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去年冬天,我在台北南門市場亂逛時,被一攤賣傳統漢方食材的老闆熱情招呼。「小姐,葛根粉試試看?冬天沖熱熱的喝,顧喉嚨又暖身喔!」老闆邊說邊沖了一杯給我,那溫潤微甜、帶著淡淡土味的稠滑口感,讓我瞬間被圈粉。回家後立刻買了一包,卻發現對這個「葛根」根本一無所知,只知道老闆說對身體很好... 這就是我深入研究葛根功效的開始啦!今天就和大家分享我這吃貨一路挖到的寶藏資訊,還有真實體驗,甚至踩到的小雷。
目錄
葛根功效:傳說與科學的交會點
總聽人說葛根功效多多,但我這人很實際,沒親身體驗或看到證據,總覺得半信半疑。花了好多時間爬文、查資料、問中醫師,甚至跑去圖書館翻古籍,才發現葛根功效的記載真的超乎想像,而且現代科學也逐漸證實了其中一部分!不過,我得說,有些網路文章寫得天花亂墜,彷彿葛根是仙丹,這就真的太誇張了。下面就來聊聊我整理的重點:
老祖宗的智慧傳承:
翻閱《神農本草經》、《傷寒論》這些經典,葛根根本是常客!古人主要用它來:
- 解肌退熱: 特別是那種感冒初期,脖子後面緊緊的、有點怕風、身體微微發熱的狀況(中醫說的「表證」)。我自己有一次感冒初起,頭痛脖子僵,喝了濃濃的薑茶加葛根粉,真的感覺舒服不少,發汗後人也輕鬆了。這點我覺得蠻有感。
- 生津止渴: 夏天流汗多容易口乾舌燥,或者糖尿病中醫辯證屬「消渴」範疇的情況(當然,這需要專業醫師診斷)。書裡記載它能鼓舞胃氣上升津液。
- 透疹: 以前小孩出麻疹之類的,疹子出不透、悶在裡面發燒時會用它幫忙「托」出來。
- 止瀉: 對付那種拉肚子,感覺腸子沒力氣、拉出來不太臭的「脾虛泄瀉」類型(中醫講的「升陽止瀉」)。

現代科學的解密:
這就是我最感興趣的部分了!葛根功效能被科學解釋嗎?研究發現,葛根最主要的活性成分是異黃酮類化合物,特別是葛根素(Puerarin)。這些傢伙可厲害了:
- 心血管的守護者: 這點研究證據相對多。葛根素被認為能擴張血管(特別是冠狀動脈和腦血管)、改善微循環、降低血液黏稠度、對抗心律不整。說實在,這對我這偶爾熬夜又愛吃鹹酥雞的人來說,聽起來很誘人(當然,生活習慣還是最重要啦!)。有些研究也指出它可能有輔助降血壓、降血脂的效果。葛根功效在心血管保健這塊,確實值得關注。
- 酒精的剋星?(爭議點!) 網路上狂推葛根功效就是「解酒」!確實,很多傳統解酒方和中成藥都含葛根(例如葛花解酲湯)。科學上,研究顯示葛根素可能加速乙醇代謝、減輕肝臟損傷、緩解頭痛噁心。但!拜託不要以為喝了葛根就能千杯不醉!我自己試過在喝酒前半小時泡一杯濃的葛根茶喝,老實說,感覺頭暈噁心的程度有減輕一些,比較快清醒,但絕對不是「不會醉」!效果有限,而且保護胃黏膜(例如喝酒前先吃點東西)可能更實際。葛根功效在解酒上,個人覺得是輔助,別過度依賴。
- 女性好夥伴? 異黃酮嘛,結構類似雌激素,所以葛根常被拿來和「豐胸」、「緩解更年期不適」掛鉤。關於豐胸... 嗯,科學證據非常薄弱,聽聽就好,別抱太大期望。至於更年期熱潮紅、盜汗等不適,有些小型研究和民間應用認為它有溫和調理的作用,效果可能因人而異。我一位正值更年期的阿姨說她持續喝葛根豆漿幾個月,覺得夜間盜汗有改善,睡眠品質好一點,但她也不確定是不是心理作用或飲食作息整體調整的結果。這部分我覺得需要更多研究,但作為溫和保養選項之一或許可行。
- 抗氧化、抗發炎: 這是現代保健的熱門關鍵詞。葛根裡的異黃酮和皂苷具有強大的抗氧化能力,能清除自由基,並抑制一些引起發炎反應的物質。這算是葛根功效帶來整體健康益處的基礎之一吧。
- 其他潛在方向: 還有一些研究在探討葛根對骨骼健康、神經保護(如阿茲海默症)、血糖調控的潛力,但目前多是動物實驗或初步研究,離實際應用還有段距離。
葛根功效面向 | 傳統中醫觀點 | 現代科學研究重點 | 我的實際體驗/想法 |
---|---|---|---|
解表退熱 | ✔✔✔✔✔ (感冒初起發熱、項背強痛) | ✔ (部分緩解症狀機制待明) | ✔✔✔ (感冒初期脖子緊時喝熱葛根茶確實舒緩) |
心血管保健 | ✔ (古籍較少直接論述) | ✔✔✔✔ (擴張血管、改善循環研究較多) | ✔✔ (作為保養選項,無法代替藥物) |
解酒護肝 | ✔✔✔ (傳統解酒方常用) | ✔✔ (加速代謝、減輕肝損傷,效果有限) | ✔ (酒前喝濃茶,噁心感減輕,但別信千杯不醉) |
女性調理 (更年期) | ✔ (間接調理,非主要) | ✔✔ (異黃酮作用,證據級別中等) | ? (親戚說有改善,但變數多,效果溫和) |
抗氧化抗發炎 | ✔ (歸於整體調理) | ✔✔✔✔ (基礎研究明確) | - (日常保健的一部分) |

營養價值大拆解:葛根不只是澱粉而已
以前以為葛根就是個能做澱粉的塊根,像太白粉那樣勾芡用。深入了解才發現,它藏著不少好料!這也解釋了為什麼葛根功效這麼受重視。
主要營養成分 (以常見的葛根粉/鮮葛根為主):
- 高品質碳水化合物: 這是主體,所以葛根粉熱量不算低喔!沖泡時要注意份量,特別是控制體重的朋友(像我就常不自覺加太多...)。
- 膳食纖維: 含量豐富,特別是水溶性膳食纖維。這對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排便、維持腸道菌相平衡(當益生質)很有幫助。我發現連續幾天早上喝葛根粥,嗯嗯真的比較順暢。
- 獨特生物活性物質 (精華所在!):
- 異黃酮類 (Isoflavones): 前面提到的葛根素(Puerarin)、大豆苷元(Daidzein)、大豆苷(Daidzin)等是核心。它們是賦予葛根功效抗氧化、類雌激素作用(溫和型)潛力的關鍵。特別提醒: 葛根的異黃酮類型和大豆不同,葛根素佔比高,作用途徑有差異,這也是葛根功效獨特之處。
- 皂苷 (Saponins): 具有抗氧化、抗發炎特性,可能對免疫系統有調節作用。
- 葛根苷 (Kakkalide)等特有成分: 仍在研究中。
- 礦物質: 含有鈣、鎂、鐵、鋅、鉀等。雖然不是主要來源,但也是加分項。
- 維生素: 含量相對不算高,但也有少量維生素C、B群等。
我的吃貨筆記: 比起精製澱粉,葛根粉因為含這些活性成分和纖維,營養價值確實高很多。但千萬別把它當成維生素或礦物質的補充主力,它真正的價值在於那些特殊的異黃酮和纖維帶來的保健潛力 (也就是葛根功效的核心)。選擇時也要注意,純的葛根粉應該是帶點灰白或微黃,有淡淡土味,過於雪白或完全沒味道的反而不太自然。

不得不說的禁忌與注意事項:安全第一!
再好的東西也不是人人適合、可以亂吃。葛根功效雖多,但忽略禁忌可能會出問題!這部份我查資料時特別謹慎,也請教過中醫師:
⚠️ 這些人使用葛根要特別小心或避免:
- 低血壓患者: 葛根素被研究認為有擴張血管、輔助降壓的潛力。如果你本身血壓已經偏低,或者正在服用降血壓藥物,務必先諮詢醫師! 自行服用葛根可能導致血壓過低,頭暈眼花,非常危險。葛根功效雖好,但別讓它變成健康殺手。
- 荷爾蒙敏感性疾病患者: 雖然葛根的植物性雌激素作用較溫和,但理論上對雌激素敏感的狀況(如乳癌、子宮內膜癌、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症等),不論是正在治療中或病史,都不建議自行補充。葛根功效中的異黃酮對這類朋友來說,風險可能大於益處。強烈建議必須由專業醫師評估。 這點千萬不能馬虎。
- 凝血功能異常或服用抗凝血藥物者: 有極少數研究暗示大量葛根素可能影響血小板功能(但證據力不足)。為安全起見,如果你正在吃 Warfarin、Aspirin 等抗凝血藥,或者有出血傾向(如胃潰瘍),最好先問過醫生再考慮食用葛根。葛根功效不該拿來賭運氣。
- 孕婦、哺乳媽媽: 為了寶寶安全起見,目前缺乏足夠安全數據支持,不建議自行服用葛根補充劑或藥用劑量。偶爾吃點葛根料理(例如湯裡放一點點)通常問題不大,但刻意大量攝取就沒必要冒險。
- 腸胃特別敏感者: 葛根粉富含纖維,特別是如果一次吃太多(像我曾經貪心沖了一大碗濃稠的...),可能會引起脹氣、腹脹甚至腹瀉。建議從少量開始,讓腸胃適應。
警示族群 | 主要風險 | 建議行動 |
---|---|---|
低血壓患者/服降壓藥者 | 血壓過低、頭暈、跌倒風險 | ❌ 絕對禁止自行補充!諮詢醫師 |
雌激素相關疾病患者 (乳癌、肌瘤等) | 理論上可能刺激病灶,風險未知 | ❌ 禁止自行補充!必須醫師評估 |
服抗凝血藥/易出血者 | 理論上可能增加出血風險 (證據弱但仍謹慎) | ⚠️ 不建議!食用前務必諮詢醫師 |
孕婦、哺乳婦女 | 胎兒/嬰兒安全性數據不足 | ⚠️ 不建議補充劑!少量食膳為宜 |
腸胃敏感者 | 脹氣、腹脹、腹瀉 | ⚠️ 從極少量開始,觀察耐受性 |
我的慘痛教訓: 有一次沒吃早餐空腹喝了一大杯自己覺得「很養生」的濃葛根糊,結果胃隱隱作痛了好一陣子。後來才知道葛根性偏涼(雖然涼性不算很強),空腹吃對脾胃虛寒的人真的不太友善。切記!適量和了解自身體質是享受葛根功效的前提。

這樣吃最聰明!葛根的正確食用方式大公開
知道葛根功效很好,也瞭解了禁忌,但到底怎麼吃才對?市面上從粉、片、茶包到鮮品都有,該選哪種?怎麼煮?這裡整理我的實戰心得:
常見形態與選擇:
- 葛根粉 (最常見): 就是我把老闆推坑的那種!由葛根塊根洗淨、粉碎、過濾、沉澱、乾燥製成。選購時注意:
- 顏色: 自然的米白、淺褐或帶點灰,不是純雪白!過白可能漂過。
- 氣味: 淡淡的土味或豆腥味是正常的,不應該完全無味或有怪味(油耗味、酸味)。
- 溶解度: 純葛根粉用冷水調開後,沖入熱水會變成半透明、均勻、稠滑的糊狀。如果沖不開、結塊嚴重,或者糊是混濁白色的,可能摻了其他廉價澱粉(如樹薯粉、玉米粉)。這點我親自實驗過,買到疑似摻粉的沖出來效果差很多,口感也不滑順。葛根功效要發揮,純度很重要!建議選擇信譽好的品牌或中藥行購買。
- 葛根茶 (茶包/切片): 通常是將葛根切片乾燥製成。方便沖泡,適合想喝點味道或取其退熱生津功效時。味道很清淡,我通常會加點枸杞或紅棗一起泡增加風味。
- 新鮮葛根: 市場偶爾可見,長得有點像肥大的樹根。可以切塊煮湯(排骨湯、雞湯)、切絲炒肉或涼拌,口感類似山藥或菱角,帶點纖維感。煮湯我覺得最能吃到它的原味和營養。
- 葛根萃取物/保健食品: 濃度較高,針對特定保健目的(如心血管)。但! 這類產品劑量差異大,購買前務必看清成分標示、濃度,並諮詢醫師或藥師,特別是本身有疾病或服藥者。絕對不要自行亂吃高劑量補充品,以免葛根功效沒得到反而傷身。
聰明食用法 & 我的私房食譜:
想真正獲得葛根功效,吃對方法是關鍵:
葛根粉沖泡法 (基礎版):
- 取適量葛根粉(一般保健約5-10克,約1-2茶匙;若要解酒或較強需求,可能用到15-20克,但勿長期高量)放入杯中。
- 加入少量冷水(約粉量的1-2倍),充分攪拌均勻成稀糊狀。這是關鍵!沒拌勻直接加熱水必定結塊!
- 沖入滾燙的熱水(約200-250ml),一邊沖一邊快速攪拌,直到變成均勻、透明(或半透明)的糊狀。
- 可依喜好添加: 一點黑糖/蜂蜜(增添風味,但別加太多)、枸杞(增加營養和甜味)、或是打顆蛋花變成蛋花葛根羹(當點心不錯)。想解酒的話,就泡濃一點,酒前酒後喝(再次強調,輔助而已!)。
葛根粉變化吃法:
- 養生葛根粥: 煮白粥或雜糧粥快好時,先用冷水調開葛根粉,倒入粥中攪勻煮沸即可。增加稠滑感和營養。我冬天早餐常這樣吃,暖胃舒服。
- 葛根勾芡: 代替太白粉或樹薯粉勾芡湯品或羹類,更健康(記得先用冷水調開芡汁)。滑順度很好,而且勾芡失敗率低!葛根功效加上美味,一舉兩得。
- 葛根凍/甜品: 葛根粉加適量水煮滾後倒入模具冷藏,可做成清爽的葛根凍,淋上蜂蜜或水果丁。夏天吃很適合。
葛根茶飲:
- 單泡: 取適量葛根片或一個茶包,用熱水沖泡燜5-10分鐘即可飲用,可回沖。
- 複方搭配:
- 感冒初期項背緊:葛根片 + 生薑幾片。
- 口乾燥熱:葛根片 + 麥冬 + 少量甘草(味道好很多)。
- 日常保健:葛根片 + 枸杞 + 紅棗(去核)。這是我辦公室的常備茶。
鮮葛根料理:
- 葛根排骨湯: 排骨汆燙後,與去皮切塊的鮮葛根、紅蘿蔔、玉米一起燉煮至軟爛,加點鹽調味即可。湯頭清甜,葛根塊鬆軟好吃。
- 涼拌葛根絲: 鮮葛根去皮切細絲,用滾水快速汆燙一下撈起過冷水瀝乾。加入醋、少許糖、鹽、蒜末、香油拌勻,撒點香菜或芝麻。口感爽脆開胃。
- 葛根炒肉絲: 鮮葛根、肉絲(用醬油、太白粉抓醃)、木耳、甜椒切絲。先炒肉絲至變色盛起,爆香蒜末,下葛根絲、木耳絲炒至稍軟,加入肉絲、甜椒絲,調味(鹽、少許蠔油)快炒均勻。葛根絲口感特別,帶點黏滑。

葛根形態 | 最佳適用情境 | 優點 | 缺點/注意 | 我的偏好度 |
---|---|---|---|---|
葛根粉 | 日常保健方便沖泡、解酒輔助、勾芡、做甜品 | 方便、易調整濃度、易搭配 | 需注意真假純度、沖泡技巧 | ♥♥♥♥ (最常用) |
葛根茶/片 | 想喝熱飲、取其生津止渴、輕微退熱感時 | 方便、口味清淡 | 劑量相對粉低、需時間沖泡 | ♥♥♥ (辦公室必備) |
新鮮葛根 | 喜歡入菜、想吃到完整纖維與口感 | 天然原態、營養保留較全、料理變化多 | 不易買到、處理稍麻煩、保存期短 | ♥♥ (找到時才煮湯) |
萃取物/保健食品 | 需高劑量、針對性保健目的 (務必諮詢專業) | 濃度精準、方便 | 價格高、風險較高(需專業指導)、非食物原態 | ♥ (個人較少用) |
我的真心建議: 想嘗試葛根功效,從純正的葛根粉或葛根茶開始最安全也最經濟。當成日常飲食的一部分,溫和調理就好。除非有特殊需求並經專業指導,否則不需要也不建議追求高劑量的萃取物。保健是長期的,融入生活才是王道。我自己就是早上來杯葛根糊,或下午泡壺葛根枸杞茶,簡單又沒壓力。記住,葛根雖好,它終究是「食物」或「藥食同源」的素材,別期待它像仙丹一樣治百病。均衡飲食、規律作息、適當運動才是健康的根本!
最後快速總結葛根功效的關鍵點:
- 有歷史有研究: 傳統用於解熱生津,現代聚焦心血管保健和解酒 (輔助)。
- 核心價值: 獨特的異黃酮 (葛根素) 和豐富纖維。
- 安全第一: 低血壓、荷爾蒙相關疾病、服抗凝血藥、孕乳婦要特別小心或避免。
- 聰明吃: 選純正葛根粉/片,少量開始,融入日常飲食(糊、茶、入菜)。
- 破除迷思: 非仙丹!豐胸效果弱,解酒有限,不能取代藥物和健康生活。
Q&A 時間:快速解答你的疑問
Q:女生月經來的時候可以喝葛根嗎?
A: 這個我特別問過中醫師。如果妳平常經期順暢、無特殊不適,少量喝點葛根茶或吃點葛根料理通常沒問題(像我偶爾經期還是會泡枸杞葛根茶)。但如果妳是屬於經血量特別大、容易腹瀉、或體質明顯偏虛寒的人,在中醫觀點,葛根屬性偏涼,月經期間最好暫時避免,等經期結束再吃比較穩妥。如果有疑慮,最安全就是月經那幾天先暫停。
Q:聽說葛根解酒很有效,到底喝酒前多久吃比較好?
A: 以我個人經驗和查到的資料,建議在喝酒前30分鐘到1小時,先用冷水調開葛根粉(份量約15-20克),再用滾水沖泡成一杯濃稠的熱糊喝掉。這樣讓身體有時間吸收,在酒精開始作用時發揮一點緩衝效果。但請務必記得: 它只能減輕部分不適(像噁心、頭痛),效果因人而異,絕非「防醉」神器!酒後如果很不舒服,也可以再喝一杯較淡的葛根茶幫助代謝。最有效的解酒方法永遠是:適量飲酒、不空腹喝、多喝水!
Q:一天中哪個時段吃葛根效果最好?
A: 其實沒有絕對的「黃金時間」。看你的目的:
- 如果是想作為日常保健或調理體質,我習慣在早餐後或下午當點心吃,搭配其他食物,比較不傷胃,也比較容易養成習慣(例如早餐加在粥裡,或下午泡杯葛根茶)。
- 如果是針對感冒初起的項背緊痛、怕風發熱,感覺到了就立刻泡來喝。
- 如果是為了解酒,那就是酒前預喝(如上題)。
- 傳統養生有時會建議早上空腹,但因為葛根粉偏涼,有些人空腹吃容易腸胃不適(我就試過!),所以我個人比較不推薦空腹。重點是:規律、適量、長期,比糾結哪個時點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