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一個揹包客齡超過十五年的老旅人,我總愛往臺灣的廟宇角落鑽。這次來到嘉義觸口,觸口龍隱寺的名號一直在我口袋名單裡,卻始終緣慳一面。直到上個月心血來潮,跳上南下的客運,才真正揭開這座位於阿里山腳下、帶著濃厚傳奇色彩寺廟的面紗。坦白說,一開始對它「濟公禪師」主神的印象,以為會是比較熱鬧、甚至帶點商業感的廟宇,沒想到實際走訪,那份山林的靜謐與信仰的莊嚴,完全顛覆了我的想像。
觸口龍隱寺的歷史,繞不開濟公活佛的神蹟故事。廟裡的志工陳伯,一位住在附近超過四十年的老嘉義人,熱情地跟我分享:這座廟的起源,相傳非常神奇。早期這裡只是一處簡陋的草寮,濟公禪師的金身被請來此地後,據說「自己選擇」了要落腳在現今的位置(信眾擲筊多次才確認),從此香火日盛。真正奠基是在民國七十三年(1984年),歷經多次擴建,才有如今我們看到的宏偉規模。陳伯語氣帶著敬畏:「很多老一輩的都說,濟公師父在這裡特別靈驗,尤其是幫忙解決疑難雜症,所以你會看到很多專程來請示的信徒。」 站在大雄寶殿前,望著濟公禪師那似笑非笑、彷彿洞察人心的面容,確實能感受到一股獨特的氛圍,不是嚴肅的壓力,而是一種可以傾訴心事的親切感。這裡的歷史,是跟隨濟公禪師濟世助人的腳步,一步一腳印累積起來的香火與信任。
觸口龍隱寺非常大方的全年無休,隨時歡迎信眾與旅客前來。開放時間也很長,足夠讓你細細品味:
| 區域 | 開放時間 | 備註 | 
|---|---|---|
| 主殿、園區 | 05:00 - 22:00 | 全年開放 (農曆年期間人潮爆多!) | 
| 服務處/結緣品處 | 約 08:30 - 17:30 | 建議參訪主要活動在此時間內 | 
| 大型法會/活動 | 另行公告 | 官網或致電詢問 (05-259-1178) | 
特別留意: 冬天山區天黑得早,傍晚五點後園區照明有限,安全起見建議在天黑前結束參訪。我那天待到快六點,路燈不多,走石階真的要很小心。

交通指南:如何抵達觸口龍隱寺
要抵達這座位於山凹靈地的寺廟,交通選擇不少,我這次親身體驗了兩種方式:
🚍 大眾運輸(我最常用,適合揹包客/無車族):
- 高鐵: 搭到「嘉義站」下車。接著,轉乘關鍵的「臺灣好行阿里山線-B線」(往阿里山方向)。這條線路非常重要!請務必在「龍隱寺站」下車,站牌就在觸口龍隱寺的正對面,下車過馬路即達,超級方便!高鐵站到龍隱寺站,車程大約40-50分鐘。記得先查好班次時刻表(可在臺灣好行官網或嘉義公車動態查詢),班次並非非常密集,錯過一班可能要等一陣子,我就是沒算準時間,在公車亭餵了半小時蚊子...。
 - 臺鐵: 搭至「嘉義火車站」。同樣需要轉乘「臺灣好行阿里山線-B線」或嘉義縣公車「7314」、「7322」路線,一樣是在「龍隱寺站」下車。從火車站出發時間會更長一點。
 
🚗 自行開車(最自由彈性):
- 直接導航設定「觸口龍隱寺」或輸入地址「嘉義縣番路鄉觸口村1號」。
 - 國道3號下「中埔交流道」後,沿臺18線(阿里山公路)往阿里山方向行駛約7公里,即可抵達。寺廟前方設有 大型免費停車場,停車相當便利。假日車多,建議早點到。
 
🏍 機車(山區兜風推薦):
- 騎機車也是很多在地人的選擇,沿臺18線上來,停車更靈活。但要特別注意山區路況,尤其是午後容易起霧或下雨。
 
廟宇巡禮:不可錯過的寺廟亮點

一走進觸口龍隱寺,佔地廣闊的園區規劃得頗有層次,依山而建,綠意盎然。每個角落似乎都有值得駐足的亮點。我花了大概三個小時,才把重點區域都走透透:
1. 大雄寶殿(主殿):
這絕對是核心!供奉著全身漆金的濟公活佛聖像,非常大尊,法相莊嚴中帶著詼諧慈悲的神情。香火鼎盛,煙霧繚繞間,許多信眾虔誠禮拜、擲筊請示。感受那份專注的信仰能量,是這裡最獨特的體驗。主殿建築本身也很雄偉,抬頭看看那些精細的雕刻和彩繪,值得細品。
2. 四大天王像:
從主殿前往下方停車場的階梯兩側,立著巨大無比的「四大天王」神像(增長天王、持國天王、多聞天王、廣目天王),高度驚人,氣勢恢弘,表情威猛生動。仰頭看時,真的有種被守護的震撼感。這裡是 必拍照的角度!我手機拍了好幾張,真的很壯觀。
3. 濟公文物館:
位於主殿旁,裡面收藏展示了許多與濟公禪師相關的文物、畫像、史料,以及廟宇發展的沿革介紹。對想深入瞭解濟公文化和 觸口龍隱寺 歷史背景的朋友來說,這裡是很好的知識補給站。不過坦白說,展示方式比較傳統一點,燈光也偏暗。
4. 七星平安橋、八卦陣:
這是非常具特色的祈福儀式!七星平安橋由七盞燈組成,信眾會在師父引導下過橋,祈求消災解厄、身體健康。八卦陣則是讓信眾轉動中間的太極,祈求轉運。費用隨喜功德,有興趣體驗宗教儀式的話,可以試試看,過程蠻有趣的(記得脫鞋喔)。
5. 觀景臺(地藏王菩薩殿前):
走到最上層的地藏王菩薩殿前廣場,視野豁然開朗!這裡是眺望整個寺廟建築群和前方山谷的絕佳地點。天氣好時,藍天綠谷襯託著金黃殿宇,景緻怡人,心曠神怡。我在這裡坐著吹風休息了好一會兒,很舒服。
周邊順遊:觸口鄰近景點推薦

參拜完 觸口龍隱寺,能量滿滿,當然要順遊周邊的好地方。觸口可是進入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的重要門戶呢!我多待了一天,把附近幾個點也掃了一遍:
(1) 天長地久橋
- 介紹: 這絕對是觸口的經典地標!兩座古樸的吊橋橫跨八掌溪上游溪谷,「天長橋」較長,在高處;「地久橋」較短,在下方。名字取自「天長地久」的吉祥寓意,常吸引情侶攜手走過,祈求愛情長久。橋體本身是日治時期建造的,很有懷舊風情。走在橋上搖晃感明顯(我承認有點小害怕),但俯瞰溪谷的視野很棒!
 - 地址: 嘉義縣番路鄉觸口村(就在 觸口龍隱寺 旁邊,走過去5分鐘)
 - 交通: 與 觸口龍隱寺 相同,公車同樣在「龍隱寺站」下車。開車可停 觸口龍隱寺 停車場或路邊白線(假日難找)。
 - 營業時間: 24小時開放 (但天黑後無照明,強烈建議白天前往!風景也比較好看)。
 
(2) 逐鹿傳說梅花鹿園
- 介紹: 這是近年很夯的親子景點,由鄒族部落經營。園區內可以近距離餵食可愛的梅花鹿,瞭解鄒族的鹿文化。除了梅花鹿,也有迷你豬、兔子等小動物。結合部落工藝體驗(如手作愛玉、射箭),適合帶小朋友來放電。鹿群很溫馴,拿著紅蘿蔔(園區購買)就會圍過來,很有趣。不過味道...嗯,動物園區嘛,你懂的。
 - 地址: 嘉義縣番路鄉觸口村車埕51號
 - 交通: 離 觸口龍隱寺 開車約8-10分鐘。大眾運輸較不便,建議自駕或包車/計程車。
 - 營業時間: 平日 09:00-17:00 / 假日 09:00-17:30 (週二公休!別撲空)。票價約200-250元(含餵食草或紅蘿蔔)。
 
(3) 阿里山國家風景區觸口遊客中心(觸口牛埔仔遊憩區)
- 介紹: 這裡是上阿里山前最後一個完善的遊客中心。提供豐富的阿里山旅遊資訊、影片簡介、特色紀念品販售。建築採用大片玻璃,採光好,空間舒適。戶外有廣大的牛埔仔草原,點綴著許多充滿童趣的裝置藝術(巨大熊熊、蘑菇屋、LOVE造景等),超級好拍!很適合在此歇腳、上廁所、補給資訊。我拿了一大疊導覽地圖,服務人員很親切。
 - 地址: 嘉義縣番路鄉牛埔仔18號
 - 交通: 就在臺18線阿里山公路邊,離 觸口龍隱寺 開車約5分鐘。公車同樣搭臺灣好行阿里山線或嘉義縣公車,在「觸口遊客中心站」下車。
 - 營業時間: 08:30-17:00 (戶外草原區24小時開放)。
 
住宿推薦:觸口地區住宿選擇

在觸口地區住宿選擇不算豪華五星級路線,但乾淨舒適、有特色的民宿或便捷的汽車旅館還是有的。我這次住了一晚,分享兩家實際看過或略有耳聞的選擇:
(1) 晨光民宿
- 介紹: 這是在地人推薦的家庭式民宿,口碑不錯。老闆娘非常熱情好客。房間乾淨整潔,雖然裝潢不新穎(有點像住親戚家的感覺),但該有的基本裝置都有(冷氣、電視、獨立衛浴)。最大優勢是價格實惠,且距離 觸口龍隱寺 超級近,走路十分鐘內可達。沒有豪華設施,適合預算有限、要求乾淨簡單過夜的旅客。聽說他們的早餐(家常清粥小菜)很溫暖。
 - 地址: 嘉義縣番路鄉觸口村觸口1-12號
 - 交通: 就在臺18線旁,觸口龍隱寺附近的聚落裡。開車可停民宿旁空地。公車搭至「龍隱寺站」步行約8分鐘。
 - 營業時間: 入住時間通常為下午15:00後,退房時間上午11:00前(實際時間需預訂時確認)。
 
(2) 名都觀光渡假大飯店
- 介紹: 這算是觸口地區較具規模的飯店了(但我個人覺得稱「渡假大飯店」有點過譽了...比較像大型汽車旅館)。優點是設施相對齊全:有餐廳(提供早餐),部分房型有浴缸,空間較寬敞。位置就在臺18線旁,開車進出方便。適合自駕、對住宿有一定空間要求、但不需要頂級奢華的旅客。網路評價兩極,有人讚其CP值,也有人抱怨裝置稍舊。我路過看外觀,確實是區域內較顯眼的建築。
 - 地址: 嘉義縣番路鄉觸口村車埕12號
 - 交通: 同樣位於臺18線上,離 觸口龍隱寺 開車約5分鐘,離逐鹿傳說鹿園更近。有專屬停車場。
 - 營業時間: 入住時間同樣下午15:00後,退房時間上午11:00前。
 
在地美食:觸口必嚐特色料理

來到嘉義山區,怎能錯過在地美食?觸口一帶雖然不像市區餐廳林立,但幾樣必吃的特色料理還是有亮點的!我靠著在地人指點,找到這些好料:
1. 甕窯雞(土雞城):
這幾乎是觸口/中埔臺18線上的代表性美食!沿途好幾家標榜著甕窯雞的土雞城餐廳。選用放山土雞,用龍眼木等燻烤,皮脆肉嫩又多汁,香氣四溢!通常一隻雞約600-700元,適合多人分食。搭配筍湯、山產野菜(龍鬚菜、山蘇),非常過癮。我吃的是「阿信美食廣場」,生意很好,雞肉確實好吃,但環境就...很「辦桌」風格,別期待太高雅。
2. 砂鍋魚頭(需較大群人):
雖然林聰明沙鍋魚頭在市區更出名,但觸口有些餐廳也能點到這道嘉義名菜。通常份量很大,滿滿的炸魚頭、大白菜、豆腐、豆皮等配料熬煮成一鍋,湯頭濃鬱帶點沙茶香。適合人數多一點才點,不然吃不完。我這次一個人旅行,只能看著別桌流口水...
3. 山產野菜:
來到產地,新鮮的龍鬚菜、山蘇、過貓、筍類(依季節不同有綠竹筍、麻竹筍、冬筍)絕對不可錯過。簡單清炒或涼拌,鮮脆可口,吃得到山野的鮮甜。在土雞城或小吃店都能點到。清炒山蘇加點小魚乾,我的最愛!
4. 苦茶油雞:
用在地生產的苦茶油料理的雞肉,是另一種風味。苦茶油香氣獨特,據說養生,吃起來不油膩,雞肉通常也選用口感較Q的土雞。喜歡嘗鮮的朋友可以試試。我覺得味道有點特殊,但很健康。
5. 愛玉冰/檸檬愛玉:
阿里山區盛產愛玉子,這裡的愛玉冰口感特別軟Q滑嫩,幾乎是每間店都有的消暑聖品!純手工洗出來的愛玉,淋上檸檬汁和糖水,酸酸甜甜,在大太陽下走完 觸口龍隱寺 的階梯後,來一碗真是透心涼。我連喝了兩杯!價格大概30-40元。
6. 在地小吃攤(龍隱寺周邊):
在 觸口龍隱寺 外的廣場或路邊,通常會有幾攤在地小吃攤販(假日較多)。賣的東西很簡單:茶葉蛋、烤香腸、烤玉米、關東煮、飲料...等。爬完階梯或拜拜完,買根香腸配阿里山茶解饞,也是小確幸。香腸配蒜頭,經典不敗!味道就是一般風景區水準。
注意事項:參訪實用小貼士

來 觸口龍隱寺 參訪,有些小細節提醒大家注意,讓旅程更順暢愉快:
- 👟 穿著好走的鞋: 我已經強調好幾次了!寺廟範圍廣, 階梯多且有些坡度較陡(尤其通往最上層地藏殿那段)。穿一雙舒適、防滑的鞋子絕對必要。別像我隔壁那位穿高跟鞋的小姐,最後幾乎是用「爬」的上階梯...。運動鞋、健走鞋最理想。
 - 🌞 注意防曬/防雨/防蚊: 山區天氣變化快。晴朗時紫外線強,帽子、太陽眼鏡、防曬乳不可少。午後容易飄雨或起霧,隨身帶把輕便傘或雨衣有備無患。另外,綠意多的地方蚊子也多, 特別是傍晚時分,防蚊液務必噴好噴滿!我腳踝就被叮了好幾個包,癢了好幾天。
 - 💧 自備飲水: 寺廟範圍內 我沒看到 公共飲水機(至少我沒找到),只有服務處或結緣品處可能有販賣礦泉水或飲料。建議自備足夠的飲用水補充水分,尤其夏天爬階梯容易流汗。販賣部的選擇有限,價格也比外面貴一點點。
 - 🙏 參拜禮儀: 進入主殿保持肅靜莊重。若要參與七星橋或八卦陣等儀式, 請聆聽現場師父或服務人員的指示,例如脫鞋等。拍攝神像前,建議先禮貌詢問是否允許(有些廟宇不喜被直接拍攝神像)。我的做法是,尊重為先,不明確就別拍。
 - 🚮 垃圾不落地: 請發揮公德心,將垃圾丟入指定垃圾桶或自行帶走。山區環境維護不易。
 - 💰 現金準備: 周邊小吃攤、部分規模較小的民宿或結緣品處, 可能只收現金。購買甕窯雞等大餐或住宿通常可刷卡,但小額消費還是備點現金為宜。我在某個小吃攤就遇到只收現金的情況。
 - 🚌 留意公車末班車時間: 如果是搭乘臺灣好行阿里山線等公車往返, 務必提前查好回程(尤其是下山往嘉義市區/高鐵站方向)的末班車時間,錯過可能就得叫計程車了!上山車次比下山多,要特別注意。我下山差點錯過最後一班,還好趕上了。
 
常見問題解答
A: 絕對有!想拍莊嚴的四大天王像或主殿建築,早上9點左右陽光角度較好,比較不會逆光,光線也柔和。想拍壯觀的景觀視野,下午4點後上到最高處的地藏王菩薩殿前觀景臺,順光拍攝整個寺廟群和山谷,配上夕陽餘暉,超美!四大天王像從下往上仰拍,最能展現氣勢;主殿則適合稍微側面一點的角度,避開過多的人潮(雖然平日人稍少些)。記得,拍攝神像前最好先詢問或觀察是否有禁止標示哦!
A: 嗯...實話說,挑戰性頗高。主殿前的小廣場和服務處周邊地勢較平緩,輪椅或推車勉強可行。但寺廟主體是依山而建,連線各殿(尤其是要上到最高的地藏殿)的主要通道都是連續的石階梯,沒有無障礙坡道。四大天王像也是需要走下較長的階梯才能近觀。雖然停車場到主殿入口有較緩的斜坡,但整體來說,對輪椅使用者或步行非常困難的長者不太友善。建議行動不便者就在主殿區及最下方廣場參觀即可,或由親友協助評估。
A: 這要看你想體驗多深入!如果 只是走馬看花,快速參拜主殿、拍一下四大天王像和天長地久橋,大約 1小時到1.5小時 就夠了。但如果想 深度體驗,比如在主殿感受氛圍、仔細看看建築雕刻、走一趟七星平安橋祈福、逛逛濟公文物館、再悠閒地走上最高點的觀景臺看風景,甚至坐下來休息一下喝杯愛玉,那麼 預留2.5小時到3.5小時 會比較愜意,不會趕時間。我個人是推薦後者,慢慢走才能真正感受這廟宇的氣場和山林的寧靜。如果還要連同旁邊的逐鹿傳說梅花鹿園或觸口遊客中心一起玩,那當然得抓一整天待在觸口這一帶了。