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坑5號步道:交通停車、步道資訊、路線推薦全攻略

發佈時間: 更新時間:

那天心血來潮,想找個離市區不遠、又能真正流點汗、吸飽芬多精的步道走走。身為一個在臺中趴趴走超過十年的登山咖,腦海裡立刻跳出那個讓我既愛又恨的地方——沒錯,就是傳說中「臺中陽明山」大坑風景區裡,最硬派的那一條:大坑5號步道。聽過它「軟腳坡」威名的人不少,但真正挑戰過、還能細說其中滋味的攻略卻不多。今天就讓我這個走遍大坑各條步道的在地登山客,帶你徹底認識這條充滿原始野趣、考驗腳力的經典路線!相信我,爬完它你會對自己的腿力有全新認知!

交通&停車:開車族、公車族的實戰指南

說到大坑5號步道的起點連坑巷,第一次去真的容易被導航搞糊塗。開車族注意了!別傻傻只盯著「大坑5號步道」入口那幾個停車格,假日保證滿位(相信我,我吃過好幾次閉門羹)。大坑5號步道這附近幾個聰明停車點分享給你:

停車點 位置描述 步行至登山口時間 優缺點
大坑5號步道入口 連坑巷步道口旁 0分鐘 ↗️ 極方便
↘️ 僅少量車位假日難搶
經補庫停車場 連坑巷與東山路二段交叉口附近 約10-15分鐘 ↗️ 車位較多
↘️ 需步行一段上坡路
民間停車場 鄰近步道口的私人空地 約3-5分鐘 ↗️ 方便
↘️ 收費約$50-$100/次
路邊白線 東山路二段、連坑巷兩側 約5-20分鐘 ↗️ 免費
↘️ 需找空位且走回頭路

真心話時間: 我個人最推「經補庫停車場」,雖然要走一小段上坡暖身,但至少不用像無頭蒼蠅繞圈子。記得早點出門!假日九點後連這裡都很拚運氣。

公車族看這裡: 臺中客運1、15、20、51、66、68、85號,或豐原客運270、271、276、277號,在「大坑圓環」站下車。下車後轉乘計程車或利用iBike(圓環附近有站點)騎到連坑巷登山口,約1.5公里。公車接駁需要時間,建議預留至少半小時彈性。

老實說,每次開車來大坑5號步道,停車永遠是第一關考驗。上回帶朋友來,硬是在周邊巷子裡繞了快20分鐘才卡到一個勉強算合法的白線邊位...真心建議要不早早出門,要不乾脆花點小錢省時間省煩惱。

步道介紹:揭開傳說中「軟腳坡」的真面目

為什麼在地登山客提到大坑5號步道都會露出神秘微笑?因為它跟其他幾條相對親民(像是老少咸宜的9、10號)完全不是同個等級!它保留了非常原始的風貌,大部分的路段都是質樸的黃土路、石塊階,加上沿線樹木蓊鬱,走起來特別有在深山探險的感覺,跟人工化嚴重的步道截然不同。

最讓人「印象深刻」的,莫過於那連續好幾段、幾乎看不到盡頭的陡上木梯! 這些枕木梯步沿著山脊線蜿蜒而上,坡度目測絕對超過45度,有些地方甚至接近60度!大坑5號步道就是要你手腳並用才能征服!(沒開玩笑,真的需要用到雙手扶旁邊的繩索或樹幹!)爬到一半抬頭看,前面人的鞋底彷彿就在你鼻尖... 這種獨特又帶點自虐的體驗,絕對是大坑僅此一家。不過辛苦是值得的,當你氣喘吁吁爬上稜線,那種暢快感和成就感,絕對讓你忘掉剛才的咒罵(至少暫時忘掉)。

步道老鳥真心話: 別被「臺中陽明山」這稱號騙了!大坑5號步道的野性美和挑戰性,更像中部的小百嶽。它不跟你玩精緻鋪面,要的就是你回歸最原始的登山樂趣—專注腳下、挑戰自我。怕膝蓋炸裂?下山記得帶護膝跟登山杖,回家鐵腿三天很正常!

步道資訊:行前必看懶人包

出發前把這些關鍵資訊搞清楚,絕對讓你少走冤枉路:

營業時間/登山口管制:

大坑5號步道本身是24小時開放(大自然哪會關門嘛!)。但是!重點來了,連線5號的登山口(尤其是連坑巷這個主要入口),有些地主或管委會會在晚間9點或10點後關閉鐵門禁止車輛進出。想夜爬看夜景?開車族請務必提前確認當日管制時間或改停外圍,用走的進去。我有次摸黑下山差點被關在裡面,還好警衛還沒鎖門...虛驚一場。

步行時間:

這是最多人問的。老實說,這取決於你的腳程和停留時間。

  • 純走5號(連坑巷↔黑松亭): 單程抓1小時~1.5小時
  • 經典環狀走法(5號上,1號下): 從5號起點爬到最高點「頭嵙山」(臺中市最高峰!海拔859公尺),再轉接1號步道往下,回到1號登山口(清水巷),最後走產業道路回連坑巷取車。這個環狀路線總時間約需抓 3~4.5小時 (含休息、拍照、喘大氣時間)。我體能中等,第一次走花了快4小時,累到說不出話。

步道長度:

單純的大坑5號步道主線段(連坑巷登山口↔黑松亭)長度約1.4公里。但就像前面說的,很少人只走這1.4公里就回頭,通常會接其他步道形成環線。完整環狀走法(5上1下)總長度約落在6~7公里之間

步道難度:

給它幾顆星?⭐⭐⭐☆ (三顆半/四顆星) 這評級在親子級步道環伺的大坑區,絕對是挑戰組的!大坑5號步道的難點在於:

  1. 連續陡升: 能在短距離內快速拉昇高度,心肺和肌力瞬間被榨乾。
  2. 枕木梯高落差大: 有些木階高度差很大,膝蓋負荷重(下山更明顯)。
  3. 原始路面濕滑: 黃土路、石塊路遇雨或潮濕非常容易滑倒!強烈建議穿專業登山鞋。

絕對不適合平常沒在運動、膝蓋不好或年紀太小的小朋友。上次看到一個大學生穿拖鞋想挑戰,結果在濕滑木梯上滑跤扭到腳踝,被朋友狼狼狽扶下山...何必呢?

步道型別:

標準的山徑型步道混合原始枕木階梯。原始土石路、樹根盤錯、需拉繩陡上的段落都不少,充滿野趣。

是否需申請:

純走大坑5號步道或串連其他大坑官方步道(1~10號),完全不需要申請入山證或事先登記!隨時想走就可以出發。這點超級方便!不過還是要提醒,注意自身安全,天候不佳或體力不支千萬別硬撐。

路線資訊:老鳥推薦這樣走最順

如果你跟我一樣,不是那種走個1.4公里就滿足的人,強烈推薦挑戰「5上1下經典環狀路線」。路線規劃和沿途亮點幫你整理好:

  1. 起點: 連坑巷大坑5號步道登山口(停好車整裝出發)。
  2. 勇闖軟腳坡: 開始就是連續陡上的枕木梯震撼教育!埋頭苦爬吧,中間有幾處樹蔭下的小空地可以喘口氣、喝點水。這段路樹根盤錯,務必專心看路
  3. 抵達黑松亭: 爬到懷疑人生時,看到這個簡易木亭就代表你撐過最陡的一段了!這裡是5號和5-1號的交接點(5-1更陡更原始,不建議新手嘗試)。在此稍作休息,欣賞一下週遭綠意。
  4. 續攻頭嵙亭、頭嵙山頂: 從黑松亭繼續往上,坡度稍微和緩些(只是稍微!),接著會經過較寬敞的「頭嵙亭」,最後抵達大坑5號步道的終點,也是步道的最高點——「頭嵙山三角點(海拔859公尺)」!這裡是臺中市的最高峰,視野較開闊(可惜部分被樹擋住),一定要跟三角點拍張認證照!
  5. 轉接1號步道下山: 在頭嵙山頂稍作停留後,尋找往「1號步道」的指標(通常就在三角點附近)。下山的1號步道也是以枕木梯為主,但整體坡度比5號緩和許多(雖然膝蓋還是很有感)。沿途會經過著名的「相思木棧道」。
  6. 抵達1號登山口(清水巷): 順著1號步道一路下行,最終會抵達清水巷的1號步道登山口。
  7. 產業道路踢回連坑巷取車: 最後一關啦!從1號登山口出來,需要沿著產業道路(約1.2公里)走回連坑巷的停車處。這段柏油路夏天走頗曬,記得戴帽子補防曬。

大坑5號步道 沿途的指標系統算清楚,岔路處記得認明往「頭嵙山」或「黑松亭」、「1號步道」的方向就對了。記得帶夠水!沿途沒有任何補給點,只有起點廁所和頭嵙亭的簡易廁所(請自行想像衛生條件...)。

附近景點:下山後的美食放鬆攻略

辛苦爬完大坑5號步道,一定要好好犒賞自己!大坑這一帶除了爬山,美食和特色景點也不少,幫你整理幾個爬完山必去的好地方:

東東芋圓(總店)

  • 介紹: 這幾乎是爬完大坑步道的儀式感!名氣響叮噹的老字號芋圓專賣店。芋頭香氣濃鬱、口感Q彈紮實,搭配仙草、豆花、紅豆、薏仁等傳統配料,冰的熱的都有。分量實在,一碗下肚超級滿足,瞬間補充流失的糖分!爬完大坑5號步道那鐵腿的雙腳,需要這碗來撫慰。每次爬完山不吃一碗,總覺得少了什麼!
  • 地址: 臺中市北屯區東山路二段48-3號
  • 交通: 就在東山路二段上,距離大坑圓環不遠,開車下山或坐公車回程一定會經過。停車要稍微找一下。
  • 營業時間: 平日 9:00~22:00|假日 9:00~22:30 (人氣爆棚,假日排隊是常態!要有心理準備)

紙箱王創意園區(大坑店)

  • 介紹: 用「紙」打造的創意王國!園區內充滿驚奇,從紙做的巴黎鐵塔、比薩斜塔等世界地標,到紙桌椅、紙燈飾等生活用品,創意十足。餐廳內的桌椅、火鍋甚至裝飾品也都是紙做的!絕對是拍照打卡的好地方。適合帶孩子的家庭,或童心未泯的你。在這裡逛逛可以讓緊繃的爬山肌肉放鬆一下。不過,門票是否能完全抵消費,建議先確認清楚。
  • 地址: 臺中市北屯區東山路二段2巷2號
  • 交通: 距離大坑圓環很近,就在東山路二段轉進小巷內。有專屬停車場。
  • 營業時間: 週一~週五 10:00~18:30|週六~週日 09:00~19:00

大坑農夫市集(假日限定)

  • 介紹: 在地小農直送的新鮮蔬果、有機農產品、手作點心這裡都找得到!空氣中瀰漫著蔬果香和人情味。推薦買當季水果(像柿子、柑橘)、現採蔬菜,或是來杯清涼的野生愛玉消暑解渴。價格通常比市區實惠,又能支援在地小農。下山後順道買點健康食材回家,延續爬山的好心情。但記得帶現金!部分攤位可能無法電子支付。
  • 地址: 臺中市北屯區東山路一段383巷(約在東山樂園對面空地)
  • 交通: 沿東山路一段往市區方向開,看到熱鬧聚集的攤販就是了。路邊停車。
  • 營業時間: 每週六、日 上午約7:00~下午約13:00 (早點來選擇較多,太晚好貨就被掃光囉!)

注意事項:安全下山比攻頂更重要!

挑戰大坑5號步道,準備周全絕對能讓你的旅程更安全順利。爬過十幾次的我,整理出幾個血淚教訓:

  • 終極防滑裝備: 這是第一要務!一雙抓地力強悍的登山鞋或健行鞋是基本配備。千萬別穿普通運動鞋、氣墊鞋,更別提拖鞋、涼鞋!(看過穿夾腳拖爬的勇者,結果半路腳趾踢到石頭痛到唉唉叫...)登山杖強烈建議帶一雙!上坡助你省力,下坡幫你分擔膝蓋壓力、維持平衡防滑倒。尤其雨後或潮濕天,枕木梯滑得像抹油,沒有登山杖我真的會心驚膽跳。
  • 水!水!水!: 重要的事說三遍。尤其夏天,消耗量超大。建議至少攜帶1.5公升~2公升的飲用水。別指望沿途有補給站或山泉水!走環狀路線時間長,寧可多背也不要渴到頭昏眼花。可以帶點鹽糖或運動飲料補充電解質。
  • 防曬防蚊蟲: 雖然步道多樹蔭,但稜線、休息點和產業道路段還是很曬!帽子、薄外套、太陽眼鏡、防曬乳不可少。樹林裡蚊子、小黑蚊也不少,防蚊液務必噴好噴滿,尤其是腳踝、手腕處。曾經沒噴腳踝,爬完滿腳紅豆冰,癢到崩潰。
  • 留意天氣預報: 下雨天千萬別挑戰!黃土路、石階、木梯濕滑程度絕對超乎你想像,摔倒風險大增。午後雷陣雨頻繁的季節,也建議一大早出發,趕在中午前下山。大坑氣象變化快,出門前務必確認最新預報。
  • 評估體力,勿勉強: 這條大坑5號步道真的不輕鬆。如果走到一半感到極度不適、體力透支或天候突變,別猶豫,立刻折返下山!健康安全永遠第一。沿途手機訊號斷斷續續,別太依賴緊急通話。
  • 垃圾不落地: 山上沒有清潔隊!請自備垃圾袋,把所有自己製造的垃圾(包含果皮、衛生紙)通通帶下山。保護這片美麗的山林,大家才有好步道走。看到別人亂丟真的很氣!

Q&A快問快答

Q:第一次挑戰大坑5號步道,適合嗎?

A: 看平時運動習慣!如果每週固定有氧或肌力訓練,準備好裝備(尤其登山鞋和杖)可以嘗試。若平常完全沒運動,建議先從大坑9、10號這種親民步道開始練體能,直接挑戰5號可能會崩潰甚至受傷。

Q:下雨過後幾天可以去走大坑5號步道嗎?

A: 非常不建議!至少等連續晴朗3天以上再考慮。黃土、石塊、木梯吸飽水份會變成像溜滑梯一樣滑溜,危險性極高!安全第一。

Q:走大坑5號步道環狀路線,一定要帶登山杖嗎?

A: 強烈建議要帶!特別是下山時。它能有效減輕膝蓋壓力、維持平衡防止滑倒。尤其在濕滑或陡下的木梯路段,有無登山杖的穩定性差非常多。一對登山杖絕對是這條步道的保命符之一。別偷懶!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