現炸,裹上細砂糖。剛起鍋時外酥內軟Q,熱騰騰的簡單美味,充滿小時候的回憶!偶爾還有賣雙胞胎或芝麻球。
- 地址: 不固定!常在陽明市場周邊巷口或市場外圍流動。靠鼻子聞或用眼睛找炸甜甜圈的攤車就對了。
- 營業時間: 約早上9點多到下午賣完。通常下午還有機會遇到。週一也可能休息。
- 價位: 甜甜圈一個大約$15-$20,雙胞胎$20-$25。便宜又懷舊。
- 真心話: 真的是吃懷舊和現炸的熱度!口感偏扎實有嚼勁,不像現在改良版那麼蓬鬆。冷掉口感差很多,務必趁熱吃!哪裡買得到要看運氣。

7. 福袋豆花(傳統豆花攤)
- 介紹: 在市場內尋找消暑甜品時發現的傳統豆花攤。豆花口感綿密細緻,豆香味很天然,不是那種化學布丁感。糖水不會死甜,可以選加花生、紅豆、綠豆或綜合。夏天逛市場逛到滿頭汗時來一碗冰涼豆花,瞬間回血!
- 地址: 陽明市場內部靠近生鮮區的某個小角落(有點難形容,要多繞繞或問人)。
- 營業時間: 約早上9點賣到下午1點左右。週一休。
- 價位: 一碗$40-$50左右。
- 真心話: 就是很古早、很樸實、很"菜市場"的豆花攤位,沒有華麗裝潢或創新口味,吃的就是那份簡單傳統的好滋味。位置有點隱密要找一下。
8. 現包餛飩/水餃攤(生食外帶)
- 介紹: 市場裡總有幾攤專門賣現包生餛飩、餃子、燕餃、丸子等火鍋料的攤子。看著阿姨們手腳俐落地現包,感覺特別新鮮。餛飩皮薄餡多(通常是豬肉餡),買回家自己煮湯,簡單加點青菜、蛋皮、紫菜,就是美味一餐。水餃口味也很多元(高麗菜、韭菜、玉米等),買回家冷凍隨時可以煮。
- 地址: 陽明市場內部生鮮區,通常靠近賣豬肉或雜貨的攤位。
- 營業時間: 跟市場主要時間一樣,早上到下午1-2點。週一休。
- 價位: 餛飩通常一盒約$60-$80(數量約20-30顆),水餃一盒約$80-$120(數量約20-25顆)。價格合理,新鮮度看得見。
- 真心話: 買生食回家自己煮最划算方便!適合小家庭或不想煮大餐時。記得問清楚保存期限(通常是當天或冷藏放幾天)。口味就是傳統家常味,別期待太驚豔,但新鮮度有保障。

9. 阿嬤的鹹湯圓(冬日限定?)
- 介紹: 這攤比較特別,似乎是季節性出現(尤其天冷時比較容易看到),專賣客家鹹湯圓。湯圓是手工搓的,大小不一反而顯真,外皮Q軟。湯頭用大骨或雞骨熬,裡面有香菇、蝦米、豬肉絲、油蔥、茼蒿或是韭菜等配料。冷冷的冬天早上逛市場,吃到一碗熱呼呼、鹹香夠味的鹹湯圓,整個人都暖起來了!是許多老顧客的隱藏版心頭好。
- 地址: 陽明市場熟食區某個位置...有點難固定描述(靠運氣)。
- 營業時間: 不太固定!感覺冬天賣的機率高,早上賣到下午1點前。週一休(如果當天有營業的話)。建議詢問附近攤販。
- 價位: 一碗約$60-$70。
- 真心話: 能不能吃到真的看緣分!我去10次可能只遇到3次。但湯圓皮口感很棒,湯頭濃郁夠味,喜歡客家鹹湯圓的人會很愛。缺點就是... 太難遇到了啦!(也可能是我運氣背)
10. 現榨果汁攤(新鮮解膩)
- 介紹: 吃了一圈油香油香的美食後,總想來點清爽的!市場裡通常會有幾攤現點現榨的果汁攤。水果都切好擺在攤位上,新鮮度看得見。常見的西瓜汁、芭樂汁、檸檬汁、綜合果汁都有。強調不加糖、不加水(或可告知需求),純粹的水果原味,解渴又健康。有時還有賣現切水果盤。
- 地址: 陽明市場內部通道或靠近外圍的地方,看到水果堆得高高的攤位就是了。
- 營業時間: 早上到下午2點左右。週一休。
- 價位: 小杯約$40-$50,大杯約$60-$70。看水果種類和當季價格。
- 真心話: 新鮮現榨絕對比手搖飲健康!價格比連鎖果汁店親民。缺點是選擇就基本款,沒有那些花俏的調味飲品。但逛市場嘛,喝這個剛剛好!

陽明市場必買特產 & 伴手禮清單(帶點好料回家!)
在陽明市場吃飽喝足後,別急著走!這裡的生鮮乾貨也是挖寶的好地方。很多人不知道,陽明市場不只小吃厲害,買點特色食材回家當伴手禮或自己煮都很棒:
- 生鮮蔬果:
- 當季水果: 靠近市場外緣或入口處常有專門的水果攤,賣相好、價格通常比超市便宜,尤其當季盛產的水果(像芒果、芭樂、香蕉、鳳梨釋迦等)可以看看。
- 新鮮蔬菜: 各種葉菜類、根莖類選擇豐富,很多是本地農產,新鮮度不錯。適合買回家當天煮。
- 熟食/冷凍好料:
- 現炸好物: 除了前面介紹的炸雞翅,有些攤位也賣炸好的紅燒肉、排骨酥、肉卷等,買回家加菜超方便!記得早點買,冷掉風味差很多。
- 現包生餛飩/水餃: 前面介紹過的生食攤,買幾盒回家冷凍,隨時有得煮。
- 乾貨醬料:
- 香菇、蝦米、金勾蝦: 煮湯、炒菜增香必備。市場裡的乾貨攤選擇多,可以比價挑品質好的。
- 古早味醬菜: 酸菜、福菜、筍乾、豆腐乳、破布子... 這些傳統醬菜攤在市場裡也能找到,是煮湯、蒸魚的好幫手,送長輩很實際。
- 手工麵線、米粉: 有些雜糧攤會賣比較傳統、無添加的手工麵線或米粉,口感確實不同。
在地真心建議!陽明市場必知生存攻略
想當個聰明的陽明市場吃貨?這些我繳了不少"學費"才換來的經驗,你一定要聽:
- 💰 現金!現金!現金! 超重要!90%以上的攤販 只收現金。記得錢包多帶點鈔票零錢,別想靠手機支付走天下。
- ⏰ 時間就是美味關鍵: 重申一次!想吃熱門攤,請 務必早點到 (建議10點前),避開人潮巔峰也增加買到寶的機率。下午才來只能撿剩的... 殘念。
- 👟 穿著以舒適、耐髒為主: 這裡是傳統市場,地面可能濕滑(買海鮮或清潔時),穿 好走不怕髒的鞋子 是基本。高跟鞋、白布鞋請三思。
- 🧍 人多擁擠請耐心: 假日或尖峰時段就是人擠人,走路慢、買東西要等很正常。保持耐心和禮貌,別急吼吼的。
- 🗑️ 垃圾自己處理: 市場內垃圾桶並不多,也沒有專人收你吃完的垃圾。請 自備塑膠袋裝垃圾,帶到市場外圍再丟。舉手之勞,維護環境。
- 🧻 自備濕紙巾/衛生紙: 很多小吃攤位不會提供免費衛生紙,或很快就用完。自己帶一包濕紙巾隨時擦手擦嘴超方便。
- 📷 拍照請先詢問: 想拍攤位或食物的美照?特別是拍老闆忙碌的身影時,禮貌性地問一聲"老闆,可以拍照嗎?" 通常都會同意,避免尷尬。
- ✅ 鎖定目標再下手: 市場像迷宮,攤位又多。出發前先想好要吃哪幾攤,稍微查一下大概位置,到了之後快速定位衝刺(特別是排隊名店),效率最高!盲目亂逛容易錯過好料。
- 🥡 打包學問大: 買熱食或湯湯水水的東西(像是羹湯、米粉湯、潤餅),要帶走的話, 務必確認袋子夠厚、有綁緊!市場人擠人,湯汁灑出來弄髒自己或別人就糗大了。有些攤位會提供杯架或放得比較穩的提袋。
陽明市場Q&A懶人包
Q:陽明市場哪一天休息?
A: 絕大部分的攤販 週一公休!想去吃美食,請避開週一。週一市場裡靜悄悄,別撲空了!
Q:陽明市場附近好停車嗎?
A: 非常不好停! 尤其假日。真心建議 搭捷運到劍潭站再走過去 最輕鬆。開車的話,請早點來搶公有停車場(陽明戲院地下室或士林市場地下停車場),或做好找車位耗時的心理準備。停車費也不便宜喔!
Q:陽明市場推薦必吃的是什麼?
A: 這個超主觀啦!但根據我個人經驗和觀察排隊人潮:
- 市場入口的無名炸雞翅: 脆皮多汁,CP值爆表。(但請早,會賣完!)
- 彭記港式燒臘: 肉量驚人的排隊便當。(但要排很久!)
- 阿輝伯古早味潤餅: 料多味美有傳統味。
- 市場口無名米粉湯的黑白切: 新鮮豐富,內臟愛好者天堂。
- 新鮮現榨果汁: 吃完油膩來一杯,解渴又健康!
當然,還有很多隱藏版等你自己去發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